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设计的艺术第二季

欧美剧美国2019

主演:奥拉维尔·埃利亚松,Neri Oxman

导演:杰森·泽尔迪斯

播放地址

 剧照

抽象:设计的艺术第二季 剧照 NO.1抽象:设计的艺术第二季 剧照 NO.2抽象:设计的艺术第二季 剧照 NO.3抽象:设计的艺术第二季 剧照 NO.4抽象:设计的艺术第二季 剧照 NO.5抽象:设计的艺术第二季 剧照 NO.6抽象:设计的艺术第二季 剧照 NO.13抽象:设计的艺术第二季 剧照 NO.14抽象:设计的艺术第二季 剧照 NO.15抽象:设计的艺术第二季 剧照 NO.16抽象:设计的艺术第二季 剧照 NO.17抽象:设计的艺术第二季 剧照 NO.18抽象:设计的艺术第二季 剧照 NO.19抽象:设计的艺术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3 00:38

详细剧情

  《抽象:设计的艺术》将再次带您走入蓝图之上,了解设计的艺术、科学和哲学。本剧集深入探索了世界上最伟大的设计师的理念,展现了塑造文化和未来的一系列学科的最鼓舞人心的愿景。  《抽象》由斯科特·达迪奇、摩根·内维尔、戴夫·奥康纳、贾斯汀·威尔克斯和乔恩·凯曼担任监制,RadicalMedia 与 Tremolo Productions 和 Godfrey Dadich Partners 联合制作。  媒体联系信息

 长篇影评

 1 ) Ian Spalter: Digital Product Design

印象深刻的几个Quote: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es of stand-up comedians and how they put together an act: “You hear about how iterative the process is.” “They may work on the same bit multiple times a night, telling the jokes in a slightly different way, taking that feedback until its tuned.”

On navigating the world as a minority, someone different: “There can be both a high bar and a low bar for you. You are in situations where people dont expect a lot from you,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price for failure seems very, very high. Sometimes you can use that as motivation, to go above amd beyond, to lrove something. Other times it can be kind of crushing, doubt yourself. i think that helps build my sense of empathy for people.” 这是这一集令我最有同感的一段话。特别特别同意。

 2 ) 小体会

第一集的艺术家挺有水平的,真的能看出些和别人不同的东西,然后用新颖的方式让观众也注意这部分。很受启发。

我遇到过许多向他一样,希望引导观众的人,但是他们把观众当傻瓜,费很大劲传达众人皆知的事情。

第二集里面的人的想法、才华都太让人嫉妒了,多领域的人聚集在一起,实现未来感的项目,解决很多问题。

最后一集的字体设计居然有这么多规则,我还是体会不到字体的关注,太细微,太精细的工作了,对我来说仔细研究字体有没有衬线,多粗,多大号真的非常需要耐心。

我一直觉得字体设计就是同人作品,字母已经存在,字体就是不断的变化,字体真的能无限的创造下去吗,会不会有一天所有的字体都设计出来了,所有的角度都已经存在了

 3 ) 笔记

色彩:想起了很小的时候好奇过的问题,为什么蓝色是蓝色的

inmersive: 等比例模型的话,单人居室练习/罗斯科地平线构图练习

自然:自然本身总是环绕式的

身体感/世界结构:身体的诸多参数是在世界中调出来的,但是我们所见的世界难免为感受所扭曲

dancing movement geometry

perspective projection

所以还是光 对象 像的游戏

the different sunlight around the word

 4 ) 理想、当下、虚拟——设计为了生活

抽象—设计的艺术,插画,艺术设计,数字产品设计从平面,现实,电子的三个角度入手共同阐释了设计为了生活的观点,同时即使是三个不同的领域,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创造视觉上的吸引力并进行功能设计。

插画师Christoph niemann用抽象化将不重要的东西抛弃,掏出亮点,直白的将故事讲述给观者,他说优秀的艺术,寥寥数笔便被世界解读,甚至颠覆世界,数字产品的设计,显而易见的改变着世界,插画像糖里酸酸的夹心用惊喜改变着这个世界,太多前辈做了太多优秀的作品,塑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世界,现在我们用新鲜有趣的方式,将旧的故事放上舞台,将已经知道的打碎重组,一件作品就出现了,除此之外,灵感,一个玄妙的东西,Christoph niemann在纪录片中讲到他的生活充实却精疲力尽,在一个好的工作地点,但却不是灵感的来源地点确实痛苦,也是现在国内外设计师,当下最明确最难解决的问题,Christoph niemann选择离开机会丰富的伦敦,来到自由狂热躁动的柏林,或许这,会给我以后一个离开的理由,与艺术设计师olafur Eliasson的观点一样,观察生活观察事物是灵感的主要来源,此外,有时候绝望感,燃眉之急,也可以成为灵感来源,但是Christoph niemann说,创作要在自由的环境中,不求结果,不要等给待灵感,坐在书桌前为灵感创造机会,当然,他所说的坐在书桌前,我理解的并不是真实的坐在书桌前,你要学会等待,别强求,过于集中于一件事,反而会成为一个洞吞噬着我们的时间精力和耐心,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专注于一件事情,成为我拖延的理由,无意义的充实,吞噬着我的时间,懂得取舍,也是创造的关键《花生》漫画里,你从来看不到成年人,你只能听到他们含糊的声音,一旦镜头拉远展示出这些成年人,即便他们设计的再完美,编写的再完美,其他方面同时也坍塌了,真实感人们喜欢,同时恐惧,懂得取舍把握度是关键,当Christoph niemann用乐高做出各地建筑,这种风格是基于文化和经验共享的比有远见的新颖表达方式要有趣得多,不需要人们特意去解读,这太过有趣,我们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说这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我们的基因,因此不同,这东西是我们不用解释的默契,最后我发现Christoph niemann给了我很多勇气,他说:“当你独自前往一座城市,没有引路人,你与他有着自己的故事”,我从未独自旅行,我与它的故事从未展开,我喜欢意大利,喜欢西藏,喜欢荷兰现在我想自私的留下独自与他们的回忆,这样的旅行一定会带给我的大脑,上上润滑油。

艺术设计师擅长展示虚无,如何让大家看到抽象的概念,具体来说,这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打碎重组的上一步,Olafur Eliasson老朋友了,自然是我的森林,Olafur Eliasson就好像氧气瓶让我可以穿梭在现实,他的作品擅长引用自然,大自然是让我们产生,共鸣的语言,例如他的作品《瀑布》,当我们看到瀑布的大小,我们便知道自己身体的大小,我们看到的还是我们,这不只是关于山川,湖泊,更是关于我们,艺术让世人有能力检视自己和自己培养亲密关系,如何找到并把它做成艺术呢?思想上,勇气,坚信自己的想法,愿意冒险是成为艺术家的要点,“别怕,找到底线才能意识到太超过了”Ian Spalter说,还有就是相信,相信观者,相信自己,相信观者够聪明,相信自己够真诚,行为上,去体验世界,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尽努力观察到更多,一切都不同,当你认为某一件事情一定没有变化的时候,找找看,才有可能改变,最后把想法化作实践,就成功了,“艺术是希望的最高境界”,艺术可以让动的变静,静的变动,我能相信世界吗,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吗?

数字产品设计,因为我无法熟练的一些技能,被我放在我不会触碰的行业里,但这门设计不可否认,是现在最富有生命力的设计方向,我不喜欢有人给予我知识,我连学都无法下手的感觉,看这部纪录片,这项设计轻快了起来,好像也没那么难以克服,设计出改变时代的东西谁不想,学习和探索是很重要的技能,求人不如求己的话,或许为了做到可以求人也求己。

数字产品设计将少数人能享受到的东西大众化,就像纪录片里所讲的运动记录之前是专业运动员所拥有的,但是运动手环让大众可以一样体验得到,小来说提醒了个人保持运动与健康,大来讲,人人都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水平,数字产品的设计正在显而易见的改变着世界。

数字产品设计中的交互设计被IG运用到了极致,Ian Spalter的设计观点是,活在当下感受周遭带来的刺激,无论是视觉听觉还是嗅觉仔细体验这些感受,而不是太惊奇了,我有一个很棒的想法,当你活在当下,你才能敞开心胸,看到这些事物时,你才能有足够的空间吸收,例如一场脱口秀人们发笑的次数可以作为数据点,情绪化的东西化作指标,被运用到IG,这时候设计的内容不仅供人观看,而且可以改变,当然设计也有缺点,互动设计的核心是心里锻炼,现在我们大多数软件有一个特点,无限滚动,用没有底部的设计留住你,作为一项设计他必然优秀,但是对于这个社会他伤害颇深,服务不是免费的,你就是产品本身,你传送信息,你是信息的终点,这种商业形式,把我们套在其中。

最后“观察世界,用好奇心、同理心、去观察不同角度的世界,以及根据这不断观察世界的眼睛去改变世界”,仅以此篇将纪录片中带来的关于,理想的平面插画,当下的现实艺术设计,虚拟的电子数字产品设计的理念记录下来,设计无处不在,当一个严格无情的设计师当一个粗枝大叶的艺术家,为了更好的生活。

 5 ) 其中几集的笔记

ep01 Olafur Eliasson 艺术设计

这集太棒了!和其他学科(声光电建筑自然科学etc)结合做出来的艺术作品太有趣了!黄色房间的项目+雾的项目,也适合做反对种族歧视的宣传片;冰川融化项目,直观,给人震撼更深。他的各种艺术作品,总能引起人们对环境、自然和社会的反思,很了不起啊。

ep02 Neri Oxman 生物建筑

Usually art is for expression,science is for exploration,engineering is for prevention,and design is for communication.

Science converts information into knowledge,engineering converts knowledge into utility,and design converts utility into cultural behavior and context,and art is taking that cultural behavior and questions our perception of the world.

牛逼的生物建筑师,学业背景是医生和建筑。不知道她和时装设计师Iris van Herpen有没有合作过,IVH时装上所用的材料和片子里的很像。

Neri拥有明星般的美貌和气质,这一集有意无意地拍了很多她的脸部特写镜头,mv似的“风景+美人”的镜头也十分多,最后还提到母亲和孩子的话题,不禁感觉有些无力了。为什么不花更多的时间在介绍和展示她的项目上面?就像其他几集一样。

ep04 Cas Holman 玩具设计

ep06 Jonathan Hoefler 字体设计

一、Fundamentals基本原则:

1.overshoot超调量。C,使它比实际上要高。圆形字母高于扁平字母,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类型设计被称为超调量overshoot。

2.balance平衡。B,要让像B这样的字母感觉它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匹配,设计时上部分比下部分小。

3.contrast对比。T,垂直线比水平线粗得多。S,顶部和底部更细,中间稍粗,稍微向后倾斜。

二、spacing间距

三、illusions错觉

1.poggendorff illusion我们真正看到2d形态的尝试,受到我们三维世界的视觉错觉所阻碍,字体设计者不关注字母的结构,而是关注其外观,通过这种方法来弥补这些错觉。X,为了维持其连续性的外观,(斜线)较轻的笔画需要在一种被称为“波根多夫错觉poggendorff illusion”的现象中被打断。(斜线不是1条线,给是2根错位的线)

2.jastrow’s illusion 两个曲线,看起来一大一小,但实际可能是一样大的。

3.optical size 光学尺寸。

 6 ) Abstract 一点点自己的笔记

昨天终于很认真地看完了第一集Abstract。

里面有一小段Olafur关于how and why的讨论。

不要为了how而忘记why。

Why are you here?

Why are you doing this?

不是所有创作者都在自己的创作里寻找意义。世界上有很多人会画出很好看的画,写出很有趣的文章,好听的歌,甚至是非常有创意的设计,但他们并不都会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我想寻找作品背后的意义是一个很大的不同点。作为一个创作者,你创作的出发点在于表达,还是记录,还是号召,还是单纯的刺激人的兴奋点,创造收入;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是怎样的观念,想从什么角度和观众产生共情;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选择。

这些思考又让我想到林老师。他对待自己作品的认真,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他对实现WHY的执着。当开始有一个idea,一个构想,就尽全力实现自己的最初想表达的感觉。从新地球开始,可以明显听出来更多艺术性,更多抽象的概念,这也意味着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把概念性的想法具体化。也必然承担很多“好像没那么好听”的争议。因为对艺术性的欣赏是需要默契的。像是我对你说阳光很美,你说今天晒死了,我们彼此都觉得对方很无聊,因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

带出一点更深的思考,比如行事为人,其背后的目的性要比世界眼光中的成功与否更重要。怎样创作自己的一天,在于自己对人生intention的态度。可以随便过也在别人眼里过得很好,也可以仔细做选择,像挑选编曲中的每一个音色,设计中的每一种材质;尽管这样的选择或许无法讨好大部分人,但可以引起思考和讨论。

艺术很自由。所以做选择显得更难,也更关键。

 短评

最后一集很不错

5分钟前
  • Costi
  • 力荐

才发现这部纪录片的导演跟“Free Solo”的那个女生导演/制片人是同一个人。

8分钟前
  • 🐳
  • 力荐

UIUX对比其他行业的虚无感真的是爆棚 感觉电子产品的设计(包括游戏)也是这种感觉。他们可以考虑采访上田文人or小岛秀夫

12分钟前
  • 千里千里
  • 力荐

更棒了。从设计是什么到为啥设计了。

16分钟前
  • 午睡猪
  • 力荐

觉得甚至比第一季更好看,虽然知道有设置有脚本也有模式化,但这些噼里啪啦创造的美好让人身心愉悦。近期公号会单独聊聊字体这集。

18分钟前
  • 伊夏🪀
  • 力荐

很喜欢第4集做玩具的Cas Holman.

21分钟前
  • 𓆡𓆝𓆟𓆜𓆞𓆝𓆟
  • 力荐

第一季更注重作品,第二季更注重本人。

22分钟前
  • 没有脚的头
  • 力荐

设计这个大游乐园真是太好玩了啊!这一季最喜欢 Ruth Carter,行走的人格魅力

27分钟前
  • 00
  • 力荐

第二季比第一季更侧重设计师的情感,以及设计的原因、愿望。触及到更细微的人的内心。期待第三季,希望可以看到采访张小龙。

32分钟前
  • 郭七七
  • 力荐

感叹一下,大家现在都拿薪资待遇说事,但是纯讨论职人这种东西的确实不多了。在工作慢慢变成无意义东西的今天,这样的钻研和热情才能够抵御一点虚无吧。

35分钟前
  • 菜花
  • 还行

我的男神埃利亚松实在太优秀了,节目制作依旧精良。什么时候能像MIT女教授一样才华智慧美貌于一身(︶︹︺)

36分钟前
  • 女宛心兑
  • 力荐

Neri Oxman太美了……但其他也都很好看!

39分钟前
  • PenPen
  • 力荐

最终 Ian Spalter 还是卸任了 Instagram 的 design head,demote 粉丝数的设计至今也没全量发布,鄙行业设计思想内核之虚无只能靠 infinite scroll 设计师的忏悔跟蒙太奇强行上层次了。巩固技术暴政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每天使用它但又不理解它的人们的无知。

41分钟前
  • JAXX
  • 推荐

To create the human-centered magic similar to film. Sooooo inspiring for my point. Excellent trailer.

44分钟前
  • Francesca.L
  • 力荐

第二季依然精彩。因为每天浸泡在数字产品设计的术语里,太过熟悉了,对Ian Spalter 那一集变得无感。很喜欢 Neri 的一个观点:在未来,设计师的“客户”将不复存在,她们唯一的客户就是“大自然”。Ruth Carter 魅力四射。

49分钟前
  • 王三十九
  • 力荐

设计与人性有关。

51分钟前
  • 糖果悠唐
  • 力荐

Olafur Eliasson强的

56分钟前
  • kulilin
  • 推荐

有Olafur Eliasson诶;MIT女教授美到令人窒息

59分钟前
  • 木叶
  • 力荐

2021.10 netflix首页推荐了,所以就把两季都看完了,好多厉害的艺术家哦。

60分钟前
  • xixi嘻嘻
  • 力荐

和第一季一样棒,解决问题,传递情感,激励人心。

1小时前
  • mumudancing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