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声尖叫

惊悚片美国1996

主演:内芙·坎贝尔,斯基特·乌尔里奇,柯特妮·考克斯,大卫·阿奎特,德鲁·巴里摩尔,罗杰·L·杰克逊

导演:韦斯·克雷文

播放地址

 剧照

惊声尖叫 剧照 NO.1惊声尖叫 剧照 NO.2惊声尖叫 剧照 NO.3惊声尖叫 剧照 NO.4惊声尖叫 剧照 NO.5惊声尖叫 剧照 NO.6惊声尖叫 剧照 NO.13惊声尖叫 剧照 NO.14惊声尖叫 剧照 NO.15惊声尖叫 剧照 NO.16惊声尖叫 剧照 NO.17惊声尖叫 剧照 NO.18惊声尖叫 剧照 NO.19惊声尖叫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0 20:47

详细剧情

锡德尼.普雷斯科特(内芙.坎贝尔饰)的母亲去世一周年,这个本该平静的加州小镇变成了一片血海!两名学生被残忍地杀害,凶手是一位带着面具的恐怖片爱好者。警方将锡德尼的男友比尔.卢米斯(斯基特.乌尔里奇饰)定为嫌疑犯,并予以逮捕。但这时又有命案发生!神出鬼没的面具凶手仿佛死神般带走一个又一个生命,但凶手的真面目却无人知晓。夜幕降临,凶手将锡德尼身边的人一个个杀害,而被害人只能在被害前惊声尖叫。谁能够从凶手的刀下躲过,谁能揭开凶手的面具呢?

 长篇影评

 1 ) 非常有趣的电影(全面剧透)

电影营造的恐怖气氛主要通过色调和音乐,行凶手段简单粗暴,对于小姑娘来说足够刺激感官,但不至于到晚上不敢上厕所的程度,还有很多笑料安慰神经,可放心食用。

逻辑方面,整个故事还是比较通顺合理的(除了凶手堪比鬼魅的行踪,这难道是传说中的身法满点?还有那个面具,理论上应该啥都看不见了的吧),第二次观看时还找出前后呼应的地方,比如影片开头凯西接的那通电话,鬼面人一会儿阴沉一会儿疯癫,暗示凶手两人、喷泉旁讨论时,比利和史都暗搓搓的交流、比利对西德尼说,你的母亲死了,就如同我的母亲抛弃我了,他们都不会出现了、还有史都跳脱的举止和夸张的表情,暗示他脑缺的厉害……

大致剧情:小男孩比利的爸爸出轨,夫妻俩离婚,男孩比利就此丧失母爱,迈上变态杀人狂的成长路线。经过无数青春恐怖片的洗礼后,比利琢磨出一套连环杀人的理论,并且勾搭上脑缺好基友、疯子小伙伴史都(讲真,如果他脑子被剖开来,科学家得吓得吃个两三斤),出于仇恨还和他爸爸的小三的女儿(女主角)西德尼恋爱。
比利和史都先奸后杀小三,一年后又杀了同校同学凯西及其男友史蒂夫作为屠杀的序幕(此为影片开头),第二天夜晚袭击西德尼未成功(有意为之,洗脱嫌疑,意图嫁祸西德尼的父亲),展开搜寻罪犯剧情,之后就是屠杀派对,血洗狂欢。
主线END

电影牵扯了很多主题,比如青少年沉迷恐怖电影及其不成器(买鬼面人套装吓人、因连环谋杀而放假所欢呼、校长死了去看热闹……),恐怖电影情节的单一(全面吐槽,兰迪神级预判)

猜测谁是罪犯的过程中几乎人人都有嫌疑。
校长:一边挥舞大剪子一边骂:你们这唯恐天下不乱、放荡不羁、偷鸡摸狗的一代让我恶心。把你们的肠子扯出来,把你们挂到树上才公平。他独自在办公室时,还偷偷摸摸戴与凶手同一款式的面具。
B-U-T 他死了。

警长:鞋子和凶手类似。

西德尼父亲:行踪毫无线索。

拉拉队长和丑小鸭闺蜜(美女和丑女是BFF,经典套路,细节赞)又说了西德尼嫌疑(惊声尖叫四,受害人为凶手)。

影像店中道出了兰迪嫌疑。

安妮为,EVERYONE'S SUSPECT!!!
这样的处理让真凶比利、史都存在感降低,揭开谜底时更惊喜。

关于角色:女主角那一脸【啊~这世界伤害了我~然而我还是很坚强、很努力的有在坚持下去哦~~】的表情真是令人疲惫,反复的低眉浅笑、抬眸一望、捏脖颈和《野孩子》《惊声尖叫2》当中的表演没有什么差别。第一遍看时感觉还好,但看第二遍时有明显的反感。

男主角蛮帅,身材不错,长相有点坏坏。眼神中有种温柔脆弱还有点渴望和温柔(窗台调情),片尾和女主角在厨房对峙时,嘴唇抵着刀子的动作,该死的性感。不看片尾,他是百分之百好男友。

史都,室友说他长了一张搞笑的脸……演技很好的!厨房对峙演技碾压比利。《谜情公寓》很喜欢他。

金发妹妹超可爱,身材火辣,丰乳细腰翘臀,白肤碧眼,她和鬼面人的那段很有趣,不明白史都怎么忍心杀她。

兰迪,预判大神,真相帝:西德尼父亲只是个幌子,比利才是真凶!每个人都是凶手!注意,这是本该死去的凶手再次复活的时机。

盖尔!可考特扮演的!啦啦啦~~

关于三观:真心讨厌女主角,三观不正。反而是风评不好的盖尔,三观很正。西德尼搞错嫌疑人,还自以为正确,鄙薄为嫌疑人说话的盖尔,虽然盖尔也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和销量。

另外,全篇最大的亮点是吐槽和笑料!!比惊声尖笑好玩,尖笑的笑点太……
西德尼:那些毫无反抗的大波妹,全往楼上跑,而不从正门出去,真是对观众的侮辱。
兰迪:你告诉我他不是凶手?
          在恐怖片中存活的规则:不能做爱,做爱等于死亡。不能喝酒和吸毒。不说我马上回来。
          我本该死了,但我还是处男,从没想到自己会为此而高兴。

 2 ) 一个月之后再尖叫

端午回老家,某个乡村,某个晚上,关窗户的时候突然很害怕,想起了那个鬼脸的面具,不知道会不会在那个位置看着你,会不会突然出现在身后或者窗户外面。有了这个想法,接下来几天天黑下来思想都开始不安分了,于是只能安分的躲到房间去。

这才重新记起几个星期前看的类别是惊悚的剧。

是在一个没有计划的周末连续看了这个系列的三部:
看第一部的时候搬着电脑去了客厅,找了光线明亮的地方,诱惑室友一起看,紧张的时候还掐疼了她;
看第二部的时候是下午,回到卧室,拉了窗帘,暗了光线,躲在里面看到很刺激;
晚上室友出门遛了,然后一个人开始看第三部,觉得看不下去了,快进吧快进吧。

可怕的地方是,人的心是脆弱的,害怕被窥视和玩弄。所以,如果有人能知道你的一举一动,在空荡的房子里,你移动,或者躲在角落里,他都能清楚的知道你在做什么,就像玻璃盒子的小老鼠,自以为东躲西藏,结果不过是供别人娱乐而已。没有了自我的空间,当然很可怕,而且那个人是要毁灭你。

更者,自己不是好人也不做坏事,但是恐惧的是,对方没有缘由的杀机。仅仅是敏感,刺激,偏激,就要毁灭他意外的东西,甚至包括自己。谁遇到谁倒霉了。不可预见的因素,在你不知道的时间地点,掉到你面前。和这些比起来,我总是希望最后,杀手会有动机,坏人太随意,总是让人不放心。

一个月之后才开始害怕,然后再过了一个星期才说出来,我果真比较迟钝和懒散~~~

 3 ) 语录

你最喜欢的恐怖电影是哪部? 你不该问“谁在那儿”。你没看过恐怖片吗?那样是在找死。 最近我们之间也变成电视阉割版了。 “他们没问我是否喜欢打猎。” “因为凶手不可能是女生。” “这也太性别歧视了。” “上帝啊,快准备摄像机!” “我不叫上帝。” “你觉得这事是他干的吗?” “如果是20年前,我会说绝无可能。但现在这些孩子就说不准了。” 把你们的肠子扯出来,再把你们吊在树上,让人们都看到你们的冷酷和麻木不仁,这才公平! 青少年自杀在今年已经不流行了,他杀才是更健康、更治愈的表达方式。 现在还不能说他是连环杀手,他还得再杀几个才能满足这个称号。 变态也能带来好处。(全校停课) 如果你是虐杀案的唯一嫌疑人,你还会站在影碟店的恐怖区吗? 他一脸的凶手相。 杀女朋友总会有个扯淡的动机。 如果这是一部恐怖片,我就是主要嫌犯。 要到千禧年了,动机是随机的。 有多少男生能忍受一个性冷淡的女朋友? 三句不离奶。 别杀我,鬼脸先生,我还想演续集。 “有三流小报记者拿过普利策奖吗?” “凡事都有第一次。” “这是生活,不是电影。” “生活就是一部伟大的电影。” 想在恐怖片里活下来,必须遵守的规则: 1、不能做爱。 2、不能喝酒或磕药。 3、不能说“我去去就来”。 “知道那个是什么星座吗?” “不知道。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啊,所以才问你。” “你们俩个都疯了!” “我们更喜欢‘有精神病’这个词。” 没有动机更吓人。 除了我们,其他人都死了,这样才能拍续集。 别急啊,我们先玩个游戏,叫做“猜猜谁刚刚报了警”。 小心,这个时候大家都以为死掉的凶手会突然醒来,最后吓一次人。

 4 ) 最大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说:“最大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凶手的杀人技术不怎样,都是偷偷摸摸暗箭伤人,被害者稍微反抗凶手就裁三倒四的,真正杀死被害者的是被害者内心的恐惧。当凶手被打到时被害者不是再接再厉踹死他,也不是揭开凶手的面具,而是一昧的慌不择路夺门而逃,让凶手得以有喘息的机会,这正是被害者内心的恐惧在作怪。

 5 ) 在遭遇威胁时,多数人的选择是逃避威胁?

剧情什么的就不推敲了。
我想说的是在面临危险时,是不是多数人下意识的选择逃避危险而不是更勇敢的去消除危险?可能影片为了剧情需要,把各个配角塑造的如此惊慌失措,除了下意识的偶尔反抗,都是逃,逃,逃,逃,却都被机智的反派很容易的抓到,但是现实中的人在遇到这样的危险时,是不是也是这样呢?如果不是压倒性的对垒,可以有很多机会重创对手并且让对手没有反抗能力的。如果单对单的情况下,以静制动,躲起来找到武器,趁对手来找人的时候给对手一次猛击,并且在一次攻击奏效后持续攻击让对手失去反抗能力是最优解。

 6 ) 《惊声尖叫》中提到的电影

恐怖片:

《月光光心慌慌》1978 《猛鬼街》1984 《十三号星期五》1980 《驱魔人》1973 《破胆三次》1981 《舞会惊魂》1980 《杀出魔鬼镇》1977 《鬼玩人》1981 《猛鬼夜惊魂》1995 《夜雾杀机》1980 《死亡列车》1980 《我唾弃你的坟墓》1978 《惊魂记》1960 《夺命凶灵》1981 《沉默的羔羊》1991 《养鬼吃人》1987 《魔女嘉莉》1976 《坏种》1956 《德州电锯杀人狂》1974


其他:

《本能》1992 《步步登天》1983 《颠倒乾坤》1983 《E.T.外星人》1982

 短评

这片妥妥的九十年代林中小屋,开头先来一段优秀的符合“恐怖片规则”的段落,先表明绝对不是不会拍你们这一套。后面开始不停解构八十年代恐怖这些规则,白天照样可以吓到你,凶手不用多丑,就算是商店随便买的也能吓到你,猛鬼街都是墩地老头了。就是要有人纠结这是不是符合规则。像是在炫耀着拍摄技术的升级,不停打破规则,看得乐的不行。

8分钟前
  • 怎样都行
  • 力荐

这部片子还是不错的,由《猛鬼街》系列的韦斯克雷文导演。比后面的各种杀人狂惊悚片有新意多了。

1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一定要先看这部再看惊声尖笑。反过来就不好玩了。

12分钟前
  • 小波尔卡
  • 推荐

青春恐怖片杰作,虽然仍沿袭连环杀人的旧体制,把观众陷入错综复杂的纠葛之中是重中之重,障眼法加自带弹幕,银幕上下的迷影文化指涉,是韦斯·克雷文的娱乐再创造,一生专为恐怖片领域开疆拓土,向您致敬,一路走好。

14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B级片的血腥杀戮、影迷情节的多重互文、对大众传媒的讥讽、衍生经典的黑色幽默、新千年的焦虑、校园文化的投射、处女情色和酷儿色彩的挑拨,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跨时代的pure CLASSIC.

15分钟前
  • V.Dunham
  • 力荐

看了这片后我再也不敢向往美国佬的花园式小洋房了,太不安全没有保障了简直是连环杀手的乐园嘛!

16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看过后才知道尖笑吐槽满点啊!就知道吉尔不会死,因为在传4的剧照时看打她了,多么无奈的剧透!片子本身就吐槽了很多同类型影片,这些片子很多还都是本片导演自己的作品,挺有意思的~

21分钟前
  • 20个小明≯
  • 还行

老是害我想到惊声尖笑的镜头……

23分钟前
  • 拜金沃斯学者
  • 还行

带着自省意识去调侃恐怖片路数,当然这个系列的恐怖也都是源于上世纪迈克尔、杰森这种的集结,但这部显然更加聪明、更具迷影性质。

27分钟前
  • Christian
  • 力荐

豆瓣观众出生太晚了,经常用现在的标准去评价上世纪的作品。这片不够恐怖,应该是惊悚,倒是很悬疑,比尔掩藏得够深,最后以为死了的一个个在那捡命,论补刀的重要性。开始觉得那个记者很婊,不顾及受害人只顾及自己的利益,还非法偷录别人的隐私,到底结局拼命在洗白她的形象。那个警察真废,明明是来防面具人的结果管自己去打炮了。特写了父亲的车,我以为父亲也是面具人,为了保护女儿去杀这些想加害女主的人,结果等到的不是父亲的反杀而是个人质。

32分钟前
  • V for Vendetta
  • 推荐

小时候看见爸爸在看,以为很过瘾。当黑暗中那拉长惊恐的脸出现,我要疯了,马上就走掉了,吓死我啊!看的时候还是中午啊啊啊。晚上睡觉不想还好,一想就总感觉他站在角落里。而且把他当做我心目中的鬼得形象。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相像。

36分钟前
  • 小鸭鸭
  • 推荐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以前的片子,果然觉得一般。

39分钟前
  • 欧阳杼
  • 还行

Wes Craven的电影对我有着特别的吸引力...在这部青春恐怖片代表作里,有对过往恐怖片细节的模仿和讽刺,同时自身特色也很有创造性,悬念设置、剧情布局和通过不能确定的凶手营造的惊悚氛围..值得一提的是david arquette与courteney cox在拍这部片的时候相识到相恋,SCREAM系列见证了他们的爱情。

40分钟前
  • Marty McFly
  • 推荐

《惊声尖叫》第一部本就是戏仿之作,戏仿所有与之类似的无趣虐杀片(从1980年代初积淀至1990年代)。一个疯狂杀手和一群无脑年轻人之间的追杀,几乎都是按同样的剧本框架和路数写的。其独特之处在于对整个该类型的嘲讽,仿佛在玩弄观众。克雷文肯定是个很有幽默的家伙,全片充斥着他对其他恐怖片的嗤之以鼻,最重要的是对面具杀人狂的新解读。全片体量、节奏适当,没有过多花巧玩意儿,所有角色和场景都摆在相应位置上,适用于1990年代。

4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5+】讥讽、解构和类型的三种语气并行,难以想象竟然有人可以如此自如地处理起这一切。恐怖片的简单笨拙,迷影的无限激情,都能在这里找到。//年代十佳 w/t

48分钟前
  • DeckardYang
  • 力荐

可吐槽的地方太多 所以才有了惊声尖笑

53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力荐

名副其实的迷影电影,看似套路化的剧情也完全是为“致敬”服务的,在开篇恐怖的别墅杀人场景中,几乎就集中了美式青少年恐怖类型片的经典场景,然后“单纯”的女主角和蠢笨的父母、老师、警察相继登场,在制造恐怖氛围时用声音和光线来暗示陌生恐惧的逼近,摄影机固定呈现主人公惊慌失措的脸,很吝啬将镜头移动到观众感兴趣的其他空间中,导演还用不少镜头夹带私货,向《猛鬼街》《沉默的羔羊》《月光光心慌慌》来致敬,看到最后当观众已经熟悉这些套路的时候,我已经不把它当恐怖片来看了,而是一部十足的喜剧,导演也在电影中自嘲,按照类型片定律,下一步该发生什么呢?当这部致敬的电影最后也变为了一部现象性影片,之后也衍生出一系列的“致敬”电影,这本身就是迷影文化的又一次胜利

56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推荐

惊声尖叫的强点在于剧中反复对恐怖片细节进行推敲和分析,给人以本片极尽专业的面貌:最惊悚的可能性的创造,自然是每个人都必须有嫌疑,而已经被排除嫌疑的人却再次被证明有罪——如此的套路自然可以将逆转持续到最后阶段。本片唯一的遗憾是结尾拖长了些,逆转不够狂野。好处则很显然:不是莫名其妙的人成为凶手,也不是鬼魂作祟。

58分钟前
  • 文泽尔
  • 还行

我看成《尖声惊笑》了,导致自己在看喜剧的心态下看了一个恐怖片。

1小时前
  • 蜉蝣
  • 还行

你妹的,最后那几个人轮流死而复生有意思吗,这片其实更像猛鬼街的路子,只是不够深入。三星半。

1小时前
  • 鬼腳七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