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清道夫

记录片其它2018

主演:纳格尔·夏尔巴,查克拉·B·卡基,帕特里克·斯图尔特

导演:玛丽娜·马丁斯

 剧照

珠峰清道夫 剧照 NO.1珠峰清道夫 剧照 NO.2珠峰清道夫 剧照 NO.3珠峰清道夫 剧照 NO.4珠峰清道夫 剧照 NO.5珠峰清道夫 剧照 NO.6珠峰清道夫 剧照 NO.13珠峰清道夫 剧照 NO.14珠峰清道夫 剧照 NO.15珠峰清道夫 剧照 NO.16珠峰清道夫 剧照 NO.17珠峰清道夫 剧照 NO.18珠峰清道夫 剧照 NO.19珠峰清道夫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6

详细剧情

  一支由20位登山专家组成的尼泊尔探险队出发前往圣母峰的「死亡地带」,为的是清除超过海拔8000公尺的世界最高垃圾堆,恢复这座神圣山峰的风采和消除1.3亿人赖以生存的水源污染。「死亡地带」名称的由来是因为该区氧气极为稀薄、气温极低而且地形险恶。虽然陆续有清理行动,一点一滴的将垃圾带下山,但从没有人敢夸口说真的解决了「死亡地带」的污染问题,在那里有150具遇难的登山者尸体和超过100,000磅垃圾。这次登山队再次攀登到了最高峰,并记录下了一场生与死的旅程。

 长篇影评

 1 ) Namgyal Sherpa (1977-2013)

This is one of six confirmed deaths during the 2013 Everest season, according to Alanarnette.com. Namgyal Sherpa, 35, of Kathmandu died while climbing on Everest’s North side. Lobsang Sherpa, 27, from Kharikhola died in a fall on the Lhotse face. DaRita Sherpa, 37, from Phortse died at Camp 3 from a “sudden cardiac or cerebral event.” Sergey Ponomarev died of a heart attack at Advanced Base Camp while climbing on Everest’s north side. And Mingma Sherpa, 47, from Lukla died from falling into a crevasse while working as an Icefall doctor.

 2 ) 观后感:我希望做一名夏尔巴人

这是我个人2018北影节的最后一场电影,连续看了N天伯格曼,整个人还沉浸在对人生爱情婚姻家庭思考的混沌中,猝不及防地被这枚登顶珠峰的go pro拉出了飞速旋转的内心漩涡,并一直拉升到8800多米的雪山上去。

看到这个题目时,首先想到的是另一部讲攀登珠峰的纪录片:《高山上的夏尔巴人》。果不其然,这部纪录片的主角依然是夏尔巴人--攀登珠峰的本地向导。我羡慕夏尔巴人,他们是天选之子,是珠峰的亲人,是生下来就注定会登山的孩子。这两部片子从不同角度,共同记录了攀登珠峰的一些真实情况,每一个热爱自然喜欢户外渴望登山的人都应该看看。

回到本片,主题当然是保护环境。TAKE ONLY PHOTOS, STEAL ONLY TIMES, LEAVE ONLY FOOTPRINTS.

这个没啥可说的。户外的精神本来就是去欣赏自然,我们为了看到地球母亲最深邃的美丽,愿意走最危险的路。面对自然,自身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是任何愚钝的人都能强烈感受到的。除了敬畏和爱,我们还能做什么呢?珠峰这种难度级别的我不清楚,至少普通的户外登山,我认识的驴友都是以不破坏自然生态为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但是因为垃圾污染被封山的地方却越来越多,远的有海坨山、小五台,近的有年保玉则。像伪文青污名文青那样,伪驴友终将战胜驴友。

此外,我还想谈谈夏尔巴人和珠峰。我羡慕夏尔巴人。对于我们所谓普通人来说,你需要克服很多现实困难和心理障碍,才能踏上在别人眼里很装逼的攀登之路。但是对于这些山脚下的子民,他们攀登才是为了克服现实困难。从易达性上,无疑一个夏尔巴人比一个北京产业园的白领有更大概率去攀登珠峰。当然,我不是说后者去登山就一定很难,但总归比前者需要更多精神财富的原始积累吧。

那为什么是登山呢?

我认为,人只有一个敌人,就是自己。这个敌人很妖娆,有时很菜有时厉害,他的战斗力取决于你面临任务的难度系数。这里的任务指的是你所真正看重的。当你攀登泰山或者敲一段代码时,你心里住了一个皮卡丘,基本上,你只要不被他萌翻就能赢了;但如果你要去珠峰攀登或者纳斯达克敲钟,你心里的魔王可能换成了雷丘。

同样关乎自我确认,走更多路和挣更多钱,你会怎么选择?萨特说,人是自我选择的。所以,选择你选择的吧。登山也好,徒步也好,骑行也好,我们无法征服那座座山和那条条路,只为征服自己心中的魔王。

如果到了某个时间一定会死,并且还能选择死的地方,我希望长眠在珠峰的怀里。

 3 ) 珠穆朗玛峰不需要攀登者!

珠穆朗玛峰,2020年,最新测量海拔高度——8848.86米,喜马拉雅山脉主峰,有“大地之母”之称。对于喜爱户外登山的人而言,珠穆朗玛峰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登山队踏上探索之路。

2020年,站在雅鲁藏布江边上的大渡卡遗址处,望着远处的南迦巴瓦峰,跳入心头的第一个念头不是危险的美丽,而是如何才能攀登上去。明明在前几分钟,导游卓玛小姐姐在介绍南迦巴瓦峰时,特别强调过南迦巴瓦峰是雪域高原人心目中的神山,作为人类的我们在它面前应当怀着谦卑的心态,敬畏它,臣服于它,而不是征服它。

为什么看到的美丽的山峰,第一念头是征服,而不是臣服?

同样作为爱好户外的一员,我能够理解哪些不顾一切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户外人。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之欲、对自身的限制突破欲,对不可为而为之的挑战欲......这些作为人类的“贪痴嗔”,让一批又一批的人因为必须或者非必须的原因踏上了一条对自然的探索之路。

这条路,不论从那个角度看,都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好多年前,在我对珠穆朗玛峰一无所知的时候,便已经心生向往之情,想去一探究竟。无知而又自大的念头,现在想到还是万分的羞愧。如果没有看到这部影片,我想我无知的念头会一直存在于心里,对于珠峰,我的第一念头不是臣服在它的脚下,而是想着总有一天我能够攀登上去。

夏尔巴人为了清理珠峰上的垃圾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显然可见,没有攀登者就不会存在“垃圾”,没有这些“垃圾”,那些失去生命的夏尔巴人可以有更长的时间来体验这个世界。

不可想象,在一片圣洁雪白的区域,存在着大量的红白塑料制品、大大小小的铁罐、盘根错节的绳索、粪便等等垃圾,触目惊心。这片雪域养育了10亿人,在正常温度下,降解那些垃圾都需要借助科技手段,何况在温度极低的雪域高原下,没有人力的介入,这些垃圾存在的时间可以是万年,在这万年间,雪山不需要人类,但人类需要雪山,结果导向非常明确。

攀登珠穆朗玛峰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如果说攀登唯一的意义,我觉得便是了解地质的演化,认识到珠穆朗玛峰与人类之间的关联,极具科考价值。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珠穆朗玛峰,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探索便会存在踏足,踏足便会有痕迹。这种痕迹可大可小,大的说便是永远长眠于珠峰,小的说便是长时间磨损的绳索屑。

很难彻底站在一个对立的立场去愤懑留下痕迹的人,相信每一个攀登者的初心不是为了给这片圣洁之地制造垃圾,正是因为这些探索者,普通的生命得以认识到自然之美、生命之渺小、生存之幸福。

生命个体的渺小和脆弱,与下定决心攀登珠峰的莫大勇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站在前方的人,给予人类提供了认识自然、认识生命的素材,是人类得以开智的奠基,也是一种生而为人难能可贵的精神鼓励。

但踏上探索之路的第一步,决定权便已经不由自己了,是给予踏足人类狂风暴雪,还是给予晴朗的天气,这个就得由“大地之母”来决定。他们是真的不想带走垃圾吗?他们是真的带不走垃圾吗?

在片中,达迪迪·夏尔巴说道,在珠峰严酷的环境下,随时都会发生生命危险,除了呼吸以外的其他物品,都有增加风险的可能性。

在纳姆加尔为了寻找俄罗斯探险员赛尔戈·杜古诺夫时,其他队员因为身体和气候的原因选择了下山,只有他一个人孤身前往,一个人拖着400斤的尸体走了500米。在生死存亡面前,是没有办法去讲道德、讲义气和情义的,每一次的帮助,就是增加自身的风险。

在片尾说道,每增加一磅负重,速度就会相应降低。在那一片恶劣之地,生存都无法有所保证,遗留垃圾已经不是考虑的第一要素了,活下去才是。

禁止攀登珠穆朗玛峰是否能起到治本的作用?

是不是政府机构关闭登录的入口,禁止攀登珠峰,就能解决掉珠峰上面的垃圾问题,延迟环境被破坏的速度。

事实上,是非常的困难。

首先,珠穆朗玛峰是属于地球,属于世界的,没有任何一个政府机构或者个体拥有决定权。如果全世界的人无法达成统一的意见,禁止攀登珠峰只是一张空头支票。

其次,世界的发展速度太快了,经济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力的首要因素,不论是政府机构还是生活在山中的个体,都有寻求更好生活和发展的源动力。每一次攀登珠峰,是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的,对于政府机构和个体,具有吸引力的,归根结底,再怎么伟大的崇拜,在生存面前只能让路。

最后,现阶段拥有入口的国家,在发布禁止攀登的公告,以及增加攀登的成本,虽然能够暂时让珠峰处于平和安宁的状态,但这个并不是长久之计,只要人类一天对珠峰的念头不是臣服而是征服,对自然不是敬畏,而是探索,这些人为设置的卡口就有被冲破的可能。

命运共同体并不是一句虚妄之言,每一个个体对自然的所做所为影响的是全人类。就像电影中有一句台词表达的意思是:“我们或许觉得这些行为非常难以忍受,但这些行为我们每一天都在做。”

 4 ) 沉默的夏尔巴向导

尼泊尔的一个小民族夏尔巴人因为常作为珠峰的向导而著名。第一次是登珠峰的人是新西兰人和他的夏尔巴向导,中国人第一次登珠峰是两个中国人和一个夏尔巴向导。历史上记载的是:新西兰人第一次登上珠峰,中国人第一次从艰险的北坡登上珠峰。历史上并没有记载过尼泊尔人也第一次登顶了珠峰,也第一次从北坡登上了珠峰。很多次成功的登顶往往都跟着夏尔巴人。但大家聚焦的目光显然都在那些“伟大”的大胡子探险家,而不是矮小蜡黄的夏尔巴向导那里。仿佛他们就是个高级的登山拐杖,或者一个高级的设备,仅此而已。很多人说,那是因为夏尔巴人只是作为向导,是为了挣钱,不是完全意义的登山者。 尼泊尔人均月收入人民币500,登一次珠峰费用30——60万人民币。王石爬了一次,据说花了500万。可以说,尼泊尔人几乎都没有钱自费爬珠峰,他们也没有爬珠峰大喊一声、美图秀秀、发个朋友圈证明自己的动力。他们只想好好活着。然而为了挣钱,他们勇敢地当起了登山向导。一次大概一万美金左右,这可能是他们正常很多年的收入,然而要冒很大的生命危险。像有些冰面有塌陷危险,有雪崩危险,向导自然是要先走过去试试的。他们很可能就一去不复返了,或者留下终身的身体疾病,像冻伤切手指脚趾的都是常见。 这个影片讲述了夏尔巴人清理珠峰垃圾的故事。这自然是有报酬的,而且他们还顺便运输了两具探险家的尸体——他们的家人出钱收尸。都是为了生活,夏尔巴人不得不向山峰进发。珠穆朗玛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女神”。他们内心里对于珠穆朗玛是怀着敬畏和崇拜。如果他们死在那里一定是大山之神对于他们的打扰表示愤怒,他们会觉得愧疚而不是生气,死也是一种赎罪。所以,尽管报酬不多,他们也愿意去冒着生命危险去清理山里的垃圾——他们更希望珠穆朗玛女神处在一个圣洁的环境里。 影片中珠峰清洁队遇到了暴风雪,很多队员选择放弃尸体紧急撤离。队长坚持一个人拖行三百斤的尸体几百米远,后来他体力不支坐下来,很多队友路过他选择无视。这似乎是珠峰潜规则,在危险情况下自保是第一位的。但影片的摄制组两个老外带着营救品去救了他。他后来后怕很久,但还是选择原谅他的队员们。 后来尼泊尔总统授予了队长很高的荣誉,同时也授予了队长一个道德枷锁。他不久后在一次攀登中死于滑倒坠落。还有救尸体的直升机驾驶员,也死于一场空难。 活跃在珠峰的夏尔巴人也许只是尼泊尔人的一小部分,更在一群群伟大登山者的名字后轻描淡写地写着:向导。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因为珠峰而伟大,但是他们却有一种渺小但真实的坚守。当所有探险家为了自我实现而要去征服这座“世界屋脊”的时候,夏尔巴人选择为了人类的持续生活下去而隐忍。探险家仰着脸在峰顶拍照,夏尔巴人弯下腰捡起废弃的氧气罐。探险家下了山就回到了各自的灯红酒绿,夏尔巴人下了山还在山脚下。因为他们属于那里,祖祖辈辈,仰望着神山。因为他们懂的:人们只是来过这里,但从未征服过这里。

2020.7.1

 5 ) 登顶有效期

●此次珠峰清理行动。招募的清道夫,除了清理了垃圾,还“清理”了尸体,当然于逝世者而言,算有一个归宿;于家属和朋友而言,遗体意味着更多;于自然而言,也算是回归清洁。

●此次行动,成功的找到两具尸体,一个是2年前2008俄罗斯一登山员下山时的长眠

●片头中提到的“攀登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服务,为人类过去所做的,做出补偿”,每个人当攀登一座山峰时,都应该思考下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

●夏尔巴人的此次行动,很辛苦且收入微薄,但有社会意义,可以使某个人获得重生,愿意去做;现今的我们,从学校出来到社会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及负担的增加,多少人不都是为了钱而努力工作着么?那些曾经的梦想远去,衡量成功的标准似乎只剩下金钱。

●如果在平日里都不能养成环保的好习惯,又怎么期望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再多做些什么呢?

因此努力先从身边能做的,容易的做起

●Sponsor-发起者,赞助商;影片故事发生在2010年,也就是可能在2009年左右一直在扫描赞助方,2009恰逢08年经济危机后的第二年,全球正处于经济复苏阶段,也没有太多的人和机构愿意为此花钱。也就出现了主人公纳姆加尔Namgyal所讲的。

●夏尔巴人的厉害: 以“喜马拉雅山上的挑夫”著称,一次搬运200 bound上山,可以是建筑材料,食物,或人;这也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以维系家庭的开支,子女教育等

●当时整个死亡地带约有10万磅的垃圾;清理了南坳75%的垃圾

●纳姆加尔Namgyal,可以说他将自己的余身全献给了珠峰,最终在2013.5.16登顶珠峰后下山时不幸去世

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拿;除了时间,什么都不要偷;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

TAKE ONLY PHOTOS, STEAL ONLY TIMES, LEAVE ONLY FOOTPRINTS.

 6 ) 珠峰保卫者

珠峰上的清道夫们,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

还珠峰一片雪白;

用自己的生命,

还人间一片净土。

他们是平凡人,

却做着不平凡的事情。

面对自然,自身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是任何愚钝的人都能强烈感受到的。除了敬畏和爱,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所有户外活动都应该以不破坏自然生态为标准来要求自己的。

亚洲的水源主要是来自冰川溶解,如果这座冰山被污染等于——

10亿人赖以生存的水源安全受到影响。或许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有一群“珠峰清道夫”正为了他们的水源安全在海拔八千米的冰山上,用生命捡垃圾。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登上珠峰的人有多么光荣,却很少有人看到有一群“珠峰清道夫”在负重前行。

其实世界上一直都有很多人在看不到的地方为我们的行为买单,而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想着如何回报他们,只是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开始,让这世界变好一点点。

  而对于心中那个圣洁的珠峰,保护它远远比征服它更有意义。

 短评

虽然说,工作不分贵贱。但是我还是愿意给予这批珠峰清道夫更多尊敬,因为他们的工作环境更困苦和危险。别人在寻求征服,他们选择开路。

7分钟前
  • 枫影
  • 力荐

2018年的纪录片?里面可都是2010年的标记啊?却说到了2015年的尼泊尔地震!凌乱了。今天正好是“世界地球日”,8th北影节D17-19. 看这片子的人,又是惊呼又是屏摄又是鼓掌,看完却不知道把自己身边的垃圾带走,还是留在影院,可真是讽刺。安贞UME9号厅

11分钟前
  • 西瓜大侠女
  • 力荐

Take only pictures,steal only time,leave only footprints

16分钟前
  • 竹影横阶
  • 推荐

粗糙而粗粝的体验——粗糙来自技术层面,粗粝来自内容质和域。昨天刚刚在网络看到《风味人间》陈晓卿的一篇新闻稿《纪录片综艺化挡不住》,今天的小西天观影即帮助我确认了这一论断的局限性。对于拥有相当阅历的人,这部片会震撼、重构你的世界,充实、形塑你的价值。

20分钟前
  • 妍春
  • 力荐

人类踏过的地方都没有净土

24分钟前
  • 马之灰
  • 推荐

我不认为人的存在意义就是要去发现/探寻/体验/开拓 能做到终其一生尽量不给地球添麻烦 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 明白自己的渺小和沧海一粟 就已经是大成了

25分钟前
  • 神山樹
  • 力荐

一个人拖着遗体走了500米那段,真是叫人肃然起敬。

30分钟前
  • Z某人
  • 力荐

看完之后能让大家记得把自己座位上的垃圾带走,就难能可贵了。真的很难。人类要用登顶来证明什么,证明生命并不虚无吗?挺讽刺的。这座山真的成了天神对人性的试炼场。人可以为了荣耀或虚荣,随时可弃己命于深渊。当半途经过遇险的伤者,或是队伍遭遇险阻时,又可以抛弃他人而苟活。当自己的性命岌岌可危时,又不惜去偷别人的氧气瓶。相比之下,丢几袋垃圾又算得了什么呢?

32分钟前
  • 邝子约
  • 推荐

电影不见得多么出彩,但这群“清道夫”们值得五星的讴歌。我们是否过于强调自由,而忘记了责任呢?

35分钟前
  • 童书小读伴
  • 力荐

别在想着去爬珠峰走川藏来洗涤心灵了,你那点心灵把家里收拾干净,不在大街上吐痰丢垃圾就已经能洗个底朝天了。

38分钟前
  • 鹿鸣呦呦
  • 力荐

人类可以在任何匪夷所思的地方丢下垃圾,人类也可以在任何匪夷所思的地方清理垃圾。在珠峰上清理垃圾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艰难和辛苦的工作,电影深刻的展现了什么叫平凡人做伟大的事,这可能是最没有说教意味的环保电影,因为尼泊尔探险队的身教堪称壮举。如片尾佛陀所言:不用理会他人的过错,他们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未来要做的事,只专注于自身做了什么以及未来要做的事。

41分钟前
  • 铁旦
  • 力荐

佩服这群人,也对那些乱丢垃圾的攀登者厌恶,请把你带去的东西带回来,还珠峰一片干净。

46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触目惊心的垃圾,满心责备又被最后的字幕震惊了--不要责怪他人的过错,他们做过什么或者将来要做什么,应该在意自身做过什么或将来要做什么,是啊,自己都没从小事做起,哪有资格责备呢,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啊。祝愿那帮勇士平安。

47分钟前
  • 给你我最亲爱的
  • 力荐

take only pictures, leave only footprints, kill nothing but time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为这些人的信仰和坚毅无比感动。

48分钟前
  • latitude17°
  • 力荐

有一篇文叫“伟大的悲剧”,说登珠峰的事,现代人对此峰基本都怀敬畏膜拜之心,但也基本不懂得尊重。直白的说教和此片制作的平庸都被这群清道夫的无畏和伟大掩盖了。

52分钟前
  • 判官
  • 推荐

片头一闪而过的do228小飞机后来10年坠机了,机上14人全部遇难。片中的队长和后来两次运输遗体的直升机飞行员也都先后事故身亡了。我曾有段时间以为人的存在就是要去发现/探寻/体验/开拓,但不过是这十年frustrating的有限挫折,已经觉得:有些地方不去,有些事情不做,也无妨。安宁小镇上温暖房间里的软床,是最好的。以及,我也有个gopro,我也去过一些地方,可我拍出来的东西为什么就那么糟糕.....是后期剪辑的缺失吗,还是亲历者的钝感在捣乱?

57分钟前
  • YourUncleJules
  • 推荐

都是人,有些作孽,有些救赎。干脆以后直接禁止人类去这些地方的好。

60分钟前
  • 荆棘
  • 力荐

不要征服,而是去开路。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太不容易了这些人

1小时前
  • Stay alive❤️
  • 力荐

人类就是地球最大的污染源。

1小时前
  • 孟克柔🌈
  • 推荐

除了脚印和照片什么都别留下来,除了时间什么都别偷。夏尔巴人太牛逼了,但好像把垃圾和遗体搬下来只是为了更多人上去丢垃圾,在濒临死亡的环境中似乎并没有有效机制改善珠峰的环境。

1小时前
  • 劈柴少年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