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

爱情片大陆2017

主演:黄轩,苗苗,钟楚曦,杨采钰,李晓峰

导演:冯小刚

播放地址

 剧照

芳华 剧照 NO.1芳华 剧照 NO.2芳华 剧照 NO.3芳华 剧照 NO.4芳华 剧照 NO.5芳华 剧照 NO.6芳华 剧照 NO.13芳华 剧照 NO.14芳华 剧照 NO.15芳华 剧照 NO.16芳华 剧照 NO.17芳华 剧照 NO.18芳华 剧照 NO.19芳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5 20:48

详细剧情

影片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部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年轻人在爱情萌发时经历了残酷战争的洗礼。“活雷锋”刘峰(黄轩饰)由于一次触摸事件被集体抛弃,从农村来的何小萍(苗苗饰),因“不良习气”屡次遭到文工团女兵的歧视与排斥,萧穗子(钟楚曦饰)默默暗恋着文工团小号手。三人因命运巧合重逢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昔日文工团的战友林丁丁、郝淑雯、陈灿等人也在时代变革中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命运。

 长篇影评

 1 ) 《芳华》一曲广陵散

《芳华》中最打动你的细节是什么?

1.精神病医院,夜晚礼堂外草坪上何小萍的独舞。很多年前读过黄仁宇《黄河青山》里的一段话,大意是,岁月流逝,悲伤和冷笑竟然可以互换。当年的严肃而今成为荒诞,而当年的冷笑竟也变成了感伤。草坪的尽头,那场即将曲终人散的演出正灯火通明,这个穿病号服的精神病患放下了当年集体演出中的紧张,完全沉浸在舞蹈中,真是纯美的感伤和荒诞。如果电影在此刻结束,也未尝不可。谁都知道,从此,在中国,时代的车轮隆隆向前,一切都将成为为了忘却的纪念。

电影还是继续了。犹如生活。

2. 海口街头,刘峰定睛认出照片上的林丁丁,嘴角的那一抹笑。那一瞬间有释怀,自嘲,怀念,谅解,只是没有了爱恨。这也算是相逢一笑泯恩仇,一笑间,你我芳华不再,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3. 蒙自车站,已经是九十年代中期,满身风尘疲惫潦倒的中年男人,轻嘲道:什么是过的好?什么是过的不好?比起埋在这里的弟兄,我敢说我现在过得不好吗?

天高云淡,风日正好。还有一只独臂,还你那年未尽的拥抱。

因为这最后一幕,对演员黄轩路人转粉。

——————-

很多评论都在讲这个电影不如原小说批判深刻,然而我还是很喜欢这个电影。冯导是在后来时代的洪流中得益的成功者,因此他有谅解,有妥协。

严歌苓不是王朔,没有阳光灿烂的日子。无论是萧穗子得知父亲被平反时泼茶大呼,还是何小萍握着父亲临终前从新疆劳改地给女儿织的毛衣欲哭无泪,都是严歌苓们的伤痕。文工团解散时合唱的送战友踏征程,也是伤痕文学(电影)“带手铐的旅客”插曲,唱彻大江南北。那个时代的很多青春都是在这样小心翼翼中压抑,在压抑中清醒,在无法挽回的创伤中复苏。

我还依稀记得童年时翻到过家中抽屉里母亲珍藏的翻拍的平反文件,一长串名单里有我外公的名字,他在我出生十年前就寂寞地去世了。有那么多无法等到的归来。

但严歌苓也有谅解,有同情,有淡忘。

还能怎么样呢。一回头,轻舟已过万重山。

所谓历史,亲历者往往不适合秉笔直书。他们只能怀旧,抒情,欲语还休,在感伤中交织着光影,是非短长留与后人评说。

因此,这部电影的缺陷如此明显,但了解的人,也都原谅了。这是一个时代的广陵散。

 2 ) 我们会是最后一代看懂这部电影的人吗?

1990年,我出生在广西省崇左市,中国和越南交界的一个小镇。
小时候,母亲告诉我,我出生在崇左原因是因为父亲在那里当兵。再长大一点点的时候,父亲有次喝醉了告诉我,他和越南人打过仗。他的战友炸死在他的身旁。那时,他只有16岁,为了当兵,他谎报了年龄。

从青春期开始,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和他说过话。

在我的眼中,他是一个糟糕的父亲。脾气暴躁、易怒、酗酒。我甚至觉得,如果我和他的战友有一方要死,他会选是我。
我时常觉得我母亲有严重的被害妄想症。
她害怕我离开家乡去往北京,害怕我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她甚至觉得我想有所作为是可怕的。

我母亲一直有个极端的愿望,是我能回到家乡一直待在她的身边,哪怕什么事情都不做。

在我稍大一些后,我大概明白,她的恐惧来源于山头那一座无碑的坟。

那个坟,不能立碑。

我小时候,母亲叫我给这个无碑的坟下跪磕头。我问他是谁?母亲说你不要问。
我不从,如果不知道是谁,那我下什么跪磕什么头?!母亲劈头盖脸地就是一耳光。
我恨透了坟墓里那个无名人!

后来,我才终于知道,那里躺着的是我的“亲外公”(我从小有个“后外公”)。母亲说亲外公是被“文革”打倒的,终日劳动,积劳成疾,最后病死了。母亲还说,亲外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远近闻名的才子,过年来家里求对联的队伍一直能排到马路对面去。

母亲却没告诉我,亲外公被“斗”死的那年,她只有十六岁。

这些支离破碎的故事大多只是茶余饭后的闲聊,它们从来都无法构成我对我父母的理解。

我理解的父亲,是一个暴躁易怒,蛮不讲理的退伍军人。
我理解的母亲,是一个鼠目寸光,胆小怪异的落后妈妈。

我真的怀疑,他们是否有过像我一样的青春?他们是不是生下来就这般的惹人讨厌,固执又老土?
后来,我稍稍理解了他们,但却无法和解。

从青春期开始,我逐渐筑起了一座高高的,透明的墙。我们彼此能看见,却不能拥抱。
我一直以为,我将以这样的方式和他们度过终生。

直到《芳华》。

猝不及防地,那些支离破碎的故事,恍然之间连成了一个整体。我亲身站在了那个时代,看到我母亲在泳池里绽放光芒的胴体,看到我父亲谎报年龄上战场的恐惧,也看到了我母亲得知自己爸爸去世后的幻灭,和我父亲退伍归来后的绝望。

我终于伸过手,透过那道高墙,摸到了我的父亲和母亲悲凉的双手。

感谢《芳华》,一个冷静而克制地讲述了一个快要被遗忘的时代的故事。
原来,他们也有过鲜活而明亮的肉体,有过炽热而浓烈的爱情,有过直纯而不凡的梦想。

当变化来临时,没有超级英雄,没有主角光环,没有逆天大反转的情节。时代的车轮碾压而过,善良是微不足道的一滩泥土,被万人踩在脚下,也为万人留下希望。

我们,会是最后一代看懂这部电影的人吗?

 3 ) 抱歉,我无法赞美《芳华》

时常都感到冯小刚的诚惶诚恐与自相矛盾。就像他经常语出惊人,但又常常很快认怂,内里其实异常谨小慎微,胆怯又不安。

《芳华》如是。

相比王朔坦然揭露自己青春的狼狈,姜文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用vo点明回忆总有自我欺骗与自我美化的嫌疑,冯小刚的胆怯,是在于不太愿意承认过往的不堪,希望用感性、暧昧来消解一切,留下“岁月静好”的样子。

《芳华》说是要怀缅青春,但冯小刚真正要怀缅的只是那些青春靓丽的女性,这是他当年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所以这部电影中的女性几乎没有什么坏人,但凡有一些遭人诟病的行为,比如林丁丁对刘峰的伤害,便马上以穗子这个第三者角度的旁白补充道:“后来,我终于理解(明白)了……”。一切行为都被理解、原谅了,剩下的只有泳池和舞蹈室中摇曳生姿的曼妙身影,风华正茂自不待言。

冯小刚擅于隐藏这种人性的“狼狈”,一如隐匿自己的不堪,就像那个塞了海绵的胸罩,虽然原著中说明了胸罩属于何小萍,但在戏中这段却被暧昧处理了。冯小刚坦言是因为怕令何小萍这个角色显得“负面”,遭到伤害,但其实何小萍在胸罩里塞了海绵,才显现出了她在整个大环境中的自卑和不安,这远比三番四次嘲笑她的体味要有力得多。但冯小刚害怕将这种“狼狈”公之于众,反而何小萍偷了军装去拍照他就大书特书,因为事件的背后有何小萍与父亲的感情线——只要感性上取得共鸣,便令他不再害怕行为本身的“问题”,这是冯小刚电影里一直以来的逻辑,所以他向来热衷用煽情的通俗技巧来营造共鸣,而从不是揭露人性。在感性上获得认同,是他致胜的武器,也是令他感受到安全的砝码。

戏中的男性角色们其实也一样。穗子爱慕的陈灿接受了穗子的金项链做金牙,最后却还是选择了门当户对的郝淑雯,这个可能是“渣男”的红二代角色在电影中被处理得相当模糊和面目不清,几乎没有什么深入讨论的空间,剩下的只是他爬上坦克举起小号吹响的优美身姿;原著中写刘峰的手摸到了林丁丁的胸罩扣子,林丁丁大喊了“救命”,但在冯小刚的电影中,这段也被隐匿改写了,刘峰这种人性化的举动在冯看来是又一种“不堪”,刘峰在电影中是遭人诬陷的老好人,他太好太善良了,一切都只是打落门牙和血吞,导演冀希望令观众对其产生同情,这是另一种冯氏通俗剧的情感认同。所以到最后,刘峰的一切悲剧似乎只是时代的无奈,其只能选择默默接受,一切都云淡风轻。

我并不怀疑冯小刚缅怀青春的真切,甚至乎他这种对于青春的过分美化我也觉得无可厚非,因为他一直是一个通俗剧导演(虽然他觉得自己是在拍一部个人作品或艺术电影),从未是一个锐利的批评家、观察者或作者,他习惯于逃避复杂或负面的人性,他崇尚的是“卖惨”“温情”式的商业逻辑,许是他长期以来的创作习惯和性格使然,就像到了结尾处他一如既往地开始了过犹不及的渲染悲情和大段大段配乐衬底的用力煽情,虽然我十分抗拒这种《唐山大地震》式的催泪方式,但这无疑是是冯在处理电影高潮时最相信的金科玉律。

但在《芳华》之中,这种方式却发生了某种尴尬(一如《我不是潘金莲》),矛盾之处在于这两部电影无法逃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在《芳华》之中人物有着无法逃避的政治属性(文工团),人物的命运几乎都被时代(政治事件)牵连,而他在美化人物和其背景之余,在处理真正的时代议题时却战战兢兢,想躲避一切这方面可能深入的讨论,排除立场,只希望将一切诉诸于情感。电影中有意思的一场戏是刘峰在海口遭到警方刁难,乍一看似乎冯不再逃避和隐匿,具备了某种现实主义的批判性。但戏中其实聪明地安排了红二代郝淑雯为刘峰出气,怒骂了一句“草泥马”,就像《我不是潘金莲》中塑造了几位高山仰止的清官,意在证明一切都是下面的官僚执行不力,依然是绝对的政治正确。这正是冯每次触碰现实议题,总难免遭受批评的原因,因为他看起来那样暧昧不明,立场混乱,让人觉得骑墙。但其实冯一直无意探讨现实,《我不是潘金莲》的故事与刘峰在警队遭受的不公一样,在冯的思维中都不过是一种“买惨”式制造戏剧冲突和引发共情的戏剧逻辑,仅此而已。

所以我可以想象冯一再遭遇到审查上困境的尴尬和不安之处,毕竟他已经如此小心翼翼,几近温吞。这当然与他希望向观众和评论人证明他不止是一个商业片导演的野心不无关系,他想触碰现实议题,一如他频繁放炮一样,是想证明自己的勇气,但他表面是一个无所畏惧的老炮儿,内里却是一个诚惶诚恐、极度缺乏信心和安全感的人,这是他的矛盾之处,也是作为导演始终无法修正的问题。

这也导致了《芳华》在人物塑造上的单薄,躲避对时代的真正讨论,使得这些人物始终缺乏立体和深度,而只是耽溺于某种美化后的情感之中,不无虚假滥情的嫌疑。尤其是作为时代受害者的刘峰和何小萍,在电影中也只是限于在简单的唏嘘中咏叹,平淡过完一生,将他们的命运就此一笔带过了。

值得一提的还有《芳华》在叙事上的视点混乱,以穗子的第三角度出发,却完全没有塑造好穗子与主角(刘峰及何小萍)在情感上的关系与连结,各自发展,只靠旁白来填补。穗子看起来像是完全不关心刘峰和何小萍的局外人,由她出发去讲这个故事也就失去了意义。就像何小萍交待穗子要告诉林丁丁,我一辈子也不会原谅她,但一切跟着就没有了下文。在穗子的世界里,其实只关心陈灿与郝淑雯他们三人的三角情感关系。

说起来这一切不就正像冯小刚的视角么,他拍这部戏其实也只是在乎通俗角度的情感共鸣,并非真正要去关心像刘峰和何小萍这样的悲剧人物或时代议题,在那场很多人为之一哭的文工团解散晚宴上,在驼铃歌的反复咏叹中,是没有刘峰和何小萍两人的,他们就像从不属于文工团一般,在这部文工团的情怀诗中,看似是主角,其实不过是被边缘化、负责“卖惨”的角色罢了。

我不否认《芳华》是近几年冯小刚相对最出色的一部作品,但他的局限其实依然如故。在一片赞誉声中,也许他愈加意气风发,愈加自信,觉得可以再拍若干部勇敢的“个人作品”,但予我而言,他始终无法完全诚实的面对自己,始终战战兢兢,他的“勇敢”也不过是再拍一部通俗剧让大家哭一场罢了。

补充一点:许多人都觉得冯躲避对时代的讨论、暧昧是源于审查,那我们在这部戏中究竟应该如何去看待刘峰和何小萍的悲剧呢?如果时代和国家都没有错(不能说不让说),错的只是小团体(文工团),但冯又将文工团里的所有人原谅、理解、美化,那刘峰和何小萍的“惨”就单纯是“惨”,是《唐山大地震》一般的天灾,那我们在电影中因对二人“惨状”的渲染而滋生的同情、悲切,我们到底是在同情些什么呢?我们的同情是否有些伪善?是否是逃避了真实,只是被单纯的通俗剧技巧煽动的自我感动呢?我不愿意说得太过露骨,如果无法触及时代的真实探讨,至少应该让“人物”是真诚而非矫饰的(即便是他们的痛苦)。文工团里的人伤害漠视刘峰和何小萍,但文工团解散时大家痛哭,电影意在煽情,有观众在文工团的离别宴席中感动,那我们又在感动些什么呢?虽然冯小刚在电影中美化原谅了这些人,但在故事中这些人不正是两个悲剧人物的施暴者,或像穗子一般,是对他们的痛苦无动于衷的看客吗?受伤害的人被忽略就算了,还要自我感动,我想问:有什么值得感动呢?是否有些虚情假意呢?所以我并不觉得这些电影的缺陷和审查有什么关系,因为冯小刚无意要拍时代、也无意要关心真正的悲剧人物,他只是需要营造一种情绪、共鸣,来制造通俗的、普罗大众的情绪宣泄,这是他的电影一以贯之的目的,只是他想美化记录的青春正好触碰到了一些时代背景而已,觉得他有什么言外之意,或是表达在审查中遭受了多少委屈,对我而言都是大家对他的误会。

 4 ) 敏感只是噱头,更像一场絮叨

(文/杨时旸)

在电影《老炮儿》中,冯小刚借六爷的口一字一句地念叨出了自己不吐不快的抱怨,“动不动就什么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在马路边,他咬着后槽牙、眯着眼,怨怒又愤懑地说道。

作为一个出生于1950年代的导演,在现实中,他也不只一次地表达过对这种粗暴归纳的不满,而这一次,无论他如何想甩脱年纪的牵绊,这部《芳华》都成为了他堕入衰老入口的证据,它彻头彻尾充斥着中老年才会生发出的那种泛黄的、慨叹的、无力的忆旧心绪,而这种心绪最终更多的只停留于个人化的叹息,而没有挤压出任何超越于个人经验的反思。

《芳华》原作之中所涉的时代、背景、人物和命运斗转都如此磅礴、荒诞、残忍又令人唏嘘不已,但是,被改编成电影之后,那些丰沛的细部都被抽干了汁水,留下生硬的外壳和徒有其表的符号,成为了一部急于快进的缩略版电视剧。

如果说,刘震云和冯小刚一直在互相成就的话,那么冯小刚对于严歌苓似乎就有些无从下手。严歌苓和冯小刚同岁,又都有着部队的记忆,他们共享着部分经验,所以,完全可以理解冯小刚对《芳华》为何如此倾心,那更多的是出于本能,那些熟悉的场景和气味打动了导演,但是,这次改编止于了本能驱使的冲动。无论故事的裁剪和视角,还是道德立场的选择,《芳华》都显得莫名其妙又模糊不清。

《芳华》的原作是一部典型的回忆录式的故事,它的声部是单线的,所有故事线索的扩张基于叙述者的回溯,脑补、感慨和多年后的反思,在小说中,经常会看到叙述者一个人说着说着就开始讲述那些违背叙述视角的故事,然后,严歌苓就会在后话中把一切都拽回来,她会写到,“当然,那一切都是我当时的猜测”云云,而电影显然无法选择如此出入自由的叙述方式,不知道冯小刚出于怎样的心理动机,偏偏非要采纳这样一种配角口述的切入角度,他执拗地留下了那个配角姑娘的旁白,然后却又在绝大多数时候采用全知视角叙述故事,电影的视角就这样莫名其妙地错乱起来,更何况那一段段不时幽幽冒出的深情点评的旁白女声,像是冯小刚的化身,生怕观众没有领会那些人物的内心戏码,按捺不住地剖白一切,让原本可以意涵丰富的故事变成了夹叙夹议的作文。

众所周知,冯小刚如今已经改变了自己的人设,从一个拍摄嬉闹贺岁片的服务型导演转行——或者说回归最初——操持起了知识分子的行当。他乐于扮演一个孤独的逆流者,一个挑战敏感题材的突破者,一个憋着一股劲儿宣扬道德勇气和作者能力的独行者。《我不是潘金莲》在这个方向上走得很成功,那些对于中国当下最敏感点的呈现,有一些已经令人惊异,而当他转向历史,重新进入自己熟稔的回忆,到了《芳华》这里,那些“勇气”和“敏感”,全都变成了表面化的装饰与策略,甚至连《我不是潘金莲》中那些蔫坏损和小聪明式的反讽与批评也都不见了踪影。或许,从此看来,《我不是潘金莲》的成功更多的要归功于刘震云,冯小刚顶住了一些压力然后放大了这一切。

显然,《芳华》之中到处都是敏感的雷区,无论是那特殊十年的重要背景,还是那一场在电影中只能模糊交代的战争,又或者是时代转轨之后,那些被遗忘的亡魂,以及众多无法进入叙事的被侮辱和被伤害的人们,这些,无论认真地去呈现哪一部分,都可以变得庄重,但是,所有这一切都被轻轻地提及然后急速地略过了。

电影被切割成几段,何小萍初入部队的遭际,刘峰的“流氓事件”,战争,改革开放之后的人物命运转折。哪个部分不都是一部残酷史诗?何小萍初入部队的时候,文革尚未结束,部队中有人的父母还被关押劳改,这些被迫与父母划清界限甚至断绝关系的年轻女孩,在部队的文艺队伍中表演着歌颂与赞美,这之中会有多少内心波澜与自我撕扯?

一切都未被呈现。

刘峰所涉的“流氓事件”,是整个故事开始走向残忍的突然转折,那是一个宏大的禁欲时代突然折断了一个人普通“好人”的腰身,这时代造就的悲剧不被深究,而那个牵涉事件之中的女孩林丁丁的内心也不被深究。她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应激和自保式的哭泣之后,彻底抛弃了心理芥蒂迅速扑向新生活,这哪里是那一句旁白就能解释清的呢?毕竟有人因为她被发配又成为残废。

而后,关于战争,则彻底只剩下战争场面,被炸碎的身体,激流的子弹,炫技的镜头确实组成了中国大银幕上极其罕见的战争场景处理方式,但是然后呢?然后就再没有然后了,一切都停留于那一两个暴力血腥的场景,让人们生发出一点点这是如何过审的微小疑惑,而至于那场战争背后更深层的内容,没办法碰触。冯小刚是知道这些的,却还要做出一种触碰了敏感线的悲壮表情。

而再向后发展,一切更是突然破碎和流泻一地,那些符号拼凑的时代转换的象征,在任何一部1990年代末期的电视剧里都已经习以为常,它们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电影里,陈旧又敷衍。

所以,这故事呈现得最细致的部分是什么?水房里半透未透的内衣,姑娘们鲜嫩皮肤上的绒毛,舞蹈演员的青春酮体和纤细腰身——无性中的性,以及性中的无性,禁欲年代帷幕和帐幔之后女兵的隐秘心事。那些沉重的历史背景被驱散,每一个人物内心世界被关闭,留下的就是这样一部过去式的青春片图景,一场镶嵌着柔光金边的少女物语。相较于后半段的宏大叙事,这前边的一切看得出才是真的倾注了感情。

张艺谋把《陆犯焉识》变成了《归来》,那其中多少还是有着向人们内心底部挖掘的努力,多少还有着对那个残酷年代和人性异变的反思,但《芳华》呢?前半部分几乎成为了中学生宿舍里青春期霸凌和gossip girl的翻版,那些原本可以纵深的侮辱性的情节和晦暗的时刻,也都被抛光处理了,随处都充满青春元气,肆意饱和,连街上敲锣打鼓癫狂的群众都如此鲜艳。

多年之后,军队高官的孩子依然门当户对的走到了一起,成为了全职太太和房地产商,无依无靠的学雷锋标兵失去一只手沦落成为被城管驱逐的小贩,对于这些,人们早在现实中目击过比这还令人唏嘘的真事,所以对于电影中的呈现似乎也只能用一句“哦”来回应,连感慨都已经懒得感慨。刘峰用来敬军礼的右手没有了,祝贺战友考上大学只能用左手拍一次西方舶来的high five,这样隐秘的细节倒是比所有佯装的悲壮都更有意味。

何小萍被纳入部队,努力跳舞,排练B角,始终没办法上场,唯一一次独舞,却成为了一场残酷游戏最后的亮相,然后被一道命令推向命运的深渊,最终,她成为精神病患者之后,在无人的草地上自己为自己跳了一次纵情的A角。这或许是《芳华》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幕了。但是,像这样有意味的细节和让人动容的内容都转瞬即逝,然后被冯小刚太多其他的私人心绪冲淡了。

客观地讲,《芳华》绝不是像《私人订制》那一类凑数、攒局的烂片,它确实是冯小刚费劲心力的作品,但正是因为他的在乎,他想要的实在太多也太杂乱了。冯小刚的好友叶京曾拍摄过一部长达四个小时的电影《记得少年那首歌》,从题材到气质都和《芳华》非常相似,有着同样的缩略电视剧的观感,而更相近的就是那种初入暮年用回忆进行自我精神按摩的典型气味。或许这是那一代经历过共同命运的电影人难以逃脱的宿命。

《芳华》如果彻底变成一部对个人青春的回望与纪念也未尝不可,又或者,干脆努力节制个人情绪,把它变成一次庄严的审视也同样力道十足,但是,现在,二者在一部作品中互相抵消着彼此。显然,只把一切变成个人回望,冯小刚会觉得太过于轻薄,而面对如此鲜活的扑面而来的回忆和细节,他又注定无法节制自己的情感。所以,最终,这个题材被尴尬的处理了,似乎提到了一切,但仔细想想,什么都未能深入。这个故事确实像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和老伙伴们絮叨着自己曾经的风华正茂和如今无处可诉的寂寥。

(本文首发腾讯大家专栏,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5 ) 《芳华》:当中年还没开始油腻,当少年还没开始佛系

其实,仔细去感受的话,《芳华》是一个非常奇特而分裂的文本:它的前半程充满痛感地讲述了情与性的压抑、讲述了集体对个体的禁锢和遮蔽、讲述了青春无处安放的火焰如何被燃尽在那些虚妄的信仰和荣誉里,这种痛感来自于某种跨时空的对映前提——与过去相比,我们正在生活的当下,是自由、开放、个性张扬的,当下有多少正常,回看过去,就能看出多少异常;它的后半程充满哀感地讲述了英雄主义的死亡、拜金的横行、欲望的脱缰以及那些最美好的祈愿是如何被封存与埋葬,这种哀感同样来自于某种跨时空的对映前提——与当下相比,他们曾经生活的过去,是单纯、洁净、赤子之心的,过去有多少希望,检视当下,就能看出多少失望。

也就是说,《芳华》先用一个今天的立场去嘲弄了昨天的荒诞,又用一个昨天的怀想去鄙夷了今天的市侩。

好像只有那个时代才会塑造出刘峰的光环,可是你必须承认,即使在那个时代里,刘峰也很突兀;好像只有那个时代才会酿造出何小萍的悲剧,可是你必须承认,即使在下一个时代里,何小萍也没有得到救赎。

有人说,这就是《芳华》最大的问题和悖谬,冯小刚也好,严歌苓也好,都在执着地唤起某些不属于“此在”的东西——它讲述了若干个时代,致敬了若干个时代,深情地凝望了若干个时代,然后,又薄情地虚无了若干个时代。

可我倒认为,这恰恰是《芳华》最动人的任性。

它讲了太多刻骨铭心的体验,这些体验充塞于所有的时代,却又不特定地附着于哪个具体的时代。

你永远都说不清自己置身的时代,是最好还是最坏,这难道不是每个人都面临过的疑难?过去很失常却也很超常,今天很正常却也很庸常,这难道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沦陷?

有人说它批判力度不足,其实,它压根没有去批判,就像它没有去讴歌一样,它只是在放任自己进入和浸入一种情绪——当你为前尘往事踟蹰怅然,你又哪有余裕去讴歌和批判?

世界上有一句最没用的话:在我们那个时候。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把它挂在嘴边。

你曾以为可以在那顶名叫青春的保护伞下永远纵情歌唱,

你曾以为这世上最严重的事情无过于在邓丽君的歌声中拥抱了自己暗恋的姑娘,

直到有天你踏上战场,

目睹子弹穿过自己的动脉或者别人的胸腔,

直到集体猝然解散所有伙伴星散远方,

仔细想来,谁的青春不是这样,

或是最盛大的开场与最潦草的落幕,或是最不经意的邂逅与最刻意的岐途,

谁不是在被迫长大中褪去芳华万丈,

变作不忧不喜,学会对岁月不卑不亢。

岁月如激流一往无前,生活在这湍急的两侧静默地站成了岸,逝者如斯夫,最深的幻灭里,只有抓不住的回忆和等不到的未来,才会被美化得如此一厢情愿。

我们之所以既不满昨天又否定今天,我们之所以在今天打捞着昨天的遗珠、在昨天盼望着今天的日出,那是因为我们心中闪烁着某些永恒的、既无法被昨天所诠释、又无法被今天所覆盖的辉光——这种辉光,大概就该被命名为“芳华”。

许多电影作品遭遇“不走心”的诟病,往往是因为在博取观者的票房投资之时,缺失了作者自身的情感投资。

感动自己的,未必一定能感动他人,但感动自己往往是感动他人的第一步,或者说,必备前提。

张艺谋很喜欢整画面、陈凯歌很喜欢谈哲学、冯小刚很喜欢讲故事,因为很喜欢“讲”故事,所以之前的他,大多与电影之间保持着某种抽离感——我只是在转述一些东西给你们听、并且尽可能转述得声情并茂、栩栩如生——即使是他最扎心的那几次尝试,《唐山大地震》让你觉得很凄惨、《1942》让你觉得很沉重、《我不是潘金莲》让你觉得很愤懑,但凄惨、沉重、愤懑,照样都是“让你”层面上的情绪,这份“让你”执行得很到位,然而执行者本人在哪里,渺无踪迹。

这次不同,这次的冯小刚无处不在,这次的冯小刚无从自拔。

当然,如果他能先堕入、再抽身,既深入、又抽离,一边无保留地言说自己的在场,一边用冷静的反思和审视拆破当局者迷的幻象,那电影无疑会在精神高度上更加接近于不朽。

但是,无法冷静、无法抽离、无法平和与淡定地言说、无法言说得准确而清晰,抽不出来、跳不出来,情愿糊涂、情愿泥足深陷,这也是一种动人的真实。

毕竟,一旦事涉青春,从来都无关理性。

所以,冯小刚在《芳华》中一直表现得很拧巴也很摇摆:先用生硬的旁白视角开讲别人的故事,反复以画外音与第三方台词来切入重要角色的心理动机,再强行给视点人物添加一段感情线——这场关于他最迷恋的那段往事的呓语,恍惚到压根不知道该采用哪种人称。

那泳池边的纵身一跃、那排练场上的载歌载舞、那散伙饭的把酒高歌、那心照不宣的眼神和两小无猜的耳鬓厮磨,是他想要说、也说不够的回忆,那一群人对一个人的恶意、那张被撕毁的军装照、那副被垫高的乳罩、那关于出汗和馊味的歧视和流言、郝淑雯的优越感与挖墙角、林丁丁的落井下石与精致的利己,这同样是他想要说、也说不够的回忆。这两者前后不一彼此拆台,没有关系,世界从来不是黑白分明的泾渭对立,谁的过去不是一片模糊的、却又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灰色地域。

没有绝对可恨的人,只有绝对可怜的人与绝对可悲的人;没有清晰的敌方,但所有人都在一个无物之阵里浴血沙场。

电影整个设定流程,无非是最标准的校园题材叙事结构,封闭空间内遗世独立般的少年群体,夹杂着几个影影绰绰的男孩,美好得一如人间的天国,直到某个外来者降落,涌动的暗流变作显性,很多心照不宣的平衡与保留,纷纷被打破。有勾心斗角、有欲言又止、有傲慢和偏见、有校园霸凌、有明暗不定的温存、有若即若离的隐藏。然后,所有人被迫离开名叫“年轻”的乌托邦,在丛林法则的社会里被时代的铁蹄碾碎,理想主义顺理成章地死亡,曾经的众生平等都不过是少年的幻象,有人从英雄变成边缘者,有人从边缘者变成英雄,世界从一辆牛车变成一路飞马,然而你已经没有足够的体力和身手跨上它,每个人都无法持续待在自己之前认定好的原点上,人设变得脆弱不堪。

时代色厉内荏,外部强大而内里空洞,欲望则与之相反,沉默寡言地在暗处野蛮茁壮。

可是,相比于许多拿腔拿调的、一脸风尘气的国产青春片,它带着许多粗糙的毛边和灼人的火焰,跃动得如此理直气壮。

就好像前一个小时里,那反复出现的雪白的肤色,以及突起的胸脯和臀部,竟然没给人以情欲或肉欲的感觉,你所目睹的,只是一种身体被成长所激活时、肆无忌惮的华美盛放。

上一次看到这种让人兴奋的暖色调,还是在姜文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只不过那是一种男孩们的放纵和张狂,而这次,满满的,心里飘着只有两个字:真好。

它错失了一些“正面强攻”的机会:比如刘峰在被定义为英模的、惯性奉献的前半生里,在林丁丁身侧曾经经历过的性觉醒和性压抑(想想那些晃眼睛的青春的女体可能引发的少年男人的悸动),再比如何小萍在英模报告团宣讲现场的精神崩溃,一面英雄旗帜最终坍塌而一面英雄旗帜提前坍塌,这原本可以与文工团最后一场演出时她在草地上的独舞,和小站长凳上他与她的依偎,共同构成一组可堪载入影史的经典镜像——这两人都是盘根错节的人情网络里赤身入场的无背景者,一个用无限示好来自救,一个用无限封闭来自保,最终,却只有他们遭遇了提前的流放,在枪林弹雨中走到了最前沿的地方。

它的美术、摄影、服装、配乐,都非常漂亮——冯小刚在我的印象中,一直以来并不以这些技术环节见长。当然,这些技术环节塞得太满、煽得太用力,好像也是问题。

它有很多修剪的痕迹,有很多语焉不详。

它的柔光滤镜用得太多太滥。

它没有原著那么深刻,稍显避重就轻(我并不喜欢用文学原作来衡量电影的优劣,毕竟每一种艺术样式都带有其本身的逻辑自洽)。

但是,它依旧很打动我。

它的缺点可以条分缕析、做细致入微地罗列和阐明。

可它打动我的地方却无法言说,因为那只是一种氛围、一种韵致、一种感觉、一种状态时态生态和语态。

因为它的混乱、模糊、分裂、拧巴,无限接近我们每个人试图回味、试图勾勒、试图粉饰、试图掩藏的芳华。

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

一群很少感受出走心的观众,最能捕捉到走心,也最宽容于走心。

作者信息:

微信公众号:邵邵的私人书斋

新浪微博:@聆雨子

豆瓣&知乎&简书ID:聆雨子



 6 ) 何小萍代表了青春的残酷,刘峰则代表了时代的残酷

我们无力去改变任何的命运。记录和赞美一段年华,已经是最大的温柔。

开篇很想夸一下冯小刚,他那代导演里保持着上进心的人不多了。既有上进心,又有表达欲的更少。芳华的立项本身和作品的成色,已经甩了很多同代里履历辉煌的导演们一个身位,着实不易。

但是这个社交网络年代里,冯小刚的嘴和他的作品着实脱节。他本人的观众缘糟糕到,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2015年拿了金马最佳男主角,2016年拿了金马最佳导演,2017年又再次数项入围金马的冯小刚本人(估计也是不敢再给他颁了),现在正处在一个创作高峰上。

可惜因为他在电影外做了很多不讨喜的事情,他获得的赞誉,其实远远少于他这几年的成绩。

希望芳华的好口碑能让他扳回一城。


芳华首先是一部青春片,虽然不是校园题材,但它符合了所有带时间跨度的青春片的公式:

让一群美貌的少男少女们,在最情窦初开,血气方刚的年龄,生活在一起,并从事一些精神层面的,非生产性的活动。无限美好。但这样的集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世俗生活的慢慢入侵,最终土崩瓦解。

繁华落尽,可忆不可追,这就是青春。

放在红楼梦里,就是贾宝玉和美丽的少男少女们,生活在大观园里,吟诗作画。

放在芳华里,就是刘峰和美丽的少男少女们,生活在文工团里,唱歌跳舞。

放在那些年里,就是柯景腾和美丽的少男少女们,生活在XX高中里,考试。

放在致青春里,就是郑微和美丽的少男少女们,生活在XX大学里,恋爱。

放在小时代里,就是林萧和美丽的少男少女们,生活在静安区的别墅里,装逼。

而所有这些作品,最后都有乌托邦的解体。最终十二钗们各有命运悲剧,芳华里文工团四散天涯,那些年里沈佳宜嫁给了别人,致青春里大家都成了自己当初讨厌的人,小时代最极端,干脆一把火全烧死。

只要有了这个套路,一定能拍出青春情怀。可是有了情怀,却不一定能拍出好电影。以上作品的递减质量就可以看出来,青春片质量要高,要看在这个套路以外,又加了什么东西。

芳华加的,是时代和战争。

芳华的三条主线里,从完成度和意义上来说,萧穗子<何小萍<刘峰。

萧穗子的这条线是最典型的伤春悲秋青春文艺。就是懵懂纯粹的初恋,敌不过世俗和门第的婚姻选择。可能是因为钟楚曦太美了,而且她是严歌苓的化身,所以给这条线加了很多戏。但这条线确实拉低了电影的质量,又或者说,这种不咸不淡的悲伤,以同等的戏份放在何小萍和刘峰的残酷人生面前,显得不合时宜,甚至矫情。

颇有一帘幽梦里刘德凯对萧蔷呐喊的味道:“你只是失去了一条腿,可紫菱呢?紫菱失去的是她的爱情啊!”

何小萍的这条线则代表了真正的青春的残酷。何小萍让我想起了青春期里的很多很多人,她们没有什么大毛病,但是很不幸地,被卷入青春期“群嘲”的漩涡中心,不得翻身。

初中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女孩子,被封为“班花”,原因并不是她漂亮,相反地,她在花季年龄长了一张老太太的苦脸,而且学习不好,没有老师保护她。于是,好像是从哪个很调皮猥琐的男生嘴里,给她封了一个反讽的“班花”,而这个说法竟流行开来,形成一种群嘲合力,压得这个女生整整三年不得翻身,只要有人谈论起女生的容貌问题,她的名字就会被遛出来,引发一阵哈哈大笑。也有人试图为她说话,但是一定会被某些混蛋男生一起起哄“你是不是看上我们班花了?”“你是不是想和班花比美?”后来这个女生三年都低头做人,好像没有人听过她讲话,没人留意她中午和谁一起吃饭,最后随着毕业,她也一起消失了。

所以看到有人说,宿舍讨厌何小萍的动机是什么?这也太没来由了吧?

真的就是没有来由。

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青春期找到一个被群嘲和霸凌的对象,有的被欺负丑,有的被欺负娘娘腔,有的被欺负穿衣总是脏脏的,他们陷入了中学里的地狱阶层,无法拥有自尊,无法交友,无法仰起头做人。而他们何错之有呢?这点小小的问题,甚至都不是问题,真的有必要付出整个灰暗青春期的代价吗?

无非就是有人因为看不惯而起头嘲讽了一个人,这种群嘲随着起哄渐渐成了集体的一种强大意识,没有人敢为群嘲对象翻案,哪怕内心里不认同这种群嘲和霸凌。因为一旦出头,你和群嘲对象一起,成为了集体的敌人和异类。

本应该是很美好的一幕,她们却在疯狂抹黑另一个人

何小萍就是这样一个倒霉的人。她有错吗?她没有。可是青春的集体在寻找一个嘲笑和攻击的靶子,她不幸被选中了。

而萧穗子就是我们自己。我们的清醒的良知告诉我们,这是错的。但我们不敢为她出头,不敢为她成为集体意识的敌人。所以我们自己有善心而无义举,眼睁睁看着霸凌这样发生。眼睁睁看着青春期的阴影毁了她的一生。

这个时候,刘峰出现了。刘峰是唯一一个对何小萍表现出善良的人。

电影里说“从未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识别真正的善良。”如果刘峰没有帮助何小萍,那么他只是一个烂好人。可是在大家都不愿意和何小萍做舞伴的时候,他带着腰伤挺身而出,让我相信了他是真正的善良,真正的赤子之心。

我们都低估了帮助何小萍的代价。帮助萧穗子,帮助林丁丁,对于集体来说,那是一个加分项,因为她们是集体的宠儿。可是帮助何小萍意味着,刘峰非但不会因为对弱者施以援手而获得任何赞赏鼓励,反而会和她一起卷入嘲讽漩涡。这样的代价,萧穗子付不起,可是刘峰敢站出来。后来,刘峰确实因为帮助何小萍被好事之人一起嘲笑了,可他无怨无悔。

何小萍非常清楚刘峰为她付出了什么。所以她是真心感激。

刘峰落难的时候,只有她站在他身边。曾经的战友对被指控“耍流氓”的刘峰避之不及。只有何小萍,为他勇敢喊出:“刘峰!我明天来送你!”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何小萍同样愿意为了刘峰,成为集体的敌人。

在我眼里,真正青春的侠骨豪情是“刘峰!明天我来送你!”而不是平日里看似干练爽快,出了事全部选择自保的那群人。

那么,走出文工团的刘峰呢?刘峰这条线更加残酷,它在讲述时代的残酷。也正是因为这条线,芳华彻底和其他小情小爱的青春片拉开了差距,显得更荡气回肠。

刘峰的故事,核心是“错付”。他把爱情错付了林丁丁,这还是小事。可是他把青春错付了时代,这影响了他一生。

在他成长的年代里,他灌输的价值观是学雷锋,做好事。他做的很好。后来他上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他也做的很好。他在自己当下的时代里,拥抱了每一个被鼓励的价值观,可是当下一个时代来临的时候,他之前所有的牺牲和付出,都让他变得更惨了一点。

像何小萍一样被集体排斥,可能只是青春的噩梦。可是像刘峰一样,明明此时此刻,在最好的青春里付出了所有努力,却被下一个时代抛弃,这是每个青年的人生噩梦。

刘峰的这条线是带有普世性的。冯小刚拍了他那个年代的刘峰,但每一个年代都有自己的刘峰。

在当下,我们可能知道什么是对的,可是以数十年的岁月记,我们真的不知道什么事对的。

有的刘峰投身了制造业,被产业升级抛弃,

有的刘峰,投身了零售业,被电商时代抛弃,

将来也可能有刘峰,投身互联网,被产业退潮抛弃,

也可能有刘峰,投身了自媒体,被流量转移抛弃,

也可能有刘峰,投身房地产,被泡沫破裂抛弃。

我们可能即使拼尽努力,做了力所能及的所有正确的事情,我们依然可能是下一个时代的弃儿。这是刘峰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残酷。

芳华里的刘峰只是输得最惨,遇到了战争,输掉了最多筹码。年轻人不要以为谁都有机会从头再来,青春和最好的年华只有一次,输掉了这一次,可能就再也追不上了。

所以,《芳华》的意义是什么?我很想说,不仅仅是怀金悼玉。但是电影确实没有办法给出更多指引性的东西。

我们心里很清楚,无论如何时移世易,每个年代都一定会有自己的何小萍和刘峰。不如用一部《芳华》,记录下最美好的他们,年轻过,燃烧过,努力过,爱过,也被践踏和抛弃过。

我们无力去改变任何已写就的命运。记录和赞美一段年华,已经是最大的温柔。

岁月流逝,芳华永存。

——————————本文原载于我的公众号肖恩恩恩恩肖的瓜子社(Sean_lalala),欢迎关注


忍不住来给芳华的影评打补丁。这几天看到的很多问题都很想驳一驳。

芳华好的部分都是严歌苓的,而冯小刚毁了这个作品?

在芳华这件事上,冯小刚和严歌苓没法做切割。采访里,严歌苓说的很清楚,是冯小刚想要拍一部文工团相关的电影,找到严歌苓创作了小说,小说写出来之后,冯小刚觉得不错,严歌苓再来做电影《芳华》的编剧,然后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芳华。小说《芳华》的发行时间是17年4月,与拍摄时间接近,间接印证了这个说法。

既然芳华是冯小刚对严歌苓的邀稿,那芳华的创作一定是两人要事前明确好大方向的。否则严歌苓写出了一个冯小刚不想拍的故事,这次邀稿就失败了。而严歌苓作为电影唯一的大编剧(还靠芳华提名了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在芳华小说到剧本的改编上怎么可能毫无发言权?所以从小说到电影的创作,这两个人都是共同体。

现在小说《芳华》和电影《芳华》之间的差别,很大程度是艺术载体的不同决定的。文学作品的受众偏知识分子,规模小。院线大片的受众偏普罗大众,规模大。这两者的不同决定了,审查尺度和描绘重点都会有差别。

畅销书的改编尚且会有轻重取舍,更何况题材敏感的严肃文学。

相反的,有一件更说不清楚责任的事情,可能和严歌苓有关,就是本片最失败的一条线,萧穗子的戏份。萧穗子作为一个线索人物,非但没有成功串起主线,还把叙事打乱,用糟糕的感情线拉低了全片的厚度。当然很大可能是因为冯小刚要用萧穗子歌颂青春的美好。可是萧穗子就是严歌苓在芳华里的化身,如果是因为她对这个角色情有独钟呢?谁知道呢?

冯小刚和严歌苓在芳华里是共同体,不可能做切割。更不可能把功劳都给严歌苓,把失败都给冯小刚。


芳华的意义?

除了萧穗子浅薄的感情戏和她背后代表的阳光灿烂的文工团生活,芳华最被嫌弃的地方,就是很多人内心里期待的批判落了个空。

首先,电影里非常明确地保留了刘峰的触摸事件,这个事件导致刘峰直接跌落神坛,被送去了前线。完整地叙述这个事件本身,就是批判,不是吗?

不过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此处删除了一场戏,“昔日战友集体举手批斗刘峰”。这一幕在预告片中出现过,可见是拍了的,只是在正片里删除了。这个本应该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批判和反思段落,被剪掉了,导致了批判力度大减。为什么被剪掉了?可以自行脑补。试想没有了揭发戏的霸王别姬,精彩度会降低多少。也可以借此联想一下如果刘峰的批斗戏没剪,芳华可以提升多少。

除此之外,芳华触碰越战题材,肯定了战士们的英勇,视觉化了这场战争的残酷,对当时的作战环境,军备都有描写,刘峰救人,何小萍陪伴临终战士两场戏落在了反战而不是作战上,还借刘峰带出了老兵们的战后人生等等。这难道不都是重要的意义吗?又为何视而不见呢?

毕竟时代不同了。即使八九十年代的张艺谋陈凯歌穿越到今天,我们又有多大可能性在电影院里看到大规模上映的《活着》和《霸王别姬》?


芳华是不是特殊年代的致青春?

芳华当然比不上红楼梦。可是红楼梦,芳华,那些年,致青春,小时代,都是青春片。芳华是特殊年代的致青春,再正常不过,甚至这就是它的创作初衷。就连每次红楼梦重拍,普通观众最关注的也不是封建大家庭如何衰落,而是新选的宝黛钗是否美丽生动。红楼梦无限美好,可是普通观众也还是首先把它当做高级的青春片看的。观众看了红楼梦,也不曾说曹雪芹在怀念封建时代的美好,而是怀念青春的美好。这一点放在芳华身上也适用。

所以拍成青春片,一点不丢人。这不应该是被挑剔的理由。


为什么明明看到电影有这么多问题,还是打四星?

芳华有很多问题,可是芳华也有很多优点和好处。而这些优点和好处在我眼里更有价值。

想给一个电影挑错很容易,因为一部电影只要看的人足够多,一定能找出问题。电影拍到面面俱到,是功力,也是运气。所以很多大导演有的作品能做到无可挑剔,有的则不能。这再正常不过了。

一个风帆,即使它有很多洞,只要够大够结实,依然可以远航。而一块小布条,即使再完美无缺,也无法去替代风帆。


冯小刚的个人形象

严歌苓的作品也不是第一次搬上银幕。可是之前却很少人说,《天浴》的好是因为严歌苓而不是陈冲,《归来》的好是因为严歌苓而不是张艺谋。很多人对冯小刚怀抱敌意,这种敌意也多少影响到了芳华的评价。

冯小刚的个人形象问题有两点。

首先,作为一个导演,他不应该有这么多幕前形象。

张艺谋的人格是什么?陈凯歌的人格是什么?这十几年来已经渐渐模糊了。我们只知道他们是大导演张艺谋,大导演陈凯歌。他们老老实实在宣传期介绍自己的电影,但他们不会传达给观众他们作为“人”的喜怒哀乐和个性态度。他们选择让自己的艺术形象居于台前,而让自己的真实人格退居幕后。上一次陈凯歌没有绷住是骂恶搞《无极》的胡戈“人不能无耻到这种程度”,遭到全网群嘲。

自此之后,我们再没有见过“陈凯歌”的喜怒哀乐和个人态度,只看见一脸憨厚介绍自己电影的“大导演陈凯歌”。十几年后,当初的风波渐渐散去。不管他现在的电影质量如何,关于陈凯歌本人的嘲讽已经全部散去。

而冯小刚这几年炮轰万达,炮轰观众,炮轰影评人,他完全不顾及自己的个人形象,这无所谓。可是他的电影全部都是和他的个人形象深度捆绑的。不顾及个人形象的行为越多,连累影片评价就越多。

甚至于,他个人越活跃,大众对他个人经历和性格的兴趣越浓厚,通过他的个人经历和价值观去臆测电影动机就越多。以至于,本来由于上映删减而牺牲的电影寓意,也变成由他的审美和价值观背锅。

再其次,冯小刚身上带有非常浓厚的“创作者的傲慢”。

他看不起影评人,看不起观众,更深的原因在于自己心里,他是拍电影的,影评人和观众是看电影的。他是创作者,另外两个是消费者。拍电影多难啊,看电影和评论电影多容易。

在社交网络时代,和他正好相反的人是李安。李安一方面成绩过硬,另一方面,他向外传达的,是“创作者的谦卑”。李安很爱谈自己的价值观,但从来没有大导演的居高临下,而是反复在传达,“我做的还不够好”“我一直在提醒自己不要……”“我希望自己将来可以……“李安的电影才华毋庸置疑,可是他一直在展露自己柔软和谦卑的一面,是大家心目中更为欣赏的创作者态度。

而以上所有这些,都是电影以外的东西,应该和电影评价分开。不应该评价芳华第一件事就是揣摩冯小刚为什么拍这部电影,冯小刚这场戏以他个人的经历在想什么,高级不高级,猥琐不猥琐。这通通不公平。

这个芳华的宣传期,冯小刚出人意料的安静。至今没有惊人之语,或许从潘金莲炮轰万达的事件之后,“冯小刚”这个形象,也开始渐渐散去了。

——————————本文原载于我的公众号肖恩恩恩恩肖的瓜子社(Sean_lalala),欢迎关注

 短评

到广州美术学院讲座,在大学城的巨幕影院里欣赏了它。“青春芳华”与“历史盲点”的光芒抵消了剧作和处理的上的一些短板,使影片《芳华》充满了感情与力量。在如此娱乐至上、虚无历史的潮流中,冯小刚导演的不懈坚持与努力格外令我钦佩!

8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芳华》好看。隔着岁月往前看,许多人和事儿加了青春的滤镜,都深沉到不像话。年轻人美好又残忍。美好是因为心眼不脏,残忍是因为对别人的善良难以感同身受。那一代人把芳华给了时代。由衷地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多留些芳华给自己。

13分钟前
  • 宋小君
  • 力荐

“没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 适合带长辈们看,或许多少年后,就没人再拍这样的电影了…后面半小时泪弹太足,我们在最好的年代虚度光阴,他们在最坏的年代洗尽铅华。

1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冯小刚的最佳作品——也就这样了吧。道具、美术都让人感动地细致,但各种柔光滤镜让人倒胃口,一个又一个华丽丽的长镜头,但人物的脸谱化让人没法忍。冯是大陆导演中最擅长市民情节剧的,但过分沉溺于草民被时代巨轮碾压的悲情,却无力反思巨轮本身,这使得他的电影始终讨巧有余,力度不足。

22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最近的影片都是「虽然我哭了还哭的很惨但我没法把票投给你」的类型

23分钟前
  • 琦殿
  • 还行

配乐简直要打500颗星。这电影我妈不带我外公外婆去看的话他们当年就是白在军属大院见证文革了。节奏和情绪在剪辑上有些脱节不过还是有被感动到。一镜到底的战争部分略乱略啰嗦,但整体瑕不掩瑜。坐我旁边跟我差不多年纪的中国男孩哭了。最喜欢的角色无疑是穗子。我对军旅题材的作品是没有抵抗力的。

27分钟前
  • 蓝色波丽露
  • 推荐

最大问题出在导演在给作为主角的文工团群体持何种态度上投了弃权票。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前半部已被成功塑造为坑害好人的作恶者,在后半段试图以依依惜别怀旧战友情感染观众,只能彻底失败。

32分钟前
  • 红胡子
  • 还行

贩卖几代人集体回忆的流水账,冯小刚讲故事的能力直线下降啊,只能靠年代符号来缅怀“善良”了。陪母亲大人看的,她要给五星我要给三星,结果就是被平均(就像里面每个人的戏份一样)...🙄

3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能抱抱我吗?

39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那个年代,集体对于个体的“人无完人”是敬而远之的,边缘个体最容易找到共鸣;人们对于“英雄”的定义也是不容许有缺点,所以英雄才会一次次上场和落幕。对于那个时代特征、精神面貌的还原,拥有创作者的情感投射,使之活灵活现,恍若隔世。(缺点是后半小时有显冗长,女演员们傻傻分不清)

40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我不喜欢现在严歌苓的小说,但喜欢由她小说改编的电影。好看。

44分钟前
  • 邓安庆
  • 力荐

岁月漫漫,芳华刹那,青春是独舞后的重生,是撕碎的心动诗行,是泛黄的破碎照片,是物是人非后不曾遗忘的气息面容,青春的热血涂洒在特殊年代,以平庸个体嵌入历史图腾的方式,呈现诗意浪漫与残酷幻灭并存的质地;前后影像基调对比明显,战争长镜调度出色,情怀满溢不觉煽。

4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本不抱希望 却意外惊喜 剧本依然很严歌苓 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 红布黑布白布的符号堆砌 一代人的青春与主旋律的结合 冯导这几年感觉学了很多 炫技般的长镜头运用 丛林枪战长镜头真的太厉害 有几场戏真的想拍手叫好 缺点还是过长 有明显可删减的部分

53分钟前
  • MR.Charles
  • 推荐

严歌苓笔下有幻灭,但冯小刚镜头里只是一闪而过。严写的是“他触摸了我”,冯心里更多是芳华,如同张艺谋心里有“归来”,而不是“陆犯焉识”。无论是冯还是张,都从严歌苓笔下拿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而将严那部分反思一带而过。他们终归是这个时代的主流,而严歌苓多是历史边缘人视角。也只能如此了。

55分钟前
  • 小心和小欣
  • 推荐

这场战争活着不如死去,那个年代清醒不如疯魔。倘若这样牺牲,刘峰便能被写成歌,在心上人的歌喉里成为不朽;假如继续痴癫,小萍就能一直跳舞,在幻梦里领舞到老去。可惜文工团的台上没有不散的舞,滇缅的沼泽里唱不出永恒的歌。他们像熟透的番茄、将化的雪糕,在青春里一个趔趄,再回首已是面目全非。

58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虽然剧本是很严重的硬伤,用女二的第一人称讲别人的故事,导致最后没有哪个角色的形象足够立体。不过从情感上讲,我是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很有共鸣,让我们看到一个特殊的时代,看到那代人信仰的幻灭,故事里没有敌人,但敌人又无处不在,好坏善恶都只是一线之间。这部电影里,最好的肯定是配乐了。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精神病人聚众围观文工团的歌舞表演,是个很好的落脚点。但分裂的冯小刚,显然没有想好,如何去反思这场大型的疯人院精神虐待。你为所谓的情怀买单,为不再拥有电影记忆的父母辈落泪,你以为这是一壶好酒。实际上,更像是损伤大脑记忆的勾兑酒精——正如那场丑陋的散伙酗酒。

1小时前
  • 木卫二
  • 还行

敏感题材更像噱头,包装着一个中老年气味的回忆录。如果彻底变成一个回忆青春的私人叙事也可以,又或者干脆变成对特殊时代的见证与反思,冯小刚哪边都舍不得放弃,变得互相冲淡。战争空留场面,不能追究,“十年”只做背景,也无法深入,最深入动情的是开头文工团内的那部分叙事,残忍被忽略,只剩明媚

1小时前
  • frozenmoon
  • 还行

衷心祝福冯导,宣传的时候接触到他好几次,这年头还关注这种题材的导演不多了。在有限的人生里多完成一些自己真的想做的事情吧。我真的很喜欢这样的电影,讲一个故事,感受一段人生。

1小时前
  • 杨迪
  • 力荐

7,冯小刚这次应该是走心了,第一次能在他的电影里找到更真实的感情共鸣。故事可看性不错,从青春芳华到残酷战争再到一切的幻灭,颇有些伤感。美术、服装、摄影、配乐都非常出色,也成为主要加分项,片子拍得非常漂亮。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