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

犯罪片法国2008

主演:朱丽叶·比诺什,嘉莲·维雅,罗曼·杜里斯

导演:塞德里克·克拉皮斯

播放地址

 剧照

巴黎 剧照 NO.1巴黎 剧照 NO.2巴黎 剧照 NO.3巴黎 剧照 NO.4巴黎 剧照 NO.5巴黎 剧照 NO.6巴黎 剧照 NO.13巴黎 剧照 NO.14巴黎 剧照 NO.15巴黎 剧照 NO.16巴黎 剧照 NO.17巴黎 剧照 NO.18巴黎 剧照 NO.19巴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3 04:06

详细剧情

突发的心脏病让舞蹈演员皮埃尔(罗曼·杜里斯RomainDuris饰)不得不离开了热爱的舞台,除了失业所带来的沉重打击外,他的生命安全还时时受到病魔的威胁。爱丽丝(朱丽叶·比诺什JulietteBinoche饰)是皮埃尔的姐姐,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单身母亲,她不惜屡屡拒绝来自他人的求爱,即使对方是令她动心的好男人。  巴黎,一座繁华而又落寞的城市,除了皮埃尔和爱丽丝,每分每秒,还有无数的人们在那里找到和遗失自己的希望和梦想。苦苦暗恋自己学生的教授,突然陷入中年危机的建筑师,甚至是整天絮絮叨叨的老板娘,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一段五味俱全的传奇故事。当这些故事在这座城市里发生交汇的时候,他们开始相信,幸福终将在某一天敲响自己的房门。

 长篇影评

 1 ) 推荐the dreamers

有term依赖症的我终于又回来码字了

昨天和今天把the dreamers重新看了一遍。以前看过两遍,普遍的感觉是喜欢前半部分而
不是后半部分。今天再看,才终于把后半部分的味道也给看出来了。

所谓仁者见仁色者见色,带着有色眼镜去看的话,这电影也就是个高级毛片罢了。其实是
毛片也无所谓,贝托鲁奇的毛片一向评价极高的。

剧情就是69年学潮的法国,美国小青年认识了双胞胎兄妹,从而开始了一段纯真而又复杂
的三角恋。很多影评人评论的角度都是cinematec以及这部片子作为对新浪潮电影的致敬
作来的,(的确男主角之一是当年新浪潮大导Garrel的儿子)对于我等对法国新浪潮一知
半解的人来说,这部片子带给我更多的感触是关于革命以及青春的种种想法。

其实革命也好,青春也好,恋情也好,在导演眼中都是一样的东西。正如他在台词中所表
达的那样,电影导演和偷窥者是一样的。有的时候电影让你觉得恶心,但是又没有办法把
眼睛移开。好的电影肯定是要表现感情的。不管是大岛渚那样汹涌而来的令人喘不过气来
的感情,还是贾樟柯那样细水长流令人压抑的感情。作为观影者的我们,其地位和偷窥者
应该是没有差别的。之所以会被电影感动,我想主要是因为那种感情引起了我的共鸣,说
白了就是带入感。

好的电影即使是题材非常不靠谱,照样能有强烈的带入感。比如费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
”还有“访谈录”。坏的电影则完全算计怎样的情节和台词,乃至是音乐可以唤起观众的
感情,比如琼瑶作品改编的玩意。之所以很喜欢费里尼的电影,是因为它总能唤醒我一些
非常复杂的回忆,那种感受就好像做了一个说不出来的梦,或者是因为喜欢什么人喜欢的
头脑发昏。

至于这部电影,到底唤醒了我什么样的感情呢?首先大概是对革命的憧憬。生不逢时的我
不知为何却非常向往8年前的那场革命般轰轰烈烈的生活,而且据说当年的两位主要领导
人一位是老城环的师姐,一位是遥感所的嫡系师兄。或许我生在那个时代,也只是老老实
实的在教室自习的分子之一,不过憧憬永远都是美好的事情。

其次大概是性。贝托鲁奇的电影向来非常的大胆,这部电影里面就很公开的探讨了一种终
极的3p关系,这里面包含同性爱,也包含乱伦。我没有兄弟姐妹,无法理解所谓的手足情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过我想如果我有一个亲哥哥的话,那个人对我一定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就是年轻人把性视为一种反抗成人世界的特权的想法,的确也非常有趣。不过好孩子
不应该谈论这种话题,呵呵。

最后大概是那种逃避。读虹影的《背叛之夏》里面有个情节非常震撼,就是8年前的夏天
之后,那些没跑掉的人为了避风头(其实是给一个马上要逃去德国的开欢送会)就躲到郊
区的某学校暂住(似乎是中戏或者北影)后来就聚在一起搞party,后来就变成了关灯的
那种乱交派对。当时那种无比压抑的气氛下,这种行为只能说是无可奈何之后的最后的一
种革命。电影里面三人躲在家里每天饮高档红酒,没完没了的性交,外面的游行即使天翻
地覆,这曾经的三位左翼积极分子也没有任何人表示出哪怕有一丁点的兴趣。

或许就像《英国情人》里面的那个朱利安,从剑桥拿了氰化钾来支援中国革命,后来却和
陈西滢的老婆缴不清,咬牙跑去陕北,却被沿路看到的真正的革命赤裸裸的影响给吓了回
来。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要砍头的,毛泽东关于革命的认识真的是一针见血。空有
革命的热情却厌恶暴力,只好躲在家里面或者是不痛不痒的高喊什么文化大革命,其结果
只有毫无意义罢了,所以才是the dreamers。

那个时代的人最终也会长大,也会变老,也会拥有权力、财富与地位。现在的法国和40年
前的法国相比,难道本质上有区别么?所以说那时的革命只是年轻时的一场梦。作为青春
的记忆被缅怀,被憧憬罢了。

不过我还是非常非常羡慕能够拥有那样青春的人。因为革命是要比恋爱还让人热血沸腾的
事情,即使枪毙、砍头,对我来说那才是浪漫的绝顶。希望我的后代能赶上这样的机会。

---仅以此文纪念在60年代拥有过青春的人们

 2 ) 《戏梦巴黎》(2)夕阳余晖:青春如此不同,青春如此相同


题记:
我们的青春同样听着鲍勃·迪伦和吉米的歌谣,只是我们的青春比那个伟大的年代晚了20年
   ――――卡夫卡·陆(KavkaLu)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6/2/25/12/kavkalu,20060225234456.jpg[/img]

老贝是五月巴黎的见证者,而我们只有在别人的光影里想象着巴黎和上海的老城,以及那些梧桐。
记忆的重叠有时是为了忘却不堪,而有时却为了让自己相信童话。
选择什么,不是理由,只有结果,就像我知道在这个凌晨你又长大了一岁,记忆的相片不会退色,而存在却在眼花缭乱的世界里再也无法唤醒昨天的你。
那家咖啡馆拆了……
基顿和卓别林的话题明显有着导演的个人喜好,在1968世界是毛哈哈的喜剧。领袖的画像在巴黎革命青年间流传,乌托邦让这些渴望新世界的孩子兴奋不已。
巴黎依旧至今喜欢中国红,陈文令的红色小孩可以在艺博会上一下子被法国人买走六个,而在1968年的巴黎,巨大的戈达尔《中国姑娘》海报传递着红色中国的讯息,革命的火焰在墙上召唤着理想主义的青年。
他们不是幼稚,他们是被传媒蛊惑后失去了辨识能力,70年代的性泛滥就是理想主义破灭后的必然产物。
生命就像《城市之光》里的女孩在想象和真实存在里寻找自己的位置,这同样预言了这些在狂热里的青年,当一切的光环随着黑夜陨落,你能够触及的只是爱人的温度,在她的丛林里躲藏,这是生命无数个假设里唯一可以到达的彼岸。
在詹尼斯·乔普林忧愁而苍凉的歌声里导演能和《礼帽Top Hat》 (1935)联系起来,同样礼帽也影射着他们的关系,老贝之牛是在于他每一部致敬的电影都和自己的电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看似寻常的串接里完善叙事,于是有了和《法外之徒(Bande à part)》一样的奔跑,被影响覆盖的影像里,青年带着梦想奔跑,这以后或许会成为一种超越。在插入的段落里所有的影像剪辑都很流畅,可见老贝的用心,这部被我放置了两年的电影完全是被人误导后的搁置,我一直以为这部影片讲的就是青春和情欲,然当我反复看到第三遍的时候,一些细节上的用心非常值得我们的电影人去学习,比如席奥家里有个白色的毛哈哈塑像,这个小道具确实是那个年代的产物,而在《芳香之旅》出现的塑像却和那个年代有着差异。
对于青年而言,所有的等待都是为了激情爆发的时刻,无法判断却依旧去做,在卢浮宫里奔跑,在青春的路上奔跑。
但是我不知道在迪伦《近似女王简(Queen Jane Approximately)》歌声之前的那段影像出自哪部名片(虚心求教了),那个年代迪伦的民谣在青年中广泛流传,而我们到了80年代后期才有了他的CD,我们听着从海峡那边带来的价格不菲的正版CD幻想着走向著名的《61号公路》,青春如此不同,青春如此相同。
在我繁复的经历里,有着同样的三人故事,她们是一对表姐妹,年少轻狂的日子不懂得三人的故事里有着别人多少的伤感。
所以,我十分理解伊莎贝拉打开煤气的举动,那是在父辈面前的羞愧,这样一个举动是告别昨天。
任何真正的告别都会有着一个仪式,就像本片里无论是伊莎贝拉模仿《金发维纳斯(Blonde Venus)》(1932),还是墙上的《蓝天使(Der Blaue Engel)》 (1930)剧照都可以看得出老贝的年代对于德国电影人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的崇敬之情。旧版《疤面煞星(Scarface)》(1932)同样出现在老贝的影像里,那些致敬段落让我想起了《雷昂LEON》里的猜谜游戏,它就像导演个人喜好的小游戏。胶片的影像语言到了上一世纪40年代已经基本完成,此后无非是变奏罢了。
在马修和伊莎贝拉第一次做爱时,老贝俯拍的青年手执红旗跑动的镜头有着非常明显的指向。而伊莎贝拉一滴泪将终结一个无性的时代,伊甸园在这栋公寓里消失了,此后,他们长大。
这同样象征了1968年代的一切,没有禁忌的青年勇往直前,直到理想在现实面前黯然消退,而所有的颜色只有自己的热血。
在1968的巴黎,美国文化延续了50年代在因为麦卡西现象附属物汽车性文化的扩张,革命和压制的另一面都是性文化的盛行,在中华帝国变态的明王朝造就了一次性文化的空前繁荣,而在整个文化大革命其间黄色手抄本和对于《列宁在1918》里芭蕾舞的迷恋构筑了“纯正”年代的独特中国性文化。
老贝让美国人马修打开法国女孩的身体,意味深长。美国因为它的越战成为全世界青年的敌人,而随着反战文化的的全球性美国的意识形态成为主流,在1968的巴黎,美国的詹尼斯·乔普林也是一面旗子。
我看不到里面的裸体,我能看到的是在外力作用下内在情绪的奔涌,这只能属于青年。
大多数中国人看这样的影片往往选择了肉欲的眼球,但,真相,有时非常简单,在狂热的革命背后那焦糊的烤盘已经告诉了你青春和成熟的距离。在《莫里森旅馆》里《Maggie M'Gill》的歌词会给我们一些指向式的歧视,他们的成长过程和私生子并无区别,在生命的旅程里,钱并不能结束空虚和迷茫。
当西方的青年对于沉闷的中产阶级文化不再有兴趣的时候,东方的禅宗给了他们失落之余一丝慰藉。而被迷幻音乐影响着的吉他大师正在创造一个辉煌的年代,一个即将传奇的年代。
这的确是具有思辨性话题,在丛林里大兵们听啥呢?!越南在欧洲的思维里难以忘记,而它甚至影响了当下欧洲对于伊拉克的关系。
《Hey joe》那首歌可以影响多少代人,在我们陷入迷茫的一刻。成长需要多大代价,两种文化的冲突在镜语之后,镜语里谁是谁的影子 ?!
很想截一张图,就是伊莎贝拉在屋子里扮演维纳斯的一刻,只有残缺的才是完美的,然而我们身处哈哈,所有的裸体在哈哈都指向淫秽。
噢,我们的哈哈论坛如此纯洁,我们都是孙悟空。
我不知道你是否注意《中国姑娘》的语录在席奥的朗读里依旧神圣,而旁边的瓷像发着神圣的光芒。
我认同老贝的观点,1968属于毛哈哈,他是人类记录片的总导演。“在这部电影里,每个人都是临时演员”。
在所有的幻觉和向往之后,人会逐渐长大,穆谢特在黑白的影像里一如既往赴死,而被迫长大的伊莎贝拉五味杂陈,那么选择一下,在生与死之间,以女孩的坚决,以所有的荒谬。
在1968的巴黎,他们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1968的上海,我无权选择命运,而你,哇哇坠地…

【附录:影片资料】
《梦想家(The dreamers)》2003意大利
导演: 贝纳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
演员: 迈克尔·皮特(Michael Pitt)、路易斯·加瑞尔(Louis Garrel)、伊娃·格林(Eva Green)
片长: 115分钟
个人评价:艺术性9,欣赏性8(宝刀不老)

2006年2月25日 星期六 下午11时50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3 ) 边角料

好久不写玩意儿了

说点边角料,这片子对我来说好玩的在于插入的老电影。最好看的是他们模仿戈达尔的《法外之徒》去跑卢浮宫。

跑完之后那段台词模仿的是畸形人Freaks

出现了卓别林的城市之光,不罗嗦

霍克斯的疤面人,不罗嗦either

出现了筋疲力竭、无垠的反抗。

嘉宝那段,是她的瑞典女王,那个小胡子男人就是默片时期大名鼎鼎的John Gilbert,他是嘉宝专配。此君39年就死于心脏病了。

还有阿斯泰尔跳舞那段,那是高礼帽top hat

最开始他们看的电影是恐怖走廊,塞缪尔·富勒大人的名作。

基顿那段是《摄影师》

女孩模仿过斯登堡的金发维纳斯和怀尔德的日落大道

最后打开煤气那段是少女穆谢特,老实说这片子在1968年来说算新片了,因为是1967年拍的。

还有一些,记不太准了。

 4 ) 年青的希望、爱与哀愁

二零零四年二月十四日的晚上,THE DREAMSERS在多伦多上映,我和两个男孩去看了这部电影。
 
 我们到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始了。

 我非常喜爱这部电影的开头。弥漫着六十年代动荡不安的气味和巴黎流动的狂欢氛围。我以为这会是一部讲述有关New Wave或者类似Ernest Hemingway的A MOVEABLE FEAST那样的巴黎故事。因为影片开始确实给了我这样的错觉。

 但其实不是。这里的巴黎是六十年代末的巴黎,1968年的巴黎。迷茫而令人激动的六十年代正在结束着,大麻的烟雾正逐渐消散开来,狂欢的盛宴即将谢幕。在巴黎的美国人Mathhew与Isabell和Theo这对姐弟相遇,他们将他带入他们的公寓,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巴黎。

 Isabell和Theo的父亲是一位小说家。他和妻子开始旅行。三个年轻人在公寓里独自享受着自由。在他们的房间,墙上贴着毛泽东画像的房间,永远有着红酒的房间,他们躺着坐着讨论着。讨论着电影,电影,电影,还是电影。而在外面,巴黎的学生正潮如火如荼的游行。Theo学习电影,Isabelle热爱电影,而Matthew,毫无疑问的,有着相同兴趣。三人一起第一晚,从洗手间出来的Matthew看到这对姐弟赤身裸体躺在一起。Theo越来越少的去上课。他们在这栋房子里,忘记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这里是他们的城堡,这里有着他们自己的时间。

 他们有时忽然玩起一种表演电影场景然后让对方猜名字的游戏。Theo输了的时候,Isabelle让他当着她和Matthew的面手淫。而Matthew输了,Theo要求他和Isabelle在他面前做爱。美丽的Isabelle,她一直魅力四射得让人目不转睛。而现在她正微笑着轻摇腰肢解。她的裸体真是美得让人喉咙缩紧。Matthew忽然逃走。然后很快在厨房被Theo捉住。Isabelle将Matthew脱光。然后他们躺下做了起来。Theo看着他们,隔着桌子,煎起了鸡蛋。鸡蛋在平底锅上吱吱作响。吱吱作响。鸡蛋煎好了。Theo蹲下,碰触Isabelle,他看着他手指上Isabelle的液体,笑了一下走了出去。Matthew摸了一手的血。Isabelle是处女。

 然后是做爱,说话,度过时间。Matthew发现他爱的这对姐弟内心仍如孩子般干净纯真,他担心害怕,因为他爱Isabelle, 他也爱Theo,他爱他们。他希望他们和他一起成长,至少Isabelle,他的爱人,他想她进入真实的世界。Theo,Matthew告诉他,你是在表演,你的房间贴着毛泽东的画报,摆着他的塑像,但你其实并不了解革命,你只是想象着自己的革命,然后表演出你对自己梦想的热爱。你无法改变这个世界,因为你身在其中。你无法颠覆你自己。而Isabelle,妩媚充满女人味的Isabelle,她其实也是的。在Matthew来到她从未示人的房间,他看到他爱人的另一面。这是个小女孩的房间。Isabelle,她 还是个小女孩。她想保护她的世界,她还有Theo,她也想留住Matthew,她的第一个爱人。所以最后她打开煤气阀。然而街上的游行惊醒了他们。他们冲下楼去,投入到游行中。Theo要去投汽油瓶攻击警察。Matthew想阻止他,因为他反对以暴力,他反对以暴制暴。但他阻止不了Theo,而Isabell跟着Theo去了,Matthew独自离开疯狂的人群。这对害怕长大的人,在青春结束之前,解决了自己。无论是Isabelle开煤气,还是Theo在游行中在最前面去投汽油瓶,都是极端到自我毁灭的保护自己世界的方式。Matthew是一个见证者,A story teller,一个清醒者。

 看完后,三人坐在咖啡馆聊天。T以前选修过法国电影。所以给我解释了很多影片中出现的电影和电影人名。很有帮助。也许看这部电影需要做笔记,然后将里面出现的电影都看一遍,才能真正理解完全的意思。因为从表面的情节来看,这只是一个关于年轻人的故事。巴黎也好,六十年代也罢,只是一幅华丽的背景。The Dreamer,与巴黎无关,与六十年代无关。这里有的是年轻人探索他们热爱的电影,他们的爱。他们未知的性。他们开垦着自己的内心和身体。但这样的主题,在那色彩刺激的背景下,却发展得逐渐模糊看不清晰。与世隔绝上演的故事与让人癫狂的进行中的革命同时交替,眼花缭乱得头脑只剩摸棱两可的判断。

 影片画面非常美,张张明信片般,看得人目眩神迷。这也是Bertolucci片子一贯的特色。Bernardo Bertolucci自不必多说,Last Tango in Paris, The Last Emperor, Little Buddha等片的导演。The Dreamers的男女主角也是魅力非凡,无论外貌还是神气。我尤其喜欢扮演Theo的Louis Garrel。Philippe Garrel的儿子。有着典型的意大利男人的脸,和忧郁淘气的表情,英俊不已。而Eva Green,Isabelle的扮演者,表演让人惊艳,而这还只是她的第一部电影。新生代的法国女演员,无论是Eva Green还是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 Le中的Audrey Tautou都有着让人称叹的天赋和演技。相比之下,美国同代的女星中就缺乏这样天才的灵气。影片又名Paris '68 (2002) (UK) (working title),Sognatori, I (2003) (Italy) 评级MPAA: Rated NC-17 for explicit sexual content.

 写这篇日志的时候,听着Jerry lee Lewis的现场版CD,只觉得六十年代果然充满了一种让人浑身发痒的激动劲头,却又转瞬即逝般让人惆怅难忘。Bertolucci拍这部片子显然是为了纪念他六十年代末在巴黎的日子。人老了,善于回忆。今天在网上听了NPR对他的采访。他说他想通过这部电影让今日的年轻人感受那个时代,六十年代这个值得纪念的时代。还有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他们的希望,爱与哀愁。“那个时候的年轻人的希望是改变世界,”“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否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他们对爱,对性,对自身的探索,与现在年轻人们有着共鸣。”“Matthew,他是一个美国人。站在那里的是我,还有来到美国后的我。”但我想说,The Dreamers,或者我们称Paris '68,它本身并非如那个时代一般让人难以忘记。它太过于关注自身,而与它的时代背景孤绝开来。六十年代只是片中的一场浮光掠影。而三个年轻人的爱,他们的故事,缺乏打动人心的悲剧力量和引人思考的深刻性。这不是一部时代的传记,不是关于一代青年的记叙。它缺少对那个时代根本性的继承和完整画面的记忆。它本身也无法成为Bertolucci电影创作历程上的一个Icon。因为我们甚至无法从这部影片中挖掘出独立的Bertolucci自己。The Dreamers,是一场梦。醒来,已经有些记不起。


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have lived in Paris as a young man, then wherever you go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it stays with you, for Paris is a moveable feast.
                                   --Ernest Hemingway

 5 ) 本是同根生,你天生适合我的灵魂

本片的初衷是致敬戈达尔和追忆革命的60年代。若要完整理解本片,需要理清贝式和戈式的电影脉络,以及68年法国红五月的前因后果。事实上,这股从自由世界中心产生的思潮,借着东方吹来的热风,缔造了垮掉一代,创造了自由主义的高潮。用原著作者的话说:到今天,我们依然活在后60年代。

上图是餐桌上的一幕,下图是著名的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和比他更著名的女权主义鼻祖波伏娃

1968年,美国年轻人Matthew在巴黎做交换生。因为经常去电影院,巧遇了同样热爱电影的双胞胎兄妹Theo和Isabella。就像权游里的詹姆和瑟后,Theo和Isabella是一对双胞胎,手臂上还至今还留有出生时被分开的伤痕。兄妹俩热情地邀请Matthew去家里做客。电影由此展开。

Theo和Isabella就像是没有出走伊甸园的亚当夏娃。外来者Matthew住进他们家大房子的第一夜,看到兄妹二人赤身裸体躺在一起,以为兄妹二人之间存在不伦恋情。然而,他和Isabella第一次交合时却发现,Isabella是处女。地上到处都是血,处女血。他惊讶异常,应该说又惊又喜,狂吻Isabella。Theo平静地在一边看着这一幕:“我们是双胞胎,你以为呢?”

是处女,又能说明什么呢?真是直男的天真。

Matthew第二次与Isabella做爱,直言不讳地问道:“你和Theo从来没有做过?(Theo never inside you?)” Isabella 回答道:”他一直与我同在(He is always inside me)”. 这样的回答让正常取向的普世价值观青年Matthew颇为满意:Isabella确实没有和Theo做过,他Matthew,是进入这个”美的几乎下流“的女神身体的第一个男人。然而,就像许多爱情悲剧一样,这句话的另一面是:你能进入我的阴道,却不能进入我的心。在这个时刻,处在性爱初体验的Matthew还未能体会到这另一面的苦涩。就像Isabella对这段感情也是满意的:My little Matthew,My first love.

不符合普世价值的三人关系

Matthew趁胜追击,想要打碎兄妹二人的小世界。三个人一起在浴缸里,Isabella对Matthew说: I love you. Theo说: I love you, too. We love you. Matthew很不高兴地对Theo说:not too, just say I love you. Matthew 怒斥道:”Isabella你谈过恋爱么?你单独和男孩子出去过么?“Isabella茫然地转向Theo询问,Matthew吼道:”你不需要他的同意!“ 很显然,兄妹始终处在相对封闭的小世界里,保持在外人看来近乎暧昧的关系,而自己浑然不觉。普世价值观的Matthew告诉二人:这不正常,正常的恋爱是该1,2,3….

正常恋爱现场

Isabella同意和Matthew单独出去约会,就像普通的小情侣一样坐在影院的最后一排卿卿我我。然而,回到家,Isabella敏感地发现了桌上有女人的黑手套,但不是她的。原来Theo也像他们一样,有了正常的恋情,把女同学带回家过夜。Matthew强行要求进入Isabella的卧室看看。Isabella不得不带他进入了自己的闺房,13岁女孩的房间。在摆着一对小熊的床头,Isabella和Matthew玩起了成人游戏。Matthew很热情地帮她口交,有点色情,但是,很正常。一切都进展顺利,这对双胞胎的分割手术,就像出生时那样,有点痛苦但基本顺利。

直到,隔壁突然响起了La Mer(大海)

那堵叫“正常”的墙。

这首歌之前也出现过,是Theo和Isabella的同好。如今Theo在别的女人面前放起了这首歌,有别的女人进入Theo的生活。Isabella一下子就失控了,推开了Matthew:”你是谁?你在我的房间干什么?" 她不停地敲打着墙,喊着Theo的名字。终于,Isabella,发现了承认了,自己对双胞胎哥哥Matthew超越亲情的感情。

他们是双胞胎。他们是一个人的两面。他们应该在一起。而这堵墙,正常,阻止了他们。人人都在寻求灵魂伴侣,而他们这样天生就是彼此的另一面,却要正常地被分开。

理想和现实

本片充满理想(电影,虚拟)和现实的对比。整部片子都充满了对戈达尔的致敬。兄妹两在现实里模仿戈达尔的电影,从三人携手跑过卢浮宫,到以猜电影为由头的真人大冒险行动。两次猜电影。第一次Theo输了,要对着自己喜欢的女明星打飞机。而Theo和Matthew离开房间以后,Isabella用手”清洁“了哥哥留在门上的”污秽物“。第二次Isabella输了,要和Matthew当着Theo做爱。实际上,这两次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冒险,只是兄妹二人各自设局,去促成对方的心愿。

三个人的结构是巧妙的,同样充满统一对立。三个人的小团体,相对于外面喧闹的世界,蔓延的革命情绪,是统一的。然而,又各有差异。

mao主义者

首先,Metthew是理智现实的,Theo是激进理想的,Isabella是沉默的。Matthew相对于激进的Theo,较为理智现实,具有一定批判性。Matthew和Theo在观念上冲突不断,从越战到文化大革命,针锋相对,而Isabella对于他们的争论基本上未置一词。和双胞胎父母吃晚饭的时候,Matthew就提到打火机能够丈量一切,打火机的尺寸几乎可以作为桌布,墙面,乃至于Isabella手指的长度单位。不难看出,这反应了Matthew的理性思维,和标准化(普世价值)的思想印记。Theo的想法较为幼稚和理想化,崇尚热情本身,而缺乏更加细化的思考,落不到实处。家里到处放着毛的画像,并且以红宝书为圣经。很显然,Theo在本片中是戈达尔的化身(事实上,有意思的是Theo的扮演者今年的新片就直接出演了戈达尔本人),一个空有纲领没有细则的猫主义者。

Theo相对于Isabella却是现实的。他鼓励妹妹和外来者Matthew交往。他清醒地意识到,即便是三个人看似较为和谐的相处,也是暂时的,是学运罢工罢课,父母离开又留下生活费,才短暂地被创造出来。而Isabella并没有这份清醒,结尾之前,三个人躺在具有象征性的帐篷里,Isabella要求Theo:说你爱我,永远爱我。Isabella发现父母回来过以后,毫不犹豫地打开煤气,想让三个人的小世界去死(永存)。

结尾

本片的结尾,堪称绝妙,完美地把上述散落的元素统一到一起。Isabella寻死的计划并没有实现,游行者的一块石头打破了窗户,带来了新鲜的空气,闯进了他们三个人的小世界。就像Matthew这块石头,一个月前那样闯进了她和Theo的小世界。Theo 打开大门,把Isabella和Matthew推入游行队伍里(现实的世界)。

保守的Matthew主张非暴力,只在人群里抗议
冲破火线的兄妹

作为猫主义者,Theo拿着瓦斯瓶,要冲到最前面。而保守的Matthew主张非暴力,只在人群里抗议。从头到尾,对政治不置一词的Isabella,毫不犹豫地选择和Theo一起冲到封锁线。Isabella本来就想死,又何所畏惧危险,只要能和Theo在一起。激进的Theo选择了革命,保守的Matthew选择了温和抗议。最理想主义的Isabella,始终选择的是爱。

我认为Isabella才是这部电影的主角,不仅体现在拱门式的结构上,同样体现在象征意义上(参见对比图片)Frida的图中,自己像母亲抱着婴儿一样抱着丈夫Digeo,身后的山岚大地都是自己的形象,而Digeo拥有象征智慧的三只眼睛,和象征希望与创造力的火种。寓意是明显的:Frida滋养了Digeo,Digeo是带来希望与智慧的普罗米修斯。说到底,光荣的源头还是Frida的。本片中的Isabella同样是这样的角色。片中始终是一个或者两个男主依靠在她的肩头。上文中也提到了,她对Matthew说: My little Matthew, My first Love. 无论是Matthew还是Theo,都受Isabella的庇护。她是自由女神的化身。

右图是frida kahlo的名画,画中她抱着自己的丈夫Digeo

 6 ) 革命,梦想,爱情

    法国人似乎已经成了浪漫的代名词,而法国的浪漫如今对于我们似乎只是意味着爱情的浪漫,意味着法国式热吻,法国式的烛光晚餐,法国式的美酒,法国式的建筑,当然,还有法国式的电影。或许只有学历史的人还知晓了法国式的革命,也只有如今上了些年纪的知识分子才记得三十多年前那场法国式的浪漫主义革命热潮,那场轰轰烈烈的五月风暴。而如今,一部意大利人拍摄的发生在法国的电影将那几个月的巴黎呈现在观众眼前,把几个革命中的年轻人的爱情与革命以一种浪漫的,怪诞的形式向我们呈现。《梦想家》,意大利名导,贝托鲁奇于2003年奉上的影片,一部充满争议又绝对优秀的影片。

    故事由一个在法国上学的美国人展开,那是五月风暴前夕,1968年的春天,这位反对暴力的美国大男孩沉醉于法国电影。而那个时期,这个来自于以理性和功利著称国度的青年无可选择的被卷入了那场法国式的革命。作为大革命的故乡,法国人浪漫的天性竟能使革命这一充满了暴力的活动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而美国男孩马修就遇到了一对法国兄妹里奥和伊莎贝尔,对电影的热爱使他们相识,成为了要好的朋友。而故事后来的发展则显得充满了在我们看来诡异的情节,或许只有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才能更好的了解那段影片。里奥兄妹是当时参加运动的学生的典型形象,他们首先面对的是与父母的矛盾,他们的父亲是典型的法国知识分子,他更热衷于用诗句表达思想,于是他与子女的矛盾由此产生,但是他们之间是一种隐性的不激烈的对抗,诗人的父亲容忍了叛逆的子女,这也反应了那个躁动的时代,那个人们声称孩子战胜了父母的年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里奥兄妹只有在钱用完时想起父亲的时候,马修却要不断的给远方的父母写信描述他的生活。而马修开始与里奥兄妹之间怪异的关系产生了冲突,他无法理解(又有几人可以理解?)里奥兄妹间怪异的亲密关系,他们兄妹俩赤裸的睡在一起,一起呆在浴缸里,里奥与妹妹打赌输了后被罚在妹妹面前自慰,而更惊异的还是里奥要求妹妹与马修在他面前。马修开始无法理解这一切,但是渐渐的他们相同的爱好和马修对寂寞的恐惧是他最终走进了这对兄妹的生活。而最终的冲突还是发生了,实际上在交往过程中,马修与里奥就多次发生了思想观念上的冲突,马修发对暴力,抵制激进的做法;而里奥则主张激进的介入社会,以毛泽东为偶像,热烈歌颂“Maoism”,最终,在那个风暴之夜,他们选择了不同的路,里奥一手拉着妹妹的手,一手举着自制燃烧弹走向了革命的街头,而马修则无助彷徨的走向躁动街头的另一边,消逝于人群中。

    片中马修与伊莎贝尔的爱情显得浪漫而又充满的诡异,他们从相识到相恋是那么短暂,短暂的他们思想上的分歧还没有充分碰撞就步入了爱河。有个镜头相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当马修和伊莎贝尔在里奥面前,如果说这个就够令人惊讶的话,那么后面发生的就令人无比意外了,在后,马修看着染着红色的手指时,观众和他同时意识到了,伊莎贝尔竟然是个,那个看起来叛逆独立的女孩似乎不应是个,而她的第一次竟然源于和哥哥的打赌,这似乎向我们充分表现了革命年代的狂热与迷失。当然,显然伊莎贝尔无论处于什么,她确实爱上了马修,或许我们可以从前面的情节猜测这又是这对精灵古怪的兄妹有意设计的“圈套”。而相爱后的马修显然又一次陷入了与里奥兄妹亲密关系的冲突中,他直接问道伊莎贝尔如果他们的父母发现他们兄妹的关系时,她会如何,而这个姑娘毫不犹豫的回答她会去死。而当她的父母发现了他们三人赤裸的睡在一顶自制的“帐篷”里的时候没有勃然大怒,似乎那真是个孩子战胜父母的年代,他留下支票和妻子离去。而当伊莎贝尔从睡梦中醒来意识到父母已经发现了这一切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死亡,确实是毫不犹豫,没有我们想象的应有的矛盾和眼泪,依然的把煤气通向他们三人沉睡的“帐篷”。而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革命的风暴突然爆发了,一个石块砸烂了玻璃,惊醒了三人,当革命到了高潮时,革命的信仰者就把他的一切交给了革命,包括他们的生命,他们已经无从选择自己的生死时机。到了这里,影片的尾声,两种思想的矛盾爆发了,那一刻的分裂甚至也那么的毫不犹豫,特别对于马修和伊莎贝尔这对恋人,当马修和里奥争吵时,她这一边默默的观看,当需要她作出何去何从的抉择时,她毫不犹豫的跟随了哥哥,导演在这里显得无比“残忍”,没有让伊莎贝尔在那里抉择一番,跟随哥哥时也没有跟马修泪眼相望,毫不回头的走向了远处的火光。这样的结局不完美,但是绝对真实,绝对跟震人心魄。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影片中不时出现的“中国元素”令人在看片时有些饶有兴致的感觉。里奥家中挂着许多毛主席画像,与之对照的是他们把《自由引导人民》的那位女人头像换成了梦露。而一段情节中,里奥对马修说道,他们的父母都应该被送上审判台,应该送到乡下去接受再教育,在显然是受到了中国“上山下乡”的影响。法国大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深远,特别是通过深受法国大革命影响的苏联革命的间接传承,中国革命中有着强烈的法国色彩,而在那个年代,中国当时的那些革命思想竟然影响了浪漫之都的学生。

    影片的性爱尺度相当大胆,这也是它最受争议的地方,确实从其未删节版本的性爱场面看已经到了纯色情的地步,但是和纯色情毕竟不同的是,这一切不是为色情而色情,所以看起来并不觉得淫秽,相反如伊莎贝尔第一次那样的场景给人的更多的是震撼。对于对法国老电影并不熟悉的我来说,影片中不时穿插的老影片镜头看着非常令人舒服,导演对于这样的切换显得驾轻就熟令人赞叹。特别是飞奔过卢浮宫那个镜头是片中最为“阳光”,最能体现年轻人的那种朝气与放荡不羁的镜头,让人久久回味。

    在一场动荡的运动中,思想的碰撞体现了每个人的梦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都是梦想家,我们都试图实现我们的梦想。马修有马修的梦想,里奥和伊莎贝尔有他们的梦想,但是梦想的不同只能使他们分道扬镳,只是在这个过程中,那段在影片结尾骤然结束的凄美爱情令人惋惜,令人回味。

http://handsomewang.blogdriver.com/handsomewang/966035.html

 短评

世界上最邪恶的一种生物叫双胞胎。

10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处女开红的鲜血,残忍地涂抹在青春的躁动上

12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两个长得非常好看的神经病

17分钟前
  • A L E X
  • 推荐

披着政治外衣的伪3P。在如此一个动荡的年代大家都有一份不安分的心,自然也就造就了一段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畸恋。黑白老片与影片如此自然的融合,虽各演员都全裸出镜,但同时也表现的十分自然。很多镜头定格下来依然觉得很美。★★★☆

22分钟前
  • Q。
  • 推荐

当然,与喜欢政治一样喜欢性描写的Bertolucci自然不会忘记他最擅长的东西。我之所以在前面提到十八岁以上,也便是因为他坦白而热烈的镜头。兄妹间互相爱抚亲吻;三人几乎没有尺度的裸露;Isabelle和Matthew在厨房的地上做爱并失去贞操,而Theo却在一边若无其事地煎鸡蛋。他们甚至彼此相爱。

26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推荐

处处都是向新浪潮致敬的音乐和画面,开篇就是《400击》的ost。恩,是否过度沉溺于电影(或是梦境),就会不知道外面纷扰的世界呢?那一抹鲜血,涂在脸上,青春之于他们,果真就是暴走的性欲啊。伊娃格林好美!

31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其实我每次去看电影看画展,都是想在途中经逢一两个传说中的无话不谈的朋友,一起躲雨,一起分食同一块三明治。但始终失败。青春澎湃的性欲退散之后,这个世界可能也会跟着变得清凉,或者荒凉。

36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电影……

40分钟前
  • Touma
  • 力荐

片中描绘的三人关系意外地跟68年整件事情的本质一样:资产阶级后裔的脆弱、天真、虚张声势、粉红色。美国人带着流行文化入侵却佯装腼腆,欧洲人看上去成熟纵欲却是处女。是古老的欧洲诱奸年轻的美国还是年轻的美国诱奸古老的欧洲?左派符号只是装饰,法国年轻人需要享用他们的祖国所没有的摇滚乐。

42分钟前
  • 离净语
  • 还行

本片最特别的地方,不是学运街头、迷影情怀、尺度大胆、和巴黎美景,而是一个来自美国的年轻人在餐桌上给文化自负我思故我在的法国高知一家四口上了堂有关寰宇和谐的哲学课!“打火机的长度刚好等于桌布方格的对角线。”……

46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断臂维纳斯那一幕简直惊呆了。。。

50分钟前
  • 余小岛
  • 推荐

她说我们不用做爱 因为他就在我身体里

55分钟前
  • 小殘花♫半熟
  • 力荐

从记录片来说呢,,,我不懂。。。。从爱情片来说呢。。。。马修真是被二到了。。。整一个吐槽无力。。。。马修后面整个人都傻了。。估计会回美国。这TM都是什么人,什么变态啊。

58分钟前
  • 郁程
  • 推荐

幸好我不是文艺青年,他们的基因太可怕了。除了“断臂维纳斯”的那一幕彻底惊艳到我之外,大部分时间里还是为自己是个接地气的庸俗的实用主义者而倍感自豪。

59分钟前
  • 樹一
  • 推荐

他们三个想破《不法之徒》里面的跑步记录那里我喜欢死了

1小时前
  • Paktin
  • 力荐

#重看#献给影迷与摇滚乐迷(原声满分)的血色浪漫情书。相似的社会背景可同步联想到阿萨亚斯的《五月之后》(且男主亦有几分神似路易·加瑞尔)及路易马勒之《五月傻瓜》——“60年代全世界的青年都在革命,全世界的青年都在迷幻,全世界的青年都在flower children,呼吸一口巴黎激进的空气,就站在了理想主义的门前,那是只有青春独享的特权”。1968年真是独特的年份,巴黎飘荡着左翼迷醉的风,伟大舵手与梦露在攻占巴士底狱的城市相逢,越战正如火如荼,新浪潮诸将声援朗格鲁瓦,翌年Woodstock就要扇起“make love not war”的风潮,而这三位在精神和肉体上从联结到分离的年轻人,以汹涌的勇气和四溢的情欲对抗着虚无青春的流逝,逃离父权的掌控指挥,欧洲和美洲对自由的不同定义,最终成为属于自己阶层的梦想家。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我觉得电影拍得没有书有韵味...虽然作者本人说这是两样又相干又无干的事物,有点象泰奥和伊萨,呵呵.但是把两个男孩的关系处理得太简单了,没有那种暧昧的张力了.

1小时前
  • 王小能
  • 推荐

女主角的乳房形状好奇怪。

1小时前
  • 蔡粘粘
  • 还行

青春跟政治、文艺的3P

1小时前
  • 影志
  • 力荐

假3P,真乱伦。

1小时前
  • 扭腰客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