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仆日记1964

剧情片法国1964

主演:让娜·莫罗,乔治·热雷,丹尼尔·伊韦内尔,弗朗索瓦丝·吕加涅,穆尼,让·奥泽纳,米歇尔·皮科利,若埃勒·贝尔纳,弗朗科西斯·博汀,让-克劳德·卡里埃尔,阿琳·贝特朗,皮埃尔·科莱,马德莱娜·达米安,马克·埃罗,多米尼克·扎尔迪,加布里埃尔·戈班

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

播放地址

 剧照

女仆日记1964 剧照 NO.1女仆日记1964 剧照 NO.2女仆日记1964 剧照 NO.3女仆日记1964 剧照 NO.4女仆日记1964 剧照 NO.5女仆日记1964 剧照 NO.6女仆日记1964 剧照 NO.13女仆日记1964 剧照 NO.14女仆日记1964 剧照 NO.15女仆日记1964 剧照 NO.16女仆日记1964 剧照 NO.17女仆日记1964 剧照 NO.18女仆日记1964 剧照 NO.19女仆日记196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5 20:54

详细剧情

  塞莱丝汀(让娜·莫罗 Jeanne Moreau 饰)从巴黎来到法国乡村当家庭女仆,她发现女主人蒙泰尔夫人(弗朗索瓦丝·吕加涅 Françoise Lugagne 饰)冷漠自私,不让丈夫近身;而男主人蒙泰尔先生(米歇尔·皮寇利 Michel Piccoli 饰)欲火旺盛,只能靠打猎发泄;女主人的父亲(让·奥泽恩 Jean Ozenne 饰)态度和蔼,却是个恋足癖。管家约瑟夫(乔治斯·格莱特 Georges Géret 饰)对塞莱丝汀恶声恶气,邻居退伍上尉马格(丹尼尔·埃文奈尔 Daniel Ivernel 饰)看不上蒙泰尔一家,日日滋事…… 正当塞莱丝汀打算离开乡村重返巴黎之时,一件意外的命案却让她改变了主意……  本片获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让娜·莫罗)。

 长篇影评

 1 ) 女仆日记

布努埃尔放弃了荒诞的超现实主义现实,却让此片更加的晦涩。就是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在叙事上也不同于经典好莱坞叙事或者现代叙事,反倒很具有间离的感觉。女仆是个迷,她的正义以及为挤入这一阶层的不择手段。约瑟夫的释放、片尾的乌云是欧洲灾难的开始。布努埃尔的调度手法太过精妙!
《女仆日记》不是典型的布努埃尔电影,没有那些超现实的梦,没有故事套着故事的结构,没有强烈渲染贵族的恶趣味,也没有调侃宗教和神职人员,却依然很好看。

 2 ) 令人困惑的女主角……

以下节选自CC小册子里的的导演访谈

问:影片辛辣讽刺了住在法国田园乡村的资产阶级。他们在道德上就是一群无赖。
布:部分上可以这麽说。女主人公因渴望成为其中的一员而不择手段。为了过上富贵生活,她出卖了自己的爱人,并最终嫁给了隔壁的那个退伍上校。
问:女主角在整部影片中性格都是相对消极的,眼神也很单一。可是在结尾时,她却出卖了爱人嫁给富庶的上校。出卖爱人这一行为似乎缺乏动机?
布:有。她希望此人受到应有的惩罚,因为他杀死了小女孩。她曾问约瑟芬,“谁杀了那个女孩?”而当她确定凶手就是他时,便通知了警方。后来,她还在桌子上用手指头写“混蛋”一词。
问:这里有些困扰。因为我们在之前的段落中并没有看到这一角色的道德立场。她似乎对所有事都无动于衷。
布:但是在小女孩遇害这件事上不是。她和约瑟芬睡觉就是为了查清他是否是凶手。通过谈话最终证实了这一点。
问:我个人的解读是,他是真正的凶手这一事实,反而让女人更“性”奋!
布:我不这么认为。
……

布努埃尔在他的访谈中经常表现的十分善辩,但是上面的回答却没法说服我。我同那位访问者一样,当看到女主人公嫁个约瑟芬的情节时也认为她是被他杀人行为所吸引刺激了。

产生这一错觉的原因首先正如访谈者所提及的,在之前的段落中影片没交代女主角道德立场。无论是配合了老头的恋足怪癖,还是拒绝欲火过旺男主人公的勾引,她的态度始终是那么平静淡然。根本察觉不到其内心深处有渴望成为富庶的资产阶级家庭一员的企图。

在这一前提下,布努埃尔电影所特有的荒诞的、颠覆性的超现实主义的角色塑造风格(例如《自由幻影》中没收女儿的照片的夫妇),使我们对上面这段情节形成某种特定的思维惯性。即女主人公在确定约瑟芬是强奸杀人犯的身份之后,反而为其所吸引,并嫁给他!似乎这样才算“合理”,才叫真正布努埃尔的电影!

然而奇怪的是,导演在此却突然颠覆了自己习惯的荒诞风格,而引入了一段只有在惊悚片里常看到的模式化情节——女人为了伸张正义而牺牲色相!

退一步说,即便我们按照布的思路去理解,这段情节也同样令人不解。因为出卖爱人和最终成为退伍上校的妻子达到自己目的之间没有必须的关系。

 3 ) 美国集男仆的“恶”与女仆的“善”于一身

故事描绘了一个毫无正义可言且虚伪透顶的资本主义社会画卷。最有杀人嫌疑的男仆拿所谓的爱国(政治正确)来自证不可能杀人和说谎,这居然还能被死对头的有钱邻居所认同;就连最具所谓正义感的女仆居然靠栽赃陷害来伸张正义,伸张正义是假,其实质是靠标榜自己的“善良”来吸引有钱男人的好感,并排除掉自己上位的拦路石男仆,男仆为了阻止其上位,总是说其坏话,以至其在老男主人去世时一度想打退堂鼓离去,但小女孩的死让其看到了希望。男仆的真恶和女仆的伪善是一回事,实质都是假借伸张正义(爱国、缉凶)之名来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之实。这一招,伪君子美帝屡试不爽,为了石油霸权,栽赃伊拉克搞生化武器推翻萨达姆,现在又为了维持自己的霸权地位,栽赃华为,疫情上栽赃中国。

 4 ) 布努埃尔作品《女仆日记》观后座谈会纪要

布努埃尔作品《女仆日记》观后座谈会纪要
/范达明整理/

时 间:2012年12月15日(星期六)上午10:55—11:25
地 点: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馆讲堂
(恒庐艺术影吧布努埃尔作品《女仆日记》观后现场)
与会者:(发言序)范达明、毛伟杰、陈杏生、杨越辉、马以乐、张亚芳、金爱武、何吉、黄方悦、范大茵(观影者:蔡玲、王犀灵、余涵、俞柏文等)
主持人:范达明
记 录:黄方悦

我们知道小女孩命案的凶犯是谁吗?
范达明:《女仆日记》与布努埃尔前两部影片一样是黑白片,但故事不是发生在西班牙而是到了法国,此片与本月还要放的另两部影片都是由导演请法国影坛著名影人让-克劳德•卡瑞尔编剧的。女仆塞莱丝汀来自巴黎,到乡村的有钱人家来做高级女佣,本来主要是来服侍这里的老东家的,在老东家突发心脏病去世后,她的使命也结束了,但同一天村里也出了事:她很喜欢的一个小女孩克莱尔被人奸杀,于是出于义愤的她又重返主人家来。我们看了整部影片,能断定小女孩命案的凶犯是谁吗?
毛伟杰:关涉小女孩的案子,影片其实没有明确答案。影片创造了一个法国反犹太人的大背景,表现了这个大背景下一些政治活动事件。女仆所在家庭的老父亲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马车夫约瑟夫(管家)被营造为一个追求理想的“爱国”者。他强调说像自己这样的“爱国”者不可能杀人。

影片故事的反犹太背景与小女孩被杀的关系
陈杏生:大背景是法国大革命(范达明插:应该不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实际上是苏联十月革命之后欧洲右翼的反苏维埃、反共、反犹太运动),大背景与具体的凶案是否有什么关系。
杨越辉:这两者不一定有联系。一个有政治信仰的人与杀女孩的人不矛盾。导演或许是开放性的处理,不做具体结论。
马以乐:两者也可以是有联系的。小女孩(与她姑妈)来到的正是一个犹太人家,小女孩自己可能就是犹太人。在这样的反犹的大背景下,小女孩的被杀也是默认对犹太人的残杀。女仆是出于对小女孩生命的珍惜而重回主人家来,是想搞清真相的;而政府对这些事却并不重视。

女仆与她心目中认定的凶犯约瑟夫的关系
张亚芳:女仆塞莱丝汀任性,内心断定凶犯是约瑟夫,刻意指证他,但她本人没有现场看到,又希望能有证据,为此她进入约瑟夫住所暗地里搜查。其实她一开始坐上马车接触到他时就不喜欢他。
马以乐:女仆一开始对约瑟夫就有成见。她以自己的逻辑推断,认为是约瑟夫作案,自己还做了伪证。而警察由于被害女孩是犹太人,也就不关注真相究竟如何了。
金爱武:女仆来自大城市巴黎,比起其他仆人们,她更有文化,更先进,为小乡镇带来了生气,并以自己的正义激发了周围人的正义感。
杨越辉:女仆故意掰走了约瑟夫皮鞋底上的铁钉,这样做伪证是弄巧成拙,约瑟夫也有可能不是凶犯。其实,在一个法制的社会,可以有很多取证的方法来证明,女仆没有必要为此去与约瑟夫上床,牺牲色相。女仆想通过伪证来证实真实的东西,是不合理的。
何吉:用伪证有时也会合理的。
范达明:如果因此而能获得对方对罪行的供认不讳,那就成功了。
何吉:影片表现了赶车的约瑟夫想让女孩和他一起回家,未成后,转而又朝女孩进入的林子方向追去,这已经给了我们他是作案者的暗示,虽然没有直接表现作案的过程,我们当然也没有实在的证据。

小女孩被人奸杀或许就是当时欧洲掀起杀戮犹太人狂潮的象征
范达明:可以这样说,影片虽然没有直接确定地说约瑟夫或什么人是凶手,但实际上导演对此还是有态度的。除了在凶案发生当时的前后,导演在镜头处理上有刻意的表现(这里并不是故弄玄虚,包括插入的一个林中动物追逐的隐喻镜头),还有多个地方先做了铺垫,成为一种暗示。一个是借约瑟夫杀鹅来暗示约瑟夫的凶残性——我们回过头来想就明白过来:女仆当时见状赶紧说:快点杀了它,别让它受罪;而约瑟夫却说,它们受罪的时候很美,而且我喜欢这样。再一个是在厨房饭桌上,他一手抓住小女孩的脸袋,双眼盯着她的双眼,问她看见他眼睛里有什么,声称自己心中就有她。最明显表明约瑟夫心狠手辣的地方,就在仆人用餐厨房里的一场戏:傻乎乎的中年女佣玛丽安娜听约瑟夫与来传达反犹消息的男子(一个教堂杂役)谈话时突然发问:“为什么总是说要杀犹太人?”教堂杂役反问她:“你不爱国吗?”约瑟夫更是帮腔道:“如果我在巴黎一定一天杀一个。”他们认为布尔什维克都是犹太人,听到杀了犹太人就认为是好消息。可见,在约瑟夫等两人所谓的“爱国”思想里,杀犹太人就是“爱国”,反布尔什维克就是爱国;而他俩视杀犹太人即爱国行动的看法还有冠冕堂皇的理由,认为犹太人收买了政府官员与法官,腐败就是这样产生的。显然,约瑟夫向女仆塞莱丝汀标榜自己爱国、爱军队、爱宗教,不会欺骗说自己没杀小女孩,而塞莱丝汀依据对他的实际接触与了解,对他的表白是完全不相信的。她与约瑟夫的亲近并表示愿意接受他的求爱,不过是虚与周旋的假相,实是为了取证,甚至故意提供伪证,因为她坚信约瑟夫是凶手,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我觉得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小女孩的被奸杀不仅是插入片中的一件凶案,或许就是当时欧洲掀起杀戮犹太人狂潮的象征。

影片的意义,女主人公形象的意义
何吉:女仆因老主人死了而返回巴黎,在车站上听说同一天女孩也死了,反复思量后,返回主人家,决心要查清女孩被谁人所杀,甚至不惜做了伪证,要把约瑟夫送上法庭。后又因国内形势变化,反共与反犹太人,约瑟夫被释放出来,他仍旧开了“法国军队之家”咖啡馆。影片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众生相和沉闷的法国乡村风土人情的变化。
金爱武:女仆从巴黎来到这里乡间,整个气氛是压抑的,这个家庭内的关系也是不融洽的,而作为背景的政治与社会也是动荡不安的。到影片结尾,是一片乌云与迷雾,这是政治的迷雾,也是生活的迷雾。影片给了我们关于人性、社会、政治的一个谜团,只有女仆自己在内心是清晰的。
蔡玲:导演暧昧的态度导致影片始终没交代女主人公的道德立场,冲突的起因即约瑟夫奸杀小女孩也显得突兀。女主人公身为女仆,有计谋、有策略,精明地保持着自己体面的尊严,从时尚巴黎来到乡村做女仆的她简直就是高贵的女王,在一群乡村资产阶级猥琐丑恶的众生相中游刃有余。对于她周围的男人中,女仆只要约瑟夫,不排除她骨子里对他的反感直至报复心理。

“反仆为主”的思想与影片的获奖
范达明:在女主人公与老东家的一场戏里,“恋物癖”的老东家跪在地上把他珍藏的女靴穿到坐在大沙发椅里女仆翘起的脚上——这里主仆的关系完全颠倒了。这个场景或镜头极为精彩,也极有讽刺力度,它显然是导演要在女主人公身上为我们表述影片所隐含的一种“反仆为主”的思想,它是通过在女主人公身上“异化”出来的。虽然塞莱丝汀希望让法律来制裁凶犯约瑟夫的目的未见结果或未能得逞,但是她最终接受了东家的邻居——退伍上尉马格的求婚而与之结为夫妻,她由此而真正当家做了主人,确实是“反仆为主”了(影片在此有一个她让自己的新丈夫马格给她在床上收拾早点餐具的镜头,就有着如此形象意义的高度概括力)。女主人公阶级地位的变更与提升,应该是她人生的基本目标之一。总起来说,影片在对反苏的、反犹太的右翼势力的批判是很明显的。而60年代初,在国际共运还比较强大的时代背景下,布氏有所亲苏亲共倾向并不奇怪。影片也因此获得了1964年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的奖项,该电影节那时就是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

2012.12.25-26整理(部分发言为补充的笔谈)

 5 ) 晦涩的现实主义作品——《女仆日记》

路易斯 布努艾尔 Luis Bunuel小组,欢迎加入!
http://www.douban.com/group/15634/

《女仆日记》仿佛讲述的是一个贵族庄园里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与空虚精神世界的故事,但又不至于此。
  
放弃了个人惯用的超现实主义手法,《女仆日记》却是布努艾尔最晦涩的作品之一。故事发展往往出人意料,人物的性格变化也让人琢磨不透。有些能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讲得通的,却不符合心理分析的原理;反之亦然。因此,这部片让当时的影评人很头痛。
  
布努艾尔不按常理出牌,但仍有迹可循——人性与阶级性的相互作用与隐含的社会历史背景。
  
电影的观感也是非常暧昧——对女主角几次暧昧的抉择似乎有些心痛,对人性深藏的不可知处又似乎有些恐惧。
  
电影最后片段:右翼队伍上街游行,天空雷鸣电闪,暴雨将至······

 6 ) 现实恒久远,一招永流传

      下午原本有一次登山比赛,几天前我们主任郑丽贞亲自前来我的办公室极力邀请我参加这次活动,今天上午她却跑来冷冷地放了我一次飞机。妈的,这个老女人真是讨人厌,且不说上次俺们评二级职称的时候老是多收我们的钱,今天还对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哼哼,下次想叫我干点什么事,请得动老娘算你牛!不过,不去登山也有好处,下午的时间足够我仔仔细细把《女仆日记》再看一遍的了,看在能看电影的份上,就不跟那老女人一般见识了。
      《女仆日记》的黑白影像给我了我精致优雅之感,当然,即使已经看了两遍,我并不认为自己已经深刻的理解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虽名为“收藏大师”系列,但我对其导演着实一无所知,因此不存在迷信大师的问题。事实上我觉得,《女仆日记》经得起反复观看的考验。
      第一遍看的时候有一个地方让我挺费解,女主角塞利斯汀明明就觉得那个老爱向她女主人打小报告的叫约瑟夫的仆人又老又丑又脏,怎么会有想跟他结婚的想法呢?后来才弄明白,塞利斯汀很喜欢的一个小女孩被人奸杀了,她怀疑是约瑟夫干的,为了找出罪证,她不惜色诱这个莽汉。
      约瑟夫是不是个坏人呢?电影里许多处地方都告诉了我们约瑟夫不是个好人,比如他回偷偷向女主人打新来女仆的小报告,比如他连杀鹅时都习惯残暴地折磨那只可怜的鹅,比如他常常流露出对叫克莱尔的小女孩的兴趣。最重要的是电影明明白白告诉我们约瑟夫是最后一个在树林里见到小克莱尔的人,可约瑟夫却坚决否认自己在小克莱尔遇害的那天见过她。假如人不是他杀的,他为什么要撒谎呢?所以塞利斯汀的怀疑是正确的,不过实在没有什么证据能把约瑟夫绳之于法,塞利斯汀最终只能采用栽赃假货的手段让警察把约瑟夫抓起来。但栽赃嫁祸总归是栽赃嫁祸,没过多久约瑟夫连审判都没有就因为查无实据被释放了。尽管塞利斯汀费尽心机,小克莱尔的谋杀案却依然不了了之。
      其实,除了约瑟夫,电影里其他的人也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塞利斯汀的女主人是个性冷感,总是趾高气扬的对塞利斯汀炫耀家里那些精致的摆设;男主人简直是个性欲旺盛的流氓,总对塞利斯汀实行性骚扰;老主人倒是绅士风度十足,偏偏是个恋足癖,总是很变态地要求塞利斯汀换上精致的靴子来来回回走给他看……给这么一家子当女仆的罪可真不是人受的,在她终于忍受不了决定离开的时候,却在火车站意外听到了小克莱尔遇害的消息,善良的她为了查处凶手是谁,居然重新回到了那个变态的家庭工作,从而也有了上文提到的色诱约瑟夫的故事。
      那么,这个故事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当然,我们可以说揭示了资产阶级的空虚啊,罪恶啊,劳动人民的可怜啊……等内容,这些东西会有人研究的,我没必要在这里多费唇舌。但是,影片里的坏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治也是事实。塞利斯汀最终嫁给了影片里最正直的上校,可是上校却觉得约瑟夫那个坏蛋是个真正的爱国者,连原本很讨厌的流氓男主人蒙德尔在他眼里也突然变成了绅士。孟德尔能不绅士吗?对塞利斯汀的性骚扰失败后,他跟家中的另一个老处女仆人勾搭成奸,性欲已经得到满足的他当然不必再对其他女人耍流氓。
      善恶有报是人们想当然的结果,好人跟坏人欢聚一堂都过得挺好才是常见的现实。这部电影的意义就在于把这种现实复制了一遍,难得的是在这一过程导演的态度既不愤怒,又不哀悯,一直很平静。影片最后以一群在街上高喊政治口号的人群渐趋远去的身影为终结,我相信人群里的大部人并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为什么要参加那么激烈的政治活动,他们其实跟那个正直的上校一样辨不清谁善谁恶。而旁边的人向群众排法的《今日法国》报纸显然寓意深刻,它让沉浸在电影中的我们恍然大悟,电影说的不就是“今日法国”吗?
       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就是尽管电影所描绘的那个时代已经过了许多年,但它所道出的现实本身并无新旧之分,即使把它放在今天也是成立的。这一特点与电影本身流露出来的优雅气质结合在一起,为《女仆日子》扎扎实实贴上了一个“大师”标签。

 短评

女主人以冷漠无常的外在行动将丈夫的旺盛性欲隔绝于外,后者又因前者虚伪的禁欲而将自身内心的火热之情寄托于充满野蛮暴力特性的狩猎活动中,老父亲则以平和的态势掩盖自身下流的怪癖;上层是矛盾重重的,下层要么如管家那般粗俗邪恶要么如其她女仆保守羸弱。如此,俨然一副微型社会图景,邻居的冲突则体现这种“社会”在资产阶级的普遍存在。女主角以闯入者的身份打破各个孤立个体之间脆弱的平衡,各类人物因其丑态毕露。到最后女主成功跻身上流,而民族主义大张旗鼓挥舞旗帜大步走来,电闪雷鸣般的灾难即将降临欧洲。

4分钟前
  • 宜乎众矣
  • 推荐

应该是布努埃尔最通俗的片子了吧,还是没大明白,得细琢磨。【电影学院】

5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还行

每个细节都能掐出水分,处处丰盈;但Celestine的心理转变刻画有所欠缺——重结构,轻表演,这是也是布努艾尔作品的一贯缺点了。

9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难以解读的文本。由初始的隔空打穴到结尾的电闪雷鸣,对阶级的讽刺不痛不痒。女主角的动机也较为含混。文本中有少些难以捕捉的超现实影子,但不具有代表性。

10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布努艾尔的调度真强...

12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看得出,没几个人看过这部片子.晦涩难以捉摸的人物,让我在案情刚开始产生的时候回家了.我想一定是有一个时代的大背景.因为最近我正在看<莎拉的钥匙>,有关在法国屠杀犹太人的故事.而片中无处不在的反犹言论,还有那些明暗不定的人物情绪.但刚看完女主角演的另一部戏,再看此部,颇有些滑稽.

15分钟前
  • Even.翦
  • 还行

阶级属性明显,故事走向成谜。所有男性角色都恶臭得千姿百态,女主深思熟虑的利用男性达成目的,但又带着尚未泯灭的正义感。结局挺有意思的——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1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我表示,对于布努埃尔,无论是超现实主义的他还是现实主义的他,我都不能理解。

22分钟前
  • qckf2001
  • 还行

7.5/10。①1930s:巴黎女主来法国乡村做家庭女仆期间通过牺牲(部分)色相周旋于四个变态男人间获取利益,以及她有好感的犹太小女孩死后她通过牺牲(部分)色相成功抓获凶手(然而却因证据不足而被释放)。②各种教科书般的场面调度/运镜的丝滑优美感很契合角色们精致的气质(女主是高贵而风情的气质,其他人是资产阶级气质)。③女主的心理曲线太模糊甚至连大致脉络都难以猜到;故事支线太多(想通过刻画各种资产阶级人物来探讨资产阶级与反犹主义/法西斯崛起的联系)却展开地不深入透彻,导致影片表达的点较浅较散。

23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推荐

1.体会不到布努埃尔的魅力;2.女主角转变的太快,难解。

2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一面是资产阶级的腐朽与变态,另一面是无产阶级结合民族主义者的蛮荒与暴力,冷眼旁观的女仆被仆人指责「你和我的灵魂是一样的」,最后命案、情感、各自阶级的矛盾都汇入「法兰西万岁」的滚滚人流中。

29分钟前
  • 451½°F™
  • 推荐

8。一群虚伪的人构成的一部片,连老女仆,被主人勾引了,都泪流满面。。

32分钟前
  • Mannialanck
  • 推荐

女仆的性格转变是个谜,不过可以理解为她是个见风使舵的人,由于管家杀了人而上尉又对她有好感,选择上尉倒是明智之举;跟管家上床也只是逢场作戏罢了,真正的目的是获得女主人一样的地位。树林奸杀穿插的野猪追逐野兔;房间戏中多处场面调度;女仆面对男主人骚扰也能欲拒还迎般羞涩一笑,全片亮点

34分钟前
  • RYZ
  • 推荐

布努埃尔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变形宽银幕格式电影。用女仆的视角批判资产阶级社会,同时将时代背景从原著的19世纪移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凸显一战和二战之间在法国的反犹反布尔什维思潮。情节安排上把前后两任雇主合并为一家,从而创造出两起死亡发生在一天的巧合:偏执恋物癖暴毙的色老头,遭受恋童癖戕害的小女孩。结尾更改了小说里女仆选择的结婚对象,没有和极端右翼的猎户约瑟夫“继续犯罪”,而是嫁给隔壁的退伍军官富人。新到的女仆被庄园里所有男人爱上,如同《苏珊娜》的再度演绎。决定离开的时刻被死亡事件触动,再次回到家中,和《维莉蒂安娜》转折安排一致。右翼分子最后喊得那句Vive Chiappe“恰普万岁”,让·恰普(Jean Chiappe)于1930年作为巴黎警察局长,禁止放映布努埃尔的电影《黄金时代》。

39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我看过最不布努艾尔的一片布努艾尔.照理说米尔博的最大名作遇上老布再遇上莫罗是挺天作之合的...但是电影传达出的文本力量并不如何强大,老布也在恭敬/谨慎中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优势----如果仅仅是搞女人小心思的东西,那他比夏布洛差远了.只有莫罗是超级美丽的...

40分钟前
  • dinosaurs
  • 还行

#重看#女仆亦算一个「闯入者」,激起周遭阵阵涟漪,照见各阶层男性的各色嘴脸,基于现实的巨大荒谬不仅不显得荒唐,反而在辛辣嘲谑的外衣下,呈现出社会背景的真实与阶级差异的趣味;刻意的暧昧留白意味深长,野猪与兔子的隐喻不寒而栗;让·莫罗最适合此类复杂角色,嘴角一抹神秘嘲弄的微笑。

4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很难评分,作为电影算是成熟、滴水不漏,但是非常现实主义,除了中间一段女孩腿上的蜗牛以及狼在森林里追逐兔子,其他都不太“布努埃尔”。批判意味相当明显,几乎每一个出场的人都有罪,而唯一无辜的女孩已死。无处不在的排犹、法国革命风暴。莫罗的女仆是一个高雅、甘堕凡尘的正义女神。

46分钟前
  • Medea
  • 还行

布努埃尔放弃了荒诞的超现实主义现实,却让此片更加的晦涩。就是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在叙事上也不同于经典好莱坞叙事或者现代叙事,反倒很具有间离的感觉。女仆是个迷,她的正义以及为挤入这一阶层的不择手段。约瑟夫的释放、片尾的乌云是欧洲灾难的开始。布努埃尔的调度手法太过精妙!

49分钟前
  • mOco
  • 还行

23/9/2007 6:30pm Space Museum

54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一部走势奇怪的布鲁艾尔电影。刚开始洋馆的奇怪氛围,让人感觉似乎是部90年代日本H卡通的黑白版;杀人案出现之后,又变成悬疑侦探片;女主角的态度莫名暧昧;结局也似乎像个《沙漠中的西蒙》似的半成品。隐线加入的历史政治背景和明线的资产阶级讽刺,使得这部片的情绪表达和剧情呈现别扭的对立和统一

59分钟前
  • 大刚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