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拨鼠之日

剧情片美国1993

主演:比尔·默瑞,安迪·麦克道威尔,克里斯·艾略特,斯蒂芬·托布罗斯基,布赖恩·道尔,瑞克·欧弗顿,威利·加森,安吉拉·佩顿,里克·杜科蒙,罗宾·杜克,肯·哈德森·坎贝尔,莱斯·波德威尔

导演:哈罗德·雷米斯

 剧照

土拨鼠之日 剧照 NO.1土拨鼠之日 剧照 NO.2土拨鼠之日 剧照 NO.3土拨鼠之日 剧照 NO.4土拨鼠之日 剧照 NO.5土拨鼠之日 剧照 NO.6土拨鼠之日 剧照 NO.13土拨鼠之日 剧照 NO.14土拨鼠之日 剧照 NO.15土拨鼠之日 剧照 NO.16土拨鼠之日 剧照 NO.17土拨鼠之日 剧照 NO.18土拨鼠之日 剧照 NO.19土拨鼠之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5 20:42

详细剧情

菲尔(Bill Murray饰)是个气象播报员,每天除了在摄像机前给观众做风趣幽默的天气预报外,每年的2月2日他还要前往一个名为普苏塔尼的边境小镇,报导当地的土拨鼠日庆典。   事实上,菲尔对这一节日相当嗤之以鼻并开始对工作感到厌倦,当他例行公事完成今年的报导后,便急不可待地想重返家园,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耽搁了。   第2天醒来后,菲尔意外地发现时间仍然停留在前一天土拨鼠日,昨日的一切重新上演。惊讶、不信、刺激、狂喜、烦闷、焦虑、不安、绝望、倦怠等各种情绪轮流侵占菲尔的感官领域,可无论他如何选择度过这一天,他都始终无法再前进一步,开始了他重复的人生。

 长篇影评

 1 ) 《土拨鼠日》:每一天都是崭新的

比尔·默瑞在被克波拉带到东京之前,是很少那样忧郁、沉默的,顶多有时有些郁闷。在《土拨鼠日》里,他扮演的菲尔被困在了“土拨鼠日”这一天里,日复一日,醒来总还是相同的一天,可谓郁闷到了极点。

  菲尔是个电视台播天气预报的,也算个公众人物,能在观众面前混个脸熟。不过除此之外,这份工作并没有给他带来更多东西。他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他还不喜欢自己的生活,他不喜欢周围的人,最后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感。这和工作也没什么关系,关键还是“人品问题”,他讨厌周围的一切,也让他成了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人。他的这种状态其实我们应该都很容易体会:对一切都不感兴趣,不耐烦的得过且过着一天又一天。
  对菲尔来说不幸的是,老天要惩罚他一下(姑且先这么说,其实这应该说是老天对他的恩赐)。土拨鼠日前一天,他到一个小镇上去报道次日的这一传统节日。第二天因为暴风雪的关系,他们一行人被困在了小镇上又过了一夜。第三天菲尔醒来,惊异的发现他又回到了前一天的“土拨鼠日”,于是开始了他不断循环的同样一天。

  在不断重复的“土拨鼠日”里,菲而的表现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先是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他不知所措,事件本身的不可思议也让他很害怕。再加上他对这个小镇也没什么好感,只想早点回家,结果被如此莫名其妙的的奇怪的方式困在小镇上,实在痛苦失落。他开始问他碰到的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会做些什么?最后他得到了一个让他振奋的答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2、于是进入他的第二阶段:不记后果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反正一觉醒来又重新开始的。一段时间下来他已经对这一天里要发生的事、遇到的人了如指掌了,于是很轻易的他就能得到或满足他的欲望:食物、钞票、女人(男人啊,就没点新鲜的花样。不过要是女人遇到这种情况的话,估计比男人还要享受的多,因为她永远也不会变老了,呵呵)。他对和他一起来的美女制片丽塔产生了兴趣。他通过一天一天的探索和挫折,了解她的爱好和习惯,然后装成一个和她完全一样喜好的人,博得她的好感(这应该是追求对象最常用的一招,在他这里达到了极至)。只是她不是个“随便的女人”,每到最后要骗她上床,结果总是以一个巴掌结尾(呵呵),这大概就是所说的“爱是装不出来地”。3、菲尔进入他的第三个阶段:狂欢之后的严重失落。他不明白为什么在她这里,无论用什么方式、手段总得不到她。严重的挫折感,加上原本被一直困于同一天的痛苦心情,他决定用死亡来结束这一切。搞笑的是,无论他怎么死(撞车、跳楼、触电……),每次又总在老时间老地点准时醒来。他受不了了,他向丽塔坦白,他向她寻求帮助,他要她一直陪着他不睡觉看到时会发生什么。可当他看到她疲倦的躺着忍不住要睡时,他没有叫醒她,自己也静静睡去。再次醒来,F···!一切照旧。4、最后的收获。菲尔彻底打消了结束这一天的期望。也许是受丽塔善良、真诚的感染,也许是水到渠成的感悟,还也许是无可奈何下的变通,菲尔开始充分利用他用不完的时间,一面充实自己,一面帮助别人,在互动中变的积极、热情。在一天里,他就能成为这个小镇上最受欢迎的人。同时他也真正的爱上了丽塔,而丽塔也为这个完全不一样了的菲尔心动。
  这重复的一天,占据了电影的大部分篇幅,由于对节奏和重点的把握都非常出色,丝毫没有重复、罗嗦的乏味感,在清晰的描绘了主人公变化轨迹的同时,又充满趣味,体现了影象(电影)的魅力。

  这最漫长的一天,在有丽塔陪伴的早晨结束。兴奋之余,他决定和丽塔一起定居在这里,这个开始让他讨厌、又让他获得了重生的小镇。

  当一成不变的、无趣的生活抽象成单调重复的相同一天的时候,问题就变的突出和相当刺眼了。在不耐烦中成长,在寂寞里老去,在撕下日历之后抱怨,在抱怨中寻找借口,在借口里苟活,在苟活里是对生命的亵渎。现实生活里的种种,不用细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慨。菲尔的遭遇,他的四个阶段,也就是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有人面对前方惊慌失措,有人放弃了希望消耗着未来,有人想要改变却痛苦于找不到答案,还有人抓住生活里能汲取的一切幸福了起来。
  生活不都为自己所控,日子一天又一天,不可能每天都有新鲜和精彩。所以关键还是在于个人在于内心,而不是一味的要强求外面的世界如自己所愿才好,或者早早的厌恶了一切。都是一样的生活,何不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过的快乐一点。充实,健康,即使每一天都做着相同的事,每一天也都会是崭新的。

  电影里的菲尔可以在“暂停”中慢慢寻找,而现实里,几十年也是匆匆一瞬,你是否会给自己一个机会?

个人影评公号“星期三噪音”(niowed)新上路,渴望您的关注!
希望能更好地理解电影,获得更多的乐趣与感动!

 2 ) 拒绝一日复一日的生活

这部披着喜剧外衣的电影,其实蕴含着一个让人沉思的寓意。如果你生命中每天都是重复着昨天,明天对于你来说将会是遥遥无期的,你会怎么做呢?大多数人每天过着大致相同的平庸乏味的生活,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偶尔与朋友聚会,但做的也是几乎相同的事。某个时候你会突然觉得今天跟昨天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生活仿佛只是简单地重复。你或许会有短暂的危机感,但很快又被沉闷的生活淹没。如何改变?这里,给了我一点启发。
       在整部电影中,你可以感受到爱情。而爱情的确也是一条隐秘的主线贯穿全剧。但是我认为更让我惊叹的是,片子没有在爱情上一味转,在后半段左右,你可以明显感到剧情主题的变换和提升。如果我们只能享有一天,我们又该怎么面对呢?绝对值得所有对生活感到枯燥的人思考。我们不也是经常抱怨自己的工作毫无乐趣吗?说话做事有时尖酸刻薄,对待他人缺乏热情、不宽容,不热爱生活,得过且过„„我觉得有时候像极了自己。故事中的主人公菲尔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因此上帝对他的惩罚就是让他的日子不断地重复下去,让他厌倦,让他绝望,直到他改变自己。上帝不会给我们这样的惩罚,所以我们大多数人也不会常常思考怎样做才能让别人受惠让自己也欣慰,于是日子就那么一天天的过,可是仔细想想,日期虽然是不同的,但实质上有哪一天不是这样度过的呢?
       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总是最容易忽视的,尽管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重复昨天,上帝没有和我们开玩笑,可是我们却开了上帝的玩笑。我们有太多的人每天每天都是那么重复的生活,也许该换种生活了。试试吧,也许我们也能发现生活的真谛。

 3 ) 由存在主义心理学角度来看电影《土拨鼠日》

一陌电影沙龙小站:http://site.douban.com/151074/

每天早晨都被同一首歌吵醒,出门都会碰到同一个胖子,在街道上都会有同一个老人向他乞讨,同一个狗皮膏药向他推销保险,随后又踩掉进同一个水坑里......这就是菲尔“漫长”的一天,即离奇又充满挑战的一天,这一天永远是土拨鼠日。这是一部摄于1993年的老片了,又名《偷天情缘》,是一部由“冷面笑将”比尔·默瑞(《加菲猫》配音,《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獾律师配音。2003年,比尔·默瑞主演了女导演索菲亚-科波拉(Sofia Coppola )小成本电影《迷失东京》(Lost in Translation),并凭此片入围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主演的经典浪漫喜剧,它的情节设计与多年之后的《初恋50次》有些类似,菲尔(比尔·默瑞)是一个自煽为明星的天气预报员,狂妄自大,怨天尤人、生活单调而且千篇一律,一个好莱坞经典的“白领综合症”似的人物。

与《源代码》不同,比尔·默瑞一次又一次回到二月二日,为的不是拯救世界而是重新面对人生。罗杰•艾尔伯特在十来年后重新修正了自己的评价,承认当初看低了这部电影,他说有些影片“会渗入你的记忆,成为一个闪亮的点。当你发现当你需要表达一些你的感受时,你不得不借用它来阐释你的观点时,你就会回味出它的妙不可言了。”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在他的书里面提到这部电影,说自己"哪怕我已经看过五遍了,但它对我们积极个人蜕变的号召力,还是让我惊叹”。

由存在主义心理学角度来看电影《土拨鼠日》

存在主义心理学(Existential Psychology)因存在主义影响而兴起的一种心理学理论。存在主义是 19 世纪起源于丹麦,20 世纪流行法国,后扩及全世界的一种哲学思想。存在主义强调人的存在价值,主张人有自行选择其生活目标及生活意义的自由,重视现实世界中个人的主观经验,强调人须负责其自由行动所产生的后果。

罗洛·梅是把欧洲大陆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和存在心理疗法引入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人物。他提出的自由选择论和马斯洛、罗杰斯的自我实现论,乃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

其要点是:(1)认为自然界是无目的的,但人在困难处境中能通过有意识的选择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这种选择是主动的、自由的,因此人人都要对自己选择的道德价值负责。(2)提倡存在主义心理疗法,其特点是现实与主观,即一方面重视患者的现实处境,协助其面对现实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重视患者的主观经验,协助其重振自由意志以解决问题。此外,自由选择论与自我实现论者都强调人的成长趋向和目标追求,但两者存在着分歧。自由选择论者认为人有善恶两种潜能,因而强调意志在面对未来困境时敢于进行选择的重要作用;不同意自我发现论者认为人格趋向成熟的发展是一种潜在善性的自我实现过程。自我实现论者认为人有潜在善性,因而强调发现自我,不同意自由选择论者把自我视为一项自己的设计,仿佛自我是由个体不断选择创造出来的。

这种心理学强调个性和经验,致力与研究解决人类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人类自身面对的一些困境。例如:对生活意义的探索。

最有影响力的是弗兰克尔(Frankl)提出的理论,他认为,在压力之下,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生命的意义。相反,如果找到生命的意义,就不会产生那么多的心理问题。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几乎是被所有研究所证明的,而缺乏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也几乎是被所有研究证明与心理问题有正相关关系。特别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人们的情绪健康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和认识能够减缓消极生活时间所引起的药物滥用等问题,药物滥用和不使用药物者相比较,后者对生命意义有着更加明确的理解。

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在近几十年中开始影响到心理学研究的主流,特别是生命意义的概念影响到压力和应对的心理健康模型:个人生活的意义影响到整个一生的压力应对的过程。同时,个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也会影响到这个人对于压力的认知以及应对的方式。另外,如果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具有一定的威胁性,会使人们对压力的应对更加脆弱。当然这种脆弱性也有积极作用,它会促使人们更加努力地去减低威胁。

生命意义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不是单向影响,而是交互作用的: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人们怎样看待生命;反之,对于生命的意义的认识也受到心理健康的影响。

《土拨鼠日》这部电影就是对存在主义心理学“对生活意义的探索”的一个非常形象直观的解读。而片中的菲尔最终收获了美满的爱情。从存在主义角度来看,这部电影是在讲个人选择。主角一开始选择享乐,后来选择游戏,最后选择塑造自己,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荫。

细品起来,这部电影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影片中的菲尔的四个阶段便是我们对待生活的四种态度。影片用这个夸张的手法向我们预示了我们平淡的日常生活。我们所经历的日常生活,几乎如复印机复印出的一般,天天都是那么的“似曾相识”。这不就是“永远的土拨鼠日”吗?

另外,菲尔(比尔默瑞)这个好莱坞经典的“白领综合症”似的人物的故事,或许可以对我们的职场处境做个很好的注脚,启发我们对自身的反思。

想想看,你是否对于自己的工作越来越习以为常,感觉日子平淡无奇,早已没有初入职场时的新鲜感和豪情万丈,像温水中的青蛙一样,早已没有跳动的勇气和能力?你是否对于自己的工作感到厌倦,每天在按部就班的工作,而每当想到未来的出路的时候却一筹莫展,所以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哀声叹气?

对于很多职场人来说,工作多年以后,应该到了一个有所成就的年纪。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虽然工作很久,但是职场技能及对于自己的认识还停留在毕业之初。最为关键的是,很多职场人士虽然接近而立之年,却一点都不了解自己。比如,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特长是什么和想要什么类型的工作。

毕业后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很多人有考虑是否适合及职业发展的问题,遵循“先就业再择业”的原则,以后找到喜欢的工作再换,然后就稀里糊涂的混到了现在。虽然有时候也曾想过换工作和学习一些知识作为储备,但是由于不知道该做什么工作,也不知道该具体学些什么知识,加上每天上班时间比较长,下班后就只想着休息,对其它事情根本打不起精神,所以这几年基本上什么也没学习。对于自己的岗位虽然已经很熟练,但是早已厌倦。即使坚持做下去,也只是用劳累的身体和长时间的工作来换取一些微薄的收入。

为什么很多工作多年的人,明知自己不喜欢本行业或岗位,却还可以在一个岗位上浑浑噩噩了很多年?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毫无斗志可言。哪怕每天过的闷闷不乐,也不会为自己的出路多做一些准备。因为很多人在大学毕业之初,由于缺乏对于自身和社会的认识,没有过多的考虑职业规划及发展,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下进入了一个职业领域,虽然也感觉到了很多不适应,时间久了,对于工作内容及状态则在惯性中延续。

也许他们在没有明确职业目标的时候,为了生计不得不先骑驴找马。但是,更多的人在寻找态度、方法及执行力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导致寻找的过程只是心血来潮或患得患失,坚持寻找不了多久就不了了之。相反,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衣食住行相关的内容,比如美食、衣服、旅游或养生等等却可以成为常态化的关注。

时间久了,逐渐忘记了自己曾经的宏伟目标,开始接受现实的平淡与平庸,而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进入一种习以为常的惯性之中。殊不知,正是这种习以为常的状态,让很多在学校时很优秀的人,通过几天的“磨练”,逐渐走向了平庸或默默无闻。最终,直到某一天突然醒悟,发觉自己已经浪费了太多的宝贵时间,不仅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马”,还虐待了自己本应该照顾好的“驴”。

一个人之所以在面对未来出路的时候会感到困惑,无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对自己不了解,不知道自己能够干什么、想干什么和该干什么,另一个是对于职场不了解,冥思苦想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即使最终得出的结论也可能执行难度大而被迫放弃。然而,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不是一蹴而就和临时抱佛脚可以造就的。不仅需要个人对于自己努力了解和培养自己的认知及思考能力,还要对于外界信息进行关注及搜集整理,保持高度的敏锐性,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实际上这关乎着我们的选择,甚至是每天生活中无数个细小的选择。即使工作到今天,我们也都可以选择。我们不敢说所有的事情你都有得选择,但是绝大部分事情你有选择,只是往往你不把这当作一种选择。认真对待每一次选择,才会有比较好的未来。《土拨鼠日》这部电影对这样的选择有这精彩的诠释。

我可以选择,这是我的选择

我们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其实是选择。在很大的范围内,我们究竟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权在我们自己,每天我们都在做各种各样的选择,我们可以不去写这篇文章,去别人的帖子拍拍砖头,也可以写下这些文字,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整理自己的思路,我们可以多注意下格式让别人易于阅读,也可以写成一堆,我们可以就这样发上来,也可以在发以前再看几遍,我们可以选择不刮胡子就去面试,也可以选择出门前照照镜子……每天,每一刻我们都在做这样那样的决定,我们可以漫不经心,也可以多花些心思,成千上万的小选择累计起来,就决定了最终我们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未来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很多人会说我命苦啊,没得选择阿,如果你认为“去微软还是去IBM”“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当销售副总还是当厂长”这种才叫选择的话,的确你没有什么选择,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选择。但每天你都可以选择是否为客户服务更周到一些,是否对同事更耐心一些,是否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是否把情况了解得更清楚一些,是否把不清楚的问题再弄清楚一些……你也可以选择在是否在痛苦中继续坚持,是否抛弃掉自己的那些负面的想法,是否原谅一个人的错误,是否相信我在这里写下的这些话,是否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生活每天都在给你选择的机会,每天都在给你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你可以选择赖在地上撒泼打滚,也可以选择咬牙站起来。你永远都有选择。有些选择不是立杆见影的,需要累积,比如农民可以选择自己常常去浇地,也可以选择让老天去浇地,诚然你今天浇水下去苗不见得今天马上就长出来,但常常浇水,大部分苗终究会长出来的,如果你不浇,收成一定很糟糕。
      
每天生活都在给你机会,他不会给你一叠现金也不会拱手送你个好工作,但实际上,他还是在给你机会。职业规划师丹宁老师在她的文章“你为什么没有好工作”说:“我的家庭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没有任何了不起的社会关系,我的父亲在大学毕业以后就被分配到了边疆,那个小县城只有一条马路,他们那一代人其实比我们更有理由抱怨,他们什么也没得到,年轻的时候文化大革命,书都没得读,支援边疆插队落户,等到老了,却要给年轻人机会了。他有足够的理由象成千上万那样的青年一样坐在那里抱怨生不逢时,怨气冲天。然而在分配到边疆的十年之后,国家恢复招研究生,他考回了原来的学校。研究生毕业,他被分配到了安徽一家小单位里,又是3年以后,国家第一届招收博士生,他又考回了原来的学校,成为中国第一代博士,那时的他比现在的我年纪还大。生活并没有放弃他,他也没有放弃生活。10年的等待,他做了他自己的选择,他没有放弃,他没有破罐子破摔,所以时机到来的时候,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你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决定在你的每个小小的选择之间。”
      
你选择相信什么?你选择和谁交朋友?你选择做什么?你选择怎么做?……我们面临太多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当中,意识形态层面的选择又远比客观条件的选择来得重要得多,比如选择做什么产品其实并不那么重要,而选择怎么做才重要。选择用什么人并不重要,而选择怎么带这些人才重要。大多数时候选择客观条件并不要紧,大多数关于客观条件的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要紧的是选择怎么做。一个大学生毕业了,他要去微软也好,他要卖猪肉也好,他要创业也好,他要做游戏代练也好,只要不犯法,不害人,都没有什么关系,要紧的是,选择了以后,怎么把事情做好。
      
除了这些,你还可以选择时间和环境,比如,你可以选择把这辈子最大的困难放在最有体力最有精力的时候,也可以走一步看一步,等到了40岁再说,只是到了 40多岁,那正是一辈子最脆弱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在那个时候碰上了职业危机,实在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与其如此不如在20多岁30多岁的时候吃点苦,好让自己脆弱的时候活得从容一些。你可以选择在温室里成长,也可以选择到野外磨砺,你可以选择在办公室吹冷气的工作,也可以选择40度的酷热下,去见你的客户,只是,这一切最终会累积起来,引导你到你应得的未来。
      
我可以选择,这是我的选择。这是这部电影给我自己最大的收获。

本次电影沙龙总结

1、课程设计:课上用两个小西红柿来引出和诠释活在当下的问题。就像导演的工作一样,也如《粘住》《培训师的真功夫》提到的故事、盒子、梯子等。

2、授课能力:讲课声音要大些;锻炼语言节奏。

3、上帝视角:叙事作品基本上都是用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讲故事。第一人称以“我”为叙述者,只讲“我”参与或者目睹的事情。“我”不在场的事件只好用转述来讲。第三人称叙述又分两类,一类跟随剧中人展开故事,只讲他参与或者目睹的事情。不过通常只跟随一个人。他或者就是主人公,或者是事件的重要目击者。

另一类叫“上帝视角”,意思是作者可以象上帝一样洞察故事里所有细节并写出来。一个人的梦,他的心理活动,某人独自在家、无人目击的行为,两个人在密谈等,都可以写出来,或者迅速从一个人写到另一个距离很远的人,象上帝一样切换自己的观察角度。

每部作品里的人物、背景和事件都是作者虚构的,他就是这个虚构世界的上帝。所以“上帝视角”才被广泛运用,甚至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与现实生活多么不同。在现实中,凡人恰恰只能看到的事件的局部,或者片断。我们习惯于讲这样的话:“张三和李四恋爱了”、“某甲被公司辞退了”、“A和他的老婆发生矛盾了”。但我们真目睹这些事件的全过程吗?大部分情况下都不可能。

影视小说总显得比生活精彩,一个很大原因就是采用了“上帝视角”。把一件事的前因后果完整说出来。而在生活中,我们却只能从自己的角度上看到凌乱、片面的事情,并且通过道听途说,或者自己的猜测补足剩下的部分。而我们讲课的时候,也借鉴电影这种方式,一是避免给听众“讲师个人中心”,即讲师所讲的实例都是自己的个人经历,变成了一种私人经验、情绪宣泄。二是对于初期经验不足,可以把别人的故事、经历加进讲座,以上帝视角解读。

非常感谢陈老师提到的边检警察中日复一日工作,可以借助《土拨鼠》日这部电影带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从意义寻求的角度去帮他们应对从业困惑。陈老师还提到对化工厂等组织的认知能力,知识结构层次较低的受众,电影时解释心理学原理的好工具。

谢谢来参加沙龙的李大哥和小袁。大家的分享让我收获很大。

p.s,片中菲尔计算着时间,直接从拿出一带钱,然后走人,神不知鬼不觉,堪称电影史上最简单的打劫。



2012.4.16
文/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一陌 转载请注明出处!
职业咨询qq:31548754
邮箱:1moreee@gmail.com
微博:http://weibo.com/1moree
博客:http://blog.sina.com.cn/1moree
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151074/ [一陌电影沙龙]

 4 ) What if tomorrow is today?

    假如每天早上醒来,你都发现自己处于同样的状态,在固定的时间听到一成不变的广播,在绝对的时刻看到同样的事,遇到同样的人,听他们对你说同样的话……无论你怎么改变,这些人和事还是会按照秩序一丝不苟的出现。尤其,当第二天清晨睁开眼睛,又是同样的生活,即便前一天在你的记忆里,你已经选择了死亡……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

    没有人理解你,没有人与你有同样的感受,你记得昨天的一切,但是身边所有的人都不,他们认为你疯了:你竟然认为今天在不断重复!There is no tomorrow;tomorrow is today,always today. 没有明天意味着什么?没有未来,你在今天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第二天一切都重回原点;没有变化,你的生活了无生趣,因为你知道下一分钟会出现什么,你选择与不同的人交谈,但也总有一个“今天”,你已经了解了所有人。这样的日子很可怕,不是吗?尤其,重复的并不是一个有美景有爱人的魅力时刻,而是平淡无味毫无特色的一天。

    这听起来好像是在《黑客帝国》的世界里。程序出现问题,某一个被设定好的日子不断重复,人类没有任何改变的权利。若在这个背景里,大概我们只能选择在有限的一天中打败电脑人世界,不断重复的冲锋陷阵、浴血杀敌。幸好,今天的故事没有那么沉重,它发生在平常人的小生活里,你为主人公百般努力但毫无结果的举动发笑并思考,你理解他的郁闷、悲伤、快乐、疯狂,因为你不停在想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Groundhog Day》(土拨鼠日)就是这样一部轻松但不浅薄的电影,天气预报员菲尔在美国传统的土拨鼠日——每年2月2日——去一个小镇做报道,却意外在第二天清晨发现自己处于不断的循环之中,每天都是今天,都是2月2日……从最初的烦躁、惊异,到疯狂享乐,再到郁郁寡欢选择各种方法结束生命,生活仍然固执的与他开着玩笑,仿佛掉入一个不死的诅咒,强迫着每天必须面对相同的一切。还好最终菲尔找到了自己的乐趣,他去读书、学钢琴、学冰雕、了解小镇上每一个人的困难,并热情的帮助他们,力所能及的为身边的人提供快乐。在某个“今天”,他赢得小镇所有人的尊重,也赢得了真爱。于是,诅咒消失,幸福生活开始。

    听起来似乎有些俗套,但实际上片中处处充满了新奇,你会为生活有这么多选择惊讶,你会因菲尔种种行为捧腹。俗套?一点都觉得了,看到最后,真的为这样的美满结局而欣喜——因为即使作为观众的你也受不了这么一天天雷同日子的折磨了。

    假如明天还是今天,那会是什么样子?想想也不错,今天做什么都没有关系,反正都没有结果,那就尽情享乐好了,过一千种生活,做一辈子都没想过的事情。只是刺激的生活过多了大概也会腻烦,即使每天都跟美女做爱,也没有新鲜感了。环境没有办法改,那还是要想办法改变自己,丰富自己的内心,为别人带来快乐,这样的积极生活才感到充实。

    呵呵,听起来有点像说教了。只是自己在看此片的时候有了些感触,觉得它在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教我该怎样生活:积极、乐观、真实、勇敢,放开自己,寻找改变。这些似乎都是现在每天行走于长方形围城内的我所欠缺的。片尾菲尔有一句话印象很深:anything different is good. 我想生活就是这样,要自己去创造快乐,每个变化都是值得欣喜的。

    很好的片子,看得满心灿烂。

 5 ) 一切都可以重来

“我今天做了件傻事,碰到了两个土鳖,说了N句蠢话,还他妈的错过了次艳遇,我好不后悔。如果今天可以重来,我会躲掉土鳖,我会抓牢艳遇,我会过得完美无缺……”好的,虔诚感动了上苍,上帝实现了你的愿望,让你的明天都是今天的重复,所有的人和事都将原样重现;你不再会为不确定性而感到不安,你不再会为做了蠢事而后悔不已,你能修正自己的一切过失;某种程度上,你控制了世界,你是唯一头脑清醒的生物……“哦,真的吗?我多希望这一天是我和小情人漫步沙滩,日落余晖中我们牵着手,深情地望着彼此……”,嗨,醒醒,孩子,别得寸进尺了。

“Groundhog Day”就是这样一部电影,一部非常深刻的喜剧片,带你实现“回到过去、长生不老”的愿望。Bill Murray饰演的电视气象预报员Phil,尖酸刻薄、自以为是,就是那个幸运儿或者说倒霉蛋。一觉醒来,发觉周围的一切都是昨天的重演,开始,他紧张、不知所措;进而狂喜,因为自己有了控制一切的力量:泡妞变得易如反掌,抢银行就像捡垃圾那么容易。生活终于可以被设计、被控制了,不确定性导致的恐惧彻底消失了,法律、责任、道德、一切他妈的限制统统见鬼去了,fuck all the standards,无论闯下什么弥天大祸,明天早上六点,一切又都重新开始。终于有一天,他开始乏味了,感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白费,天一亮,所有都不复存在,他撞车、跳楼、上吊、自焚、自刎……试遍了所有的自杀方法,可是明早六点一到,恶梦又将重新开始。

林肯说:大部分人只要下决心,就能快乐。李敖说:活得快乐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我们可以在技术层面摆脱不快乐。Phil是聪明人,他开始改变他的以破坏为乐的生活习惯,拆房子的乐趣终究比不过造房子,他开始以助人为乐,每天象赶场一样的帮助别人,助人的快乐是能够持久不衰;他开始博览群书、学弹琴、学冰雕……像威廉•詹姆斯说得那样开发自己的所有潜能。他变得温和友善、乐心助人,多才多艺,成了全镇最受欢迎的单身汉。爱情,当然也得到了。

Bill Murray主演的电影,有趣自然不用多说了,这部电影还很有启发性,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今天的重复,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还比Phil幸运,我们有无限多不一样的明天。一切的一切只取决于自己的态度,环境根本不是任何障碍。哀叹生命的短暂、后悔以往的种种实在是智慧不够的表现,它们除了让人不快乐,浪费可以使自己“多才多艺”的时间以外,没有任何用处。下决心让自己摆脱水平线以下的负面情绪,这“只是一个技术问题”。

 6 ) 比《楚门的世界》还要好

人生不仅是是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更是生命存在与生命感受其存在的训练场。

菲尔是个职业男人,是个一般人看来的成功人士,对待生活玩世不恭,但一次外出报道的机会彻底改变了他。

本片的亮点在于它做到了让观众相信时间被定在了某一天的无限循环中。而随着菲尔的改变(或者说成熟),观众从一个和菲尔一样的普通人慢慢体会到了生活的本质,人生的真谛(当然还要看悟性)。

第一阶段

菲尔在结束了工作被暴风雪滞留在当地后的第二天突然发现一切都重复着前一天,而这一切只有自己记得。于是他从对生活失去新鲜感而变成要利用这个规则好好地玩耍一番。

可以说菲尔从意识形态中被迫解放了出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二阶段

菲尔开始利用这个规律来追求芮塔,但他最终发现并非掌握了这个规律就能为所欲为。(认识到芮塔并非一般的女人——电影定式,没啥好说的)

菲尔发现大脑只能解决一般问题,而自己的最高追求(在当时和芮塔上床由于屡次失败变成了最高追求)无法靠大脑来解决。事实上逻辑,记忆和表演无法使你的生命品质得到提升。

第三阶段

菲尔开始注意到了别人的需求,以及内在的生命体验的美妙,并努力做到最好。

当欲望的满足和外在既定目标的预期实现都变得意义不大时,菲尔便开始寻求内在的生命体验,这包括真实的感受身边的事物和别人的意愿与需求。

第四阶段

当他尽全力做到了最好时,土拨鼠日真的结束了,清晨芮塔出现在了他的身边,生活会继续下去,不过不会再像从前那样无聊的重复每一天,因为在重复中他学会了怎样生活,怎样感受自我的存在。

当菲尔因他人的需求而存在时,他的体会到了其生命的真实存在,这种存在不是他从小被灌输的,他生活中的每一天并非为了不知多久后的成功而度过,每一天对他来讲都是全新的,都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您也许会认为任何一个人经过这四个阶段都会变成那样的完美,但这只是电影,这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于是看过电影我们仍旧重复着昨天。

可是,是谁夺去了我们改变自我的权利?又是谁阻止这一切变得美好呢?只有生命本身。

--------------------------------------------------------------

(下面涉及佛教内容,不感兴趣可以无视)

从佛法角度来看这样一部电影无疑是很入世也很如实的。

菲尔的特殊境遇就如同得了宿命通,了知宿世的因果,平静的看待这一切。此时内心的妄想与嗔怨变得毫无意义,因为一切就这么发生了,不出乎他的意料而又并非他的设计。

对凡夫来讲生命是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的,但此时菲尔体会到了从未来到过去,然而这一切仍然是真实的,甚至比以往的方式更真实。三世佛给我们的启示便是,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

在这样一种抛开时间来单纯的面对生命的情境中,我们真的会认真的思索与体会,因为一切都会因你的驻足而恢复其本来面目,菲尔会从仅仅认为芮塔很漂亮,到感受到她是他认识的人里最体贴最善良的,这些都是一个生命——芮塔的生命因素,而我们在生活中很少去体会他人的这样或那样的生命因素,即便是我们最熟悉的人,我们很冷漠,我们只会把人分类或归类,而我们的认定仅仅停留在一个概念的层面上,我们不知道他或她经历过什么,如何变成这样,就像电影开始的菲尔会不认识电影结尾的菲尔。

他改变了,是如何改变的呢?圆融道的修行方式可以解释的通,无论你做什么工作,无论你富有或贫穷,无论你的地位高或低,你要尊重生命,尊重每一个生命,每一个出现在你的法界中的生命,法界不是整个宇宙,在科学家的宇宙里,生命不过是一些有神经功能的物质,而你的法界同任何生命的法界都不尽相同,但它们是交融的,它们可以互不妨碍,甚至通过你的努力可以让与你交融的生命的法界变得更美好;你要关怀人性,当人——像电影开始时的菲尔,在了解了自己身上发生的规律后的表现就很缺乏人性,所有人都成了他娱乐的工具,他不会在他们身上展现出人情味,他会欺骗他们,玩弄他们。但当芮塔使他意识到原来他所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时候,他慢慢的发现这样的生命四处可见,他能感受的他们同样能感受,他开始关怀人性,关怀他自己的人性,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让人性成长起来,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成熟,而这种成熟并非靠知识、财产和地位的催化看起来很成熟,它是一种内在的满足,是一种坦荡。

时间的滞留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到三宝的原点,重新整顿心态,再度展开生命的历程。

 短评

要是自己喜欢的一日能不断重演就好了。这片子很温情,很喜欢。

3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一日囚

5分钟前
  • 无梦快乐酣睡者
  • 推荐

男主起码在这镇上待了二十年。

7分钟前
  • 希夷子
  • 推荐

生活似乎总是一成不变,我们早已习惯如同机械般熬过程序化的每一天。可久而久之难免心生厌倦,日子也仿佛停滞不前。此时不妨以另一种心态和方式去面对人生种种,也许会从以往日复一日的乏味与灰暗中发现一片久违的晴空。

11分钟前
  • 白发生
  • 力荐

坏消息是今天还是昨天,好消息是今天变成了明天

14分钟前
  • 清秋雨薇MOMO
  • 推荐

经典之作。男主的行为及性格变化严格遵循心理学规律,但真正点题或者说使他顿悟的,是他发现无论他在这一天的这个小镇无论多么无所不能,都救不回流浪老大爷必然去世的命运。看起来俗,但正是这一点让他对生死有所感悟,真正珍惜与女主的爱情。

15分钟前
  • 祥瑞御兔
  • 力荐

看到后半段才开始有感觉,享受每一个今天,不管明天会不会来。

17分钟前
  • 今天小熊不吃糖
  • 推荐

在不断为想要得到的东西而改变自己的路上我变成一个陌生人

19分钟前
  • 狮子青铜
  • 力荐

如果人不改变自己,人生不过是对一个日子的不断重复,无数个2月2号的量变才能引起2号到3号的质变。获得爱情的办法并非投其所好,而是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并真诚以待。

22分钟前
  • lookatme
  • 力荐

看到最后才发现是个励志片

23分钟前
  • D5
  • 力荐

规矩的鸡汤片。过去的生活就是今后的生活。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绝无新意。每种痛苦、欢乐、思想、叹息都将以同样的顺序反复降临。你既可以在这不前进的人生里浑浑噩噩,也可以主动一点上升到下一级凝固的空间。所以,我已经练成了钢琴十级、冰雕能手、善良体贴,你他妈怎么还不嫁给我?

25分钟前
  • 柴斯卡
  • 还行

跟《人生遥控器》一样的题材。他在死都死不掉的情况下才开始读书,看来读书真是让人生不如死。

29分钟前
  • 飞天PP猪
  • 推荐

怎么把重复的人生过出意义,这太酷了……

32分钟前
  • 趙小漁
  • 力荐

“拆房子的乐趣终究比不过造房子”

37分钟前
  • 账号弃用
  • 力荐

受众群星座:适合相对一尘不变的金牛座,对世界永远充满好奇、善变的双子座慎入!

3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这是最早的无限回档片吗?我整个过程中都在想作为女人应该怎样才能躲过这种人的招数……太尼玛creepy了……

43分钟前
  • 小油飞
  • 推荐

爱是你的通关密语。

48分钟前
  • JulyChan
  • 还行

时间永远定格在某一天我多么羡慕你,我多么同情你。

51分钟前
  • 糯米女巫话痨蘇
  • 还行

人生多是单曲循环,有爱才不算浪费,生活则更大。每天让自己更好一点吧,去爱去生活,Today is tomorrow。

55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总的来说循环人生就是太棒了,谁要去未来啊!

60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