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子巴特萨

剧情片法国1966

主演:安妮·维亚泽姆斯基  Walter Green  François Lafarge  Philippe Asselin  

导演:罗伯特·布列松

播放地址

 剧照

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1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2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3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4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5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6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13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14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15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16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17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18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19驴子巴特萨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7:10

详细剧情

  电影史上极其异类的电影.  全片的主角竟是一头驴。透过驴的眼睛,冷冷地注视着这个世界。驴在不同人的手中被虐待、被贩卖,最终被杀,透露出来的却是同样的主题。

 长篇影评

 1 ) 《驴子巴特萨》:一个圣徒之死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285.html

饱受屈辱的玛丽消失了,母亲对扎克斯说:“玛丽走了,她再也不会回来了。”玛丽的父亲病重死了,牧师为他做最后的祈祷:“你必须原谅所有人。”消失和死亡将一切都带走了,但是,人消失的时候,还有他人来找寻,人死的时候,还有仪式,可是一头驴子呢?它被人解开了铁链,它被驼上了走私的香水、袜子和金币,它在黑暗中越过山坡,它在边境被子弹射中,当格拉德和同伴终于在枪声中逃离,黑暗的山坡上只有驴子,只有背着不属于它的物质,只有一双闪着惊恐目光的眼睛,只有身体被子弹射中的痛苦。

但是它从来不曾叫喊一生,从来不会说话,这是一个沉默的无言者,即使在痛苦、无助的时候,它也只能看见身边的羊群,只能听见动听的铃铛,不说话的驴子慢慢地坐在地上,慢慢躺下来,慢慢闭上了眼睛,慢慢死去——当它终于走向生命终结的时候,是不是反而变得平安和安详?是不是在不受折磨中反而有了某种归宿感?当格拉德想要牵走驴子的时候,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对他们说:“这是我的唯一,它是个圣徒。”被赋予了意义,具有了人格化的开始,甚至成为圣徒而具有了神性,而当它最后死去的时候,围着它的羊群似乎也完成了一种仪式,就像在牧羊的世界里,它抵达了某种救赎的意义。

被定义为圣徒,走向救赎之死,驴子具有的是某种象征意义,而这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开始,那一头驴子还小的时候,它是无忧的,孩子们用柔软的手抚摸它,给它喝奶,然后为它命名“巴特萨”——在宗教意义中是受洗的意思,命名之后的确给它受洗,给它吃“智慧的盐”,于是在有了名字有了仪式有了呵护中,驴子巴特萨就具有了一种人格。生命开始的仪式,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也具有同样的意义,扎克斯将这头驴子带回了家,他和玛丽给它命名为它受洗和它玩耍,而在他们的童年生活里,一种纯洁的感情也被培养,他们一起坐在秋千上,一起和巴特萨玩,也将两个人的名字刻在那条长凳上,一颗心将两个人围住。

尽管,在他们无忧的童年时代,还有生病的人,还有鄙视他们的人,但是一头驴子一颗心形图案都成为一种见证,或者也是童年的快乐见证了驴子圣徒般的开始。但是这一切却在扎克斯的离开中结束,他坐上汽车和玛丽告别,“明年见。”但是明年终于没有再见,在“年复一年”的履历中,一切都过去了。年复一年,其实是命运多舛的注解,在这个重复的日子里,扎克斯和玛丽慢慢长大了,而那头驴子不再是孩子们的玩伴,它果真成了驴子:一头拉货的驴子,一头被鞭打的驴子,一头作为工具而存在的驴子:脚上被钉上铁掌,身上被架上货物,在翻田耕地、运动货物中完成自己作为工具的生命意义。

年复一年到底经历了什么?岁月的磨砺似乎也是无言的,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失去了童年,而对于驴子来说,它失去了一种生命的人格意义。它用来为农民拉货,身上被套上绳索,然后拖着装满各种东西的车子在路上奔波;它被格拉德系上铁链,为各家各户运送面包;在它劳累的时候,被阿诺德赶上路,为他赚钱;当它逃离的时候,又被马戏团的老板看中,使它成为“最伟大的智者”,让它在观众面前表演算数乘法;当阿诺德失足死去的时候,它成为了被抵押的遗产,被卖给了吝啬鬼,他的鞭子狠狠地敲打在它的身上,而且还威胁说:“等下雨了,我就讲你杀了。”它被殴打、被驱赶、被贩卖、被折磨,但至少还有一个主人在,即使它遭受了命运的不公,也只是去除了身上的人格和神性,回归到驴子的本性,但是当格拉德再次让它成为走私的工具,当枪声终于吓跑了它们,巴特萨其实就成为了被抛弃的生命,而一颗子弹最终让它的生命终结,看起来更像是一种解脱,看见的是羊群,听见的是铃铛,似乎就是回到了童年岁月,回到了纯洁时光。

而其实,驴子巴特萨作为一种存在,它其实见证了人类的贪欲、暴力、冷漠,那双眼睛总是带着哀伤,带着惊恐:它曾看见格拉德为了让自己赶路,将报纸拴在自己的尾巴上,然后用火柴点燃了报纸,于是自己只能在痛苦中奔跑;它曾作为阿诺德的骑行工具,听到骑在它身上的人们谈论罪恶,“一个人的过失犯罪是不是要承担责任?”它曾看见喝醉了酒意外获得了遗产的阿诺德从自己身上栽下来,当脑袋着地便是无声的死亡;它曾看见玛丽在夜宿吝啬鬼那里一宿之后,哭着跑回了家:它看见过人们的争吵,听到过女人的哭泣,获得过人们的掌声,遭受过鞭子的毒打,它不说话,却承受了和见证了人世的苦难。

巴萨特“年复一年”的命运,是不幸的,是卑微的,是多舛的,作为一头驴子,它却具有了人的反抗精神,沉重的货物拉在身上,它终于在快速奔跑中让车子翻到,然后自己逃离了他们;在阿诺德赚钱的路上,它看到了玛丽的父亲,于是离开阿诺德而去;它成为“最伟大的智者”时,看到阿诺德拿着酒瓶在观众席上,于是开始逃离开始扰乱秩序……一种挣扎,一种反抗,却往往是无效的,因为在它面前的是铁链,是鞭子,是无情的双手,是一切的桎梏。而巴特萨的命运从来不只是属于驴子,它的听到和见到,它的亲历和旁观,其实印证了一个人类的样本,而这个样本便是玛丽。

曾经是天真的孩子,曾经是无忧的少女,曾经的名字被刻写在长凳上,但是“年复一年”之后,父亲的家产没了,工作辞掉了,“没有什么是我们的了。”甚至和扎克斯的爱情也早就模糊了,还是坐在长凳上,扎克斯说:“我只爱你一个人。”而玛丽却说:“我不知道爱不爱你。”然后起身然后离开。关于家产,关于生存,两家人的矛盾让他们的爱情失去了意义,而玛丽在这个无言的爱情降临之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格拉德的手曾经暗暗伸向玛丽的手,曾经从她的肩膀围过来,但那时的玛丽都是拒绝的,但是当格拉德和几个青年围住阿诺德,说他是杀人犯,玛丽跑过来骂格拉德是“懦夫”,并且打了他一个耳光,而格拉德还击了两个耳光,于是玛丽构筑的世界在暴力中一下子坍塌,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玛丽开始屈服,她靠着格拉德的肩膀离开现场。

以前或者有逃避,或者有反抗,但是当父亲落魄,当家产消失,当尊严沦落的时候,她只能屈服于暴力,甚至把这种屈服看成是一种爱,在被打了耳光之后,她和格拉德在一起了,那件皮衣、那个收音机,那条铁链,都在树林里,而在镜头之外,一定是他们相互拥抱;她跟着格拉德,和她一起跳舞,当母亲来拉她回家,她告诉母亲自己爱上了他,无论他让自己做什么都会去做,可是当她跑进屋里想要格拉德帮自己的时候,格拉德没有理睬她,反而抱住了另一个女子跳舞,而之后格拉德甚至砸碎了一切的酒瓶和镜子,在暴力的世界里飞扬跋扈。

她想要离开格拉德,在那个雨夜她终于找到了买走巴特萨的吝啬鬼,吝啬鬼为她烤衣服,给她吃东西,最后拿出很多钱,当玛丽伸出手将钱拿在手里的时候,吝啬鬼的手终于伸向了她,玛丽问他:“你有信仰吗?”吝啬鬼说:“我相信我所拥有的东西,我爱金钱,讨厌死亡,人生只是一个交易市场。”玛丽终于把钱都还给了他:“我只要一个朋友,帮我逃跑的朋友。”格拉德用暴力征服她,吝啬鬼用金钱收买她,而玛丽即使屈服,也想保留最后一丝尊严,但是一切并非如她想象的那样,父亲终于失去了最后一分钱,而和扎克斯见面的时候,她告诉他的是:“我不再爱你了,承诺只是一个游戏,不是现实。”然后从那张长凳上起身,离开了扎克斯。

小时候他们在长凳上刻下彼此在一起的名字,长大时候她告诉他不知道是不是爱他却还是靠着他,当一切都失去的时候,她终于坚定地告别了他和长凳留下的记忆,可是在一个人面对驴子巴特萨的时候,她却带着泪眼说:“我会爱他。”她只能这样告诉自己,这样证明内心不灭的爱,但是再没有勇气实践承诺没有机会拥抱爱人,于是在那次去小屋的过程中,她被格拉德等几个人强奸,当父亲和扎克斯赶去的时候,透过玻璃窗户他们看到在角落里裸身的玛丽,她不再反抗,她已受虐待,她失去了最后的尊严,像巴特萨一样,从人变成了工具:交易的工具,爱欲的工具,以及最后变成了牺牲品,为整个社会献祭。

最后是她的消失,母亲说她再也不回来了,其实回来无非是另一种堕落,另一种伤害,所以消失其实就是死去,带着屈辱死去,带着牺牲死去,带着泯灭的爱死去。玛丽和巴特萨之间形成了命运的互文结构,而其实,他们在现实里也处在某种隐射关系里,“年复一年”对于玛丽来说,是既有的一切的失去,而同样失去的是巴特萨,所以当巴特萨将一车的杂草掀翻在地的时候,终于逃离了桎梏,她走进了曾经熟悉的地方,那就是扎克斯曾经住过的地方,“房屋出售”的牌子还在,巴特萨像是寻找记忆寻找保护,而在这时它终于见到了玛丽,玛丽抚摸着它,似乎找到了当初的感觉。玛丽照顾巴特萨,但是格拉德却要牵着巴特萨运货,玛丽无奈在躲避中让巴特萨走上了不归路,而当巴特萨转手到阿诺德那里,那一次阿诺德带它回来,玛丽再一次见到了巴特萨,还是抚摸,还是照顾,但是在自身难以驾驭的命运面前,巴特萨也终于离自己而去,在吝啬鬼那里,她就这样跑回了家,一旁被系着铁链的巴萨特,她甚至看也没再看一眼。

各自有多舛的经历,各自有卑微的生活,各自无法逃脱被主宰的命运,无论是巴特萨还是玛丽,他们都是工具,都是牺牲品,都无法反抗,都走向了最后的消失,而在最后的死亡中,甚至巴特萨这一头驴子都比玛丽要好,玛丽在失去了所有尊严之后选择永远消失,她是罪恶世界的殉葬品,连同最后父亲的死,母亲的失落和悲伤,构成了一个家庭的毁灭;而巴特萨却在那羊群之中,找到了一种归属的感觉,它平静地卧躺在大地之上,它听到了悦耳的铃铛之声,像是回归,闭上眼睛回到了生命最初的命名和受洗,作为一个“圣徒”,见证了人类的冷漠和贪婪,怨恨和暴力,何尝不是抵达了信仰的另一高度?

 2 ) 驴子巴特萨作为主角

本想写个短评,结果写着写着就超过了短评的篇幅,就索性写个短影评。

这是一部非常电影本位的作品,台词非常精简,大量空间留给了影像来表达。抛去观感,电影全程给驴子巴特萨的镜头,让我触到了影像语言本质的某些特点:即无论作为主角的驴子在日常是如何自然的非人类存在,当它进入到镜头剪辑里的那个瞬间,就会立刻会被拟人化、喻体化,萌发自创作者内心萌动的世界,被观众投射过去的自我情感所接受。

发现影像语言这个特点来源于观影时我能明显感觉到的、对驴子巴特萨本身或其情感拟人化的冲动。好几次巴特萨眼睛的特写,都让我产生出了复杂而丰富的情感。看完后思考良久,我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这种与巴特萨眼睛的“沟通”,应该是源于镜头剪辑的本质——经人筛选后固定角度的时空碎片。无论是静物、非人动物或人,被拍摄和被筛选的时空碎片最终由试图运用影像语言的人掌控。而拍摄和筛选过程即是表达的开始,萌发于创作者蠢蠢欲动将要爆发出来的内心世界,最后发散在拼组在一起的镜头碎片里。所以抛开静物或人作为主角/角色的选择来讨论,当非人类动物,一头可爱的驴子被选中走进镜头后,便不再是单纯的驴,而是驴子巴特萨,一个承担人内心世界比喻的载体。而因为语言(包括影像语言)本身是不可避免的人本位,那么作为载体的非人动物影射的不可能是其作为动物的本体,而是两种可能性:一个完整的人类角色(拟人动画片,例如狮子王里的动物),作为一个完全拟人的“人”存在在影像里;或者是一个介入一套思想概念的界面(如本片的驴子巴特萨),作为更丰富的意识的接口连接影像和创作者所存的现实/内心世界。所以总的来说,进入电影镜头的非人动物再怎么“自然”,也只徒留一个形似,其神却是来自于他处。

上面这个感受其实没什么特别精彩之处,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用常识就能够推理出来的。但是若没有今日布列松这一部实验意识很强的电影的“勾引”,我这个常识也是萌发不出来的。除了让自然的驴子成为全片主角之外,布列松非常克制人类演员的镜头,尤其是他们的台词和表情,配乐那更是精简,而这一切组合在一起让巴特萨作为影像主角的存在感加倍放大,让不懂得“演“的驴子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主角。不过说实话,这些精妙的影像语言里实则隐含着丰富的宗教意识,所以除了最后巴特萨倒在羊群里这个高点我自觉算是真切接通了之外,其他时候我只能如是如是地看,算不得能够得到其全部的好处,故而观影体验并不算享受。但即使如此,布列松表现力极高的侧写镜头(例如利用很多脚部、手部的特写镜头来表达微妙的情感和丰富的可能性)、最后巴特萨与羊群这个极具象征性的画面,以及全片用驴“自然地”接入基督教意识的构思(堪称驴子受难记哈哈),也要按住我不是甚好的观感给该片打五星。毕竟,我觉得好的电影不一定要观感极佳,最重要的是其影像媒介意识,而今日所看的《驴子巴特萨》,就是一部观感不佳,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影像语言本身的好电影。

 3 ) 欲哭无泪

       喜欢或者说是迷恋布列松的电影所营造的气氛,那种压抑,期待,不知会被带向何方的感觉的让人窒息,却不知不觉的会上瘾。
    本片中不管是驴子还是玛丽的命运都让人悲叹,但布列松有意的隔离,让观众和人物保持距离,那种连眼泪都流不出来的哀伤真是压抑呀。
    在布列松的电影里很多镜头都只让你看到人物和动物的腿,其余的部份让你去着急、去想象,从而制造出悬念。
   

 4 ) 驴子巴特萨

世界是一座残酷的城池,
虽然我们不愿意 承认存在一系列邪恶的事实,意想不到的变故,奸诈的伪善,冷漠的人群。
生命甚至是从疼痛开始的,在分娩的那一刻,就被注定。
然后,
它也是在痛苦中结束,疾病,侵蚀你的肉体,软弱,腐蚀你的灵魂。

不幸和幸福永远也无法划等号,命运永远都存在着不公。
虔诚的被迫害,邪恶的却一直逍遥法外。‘
所有的这一切都不存在任何理由。

这意味着,真正存在的是令人作呕的死灵魂对一切鲜活美好生命的龃龉。

                                                                                                                                                      ——题记

雅克和他的姐姐玛丽说服父亲买下一头小驴,并把它命名为balthazar(Balthazar的宗教寓意是受过洗礼的事物)。姐姐玛丽只是她父亲财富中的一个附属品,一个用来积累财富的工具,缺少关爱的家庭环境也是导致玛丽悲剧命运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时间的流逝,balthazar被出售到不同的人手中,有人对它好,也有人对它不好。虽然它偶尔会回到玛丽身边,然而慢慢长大的玛丽却离它越来越远,迷失在自己构筑的爱情故事里。她爱上了当地黑帮中的一个成员,他折磨她,虐待她,而玛丽也只是默默忍受着这一切暴行。

驴子因为年龄和无休止的虐待使它无法顺利完成任何任务,于是它面对的是更为严酷的鞭打和残暴。玛丽在这个悲剧中被囚禁,她无法捍卫自己的尊严和爱情,软弱的她,选择了隐忍,以至于招来更多的暴行。

一切不幸降临在两个无辜的生命头上。

玛丽和balthazar注定逃不出这个残忍的圆荒之境,只能在冷漠,麻木和残忍中等待生命慢慢走向终点。

罗伯特.布列松所刻画的balthazar和玛丽是两个虔诚,善良而又让人愤怒的角色。一个受虐待的驴子,一个受虐待的女孩儿,一个无法反抗,一个不敢反抗。如果忍受一切不幸,那么生命注定是悲哀。

人为什么会如此麻木?对暴力和伤害没有一丝同情和怜悯?

这也许是布列松拍此片的目的。

玛丽代表着道德沦丧下的殉道者,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堕落。

Balthazar的遭遇是它身份本身所导致的,它只是一头驴子。随着可替代物的出现,它的衰老不得不让它走上被遗弃的命运。没有了任何利用价值,生命就一文不值。玛丽想逃离这种非正常的生活,当她鼓起勇气逃走了之后,才发现这种生活只不过是恶的循环,她的生命仿佛被诅咒了一般。

玛丽和balthazar的命运有着某种相似的契合,都是被压迫者,被利用者,结局也都不尽相同。

然而,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的命运也是如此,软弱,使他们成为冷暴力下的牺牲品。不道德的行为总能演绎出一部精彩的电影。这部电影中的恶,让人觉得害怕,善的沦落,道德的腐烂。而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着两件事,容忍与接受。

Balthazar背负着人类罪恶的污点,在死亡的那一刻,压抑的灵魂才得到释放。

死亡,真的意味着恶的终结?

对玛丽和balthazar来说也许是,然而邪恶永远不会终结,死亡也不过是最无奈的妥协。

本片从头到尾充斥着压抑和绝望,现实的残酷和丑陋赤裸裸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所谓的信仰和善良都悄然失色。

这是一部令人心碎的电影。

(第一次如此吃力的写完一片影评,在敲打文字的时候,脑子里一直上演着电影里的桥段,影片所透露出来的情感让我窒息,删除,重写,删除,重写......重复了N多次,才有了此篇文章。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和廉价,在上帝赋予我们生存的能力时,同时也将诅咒融汇于我们的生命中。我们背负这带有诅咒的生命构筑起一座人类的城池。终于,诅咒应验了。)

 5 ) 吝啬鬼说“我爱金钱,讨厌死亡”,少女说“一切都不是属于我们的”。

首先还是赞美画质,黑白的画质总感觉很真实,因为抽离了彩色,更能体会到纹路光泽。
少女夜晚给驴子戴花草,驴子能体会到被装饰的美吗?年轻人得不到少女,因而嫉妒,对驴子拳打脚踢。
驴子默默接受着一切。年轻人要它走,就烧它的尾巴。
要让驴子配合被拍摄,也是不容易的吧。驴子知道它要被拍摄的吗?虽然它知道如何看驯马人的指示而假装会计算。
后来它中弹,慢慢流血而亡(旁边看它的许多羊每只都佩戴者铃铛,虽然很必要,但觉得很傻很蠢),我很怀疑拍摄的时候是真的给它一枪让它死,如果是,叹息的同时,还能说什么呢?
少女跟吝啬鬼的对白应该是补救了本片,以免沦落为动物纪录片。吝啬鬼说“我爱金钱,讨厌死亡”,少女说“一切都不是属于我们的”。
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少女不接受另一个男人的爱,不好好组建家庭,而是跟一个浪荡儿(也就是那个年轻人,他和她车内的调情好幽慢,爱调不调),最后却被羞辱。

 6 ) 驴子,宗教,玛丽,少女

驴子,经常有,巴兰骑驴 驴子说话不让它去,新约耶骑驴进圣城。

Marie,一开始是幼年纯洁爱情,结果不认雅克,和暴力混混杰拉德硬要在一起,后面不要她了,一无所有,却拒绝吝啬鬼金钱收买,回去找杰拉德却被他们凌辱,绝望而消失。驴子圣徒也死了。差不多是这样,而杰拉德,吝啬鬼活着。阿诺德死比较偶然。

 短评

演员木纳 台词空洞 剧情没劲 动物受害

9分钟前
  • Golden Blue
  • 较差

极简主义叙事。看着驴被人类一次次的欺辱真的很伤心,看着他的脚一下下踩在坚硬的石头路上,实在不忍心看。人类只在乎自己,对于其他的生命都一概不管不顾,为什么这些动物一生下来就得为人服务呢?他们为人类付出了这么多换来的仅仅是殴打和欺辱,这个世界从来都是这样,没改变过,没有希望。

12分钟前
  • 沉默在冥王星下
  • 力荐

1.布列松的极简和悲观比之前更甚,无旁白,大量情节省略跳跃,只呈现结果不给原因和人物心理动机,人与驴的宿命悲剧。2.手脚与物体细部特写与环境音营造画外叙事空间。3.老布女主角总是美得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回驴子演技胜过人类模特了。4.无驴子的反应镜头,冷峻内敛。5.它终于倒在羊群中。(9.0/10)

1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在一片冷冰冰中,我们总能等到那个害羞却善良的玛丽出现在镜头里,玛丽爱巴特萨,玛丽也是巴特萨,谁都能成为巴特萨,然而最后一次我们再也没等到她,大多数人会想混迹在羊群中,或者成为高高在上的邪恶牧羊犬,布列松这次的比喻看似简单,实则又是极难理清的。戈达尔:本作用90分钟展示了一个世界。

21分钟前
  • TWY
  • 推荐

布老师难得用点音乐。极简主义到把故事起承转合都删掉(理解不到人物逻辑太正常了!),无怪朱天文说布列松与侯孝贤电影观念如出一辙。驴老师的演技真好,比起它,所有的人族演员都应该羞愧(或者是布老师故意的……)。

23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重看。圣经中的伯沙撒是巴比伦的亡国者,一个注定悲剧的姓名。而驴子巴塔萨是无表情的道德观察者,正如布列松,沉默中是几近疼痛的神圣,从不去指定观者该如何反应,要你挣扎着靠自己去共情,去读懂那些读不懂的同类。(布列松用959之登峰造极后人再效仿也比不上

25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重看#极尽简化的白描勾勒出人生起落开合的线条,驴眼见证爱情的破灭,死亡的降临,人性的丧落,尊严的毁损,一颗清白魂灵如何陷入泥淖,以及命运的不可控。无言一生,荣辱皆忘,最初镌刻下的名字最终不会被任何人记得。对局部的特写构成某种压迫性的节奏。

3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1. 人一定是这个地球最坏的生物。从驴的视角看那些对他挥动鞭子,并无任何理由的恶搞,无因的折磨,这种本性,实在是太邪恶了。2. 他不会说话, 可他是有智慧的,有感情的。3.那个女孩子跟这个驴子一样吧,默默的承受,但就是跳不出某些既定的命运。

33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作为主角的驴在片中是被动的,虽然它对周遭发生的事有心理及生理反应,但作为被人类奴役的对象它对自己的命运毫无掌控,因此便成了映射周遭人类身上人性的一面镜子,然而人类角色在片中对自身命运同样是无力掌控的,布列松在剧作上对角色情感、关系与正邪对立的淡化使得本片有着不带道德评判的客观视角

37分钟前
  • JoshuaLi
  • 力荐

一次人与驴的三角恋,驴子成了男一号,有着和女主角一样的悲催命运。布列松极简主义的代表作,信息量惊人,电影反应的可供人思考寻味的远比故事本身看到的要丰富深刻的多。布列松受杨森学派影响根本就不相信角色的行为应该有其心理动机,角色总在对抗意志,也总是走向宿命式的悲剧。★★★★

4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玛丽的死亡,让悲剧终成为悲剧。似乎也没有别的更好的结局。人生是场悲惨的遭遇,如果驴子是圣徒,它就是没有语言的苦难的见证者。朗西埃用这个电影开头的几个镜头来讲形象(image),可是我觉得真看了电影,他说什么并不那么重要,也许他说的不错,图像的文学性。这个电影是一首古老的民歌。

43分钟前
  • Adieudusk
  • 力荐

舒伯特 Piano Sonata No.20 法国文化中心, 懵掉

46分钟前
  • 🌞娘卷卷🌙
  • 力荐

它的一生尽是残酷,虽有微小的甜蜜,比如女主为它编织花冠,但即使是这样的时刻,丑恶也窥伺在侧。痛苦与欢乐,都是它自己无法掌控的。只有默对与承受。开场驴同人一样受洗,结尾驴卧入羔羊遍野的土地。以驴为名的电影,海报却是被剥光衣服,饱受凌辱的女孩。布列松在明示我们人亦如驴,都是沦落在人世间受难的卑微生灵。所以约束人的表演、取消起伏的风格化的动作与台词是可行的。因为我们已与驴共情。

47分钟前
  • 奥兰少
  • 推荐

8.5 不是本是动物的驴被导演赋予人性(形象的“特权”),而是苦难面前众生平等。所以布列松其实是在拍一个“驴的世界”(可预知的是代入片中的任何人物,都是相似的悲剧)作为和驴一样的旁观者的我们有人性,才会代入动物视角。驴放大了观众对自己旁观者身份的联想,我们和驴一同,受的是沉默之苦和欲加之罪

52分钟前
  • 喂饭
  • 力荐

模特理论最佳实践范本,即只行动不表演。人生充满悲剧性,生命只不过是一座牢笼。驴子受难记:驴在圣经中属于洁物,会说人话,是为先知的坐骑,象征和平。受洗后的驴宛如先知行走人间,与少女命运达成对照,于羊群(上帝子民)中倒下。男主角则象征撒旦。舒伯特+1。哈内克冷眼旁观承袭于此。

57分钟前
  • Cloud-D-Zoro
  • 力荐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换钱。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1小时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1开头奏鸣曲响起,突然插入一声驴鸣声。2黑色的驴上出现一只白色的手。3顺着手镜头反方向拍摄小孩。4听到说话的是父亲,但看到是小孩。5父亲不同意买驴,溶镜后一起牵驴下山。以及全片大量的手,足的特写。布列松电影中的隔离,中断,对立,暧昧,落空观众的设想等特点在开篇三个镜头里可得一窥。

1小时前
  • 荒也
  • 力荐

舒伯特第20号钢琴奏鸣曲D959-第二乐章 忧伤……无法呈现和被省略掉的原因及过程 《牛》-活着-《老狗》

1小时前
  • 木卫二
  • 推荐

A / 矫情的拟人,好多时候的执行力不够坚决。/ 二刷:一种拟人修辞的失效。这边巴特萨进入了马戏团达到了对动物最平等的“观看”,而那边的人类砸碎了可以自视的镜子继续沉溺于声色犬马。驴子的目光越被还原为无情的牲畜,它就越像是人们所渴望建构出的“圣徒”——多么微妙而辩证的视角。

1小时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如果你想 我可以给你一个吻”//他们热爱无法回避的痛苦 超过对身边人的喜爱 甚至可以说是享受 可能痛苦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吗啡引起精神的麻痹//而选择以痛苦折磨自己的人 或者类似苦行僧 当受尽磨难的他们再看向别的任何人事物时 很多时候会带有一些无法遮盖的慈悲与悲悯//各种意义上的沉默充斥着布列松的电影 从画面到声音到主题内核//说来驴子真的很适合布列松的模特儿理论 但它依然不完全受人控制 成为布列松镜头下最有表情的主演//观众被代入“法国最伟大的智者” 被鞭笞被催促被枪击被拳打脚踢 从“智者”的视角观察这个愚蠢的世界和变态的混蛋们 或是与它对望//布列松作品中永恒的悲剧性

1小时前
  • YiQiao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