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摇滚!

动漫日本2022

主演:青山吉能,铃代纱弓,水野朔,长谷川育美

导演:斋藤圭一郎,山本裕介

 剧照

孤独摇滚! 剧照 NO.1孤独摇滚! 剧照 NO.2孤独摇滚! 剧照 NO.3孤独摇滚! 剧照 NO.4孤独摇滚! 剧照 NO.5孤独摇滚! 剧照 NO.6孤独摇滚! 剧照 NO.13孤独摇滚! 剧照 NO.14孤独摇滚! 剧照 NO.15孤独摇滚! 剧照 NO.16孤独摇滚! 剧照 NO.17孤独摇滚! 剧照 NO.18孤独摇滚! 剧照 NO.19孤独摇滚!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2

详细剧情

  原作漫画于2018年开始进行连载,故事讲述在视频投稿网站拥有人气与知名度,被称为「吉他英雄」的后藤ひとり,是一名只对吉他敞开心房的孤独少女。她在某日与寻找吉他手的伊地知虹夏相遇,并加入她们的乐团「结束バンド」,因而走向新的世界。

 长篇影评

 1 ) 普通观后感

今年看的第一部动画,先说我只看到第10集,并且不打算看完了。

主角小孤独是个“社恐”,既是人物特征也是这部作品的“笑点”来源,或许有人能共鸣吧,但也不是所有社恐都像小孤独那样的。普遍意义上的社恐是害怕引起注意、拒绝成为焦点的人,而小孤独会背吉他上学,穿戴个性化的服饰,这一点上我很难认为她是社恐。

所以姑且认为她事实上是个开朗、积极的人,只是不巧被环境无视/霸凌了,而且她表达紧张情绪的方式如此夸张,社恐才不会这么干。。

那除去“社恐”这个噱头,就和普通芳文社没什么区别了。有拿来和轻音比的,实话轻音过去很多年,或许现在看来已不够优秀,但情怀是无法被打败的,就算没有情怀这部也打不过。

还有人诟病演出过剩,其实我就是冲着这句评价才找来看的,都做动画了,当然是怎么异想天开怎么来啊。但实际比较失望,我嫌导演视觉创意不足,大部分刻意的演出都是在拿“社恐”的刻板形象开涮,比起搞笑,冒犯更多吧?想要触碰边缘人的心,这种程度远远不够,这片只会让我觉得青春美少女真不错。

除了主角,贝斯姐和店长的形象还算丰富,其他角色的塑造都有点含糊,既不废萌也不深刻,没有让人特别喜欢的。其他没什么,姑且值得一看。但如果这就是22年的最佳动画,我可能会附加一个意味不明的笑。

 2 ) 《孤独摇滚》狠狠的共鸣

一直以来我都是性格内向孤僻的人,一直到高中(大概2018年高一下学期)开始接触到架子鼓、和同班同学组了乐队才算有了转机;之后大学因为家庭变故加上学业失利,又被拖进孤独当中,更不愿与别人讲话了;还好,之后鼓起劲的自我突破,让我再次拿起鼓棒,也有了新的乐队,再之后学起了电琴,假期回家还可以和当地曾经在我的童年闪耀着的前辈一块儿演出,小时候一直不敢靠近的这群看上去“神头鬼脸”的人其实每一个都很善良很有趣。啊…有的时候真的不得不感叹音乐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他能将人们联结到一块,就行“纽带”一样,能联系起人们,而我大多数时候,也只有在拿起鼓棒或者吉他站在台上的时候,才会感受到无尽的力量、勇气和温暖。《孤独摇滚》从名字到内容都深深的吸引且联系共鸣着我,大家都要努力生活哟,也都可以拿起喜欢的乐器,组个乐队啥的,音乐真的是能改变人的东西!

 3 ) 她戳中了社恐人的心巴,看完又想买吉他

本来是被社畜表情包骗过去看的,看的看的,眼泪流下来。

它其实讲的不是社畜,而是社恐。

二次元人群应该是社恐含量最高的人群,十个人随手一抓,有九个社恐。

《孤独摇滚》戳中的不是社畜的心巴,而是我们社恐的心巴啊。

女主后藤一里就是合格社恐,一里的日语谐音是“孤独”,她的外号叫做小孤独,从小就是个边缘人,吃便当都只有老师愿意跟她交换。

不敢请假,如果请假一天不去上学,像她这种人会立即被同学们遗忘。

平时睡在壁橱,一个人孤独练习弹吉他。

她渴望朋友又不敢迈出第一步,每天都绞尽脑汁“吸引”同学,背着吉他去上学,希望找到自己的同好,但从来没引起过别人的好奇心。

去打工,甚至完全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最初连站在客人面前都做不到。

去演唱会弹吉他,完全不能接受自己出现在人前,只能躲在芒果箱里弹吉他。

好不容易被人搭讪,但是因为太久没跟人说话,说不出话。

社恐人真实写照,明明到了目的地却不敢进去,在内心做建设,五分钟就要进去,十分钟,十五分钟,不敢进去……

因为社恐,想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所以去了距离家两小时的高中上学。

明明内心想拒绝,却无法把拒绝说出口,因为社恐人根本不会拒绝人!

只要跟人社交一天,就会想要火速逃离现场,因为耗光了电量,实在是太累了。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社恐严重患者,却爱上了摇滚乐,用网友的一句话来说,社恐搞音乐,那不是闷骚吗?

她搞音乐的原因也很简单,原来阴沉的人也能在摇滚乐中发光发热啊。

弹吉他是室内运动又很酷,还有机会变成名人。

虽然是幻想,但一里为了这个梦想加倍努力。

为了想要在台前演奏,所以三年来每天花费六个小时刻苦弹吉他,终于在网络上混成了圈内大神,拥有3万粉丝。

然而随着她刻苦努力,自己希望的并没有到来,毕业没演奏,没朋友,没有乐队成员,啥也没有。

玩音乐的初衷是想成为一个更酷的人,但因为社恐,她只能成为网络上那个很酷的虚拟人。

在现实中,她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终于有一天,机会大门在眼前打开,有人找她去做乐队的支援吉他手。

她有机会加入乐队团结band,有机会上台演唱,也交到了两个朋友虹夏和凉。

虹夏,绝对的社牛,乐队鼓手,大多数时候都充当着鼓励人的角色,也是她拉着一里加入乐团。

凉,冷面富婆,有钱大小姐,把所有钱都花在买贝斯上,她是乐队最酷的贝斯手。

平时没事干喜欢一个人去废墟探险,或者逛二手商店,但她不是社恐只是喜欢一个人待着。

这两位好友可以耐心地引导自己,不会嘲笑她,会包容她,帮她解决问题,也鼓励她变得更加强大。

乐队成员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家人,她们彼此相处的机会比跟家人相处的机会更多。

事情没有一帆风顺,紧接着困难接踵而至,最大的问题是,她根本无法发挥自己真正的实力。

因为乐队跟独自演奏不一样,需要跟人有交流,但是她有社交障碍,甚至不敢跟人对视。

虽然自己演奏很厉害,但是完全无法跟人融入乐队,甚至只能套着芒果箱上台演出,导致演出失败了。

她知道,如果想要做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必须要克服社交障碍,这是一个神级吉他手,不幸被社恐封印住真正实力的故事。

《孤独摇滚》被网友称为十月新番里的最强黑马,得益于这一圈表情包破圈,关于它的讨论度甚至不比《电锯人》差。

本来以为它是靠表情包搞热度走了捷径,真的看下来发现,《孤独摇滚》并不敷衍,相反它非常精致,要素齐全,豆瓣评分也不是虚高,它是真的有点东西。

它真的完完全全细致刻画了社恐人群的内心写照,去搜《孤独摇滚》的实时广场,一堆网友表示这就是自己。

社恐作为动画主角也不少见,之前就有一部《我不受欢迎,怎么想都是你们的错》,但《孤独摇滚》不是一丧到底的,反而她丧的非常“热血”。

女主之前的生活只有孤独练习吉他,但自从加入乐队之后,她的生活充实了。

她需要和团队成员练习,需要演出,需要在livehouse打工,需要组建新的团队。

对社交健全的人来说,每一件事都是非常正常的小事,但对于她来说,每一天都是一道坎。

你能看到她每次都想解决问题,每一集都在缓慢进步,虽然距离正常社交还有段距离,但你能看到她正在一点点变好。

有一种说法是,社恐的人本质是不喜欢人类的,就像猫和狗的区别,狗这种物种天然对于人类有好感,狗狗见到人类就会热情扑上去,社牛患者同样,看到人群会很自然融入。

而社恐人群更像是猫,他们没那么喜欢人类,大多数时候都更喜欢独处。

当然这个说法也不严谨,就算是这种说法,猫咪也是需要人群的,社恐人与其说是不喜欢人类,不如说是闷骚。

他们渴望人群又害怕人群,羡慕热闹又能享受孤独,有一种又想靠近又想远离的微妙感。

《孤独摇滚》最妙的一点是社恐嫁接摇滚乐,这两者嫁接在一起有一种很奇妙的化学反应,也是燃点所在,对于一里来说,克服社恐打破自我,就是最摇滚的。

一里最大困难不是音乐才华,而是社恐,解开封印的那一天,就是她成功完成自我成长的那一天。

你会非常期待跟一里一起成长,真正站在舞台上,发挥自己全部实力,去做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

而很多人把《孤独摇滚》当轻百合番来看的,乐队主要成员都是女性,全番没有一个重要男性角色出现,我甚至没看到男性多说几句台词。

店长是女性,乐队全员女性,哪怕是在家里,也只描绘一里和妹妹之间的相处。

漂亮女孩子之间互相鼓励,果然没有人比芳文社更懂美少女贴贴。

而且《孤独摇滚》真的很好笑,有一种脑回路很奇妙的好笑,被问当初为什么玩吉他。

女主内心想的是,因为很酷,因为想出名,说出来的是:因为世界和平。

前吉他手落跑,凉没有生气,反而以为这位妹子去世了,真心实意地为她上香祷告。

一里害怕上台,两位好友安慰,正常女高中生根本听不出演奏的好坏啊!

平均五分钟一个笑点,观看模式轻松而快乐。

当然说了这么多,《孤独摇滚》既然沾上了摇滚,主题还是讲音乐的。

作为一部音乐番,最重要的就是音乐,如果音乐难听,这番就失败了。

《孤独摇滚》音乐绝对不差,虽然我没有什么专业的音乐鉴赏能力,但是看完三集之后让人忍不住哼主题曲,在脑内不断循环,每次不自觉哼歌的时候还会想到团结band,这不就是一部音乐番的成功吗!

网友的评价也很高,不少人表示,这就是第二部《轻音少女》啊!

《孤独摇滚》有一种很奇妙的魔力,你明明是看着社畜表情包入坑,然后因为社恐主角的心理活动而共情,接着因为社团友情露出姨母笑,最后竟然能够被音乐本身吸引。

它唤醒你莫名其妙的想要去购买吉他弹吉他的心,你知道也许吉他买来不到半年也会落灰,上次因为《轻音少女》买来的吉他还在闲置,这次又因为《孤独摇滚》蠢蠢欲动。

但你如果看完了有那么一闪而过的念头,去把家里落灰的吉他拿出来也好,去买一把新的吉他也好,去看一场livehouse也好。

可以再去试试,再给自己,或者摇滚乐一次机会。

PS:小小声说,我真的不是卖吉他的托啊,我怀疑《孤独摇滚》才是。

 4 ) 独一无二的孤独摇滚

刚开始给我的感觉可能是类似于轻音,事实上和轻音确实有重合的地方,日常,轻松,女高中生,乐队种种元素和轻音一样,但我始终不愿意把它和轻音划上等号,亦或是轻音的精神续作。 我觉得,在日常之外,孤独摇滚的主线或者说是剧情发展——成长,更加明显一点。有波奇酱从成熟芒果到后面发生意外也能继续演出的蜕变,有喜多从不会弹吉他到后来独当一面的进步。日常让人感到温馨,成长亦让人喜悦。我觉得孤独摇滚在变化的成长和不变的日常之间结合的很好。 此外本番对社恐人士的心里刻画的很到位,尤其是那种竭尽全力想要被人搭话,但最终无人问津的失落;无法拒绝他人,到了嘴边也只是“嗯,好的”的违心答应,可以说一点也不夸张,反而很生动

孤独摇滚另一个特点是别出心裁的演出。与其他轻松的轻百通过卖萌制造笑点不同,孤独摇滚用一些非常新颖的演出,抽象意识流,3d模型,实景等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演出给观众带来了欢乐。虽然很怀疑制作组的精神状态(bushi),但其中满满的厨力还是很让人感动。 总而言之,孤独摇滚喜欢的人会很喜欢,因为它从种种意义上都称得上是制作精良,但可能对于对这类题材不感兴趣的观众,可能会觉得有些吹过了。借用著名贝斯手涼小姐的一句话,就是

 5 ) 姬佬百合厨的一些观后感

相熟的百合厨朋友很喜欢这部番剧,经常在朋友圈晒相关的周边。耳濡目染之下,这部番剧也进了我这个前·二次元百合厨的待看清单里。终于!在23年的7月,我花了几个晚上把《孤独摇滚》看完了,并且想要通过这篇影评来分享下我的观后感。

简单的故事情节

《孤独摇滚》的故事情节挺简单的,就是主角后藤独作为一个社恐吉他手,因为一场偶遇而开始和另外三个少女组乐队、登台表演的故事。

这样看的话是不是和K-ON还蛮像的?确实有点。但是本作强调的东西和K-ON不太一样,首先是主角的社恐性格,其次是丰富的动画表现形式。

后藤独的“孤独”

毕竟是“孤独摇滚”,体现“孤独”当然很重要。既然要讲社恐,那就要从各个方面的细节来刻画这样的主角。可以看得出制作组在这方面真的下了很大的功夫,或者不如说制作组里的核心就是这样的人吧(笑,每个因为后藤独的社恐性格制造的笑点和梗背后,不就是i人们“懂得都懂”的曾经的实际内心活动吗?

说到后藤独的社恐性格,就不得不提到本作丰富的表现手法了。

脑洞大开的制作组

说到这里我真的要好好夸夸制作组的想象力!我觉得这部动画最可圈可点的地方就是制作组通过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创造了密集的笑点和梗,3D动画、实景、各种各样的主题的小孤独的脑洞像极了我们每个人天天四处乱飞的思绪,借用B站弹幕的一句话,制作组看起来“精神状态比我还不好”(笑

纽带乐队的“摇滚”

同样,既然是“孤独摇滚”,那“摇滚”的部分也不能拉跨。本作的音乐挺不错的,我个人蛮喜欢OP和山田凉的ED,姬友则是喜欢星座的那一首。我觉得本作在音乐方面一个蛮有趣的地方是没有让主角当主唱,甚至伴唱也不是,完全专注突出她的吉他手个性,这蛮新颖的,不过这也很好地衬托了她社恐的性格就是了。

一些不吐不快的话

不得不说二次元轻百合番剧的大量受众还是男性,所以感觉制作组也是在“面向男性作画”,在这部作品里插入了不多不少足够让我,作为一个女性观众感到不适的梗和画面:比如后藤独进入浴缸的背后视角,后藤独的隐藏巨乳设定,后藤独在跳起来合照的时候漏出内裤的梗之类的...只能说这些梗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娱乐某些男性观众吧。(无奈

结语

总的来说,还是很高兴在这个炎热的7月和这部有趣的番剧相遇了,我又继K-ON后再次喜欢上了贝斯手角色(没错就是池面的山田凉,希望这样有趣的全女番剧越来越多呀!(某些梗可以不要跟着来就好了)

 6 ) “社恐”可能不是个好的主题概括

我观察到社交网络对BTR的角色刻画有两极分化的倾向。有一部分人觉得很真实,甚至太真实了;还有一部分人觉得波奇这个角色是通过刻板印象设计出来的,没有触达ta们形象的真实。

这两种意见分歧可能部分来自于“社恐”这个标签在当代中文互联网中过于自由和随意地使用。甚至在有些场合“社恐”被散漫地和“性格内向”划了等号。当我们说btr是一部描述“社恐”主角的作品时,不同的读者脑子里唤起的可能是不同的意象。

其实这一点在剧内就短暂提及过。波奇以为自己和凉是同类人,但却发现自己是真的对社交生活有生理恐惧,而凉学姐则是主动选择“更喜欢一个人”。 从作品的描述来看,凉学姐的很多性格特点,比如说特立独行,脑子只能专注在一件事上,遇到自己喜欢的话题会喋喋不休谈论,人际交往上缺乏合适的分寸感,更接近ADHD或轻微的自闭症谱系。她更符合我们一般人所说的”内向”或者在温和,散漫意义上所说的“社恐”。

而波奇的情况和可以说和凉学姐完全不同:我们的后藤一里大人是真真切切的有病,而不仅仅是一句“阴角”可以概括。抛开剧中那些脑洞大开的夸张。波奇的状况很符合DSM-5中定义的“社交焦虑障碍”(换句话说就是狭义上的“社恐”)其症状已经严重影响到自我认同和社会功能发展,并且对此她自己也感到不舒服和困扰。剧中一些她看似妄想的场景如果深究的话是很黑暗和现实的。

无法工作、升学都是社交焦虑障碍患者面临的真实困境。而和很多焦虑和抑郁患者一样,SAD患者很容易陷入酒精和药物滥用,从而进一步恶化ta们面临的问题。按照广井大姐的那个喝法,现实来说,她离英年早逝已经不远了。创作者对这个暗示显然不是没有认知,大姐第一次出场解释自己为什么是酒鬼一笔带过的就是现实里无数人沉溺substance的真实心态。只不过作品基调还是轻松搞笑,这方面不能细说。

从字面意义上心理疾患的角度出发去看待BTR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发现。比如它很巧妙地指出帮助SAD患者改善社会功能,缓解其困扰所需要的支持环境是怎么样的。一方面当然是从家人到朋友的包容、善意与关怀,这一点没什么稀奇的。第二点比较可贵的就在它没有浪漫化心理障碍,没有把这种病态当成主人公积极的身份认同的一部分。40k里撕肉者的Seth就觉得极限建军新补充的Primaris Marines没有他们祖传的基因缺陷Black Rage(其实还是有的)是违背祖训,不是货真价实的flesh tearers. 别的脑子正常一点的人看他们就像看神经病。

本作令人很舒服的一点就是波奇并不觉得自己这个主观状态是令人满意的,是某种骄傲的象征,而是切切实实在给她带来麻烦和苦恼,阻碍她实现自己生活与才华的潜力。她身边的人,尤其是乐队和live house的同伴,长辈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非常自然成熟,就是接纳和考虑她的情况,在这个基础上去一起做她内心希望但却迈不开脚步去做的事。很多时候SAD患者的焦虑来源来自感到自己被过度的关注和重视,感到自己不希望暴露的负面特征被他人察觉且评判。而这时ta们的社会支援环境保持微妙的分寸感和距离感就显得比较重要。这正好是波奇的家人和乐队同伴和她互动中传达出的信号:我们不会去过多评判你的“负面”特质,但我们会欣赏和支持你身上一切可能闪光的“正面”特质,帮助你更积极地定义和看待自己。只要我们作为一个乐队的整体在成熟发展,我们并不真的在乎你的小小的怪异之处和内心小剧场,尽可能留给你自己。

归根结底,我们在看的是一个有社交障碍的人怎么带着这个社交障碍去做乐队,而不是她怎么沉浸在自己的心理问题中。很多人嗑波喜多,波虹,不管是怎样一种关系,大家和波奇建立起联系是因为乐队和音乐这件特别具体和实践性的中介,而不是因为她有病。这让btr的叙事指向和人物互动具有一种向上和开放的结构。很多人说虽然btr是芳文社轻改,但是给人感觉人物之间的交往非常清爽,不黏糊油腻。部分原因就在于,它真是一个挺纯粹的关于“音乐”的作品。对比来看,比如说《利兹与青鸟》,音乐在其中是折射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工具,它本身的重要性是要放在第二位的。那么受众的体验自然也会有不同。

这就进一步谈到,剧中大量的视觉表现与内在独白的篇幅分配给了一里犯病的描绘,甚至贡献了大部份笑点,这其实是有一定危险成分,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对真实世界中人群伤口上撒盐的冒犯和伤害。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一部作品整部剧的笑点80%是由男主或女主的身材问题引发的生活困境贡献的,多少人会感到温馨感同身受,多少人会觉得难受。这种潜在的“冒犯性”没有演变为现实中对作品广泛的恶评与反噬离不开制作组对作品基调的把握。主创对波奇的病态既没有“恶意”但是也没有“抬高”,在把它当成一个表现重点的同时,不忘记通过人物成长和与别的角色的互动强调她本质上是个“英雄” :在涉及乐队、音乐的问题上,她是高度可靠、进取的,和她在生活中的形象完全不同。

波奇的病态某种程度上扮演了“搞笑反派”的角色,而波奇的障碍大部分时候是在给自己添麻烦,而不是给身边的人造成巨大困扰,这就又消除了一个潜在的冲突点。观众因为明确感受到波奇的形象具有一种根基上正面和向上的英雄气质,那么ta们在带入角色,去看作品把社交障碍做一些夸张和搞笑处理的时候,就更不容易认为自己是被侮辱与被伤害的。这可能是BTR与《丧女》之类同样描述“阴角”的作品高下立判的分界点之一。

这么来看,btr花大把力气去把音乐做好,把各种细节努力还原,也就不难理解了。音乐要素是这部作品的“拱顶石”,有了它整个作品的激情、巧思和犯病才整合成一个完整且积极的建筑架构。很多人把BTR和K-ON做对比,但实际上,从音乐所占据的核心地位来看,它和《京吹》(本篇)的相似,要远胜过和K-ON之间的相似。

 短评

萌妹子搞乐队这个配方目前在番剧领域还没有失败过。

4分钟前
  • 夏日终年
  • 推荐

把社恐描写的太生动了,社恐不仅仅是逃避社交,症状还包括各种比较思维,拖延症,慢半拍,对视恐惧,完美主义,想一口吃个胖子...简直我的翻版好么

5分钟前
  • 东方卍太极
  • 力荐

太可爱了,一天看不到《孤独摇滚》我就要死了

8分钟前
  • wuli琪叔叔
  • 力荐

【B+】愈发感觉到社恐在本作中并非性格中的一层,而是人物萌属性中的一面,这自然是符号化的简单碰撞,但这同样也是芳文社系作品的特征,制作组在此基础上放大了社恐这一属性背后的想法和行为,cw需要一个出口来承载脑洞和想法,所谓夸张的演出皆为消解孤独这一具有悲观属性的负面形象,虽然有着大量丑化或者勇于让角色变得不可爱这一点的处理,反而以此达到平和的效果,但比较遗憾的地方在于每一话都在不断地重复与放大作为社恐的一面,与前文的改变和前进总是有种异样感与不适,不免有一种还处在原地踏步的感觉。不过观众需要的只是一个进入的空间,那处漫游的下北泽街道,校园里的文化祭与礼堂,演出时回想起呆过的角落,或许最优解在于不需要投射与代入,只是作为观众见证,注视着主角从网络上移步到台下最后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就已足够了。

13分钟前
  • 小植野
  • 推荐

写作摇滚、玩成Indie样式,但是每首单曲单拿出来都充满着一种“The First Take”味儿,索尼音乐各厂牌派出所谓的豪华阵容也让整部作品的Genre不固定得像新时代的单曲模式。它终究是2022年的、日本动画企划者创作者所理解的“摇滚”。如果是山田凉自己评价这部作品的音乐,恐怕要说得比我难听多了。动画是好看的,但正如xie3所说,它既不孤独(但是妄想),也不摇滚(但是流行)。

14分钟前
  • 一山同学
  • 推荐

很厉害的演出分镜,导演的功底真的很强,但是剧情给人的刻意感太强了,不管是冷幽默、人设还是百合

19分钟前
  • 不太会说话
  • 推荐

いいね

24分钟前
  • raku
  • 推荐

对社恐的描绘有些还挺到位的:“原来凉跟我是同类”“她放假时都一个人去废墟探险,或是逛二手衣店”“不,不对,凉只是喜欢一个人过”;VS“女主和我还挺像的”“不,不对,人家会弹吉他,在网上有三万粉,现在还在组乐队”。

27分钟前
  • 局外人
  • 推荐

能不能别在芳文全女主的作品下要男人啊,恼。目前来看不错,展开很顺畅,节奏也合适,该进展的时候进展,整体氛围轻松有趣,很喜欢凉的性格,女主奇怪的颜艺很好笑。小火一下能吸引来这么多不感兴趣还看完了非要骂一手其他人审美低下的贵物,也是神了

29分钟前
  • n
  • 力荐

楼下说live烂的,不是,这么顶的live演出不说做的好,还说是最烂的,那我巴不得所有动画的live都做成这种水平《烂》,有一种眼睛和脑干缺失的美😅

31分钟前
  • 二维码
  • 力荐

元电影的、破碎叙事的、剧情时间和放映时间统一的、姿态激烈的、不可还原的、无可拒绝的、无法逃避的、元叙事的、声音连续体的、绘画性陈述的、身体运动的、套层结构的、双重主体性体验的、空间的人口稀少性的、第三电影的、侵凌性的、叙事中断的,波门🙏

33分钟前
  • 我还很小
  • 力荐

社恐爱摇滚不就是闷骚嘛(○` 3′○)

38分钟前
  • mistygreyeyes
  • 推荐

前俩集太棒了,总有会心一笑的段落,社恐表现也过于真实。强烈安利

41分钟前
  • 无聊的林某
  • 力荐

你的下一部kon,何必是kon

42分钟前
  • 朱长
  • 力荐

作为一个不把社恐当成病,不把摇滚当精神的看客,体验正好;商业动画追求的本来就是这样,把纯粹的东西掰碎了喂给追求精神纯粹却满身杂质的我们。

43分钟前
  • 稻妻完犊子了
  • 力荐

比较意外的是并没有太多小宇宙爆发的时刻,倒是每当飘起来时就事故满满。某种程度上说很感激这种充满各种各样社死和社恐的故事,而不是波奇酱讨厌的那种不切实际轻松地光明起来。而且你看,虽然乱七八糟的,但是也可以充满欢乐。如果是独自一人消化这些尴尬和痛苦的话大概会一回想起就头皮发麻,但是放在动画的空间里也能成为不大不小的玩笑。“波奇酱多有趣啊”。是啊,其实很有趣。

47分钟前
  • 牧誓
  • 力荐

孤独摇滚被观众抬上了本不属于它的地位高度,所以被各路动漫高手骂的这么惨也是咎由自取。当然完结后回头再看,诸如演出过度、消费社恐、不够摇滚、粉丝烦人等种种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你如果把某一方面做的好到极致那也不怕说的,只是孤独摇滚显然没有那个野心,还是停留在类型片舒适区不愿意出来了,那就求仁得仁吧。其实我既不是社恐也不关心社恐人士怎么看待,我只是看这片子时候很烦躁,所以这点够了吗?

52分钟前
  • zeroasd123
  • 推荐

2023年还能看到这么old-school的日式动画,一切都恰到好处。停止在一个成功却没完全成功的结局上,就像是所有人的青春。谢谢你,芳文社。

55分钟前
  • 胖丁啾啾
  • 力荐

想大声的唱《相遇天使》了

59分钟前
  • 好恶
  • 力荐

虚假的十月霸权:电锯人 间谍过家家 灵能百分百真正的十月霸权:孤独摇滚!

1小时前
  • 亚托莉单推人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