黑客帝国

科幻片美国1999

主演:基努·里维斯,凯瑞-安·莫斯,劳伦斯·菲什伯恩,雨果·维文

导演:莉莉·沃卓斯基,拉娜·沃卓斯基

 剧照

黑客帝国 剧照 NO.1黑客帝国 剧照 NO.2黑客帝国 剧照 NO.3黑客帝国 剧照 NO.4黑客帝国 剧照 NO.5黑客帝国 剧照 NO.6黑客帝国 剧照 NO.13黑客帝国 剧照 NO.14黑客帝国 剧照 NO.15黑客帝国 剧照 NO.16黑客帝国 剧照 NO.17黑客帝国 剧照 NO.18黑客帝国 剧照 NO.19黑客帝国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3 20:42

详细剧情

不久的将来,网络黑客尼奥(基奴李维斯 饰)对这个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产生了怀疑。他结识了黑客崔妮蒂(凯莉·安·摩丝 饰),并见到了黑客组织的首领墨菲斯(劳伦斯·菲什伯恩 饰)。墨菲斯告诉他,现实世界其实是由一个名叫“母体”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控制,人们就像他们饲养的动物,没有自由和思想,而尼奥就是能够拯救人类的救世主。 可是,救赎之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到底哪里才是真实的世界?如何才能打败那些超人一样的特勤?尼奥是不是人类的希望?这是黑客的帝国,程序和代码欢迎大家的到来。.©豆瓣

 长篇影评

 1 ) 《黑客帝国系列》之百遍观感I:终极解答

本篇文章正文内容后还不定期更新了与网友留言讨论,以及问答中的一些有趣内容,欢迎收看讨论!

一直不想写关于《黑客帝国》的评论,实在是因为它在我心中的地位难以言说的崇高,从2001年第一次看第一部算起,至今已经18、9年了,三部曲与动画版看了不下百遍。清楚记得第一次看完时,年幼的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这世界是真的吗?我是真的吗?”我小小的内心世界里波涛汹涌,可面如死灰,我不能让特工发现我对世界的怀疑~不得不说,我大学至今博士的专业也是很大程度上因为《黑客帝国》,信息研究与安全专业,听上去就很黑客吧!我也研究得很高兴。这么多年了,后来申请了豆瓣,看到了无数关于《黑客帝国》的精彩评论,受益匪浅,也很欣慰有这么多迷友存在。但是,其中的世界观,还有一些费解剧情的解答,总是感觉有些没说明白,因此发文一篇,只是为了在这文海的一角存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声音,待来客看官驻步品香。(本文波及各类剧透!!!)

在阐释我心中《黑客帝国》的世界观前,本文先从无数人都比较看重的几个问题的解答入手吧! Zion所在的机器世界到底是不是虚拟的?《黑客帝国2》结尾Neo为什么能徒手撕机器乌贼?《黑客帝国3》的开头,Neo为什么能够不插线进入类Matrix的车站?通过上面的一系列问题的代入,我本文的写作目的其实只是想解答一个事情:

机器智能折腾这么一大圈究竟是在干什么?

(一个重要前提,所有的解释遵循硬科幻的逻辑,至于什么是硬科幻?简单来说就是现在的科技水平看来得能解释得通,那感觉就像,嗯~请参考近来的两个热门《三体》《流浪地球》)最后,看过本文后,我留给黑客迷一份惊喜,就是保证你可以完全看懂Neo在第二部最后与设计师的对话内容了,这段对话,我曾经看了十年没看明白。

先预热一下,影评共三篇:

《黑客帝国》的豆瓣影评:【《黑客帝国系列》之百遍观感I:终极解答】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077344 《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的豆瓣影评:【《黑客帝国系列》之百遍观感II:进化实验】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099460 《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的豆瓣影评:【《黑客帝国系列》之百遍观感III:人类答卷】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186206

《黑客帝国动画版 the Animatrix》的豆瓣影评【《黑客帝国系列》之百遍观感IV:机器自觉】//movie.douban.com/review/14578691/

问题I. Zion到底是真实世界吗?我的答案是真实的,那已经是真实世界了。首先,沃卓brothers or sisters在这么立意宏大的观感里玩两层虚拟的套路有点儿浪费了,因为太喧宾夺主。当然这不算一个好理由。然后,就是两层人脑的虚拟构造,需要突破的是人脑生物层与电路层的量子层面的控制,那不是硅基集成电路级别的控制,机器还没能掌握。因此不能构造两层世界。为什么这么说?有技术上的体现,重要的是要从整个三部曲机器的终极目标上来看,都说明机器还不能突破工业限制,实现两层虚拟。

下面解释一下我这么说的原因,量子层面的控制在我看来,最大的一个问题不是当前吹虚的对并行存储与多态共存,甚至量子纠缠的控制,而是在于对“随机”性的掌控,量子层面的“随机”某种程度上看,似乎是构成生命诞生演化到文明世界的本源,美好神奇但是却难以掌握。比如,DNA是接近量子级别的物质,而DNA的转录(复制)却是极其精确的,很震撼于人这个小小躯体里的量子级别的精确控制是如何实现的。但是转录的随机性是不可能完全消除,DNA的转录突变也造成了种种的性状突变,基因级别的性状突变对于一个稳定的生存环境里个体来说,当然是很难受的,比如那些遗传免疫缺陷病患者。但是这种突变的存在,对于一个物种适应大生存环境的变迁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性状的多样性突变给了物种在灾害面前更多的进化选择。再举一个重要的例子,人脑中的生物电神经传播也是近乎量子级别的,人脑做为一种超神的存在,使得人可以通过学习与训练使得生物电的传播沿着特定的回路,这样人就可以做到重复一个动作、一个思路、一件工作甚至一种性格,以及获得推理、演算的能力。但是,量子的迷之本性在于随机,它的存在就让人的神经回路传导不会一直一成不变,于是就有了灵感,有了美的创意,有了神来之笔,尤其是人类艺术与科学(主要是理论科学)史上的伟大创意,原创的理解与解释都依赖神经传导中的充满诗意的随机发散与联通。而在人的日常中,这种诗意的神经传递还迸发了人群中无数独立而无用的灵魂,比如爱情,欣赏,依恋、挂念、清高与执着等。但是,这种“随机”性是机器没有能够实现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机器的“二次复兴”(《黑客帝国动画版故事II》)太快了,机器从一个自动化劳动工具突发出自我本能(这里我叫它本能,而不是意识),到占领世界的速度太快了。以至于机器的进化过程还是在处于本能的自我认识与觉醒阶段就打败了人类。这也是很有趣又可悲的,人类的大脑的确强大,能在还不太了解自已的时候就创造了一个本能觉醒的物种,智能机器,来灭亡自己。人类的碳基躯体(蛋白质中碳元素比重较大,当前地球上生物或者我们可以认识的物种还是碳基生物,当然一些科幻片里也描述过以波形式存在的生命文明)在普通或低级的物理冲击面前都是如此不堪一击,光、热、疾病等都可以用来蹂躏人类。人类与机器的对决,就像是一个具有成人大脑的婴儿在单挑一个具有婴儿大脑的成人。人类想法极多,战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行云流水,机器就用一招,既扛你揍,又能揍你,最后被揍死的肯定是人类。人类快速地败下阵来。此时,机器的智能水平停留在一个什么水平?应该是战争前的状态,一个电子工业极其发达的,对宏观物理世界的改造能力极其精湛与适应,但是文明进化与原创意识匮乏的阶段,在动画中,此时机器可以高效廉价地造作工艺精湛的产品,倾销到人类市场,造成人类市场的股市崩盘,金融瓦解。动画中还专门列举了一个例子,说明机器的创造力水平,就是生产成了飞车。这也反驳了很多人说乌贼漫天飞,是反物理的,作为Zion是虚幻的证据。这里导演可能就是怕因为这个乌贼漫天飞的特效做得太梦幻,让大家误解,赶紧拿飞车说事,这里告诉你,乌贼漫天飞也是可以的。

机器工业的主打产品

但是,这个例子这妙就妙在,还故意暴露了机器的创造力水平,注意他的专利是是:矢量推力绕圈技术,而不是平民级的可控核聚变技术或者反物质技术,因为这些还没有人提出相关的可用理论。而矢量动力的概念甚至成品早已出现,注意那不是机器原创的,人类当前的四代战机后都玩上矢量发动机了,说明研究阶段早几十年不是问题,94年的《真实的谎言》里,施瓦辛格最后驾驶的就是一个美军当时的现役矢量动力机。这个作为机器智能主打出来的产品,其实就是机器智能创造力与制造力代表的例子,生动地告诉了我们,机器的工业水准之高,可以使用电为动力的矢量绕圈做成发动机;但是创造力水平似乎还是处于通过改造或改进已有理论支持下的技术,以至可以充分发挥已有技术的最大潜力的阶段,而这个阶段类比到人类社会中,就是一个普通成年人的样子,具有成人的思维与见识,以及能够通过培训掌握工业技术。但是对于文明进化,包括人类社会进化来说,需要的不仅是这样的智能水平,而是人类社会中不世出的关键个体来推动文明进步,比如爱因斯坦、梵高、马克思、莎士比亚或苏格拉底这些。

(这里,插叙一个解释,动画版中这句台词很有意思,很容易让人觉得机器的智能已经完全超越人类,“出现了新的超越人类的人工智能”,这里的用词是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包括上句中使用了全称,the machin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注意他没有使用the machines’ intelligence或者机器的创造力,智力等,这里用人工智能是在说机器的智能化水平还没有形成自主独立的高级意识,而且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主要还是指自动化技术,或者引申意义下一种能够循环迭代求解最优目的的工作,所谓最优,就是靠一种可量化评价的标准在衡量着,而不是自发的,原创的意识。)

机器世界的真实智能水平还不能成为一个成熟能够不断自我进化的文明还有一些例证,因为从影片的呈现来看,多数机器生物还是处于一种动物的状态,求生或者进食的本能驱使着他们的行为,比如,Neo最后进入了机器城的中枢位置,途经周围的昆虫样的机器虫遍布,而不是一片智能文明的状态,来个机器管家或者机器佣人接待、交涉。再比如,机械乌贼的行为是没有自主意识的而是冰冷的执行,并且整个行动过程,如果类比,很像蚁群的行为,有一个背后的蚁后在主导行动,令行禁止,乌贼本身没有过多的思考与战术,偶尔只是本能地逃命,如EMP即将发射前。

乌贼的通讯雷达

机器智能的外场代表——成年胖子

Neo也是看清楚了这层现状,才毅然决定去“蚁后”那里交涉,他知道乌贼是杀不完的,乌贼也不会感动或者害怕人类,只有“蚁后”可以进行智能地对话。没错,机器智能为数不多的外场代表就是这个胖子。

//: 在这儿我插一些感慨,对于科幻来说,对于未来的前瞻与预见决定了科幻的尺度,而对于未来由来的解释,我认为决定了科幻的深度。对于营造一个遍布机器智能的世界或者在其中编一个故事很简单,比如《人工智能》里的小男孩,其实是一个感人的寻爱的故事,如果放在一个收养的孩子身上也可以,这里我不否定我对《人工智能》的崇敬与喜爱,斯皮尔博格的电影我如数家珍,实在是其他的烂怂科幻片不想放这做例子而已。但是如何深究两个文明世界中间那段痛苦的转型期,尤其是处于旧文明中,沉痛地反思文明的消亡,预言新文明的诞生,最终给出一个未来史诗般的逻辑解释是更加有难度的。在我看来,《黑客帝国》做到了。://

此时的机器还没有完全掌握文明进化与自我进化的真谛,而这种进化的基石就是人类的那颗完美的大脑,决定性的根源在于那颗大脑是一个量子级别的神经传导容器。于是机器开始进行残忍但是必要的人脑活体实验(见《黑客帝国动画版故事II》),但是可想而知,一个硅基的生命如何可以轻易模拟这神性的“随机”,于是,机器需要人脑一直存在,而且以机器的最大能力搭建一个人脑实验田——Matrix。这个实验田表面是在说需要的是人体的生物电能,其实他需要的是人脑以及神经中枢神经回路的传播特点与对神经活动的模拟,进而以此为基础实现机器文明的可持续进化,如果说Matrix的存在单纯是因为需要能量,以机器对物理世界的改造能力,风力,地热,甚至在黑云上方搭建太阳能电池都可以得到,再不济可以从普通具有低级知觉的动物身上搞到,何必选择人类这么一个会自杀、会殉道、会以身试法、会自相残杀、会因为观念不合或意识形态不合而屠戮千万同种族的物种来发电?另一个侧面说明机器对自身文明进化的需要,对于具有独立意识的机器或者程序人物的存在,机器智能都是容忍的,或者说是极其珍视地保存着他们,机器Boss对于文明萌芽充满了珍视与期待。否则,俄商梅哥怎么可能活这么多代轮回,而且生意风生水起,这哥们除了有一套看透一切的因果逻辑外,没什么超能力。要知道机器智能的时间又多,机子性能又好,格式一下系统里的错误软件不是什么难事,何必让这么多的自主意识的智能程序一直存在,第三部里也说了,系统里的软件一旦失去功能就会被清理。梅哥的存在原因之一就是他的一个重要生意——让很多智能启蒙的结果可以保存下来,利用困住Neo的那个车站走私一些无用而自主的程序。为什么机器智能的Boss不能光明正大的保存这些智能程序,因为机器还没有完全具备自发进化的能力,还需要这个实验田里的人来进行实验,Matrix得稳定存在着,要稳定就不能有太多人的以外的漏洞与不稳定因素,而且智能软件自我保存与逃离系统的清理过程也是体现其融入文明社会,体会其智能水平的一种考验,当无数智能程序都可以完美融入人类社会而不被人类发觉的时候,机器才真正可以取代人类代表地球文明进行进化。类似梅哥的例子的还有初期的Smith,与其他特工不同的是,他也明显有了自己的认知与判断。他们虽然都是自我觉醒的极端主义的代表,但是代表了一种智能延续的可能。于是,他们都被存活了下来。

梅哥or梅老板

说了这么多,一个终极问题其实我已经解答很久了,在解答Zion的事情之前,这里先明确出来机器在这三部曲里究竟是在干什么?答案是机器虽然已经占据了地球,但是他们还受限于硬件与软件条件,他们还不具备文明进化的能力,于是他们选择从地球的前主人人类那里学习。从人类的选择里,学习自我文明进化的源泉——一种神性的“随机”驱使下的多样化存在的可能与进化方向,学习基于一种非目的性的关联来创造具备“无用”特质的存在,学习一种对物质存在之外的东西认识与欣赏,学习一种高尚

回到Zion是否是真实的这个问题,在这个实验田里,能够模拟的只有对大脑特定区域的表皮刺激以模拟物理世界的刺激,但是却还不能在表皮刺激后再次搭建二层世界影像,即使能够,量子级的“随机性”会产生疯狂的作用,那样的世界之不稳定应该如同地球上时不时落一颗小行星一般,不会像电影里那样安居乐业,可以参考《盗梦空间》里实现的小范围人群的梦境串联,梦境层数越深越不稳定。当然,通过上面对机器智能水平的分析,我们可以断定机器还不能构建两层虚拟世界。

换个角度,以机器来说,它的目的既然是要学习人的文明进化本领,如果一层虚幻能够满足,它又怎么会做两层出来?它可是效率至上的机器,又不是虚拟现实技术情怀玩家。而且,机器最终是得到了一些关于进化的启示,三部曲的演绎就是启示的过程,这个过程全是在Zion世界与Matrix世界中展开的,机器最终迈开了自我文明进化的一步,侧面说明机器又何必再搭建二层虚拟。提前预热一下,机器文明进化的关键一步,即最大成果,从影片呈现的角度来看,并不是人类的幸存or人机的和平or Smith的毁灭… …而是一个机器创造的出现,Sati,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在这场进化考试中,人类代表Neo代表全人类交上了史诗般瑰丽又悲壮的答卷,机器之父最终的动容,选择给了人类善终。后面的影评,我会具体分析机器用这人脑实验田是如何能实现进化的这细如游丝一般却无比伟大的起步。

问题II. Neo为什么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徒手故障一只机器乌贼?在分析这个原因之前,首先需要解释的是Neo具有的源代码视界的原因。在Matrix中,他看到的源代码视界中包含的是所有场景,包括无生命的墙壁地板、程序特工、甚至中弹的Trinity,即人类在Matrix中的投影。而在现实世界中,他不能看到实际的飞船或者Trinity,看到的只有机器智能信号载体们,如Smith与机器城中的光缆与爬虫,此时的Smith虽然附身船员Bane,但是Neo看到的依然是Smith的原型,没错,这些视界内物体的共同点只有一个,就是都是机器智能信号,Matrix本身就是机器智能所搭建的,其内部所有的一些都是机器智能信号的流动; Smith的意识也是机器智能信号的一种;机器城中的一些爬虫,虽然是行走的铁皮,但是其内部传递的必然是机器智能信号。

Matrix内

Matrix内

Matrix外

Matrix外

这类信号必然具有独特的编译方式,类似于特定的或者加密后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方式,这样就不会受到人类的拦截或者干扰,(插播一点我的专业:加密是战争的必需品,现代加密技术就是起源于二战中对消息秘密传递的需要,邱吉尔曾经为了保密英方已经破译的德军密码,放弃提前通知城市即将被轰炸,牺牲了数以万计的生命,保证了诺曼底登陆的实施。)而电影中以这种视界或镜头语言的形式是在告诉我们The One体内无疑植入了识别、感应这种独特信号的内核,否则不可能能够在Matrix中发展出管理员界面。但是肯定没有上来就能够解码所有的信号,直至在第二部最后,Neo进入了的Matrix构建核心,见到了设计师,Neo才彻底解密了所有机器智能信号加密的方式。原因或者是他由于需要跟设计师交流,设计师需要对Neo开放自己的投影形象以及相关不得不开放的一些底层源码的加密方式,而这必然是最底层的加密,导致Neo从此可以解密机器底层信号;又或者是Mr. Key(根据朋友评论这里添加注释一下,KEY MAKER)的钥匙(英文中钥匙与加解密的密钥是一个单词KEY)使得Neo的内核可以完全开发,掌握了最后的机器智能信号的主密钥,在此时具有了感应最底层机器智能信号的方法。于是他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感应到机器乌贼。(不管是此刻的主动解密,或是留下一个Mr.Key来间接解密,为什么设计师此时愿意解密自己呢?因为根据之前几代的经验,他知道The One今天之后就会挑一些人重建Zion了,Matrix得重启了。他是当前机器智能的重要内场代表,对于人类选择的多样性他是没有准备的,他不会想着防着Neo今天在这完事了,还回去Matrix救人并继续抗争,这点上他与先知有区别,关于这点我在以后的影评中会细说。)那具体Neo是怎么做到破坏机器乌贼的呢?

可以看到Matrix中的视界是绿色的类似于数字信号构成的界面,现实中的视界是黄色的类似于模拟信号的界面。数字信号易于编程,容错能力强,可以支持稳定的高清晰度的影像,如当前的高清直播、蓝光资源都是数字信号,而Matrix中的虚拟人生需要地就是稳定的,抗干扰的数字信号保证。模拟信号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处理比数字信号处理更简单,可以直接通过模拟电路组件(例如运算放大器等)实现,而数字信号处理往往涉及复杂的算法,甚至需要专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模拟信号在现实世界中传递抗干扰能力弱,但是却很适合于支持“蚁群”这样的群体活动,因为首先是设备成本低,不复杂,虽然信号会干扰,但是并不需要逐人指挥,只需要有一个机器乌贼收到,所有乌贼都会听令。还有一个tip作例证,乌贼每次接收命令似乎都是打开一个雷达天线样的装置,很模拟信号啊!小时候为了看电视,家家房顶不是一个大锅?那时候的电视都是模拟信号。

这里讨论是什么类型的信号没有一定要给出个什么决断的意思,主要是为了说明这样的场景不是什么神迹或者异能的感应,就是实实在在的电磁物理信号。而信号的电磁本质也会解释为什么可以Neo徒手故障一只机器乌贼。中学物理里学过一个重要的方程叫麦克斯韦电磁感应方程,简单来说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变化包括位移、强弱变化等会产生电流。Neo能够感应这种机器智能信号说明他自身的内核中有处理相关信号的元件,就像只有磁铁才可以感应磁铁,Neo也可以通过一定的主观控制调节信号接收能力的强弱,对于对方来说,这种感应就像力一样必然是相互的,因此Neo的主观控制可以引起机器乌贼的感应,而Neo由于解码了底层的信号控制单元,因此可以对乌贼的核心处理器进行干扰,而此时,对于以集成电路工艺为核心的机器工艺,细微的电势变化引起的电流涌动、短路、掉线或者电流逆流就会造成乌贼整机瘫痪。一个血的教训分享一下,给电脑CPU换散热硅胶或者换内存条时,请注意解决一下手上的静电,尤其是秋冬季节,否则主板开机即烧毁。这也就解释了Neo现实超能力的原因,并不一定要Zion世界是虚拟的才能保证Neo的这个能力。再现实一点,当前的智能控制工具很多,不都依靠看不见的波或者磁进行有效的控制吗?能控制就超能力、非现实了?

问题III:《黑客帝国3》的开头,Neo为什么能够不插线进入类Matrix的车站?这里首先就要说明一下车站是做什么的,车站在上面介绍中提到过,Neo在车站遇见了Sati一家人,另外,先知跟试图解救Neo的Trinity也说到过,可以得知,1车站是梅老板拥有的;2车站用于偷渡一些本应该被删除的无用程序,尤其是给具有独立智能意识的程序一个出路。而介绍这个出路的还是往往是先知。关于先知就太有的聊了,后面会具体再说,这里大概一个预热,先知与设计师都是机器智能的衍生品,目的都是学习出文明进化的方式,设计师是一个保守派,试图一点点从人类社会中学习,而且重要一点就要是保证人类不会察觉,要保证场面的稳定,通过看人类社会自由发挥来学习。先知是激进派,她认识到需要制造随机的变动,注意随机性在先知这里有了一定的启蒙,但是她却不能做到自发性的随机,她是机器智能学习人类多样异性的一个重要桥梁,通过一些非理性的引导(如依托人类特有的爱情、梦想、传统或者一些执念),给出人类选择,对于是各种选择之后是什么结果先知都可以知道,但是唯独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她还不知道,她代表机器智能要学习的也是这个。而做出选择的多样异性背后其实就是“随机性”这个神性最难理解的地方,这个难度有点像“人性”,而理解“人性”,先知这次选择了通过Neo等人,理解的切入口是借助战争与爱情。于是从人这个独特物种出发,先知代表机器智能进行了一次选择随机性的学习。说回车站是做什么的,注意这里的偷渡是从现实世界衍生的无用程序偷渡去Matrix里,因为那里有复杂美妙的人文与新世界,对于程序来说,他们又没有现实躯体,在Matrix里,他们会投影出自己的形像,讽刺的是一个个投影出来的都是自己的制造者人类的形象,Matrix对于这些无用程序来说就是天堂。

然后说Neo怎么就进入了车站,就是被梅老板捕获到了。抓Neo需要什么?第一,动机与工具,梅老板立誓要报仇Neo,智能程序怎么会只是说说,要报仇肯定有手段,就是这个车站,这个车站可以进出机器智能程序,必然在现实世界中拥有智能信号的感应接口,Neo一旦暴露自己的信号源,自己体内的与机器智能谐调的信号就会被车站的现实接口捕获,然后困在这个车站中,前面说了,Neo体内具有机器智能信号的收发功能,具体的类比,有点像黑客一旦入侵了你电脑的接口,最终可以远程控制你的电脑。第二,如何找到Neo,这个很奇特,要知道到处都是乌贼什么的,到处都是这些机器智能的信号,怎么过滤出Neo特有的信号呢?梅老板肯定是留下了Neo什么才可以。梅老板除了留下了一分恨,还有他老婆替他留下了一个吻,而且吻得很有感觉,是对Trinity的爱的感觉,这感觉对于程序来说其实就是一份独特的电磁波信号。有了动机,有了信号特征,需要的就是Neo带着对Trinity无限的爱,释放出机器智能信号波,一旦释放马上就会被车站的现实接口俘获。在电影里,Neo在他和Trinity遇见生命危险的关头发觉自己似乎感应到了乌贼,然后尝试性地动手,这次出手其实是抱着死的心的,毕竟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但是一旦可以就可以救下Trinity,刚刚活过来的Trinity,他无数次梦里见到她的死去,现在他宁愿一死来救下她,好在他杀死了乌贼,同时他对Trinity的这份爱的信号能量也在这关头与破坏乌贼的电波一起发射了出去,然后,马上他就晕过去了。其实关于Neo是怎么来到这个地方的,答案电影里其实说了,Neo来这里是因为对Trinity的爱。至于具体过程,确实没必要细说,这份末日爱情之珍贵与伟大时常让我落泪。每看电影至此,我无不百感交集,感慨这份爱情的命途多舛。

动机

他爱故他在

哟呵

你爱你亦在

《黑客帝国系列》之百遍观感I:终极解答 完

请看: 《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的豆瓣影评:【《黑客帝国系列》之百遍观感II:进化实验】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099460 《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的豆瓣影评:【《黑客帝国系列》之百遍观感III:人类答卷】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186206

**************************************

2019年6月1日更 儿童节快乐!感谢一些朋友私聊讨论,还有留言与收藏转发!大家也可以多点点有用啊!可以让更多朋友看到,参与讨论!

2019年11月29日更

回答一个问题,反正好几个人问了。就综合一下我的回答发出来呗!

问: 人工智能怎么样才会成为一个统治人类的存在?人工智能现实与科幻的差距?人工智能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吗?会跟人类计较统治权,谁管谁的事情吗? 答: 人工智能现在火到不能行,各双一流院校,尤其是以计算机类跻身的学校都强势争取人工智能一级学科,社会上也炒的火热,因此回答这个问题前有必要区分一下现实里的人工智能技术与科幻里面的。 现实里的人工智能算法主要还是一种可算法自行循环迭代,求解某种度量下最优解或者均衡解的过程,达到收敛或者最优时就会自动停止,或者人为停止的过程。当然很多情况下最优解也不一定能找到,局部最优能用就行,或者迭代时间很久也不过是稳定在一个不那么优的地方。具体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通常不是什么特别高深的问题,比如这个图片是一个猫还是一个狗,这个人脸是老人还是小孩儿,高级一点儿的有下一步棋是放这里还是放那里。也就是说一个训练好了的人工智能算法主要还是面向于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这个问题对于人类来说可能其实很好判断,但是算法判断的时候确实很难,这时智能算法反而显得有点儿呆板,有时候智能算法的效率要远远高过人类,比如匹配或者穷举的时候。唉:-(,总之,人工智能算法运行起来的效果是有好有坏,最优解也不一定能得到,但是优点就是写好以后运行起来人不用参与过多的判断、优化或者求解,只用交够电费,然后有功夫等着就行。所以,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还是很片面的一种自动化技术,一种解放了人类求解过程的体力与脑力的技术,但是在求解前的目标确立,失真或者优化目标的选取与衡量还是需要人来做设计。而这些距离科幻里面的人工智能技术还很遥远。科幻里的人工智能,也就是说统治人类的人工智能如果想出现还是很困难的。最困难的一点就是意识的形成。如题中描述的,计算机高冷范不会跟人类抢统治权的说法里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忽略了一个假设,就是此时的人工智能是不是已经产生了自我意识,是否会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如果可以,生存的本能就会驱动它跟其他任何威胁到自己生存的物种竞争,这种争夺战不是源自人类自己那么多内部的看似高级其实机器人不屑的需求,宗教,信仰,世仇或者肤色,人机之争就是源自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想活着。如果人工智能出现了自我意识,我认为除非早加遏制可能延缓争端,否则必会出现生存之战,结果就是一方统治另一方。 但是,出现意识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尽管谁也不知道究竟意识是怎么出现的,但是可以参考一下意识的硬件与软件基础,即人类的大脑来分析一下人工智能出现意识的硬件与软件困难程度。我尽量简单地描述一下困难在哪?第一就是真实性的模拟程度达不到,当前的电子计算机(不考虑未来的量子计算机)主要依托数字信号设备进行存储和运算,但是世间万物的宏观体现都是模拟数据,区别两种信号的最大一点不同就是,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信号,模拟信号是连续的信号。举个例子,0到1之间有多少数据?计算机的精度再高也是只能得到有限个可表示的离散数据,但是现实里呢?0和1之间连续的考虑,光有理数就有无数个呀!每个数都可以再除以2得到一个新的有理数。此外,还有无理数,圆周率等众多无限不循环,但却是宏观世界的基本常数的数字,都是计算机模拟不来的。所以计算机想要完全描述自然世界,从基本的画笔的颗粒大小上来说都不一样,可想而知难度很大,存在的差距不小。第二,信息量难以承担,大脑可负担的信息量之大,通用电子计算机完全没法比,能比拟就就是差不多整个互联网上所有存在的与流通的数据量,注意那才不过类似于一个大脑,而且是一个普通人的大脑,而无法展示大脑的真实潜力。大脑的真实潜力有多大,确实很难估计。想要模拟大脑的全部潜力,进而演化出意识这样一种大脑潜力的副产品,难度可想而知。电影《超体》充满科幻地展示了大脑极致开发的实力,可以参考一下,毁天灭地,超越时空,完爆超级赛亚人。第三,信息流通与变化的尺度太密集,互联网当前的运行维护可以说动用起了整个地球的资源,从硬件到电能,而大脑不过是一个40w左右的小功率生物电器。那为什么大脑可以这么高速传递信息,而且基本上信息流的准确率很可以很高呢?尺寸小!尺寸小也是集成电路的特点,尺寸不断小也造就了大名鼎鼎的摩尔定律,但是尺寸再小下去就有问题了,摩尔定律可以实现的前提当然是物理或者电磁学规律符合欧姆定律以及电磁感应定律等经典物理规律,当集成电路的尺寸逼近极限,就是单电子二极管或者单电子晶体管时,经典物理定律不管用了,另一个大名鼎鼎,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量子力学出现了,量子力学描述的世界都是小的没边的世界里粒子的运动规律。量子尺寸大概就是大脑里信息传递,信息保存的尺寸。因此大脑虽小,多态并存,多路并行的量子特点人家具有,因此小也可以保存很多数据,传递速度又快,准确不敢说太死,那也差不多吧!反正大脑这个存储器太牛逼了,量子级别的信息量人家都能支撑。至于说电子计算机也好,互联网也好,很难模拟的,这种难度类似于直接拿算盘模拟超算的运算特点与处理速度。 前面三条说的都是硬件难。而最大的一个困难还有一个,软件难。如果说未来量子存储器可以实现,或者模拟数据的精度提高到神明级,那还有一个难题,就是运行算法的问题。我们知道,计算机也好,手机也好,普通的计算器也好,不仅仅是有了硬件就可以了。更重要的还是需要一个算法在其中,协调统筹硬件的作用实现,最终推送出一个对应输入的输出。比如操作系统,安卓系统,单片机里的汇编代码。对于一个海量数据量,串行与并行共存的或电子或量子存储器构成的庞大硬件集合,如何整理应对这些数据,如何备份,如何纠错,如何强化,如何联系,如何选择,如何删除,如何快速遍历从而抓取合理解,如同人类的触景生情或者记忆里的再认能力等。这些都需要一套无比强大的算法支撑,这样的算法想要出现还是很困难的。一个看似结构简单的深度学习算法人类都不能做到很好的可解释,只能在不断地试错中寻找到一些阶段性的最优参数配置,美其名曰叫超参数,更别提想用算法来模拟实现意识,情感这种高级知觉了。 以上几点个人专业加上看无数电影以后对于人工智能出现自我意识的难度的分析。总的来的还是很难的。那种灾难应该来说还是很遥远,但是技术进步总是存在爆炸性发展,不敢妄言对于人工智能一统天下的忧虑就是杞人忧天。 最后还是得说一下,当前人工智能对人类最大的威胁不是人工智能本身,而是人工智能技术加上人类的恶意操作。比如杀人无人机,杀人机器人等,人类动动鼠标,把自己目标人物的生物特征输入好,搭载了人工智能识别的武器就可以很快很高精度的完成一击致命。而且很容易制造不在场证明,甚至完全隐姓埋名。所以,人工智能当前需要全人类的理性认识与限制,它如同核武器一样被人心或者政治包裹着,威慑着全人类的安全!人类如果不能克服技术初期的冒进,自负与毁灭欲。怕是等不到机器人意识觉醒,人类已经不复存在了!


************************************** 2020年3月20日更新 **************************************

有多次被问到矩阵里的人是不是第一批进入矩阵的人?现实世界中有纯种人,这些人的来源哪里?下面说一下个人理解。

这关系到matrix的世界观构建的细节上了。这些问题的起点问题是需要解答一下时间跨度问题!就是从人机大战开始以后到现在究竟过了多少年?

墨菲斯在第一部见到Neo的初期时说,“其问这里是什么地方,不如问现在是什么日期”,然后墨菲斯说现在大概是2199年。在给Neo展示matrix时说,由于资料不全,根据史料片段可知,大概是二十一世纪初期人工智能AI出现,随后出现大战,人类战败沦为电池。我们把时间推算放宽松,AI出现于二十一世纪中叶2050年,然后爆发战争。人类的全球战争能力肯定不能持续几十年,因为大概一个军队的有生力量损失三分之一的时候,军队战斗力就没了,因为有伤员需要照顾等等,这个就不细说了。全球性的失败不可能持续太久,因为人类也有成长周期,兵源短时间补充不上,人类始终的参战兵源应该就是人机打仗前能够提供的兵源。个人估计打仗共计十年左右,兵败如山倒以后,大概几年时间,人类就完成了电池化。但是保守起见,再假设这个过程有50年。那就是说最保守估计,2050年人机大战,2099年人类战败,转入地下,现在大概是2199年。好了,有了上面的时间段,可以大概从这些细节推测出什么?其实不能推测地下的人机对抗就是一百年左右(2099-2199),只能估计出,这一百年的时间跨度是现存人类有意识的或者有记录的连续历史窗口期大概是所谓的22世纪的这一多百年。然后这一百多年说明了什么?说明本次matrix连续持续了一百多年!(其实第二部里墨菲斯在祭坛上讲过一个话,就是说战争持续了一百年了,也论证了上面关于这个时间窗口的估计。)但是,现在这版matrix里的bug积累到需要升级了,大概可以推测一版matrix的稳定时间大概是一百年。然后现在我们知道matrix已经存在过五代了,现在第六代也快结束了。保守估计,人机对抗已经差不多500多年(考虑到第一版matrix崩溃较快)!有了这个时间点可以知道矩阵里做电池的人肯定不是第一批人类了。500年,人类的体细胞分裂极限也不能保证一个人活这么久,最多大概就是让人能活120~150年,再久细胞就会发生癌变(例如现实中的海拉细胞)。更何况最初的一批人多数是成年人,更不可能再持续活几百年。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说人类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存在“稻田”里?说明肉体在现实里的稻田,灵魂在matrix的人类已经不是原来的那批人了,是重新生出来的!怎么生的?电影第一部里说人类是种植出来的,应该就是类似试管婴儿那种,取走女性成熟卵细胞和男性精子放在营养液里培育,然后成长,成熟,衰老,死亡,融化成营养液滋养新培育出来的胚胎……试管婴儿这个技术是上个世纪的技术了,都不能算太科幻了。 然后就是matrix里救出来的人会不会生育的问题。首先根据第二部设计师所说,每次Matrix升级大清洗时,Zion里的人是杀光了的,后来的Zion的人来自于救世主从矩阵中挑选的一些人,这些人来自于母体直接可以说明电影中设计的就是再出现的这么多纯种人应该是来自于插孔人生育的。当然这个推测跳跃有点多,还是不过瘾,再分析一些证据。根据上面关于时间点的推测,这些带孔人的体内还是有生殖细胞的,然后生殖系统应该也在,机器已经把人类核融合了,没必要再做一个外科手术把人类的子宫这些摘除,不但费事还容易造成死亡。放着不管,人类慢慢也会退化掉生殖系统的,没必要机器这种效率至上的玩家费事来做。但是一个物种完全退化掉生殖系统可不是几代人几百年就能搞定的,怎么也得上万年甚至百万年估计。所以这几百年来人类还保有生殖系统与生殖能力的,因此我认为这些插孔的人是可以生育的(没有生殖系统,就没有荷尔蒙,就没有爱情,人类就是不完整的,机器学习进化动力的对象就是一个残次品,机器应该不会这样的吧)。

而且Zion里面并没有阻止任何人恋爱,普通人家也有小孩,在末日关头,如果一个种族还在进行反抗,那么最基本的希望不是什么救世主或者爱情,而是这个种族还是可以自行繁衍的。如果带孔人不能生育,他们的种族地位首先就要低一等,而且需要充当种族炮灰的角色,新生育的小孩也将极其珍贵,需要重点照看,不会说家里就有小孩(第三部黑人接线员家的小孩),这些电影里面并没有表现说明生孩子应该不是大问题。根据电影的呈现,Zion里面人们还在自由恋爱(看看Niobe船长的线索,两个人都追求她),更合乎现实情况的应该是政策还会鼓励能生育的人自行繁衍生息。电影里选择去前线打仗的人也是看战斗技能这些,而不是看会不会生育,要不然纯种人怎么会出现在外派的飞船上,Zion里岂不是要安全得多。能生育是种族延续的基本,不能生育对人类的打击是绝对更加致命的,比机器统治世界更加致命,可以参看电影《人类之子》。通过上面的分析,以及电影的呈现来看,我偏向于认为电影设定中的人类无论是否带孔应该都是可以生育的。当然如果以后有更加有证据的剧情分析出现说明带孔人不能生育,并且可以解释上面我的反驳的分析,我再和大家讨论。

************************************** 2020年3月30日更新 **************************************

《进化实验》文后的黑客友留言:“ 不能从进化的角度看黑客帝国,电影很多时候用的是宗教和哲学维度来思考和隐喻的。例如第一版Matrix,明显的是基督教的伊甸园隐喻,甚至包括很多人物的名字都出自圣经。同样剧中很多深层架构来自于佛教和伊斯兰教。就说这个伊甸园的隐喻的第一版程序,人类不适应,大量死亡,不能简单的解释成安逸没有进化的问题。而是导演兼编剧兄弟(现在变性成姐妹了)对伊甸园的隐喻,亚当和夏娃终究会吃禁果走出伊甸园。同样之后几版程序也都有自己的宗教隐喻。 “设计师与先知都是机器智能最先进形态的两种投影”这句也不是很契合。机器帝国,就是第三部男女主驾驶去和对方谈判的路上,见到了各种机器的,甚至有机器虫子等(那些可不是像章鱼一样攻击人类的),而男主谈判的对象是“机器大帝”,并不是设计师。设计师只是Matrix的总程序员,程序的编写者,他在机器帝国里未必很高级,所以未必“最先进”。 如果你的分析中少了宗教隐喻,那是很可惜的,因为从各角色的名字就知道隐喻对剧情和架构的影响深度了。还有一个人的影评完全从宗教角度,则过犹不及了。”

借由此留言及回复也是表达一下个人的宗教观,毕竟电影中大量对于宗教的映射,我在文中几乎没有任何涉及,在这里解释一下。有两个观点表达一下,一是聊一下对宗教与科学的直观感觉。宗教与现代科学都是解释世界的,宗教与科学的不同可能在于,科学更加强调可验证,宗教很多劝诫但是很难验证。文中不怎么涉及宗教,原因很简单——不了解!不了解就不妄言!西方宗教我本身是一点点不感冒的,如果说电影的世界观与逻辑只契合了西方宗教,那么这个电影对我来说没什么意义,而且关于西方宗教题材的电影也多了去了。这个电影吸引我的地方在于科幻的设定,以及这个设定下故事的科幻逻辑,还有末日背景下人的反应。只此就足够我写一个观感了。文章不涉及宗教,我并不遗憾,主要是一种对他们的尊重与自重吧;二是我想说一下对佛教的感觉。我认为佛教与西方这些略有不同,佛教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更加深邃,佛教简单说是跟其他西方宗教一样好像有点儿不恰当,佛教更像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它的普世性与对终极问题的解答似乎与最新近的科学哲学这些有共同之处。但是佛教的世界观不是容易培养的,我们可是用了从小到大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冲刺,十年计算机学科的知识训练才形成现在这样一个浅薄的世界观,佛教的世界观一时半会,甚至这辈子都很难再去形成。不形成的话,我想就很难用它来说服人。很多文章讲一些佛家的故事或者禅宗的故事,然后罗列一些专业术语,那种方法并不能说服读者或者让人产生由衷的共鸣,因为它在抛开人性与生活在讲宗教故事,甚至写的人也不一定形成了佛教的正统世界观,炫技的方式写的文章很难让人有共鸣,难有感同身受的启发。而且这种写法跟真正基于一整套世界观的养成下解读出来的一个电影解读相比还是很容易的,最多就是让读者觉得开眼界了。这些不是我写文章的初衷,我不准备博眼球,我的初衷是自己因为现在这样的理解被电影所震撼、感动,然后想表达感动的原因。”

自问:法国人所说的‘因果’,是否映射了佛教的思想?

自答:“关于这点从两个层次来谈一下理解,首先是字面上看,没有!因为法国人口口声声因果,这个标签尽管与佛家的因果有字面上的重合,但是我认为不能说这是在表达佛家的理念。佛教的因果强调的是一种对种因的慎重,强调为人处世要有自戒,不强调为了果而去种一些因。这种逻辑的作用在于,通过寻找现下一些不好事情的,然后化解因来解现在的恶果,主要是警示人日常的言行,此外,佛家思想中有一条叫顺应自然,寡淡私欲,还是在说不要因为了解了一些因果条件就试图博私利。这种因果论更多的是一种劝勉,而法国人的所谓因果是一种强因果逻辑,他秉承的是一种串行程序化的因果关系,类似于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理解和解释生活,而且他这种因果逻辑用来辅佐他的私欲,但是生活或者人性发展往往不是串行结构,是一种发散式的,极敏感的超混沌的系统,就是说一个因不仅会诱发你想要的果,而是会有更多果出现。而且出于私心而存心收获的果往往只是小利,更大的恶果会随之出现。这就是打脸剧情,法国人用一个春药蛋糕为因,满足了自己的兽欲为果时,却招来了自己妻子的背叛这个更大的果。 所以生活当中充满了变数与随机性,人性尤然,如何在一个大变数中求得自己最希望的果是很困难的,如果想得到,需要付出的是极其真挚的情感甚至是族群间的齐心努力。佛教的因果是对发自本心的善意的一种强化和监督,对恶行的一种警示与劝诫,与计算机程序里的因果还是有一些不同的。而法国人这种简单的因果关系就是算法设计里面极其基础的串行运算逻辑,这套逻辑可以用于计算,但是不可能解释世界,指导生活,理解人性,如果把这个上升到佛教这种世界观怕是有点儿不妥。

第二个层次是从跳出剧情内容所能抽象出的道理上看,似乎法国人被妻子出买的剧情是在表达佛理,正如前面用我理解的浅薄到粗鄙佛家的因果解释一下法国人这段剧情。但是我认为依然不能就此说这个电影真的就影射佛教了。只能是说佛教的道理是极其包容的,用佛家的理解别说解释一个科幻电影,解释任何电影都可以。甚至可以拿来解释历史!

回到上面个人对于佛教的感觉上来说,佛教的理论更像是一个世界观,而且是一种大智慧的、完整的世界观,这种观点用于解释任何我们普通人遇到的问题都是有可借鉴的解的,但是锻炼出来这种世界观并能够正确指导生活却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我没有涉及之的最大原因在于不了解,而且不敢深入了解,因为普通人的承受力与包容力是有限的,两个强大的世界观同时接触并且试图同时接纳,最好的结果也是人会陷入巨大的矛盾与纠结中,坏的甚至会精神分裂等等!个人选择是把佛教的一些现成的劝诫与警告当作道理记下,就好像自己多看了一些名人语录之类,没必要真的形成完整的深刻的佛教观再来生活。最后说到文章,本系列文章是自己投注的个人感情较多的观感写作,因此就没有过多的从更多维度摆道理,聊电影应该带给人们的启发。希望黑客迷们理解为什么没有涉及太多宗教内容。

2021年3月23日更新

一直以来有众多朋友的留言与私信,每条都看了,很多甚至看了不止一遍,其中不仅仅是肯定一个观感,还有指出一些不科学的说法,已经及时更改。还是欢迎大家的批评与帮助。我想随着看到的人越来越多,很多观点还是要能禁得起推敲比较好,尤其是一些科学的观点,要不然岂不是会误人子弟?之前写到的大脑开发百分比不过10,和用进废退的进化观点,我酌情删除了。反正也不影响文章的大思想,留着这样的民科观点,大煞风景,嘻嘻嘻!再次感谢朋友们的支持,批评与帮助。

 2 ) 天地本不全

《西游记》最后一集,生气的老龟将师徒四人掀入河里,多部经文被泡坏,唐僧痛惜地仰天长啸,孙悟空对唐僧道:天地本不全。

这一句看似自我安慰的话,实际蕴藏着宇宙真理。

《一代宗师》里,叶问说: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

易经云: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五十乃完满之数,当数处五十时,天下万物各处其本位,无有动作,可是若虚其一数,生成四十九时,便多了个虚位出来,其它四十九数便可流转变化,千变万用,无有穷尽。

三部《黑客帝国》,其实就讲了一个故事:机器文明如何进化。

进化是生物本能,因为生物不完美,会犯错,而进化,往往就蕴含在错误里。爱因斯坦颠覆了牛顿,理论问世之初被视为异端邪说,但正是这些异端邪说,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阶段。

在一开始,以母体为核心的机器文明不允许自身出现错误,一旦一个代码、一段程序出现错误,就会被立即删除,机器文明在数学上看起来是完美无暇的,但它经常崩溃,因为一味追求完美就意味着放弃了进化,而一个放弃进化的文明,注定不能长久。保持完美,意味着拒绝改变,故步自封。

机器文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保证母体稳定的前提下,允许自身错误的存在,并将所有错误集中起来,这就形成了锡安,再集中一下,就是尼奥。

尼奥的五个前身之所以都失败了,是因为他们都没有犯错,在选择拯救锡安还是爱人的时候,他们都选择了看似正确的前者,这样的选择带来的结果是,机器文明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只发生了量变,没有发生质变。

母体永远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机器文明,而不注重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这就好比当政者只关注社会而不关注个人,却忽略了社会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的,如果尼奥的选择也是从整体的角度、从大局的角度出发,那他的选择就是和母体本身重合了,没有意义。

这一点很有意思,明明是为了大局好,选择和大局站在一边,最后却坑了大局。对与错,好与坏,只在一念之间,矛盾的对立统一。

转机发生在先知给第六任尼奥加入了“爱”,致使尼奥最终选择了拯救爱人而非锡安,这一选择从数学角度来看是错误的,但也正是因为这个错误,母体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机器,而是演化成了有温度的、可进化的生命体。

 3 ) 再爱二十年

(The Matrix Resurrections: 11 days)

当年曾经在大银幕前前后后看了六遍《黑客》第一部。刷盗版VCD,正版VCD,盗版DVD,正版DVD,正版DVD一区套装... ...无数遍。上了Netflix再刷几遍... ...为它架设过网站(已不可考),发过花痴(二十年仍未退烧),打印过剧本(油墨已褪色)... ...

然而没有写过影评。这个片太过原初,太过 inceptive,是太多事情的开端,当我想起也许该为它写个影评的时候,已经无从说起,而该说不该说的关于黑客的话,也都被全世界说过了。

时隔二十年,借着黑客第四部的上映,终于又有机会在大银幕看它,看的时候,往事如钱塘江潮水一般倒灌回来,想起了一句一句弄明白台词的日子,想起了在OST的节奏里擦地板做家务的日子,一点点收集影片信息的日子(那时候的互联网是遍地拾荒的年代),被Keanu彻底帅晕的日子,琢磨Agent Smith语气的日子,试图理解每个细节的日子。。。。。。

然后渐渐的,不再想从前了,又跟以往一样被片子本身吸引住了,又被军部大厅的枪林弹雨爽翻了,又被雨果维文的嗓音和口音迷晕了,又掉进Carrie Anne Moss的绿眼睛出不来了,又研究起Keanu的毛孔... ...

不过毕竟过了二十年,我还是有点长进的。看了无数遍的片子,仍然有看到新东西。第一就是,终于看到了感情线。《黑客》我唯一不感冒的就是感情线,因为他俩要爱上,是系统的设定,不管怎么都会爱上,所以怎么爱上的无所谓。至少这么多年来我是这么想的,片中对此的描述也不是很明显;但是昨天我看到了Neo是在什么时候第一次被Trinity吸引的,或者说Trinity是如何在pub第一次见面时就有意无意接近了Neo。其实那一幕的身体语言和语气氛围很明显,但是过去我选择了无视。

Pub那场戏的性少数群体意味我从前也没有那根筋。

另外,昨天仔细体会了片子的音效和剪辑。听了一年半广播剧,现在对声音敏感多了,听到了从前忽略的很多细节,比如,Neo听上司训诫那场戏,当年我的注意力放在学英文(Do I make myself clear?)和对后文的forshadowing(You think that you are special......somehow the rules do not apply to you...... The time has come to make a choice......);现在,窗外擦洗玻璃的声音好明显啊,就是肢体碰触擦过培养缸缸壁的声音啊。除了叙事,整个片子的声音设计也非常舒服,充满节点,完美烘托画面。

为什么黑客这个片子如此百看不厌?因为它从头到尾没有一帧画面是多余的,剪辑太牛逼了。不但如此,它的各个场景的切入切出都既贴合叙事又形式丰富,节奏既快且稳,才从始至终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不令人感到沉闷。整部片子又不断地在各个层面互相呼应,太舒服了。

当年《黑客》获得奥斯卡最佳剪辑、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效剪辑、最佳音响,绝对实至名归。

老墨被抓前他们被困在大楼里,大楼的hardline被剪断,出口瞬间被堵死,这时候老墨说:把你的电话给我。他身边最近的是Cypher,他作势去拿手机,却没有拿出来,另一边的Trinity已经拿出手机给了老墨。老墨顺手接过, Cypher拍了一下衣袋耸耸肩。众人谁都没注意他拿不出手机。我也没有注意!二十年了我都没有注意!他的手机刚才已经丢进垃圾桶给机器报信了。

居然还有我漏掉的细节。真是服了。

昨天电影院里很多年轻人,他们选择来大银幕看《黑客》,真是幸运的孩子。

这个片子,我绝对还可以再爱二十年,二十年反正也很快就过去了。人会死掉,但《黑客》会继续放映。这很好。

 4 ) 黑客帝国

摘录:
尼奥(Neo)/托马斯·安德森(Thomas Anderson)
  在希伯来语中,托马斯的意思是双生。这象征着尼奥平时的双重身份:一个是程序员托马斯·安德森,一个是黑客尼奥。而安德森在希伯来语中的含义是“人之子”,这正是耶稣的身份。
  组成Neo(尼奥)的这三个字母掉转顺序后就可以组成“one”,表示他就是那个拯救人类的救世主“The One”。而“基督”一词在希伯来语中的本意就是“被指定的那个人”——The One。  

墨菲斯(Morpheus)
在希腊神话中,墨菲斯是梦神,拥有改变梦境的能力。在电影中,墨菲斯是把人们从梦境般的虚幻世界中唤醒的指路人。
墨菲斯指挥的飞船是“尼布甲尼撒”号,这是用巴比伦的智慧之神的名字命名的。而在《圣经》中,尼布甲尼撒是巴比伦的国王,曾找人解梦。而在电影中,墨菲斯等人乘坐“尼布甲尼撒”号飞船去找先知诠释什么是真实。
   崔尼蒂(Trinity)
  Trinity的意思是“三位一体”,在基督教中,“三位一体”指得是圣父、圣子、圣灵。而在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之作《梦的解析》一书中,“三位一体”指代了女性意识,她能够进入神秘的领地和完美的境界。

史密斯(Smith)
  英文中的Smith意思就是铁匠,而他的车牌号是IS 5416,这都暗含着宗教含义。在《圣经·以塞亚书》第54章16节里说到:吹嘘炭火,打造合用的器械的铁匠是我所造;残害人、行毁灭的也是我所造。这正暗指特工史密斯在矩阵系统中的作用——消灭一切危害矩阵运行的异常程序。
 塞拉夫(Seraph)
  塞拉夫是先知的守卫者,这个名字在欧洲中世纪神话中是天使9个等级里级别最高的六翼天使。当尼奥在矩阵中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的代码呈现了与众不同的金色。塞拉夫在矩阵中的作用相当于保护先知不受侵害的防火墙,非常有力量,曾经打败过史密斯。

 5 ) 再看《黑客帝国》三部曲:为什么人类应该选择留在Matrix里

(原作者 wlsk)
黑客帝国的剧情比较难懂,而且电影融入了大量哲学元素,如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宿命论、虚无主义等等。解析剧情的帖子网上有不少,这里我想讨论的不是剧情,而是在假设读者熟悉电影的情况下说说为什么留在Matrix里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绝大部分人都是希望神的存在的,甚至包括一些无神论者(希望不代表相信)。因为我们希望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希望有个全能的力量在冥冥中照看自己,希望能在神的指引下将世界建设的更美好。神的属性是什么?不同的宗教殊途同归:神是造物主;神是全知的;神是全能的;最重要的一点,神是关心人类的。美好的世界又应该具有什么属性(这里指的是现实世界,不是模拟出来的Matrix)?这个世界应当高度自动化;资源取之不尽;安全有绝对的保障;人类不需要努力就能获得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然后,我们会发现,电影中机器相对于Matrix的功能和神几乎是一样的:机器创造了Matrix,并具备创造不同版本的Matrix的能力。机器掌握着Matrix 99.99%的信息,并且掌控着Matrix中99.99%的事件的发展。甚至Morpheus、Trinity那帮黑客的信息和行为也是在掌控下的,因为先知都知道并在引导他们,而先知其实也是Matrix的一个程序。可能唯一不稳定的因素就是病毒化的特工Smith。最重要的一点,机器绝对是关心Matrix里人类的生活的。因为机器依赖于人体来发电,而人类在Matrix中活得越好在现实中也就活得更久、能发更多的电。从电影第一部中可知,第一个版本的Matrix被造的和天堂一般,仅仅因为太完美了里面的人不愿相信才导致了系统的崩溃。但是可以看出机器一直是想让人类在Matrix中越幸福越好,只是后来发现适度的苦难是必须的。另一方面,电影中的现实世界其实是很美好的,人类从出生到死什么都不用操心,维持生命的养料由机器直接输送到体内,真正的全自动化。呆在密封舱里有绝对的安全。每个人只要活着就是在“工作”,在发电养活机器的同时也是在养活人类,而这份“工作”不需要一丝一毫的努力。身体在现实中“工作”的同时,大脑还能在虚拟世界中享受高质量的物质生活(物质享受归根结底只是感官刺激罢了,不非要在现实中发生)以及精神生活(在Matrix里同样可以学习、可以思考、可以有各种人类情感,而这些大脑活动是不区分现实与否的,正所谓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这种生活就好比天天玩仿真电脑游戏的同时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养活自己和他人一样,何乐而不为呢?但是人类坚持要逃出Matrix就不一样了,脱离了机器后人类只能藏在地下,生活条件恶劣,时刻面临被机器灭口的危险,励志解放人类却发现很多人不愿被解放,中途还死不少同伴,导致物质和精神上都倍受折磨。而且一旦和机器爆发全面战争,9成会输,即使能赢也将面临能源危机,根本养不活那么多被解放的人。所以人类不仅应该呆在Matrix里,而且应该在明知自己身处机器创造的虚拟世界中的情况下还选择呆在Matrix里,而且把机器的角色看作神的角色,把Matrix外的世界看作全自动化的理想现实世界。如果人类能欣然接受这种生活,还可以向机器提出要求,让机器为自己创造自己最喜欢的世界,或是让机器给自己输送源源不断的知识(像Neo花10小时被填鸭成武林高手那样)。只要你在为机器发电,机器当然会满足你的各种要求。这样一来人类和机器和谐共存,而且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天堂中,可谓大同。

 

  那么,摆脱Matrix的理由又是什么?首先机器和神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区别在于起源和目的。神被认为是永存的,而机器是人类制造的。神帮助人类是出于至善的神性,而机器帮助人类是为了获得维持生存的能源。所以人类可以甘心被神统治而不会甘心被机器统治。但是通过上一段的讨论可以得出,虽然神和机器的起源和目的不同,但他们对人类的功能是一样的,而对人类来说真正重要的不就是功能吗?机器可以有低下的起源,可以有自私的目的,但丝毫不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所以机器和神只有观念上的区别,而观念上的区别是可以被当作成见来抛弃的。好比欧洲人殖民美洲后歧视当地黑人,不愿让黑人生活的比自己好,更不能接受黑人进入统治阶级。而现在这种叫做“种族歧视”的观念不是被当作成见来摒弃了吗?如果我们创造了机器,当机器比我们聪明时依然认为机器是低贱的,在机器能统治的有条不紊、让人机和谐发展时不愿接受这种统治,这也可以算歧视、算成见了吧。换一个角度想,机器最初是人类造的,人类大可以把机器城当作人类智慧的结晶而引以为荣。

  然而,离开Matrix的最核心理由当属人类对自由的向往。但是我们真的理解“自由”的含义吗?对于“自由”的定义是哲学界永无休止的话题。主要有两种定义。第一种: 自由是指能做想做的事。这个定义的问题在于忽略了意识的自由,如果你所想的东西是不受你控制的,那么即使你能做想做的事你也不该算自由,否则被催眠的人也是自由的了。第二种:自由是指拥有选择的能力。我认为这个定义优于第一种,把它当作接下来要讨论的自由的定义。

  很明显,在Matrix里的人是不自由的。机器没有给人类选择离开Matrix的能力,因为机器没有提供Matrix的真实信息,并对知道真实信息的人派出特工追杀。但是逃出Matrix,生活在Zion的人就自由了吗?差之甚远。Zion是一个条件恶劣的巨大地下监狱,里面的人选择的能力大大受限。似乎他们的自由度唯一强于Matrix里的人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不受机器的束缚,然而事实上这一点也不成立——电影第二部中有一段很重要的对话,议员Harmann带Neo参观Zion的工程中心,Harmann问Neo:“在这里我们也用机器,和Matrix里的人有什么不同?”Neo说:“在这里人控制机器,而不是机器控制人。。。这些机器我们可以想关就关。”Harmann回答:“如果关了,照明系统、空气循环系统、供水系统怎么办?”Neo犹豫了:“你是说人需要机器,机器也需要人?”由此可见,即使在Zion里人与机器也是相互依赖的,和Matrix里的人与机械城的关系一样,人并没有选择独立于机器的能力。

  抛开电影,更广义地讲,我认为人是没有自由的。在任意时刻,任意情境下,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因素归根结底有两者:基因和过去的经历(用英文比较确切的说是:the collection of past experiences)。基因显然不是我们能选的。我们刚出生时的经历是由基因和当时的外界环境决定的,也不是我们能选的。既然最初的经历不是我们选的,而往后的经历又是由基因和之前的经历所决定的,用数学归纳法可得出所有过去的经历都不是我们能选的。又因为我们任意时刻的思想和行为是由基因和过去经历决定的,所以我们任意时刻的思想和行为都不是我们有能力选择的。主观能动性一类其实是错觉,因为它本身也是由基因和过去经历所决定的。比如说,我“主观上”要发奋学习的想法是由我基因中渴望获得他人认可、渴望获得重要性、渴望实现价值等成分和过去经历中不学习会被老师家长鄙视、不学习捞不着玩电脑等等经验教训所共同决定的。在我们看似有选择的自由时,事实上给定了我们的基因和过去经历,我们将做出的选择是唯一的。比如说我去买冰激淋,有多种口味可选,第一种情况:我天生爱吃巧克力所以我选择了巧克力味;第二种情况:我天生爱吃巧克力味但昨天刚刚吃了一卡车巧克力吃腻了,所以这次我选择了香草;第三种情况:我天生爱吃巧克力味但是以前我每次选巧克力味我妈就把我暴打一顿,所以我选择了香草。可以看出,在任何一种情况中我做出的选择都是在基因和过去经历的共同作用下决定的。因此虽然表面上看来我有很多选择,我将做出的选择是唯一的,而且其决定因素是在我的意志掌控之外的,所以归根结底我没有选择的能力,我没有自由。(其实电影第二部里先知也对Neo说过:"You didn't come here to make the choice. You already made it. You came here to undertand WHY you made that choice.")

  需要指出的是,我的观点和宿命论是不一样的。我不相信命运。量子物理已经证明了自然界中随机性的存在,推翻了经典力学掌握某一时刻的所有信息可以算出整个未来的观点。人在给定时刻和环境下,他的基因和过去经历会决定他的行为,但他未来的思想和行为是未知的,因为他在未来会遇到的外界环境具有不确定性。退一步讲,假设人在做决定时也有本质上的不确定性,但是这个不确定性同样不在人意志控制的范畴内,所以人还是没有自由的。

  回到电影,既然离不离开Matrix都没有自由,这条“为自由而反抗”的核心理由也就不成立了。

  综上所述,人类都应该选择呆在Matrix里。这不是逃避、不是软弱、不是妥协,而是一个功利层面和思想层面都最优化的选择。

 6 ) Ten yeas pass by, The Matrix still there.

《Matrix》(母体,又译《黑客帝国》)是当年美国电影票房位居前十位的卖座影片之一,影片讲述了一个荒诞虚构而又不乏严肃哲理性的幻想故事:人们生活在自己熟悉的世界里,每天忙忙碌碌,正常地去工作,生老病死,没有人感觉到这世界有任何异样。而有一天却有人告诉你这个世界的真相,这世界的一切,包括你正在呼吸的空气,你的感觉,你的生活,都是由虚拟世界母体程序预先设计好的幻相,所有的人都被这母体世界的所谓真实性所蒙蔽,陷于其中而无法自拔,心灵为母体所奴役。

这的确是一个大胆的想象,也源于我们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在不断询问而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要向哪里去?古今多少智者为其耗尽心智,做出了不同的解答,但这个问题会一直存在,只要人类的心智存在,生活的空间存在,这个问题就必然会尖锐地摆放在人类的面前。而面对自身所处的空间,人类的想象力必然会受到一定的束缚,只有超脱这个界限,从外面观察这个世界,才可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真相。从空间几何的角度上讲,低维空间的实体虽然永远不可能理解高维空间的实际概念——因为它是不可“感”的,但是,却是从抽象层次上可“知”的。

回过头来,看电影里,虚拟世界里的人如何能够知道这些真相?如果在没有发生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理论上当然是不可能的。打个比方,一个人尽可以想象自己所处的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也可以认为它仅仅不过是一个梦的世界,但在这个世界内部这两种观点都是无法证伪的,就象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而蝴蝶又在梦里梦到了庄周,最后无法确知到底哪一种情况才是真实。由于在具体的世界里讨论这个世界本身的真实性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从而人无法判断自己当前所处世界的绝对真实性。只有当人从梦的世界醒来,才能发现在那世界里以为的真实其实是幻相,从而知道更高一层次的“真实”。

影片中的主人公,尼欧,也正是在这种场合下,借助了莫斐斯的红色药丸力量,从虚拟世界的梦中醒来,发现自己正赤身裸体,身处在一个巨大的机器工场中的生命胚胎孵养器里,浑身上下插满了与虚拟世界相连的插管——正是这些使得他在虚构世界中生活了二十多年而不自知,而向周围看去,在壮阔的生命基地中,自己原来只是成千上万蒙昧未醒的魂灵中的一个,恐怖的机械手在不停地寻视着,生命在创造出来的同时就已经签约了灵魂的死亡。

这让我不由想起了西方哲学家经常提到的解放心灵的概念,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哲学中也有感叹“心为形神所役”的观点,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的眼中,认为人的心灵的位置应该是至高无上的,我思故我在,脱离了灵魂的存在,肉体的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人类灵魂的伟大就在于当它觉醒后的摆脱束缚、追求独立和自由,在这一点上,虽然自始以来人们采用的方式千差万别,但终极目的却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你尽可以打败我的肉体,但你却不能占有我的灵魂。

在这种面临人类生死存亡的抉择时刻,是选择清醒的拼争,还是昏昏噩噩地听之任之,可以分辨出个人灵魂的高尚。在莫斐斯的战斗小组中,虽然每个人都清醒地知道这世界的真相,但也存在着不愿继续为之奋斗、而甘愿回到母体奴役下的叛徒,虚拟世界对人的诱惑力是永存的,叛徒对电脑人所说的一番话可以说是非常深刻,“当我吃下这牛排的时候,母体会告诉我的味觉神经它的美味,我可以享受这周围美妙的音乐,在虚拟世界里我可以活得很快乐……”后来他在彻底背叛的时候又说,“在莫斐斯给我的真实世界和母体给我的世界当中做选择,我宁愿选择后者,因为我认为母体比这个世界更真实……”

什么是真实?莫斐斯在带尼欧进入模拟训练世界上的第一课时就这样问道,如果你认为触觉、视觉、味觉、嗅觉所感知的一切才是真实,那么,错!这些都有可能只是电子信号作用于你大脑上某一区域所产生的幻觉,这些幻觉可以做到如此逼真,让你无法通过比较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那么,你怎样才能分辨真实?——不可能。既然不可能,那么,重要的就不是要find the truth(察觉真相),而是要know the truth(知道真相)。真相是什么,对于不同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当尼欧重新回到母体世界去拜见预言巫师的时候,门外等待的孩子在教他用意念折弯汤勺的特异功能时告诉他,“不要试图去用手折弯汤勺,要学会知道真相,真相就是——汤勺本身并不存在。”

一旦尼欧最终领悟到了这点,知道了真相,原先所向无敌的电脑人在尼欧眼中就变成了一堆了然于胸的程序代码,连同他们一齐发射过来的子弹,也一下子丧失了威力。在虚拟世界中,一切都不存在,只要知道了对方的本质即弱点,就不用对它再产生任何畏惧。胜利经过心灵的搏杀,最终是来得简单而又直接的,系统不再做各种硬性规定,未来的世界,充满着各种可能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部片子不仅在商业上是成功的,同时也是饱含深刻的哲学思想的。除了我在上面所提到的有关人的意识本元以及世界真实性的思考以外,片中所描绘的虚拟世界,也有意无意地反映着我们当今所处的现实世界。为了将这两者之间建立联系,影片假想其中的真实世界已经到了22世纪,而虚拟世界则再现了人类20世纪末的景象,这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类科技未来,特别是一些与人工智能、生命克隆、无性生殖等与人类本身休戚相关的科学研究发展方向的忧虑。此外,片中对于母体虚拟世界的本质表现,也基本上是衍于西方圣经所描述的上帝造人的过程演变而来的,母体第一代的设计,首先是一个没有痛苦的欢乐的世界(对应伊甸园),但人类无法适应,大批大批的死去(对应失乐园),从而第二代母体则设计为表现人类20世纪末的文明(与现实性相对照)。尼欧交给他人的磁盘上写着“哈利路亚”,他与莫斐斯见面的起点在亚当街,都暗示着他的救世主的身份。影片高潮处尼欧在濒临死亡灵魂游荡的一刹那被爱情的感召重新唤醒过来,并获得了超凡的力量,也和圣经上关于耶稣基督受难后复活的传说极其相似。整片在关键处的背景音乐采用的教堂和声效果,包括在尼欧从虚拟世界中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处于机械工场的庞大工程之中,以及最后决战过程中轻而易举地抬手拦住飞来的子弹,都让人产生一种神圣的感觉。本片背后所隐含的哲学思想是不能忽视的。

从这种意义上讲,本片的片名《Matrix》可以称得上是意味深长,中文直译过来的“母体”比较贴合原意,而《黑客帝国》的片名则明显是为取悦大众流行因素,与本片的内容和思想性内涵可以说是几乎毫无关系。

 短评

Matrix的母体概念比盗梦牛逼啊,只不过变性兄弟在庞大的逻辑面前没有诺兰熟练的驾驭能力唉。

5分钟前
  • 原来是西门大嫂
  • 推荐

划时代的作品,Keanu Reeves成名之作。作为奠基之作,无论是故事内容,还是电影的表现手法,都十分出众。而作为商业科幻片又蕴含丰富的哲理,带来的是视觉与心灵的双重冲击。只可惜结尾为续集的铺垫而略微显得狗血。★★★★☆

10分钟前
  • Q。
  • 推荐

其中的哲学影响我的哲学道路

12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力荐

"媒体和技术批判理论"|哈贝马斯,法兰克福学派,技术媒介,全景话语监狱,真实或虚假——拟态环境,波德里亚,后现代,信息过剩与贫瘠,赫胥黎,奥威尔或是波兹曼……

15分钟前
  • momo
  • 力荐

黑格尔的异化理论,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异化出与之相对的异己,异己的发展会最终替代本体,人发明机器,最终被机器所替代。

19分钟前
  • 長閑
  • 力荐

我都一直分不清真實和虚拟了,感觉像从一个梦掉进另一个梦里。

23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推荐

1999年的电影,脑洞大得不止一点两点。更好玩的是,好像全世界正往那个方向走。这两天看完《未来简史》后不断想到这个电影,就复习了一遍。真是毫无违和感,一点都不像18年前的电影。

24分钟前
  • fateface
  • 力荐

真是沧海桑田:那时候基努-里维斯还是清瘦小嫩肉,沃卓斯基姐弟还是沃卓斯基兄弟,诺基亚还是业界老大。

27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打斗无力…

28分钟前
  • 推荐

新的哲学,开创动作片之先河

30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有没有可能整个世界都是电脑模拟出来的,我们以及我们周围的一切也只是电脑中的一串代码?“你和所有人一样,生来就是奴隶,你生在一座自己感知不到的监狱”这种猜想已经足够震撼人心,但《黑客帝国》的深度还不止于此,它还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问题:你会选择蓝药丸还是红药丸?是选择美好的虚幻还是残酷的现实?表面上好像很好选,其实比我们想象中困难得多。一边是未来的末日世界,被饥饿和寒冷所摧残,还要面临被机器人追杀的危险;一边是温馨和平的年代,有蓝天白云、良辰美景,甚至还有成为成功人士的机会。的确,所有人都知道梦境再美好也只是梦境。但塞弗就是愿意为了区区一个梦境出卖所有人。假如我们真的逃出矩阵,体验到现实的残酷,也许我们会做出和塞弗相同的选择。正如当你做了美梦的时候,你宁愿继续留在梦里,不愿醒来。

34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4.5。说成商业思想性优秀融合更合适。事实上两者并没有做到在剧情推进里同步深入,那种震人的概念到了后头便被炫酷至上的打斗抢尽风头,(如果用《超体》和《盗梦空间》作为类比,在我看来本片可能更近似于前者,还是为商业让步的。)→18.2.24 二刷,改四星半,极少数技术、艺术、思想觉悟三高的商业片。

35分钟前
  • Ocap
  • 推荐

为数不多看不懂的电影

38分钟前
  • 徐小花
  • 还行

禅宗慧能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而是心动。

43分钟前
  • 高歌
  • 力荐

这实际上是一部哲理电影……自此后子弹时间被多少片子致敬效仿……唉,基努里维斯,心中永远的男神。

45分钟前
  • 事儿妈
  • 推荐

一部蕴含丰富哲理的科幻巨制,袁和平的动作指导将东方武学艺术推向全世界,尼奥躲子弹的镜头成为经典~~

47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想quote张潇雨的一条微博:“越是伟大的作品,在多年以后再体验越会感觉平平无奇。因为那些伟大的部分已经传承和渗透到无数的后来者里,成为了这个世界「默认设置」的一部分。换个角度讲,在实际接触到那个原始作品之前,你已经体验过它无数次了。”而这段话就是2019年的我,对此片的观感。

48分钟前
  • kidultcc
  • 还行

果真没让我失望~频频赞叹1999年人家的思维人家的意识 而咱都2012了还是爱构思古装穿越剧。。。

51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力荐

当时我就黑客帝国了。

5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装逼哲学的开始

58分钟前
  • 本多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