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叶集

剧情片韩国2018

主演:金敏喜,郑镇荣,奇周峯,徐永嬅,金玺碧,安宰弘,孔敏晶,申锡镐,金明秀,李裕英

导演:洪常秀

 剧照

草叶集 剧照 NO.1草叶集 剧照 NO.2草叶集 剧照 NO.3草叶集 剧照 NO.4草叶集 剧照 NO.5草叶集 剧照 NO.6草叶集 剧照 NO.13草叶集 剧照 NO.14草叶集 剧照 NO.15草叶集 剧照 NO.16草叶集 剧照 NO.17草叶集 剧照 NO.18草叶集 剧照 NO.19草叶集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7:11

详细剧情

  故事聚焦被古典音乐笼罩着的小咖啡馆里的客人们。金敏喜扮演经常坐在窗边位置的常客,她不断地从身边发生的事情及对话中获得灵感、寻找线索,有时她甚至主动地进行对话。

 长篇影评

 1 ) 孤独的游离体

就是从他每一部电影里都感受到了孤独,那种不确定空间,不确定时间,不确定自我的对生活的微妙感触。

她反反复复走动,观察身边人物行径,聆听他们对话,分析飘忽不定的情感,无法辨认,无法落定尘埃。我感到最孤独无聊的地方是天黑了,她弟和弟妹像别人一样穿韩服互拍照片,欢笑着进行金敏喜已经见过了的事情,我会想到她弟和弟妹约个会也没处去,简单重复着困在感情里的人的经历。

我喜欢金敏喜被质问是不是在偷听是不是在观察时候的反应,脸上那种沉静与理所当然,让我肃然起敬,而且想到洪氏尴尬已登峰造极:起哄煽动尴尬氛围,又旁若无人地质问你有什么可尴尬地,幽默~

 2 ) 草叶枯荣洪常秀

《草叶集》是一次出乎意料的转变。

洪常秀虽喜爱元叙事,但总是让“作者”和“人物”绝缘。在一部典型的洪常秀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突然插入的写信镜头,作者的半身,再无其他。信中的故事在另一时另一地发生。人物总被一个独断的漫不经心的上帝摆布,如《自由之丘》中信纸被打乱。而在此片中,作者金敏喜竟然和人物处在一时一地,她看,她忧伤,她咏叹,确实地被人物所影响。这抹去了洪的几分后现代意味,而显得有些现代主义,几分近似《野草莓》。

影片中多处使用三角形的调度,金敏喜看郑镇荣看金玺碧;金敏喜先看年轻情侣,又看中年情侣。人物不能自发地形成关系,需要第三者,一个缺席的人,死者—作者才能争吵和相爱。在一个令人震惊的镜头中,焦点从女人移至前景背向镜头的男人,随后摇至墙上男人的影子。从视觉上来说,影子在和女人说话,男人只有一个沉思的大脑袋。这一三角形巧妙地描绘了日常交流的虚假性。又如临结尾时,年轻情侣同时看向镜头侧,随后才开始对话,仿佛是在等待作者的许可。洪常秀一如既往的嬉闹性不再见于面对面的双方,而在于双方与第三者之间的挑逗。

事实上电影本身也是一个三角形的结构,它包含了咖啡馆,“附近”的一个餐厅,咖啡馆。再回到咖啡馆,草叶已高,时光倏忽,人物关系达到新的平衡。影片正是经由“附近”的折射才抵达新的位置。

为什么叫《草叶集》?草叶是绝对的时间标度,人物如此老去,作者也是。他们总夸老板大度,老板大度而公正。他不说话,只种草,做计算每个人时辰的上帝。

 3 ) 《草叶集》:洪尚秀的矛盾与变化

《草叶集》中的洪尚秀是矛盾的。

一方面,他始终思考着死亡,透露出老迈之气;一方面,他又塑造了两对小情侣的形象,涉世未深,可爱至极。他就像片中的女子在楼梯上徘徊,墙上歪斜的画透露出她的烦躁。他看似最终选择了和解,却又以人散后的咖啡馆结尾,悲凉之情隐含其中。

在《草叶集》死亡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因为圣熙的死,女孩与男孩发生争执;崔教授行为不端的罪名选择自杀,男子醉中怪罪崔教授女友;老人想到自己的死:「年龄到了,要整理了。」自杀未遂,向往爱却难以得到,一把年纪,还要靠后辈生活,穷困潦倒。但他也年轻过,奋斗过。「明明都会死,即使是死去的朋友在身边,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死。所以才活的那么端正啊。」片中金敏喜对于幸福地活下去的人是嘲讽的态度,但她也并不知晓其他的方法,所以只能和解,一起抽烟,聊天。和解并不是上策,而更大程度上是无奈之举:就如社会上人们屡屡选择妥协一样。

「男人大都是卑鄙的。」这句话从镇宇的女友嘴中说出,与其说是真心,不如说是有点搞笑。年轻的小姑娘不知为何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还一本正经地说出来,充满了莫名的喜感。这部电影中洪尚秀把「卑鄙」用成了一个中性甚至褒义的词汇,通过说「卑鄙」,人们拉近关系。本来嘛,活在世上,能有几个人不有点卑鄙?

看《草叶集》,不自觉地就会联想到洪尚秀的处女作《猪堕井的那天》:男子在花盆前蹲下,抽烟,拂过草叶。都是小说家,都谈论了死亡,但态度是不同的。《猪堕井的那天》是激烈的,由情生仇。而二十年后,至少在表面看来,洪尚秀温和了不少,虽然依旧说着「世上只有爱情最重要,得不到了,人们才去做其他的。」但一杯咖啡一碗酒,也就能暂时地放下了。

洪尚秀的变化自然无需多言,前后景深的焦距变化,在对话中暂时移开摄影机,拍摄对话人的影子,一段对话中都使用过肩拍,在他之前的作品中几乎都没有出现过。在对话时加入背景音乐,开头时的古典乐有些喧宾夺主,但小情侣和解时的那段卡农加的还是很轻盈可爱的。没有怎么玩结构,金敏喜主要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事件。虽然难以评价这种变化是好还是不好,但尝试总归是不错的。

金敏喜是在洪尚秀的电影中一直是率直而敏感的形象。如果从生活中考虑,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特别讨喜的模样。虽然洪尚秀说他写台词是从演员本身性格出发的,但毋庸置疑,这样的女性形象是洪尚秀作品中很特别的存在:他之前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大都是缺乏独立人格,需要男性的肯定来确定自己的价值。而金敏喜则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洪尚秀最近的作品多采用女性视角,虽然觉得依旧没有他男性知识分子视角的作品那么自由娴熟,但与《独自在夜晚的海边》相比,《草叶集》个人觉得更加自然了一些。

偏执的人、争吵的人、压抑的人最终都选择与生活和解。但结尾的空镜头又透露出洪尚秀对于和解态度的暧昧:即使想要与世界和解,但有的人,一辈子也只能像片中旁观时的金敏喜那样生活啊。

 4 ) 《草叶》:大师的意识演绎和人文关怀。

有趣的电影,会有剧透

POSTER

1. AN INNER VISION OF A WRITER X SPACE

现在你的脑海里正在思考着什么?如果你写了一个「猫」字,那你很有可能不会想到一只狗。

当一个人,手持铅笔,独坐于白纸之前,他的思绪大概是旋转的,他似乎想写些什么,但还需要一些时间。片刻,他落下了笔,一场内在的演绎被描绘了出来。一个人能通过文字,又或是任何一种形式的媒体去展现本是无形的脑海意像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作家的内在视野即是一场影像的演绎,表演者可以是任何人或事物。通过观察,我们可以把这些意识的影像记录下来,但为了避免过于亲近,我们又要保持「距离」。观看电影也一样,当内心的独白出现时,我们便可不费心思的解读设置人物。

美丽(金敏喜),正是这么一位角色。她是咖啡馆的常客,会经常坐在靠窗的角落,观察来访的客人,聆听他们的谈话,从中获取素材进行写作。每当一幕对话结束时,我们便有机会窥视她的内心:一段独白将会以画外音的形式浸入我们的耳膜,这时候我们与她的「距离」,又或者说她与自己的「距离」是不存在的,这时作者便回到了作者应有的姿态。

洪尚秀的电影大多都存在着一种极简主义的色彩。他的镜头不喜动,也不爱剪,电影甚至能在两天内就能完成后期制作。但也是在极简的形式中,镜头的每一次运动和剪辑,都格外引人注目,而《草》的镜头就好似一把尺子一样,在人物对话的递进中,准确有持的让作者(观众)接近观察,捕捉情感。

有趣的是,当美丽离开咖啡馆,与弟弟在餐厅吃饭的时候,这种投影式的意识演绎也随着空间的改变而换了形态。咖啡馆中的男女和餐厅中的男女,尽管各身份异,但从两场对话之中,似乎也能感受到一丝情绪上的共鸣。

当然,就算这些意象是自我的意识产物,也不可避免的会有接触的一刻,至于如何处理,大概是因人而异的,况且一个故事还是要以人物为先,形式为后才能形成最有效的表达。

想到这,若这些表演者和他们的表演都是美丽的内在演绎,那她该会是多么的孤独啊。

COUPLES

2. GRASSES X METAPHOR

要说我们能从《草》的意识影像里面捕捉到什么。爱情、死亡、落魄、 背叛都是小小的野草所不能招架的。草的无力、平庸、低等级,作为一个文学符号,它往往是对挣扎之人的一个隐喻。

电影开篇,镜头便对向这些零星的小草,然后上升,人物步入了我们的视野,随后整个影片的主题指向其实都非常清晰,那就是聆听这些无名无姓之人的诉说。他们互不认识,同坐于一间没有主人的放着古典音乐的咖啡馆里,在小酒与烟中吐露着自己无头无尾的心事。谁恋爱了,谁死了,谁破产了,谁吵架了,谁出轨了......不就是世间百态吗?

GRASSES

但显然洪尚秀的《草》并没有取得到大众的欢心,扁平薄弱的人物、不明确的主题、无趣的故事等等负面的评价,失望的情绪甚至让本是喜欢洪尚秀的观众,也狠狠地往他身上泼了一桶红漆。

如果只是因为喜爱的导演制作了一部令人失望的电影,就恶言相对,那这份感情不要也罢。观众与作者的情感应该要建立在信任与理解之上,而不是仅凭喜好。一位艺术家如果变“油腻”了,在如今的这个时代难道还不能轻易的看出来吗?再说,《草》里的洪尚秀根本就还是那个幽默可爱充满哲思的洪尚秀嘛。

在这个时代,《草》是难得电影。比起歌颂平凡的伟大,它更愿意为我们献上一张淡雅的素描。如今我们的眼球已经被五彩斑斓的当代媒体“宠爱”得疲惫不堪了,就连黑白的影像都需要是性感的,倘若电影不精致,不获个将,又讲不出一点道理,都将会成为众矢之的,无处可逃。「他们」的权威,取代了我们的主观价值。然而为了活下去,我们需要自发的去发现美,更需要在平凡中发现美。

正如《草》虽弱小,却也是顽强的。

TITLE

FIN.

 5 ) 随记

不分辨虚实的界限,让所有都是虚构,《草叶集》像一个作者的创作心路。分为三段。

探索-罗列素材、人物

第一场戏,偷听状态,像一个创作者接触一个新角色。直至两人争吵,声音依旧压着,一个冷漠、甚至虚伪的创作者,对待自己的角色像陌生人一样。

紧接着一场相似的对话。连同上一场都在调试音乐,音乐不为与对话协调变奏,二者分隔但又并进于同一条音轨中。至此对音乐的选用是模糊、突兀的。

接下来音乐消失,环境音。音乐再现,继续调试。人声逐渐明晰(从偷听逐渐到聆听),但仍然是被听的状态。创作者的所有角色出场。

跳跃-思维和创作的高峰

女人快速看向她的左边,转头,又快速确认了一下(金敏喜在她的左边吗?),然而,摄影机却转向了男人的左边:一堵墙。从女人的眼睛换至摄影机的眼睛,转回来后逐渐将焦变到男人,男人坚固的后背俨然是一根柱子,一个半开放式的、可能望向创作者的空间竖立了。音乐,与前面试听不同,有明显的情绪(欢快)。人声仍有怯场。

回到咖啡店,缺少的人,时间被挖走了。这一段既是思绪中的思绪,诞生最美妙灵感的缝隙。又是从 「探索」结束到「跳跃」间被压缩的不得而知的辛苦。电影中的时间不对应跨越阶段花费的时间。随后创作者的思维到达了最高峰,直接外化成一段动作:上下楼梯。上、下,高、低,跳跃着,运动着。沉思。动身,逐渐加快脚步,插入音乐,微笑。这其实是一整个过程。

路口,简单由角色穿过建筑群拓展出空间。同样争吵,与 「探索」第一场戏截然相反,声音走到了画面的中心,又跟着角色走出空间,创作者付出感情,进入了他的角色。一切变得贴身。正如豆友评论莫莱蒂:“站在角色身边”。也是创作者-洪尚秀最真诚的状态:在你面前。结尾,音乐在路边响起,情境生成,自然,美妙。

梳理-呈现演出

即便初看「跳跃」时已确切感受到创作者渐进的热量,要到「梳理」才将前情一一清晰。接触角色,走进角色。将摆出的人物立起来。剧情和他所有想说的迅速以“迟到”的姿态出现,在创作者足够熟练后。最后的交互中,选用了最初调试的曲风,不再膈应,甚至不会意识到音乐的存在。演出很成功。创作完成。

 6 ) 一堆草叶

“人们遇到彼此,彼此产生感情,感情化为动力,毫无关系的生活开始纠缠不清,从此人们也站在,为什么偷偷喝的烧酒看起来会那么好喝,我也想像那样偷偷喝烧酒,但是我有那样的时候吗?”

一个胡同深处的咖啡厅,一个经常坐在窗前写东西的神秘女子,她面对进出咖啡厅的男男女女,聆听他们的谈话,猜测他们的故事。

咖啡厅门前的花盆里种着刚发芽不久不知名的草,迎风摆动,五对男女看似不相识,没有交集,但又有细微的联系。黑白画面,咖啡烧酒,平淡的对话,请求与拒绝……在金敏喜饰演的神秘女子眼中,这些是生活的碎片,是她日记中的角色。

终于曲终人散,咖啡厅恢复了宁静,桌椅却在回味当天的人,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犹如盆中的草叶吧,很多,没必要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又都有他们的喜怒哀愁。

如果说李沧东的电影像一首首诗,那么洪尚秀的电影就像一个个极致的生活小品,前者感受到的是生活残酷背后的诗意,后者在小品中读懂生活的味道。

 短评

其实不妨视之为一部短片集——几组人物的故事在旁观者视角里的交织,内在信息的机锋假如抻长即是洪尚秀常规作品的路数。依旧是一贯手法——古典配乐、推拉镜头(有几个虚焦的景深)、结构的嵌套以及男女关系的探讨;金敏喜成为导演(创作者)心声的代言人。

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六七分钟的长镜头对话,还是△推拉摇移变焦。九个人物,一组又一组的完成了“你了解对方吗”,“你不愧疚吗”,“你不加入我们吗”,但没有以往的尴尬美学和套层结构设定,金敏喜的人物性格也薄弱,掐头去尾,就是个敷衍短片哎。

9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愛古典樂的咖啡館老闆像洪的隱性存在,唯一無伴的敏喜對現場進行紀錄、評論和參與。對話寫得失控導致表演痕跡明顯,音樂過度,但洪式大法終局扳回一盤!二次拍照場面!!一場足以證明洪的電影終於由從前那些戀愛故事抵達了死亡!簡直里程碑!激動感動,想起慶州和北村!0607천장관

11分钟前
  • 看守煙霧的人
  • 推荐

#明明什么都不是。。我也不懂自己,明明不喜欢洪尚秀,每次出了资源还是会看。(因为最近在看Chantal Akerman,有那么一个瞬间觉得金敏喜有点像“同阿妈搬大屋”里偷听别人对话的Sylvie Testud)

14分钟前
  • vivi
  • 还行

店主洪尚秀的人间咖啡馆,由写作者金敏喜串起又参与的几段情事,可视作《在异国》的变奏。洪以金之口隔空喊话妻子“想清楚了再结婚,不然结了婚也不会幸福的”。难得拍双人用到过肩镜头,而又知洪并不会使用对切,于是便成了肩与脸之间的移焦,很诡异。希望金敏喜这次离开记得拿Macbook充电器…

19分钟前
  • 刘浪
  • 推荐

似乎大家都认为金敏喜与其他人物皆为咖啡馆里的客人,彼此平行,互相偷听,这样就没意思了。我觉得有以下几种可能:1.电影里只有金敏喜是真实存在,其他人物包括弟弟在内都是金敏喜笔下小说里的人物;2.金敏喜、弟弟和弟弟女友是真实存在,其他人物是金敏喜笔下小说里的人物;3.金敏喜、弟弟和弟弟女友是真实存在,其他人物里有几对是金敏喜笔下小说里的人物,有几对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至于谁是真实,谁是虚拟,则说不定,都有可能;这样想,是不是觉得还蛮有意思的。作家笔下的人物在尬聊,作家笔下的人物又跳出来与作家本人尬聊,结果让观众真假难辨。

20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敲键盘声不断在暗示整个片子的情境都是虚构的,因而那场过肩的戏特别重要,是对“虚”的一种确认,直到破坏性极强的结尾扯散界限,在局部多义性的基础上,又在整体上新生成一层多义性。

23分钟前
  • Welp
  • 力荐

睡着了不会后悔,也不会去重看的那种……

27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非常私人的作品,必须联系导演私生活去理解,更类似于一封公开的情书,翻译一下就是。To wuli敏喜:不论过去与将来,此时我与你的相爱是最珍贵,趁这浓情蜜意,我会毫不停歇地为你拍电影,留住我们最美的时光。 From尚秀

29分钟前
  • 无限期停用
  • 还行

#Berlin2018# 我也有给洪常秀打两星的一天唉。这部真的是自我重复得可以了,除了一个反用配乐(环境音乐是与剧情情绪无关甚至相反的古典音乐)之外一点新东西都没有,连[克莱尔的相机]都不如。金敏喜那点旁白的叙事参与程度也是够底的。感觉就是拍完了[之后]又忽然想拍黑白了所以大家坐一起攒了个片…

31分钟前
  • 胤祥
  • 较差

哈哈哈哈哈老洪的vlog吧

33分钟前
  • 你说什么?
  • 还行

重看。像是经历一次岁月的洗礼,起初总是纠结过去和质问未来,为自己的敏感焦虑,苦恼因何而落寞,却不知拥抱当下便是释然。感受被尼古丁放慢的时间,抬头看见街口正在拍照的情侣笑得如此美丽,幸福便是这样简单。

38分钟前
  • runtime-err0r
  • 力荐

弟弟与女朋友、无法忘记死去友人的两位年轻人、几个中年人,他们都是金敏喜小说里的人物,事情是否真实发生过,我们不得而知,人物性格随着金敏喜的心情莫名变化。最后小说中的人物与现实中的金敏喜打破了虚实,进行了对话。以上内容可能是我瞎扯的,也可能就是如此。

3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我他妈服了洪尚秀,啥玩意都能拍成电影。vlog博主吧。

43分钟前
  • Syfannn
  • 还行

完全不知道洪导拍这个电影的意图,《草叶集》的名字感觉只是个逼格,全程话痨且对话肤浅,古典配乐喧宾夺主到了吵的地步,66分钟的片长居然让我觉得漫长。可能最大的意义是片子里的人都在夸金敏喜漂亮,算是洪尚秀的私人情书吧。话痨小片还是该交给伍迪艾伦。

45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较差

「秋天的夜晚最好是飲燒酒」,那裡只關於愛情?是天命之年對生命的感慨,有聚有散,來往覆返。生命或停滯或消逝,活著的人各自片體鱗傷。咖啡館就是世界,會包容所有,無常我們說得太多,活在當下,好好享受一杯燒酒吧。當最後看到那對穿韓服的小情侶互相拍照,傻得可愛,洪常秀原來也可溫柔得如此要命

48分钟前
  • 何阿嵐
  • 力荐

想大哭。我给他打分已经没有意义了,看完洪我就可以去死了。卑鄙的人,卑鄙的人。音乐昭示戏剧性与面具的在场,活着的人都在旷日持久的醉态中自我麻痹、彼此欺骗,哭诉着互相指责与哀悼高贵正直之存在的衰亡,而实际这「存在」的本体对他们而言已毫不真实,仅仅如墙面剪影上闪过的一抹幽魂。敏所代表的洪内心敏感、痛苦的一面就如此终日躲在知觉的角落观看着这丑态百出的周遭人事,试图回避躲闪却最终总被裹挟或伤害;而另一面、也是作为导演的洪是始终缺席的咖啡店老板,无条件地敞怀接纳所有腌臜,并在自己体内寻找着每种罪名的具现。而这一面依然需要借敏来书写——爱情是穿着借来的韩服摆拍,他们已超越爱情——敏来书写,她成为洪的化身,她面前的Mac则是这部电影本身。在一个秋日我坐在咖啡店的角落用Mac看完这部电影——怎么做到不爱他。

49分钟前
  • 发条
  • 力荐

☆是新的开端,是再一次重要转向。首次以正剧式样的情境内部抽象出来的人物反哺整部作品,电影推进即为剧作浇筑的过程,由此可供创作的空间扩张了太多。说本片是洪尚秀最具“大师气质”的作品之一(即便最好的两部,依旧只是小品),并不仅仅因为古典乐。

51分钟前
  • Ada的B计划
  • 力荐

爱妻狂魔的快手初体验

56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还原“说话”为一种物理的动作,台词再也无需承载任何有效的信息量(台词不再是文本的重要载体),而是和其他动作一起成为表现人物状态的手段之一(真正的台词影像化)。很难再有导演会把人与人之间的扭捏尴尬、怨怼愤懑、温情和善等等表现得如此轻盈、自然、真实,结尾处弟弟和女友穿着韩服拍照的呼应令我叹服,洪尚秀真的只是随手一拍便实现了结构从散漫到聚合的变化。洪尚秀太难得了,我们需要他。

57分钟前
  • Alain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