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二季

欧美剧英国1984

主演:奈杰尔·斯托克,彼得·库欣,道格拉斯·威尔默

导演:Antony Kearey,Shaun Sutton,Max Varnel,Bill Bain,Henri Safran

 剧照

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二季 剧照 NO.1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二季 剧照 NO.2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二季 剧照 NO.3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二季 剧照 NO.4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二季 剧照 NO.5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二季 剧照 NO.6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二季 剧照 NO.13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二季 剧照 NO.14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二季 剧照 NO.15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二季 剧照 NO.16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二季 剧照 NO.17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二季 剧照 NO.18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二季 剧照 NO.19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9 16:42

详细剧情

  请注意:这不是上世纪80年代那部经典的Jeremy Brett版福尔摩斯,而是上世纪60年代BBC出品的福尔摩斯电视剧。

 长篇影评

 1 ) 关于第三集福尔摩斯之死的分析(剧透)

《福尔摩斯》第二季看完(不喜欢《神探夏洛克》这翻译),很过瘾。结尾的第三集综合看不如第一集精彩,但留下的悬念和伏笔却更让人抓心。福尔摩斯是怎么假死的?莫里亚蒂真自杀了?其中玄机不少,我也试着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事实:福尔摩斯假自杀

结尾一个镜头告诉我们,福尔摩斯没有死,他只是为了救华生等三个对他至关重要的人必须假死骗过杀手。(别跟我说什么腐啊腐啊,烦!)但他是怎样做到的呢?

线索1:剧集前半段福尔摩斯家里掉着个假人,这应该算是一种暗示。

线索2:福尔摩斯在准备和莫里亚蒂会面之前,对Molly说:我需要你。而Molly是法医,她可以帮助福尔摩斯做一个假人。

线索3:出于歉疚,或者像有的朋友分析,整个第三集都是福尔摩斯和他哥哥在做一个比莫里亚蒂策划得更大的局,把莫里亚蒂及其犯罪王国全部抓住。福尔摩斯的哥哥Mycroft也会帮助弟弟完成假死计划。

线索4:福尔摩斯在跳楼前对华生说:I'm a fake,这显然是有双关之意,暗示华生自己是假死。

线索5:福尔摩斯让华生站在一个特定位置,就是不让他能看到整个跳楼过程并能迅速接近他的“尸体”。

线索6:请注意看跳楼前后,福尔摩斯跳下来的地方附近停着一辆大货车,车后部是铁丝网围起来的,里面是很多垃圾袋,完全就是缓冲垫!!福尔摩斯就是跳到车里离开的。当然车是事先安排好的。回头我截图来。

线索7:福尔摩斯选择见莫里亚蒂的地方是医院!于是他跳楼之后“顺理成章”地出现了很多医护人员,华生根本没机会好好检查尸体,只把到了脉搏。然后尸体就被迅速转移走。

线索8:撞到华生的骑车青年应该也是安排的,让华生反应迟钝,容易被福尔摩斯蒙混过关。

疑问:莫里亚蒂真死了?

如果莫里亚蒂真的死了,那么第三季就会让福尔摩斯失去一个最有力的对手,精彩程度恐怕会打折扣。有人认为他也是假死,但在观察力超凡的福尔摩斯面前开枪假自杀,莫里亚蒂不会那么傻。

可能性1:没自杀成
开枪射击头部其实不是非常有效的自杀方式,有过很多报道说这样自杀或者被击中都能活下来。

可能性2:存在两个莫里亚蒂
也许莫里亚蒂真的找了个演员来扮演他自己,甚至可以说服他在关键时候选择自杀。这当然是种很有些荒诞的设想,不过莫里亚蒂本来就是个疯子嘛。

可能性3:莫里亚蒂真的死了
但对抗并没哟结束,他已经安排下了一些东西,让将来福尔摩斯面临危机——以免在他自杀后福尔摩斯没有去跳楼,破解了他的杀手困局。

目前对烧焦的姜饼人还有点不明白,其含义何在?

 2 ) We are all Sherlocked!(内含原著科普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以我十二岁时的眼光来看,《福尔摩斯探案集》只是一系列篇章冗长又夹杂许多不必要的废话的侦探故事(当时真心觉得言简意赅又正邪分明的柯南比较好看~),还没有被腐化的我,只将福尔摩斯这个角色,理解为(正如原著所用词句)“一架用于推理和观察的最完美无暇的机器”,爱情这种感情与他格格不入,只会像落入精密仪器中的沙粒干扰他的思维,过分理智到甚至一点人性都没有。

陈旧到掉页的英国经典勾勒出十九世纪的伦敦,在那里,夏洛克•福尔摩斯是一位孤独的天才,他总用嘲讽冰冷的语调,他从不说温情脉脉的话,我相信他对任何异性没有类似爱情的感情,我相信他对艾琳存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但并不影响他精密的大脑,我相信他对华生医生只抱有单薄的友情(华生也说结婚后他们的关系疏远了……该死的花生居然那么早就结婚= =)。他终身独居,偶尔去拜访华生温暖的小家,收藏着艾琳的照片,而大部分时间里,抽烟斗,读报纸,立在贝克街看伦敦的大雾。

但是。。。多年以后我才发现,这部小说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那些故事,竟全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福尔摩斯感情有所流露的情节,“波西米亚丑闻”中让福尔摩斯生出不打自招的敬意艾琳 •艾德勒,“身份案”、“斑点带子案”、“铜山毛榉案”等故事中他对女性委托人的绅士式的关怀,“米尔沃顿”中为了潜入罪犯家中搜集资料而假扮成管子工与米尔沃顿的女仆恋爱甚至订婚(这个也算吗啊喂= =)……这些片段,比惊险跌宕的案情更加吸引我。

我发现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直无意识地捕捉那一缕缕夹杂在华生医生充满感情的叙述之中的,福尔摩斯的微弱的情感表露。也许正是因为福尔摩斯被柯南道尔描述成了没有人性没有感情生活的推理机器,我才会如此物极必反地去寻找这位神探并不孤独的证据,反观自己的内心,果然还是真心渴望着这个在作者笔下并不完满的人物形象的更加有血有肉的展现,他对友情爱情的期待和回应,这部BBC三集片让我相信,怀有这样情感的人原来为数不少。又或许,十九世纪的柯南道尔只向我们描绘了半个福尔摩斯,即理智型的福尔摩斯,而他的另一半,情感性的福尔摩斯只在闲谈间留下蛛丝马迹,需要一百多年后的我们用他教给的演绎法去重现。

=================以下是原著科普和个人浅析================

如果说第一季的《神探夏洛克》还没有太多与原著的契合点(真心觉得S1E2和S1E3不是原著改编的),只是通过几个探案故事向观众成功塑造了一个现代版福尔摩斯,那么第二季可以说是将改编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也将福尔摩斯的情感演绎到了极致。三个故事均改编自原著的经典篇章,“波西米亚丑闻”改编的“贝尔戈维亚丑闻”,保留原著名的“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以及来源于“最后一案”的“莱辛巴赫瀑布”。
 
《冒险史》系列的第一个故事《波西米亚丑闻》,是柯南道尔继《血字的研究》、《四个签名》两个长篇的巨大成功后于1891年写就的第一个短篇。被福尔摩斯称作“The Women”(即“那位女人”)的艾琳•艾德勒,虽然她在原著中只是一位无害的女探险家兼歌唱家,有着美丽的容貌和动人的歌喉,有着女人的外表和男人的内心,只是因为手里有几张与波西米亚国王的艳照(……用词可能不妥,忽略掉吧- -)而被国王追查,国王委托了福尔摩斯为自己拿到照片,而她勇敢地与这位名侦探斗争,(并且还当着阿福的面嫁给了另一个男人!事实上阿福是他俩的证婚人!我曾怀疑过阿福在为他们证婚后的大笑其实不是觉得此番调查惊奇有趣、而是为了掩饰自己滴失落!囧~)最终她让一贯轻视女人智商的福尔摩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挫败在女人手下,福尔摩斯没有拿到照片,只拿到了她留下的一封信,因此福尔摩斯感到震惊又沮丧,并生出(纯智力上的)敬意,最后甚至向国王要求,自己的报酬只要她留下(给国王)的一张照片。但艾琳这个形象,留给读者的却是一个神秘魅惑的背影,留给无数狂热YY者遐想她与福尔摩斯之间的JQ(……)的空间,她的机智勇敢,她的狡黠多情,她的动人美貌,他的震惊,他的挫败,他的沮丧,他的敬意,他最后收藏的那张照片……如此情感丰富、格调轻松的一个短篇故事在《福尔摩斯探案集》这部感情戏欠缺、充斥着“推理”“复仇”“杀人”等沉重关键词的小说中自然是一枝独秀、别具一格,成为无数福尔摩斯JQ研究爱好者的心头好。因而对于艾琳和阿福的YY也是雨后春笋、数不胜数,这个在原著中昙花一现的女人,竟然成功地与阿福的同居贴身助理花生进行公平竞争、得到了并列(!)的“夏洛克的情人”这个位置\(≧▽≦)/ 即使是不懂世事的小学时期的我,也在读完这个故事后,生出了“原来福尔摩斯喜欢的是艾琳”这样的懵懂感想> <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的原著,是柯南道尔在写完《最后一案》八年后,于1901年写就的作为福尔摩斯早期探险故事的一个长篇(也就是说阿福那时还没死哈~)。经受了福尔摩斯之死的巨大失望、甚至对作者进行漫骂的读者们,由这个故事又重新燃起对福尔摩斯的希望。时隔八年,柯南的想象力有增无减,故事背景恢弘别致,情节高潮迭起,惊喜迭出。发生在英国乡间的恐怖猎犬的传说,仿佛鬼影萦绕在巴斯克维尔庄园。那应该是花生(婚前……)和阿福感情默契最佳的一段时间了,彼此的信任程度和亲密程度绝对是职业生涯中的巅峰啊~~> < 福尔摩斯派华生代替自己去往巴斯克维尔庄园进行资料收集,华生尽心尽力地为他写下调查报告,怀着骄傲和自豪的心情(花花从来都是那么萌~),然而最后才发现自己被阿福耍了……最喜欢的片段必然是,华生独自一人在沼泽地里心力交瘁的调查之中,在山上发现阿福的藏身之处,并将那个石头房子里的一切尽收眼底后,怀着怀疑与好奇的心情,与他以一种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方式重逢,这个片段我百读不厌,全书中除了《归来记》系列的《空屋》,再无一处,能有可与此媲美的两人的情感互动,每每阅读至此,我的心也像华生一般充满那个黄昏的惊喜。

《最后一案》是《回忆录》系列的最后一个故事。1894年,在七年时间内写完了《血字的研究》、《四个签名》两个长篇、《冒险史》《回忆录》两个系列共二十四个短篇故事的柯南道尔,已经厌倦了此类故事的写作,因此决心让福尔摩斯在与莫里亚蒂的搏斗中坠落瀑布身亡,玉石俱焚,结束福尔摩斯的传奇。《最后一案》虽然是柯南下定决心的收山之作但并不潦草,相反,剧情紧凑惊险,结局令人唏嘘,不辱神探福尔摩斯的声名。在面对全欧洲最大的罪犯时的镇静从容,支走华生独自赴死的决心,为民除害的无上正义感,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 那时我对原著没有事先的概览,这个故事又是第三册的最后一个故事,无知的我不知道这套小说还有下一册(……),所以的我真滴以为阿福挂了……华生蹲在瀑布边,读完福尔摩斯留给自己的遗言,对着莱辛巴赫瀑布之下大声呼唤,“只有瀑布的奔腾犹如人声传入耳中”,最后华生对福尔摩斯此人总结陈词,“我永远把福尔摩斯看作我遇见的最好的人”,这最后一幕,狠狠地揪动了我的心……当时内心的感慨,至今仍能忆起余味(摇头感叹ing~~)。值得注意的是,柯南道尔当时是抱着“阿福必死”的决心写下这个故事的,所以在他的脑中和笔下,阿福是真的去和莫里亚蒂决一死战,没有进行巧妙的事先安排让自己死里逃生。如果没有作者十年后(不知道是不是心血来潮)的《归来记》,福尔摩斯的传奇就算是终结在了莱辛巴赫瀑布。

=======================科普到此为止=====================

关于剧透和剧情推理分析,已经有很多人写过而且写得很透彻,所以在这里就不费大家的神再看我啰嗦一次了。我想从情感这一角度着手,阐述一下个人对于第二季的见解。

思忖第二季为何比第一季更加惊艳又打动人心,因为第二季将 “情感”这一关键词作为全剧的主题,围绕阿福大开感情戏。三集故事分别阐释:对魅力异性之爱的不忍与怜惜,对挚友之爱的感怀与感激,面对邪恶时的英雄气概与自我牺牲精神,这三种感情,正是原著中若隐若现、贯穿许多故事、又被爱好者们深入挖掘、反复咀嚼的福尔摩斯内心深藏的三种感情,也是最能勾勒出福尔摩斯情感形象的三种感情,第二季,这个惊艳的第二季,正是通过改编者们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将这三种感情翻新重修,选取最能代表这三种感情的三个故事,以一种与原著没有违和感又让人耳目一新恍然大悟的形式展现出来(当然更是迎合了广大JQ爱好者的内心,哈哈)。

第一集的大胆就将我惊艳到了。温柔优雅的艾琳被改成了性感热辣的SM专家,这个聪慧的、有着男人的内心的女人说智慧引领性感潮流,将阿福每一次的“三秒钟推理”转换成了充满荷尔蒙的爆发,她的内心充满对阿福的渴望与激情。。。真心觉得如果不是那么深藏心计又和莫里亚蒂勾搭,她应该能成为阿福的红颜知己吧……这个故事,将艾琳内心的无限曲折展露得淋漓尽致。那个手机已经是她需要极力掩藏的不可告人之物,这个不可告人之物的密码则是饱含着她所有感情倾向的一句话,在这秘密之秘密的地方,是她对阿福深深的倾慕……尽管身为闻名天下的SM专家,但她对阿福那般讳莫如深的心绪甚于少女!> < 她深藏在内心最隐秘角落的秘密,却在最后,被一直渴望着的人以这样的方式破解,阿福盯着她惊慌的面孔,一边冷血地说“你本可以用另一个密码,带着胜利果实离开,但你情不自禁,你无法控制自己。所以你输了”,一边输入那个句子,难堪、羞赧、恐惧……身为一个渴望爱情滴女生,我必须替艾琳感到不甘、不忍、不平!阿福你真的将人家伤得太深了好不好> < 但在结局处,花生向阿福汇报了艾琳已死的事实后,阿福像一个正常的失去了某种东西的人一样,以失落的姿态在窗边开始翻看艾琳给自己的所有短信,包含着一个少女在恋爱中能拥有的所有语调与词语,这个景象真是让我滴心酸涩难耐> < 另外对于结尾阿福救了艾琳那段,个人判断是阿福的YY,至于为什么……可能是阿福对艾琳的情谊还没到那么深刻,而且阿福不能够有那么神通广大吧……
 “I'm Sher locked”情到深处之感人与求而不得之悲伤,这句话表达的巧妙真的是让我意料之外的震惊啊!编剧太牛B、太神了!这集也是我在第二季中最喜欢的一集,因为它的精彩改编,比我自己一直以来的想象还要感动我百倍。
以下这段是从百度百科上摘来的,觉得非常有共鸣,所以粘贴过来与大家分享一下O(∩_∩)O
【在这一集中,Sherlock展现了更多的人性的一面。圣诞节的时候,Sherlock推理出Molly有一份精美的礼品要送给自己的心上人,当他拿起礼盒看的时候发现写着自己的名字,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冷淡,反而道歉并亲吻Molly的脸颊;他为了保护房东太太,并报对方伤害她的仇,将歹徒从二楼窗口扔下去;他和哥哥一起抽烟谈论以前的事情,破天荒地祝他圣诞快乐。因为Irene的存在,Sherlock了解了“爱”与“关怀”。】

如果只看情节,第二集与原著的共振感确实比较微弱,除了巨型猎犬的传说和一系列忠于原著的人名(巴斯克维尔、摩梯末、白瑞摩、斯台普吞、弗兰克兰……这堆人名的角色重新分配也十分有趣,可见改编功力之深厚,日后专贴研究~)还有原著的痕迹以外,整个案件从动机到结局都可以说是崭新的。但如果要从阿福和阿花的感情戏来看,二者的共振感可是相当契合。这部三集片里,两人的感情也是和原著《巴斯克维尔的猎犬》里一样,发展到了巅峰时期~两人携手探案,不分彼此,情投意合,两小无猜……阿福对阿花、阿花对阿福的信任指数冲破历史新高!阿福用阿花做实验,阿花在危难时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阿福,阿福支吾地承认自己耍了阿花,阿花傲娇地小脸一甩,阿福紧随其后唱赞歌赔笑脸……两人的情感互动高潮连连,G点多多,编剧借助这样一个完整的冒险故事,将原著中两人之间的小把戏和微妙的感情戏照搬到了21世纪,真美好啊真美好~

没想到第三集就这么迅速地进入了“最后一案”的高潮,真是让我等观众心情跌宕起伏,不能自已~看到天台对决那段,我的心情哽咽了……看到阿福和阿花电话诀别那段,阿福温柔的侧脸,阿花难以置信的表情,我的心狠狠地被揪动了……看到阿福那潇洒的纵身一跳,我想我又重新体会到了小学时看到阿福挂掉时那种翻江倒海的心情……当然,还有莫教授“得不到就毁掉你”的傲娇虐恋,也让我们梦想成真了一把……这一集的精彩无须多言。当然,有了《归来记》的预备,阿福在结局处鬼影一现,预告了第三季的归来。我们比一百多年前的读者幸运的是,有这么一个“归来”可以期待。


果然还是英国人拍的福尔摩斯比较地道。福尔摩斯和华生的冒险故事在英国虽不至于家喻户晓,但也已是口口相传、深入人心的经典,这部作品已经渗入英国文化,自然也渗入了英国人心。曾看过研究者分析,为何福尔摩斯这个形象自出世以来就受到广大英国读者的喜爱与追捧,正是因为他是一个脚踏实地地生活在伦敦的有血有肉的人物,“他乘坐大家熟悉的马车或火车,出没在十一月伦敦的大雾之中,他住在众所周知的旅馆里,阅读流行的报纸……”读者很容易相信他就是现实生活中一员,感到亲切真实。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BBC三集片的成功原因,追根究底竟也与120年前一样。阿福和阿花脚踏实地地生活在21世纪的伦敦,用大家熟悉的Iphone、Blackberry……上Twitter、Facebook……花生爱把两人世界写上BLOG,托他的福阿福成了网络小红人儿……出没在伦敦的大街小巷和地铁站……总之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可信就对了~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知有多少人注意到,这部剧中,阿福和阿花称呼彼此时叫的都是名字,阿福叫阿花“John”,阿花叫阿福“Sherlock”,而并非像原著中那样彼此叫的只是“福尔摩斯”、“华生”这两个姓氏……三集片和原著里,两人的亲密程度差别之微妙啊……这说明了神马?哈哈~~



我是低调的科普电梯: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83403/?start=100#comments

 3 ) 那些来不及说出口的话

心理医生说:有些话还没有来得及对他说。
华生:嗯
医生:要不要在这里说……
华生:不
有些话,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人说,错过了那个时间、那个地点、那个人说不说都没有意义了。
如果医生知道了阿福跳楼的真相,有没有后悔自己把他教得太好了?会接受礼物,会说谢谢,会说对不起……
如果医生知道阿福诈死的真相呢?会像空屋原著里描述的一样很快就原地满血复活跟着他一起冒险?我觉得不会,这剧集里的医生会把阿福打死,再用CPR复活,再打死,再复活,然后才会原谅他。
真爱是什么?
真爱不是无数次的NC17,更不是粘粘乎乎的约会,更跟那纸名叫结婚证的文书无关。
真爱就是全世界和你自己都说你是骗子,我却至死不渝的相信着你,永远站在你那一边。
他们俩个之间,无关于世俗所谓的爱情,无关于肉欲,他们是真正的灵魂伴侣(soul mate)
所以那些说最后一集是言情的筒子可以打住了。

阿福对华生说:对不起
阿福说:我是假的

莫莉说你以为他没看见你的时候,你的表情很哀伤,他哀伤是因为他要欺骗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全心全意相信他的人,唯一一个他愿意全心全意相信的人,他哀伤是因为不管他诈死能不能成功,华生都将失去他的福尔摩斯
他想到了莫娘会用华生来威胁他,别人?附带而已,一个华生就足够了,足够他去冒险,他去诈死。
不是因为有些人说的爱啊爱啊,那些人理解的爱跟这两个人之间的爱不同,他们是彼此的半身,世俗的爱情,肉欲太寡淡平常了。
于是尽管很难过,他还是跳了下去,还是做了那个“骗子”
他不在乎别人认不认为他是骗子, 他在乎的是华生是不是相信他,在他跳楼之前,华生说他一直相信他,他那个时候真的是此生无撼。
如同伯牙遇钟子期,此生得一知音,足矣。


莫娘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巴赫的故事,那怕是马上就要死了也不能容忍自己的作品有一丝的瑕次,这个故事说明一切
所以莫娘死了
有人说他是诈死
阿福可以诈死,因为他只需要骗过医生和普通人,莫娘不可以诈死,他需要骗过的人是福尔摩斯,诈死太冒险了,因为他那么天衣无缝的计划,只有一个漏洞就是他自己,所以用自己的死去抹平那个漏洞,对他来讲简直不用一秒钟来思考,有些人说他是被阿福激到死的,不如说他死得其所,用自己的死来将死福尔摩斯,简直太值得了,他活着太无聊,如果福尔摩斯死了,他活着,他还会回到那无聊的让人生厌的生活中。
他想要证明福尔摩斯站在正义一方是错的,证明福尔摩斯有了华生是错的,福尔摩斯应该跟他一样的孤独,一个在光明中独舞,一个在黑暗中独舞,多么完美的画面,福尔摩斯为什么要有一个华生?
为了证明这样渐有人性的福尔摩斯成了一个普通人,他要让福尔摩斯死,为了让福尔摩斯死,他死掉有什么要紧?

麦哥没说话

麦哥这次有点打碎了某些人幻想的无所不能的人生赢家的影象,大英帝国已经日落西山,情报头子无所不能?那只能发生在三流日漫里。
有人讲他不可能相信那代码是真的
对情报人员来讲,万分之一的可能就是百分之百,想想那些不相信本拉登会撞双子大楼的情报人员看到的后果吧。
麦哥做了很多事,他帮助了阿福诈死
有人说他完全可以用狙击手灭掉那三个狙击手——
然后呢?把华生他们塞进一个洞里让他们永远不出现?杀手是杀不尽的,只要你不消灭那个犯罪网络。
他做了最佳选择
有人曾经在一部剧里说过情报界的名言
有的时候留给情报人员的选择就是在糟糕的结果里选择不那么糟的。

 4 ) 在任何时空,你都让人叹为观止

第一次看柯南·道尔爵士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在小学五年级左右,从同桌处借来的,群众出版社4卷本,封面是歇洛克上半脸的画像,鹰隼一般的眼神和传统英国式的高帽。

那是我侦探小说的起点和初恋,而初恋的地位,往往都是霸道型的压倒性的。所以就算后来看赤川次郎横沟正史森村诚一阿加莎等等看得再是兴起,歇洛克同学的地位还是不可比拟。就算你是觉得波洛比他更趾高气昂,金田一耕助比他更无拘无束,当说起侦探的时候,第一反应还是歇洛克·福尔摩斯。就好比无论列举多少风流人物睿智无双,提起智慧一词的时候,第一反应还是只能是诸葛孔明同学(喂,写歇洛克的文章都还要让诸葛君出个场这也太私心了吧……)。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算来总共看过3遍左右,但是那时的我也只是浅度的暗恋过福叔而已。浅度的原因,一是当时我年幼无知还不知道叔控是怎样的一件妙事(那还是我看《尼罗河女儿》看《倾国怨伶》看《圣传》的年代啊摊手),二是当时我功力尚弱还没有办法良好的利用文字描述脑补出一个足够花痴的对象(话说我一直深深的记得鹰钩鼻的描写,我一直觉得鹰钩鼻很审美无能啊道尔爵士我们果然有深深的代沟啊)。

所以《神探夏洛克》对我而言,是非同一般的作品。它以忠于原著的气场与我大脑中的幼年记忆形成互文,并在此基础上,呈现给我了,比我记忆中还要更血肉鲜明性格明确五官清晰的,福尔摩斯。

前言到此为止(天生话唠难自弃……)。

最后再多一句,出于致敬,本文绝不腐向。

 

人设篇:

夏洛克·福尔摩斯:我非为案件而生,是案件为我而生

不得不说,在看正剧之前的定妆照,很多人恐怕会有不同程度的失望。除了身高和瘦削,本尼迪克特同学的卷发和长脸,都显得和原著的那般不同。但是一旦开始看,我认为本尼迪克特版阿福收服人心,只需要5分钟。

所谓本质真实。就算发型变了打扮不同但是那种天才的神经质,那利落的演绎法,还有那英国绅士的轻度傲慢与闷骚,他不可能是第二个人。

本剧剧名为夏洛克,而不是福尔摩斯,我觉得其实可能包含着一种意味:更注重人物个性而非破案本身。因为福尔摩斯是姓氏,更多的是代表了一个人公共属性(如职业)的那一面,而夏洛克是名字,更代表了一个人自我性格的那一面。

所以柯南·道尔爵士的《福尔摩斯》是探案集,是以福尔摩斯侦破案件为线索给大家讲故事;而BBC的《神探夏洛克》则是人物剧情片,以夏洛克为核心,案件和人物关系,都是围绕他展开的。

所以有侦探迷会说第二季很古怪,除了第二集是老老实实的破案,第一集和第三集都太不规矩。那就是因为,BBC的夏洛克,本来就没打算拍成探案集,所以第二集虽然最规矩,却偏偏是相对评价最低。

有很多人说夏洛克和谢耳朵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我看来,相似的都是表面。天才,任性,不顾他人感受,时不时卖萌撒娇,真的都只是表面。

从人物性格来说,夏洛克是追求善的人(虽然他死都不承认),他虽无意为之但他确实是正义的化身和忠诚卫士,并且对此人物的主要展开其实都在这一主题下,天才病的症状其实只是整个剧集的调味品;而谢耳朵是追求真的人(呃,毕竟是理论物理学家啊),但是这条线很弱化甚至越来越弱化,谢耳朵的主要呈现面,反而是天才的那些通病甚至加强版。当然,我无意有高下评价,毕竟从人物定位上,夏洛克是剧情片的英雄,而谢耳朵是喜剧片的主角。

另外,正好借sheldon来说另一点,就是谢耳朵是一个没有时间感的人物,没有变化,没有成长,所以他的那些坏脾气坏毛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出现招来的只能是越来越多的争议和批评(不要找情景喜剧当托词,我觉得老友记的人物性格就比较有成长性),然而,sherlock,他是有成长的,而BBC体现这种成长,只用了三集的空间,让一个高功能反社会人格的空白心田上,慢慢的滋生出了温情的花朵,所以最后一集,出现了大家奔走相告的史上第一个为华生跳楼的福尔摩斯,其实更惊悚的是,这也是史上第一个为雷斯垂德跳楼的福尔摩斯啊!这是怎样的神成长和神转变啊!

 

约翰·华生:有勇有谋的活人和阴性元素

BBC版的夏洛克的另一个神来之笔,是让华生医生活了起来。在小说原作里,因为破案是第一位,福尔摩斯同学的形象都有时不够丰满,更何况功能等同于打字机录音笔之流的华生医生。

给华生医生更丰富的人格,除了增加剧集本身的可看性,也解决了华生和福尔摩斯之间的关系的合理性。

其实这两人关系最大的两个疑问是:1.从华生来说,为什么他可以忍耐福尔摩斯?或者说,是什么东西吸引住他让他一直愿意留在福尔摩斯身边?这需要从华生的性格里去挖掘;2.从福尔摩斯来说,为什么华生是特别的?仰慕他的人不计其数,室友也不是生平第一遭,华生的特殊性,也需要对华生性格进一步丰富的呈现来解释。

这一版的华生医生,有传统的善良忠诚,又偏偏暗地里嗜好着不平静的生活,紧张危险的刀光剑影和枪林弹雨是他潜在的激情,而这一点本性,是和平年代福尔摩斯吸引住他的致命的一点。

而对福尔摩斯来说,不腐的说一句,华生医生的人格设定,虽然有勇有谋的战士一面很充分,但也确实有很多的阴性元素。首先是母性,其实华生医生和福尔摩斯的相处,很多时候很母子,宽容、放纵、偏爱,甚至奉献、付出和牺牲;其次是小女生(不要打脸不要打脸听我说完),华生是所有男性角色里(楚楚可怜上门求助的客户不算)最能够自然流露出对福尔摩斯的钦佩的人,男性天性的竞争意识导致谁对谁心悦臣服很难表露就更难(麦哥就不说了本来就跟夏洛克一直是对手,莫里亚蒂的钦佩是包含着扭曲的动机的,雷斯垂德就算欣赏他也从不明讲,剩下的男性基本上就都是看他不爽了……),所以华生医生的这种自然的赞叹让福尔摩斯都很惊讶。

 

吉姆·莫里亚蒂:如影随形的双生恶之花

莫里亚蒂教授应该是神探夏洛克中最突破的一个角色,我一度怀疑魔法特和麦哥在写作时写到莫里亚蒂就过于激动,所以这个角色的张力和智力,真心是男主级别的,特别是第二季第三集。

不过介于魔法特和麦哥一直坚持他们二位是脑残福尔摩斯粉,所以我就只好猜测,他们把莫里亚蒂塑造的如此彪悍只是曲线救国的表达他们对夏洛克深深的爱。不是有句话说,看一个人是怎样的水平,不要看他的朋友,而要看他的敌手吗?

莫教授强了,福神探自然也就对应的强了。

不过公允地讲,似乎每一次直接对决时,夏洛克反而是比较被动和弱势的一个,莫教授比起夏洛克最大的长项大概在于真是彻底的没心没肺,导致随时的饮弹自尽也不算什么;而夏洛克同学已经长出了一把弱点:华生医生,郝德森太太,甚至雷斯垂德。

他们是编剧从一开始就硬生生打上烙印的两生花,但是其实聪慧的角度是有差别的。智力水平应该是伯仲,但是莫里亚蒂的智慧是机关算尽步步为营型的,而福尔摩斯是天才不羁依赖感觉型的。

 

麦考夫特·福尔摩斯:姓福尔摩斯的,就没有一个好惹的

原作里麦哥出场很少,而这一次的麦哥几乎集集出现,而且以小处使坏大处搭手的方式纵容着弟弟(这里面谁不纵容夏洛克啊主要是编剧是脑残粉啊……),并且演绎着福尔摩斯家族优良基因的另一种更世俗化的发展可能性。

再介于麦哥的演员是编剧之一,导致我每每看到麦哥出场都压抑不住心心眼。永远西装革履款款绅士,说话微笑气场全开,更有“基本上就等于英国政府”这种逆天的身份,麦哥实在是一个很魅力的角色。

然而在欣赏麦哥之余,不得不遗憾地说,由于麦哥有时介入过多,其实是削弱了夏洛克本身的力量展现。记忆所及,原作中夏洛克极少借助哥哥的力量,但是在《神探夏洛克》里,夏洛克对哥哥的借力有时候会让人觉得他就是个有恃无恐的孩子,有英国政府作羽翼,自然可以横行于世。而这一点元素或者说可能性的介于,其实对夏洛克的人格是一种伤害。多少年来人们迷恋他,不就是迷恋一个人只是凭借个人的智慧居然可以拥有那么壮观的力量,如果扯上家族势力亲友帮忙什么的,实在有点破灭。

 

其他:艾琳·艾德勒女士,茉莉,郝德森太太和苏格兰场众人

艾琳·艾德勒女士是所有单恋福尔摩斯的女性里最没有遗憾的了,虽然,她最终也静静的炮灰了。她以一场一咏三叹的曲目,成功地在福尔摩斯心中重重的烙上了印记,也为福尔摩斯的情感觉醒(广义上的)做出了巨大的推力。

茉莉则是跟她截然相反的类型,只能悄悄的涂上唇彩换上华服准备好礼物,悄悄的守在他旁边,等他发现,等他回首,等他永远不会有的爱怜。其实茉莉不是无知的小女孩,茉莉在努力的理解她爱慕的这位天才,所以她可以一针见血的指出福尔摩斯的心事却在更多的时候笨拙的紧张的都无法清晰的传递自己的心意。

基本上能进入福尔摩斯的世界而不被立马驱逐出境的女性就只有这两种:如烈火般能够跟他势均力敌,或者如春风般对他不离不弃。

实在难以想象养出夏洛克·福尔摩斯和麦考夫特·福尔摩斯的那位母亲到底是怎样的神一般的存在,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福尔摩斯的母性依赖的投注对象大概有三个:长兄为母的哥哥,宽厚善良的医生,以及看似平凡实则非常的郝德森太太。

郝德森太太和福尔摩斯的相处非常母子,一个啰嗦一个不耐烦,但是一旦遇到外人那绝对是胳膊肘朝你拐到死。郝德森太太这个角色,也基本上是为了进一步丰富福尔摩斯的性格而鲜活起来的。哎,此剧里“人人都爱夏洛克”是编剧的核心理念啊没办法。

至于在原作里一直充当酱油背景的苏格兰场,在此版本中分为旗帜鲜明的两派,亲福派(剧作呈现出来只有可怜巴巴的雷斯垂德探长一人)和反福派(乌殃乌殃的一大群啊那是),而雷斯垂德探长在第二集中因为担心福尔摩斯而结束度假就来接应他以及第三集里顶着压力相信他,最后福尔摩斯纵身一跃前将其列为可以为之一死的亲友三人大名单之一,也算是什么都值了。原作里不明显的两人关系算是被明明白白的摆上了台面。

 

居然人设就唠叨了这么长……我本来打算一篇结束的……呃……

 5 ) 【咆哮体】神探夏洛克第二季12年1月1日播!!!来看看嘛!不要钱!!!!!

神探夏洛克是英剧,首映是在BBC one播!
BBC是英国电视台啊!!!
英国和美国中间隔着个一个叫大西洋的东西呐!!有时差的嘛!!!!

而神探夏洛克是英国人编的!!英国人拍的!!英国人演的!!

跟美国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嘛!!!!!

美国5月6号播放那是重播!!!重播!!!!!!!

Total Film杂志上白纸黑字写了
↓↓↓↓↓↓↓↓↓↓↓↓↓↓↓↓↓↓↓↓↓↓↓↓↓↓↓↓↓↓↓↓↓

Sherlock series 2 will be on BBC1 in January 2012.

↑↑↑↑↑↑↑↑↑↑↑↑↑↑↑↑↑↑↑↑↑↑↑↑↑↑↑↑↑↑↑↑↑

不懂英文可以翻译嘛!没问题的嘛!!

【神探夏洛克 第二季 2012年1月将在BBC第一频道播出】

很好理解的嘛!!!!!!!!!!

为什么还要纠结美国的播出时间啊?!美国人那是重播!!重播!!!!!!!!!!!

而且按照惯例BBC1播完之后两小时之后就会有下载!!!!!所以美国播出时间更没必要提了好吗!!!!!!!!




而且最重要的是——

跟我念——

第二季第一集是

贝——尔——戈——维——亚——丑——闻

不是波——西——米——亚!!!不是啊!!!

爵士的原著里是波西米亚!但是神探夏洛克是改编剧!!改掉了嘛!!!
贝尔戈维亚是现在伦敦的高档社区啊!!!!!有钱人住的地方啊!!!!
和波西米亚没关系啊!!!!!!

不信可以去看IMDB啊亲!!!!!!!!!去看看嘛!!不要钱的!!!



而且第三季根本没消息的嘛!!!!!!!第二季跳票了好久大家确实很不爽!但是也不能乱信是不是啊!!!!病急乱投医没好处的嘛!!!!!!



2012年1月,亲们先等着吧!!!!!下个月试映以后就该有消息啦!!!
拜托不要传谣好吗!!!!!!!

谢谢!

想看更多照片和消息的可以戳这里的!也不要钱的!!【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4960029/note/180461905/

PS:【专业电影围脖】就放过这个迷你电视剧吧!!!外行不懂的瞎凑热闹很伤身的好吗!!!!!!!!!!

 6 ) 情到深处即是伤

This is a love story。

All great love stories,by definition,must end in tragedy。

《A Scandal in Belgravia》中,当Sherlock在圣诞夜去医院检验了Irene Adler的尸体后,他问Mycroft:“为什么人们要彼此关心?而我们为何又是如此冷漠?”当时,Mycroft回答他:“Caring is not an advantage。”即可理解为:“你认真,你就输了。”Mycroft之所以会那么说,是因为当时他就明白他弟弟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试着提醒Sherlock,可是他知道此时已晚。Sherlock已经输了。他没有输给Irene,他没有输给Moriarty,他输给了自己的心。

第一季开始时,Sherlock完全被塑造成一个sociopath。他不懂人情事故,他不会儿女情长,他就像和社会绝缘了一样,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John的到来改变了他。他表面上高人一等,其实内心里就像小孩子一样依赖John的存在。因为他知道,John是那个在关健时刻真正冷静成着可以让他信赖的人。外人看来,Sherlock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深藏不露,冷酷镇定。但是他有火暴的脾气和急燥的个性,很多时候他会不顾别人的劝导而孤殶一掷。而John在外人看来性格倔强,毫不妥协,其实他心思敏感而细腻。每当Sherlock被自己飞速运转的大脑弄得晕头转向,失去理智时,John总是那个在他身边为他导航,为他守护的人。他们俩就如阴和阳,光与影一样,看似没有交集,其实他们是水交溶融的一个整体,谁都离不开谁。

Sherlock遇到John之前,他的世界里除了案件,科学,就没有别的东西。他一直觉得普通人的生活和感情是无趣的,简单的。他从不去关心别人,他也从不接受别人的关怀。即使是自己的亲哥哥,他也拒之千里之外。而遇到John之后,他开始学着用心去体会,而不是去用大脑分析身边的人,事,物。他开始慢慢地明白,原来普通人的生活和感情并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光凭一个人身上的穿着和外貌上的细节是不能了解他的所有的。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光靠观察外表,是无法知道那些故事的。Sherlock在John接触后渐渐地明白了,他靠自己的deduction推断出来的军医John Watson并不是John的全部。他第一次意识到这一点,应该是在《A Study In Pink》里。当他们发现粉衣女人的遗言后,Sherlock问John,“如果你马上就要死了,你最后的一句话会是什么?”John回答,“上帝啊!请让我活下去!”Sherlock马上不耐烦地说:“拜托你有点想象力好吗!”John没有生气,只是平淡地回了他一句:“我不需要。”那一刻,Shelock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没有体会到John的心情,他没有想到John在阿富汗所遭遇的一切给他带来的创伤是多么巨大。那些伤不在表面,他的眼睛再锐利也无法观察到。从那一刻起,他开始明白感情的重要性。也可以说,是John教会他怎样用另外一种眼光看世界。

John在遇到Sherlock之前,是一个孤独无助的人。他没有亲近的家人和朋友,他不愿和別人交流。战争留给他的阴影是巨大的。他就像一头受伤的野兽一样躲在洞穴中暗自疗伤。他不相信任何人,这是战争教会他的事:你永远都不能相信别人。他的生活就有如一潭死水。所以他才会对他的心理医生说:“Nothing ever happens to me。”可是在遇到Sherlock之后,一切都改变了。Sherlock的活力和热情感染了他,让他找到了活下去的动力。他陪着Sherlock出生入死,每次都把自己的生命至之于外。因为他知道Sherlock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才,所以他才百分之百地信任Sherlock。正是这种无条件的信任感给了Sherlock动真感情的勇气。在这之前,人们总是不能真正欣赏他的才华,而John是第一个真正不戴有色眼镜看他的人。他们在遇到彼此之前,都是很自闭很孤独的人,直到遇到彼此,他们才明白原来这世界上可以有一个人让你完全的敞开心扉,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给对方。在《The Hounds of the Baskervilles》里,Sherlock在受到惊吓后语无伦次地向John喊:“我没有朋友!不要关心我!”可是第二天他回过神来后就马上去向John道歉了:“我没有朋友。我只有你。”短短一句话,就足已证明他们在彼此心中的位置是多么重要了。

感情啊,真是一个危险的游戏。

Irene知道这个游戏的危险性,但是她还是玩了。当Sherlock猜出她的密码后,她流着泪说:“ I was just playing the game。”她当时是真的心碎了吧。而Sherlock则告诉她:“I've always assumed that love is a dangerous disadvantage。”和Mycroft如出一辄的语气。他自己也明白动了真感情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所以他一直小心谨慎。但是他还是被Moriarty抓住了弱点。《The Reichenbach Fall 》中,Moriarty利用John逼Sherlock走上绝路。而Sherlock也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挽回眼前的一切,他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向John道歉。他不是因为说谎而道歉,他知道John永远都不会相信那些假话。他刚一开口试图用苍白的谎言说服John,John就坚定地反驳他:“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你猜出了我姐姐的一切。”。Sherlock苦笑着说,“没有人能那么聪明。”John依然坚定不疑:“但是你能!”看哪,一切谎言在真爱面前都是那样的微不足道。Sherlock听到那句话后,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这是他第一次为一个人,为一句话流泪。那是心碎的泪水,也是幸福的泪水。他终于明白了爱一个人和被爱是什么滋味。他本来是要安慰John的,可是到头来他却成了被安慰的那个人。后悔动了真感情吗?不,他是Sherlock,他的字典里永远都没有后悔这两个字。他对John,只有说不出口的爱和歉意。所以他只能leave a note,打一通电话。他能破解这界世上所有的疑案,但是他却不能安抚John受伤的心灵。他明白感情的创伤是多么巨大,特别是受伤害的是他最爱的人。而造成这伤害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这就是爱一个人所要付出的代价。

But it was not your fault but mine.
And it was your heart on the line.
I really fucked up this time.
Didn’t I my dear?
Didn’t I.....

John对Sherlock的信任永远都没有改变,直到Sherlock生命的最后一刻。在Sherlock的墓前,他哭着说:“我曾经是多么孤独......我欠你那么多。”而这不正是Sherlock想对他说而没有说出口的话吗?在John心中,Sherlock永远都是最善良最勇敢的人。而在Sherlock心里,John也是他不能失去的挚友。感情这回事,永远都是爱的越深,伤的也就越深。爱和被爱的人都一样。对于Sherlock和John来说,就更是如此。他们一起经历了太多,谁都不能没有对方。当John泣不成声地对Sherlock说:“Would you do that,just for me? Just stop,just stop this...”时,Sherlcok只能站在远处无助地看着John,什么都做不了。他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充满活力地向John喊:“Come on,John!The game is on!”他那忧伤的眼神,比哭泣的John还要让人心碎。这两个人,彼此相爱,也彼此伤害,我真不知道这天底下还能有什么比这更悲伤的事。


【PS】:看完这一季,就像很多人一样,我内心留下了永久性的创伤。即使知道Sherlock会回来,即使知道他们的故事会继续,但是我内心的伤是永远都不会好了。就像当年看《Doctor Who》一样,Rose和Doctor在《Doomsday》里分别的那一幕对我来说就是世界末日。就算后来他们重逢了,永远在一起了,都没法弥补我内心的创伤。我每想起那一幕就忍不住要流泪。Steven Moffat是知道的,所以他对我们说:The emotional damages are real。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在我们心里,Sherlock和John不仅仅是TV characters那么简单啊,他们是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的真人啊。所以我们才会如此不顾一切地愛上他们。

 短评

腐女的挚爱,基佬的福音,弟控的行为指南,GEEK的心灵花园。先把五星打上再说吧。

6分钟前
  • Люба
  • 力荐

这一季拍出火花来了,人物性格和关系都在展开绽放,越演越有趣,越看越出味道。难得探案集能拍得这么动魄动人。

10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就不能跟中国学,一天放五集吗???!!!!你插一天广告,都保证陪着不去厕所

15分钟前
  • 衣带渐宽
  • 力荐

这部剧拍的质量也太高了吧,让烂片泛滥的电影界压力好大啊!

18分钟前
  • 牛花
  • 力荐

一部歧视异性恋的电视剧

23分钟前
  • 鸭梨
  • 力荐

不要吝啬你的5星,不要非主流挑刺,对于这样一部做的比绝大多数电影还要精致的电视剧,那些个给1星的你们是外星来的吗?请别装逼来表现自己有多么与众不同。

26分钟前
  • cissydress
  • 力荐

麦考夫特的普通铃声,莫里亚蒂的文艺铃声,夏洛克的二逼铃声~~

28分钟前
  • 溪云
  • 力荐

BBC证明饥饿销售才是王道,这么千呼万唤屎出来的劲头大家能不给高分儿吗?能不下载之后反复的观摩研究吗?当然我没那么敬业,一边涮着火锅一边流着口水云山雾罩囫囵吞枣看完滴,看别人的影评还奇怪看福尔摩斯哭啥嘛?腐女们要闹哪样?但在最后乌鸦响起时我的眼泪也不争气的掉下来呢~~期待第二集

31分钟前
  • 茜哥不喜欢
  • 推荐

E1, I am Sherlocked. E2, I don't have friends, I've just got one. E3, DEFINITELY THE BEST EPISODE EVER!!!!!!!!下面这句不知道算多大程度的剧透:你妹的,最后1秒以前是想虐死姐嘛!!

35分钟前
  • 弥呀
  • 力荐

忍不住把第一集看了 真是比第一季更精彩。艹,这么紧凑节奏感制作精良的侦探剧一翻影评全是分析华生夏洛克基情。求求你们这些腐女睁开眼看看案子好么。豆瓣腐的可怕甚至可耻了

36分钟前
  • 从来
  • 力荐

开年纯爱大片!!!

39分钟前
  • 酚酞
  • 力荐

I AM SHERLOCKED!

41分钟前
  • 波澄酒
  • 力荐

腐国之所以为腐国,是因为他们是在燃烧着灵魂用生命在腐。后来的霓虹国只学到了表象,没有学到灵魂。

43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我这种按捺不住,明明一头雾水还要看生肉,还冲动的想找代理看BBC直播的心态是不对的!!

46分钟前
  • Nolita
  • 力荐

真爱就是从白金汉宫为你偷一个烟灰缸

47分钟前
  • 掩了个面
  • 力荐

求你们滚床吧!!!!!!

48分钟前
  • AKA小谁
  • 力荐

第一集看完了,我尼玛真的哭了。。。第二季第一集真的不错,萌点笑点雷点都有,剧情跌宕起伏。可是Molly礼物被卷福发现的那一瞬间,麦哥面对计划失败疲倦的坐在空荡荡大厅的一瞬间,卷福固执的伸出白皙的手逼约翰交出艾琳手机的一瞬间,我真的被虐到了。简言之,这一集,成功的是编剧,幻灭的是我们。

53分钟前
  • 老茶
  • 力荐

放眼望去全是腐女的评论,虽然我不排斥这个,但能否有几个稍微正常点的评论?到豆瓣来就是为了看关于情节的讨论,结果看到一堆花痴在讨论一些无中生有的东西。

54分钟前
  • 哈利露露
  • 力荐

真相只有一个,基佬却是一双~

58分钟前
  • JustYellow
  • 力荐

这一集的剧情放在锅内能拍上20集,放棒子国能拍一个世纪

60分钟前
  • 黄不一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