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味之路第一季

日本剧日本2020

主演:滨津隆之,酒井若菜,山本耕史,西村瑠香,长村航希,野间口彻

导演:菅井祐介,古川豪,小沼雄一,原广利

 剧照

绝味之路第一季 剧照 NO.1绝味之路第一季 剧照 NO.2绝味之路第一季 剧照 NO.3绝味之路第一季 剧照 NO.4绝味之路第一季 剧照 NO.5绝味之路第一季 剧照 NO.6绝味之路第一季 剧照 NO.13绝味之路第一季 剧照 NO.14绝味之路第一季 剧照 NO.15绝味之路第一季 剧照 NO.16绝味之路第一季 剧照 NO.17绝味之路第一季 剧照 NO.18绝味之路第一季 剧照 NO.19绝味之路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2 23:52

详细剧情

  《绝味之路》该作品基于群马高崎的当地美食网站「 Zetsu Meshi List」,该网站介绍了您不想绝种的精美美食「 Zetsu Meshi」。滨松扮演主要角色,疲惫的上班族田尾田尾男,但在周末出差寻找精致的食物。

 长篇影评

 1 ) 短评写不下

很喜欢第二集。

我非常喜欢小孩,当我在生活里表现出对孩子的喜欢时,总听到有人说,“赶快自己生一个。”喜欢小孩跟自己生孩子有什么关系,人为什么喜欢小孩就必须自己生小孩,人为什么只能爱自己的孩子,别人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吗。我把所有的孩子当孩子,甚至我觉得我遇见的所有人都是孩子,我都要去爱他们,帮助他们,喜欢他们,这才是爱的本质。

老爷爷说,“把员工当孩子,把客人当家人”,如果每个经商者都这样想,就不会有那么多职场问题、商品问题。就是因为把员工当自己的孩子,才不会去压榨他们,就是因为把客人当家人,才会做真正安全健康的食物给它们。而只爱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只想给自己家赚钱,就会压榨员工,偷工减料,节省经费,用不好的食材给别人吃,以实现自己的财富积累,这才是真正的自私。

中国不是没有好的想法源头,墨家讲,“兼爱,非攻”,却随着历史消失殆尽。

这部作品是美食纪录片,但好的美食纪录片绝不只是记录美食,它没有刻意讲述道理,只是通过人物故事经历,给人以潜意识影响,从而实现影视教化大众的作用。

至于“套路”,我并不认为该如此形容它。套路是生搬硬套别人的,是懒惰,套来套去,空有躯壳。而如果具是有专业的影视基础,通过规范化的形制呈现出丰厚饱满的思考,那就应该被称为“规范”。规范不等于套路。

 2 ) Netflix《街头绝味》第五集:台湾传统美食最后的坚守与希望

台湾观光的一大卖点便是夜市美食。而在台湾美食家心目中,相较于商业化驱动下迎合游客的台北夜市,青山环绕的嘉义夜市才是台湾味道的灵魂所在。

林聪明沙锅鱼头、火鸡肉饭、阿姨豆花……无一不是从爷爷辈就开始在街边摆摊的料理,其中的瓮羊肉更是从隋朝起就有的配方和制作工艺。这些6、70岁的摊主还在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坚持着他们的料理:豆花要用柴火烧制,因为店主认为柴火烧出来的对身体才比较好;双手颤抖的阿姆妈仍然坚持用自己手工炼制的猪油和葱头淋饭,因为只有这样才够香;更绝的是瓮羊肉的店主,他的烹饪需要戴上防毒面具,因为瓮羊肉以泥封口后,要埋在地里以火熏上三天三夜,熏制过程中产生大量烟尘,即便是戴上防毒面具,也要清痰3个小时才能把肺里的烟尘吐尽。老板在采访时说,不会让晚辈们再继承这个手艺了,因为实在太辛苦,满院子的烟尘侵害小孩子的尚未长好的肺。自己做为这门手艺的拥有者,能做到的,只有不让这门手艺断在自己手上。同样可能要消失的,还有阿姨豆花,老板不确定小辈们还愿不愿意沿用柴火烧制的方法,毕竟那太过耗时耗力。

本土美食家在旁白中说,夜市美食正不可避免地被融合和规模化。传统、正宗两个字不出意外应该会成为传说一样的前浪。但我并不是一个对传统有执念的人,没有证据表明传统的工艺和手法能与健康、滋补划等号。为什么柴火烧出来的豆花就比煤气烧出来的健康呢?为什么非要抱着传统工艺的执念让一种美食离我们而去?

希望来自新一代的继承者。林聪明沙锅鱼头新一代掌门人生长在一个强势的原生家庭。当年在台北攻读观光系的她毕业后被父母要求继承家族夜市摊位。火车上她为不得不放弃梦想而潸然泪下,先后几次想改变鱼头的售卖方式被父母拒绝。这样一个姑娘,选择在父母外出旅行时搞”政(比喻)变“,推出网购鱼头和打包外卖鱼头。她更为现代的经营理念获得市场的认可,除了继续保有大排长龙的摊位外,她还有了分店、网店。而这种认可,也最终说服了父母放弃对她的掌控以及对传统的执念,退居二线为女儿打工。爸爸在接受采访时说,做她的爸爸挺好、做她的员工也挺好。

变迁本就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传统是值得骄傲的文化,它可以存在于历史的记述中、存在于代代相传的故事中,传统的魅力在于不可追和无限想象。比起再也吃不到烧熏山羊肉,我更希望能坐在饭桌前,品尝着做电热煲出来的羊肉,听老板讲祖辈曾经用多么艰辛的办法才能得到眼前的这道菜。

 3 ) 从美食到人生追求

(更新中……)

2 -快乐的人生没有遗憾

占坑评论 待填

(ps:我一定会回来填坑的!相信我!)

以下是文字占位符////不过从上线的内容来看,《街头绝味》还是展现了深度挖掘主厨,将戏剧化的人生经历和美好食物结合在一起的感人戏路。

比如第一集里的“街头小吃女王”、已经70多岁的硬核曼谷奶奶“痣姐”(Jay Fai)。

痣姐又飒又美,带上护目镜掌勺就是小吃女王,换回便装涂上口红就是个气场老太。

 4 ) 低头刷手机的时代,路边摊是凝聚人心的救赎

前阵子,因为政策上的一些变化,摆摊成了中文互联网的热词。一夜之间,虽然路上还见不到几个摆摊的小贩,但「摆摊经济学」却以自媒体最熟悉的方式勾兑完成。

在资本和媒体的共同推动下,虽然散发着一股假酒的味道,但「摆摊概念股」还是起飞了。

一如往常,过马路的老奶奶还不见踪影,学雷锋的少年们却已经开始狂欢。

其实,路边摊本质上是一种反互联网的存在。在一个人人低头刷手机,沉溺于线上交(丢)流(粪)的社会,还有什么比街头摊贩更加「线下」的呢?

既然在家就可以吃到三公里外的餐馆外卖,还有什么理由关注楼下街边小贩的生死存亡?

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部街头美食纪录片:《街头绝味》(港译:《街边有食神》)。

说它是美食纪录片或许有点歧义,因为很多人对这部纪录片的指责就是不够「美食」。

它关注的不是旅游攻略里重点标注的「本地人才知道」的街头小吃有多隐秘,也不是这些街头小吃有多少人排队,而是这些路边小吃魅力的「来处」,是亲手制作出这些食物的人和他们的人生。

《街头绝味》由Netflix投资,大名鼎鼎的美食纪录片《主厨的餐桌》团队制作。它的主要内容如上所说,是对东亚九个城市里最知名的街头小吃店老板的采访。

他们中有戴着蛙镜做蛋包饭的70岁老奶奶;有火焰喷枪下徒手给金枪鱼翻面的「欺诈师」;

有丈夫赌博,仅靠几张板凳和一盘炒螺独自支撑的母亲;有从小被嘲笑,绰号叫「鱼头」的砂锅鱼头店第二代老板。

或许我们应该问,为什么我们会喜欢街头美食?

如果追求人气,网红店的队伍更长。但它们总是隐隐透出一股非人的味道,所以「网红店」这三个字听上去像是赞美,却总是带着一丝贬义。网红店的味道,是智能排序和大数据的味道。

如果追求环境,路边摊或街边小馆更是寒酸,环顾四周,可能连一张放进朋友圈供好友点赞的照片都拍不出来。

如果追求味道,街边的美食也比不上精致料理。更好食材,更精确的烹饪,更细腻的品味,当然还有更丰富的选择。

客观地说,开在路边的这些摊贩苍蝇小馆,其实找不到什么站得住脚的理由比餐厅食物更好吃。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是如此热爱路边摊美食呢?

是因为纪录片里,那个戴着蛙镜炒菜的奶奶说:我还年轻的时候,家里被一把火烧了,我才只能出来摆摊吗?

是因为不够钱开居酒屋,只能租两个停车位摆摊很像北野武的大叔的男儿泪吗?

还是因为被逼债走投无路,只能拿出一个小锅和几张凳子摆摊的母亲的战战兢兢呢?

恐怕都不是。

如果不说的话,这些事不会有人知道。比上述这些听上去有点悲苦,以至于快要变成一个俗套励志故事更重要的是,他们所有人都有共同的品质,那就是一种世俗的乐观。

世俗的乐观比冠以「主义」的乐观更实际,更现世。

它相信啤酒瓶碰撞倒下的清脆,相信响连四壁的煎炒声,相信黑夜里亮蓝色的火光,相信人声嘈杂车马轰鸣的真实。它是互联网生活的背面。

人世苍凉,亦悲亦喜,或浮或沉。路边摊在哪里都不算是被人看得起的存在,多半还都要面对与管理者猫捉老鼠式的智斗。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接纳路边摊,但路边摊从不拒绝任何人。这便是路边摊的魅力。

 5 ) 藏图-第一集 泰国曼谷

本不想配文字,但是又必须一百四十字才能发布。记录片本身就已经阐述非常完整了,希望以后有机会去泰国吃这些美味的街头小吃。我的母亲曾经也学过一段时间裁缝,她的师傅就是和痣姐一般的人,聪颖且乐于研究,所以痣姐做出来许多属于她的特色菜,很想在家copy一下干炒冬阴功,之前吃过汤都没有什么印象了。

 6 ) Street Food笔记

边看边做笔记进行时,视频来源为B站远鉴字幕组,店铺地址和电话主要来自“大众点评网”和“TripAdvisor”(两者找不到就外网搜索了)。

第二集 日本大阪

地域特色:

日本对规则和秩序非常重视,人民必须压抑自己的真实意图才能把每件事做好。人们重视好的用餐礼仪,讲求坐相和吃相。大阪和日本其他地区的不同,“谁在乎外表看起来如何,我们要忠于自我”。

大阪的别称是“日本的厨房”,大阪人在食物上花的钱比其他地区的日本人都多。

在大阪如果人们说你很好笑,那就是最高的赞美;他们会故意装傻,全是为了让其他人开怀大笑。

在日本,人们珍惜传统和家庭;家族中的长子按惯例继承家业。

大阪街头美食代表:章鱼烧、大阪烧、串炸、乌冬面

1、东洋居酒屋 Toyo

时间:创立于1992年11月20日

菜品:供应当天从市场买的各式各样的鱼,肥厚金枪鱼生鱼片、炙烤金枪鱼下巴

地点:大阪县 大阪市Miyakojima 3-2-26 Higashinodamachi

电话:+816-6882-5768

吸引点:食物和表演。店主搞笑,会和客人聊天;大火中赤手烹饪(避免金属夹弄伤金枪鱼肉)

店主:筑元丰次,创业

店主经历:出生小镇(喜界岛)—6岁丧母,父亲酗酒和家暴;放学后在码头尽头或学校屋顶过夜;小学最快乐的时光是和大家一起吃营养午餐,但是没钱买,吃野菜填饱肚子— 没钱读书,15岁到大阪工作,在阿姨的酒吧做了两年洗碗工,第三年跟着师傅学烹饪,梦想自己开店买房娶妻生孩子— 设定目标,存到1100万日元开家居酒屋— 工作十年终于存够钱,然而父亲去世,葬礼花了700万日元— 用仅剩的400万日元租停车位开路边居酒屋,卡车上一块不锈钢铁板当成料理台和柜台,没厕所也没自来水,一次接待5-6位客人,客人吃完还要帮忙洗碗;第一年不能让客人等太久,开始用喷枪烹饪金枪鱼— 第三年,排起100人的长龙— 现在有了自来水和厕所,7名员工

他人评价:固执、不讲理,能操纵火焰的魔术师

自我认知:“大阪京桥的诈骗高手”,热爱火和漂亮女人

店主想法:

我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不随波逐流。如果我是海洋里的生物,我会是一头鲸鱼,你必须足够强壮,才能创造自己的洋流。如果你只是随波逐流,就不能指望好结果。我准备好正面迎接任何挑战。

我有过几次艰难时期,但我把那些艰难的时期化为喜悦。

在这短暂的人生中,让人感到快乐比赚钱更重要。

宁为鸡头,不为牛后,比起在大公司底下当小员工,宁愿当小餐车的老板,不要任人差遣,要当自己的老板。

无论如何,我要比任何人更努力地工作,开一间东洋居酒屋。

你人生中唯一能依赖的人就是父母,我父母已经过世了,我只能依靠自己。我知道要是我放弃梦想,就不会有好结果。

创业之初,连续工作50天,每天只睡4小时,没洗过热水澡。

如果你们没事,就去跟客人聊天,倾听他们的烦恼

对员工的教导,你们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感冒、没胃口、太疲惫,这是你们的错。

如同大阪,我也不去迎合任何框架,而我以此为傲。

我以前希望自己买房娶妻生子,但当我创造了自己的洋流之后,人生可能无法预料,东洋居酒屋成为家,我的员工成为我的孩子,顾客成为家人。最大的愿望是工作时倒下。

2、美味屋 Umaiya

时间:创立于1953(推算了一下)

菜品:章鱼烧(天妇罗碎是关键)

地点:大阪县 大阪市 4-21 Naniwacho, Kitaku

电话:816-6373-2929

吸引点:日本第二悠久的店;5种口感

店主:喜多先生,长子继承家业

3、笛 Fue

时间:祖父母开始的经营

菜品:大阪烧(特制面糊、卷心菜、葱、天妇罗碎、姜,大阪人喜欢加猪肉条)

吸引点:大阪烧是大阪的灵魂美食

地点:大阪县 大阪市 5-2-7 Higashinodamachi, Miyakojima-ku (点评网上没有照片,不能确定)

店主: Goshi Yusuke,继承家业

第三集:印度德里

历史背景&地域特色:德里是一个拥有至少一千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新旧共存,街道拥挤,也是多元文化和种族的大熔炉,来的人都带来他们的传统食物;在德里吃到的街头食物是历史的象征。很多人家里没有厨房,所以他们的正餐完全靠街头小吃解决。

1857年,大英帝国终结莫卧儿帝国后,皇家御厨必须自谋生计,很多人在德里街头摆摊,平民也开始吃得到皇家餐桌上的食物了。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脱离了英国统治,但分裂成了两半—印度和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由旁遮普邦中占多数的穆斯林教徒组成;宗教分界线上发生暴力派系冲突,旁遮普邦的穆斯林家庭搬到巴基斯坦,印度教家庭成为难民迁徙到印度,不仅带来文化,也带来传统食物。

街头小吃在德里受欢迎,一开始是出自必需性,工人要找地方填饱肚子,街头小吃是最方便和最便宜的方式;现在,街头小吃已经风靡全民,各个阶级的人都爱吃。

德里街头美食代表:鹰嘴豆咖喱饼、印度饼、烤肉串、“恰特”(吮吸的意思,通常是油炸马铃薯淋上印度酸辣酱、酸奶加上蔬菜,口感酸甜、酥脆、香辣)

1、曼格拉摊(Mangla chat wale)

时间:始于祖父

菜品:恰特(炸马铃薯饼,马铃薯泥里包像小扁豆,口感酥脆)

吸引点:有资格参加新加坡世界街头小吃大会

地点:Mayur Vihar Phase-1 Opp. Aggarwal Bikaneri Sweets

电话: +91 99717 15121

店主:DAL CHAND(达陈)

他人评价:谦虚、厨艺精湛;宁可削减利润,也不降低食材品质,不像商人,更像施予者。

店主经历:小时候,父亲在戏院外摆摊卖恰特-后来父亲重病,关闭小摊,依靠店主兄长-店主兄长结交了坏朋友,吸毒,家里混乱-搬家,兄长也搬走了-在外役公司工作,但工作很少;想让全家团聚,决定自己创业-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开始,店主的姐妹把自己的珠宝典当了,店主觉得“非成功不可”-和几个朋友租了个小店面开始了,因为在陌生的住宅区,生意做不起来,朋友也放弃了,付不出租金,同时父亲去世-把摊车推到对街,买了最优质的的食材,鼓起勇气找到兄长帮忙,香气溢满街道,吸引到客人

店主想法:

父亲嘱托,要专注在味道上,金钱并不是一切,味道好,客人喜欢就会回来光顾。

总是到市场,寻找最好的食材。

香料才是风味的来源。

我很在意我的顾客,只想给他们最好的食材。

当客人光顾我的店,我想让他们开心,看见他们微笑,感觉很棒。

我的童年非常穷,却很幸福。

家人是恰特最重要的原料。

我从不将自己视为英雄,成为英雄的条件是帅气、聪颖并受过良好的教育,我完全不符合这些,但我确信自己要做特别的事。

2、卡鲁尼哈里 (KALLU NIHARI, DELHI)

时间:始于父亲

菜品:尼哈里(NIHARI STEW,来自阿拉伯语“早餐”的意思,是用大型水牛的肉带骨,加入山羊肉、洋葱、番茄、蒜、姜和独特的香料,彻夜熬制而成,最后再放盐和辣椒调味,非常香辣)

地点:180, Chhatta Lal Mian, Behind Delite Cinema,Daryaganj

电话:+91 9827162910,+91 9899201639

店主:MOHAMMED REHAN

必须排队至少半小时

3、卡里姆餐馆(KARIM’S)

时间:老祖宗卡里姆丁萨锡是巴哈杜尔沙二世的御厨,店主是第四代继承人

菜品:绞肉串(SEEKH KEBABS,加上香料的羊绞肉用炭火烧烤)、羊肉拷玛(用炸洋葱酥和酸奶熬煮的炖肉)

吸引点:莫卧儿帝国美食

地点:16 Matia Mahal Bazar, Near Jama Masjid

电话:+91 11 2326 4981

4、南达小馆(NAND DI HATTI)

时间:始于祖父的小摊,1960年搬到店面

菜品:鹰嘴豆咖喱炸饼(CHOLE BHATURE, 水煮鹰嘴豆加上很多香料,不加大蒜和洋葱,加上香菜、薄荷、绿辣椒酱和石榴籽,配上巴图拉的蓬松大面包,口味清爽,味道不会太重或太辣,有益于消化系统)

鹰嘴豆咖喱炸饼

吸引点:旁遮普邦风味

地点:29 Paan Mandi Near Gulati Sports | Sadar Bazaar, Lotan Jaat Gal, Pahari Dhiraj, Chandni Chowk

电话:+91 11 2361 7297

店主:DHARMENDER MAKKAN

 短评

我认为比舌尖好,没有那种假大空的叙事,集中于个体,同样温暖感人

5分钟前
  • RAVEN HU
  • 力荐

大阪那集看哭了……被大叔的执着&积极所感动,可同时又觉得可悲为什么命运对有些人那么残酷

6分钟前
  • hana
  • 力荐

台本俗套又伪善:每个小贩拿到的都是生活所迫的剧本,当中的大部分甚至已经有应对这类剧本完整的公式化表演;而每个出镜的评论家动辄都要强行拔高到文化身份认同的高度,并振臂高呼小贩和食物就应该保持它们现在的也就是最好的样貌,殊不知他们鼓吹的“传统老店”最久不过是几十年,在美食的长流里不过是沧海一粟,凭什么要被剥夺进化或者被淘汰的权利…更重要的是,作为美食纪录片看起来并不下饭

10分钟前
  • willow
  • 很差

各大城市网红店纪录片,嗯,大家都说为了传承而在营生。网飞这次擦边球打得聪明,每集都是国家+城市,到了某地就变成特定地区+城市。

14分钟前
  • 请叫我腹黑
  • 还行

舌尖上的东南亚。没中国就差评的怎么能民粹成这地步啊。确实第一季比较出彩后面较为平淡。

18分钟前
  • 椒盐豆豉
  • 推荐

这部剧被人诟病的无外乎两点:一是这是Netflix拍的美国视角,不是本地人拍的,自然是深度和辨识度都不太够。但架不住人家选题好,路边摊门槛最低却又最有生命力,于是最能代表地道的当地饮食文化。二是亚洲拍了一圈,却不见中国大陆的街头美食。可人家曼谷、新德里、首尔、胡志明市大量的路边摊入镜,我们的首都如今还有路边摊吗?

21分钟前
  • lowdive
  • 推荐

(说没中国就打差评的真的是有病)议题将镜头对准街头料理人,交出一份制作精美运镜出色的作品。但我觉得只是优等生的作业,没有继续深入真的挺可惜的。个人的命运总有相同的转折和奇迹,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历史与政策却是很大的色彩印记。这份区别本可以婉转地通过美食给展现出来的,挺遗憾。

22分钟前
  • 波澄酒
  • 还行

第二集大阪 第五集嘉义

25分钟前
  • kulilin
  • 推荐

旁白和采访非常烦人。

29分钟前
  • 荆棘
  • 还行

定位于街头美食,表象上是随性了,实质上却和《主厨的餐桌》系列别无二致,大卫· 盖伯的这个套路看多了就没感觉了。

34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挺喜欢!目前看到印度那一集。比较喜欢大阪那个老先生的故事。也喜欢一种传承。祖孙三代,就做一种食物,就做一件事。这种传承本身就值得尊敬。

37分钟前
  • Ariel
  • 力荐

街头小吃的灵魂当然是在摊主啊,从这个角度切入,比说美食本身要好很多吧。

39分钟前
  • Costi
  • 推荐

非常特别的一部美食纪录片,一开始不太喜欢,后来终于明白,主角从来不是食物,主角是人,很多地方印象深刻,其中一句是,但是精彩的故事,一开始都会有失败。

44分钟前
  • 蓝格子
  • 推荐

第一集的那位泰国痣姐平时真的是优雅,上班后又像绝命毒师一般疯狂……

45分钟前
  • 我亦鬼也
  • 推荐

不论是曼谷街头带护目镜的阿婆、胡志明市小巷里买海螺的大姐、大阪街道站立式居酒屋的爷爷,每个人都坚强的面对生活的苦难,通过辛勤的劳作来生存,为后代、为家庭、为社区。记得采访过程中某位说到,如果失败了八次,就要站起来九次。不是单纯意义的美食纪录片,那些默默无闻的摊贩已经变成自己生活的英雄了。

49分钟前
  • cristina
  • 力荐

5.2 大阪的笑容好吸引人。小吃是城市的灵魂不为过,更是一群人的伤痛过往和穷苦记忆。他们都是胜者。

52分钟前
  • arlmy
  • 推荐

本是奔着午休下饭美食赏析去的,却一碗碗小人物人生鸡汤疯狂的给我灌,一边感动一边喝汤。

56分钟前
  • 九個9
  • 推荐

果然系出同源,和《大厨的餐桌》差不多,饱眼福、勾胃口、挑情绪,三把刷子一条路走到终点。常看各种美食行脚节目的重度爱好者比较容易发现,当中诸多食物和受访对象出现了高度同质化(关键是没有更多新鲜的角度挖掘),如此自然招人喜欢的节目概念和优质团队,难免会让人有些失望。PS 台湾那一集竟然请的是陶喆前女友Joanna!以前康熙的时候觉得业务能力差(和王蓉蓉那集PK简直被糟蹋死了【。)又显老,但如今在“网飞滤镜”下变得多了些气质,英语也会说了是怎么回事!#然而这种节目还是严重呼唤胡天兰(介绍担当)&刘恭显(英语担当)!#康熙后遗症

59分钟前
  • 基瑞尔
  • 还行

1.泰国曼谷痣姐;2.日本大阪;3.印度德里;4.印度尼西亚;5.台湾嘉义;6.韩国首尔;7.越南胡志明;8.新加坡;9.菲律宾宿务。还可以,捉住了街头这个重点,介绍摊位老板这个也没啥错

60分钟前
  • nikki
  • 推荐

际遇幸或不幸,氤氲热气下都是相似的乐观脸庞。不同国家地区的hawkers不约而同地希望儿孙好好读书,不要再过像他们的生活,翻炒着人生的烟火气。

1小时前
  • uM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