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 短剧

短剧大陆2024

主演:李毅

导演:内详

播放地址

 剧照

乘风破浪 短剧 剧照 NO.1乘风破浪 短剧 剧照 NO.2乘风破浪 短剧 剧照 NO.3乘风破浪 短剧 剧照 NO.4乘风破浪 短剧 剧照 NO.5乘风破浪 短剧 剧照 NO.6乘风破浪 短剧 剧照 NO.13乘风破浪 短剧 剧照 NO.14乘风破浪 短剧 剧照 NO.15乘风破浪 短剧 剧照 NO.16乘风破浪 短剧 剧照 NO.17乘风破浪 短剧 剧照 NO.18乘风破浪 短剧 剧照 NO.19乘风破浪 短剧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1-25 04:42

详细剧情

身价千亿的霸道总裁在众人眼里光芒万丈,他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却被他一手摧毁了,一年前男人酒后把一个黄花闺女给玷污了,女孩之后被背上了未婚先孕的骂名,最终不堪受辱选择了上吊自尽,父母也因为男人备受唾弃,回诛笔伐最后抑郁而终,如今男人功成名就身价千亿,身边却没有一个家人和他分享,他深知自己罪孽深重,于是开新闻发布会他把把个人财产全捐出后选择了自刎,谁知竟意外穿越回了90年代....

 长篇影评

 1 ) 本来...

本来我看这片就是为了喷那些女权份子的,女权身上的戾气之重,田园女权的言论之奇葩,见谁喷谁之莫名其妙,搞得我浑身不舒服;

仿佛看到了黑命贵的中国版本,我承认女性地位有问题,职场歧视和性骚扰时有发生,我也承认当下的男女并不平等;

可,骂得太神经病了,就没意思了,骂的太穿凿附会了就觉得这是脑子有病了;

我看完了这电影

却不想再写这方面的事情了

邓超只要有个好剧本、好导演,就是个一流的演员;彭于晏,只要有个好导演、好剧本,更是我心目中的一流演员,赵丽颖虽然我不是很熟悉,这部戏里的戏份其实也并不多,可这一部戏一出,被圈粉了;

好看

这篇讲得主题,其实并不是爱情,起码不是最重要的,是一个叛逆的少年,对父亲的怨恨,对母亲的思念,是母亲对母亲的怨恨,是时代对人性的束缚,讲得更多的是亲情,而非爱情;

浪荡少年和最喜欢的人相处了20年,最后结婚

主题曲融入其中,并无突兀,一个不才的浪荡子,不成器的浪荡子,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妻子,才能唱出这种曲子;

没觉得直男癌,更没觉得这爱情里有不尊重...

本来

我想去喷人,可,看完这片觉得,这分还算客观,电影再上映几天,会回到7分左右的均值的

韩寒作为导演和编剧,火候尚有不足

但,绝对是一部叙事完整的电影,没得跑;

看完觉得挺难过的,很多事情,不能改变,就是这样

 2 ) 好电影凭什么被如此扭曲

我不懂为什么评论里那么多诋毁和扭曲,无论如何,在我看来,2017年看的第一部电影很值! 亲情梦想和父亲的梦想,或许是韩寒自己梦的不易写出如此深沉的本子。 有人说全程开车,我不赞同,每个剧本有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试问欧美进口片里那些人家以为就是生活的东西,国人不也从抵制到尊重? 再言内涵,父亲的青春留下的痛楚不想让儿子重演,而儿子因父亲阻拦他的梦想而困苦叛逆,或许正是两个人同样的倔强才使这般。 ktv包厢小姐黑帮,有人说低俗,为何我看到的是作者对于这些的不满和批判。

大男子主义?直男癌?侮辱女权?我见到的是对爱人最难以启齿的深切的爱。我或许困住你才能觉得你一直在我身边我才安心,或许你为我洗衣做饭才能让我感觉被你宠爱着,我倒认为,这是一个小男孩对于爱情的卑微。

从儿子和父亲的感情,从儿子对母亲的怀恋,儿子和父亲同样的倔强和重义,最后父亲和母亲的爱情。

数十次全场爆笑。

可看到最后我哭了,爱情或是梦想或是亲情或是义气?

融合生活酸甜苦辣,我看到的是深沉和内涵。

希望所有观影人能够细细观赏认真感受,千万不要跟风断章取义,白费为了此片用心的人。

拙见

以下是我后加上去的

看着和我一样实在忍不了的人发表影评怒斥水军那些没看电影就打一星没素质的人我很爽。

看着这部电影分数一点点提高我很高兴。好电影会受住时间考验。

我相信很多出来说话的人 都没有想要让所有人跟自己一样觉得片子很好,每人三观不同品味不同见解也不同。只是有些没看过电影举着女权大旗跟风的人着实恶心至极。

每个人各有看法也各抒己见,我尊重那些一星二星却确实言之有理的评论人,但绝对摒弃那些未看电影用舆论说话的人,一部好的电影不仅是导演编剧演员和各种幕后的付出,更是需要好的观众,需要尊重电影的观众。

最后我就是一新号,豆瓣是有规矩新号怎么怎么了?我就看不下去那些乱说乱抨击的人咋滴

 3 ) 我们所有的挥霍,都必将在最高处汇合

《我们所有的挥霍,都必将在最高处汇合》 看了二十八号的最后一场。一个人,没有带谁。本来想带父母,但是还是没勇气。 看完之后,开夜车回家的路上,闪回了很多过往的时光。有快乐的也有难受的不想再想起的。 我第一次看电影哭是几年前看《阿郎的故事》,阿郎最后为了证明自己,头盔里流满了血也要扶起赛车,往终点开。他在证明他自己也在向过去赎罪。想到20岁离开老家,成为北漂,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走的路是对的。 《乘风破浪》有《阿郎的故事》的影子。据说韩寒也喜欢这部电影。看到邓超找了一夜他妈妈,最后站在门口跟她聊天的时候,那种明知道她最后会离开她也无能为力的时候,那种难受无法言语。 说说这部电影吧。我不是专业影评人,但也阅片无数,豆瓣最早申请账号的那一批。 关于电影画面和镜头 延续了一贯韩寒最喜欢的那种质感,冷色调,加上江南水乡的街道,作为一个离韩寒老家在谷歌地图上显示只有90.3公里的嘉兴某小镇青年,看着熟悉又情切。韩寒对空镜头的把握是国内导演里靠前的。虽然空镜头很容易被大众观众忽视,但是作为像我这种老手。就喜欢看细节。不管是白天的烟火镜头,黑雨伞在河里飘过,飞机从天空划过,小镇街道和一些老厂房的影像,都非常好看。等电影高清出来之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截5秒钟的空镜头做gif,一定很有意思。 还有一个镜头非常喜欢,就是一开始邓超被撞之后的走马灯,导演选择一个主观镜头,恰当的闪现了徐太浪前半生的回忆。 关于配乐和歌曲 韩寒的配乐一直是一个亮点。我一直觉得电影做的好不好,配乐占很大一部分比例。电影有时候并非是考验一个导演的影像审美,很多时候也在考验音乐上的趣味。最简单的例子的是昆汀的电影,大家可以去看《杀死比尔》,配乐,绝了,据说昆汀家里有三千张黑胶唱片。 《500 miles》,出现在小马离开在火车上的时候放的一首背景音乐。这首歌让我想起08年我二十岁的时候我决定离开家乡去北京的时候在火车上放的歌,那时我的摩托罗拉里最喜欢的三首歌是陈升的《二十岁的眼泪》,左小祖咒的《苦鬼》,还有就是这首《500 miles》,每次听虽然听不太懂,但是大致明白是离别之歌,会非常伤感。后来我去了北京住在了左小祖咒和艾婶的村子里——草场地。那时喜欢左小,喜欢艾老。当然也是因为那边房租便宜。一个月三百。 后来看韩寒的博客说他在望京买过房子。小区名字柏林爱乐。我谷歌地图一查,只有16公里。 《关白宣言》中文版,这首原唱说实话,没有听过,当时宣传歌曲出来之后,去找视频听。很喜欢,是那种第一次听到就喜欢上的那种歌。一个笨拙的男人以自我批评的方式贬低自己,抬高自己的女人有多么优秀和能干,我不知道怎么就成了女权主义者口中的直男癌。非常不能理解。你要知道中国男人的嘴都是很笨的。不愿意直接夸奖自己老婆或者女朋友有多好,总是会选择迂回的笨拙的去夸,这是中国男性的典型特征啊。再说了一个不管你看上去多么不优秀的男人如果有一个女人爱着,那这个男的身上一定有你看不到的优点。徐正太,表面上是个混混。有点愣头青。但是小花爱他一定是有原因的。那种单纯孩子气,一定是被她所看到。我们所有的挥霍,都必将在最高处汇合。 《在雨中》一首经典的台湾歌曲。我很早就不听流行歌了,后来迷恋民谣和台湾民歌。喜欢南方二重唱,周治平,马兆骏,邓妙华,林忆莲,优客李林。喜欢那时候歌曲里真挚的情感表达,并非现在流行歌里的那些如快消品般的情感表达,一点情怀都没有。《在雨中》刚出来预告片的时候就立马就觉得这就是韩寒。 关于角色 知道韩寒的肯定都知道徐浪。又是08年,感觉那年发生了好多事情。包括汶川地震,反-法-游-行,我割包皮。还有就是徐浪的去世。那时我还在老家,做我老家的最后一份工作,一个酒店的服务员。那天听到徐浪的噩耗,感觉很难受,因为韩寒写博客经常会提到徐浪,说他特别喜欢逗别人开心。每次朋友带一个女生过来找他,他都会开玩笑说怎么不是上次那一位来逗朋友。在韩寒的字里行里,徐浪是一个特别开朗,顽皮,仗义的人。当知道主角名字是徐太浪的时候我就知道一定是为了纪念徐浪大哥。 徐正太,感觉小时候身边总有这样一个不爱学习,但是总有一点英雄情怀的人,电影里也提到徐正太老看港台电影,的确那时的港台电影,特别是吴宇森的电影影响了很多那时候的小青年。打打杀杀都是那里学来的。他们单纯,身体发育早,内心还是小孩模样。但是他们女人缘就是好。也就不难推测小花为什么会说出你做生意倒闭,我养你这样的话。因为这样的男人值得去爱。 最心疼的是六一。高华阳生活中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但是电影中最想交朋友的是他。他是那种真的有点傻傻的但是真的是那种称兄道弟的人。但是悲剧永远发生在他们身上。有点《无间道》里杜汶泽饰演的傻强。真心希望六一不会死。 罗力,其实也不算坏。即便坏也是很有原则的坏。你看那些手下一个一个提出馊主意的时候,他都否决了,因为不管他是坏人还是好人,他都有自己的原则,不绑女人等等。你看那些混黑社会的都那么讲原则。比起现在某些行业的人,真的太讽刺了。 小花。我觉得一个好的导演,不光是我之前说的在影像审美和音乐审美上要有功力,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功底是是否能把电影里的女人拍的好看。韩寒的处女作《后会无期》里的王珞丹。这次是赵丽颖。王珞丹和赵丽颖我都是以前觉得一般般,我关注的永远都是周迅,章子怡之类的演员。但是自从看了后会无期,就觉得王珞丹一下子变了人似得。可见要看一个女演员的塑造要看死在哪个导演手里很重要。我上一次深有体会是看《一代宗师》,王家卫把宫二章子怡拍的又美又让人怜爱。 关于一些我体会到的细节 1.中间有一段他们围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六一说“我就像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 ”这句话出自台湾已逝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今年又是杨德昌逝世十周年,应该有致敬杨德昌的意思。很多时候我觉得韩寒受到港台电影的影响很大。有时候你要是把这部电影配一版台湾腔的版本绝对不会有违和感。上一次觉得台湾味很浓的电影是毕赣的《路边野餐》。 2.电影里出现了正太太浪他们是看电影,录像厅里放的是英雄本色。六一挡住她女朋友的头的时候说,别挡住我看哥哥。应该是纪念一下韩寒喜欢的张国荣。 3.我想静静。这句台词应该是韩寒之前在微博里征集最俗的一句话是什么。 4.韩寒常用的一种制造笑点的方式是,有人说了一句台词,下一个镜头一定是和那句台词矛盾的。还有一种方式是,一个人在那边开始要吹牛逼什么的,下一个镜头一定是立马快速的打断他。然后制造尴尬来制造笑点。 5.剧情剪辑频次很快,有时候还在回味上一个镜头的时候里,立马就跳到下一个镜头。 6.赛车被火车撞那个镜头太牛逼了。细节很到位。 关于我眼中的韩寒 我关注韩寒应该有十几年了,从五年级的时候大家传阅那本当时觉得超厚的三重门。当时班里有一个女生喜欢谢霆锋,不知道为什么买了一本三重门,大家都传阅看。当时还觉得封面很科技。后来他消失了一段时间。再后来就是博客时代了。那时候看韩寒的文章很过瘾,我想说一声谢谢。他应该是一个教我看问题要学会独立思考的人,第二个是老罗。当然现在会看韩寒之前的一些观点也会觉得不是很准确,但是他至少告诉了我,看问题还可以这么去看。不管当时你的角度对不对,但是让我尝到了任何事情的另一种可能。再后来有独唱团,有了ONE.有了电影。有时候我会厚颜无耻的觉得我们的审美很接近。我发现他博客里提到的人我都关注过,比如左小,老罗,和艾婶。包括那时他分享的一些歌曲。一直觉得韩寒其实不是那种喜欢跟人针锋相对的人,他是我见过的稍有的怀有一颗赤子之心的人,每次看到他采访都是那种面带笑容,对谁都是毕恭毕敬很谦虚的样子。关注一个人久了也会去学着他的样子待人处事。我觉得能认识他挺好。 最后的最后,说点自己的故事 电影让我想起了我的初恋。08年的时候去北京。在豆瓣上认识一个云南姑娘,后来她成了我的初恋,一个美丽大方喜欢周星驰的射手女。她因为我也来到了北京,我们在北京度过了三年多快乐的时光,当然也会经常吵架,那时我还不够成熟,爱她也爱别人。后来我们分手了,我回到南方,她去了美国,去美国那晚,她在上海坐飞机,我去上海送她,我们再旅馆里度过了我跟她的最后一夜,她应该没有恨我,有时她说你还不够成熟,你像个孩子。前几天,在房间里整理东西,有一个文件夹里居然有她和我之前还没有见面时的书信。原来那个时候我们是如此相爱。她是如此的爱我。对于这份爱,我只有感谢。虽然已经不能有任何的可能,但是我总是感恩她谢谢她陪我度过北漂,陪我度过我人生的二十分之一。小时候,老师总是说我是一个三心二意的人,如果我真的有三颗心的话,我希望有一颗心,我是留给你的,nicole。也许真的如歌里唱的那样吧: 你说人生艳丽我没有异议 你说人生忧郁我不言语 只有默默的承受这一切 承受数不尽的春来冬去

 4 ) 年少的我喝酒聊天,在路灯下展望人生

看《乘风破浪》之前,我对电影几乎没有期待。单凭“乘风破浪”四个字和海报上四个昂首挺胸的男人,完全想象不出这是怎样的电影;预告片是几个看不出剧情的画面,配上一首老歌,有一点淡雅的感觉,但还是不知道电影的故事是什么。

如果说韩寒的文字里有一点玩世不恭的话,那么他的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就是一部文人气的电影。文人气是玩世不恭的另一个极端,韩寒年少成名,十几岁时的写作风格总带着一点文化人恃才傲物的劲儿,看谁都不顺眼,觉得只有自己心里明白人生应该怎么过,你放下身段向他讨教,他还得先舞文弄墨把你取笑一番,再看有没有教育你的心情。

《后会无期》没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暗示,没有很用力地给观众灌输处世哲学,只有一群看似是社会边缘人的小人物,偶尔冒出几句金句,漫无目的地一路向前。韩寒用《后会无期》展示自己当时的心情,来看电影的观众都有幸分享他的感受,至于你是不是接受真的无所谓,韩寒不强求。

所以看到《乘风破浪》的开场我就觉得挺意外的,我没想到韩寒会从电影的形式上做出改变。画面的动感大大加强了,之前的《后会无期》的叙事是匀速,这次的《乘风破浪》是加速和减速,韩寒想要用节奏的变化带动观众进入他的状态,他非常主动地想要让观众接受他的故事。

《乘风破浪》目的很明确,影片大年初一上映,喜庆的气氛要做足,整场故事都是用搞笑段子串联起来的。段子和金句不一样,金句是欲说还休,蕴含一点道理在里面,想一想才能明白的笑料,是讽刺和无所谓的态度。

但是大年初一的观众很挑剔,他们讲道理讲了一年了,这一天进电影院就是为了和家人朋友一起开心的,所以什么都比不上段子最实在。韩寒在段子上下了功夫,每个笑点都很有新意,没有老梗。

如果只是段子的集合的话,影片可能只会是一场高级一点的小品。《乘风破浪》则不是,它的段子很现代,情绪很怀旧。有段子的地方让人发笑,没有段子的地方让人感动。在曾经的劲歌金曲的伴奏下,二十年前的一切都历历在目。

我尤其喜欢故事和背景音乐的搭配处理。画面上是主角回顾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背景音乐很平静;画面上是热血男子汉为自己的兄弟打架出气,背景音乐很舒缓。如果这里的音乐用得过于慷慨激昂,这个桥段马上就会俗不可耐,老气横秋,这显然不是一部大年初一的合家欢电影想要的效果。

韩寒对音乐和老歌的运用让《乘风破浪》增加了不少浪漫主义色彩,他的处理方式非常契合怀旧的情绪。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犯傻的时候,都有过“本该更懂事,但还是做傻事”的十几二十岁。当年的我们做过很多让自己感动和振奋的事情,小男孩在家里贴满了当红摇滚乐歌星的海报,摆满了CD,和死党组乐队,想象自己将来也能成为这样的名人;小女孩每天都在想隔壁班玩摇滚的帅哥是不是喜欢自己,真的在一起了也会有分手痛哭的一天,放狠话却还忘不了他。

做出这些事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可厉害了,但是现在还有几个男人记得当初为了摇滚可以不吃饭不上课不做作业的感觉,还有几个女人记得当初和男朋友天天黏在一起,觉得这就是自己陪伴一辈子的人的情绪?

真正的忘记是不经意发生的,是不需要努力的。回想起当初,我们心里的情绪就是《乘风破浪》音乐里的平静和舒缓,而不是慷慨激昂,当初再闹再傻也可以一笑置之了,时间可以让所有的激情趋于冷静。

影片难得地抓住了一种感觉:大人物获得成功之后,回想自己年轻时的状况,往往觉得青涩得不成样子,不敢相信这样一个只知道在路灯下面和狐朋狗友喝酒吹水的小屁孩,将来能够成为大亨,走过这么跌宕的一生。

《乘风破浪》的英语标题是“浮萍”(Duckweed):我们所向披靡走向成功的时候,乘风而进破浪前行;我们回味一生看淡一切的时候,曾经掀起波浪的水面上飘着几片浮萍,它无所谓你是不是知道曾经的慷慨激昂,因为一切都已成为历史。

 5 ) 你妈的名字。

注意:有剧透。

赛车手徐太浪从小对父亲徐正太怀有怨恨。他通过车祸这一经典穿越方式回到了父亲的年轻时代,重新认识了父亲,发现他也曾经有过潇洒不羁的热血青春。徐正太不仅和未来的互联网大佬谈笑风生,自身也具备成为富豪的潜质。遗憾的是他和真正的成功人士总是差一点点。他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王健林开电影院,他开录像厅;雷军卖手机,他卖BP机。这种商业眼光上的偏差导致徐正太没办法像哥谭市的布鲁斯韦恩那样做生意和打击犯罪两手抓,只好做个乡村蝙蝠侠,专心经营自己的正太帮。秉持着“歌舞厅里只唱歌,桑拿房里就洗澡”这种类似于“实现[哔]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徐正太到处打抱不平,因此树敌无数,最主要的对手是镇上的小混混罗立,以及罗立控制下的帮派,简称罗立控。

其实加入正太帮的徐太浪原本有机会自立门户创立自己的帮派“人妻控”。但是关键时刻他却发现了隐藏在自己妈妈姓名里的秘密,及时踩了一脚刹车,避免了做出会让他羞愤到想要自插双目的事情,也顺便通过了具有强烈牛头人情结的变态老爸设下的终极考验,成功转正。

阿正和阿浪越走越近,难免疏远了帮中其他兄弟。正太帮一位始终未能进入核心管理层的成员为了向老大证明自己的价值而跑去找无良地产商单挑,结果惨死在敌人手上。这个冲动的热血儿童名叫六一,是五一的儿子。好在他爸的名字是劳动节而不是相隔不远的青年节,要不然他这个做儿子的名字还真不好起。

为了给兄弟报仇,阿正来不及享受新婚后的甜蜜生活,就带着阿浪找上门去。最终亦父子亦兄弟的两人联手制裁了无良地产商,阿正却也身陷囹圄。临被逮捕之前,阿正向阿浪托孤,并且表示自己有一个大宝藏。阿浪被阿正留下的巨额财富惊呆了,意识到这活儿他妈的没法儿接,于是又穿越回了自己的时代。

-------------------------------------------------------------

《乘风破浪》是韩寒执导的第二部电影,与其他作家转型导演的同行不一样,他没有选择改编自己的小说作品,而是坚持拍摄全新的原创故事。只不过这次新片的原创性却遭到了质疑。许多观众在看过《乘风破浪》后都惊讶于该片和香港电影《新难兄难弟》在结构和创意上的相似性。都是一个不理解父亲的儿子穿越回父亲年轻时代然后父子成兄弟的故事、儿子都用一首歌曲来帮父母感情升温、父子之间都有一个前面搞笑后面煽情的默契手势、大反派都是无良地产开发商、甚至都恶搞了一个尚未发迹的未来富豪作为片中彩蛋……如果说只有一处相似还算得上巧合,这么多相似之处一起出现,恐怕借鉴的力道就有点过猛了。可是正当围观群众纷纷搬了凳子、切开西瓜静候《新难兄难弟》方面有人能站出来手撕韩寒时,该片导演陈可辛却发文表示了对《乘风破浪》电影质量以及韩寒导演才能的肯定,这相当于把事情的性质钦定为“致敬”,原本想看陈可辛怒斥韩寒抄袭的网友们一时间都感到无比扫兴。

其实以今时今日韩寒所能调动的资源,要买下《新难兄难弟》的版权进行堂堂正正的翻拍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后续的抄袭争议可以一早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乘风破浪》里那些相似点的出现也会显得更名正言顺。但是那样又怎么对得起韩寒身上的天才光环呢?毕竟他连自己的小说都不屑于改编,怎么可能翻拍别人的剧本?要拍就拍原创故事!至于《乘风破浪》片尾那段感谢语,名为“致敬”,却看不出多少谦恭来,反而隐隐透着要挟和算计的意味。跟《新难兄难弟》一起列出来作为“致敬对象”的还有《回到未来》《终结者》等经典电影,把它们摆在一起,仿佛是在提醒《新难兄难弟》的主创们,别忘了你们也是受到更早之前的经典穿越题材影片启发,既然你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我如今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巨人肩膀上,也无可厚非。

以陈可辛导演在业内的地位,肯定不存在被威逼而做出违心表态的可能性,当然有没有被利诱就不知道了。但既然他作为被借鉴的正主儿没有追究,那么我们这些围观者也不必再皇帝不急太监急地揪着两部电影相似这一问题不放了。反正这电影的黑点也不止这一处而已。只不过其他黑点在我看来相比刚才说的抄袭嫌疑,庸人自扰的味道更强一些,甚至有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感觉。

这部电影的插曲《男子汉宣言》一发布就被抨击为“直男癌之歌”,这一点实在有些让人哭笑不得。那首歌与其说是在为压榨女性的直男癌张目,倒不如说是站在这部分废柴男性的角度进行自黑。对这种歌曲表现得大惊小怪,就未免有些太不解风情了。这部电影是不是直男癌我不知道,但既然它的导演和编剧是个直男,那么影片难免会受创作者个人风格和趣味的影响而带有点直男色彩。影片也确实存在着女性角色刻画单薄等问题,这是应该改进的地方。但这些不足之处顶多算是考虑不周,却还不至于真的是对女性怀有恶意。反倒是一些刻意讨好女性观众的电影,比如近年来迪士尼的几部动画电影,在我看来有明显的丑化男性的倾向。

就算是政治不正确,我也得说,关于《乘风破浪》和韩寒的直男癌争议,根本就是一些营销号打着“女权主义”旗号进行的碰瓷行为。但是看透了这一点的网友在反击时可能一不小心扩大了打击面,这却是正中那些暗中搞事情的人的下怀了。正是因为“女权主义”的旗帜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实现平权才更显得刻不容缓。只有真正实现两性平等,那些假借女权主义旗号兴风作浪的傻逼才无所遁形,大家才会意识到,女人的敌人不是男人,人类共同的敌人是蠢人、恶人。

另一项关于《乘风破浪》的争议在于它短暂的拍摄周期。许多人指责韩寒是拿一部三个月赶工出来的电影骗钱。说这种话的人大概都相信加班是第一生产力。讨论一部电影是不是骗钱之作,应该是看它的质量而不是拍摄时间长短。香港电影黄金时期平均三个星期就能拍出一部片,质量也不见得比现在内地的华语片差多少。之前有的电影前前后后拍了十几年,结果上映以后挨骂了,现在韩寒三个月就拍完,又挨骂了。时间太长太短都不行,所以国内观众在持久度方面的偏好到底是怎样的呢?

忽略前面这些场外因素去看电影本身,《乘风破浪》在它上映的档期确实是整体上质量最佳的一部影片。熟悉韩寒文字和之前电影作品的观众能从这部电影里清晰地辨认出他的寒式幽默,那是一种不激烈不夸张、狡黠中掺杂着一丝智商优越感的表现方式,是属于韩寒的味道。

电影中韩寒最爱用的搞笑技法是“当场打脸”,比如寻人的搜救犬下一秒自己跑丢了、自称还是儿童的六一却是KTV公主的回头客、被夸孝顺的阿正下一秒就被证明是拿亡父的遗像来当保险柜用、大力出奇迹的走样版“三矢训”等等,都通过迅速的反转和观众预期落空来制造幽默效果。只有勤动脑而且本身脑子比较好使的人才有办法像这样不停逗笑观众。从这个角度来说,韩寒确实比起国内大部分电影人都要出色太多了。

《乘风破浪》给人的感觉有些类似2015年的热门影片《夏洛特烦恼》,都是充满服务精神、努力给观众带来欢笑的喜剧片,只不过《乘风破浪》的后劲儿要更弱一些,从婚礼开始基本就没什么笑点了。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导演追求有笑有泪的喜剧高级境界所以在后半段转换了风格,我却觉得这是单纯地编不下去了。

虽然电影剧情大部分时间都是被各种人物的各种谜之动机推动着,但前半段因为足够好笑,所以观众也不会计较太多。可是从六一之死开始,电影就呈现出一种导演不顾一切地把剧情走向往预设的结局上硬掰的感觉。六一主动招惹大反派黄志强这里还好理解,毕竟六一是傻子,他做事不需要太可信的动机。可是黄志强不是傻子。如果说他势力大到可以只手遮天,杀人就像踩死只蚂蚁一样轻松,那也罢了。但他明明也要大费周章地准备跑路,因此还耽误了生意,为什么还要豁出去跟一个傻子一般见识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因为导演必须要给徐正太一个犯事坐牢的机会,谁让他的命运早就注定了。

本片男主角徐太浪可以算是最缺乏上进心的时空穿越者了。别人穿越回过去都会尽可能利用自己掌握的未来信息而努力争取做出一番改变,徐太浪却是明知父母的悲剧命运却没采取任何有效手段去阻止。他在过去唯一一件花了不少心思在做的事情就是勾引老爸的未婚妻以保证自己顺利出生,结果后来还发现是个大乌龙。他放任自己父亲胡闹,放任母亲轻生,除了见证自己父母年轻时的生活之外,没有达成任何成就。只能说徐太浪还真是个安分守己的时空旅行者,大老远穿越回去一趟,真的就是单纯去观光旅游的。

剧情方面最令我在意的还是女主角小花的结局。这么一个气场直逼歌舞伎町四天王的人物,怎么看都不觉得她会抛下幼子轻生。想来想去,果然那一床的BP机才是在精神上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吧。

 6 ) 【剧透慎点】关于电影一些伏笔和细节

我觉得这个电影很细节,很处女座,看了两遍,和朋友总结出一些细节,欢迎指正……

彩蛋造型
这也算是片尾的一个彩蛋吧

【】乘风破浪电影的英文名是浮萍

【】董子健饰演的小马离开时的背景音乐改编自美国民谣Five Hundred Miles(离家五百里)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故乡,有一个衣锦还乡的梦想。

【】邓超饰演的阿浪是个爱车之人,小时候爱玩玩具车,少年爱看赛车,后来穿越之后,和正太走在路上也是不由自主被路边好车吸引。

【】彭于晏饰演的正太从始至终没有改变,年轻的时候玩着二十四点扑克牌,片尾老年正太吃饭的时候依旧在玩。对应六一口中那句台词,我就是世界,世界是不会改变的

【】赵丽颖饰演的小花在给阿浪做考验的时候,床上藏着剪刀,所以如果阿浪真有什么坏心,花姐也不是吃素的。

剧照取自微博 来源见水印

【】小花渴望亲情,正太复仇是婚礼第二天,小花邀请父亲参加婚礼,父亲没有去,但试飞员父亲对小花说,看看天空。看着伤痕累累的正太,小花抬头看天。

【】木木是以前韩寒养的金毛,已经过世了,然后六一也是他们以前领养的狗,然后走失了,所以剧里才会出现“木木,去找六一”这句台词。后来木木出现在太平间门口,找到六一了。

【】太浪,六一,正太在天台谈话,远处有烟花和枪声,预示着未来的婚礼和打斗。

【】片头二人共坐一辆车那个老年正太让阿浪开车慢一点的眼神很有伏笔 (后视镜特写) 和片中的他们开车去找黄报复太浪小眼神一毛一样

【】正太的腿被打瘸了,哪些镜头是瘸的,哪些是健康的,这个处理很处女座风格

【】六一是个摆摊儿的 所以他的屋里堆了好多鞋盒和编织袋

【】小花喜欢白素贞,家里窗户上贴的都是白素贞的海报,这里很细节

【】太浪家里没有妈咪的照片,因为出狱后爱人已去世,只留下结婚的那一个照片了

【】正太迟暮,对待儿子有点紧张,片头对话开始点烟,结束也没点着。儿子飞车驶向自己,强迫自己站立不倒,是父亲的尊严。

【】正太逼迫太浪从小学数学,因为爱玩24点,觉得对孩子有用,再学医生,因为妻子生前曾说小孩子长大以后当医生特别好。

关于小花的人物分析:

【一】关于身份的伏笔,第一处阿浪约小花看电影时,小花答应并说自己恰好没有夜班;第二处众人看电影,佳妮喊了花姐,并说自己快到时间了,六一表白时使了眼色,说明很具有领导地位;第三处阿浪去找小花时,小花提起自己是夜班。

【二】她的童年不幸福,父亲工作繁忙不理睬,母亲离开,对她是有阴影的,正太入狱,留下孤儿寡母,太浪如同儿时的她,没有父爱。

【三】正太守护着小花的挚爱歌舞厅,小花也支撑着正太的英雄梦,二十年的恋人相互扶持,入狱后,两个人的梦同时碎了。

【四】正太的梦想是:ktv里只唱歌,桑拿房里就洗澡,然而后来挚爱歌舞厅被拆迁,所有姑娘在大合影,里面没有花姐,正如太浪说得:这真的是个梦想。时代变迁,小人物淹没在洪流之中。世界在变,小人物没有变。

【五】挚爱的挚是执子之手,后来结局灯牌的手部分灭了,暗喻小花结局。

【六】正太要小花给他一个不复仇的理由,一个就够了,小花告诉正太她怀孕了,这个理由够不够,然而正太还是在小花怀孕期间入狱,小花是真的很无助,才会在那刹那抬头看天,思念父亲。

【七】小花的真实身份是妈咪,身处其中,最了解得就是男人,看懂了男人,也看懂了生活。生完孩子的那一刻,表情很空洞,眼角留下一颗泪,抑郁症伏笔。

【八】小花生产后表情不是喜悦,这里注意小花的黑眼圈,整个人是苍白的,说明状态很不好,沉默眼角流泪。这里很到位,有点悲情。

 7 ) 蠢就是蠢,不要浪漫化

用最近在B站上看到的木鱼水心里面的一句话来回答很多评论里的质疑:在剧本中,一般来说是会有两种方向的素材组成的。一种是非结构化,以真实性来争取共鸣的素材;一种是结构化的,以对价值的隐喻来讲述主题的素材。

完全非结构化的优秀电影是存在的,比如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影片很少有刻意编造的剧作技巧存在,而更像是从生活流中随意(但其实并非随意,而是导演刻意提炼)抽取的一个截面片段。评论里提到的一些日本优秀的艺术电影,也是放弃结构化的叙事设计,而用非结构化的真实生活(但还是要强调,这种真实生活是导演提炼过的、更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的真实生活)来打动观众。

完全结构化的优秀电影也存在。往早期说,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都是通过剧作上强烈的并置矛盾冲突,来突显电影主题,感染观众情绪。在当代,比如像《三傻大闹宝莱坞》、《疯狂动物城》、《黑暗骑士》之类的商业片,也会强烈地把二元对立的矛盾冲突作为基础,并以这个矛盾冲突来衍生搭建自己的整个剧本故事。

当然更多的好电影,是非结构化素材和结构化素材都各占一定比例,或者说,用结构化的方式来组织非结构化的素材(这句话比较绕),比如《让纳迪尔曼》。导演用一种极富技巧的手法,将一个中年寡妇完全日常化的三天时光,高度结构化的对比组织了起来,表现了强而有力的主题。

但总之,我绝对没有看过一部好电影,是既没有来源于真实生活的非结构化素材,又没有突显主题、营造矛盾冲突的结构化素材。而这才是《乘风破浪》这部电影我最不满意的地方。韩寒营造的那个90年代末小镇是一个空中楼阁,与真实的时代毫无牵扯和共鸣,也不表现真实的生存困境和人生困境。同时,这部电影也没有营造出戏剧性的矛盾冲突,缺乏对于主题的提炼。

《乘风破浪》只有一种情绪化的渲染(通过影片的色调、音乐和摄影氛围所营造)。我承认这种情绪化的渲染,《乘风破浪》是做得不错的,但,你们的要求也太低了吧?更何况,这是一种什么情绪?一种对于自我过去的浪漫化和诗意化,一种自我陶醉,而完全不顾其他人的痛苦和牺牲(母亲的抑郁跳楼自杀)。这种浪漫化、情绪化的渲染,在我看来,就是伤害了别人而不自知,这就是蠢。

======================================================正文分割线

春节档的几部电影都有很严重的剧作偷懒现象,显示出了现在国产电影的浮躁,只追逐短期效益。

比如说《西游2》,设计了唐僧与孙悟空的矛盾作为主线,一路上遭遇妖怪应该是两人关系发生转化的催化剂,但最后却非常轻挑地放弃了这个主线,直接说我们之前是在演戏骗九宫真人,这就等于之前观众看的内容都毫无意义。

《功夫瑜伽》也是,按理说主角一行人的不同身份设定,是能够引发很有趣的戏剧张力的。考古学家、盗墓贼、公主,每个人动机不同,原本应该是合作又互相提防的关系(可以参考《加勒比海盗2》里一行人的关系)。但故事也是到后半段,所有人莫名其妙就和解了,尤其是是李治廷一个盗墓贼,说还钱就还钱,冒着生命危险去印度,图啥呢?(成龙为啥一定要拉上李治廷去印度我也是不理解)

所以我之前说,《长城》的剧本也许是好莱坞三流水准,但国内能写出这种完成度(起承转合都非常规范)商业片剧本的编剧,屈指可数。

不过,《乘风破浪》跟上面说的这些片子比起来,又不一样。上面说的这些片是有剧作上的意识,只是完成度太差而已。《乘风破浪》是压根儿没有往这个方向去设计的意识。

所以我之前看《后会无期》的时候就说,韩寒这拍的不是商业电影,这是艺术片啊。但问题是,你拍艺术片,这电影又没啥思想性,那看它图啥呢?

说《乘风破浪》没有剧作意识,并没有冤枉它。虽然电影开头铺垫了半天邓超跟他父亲的矛盾,但从邓超穿越回过去、与父亲(彭于晏)相见的那一刻起,两人就没有任何矛盾啊。

这是我第一次在一部商业电影里看到两个主人公之间的人物关系毫无变化、而人物也没有任何变化。彭于晏显然是毫无转变,而邓超穿越后与彭于晏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好哥们儿,根本看不出他之前对父亲的那种憎恨与埋怨(我会觉得,邓超的人物形象,穿越前与穿越后是脱节的)。

这是剧作的问题,然后来谈思想性问题。《新难兄难弟》是儿子不认可父亲“我为人人”的道德理念,梁朝伟抱着一种更加利己主义的思想穿越回当年那个经济还没有高速发展、街坊关系亲如一家的时代,他的利己主义态度一直是引起矛盾的关键,最后他终于受到父亲的感染而转变了利己主义的态度,认可了父亲“我为人人”的理念。

而《回到未来》相反,男主角原本有着一对让他不幸的父母:他的父亲懦弱无能、唯唯诺诺、一事无成,而他的母亲则保守、死板、发福。然而通过他穿越回到30年前,也就是1955年,而将历史改变了。他的父亲变成了一个有勇气而成功的人,他的母亲也变得开明而富有生气。

要么认为现在存在着道德问题,需要回到历史上的过去寻找美好的品德(虽然这往往是一种美化过去的幻想);要么认为现在是一个精神昂扬的时代,可以改变糟糕的过去(《回到未来》拍摄于1985年,那时候里根总统正希望美国人民能重拾自信,从越战和民权运动带来的分裂状态中恢复过来)。

然而《乘风破浪》两者都不是。影片构造的未来是一个空空如也、毫无内容的未来;而影片搭建的过去,那个诗意的、浪漫化的90年代末小镇,也跟我们历史中真实存在的过去毫无关系。而最大的问题是,韩寒搭建的这个90年代末小镇,究竟传递出了一种什么价值,最终感召了邓超,让他原谅了自己的父亲呢?

没有。看完全片很难总结出这个小镇的价值是什么。用电影里的话来形容就是,这个小镇最好的地方就在于:我想静静地时候别人不会问我静静是谁,没有微信朋友圈烦我。

呵呵。

那么邓超为什么会原谅父亲的所作所为呢?没有理由。他一穿越回去,就成为了父亲的好哥们儿,加入了父亲的小帮派,然后与父亲一起打架、一起喝酒、一起吹牛逼。

然后他就完全接受了父亲明知母亲已经怀孕,还为了替好兄弟报仇而打架坐牢、最后导致母亲抑郁跳楼自杀这件事。

是的,他真的就是这么毫不负责任地如此处理这个情节,我简直目瞪口呆。我本来以为,在剧作上,最后会设计一个误会,或者诸如此类的原因吧,要么是邓超误解了父亲的行为,要么是邓超误解了母亲的行为。

但是,没有,真的完全没有。邓超明知道他母亲会因为父亲打架坐牢而抑郁跳楼自杀,他最后,没有一丝一毫地犹豫,就跟着父亲去为兄弟报仇,打架去了。

说起他们那个兄弟的死,也是设计的,不知道该怎么吐槽了。我只能说我很同情反派。

所以一开始因为那首《乘风破浪歌》吐槽韩寒直男癌真的不是冤枉他。在他的世界观里,男人那种男子汉情结、浪漫化的哥们儿义气、以及小镇青年的快意恩仇,是最重要的。母亲抑郁的跳楼自杀,在电影最后连个叙事矛盾冲突都够不上。

因为邓超从穿越回过去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完全认同父亲了。

所以,问题绕了一圈又回来了。叙事的问题就是思想的问题,思想的问题也反映为剧作的问题。可能在韩寒的心里面,父亲不让邓超学开车而踹他的那几脚,比导致母亲抑郁跳楼自杀,在叙事矛盾上还严重得多。

我特别喜欢我友邻的一句话:男孩子都是傻逼。其实大大方方承认这一点,反而还可爱一点。蠢,还要自我浪漫化,弄得自己像个英雄,就不光是蠢了,还可恶。

韩寒眼中的六一,大概就是观众眼中的韩寒吧。

 8 ) 没看到乘风,看到了破浪

我曾经也是一个韩寒的粉丝呀。 但是原谅我真的没有看明白这部电影到底想要表现一些什么,我不明白为什么和剧情几乎完全没关系的赛车要花如此重的笔墨,更不明白那个即将冲过终点得到冠军扬眉吐气的慢镜头为什么是悲伤背景音乐;不明白人之将死之时回忆一生为何要用如此欢快喜悦的音乐,庆祝自己终于可以死了这样都不用有下面的剧情了;不明白徐正太和罗力这种名字的梗到底有什么好笑的;不明白拿自己老婆当作诱饵看兄弟是否能够抵住诱惑到底高明在哪里,大概徐正太真的是一个幼稚的小孩;不明白为什么儿子和爸爸经历了青春就能谅解父亲从小对自己的拳打脚踢,并且心甘情愿继续送父亲入监狱;更不明白见到母亲也不好好开导陪伴一下,就这么放纵她产后抑郁继续选择跳楼死亡【评论里有人说不能去动因果律,不改变命运的进程,难道出现了以后和爸爸做兄弟就不改变了?最后那个镜头两个人都做了十指相扣弯曲手指的动作的时候,改没改变两个人的记忆?】;也不是很明白徐正太所谓的正义就是其实并没有权利或者资格去管理一家歌舞厅却非要带着寥寥无几并且没什么本事的两个手下去逞能和黑社会干一干,是不是有点蠢? 再补充几个很生硬的剧情推动,一个是太浪准备泡他妈的时候,他妈居然就在这种千钧一发的时候说了自己想改名字,不觉得很奇怪么,这种情况下就算演技再好,不应该也是十分紧张自己老公的兄弟到底会不会亲下来么?就这么淡定地还和人家掏心掏肺聊聊自己想改名字?第二个是兄弟大喜要结婚了,六一不来好好参加婚礼去跑去复仇,什么时候复仇不好,偏偏要错过婚礼啊?婚礼只有一次吧。这些剧情发展都太僵硬太尴尬了。 总而言之故事里面有太多漏洞,总结一下就是讲了一个自认为很厉害的儿子回到了父亲生活的年代,帮助宛如智障一般的父亲进了监狱,并且如愿见到了母亲,并且让她命运不改继续得产后抑郁。我就算细究想要搞清楚其中的深深讽刺意或者是蕴含意也无从下手。韩寒的那幽默,不经意的叙述之中夹杂的深思与沉默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剩下了幽默得过于刻意又矫揉造作的故事了。所以大抵就是笑一笑。 还有,不是所有的不明白都是无知,有些不明白不是虚心地问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因为他本身无解,他就是没意义的存在。 不过还是给了两颗星(原谅我不是很懂为什么贺岁片就可以降低要求,一部电影的好坏和他上映的时间没有关系吧),一颗星是韩寒的进步,终于不是短片式的生硬衔接了,虽然比起后会无期的其他方面的确也有不少倒退;另外一个星给的是这是一部喜剧。 以及韩寒,真可惜,你成为了自己最不喜欢的人。

 短评

就像片尾感谢的那几个电影,借用了很多好梗,所以片子起码基础很好,不过执行也就正常吧,亮点并没预期那么多,略潦草。因为父子关系始终是我的软肋,所以还是有点小感动

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从《后会无期》到《乘风破浪》,转战大屏幕的韩寒依然是不变的青年领袖,只不过他已变换不同方式诠释他的抱负。透过预告片的管中窥豹,以及未映先火的好评,已然被属于90年代小镇青年的似水年华所吸引,父辈讲述过的故事更无可避免在脑海溯流,那份青春的燃情,那份兄弟的温暖,那份亲情的感动……大年

10分钟前
  • 醉卧浮生
  • 力荐

一个疑问,邓超住哪?

13分钟前
  • 🍳
  • 还行

2星半,讲不好故事请再多人救场也没辙,衔接性非常差,更像段子的拼凑,抖小聪明,这一问题在上一部电影中已经显现,这一次韩寒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走到这一步,韩寒就离电影越来越远了。好评全给片中个别演员的表现,让我有看下去的动力。另外,国内跨界导演拍电影哪是选演员啊,根本就是拼朋友圈。

17分钟前
  • 柯里昂
  • 较差

韩寒的电影就和他开的餐厅一样,看上去都还行,但你就没法说“真的好吃”。

21分钟前
  • mumudancing
  • 还行

虽然电影像是一个超大型的段子,以及透露着很直男癌的审美。但是选择的电影主题和表达方式确实用心琢磨过,精心设计过的。故事拯救一切,这个故事设定和趣味性的表达,嬉笑间情感满满,尤其是最后一幕,所有人都笑了,我却眼眶湿了。到这一部,的确对韩寒刮目相看了,有点导演的样子了。

25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推荐

一边嫌弃孩子气,却又迷恋少年感。

28分钟前
  • Bleaksea
  • 还行

接近4星。挺意外的,比《后会无期》顺畅多了。一部致敬90年代的无厘头段子集锦。可以剪得再细致一些。孙伊涵居然出演了,完全没看出来。

32分钟前
  • 小A
  • 还行

有人觉得写小镇青年就是有情怀,韩寒拍的是自己,你对这个故事有共鸣,也许喜欢都是自己脑补的吧。从导演的角度讲,韩寒确实很努力的在学习,有长进,但始终还是个门外汉,对于剧本,这个故事已经是一个套路模式了,已经被人讲了很多遍,比如《新难兄难弟》,但最后剧本在人物动机上还是出了问题。

3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你看,有些东西终将逝去,与其拼命留住却留不住,不如就别送了,谁也不必跟谁过不去,漫长的一生中,只是抵抗时间摧残就够受的了,还有什么事不能原谅呢。看完心里有快乐的伤感,谢谢韩寒。

41分钟前
  • 宋小君
  • 力荐

四平青年版的《新难兄难弟》,父辈不懂你的时代,正如你不懂他们的年代,代沟就是时间的鸿沟。韩寒的文艺痞气和小聪明很能驾驭这种小镇题材,家乡和爱好也都得到了施展。但仅仅可以归为一出不错的小品,毕竟“穿”的方式欠缺合理性解释,“穿”的动力欠缺情节驱动力,“穿”的结果欠缺蝴蝶效应的涟漪。

4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父子和解的旧瓶,装的笑话能让人发笑。高华阳从《后会无期》开始就一直演傻子,导演你对他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小花和阿浪说话的杂货店门口,感觉下一秒会有袁泉杵着台球杆出来。韩寒的电影有种能把女演员拍得很美很文艺的魔力,从王珞丹到赵丽颖,风尘也是清纯的。PS:电影里只放了一首《男子汉宣言》

49分钟前
  • 弥生
  • 推荐

正片比预告片好看系列,相对上一部<后会无期>成熟了不少,叙事少了些文字化,讲故事够接地气儿。韩寒很文艺的拍了一部纯喜剧,并且笑点和BGM都很韩寒。剧情既狂放不羁又残酷温婉,算是春节档同期的一股清流。唯一不足的是剪辑有些碎,3.5。

54分钟前
  • 曾海绵🌈
  • 推荐

很韩寒式怀旧主义审美观,我是没看出任何直男癌取向。赵丽颖演一个八十年代小镇姑娘真好看啊。

57分钟前
  • bamboo
  • 推荐

想到西游。四个小镇青年魔幻的取经之路也是“一次离别”。有人从长发牛仔少年变成躁郁中年,有人从格格不入的困顿者踏上火车改变世界,有人肩插双刀壮烈去往天国,有人穿越过去与父和解与母相见。最痛快的并非修成正果,而是路上风搏浪破。并肩同行后会无期,乘风破浪友谊长存。

59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这部电影中演技最好的是周润发和张国荣。

1小时前
  • 朝暮雪
  • 较差

乡村蝙蝠侠、二代身份证、牛爱花、四岁怎么了我又不是三岁小孩了、出柜吧老公…依然爱抖机灵的韩寒,奉献了2017版《重返20岁》《夏洛特烦恼》。

1小时前
  • 影志
  • 还行

韩寒很聪明,能依稀看出他以前小说里的情怀。虽然整个片子n多桥段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拿小时代来侮辱韩寒还是很不厚道的…

1小时前
  • 榉树
  • 还行

1993年,香港有部电影叫《新难兄难弟》,梁家辉是彭于晏,梁朝伟是邓超,刘嘉玲是赵丽颖。

1小时前
  • 十三
  • 还行

一年下来能让我入戏的影片不多,这是其中一部,超乎意料多的笑点+与《火锅英雄》类比的质量,值得一刷再刷。

1小时前
  • 钝刀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