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帝国

战争片美国1987

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约翰·马尔科维奇,米兰达·理查森,奈杰尔·哈弗斯,乔·潘托里亚诺,本·斯蒂勒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播放地址

 剧照

太阳帝国 剧照 NO.1太阳帝国 剧照 NO.2太阳帝国 剧照 NO.3太阳帝国 剧照 NO.4太阳帝国 剧照 NO.5太阳帝国 剧照 NO.6太阳帝国 剧照 NO.13太阳帝国 剧照 NO.14太阳帝国 剧照 NO.15太阳帝国 剧照 NO.16太阳帝国 剧照 NO.17太阳帝国 剧照 NO.18太阳帝国 剧照 NO.19太阳帝国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3 00:59

详细剧情

  1941年上海,中国抗日战争已经历时四年,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英美加入战局,上海外租界的西方人的生活也经历了巨大的动荡,11岁的Jamie就是其中之一。  在逃难的途中,Jamie和父母走失,他遇到美国人贝希和弗兰克,差点被他们卖掉,三人辗转到了闸北集中营。在集中营,J amie明白了战争的残酷,学会了“为了吃饭什么事都能干”的生存哲学,还认识了和他一样喜欢飞机的日本小孩。但是,在他内心深处,一直渴望着和父母团聚的一天。

 长篇影评

 1 ) 鸿 沟

这部斯皮尔伯格导的《太阳帝国》传言说是被禁止播出的,后来我自己想一想,电影描述的是二战时期,在上海的一个英国少年在日本战俘营的故事。导演又是身为犹太后裔,对于宏大的历史篇章中痛苦和压抑的理解最具特色的斯皮尔伯格,我想你与我一样,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要被禁播了。但这与我要说的以下没有成文的文字没有关系。
影片是通过英国少年吉姆,二战时候,由于日本军人进攻上海,一家人徒步逃亡被人群冲散,导致吉姆流落于日军集中营中,透过这个孩子的眼光将集中营的酸甜苦辣摇向观众。这样的电影并不少见,但这样的电影却在斯皮尔伯格这里被推层出新了。

吉姆虽然是英国人,但出生与上海;他是军迷,更要命的是迷恋日本著名战机0式军机;他的生活富裕,不知道门外疾苦。导演的主人公显然看上去与这灰暗的战难格格不入,却又是最好的见证者。失散之后的他,上海沦陷,面对上海市中心的混乱,他失去父母,不知道何去何从,这哪里还是他的生活阿。当他躲在家里等待父母的到来,惶惶不安,将所有食物吃完,也只有他一人。他辗转与闸北集中营,苏州集中营,当他看到自己迷恋的军纪出现在他眼前时,他忍不住要去摸那架正在修葺的落下星火的飞机,并给航空员一个他梦寐以求的军礼。他偶然认识了一位日本男海,他是作为航空员后备军役培养的,没有体验过母爱,也热爱飞机。他们用简短的日文交谈,没有种族仇恨。直至末尾,二战结束,日本投降,日本男孩的飞机坠落,他用军刀挥舞着爬上岸,看到吉姆站在那里,他看清楚了他的脸对他笑,给他吃芒果,还想站起来用军刀帮他剖开这无比珍贵的芒果的时候,被前来的美国水兵误杀了。吉姆将美国水兵推到大河里死命的垂他的胸骂他是混蛋。他又按着日本男孩的胸口做急救还说“我能救活每一个人”。镜头一闪,吉姆救的人变成了穿戴贵气的自己,镜头又一闪,日本男孩口吐鲜血,他死了。吉姆要拯救的友谊和他自己的过往都一并死去了。

他用神经质的语言,用消瘦得正在笔画着什么双手说,他学到了一个新的单词,原子弹,它像上帝在拍照一样,那么亮,我看见了,我看见了。吉姆目睹了这场空前的死亡。

吉姆还是选择留在满是废墟、残骸的苏州,他骑着自行车高兴得穿越一道又一道的战争伤口,直到一群美军到来,吉姆已经不是一无所知的少年了,他马上说我投降我投降。这与影片刚开始的他盼若两人。吉姆至始至终都没有在战争中被虐待,或者压迫过,但影片播放至此,我已看不见他的单纯,他的富贵,他的快乐。他的脸永远是脏西西的,他永远穿行与各个人群之中,但他还是善良的。

末尾,当太多太多的父亲母亲来到这破败不堪的救难所找自己孩子的时候,吉姆的父亲从他身边走过,但他的母亲认出了他,他摸了摸母亲的嘴唇、衣服、头发、脸,静静的拥抱着母亲,但是他也回不去了,他甚至已经哭不出来了,面对死亡,他曾见证太多不幸,亲情真的太渺小太渺小了。那个男孩的前尘往事都已经不同。

战争里,没有平等,没有理解,有的只有歧视,只有愤怒,例如,日本男孩死掉的时候,吉姆大喊他是我的朋友,而美国水兵却嘲笑着说:“得了吧,他是日本人。”整部影片也许最终的目的就是在这里,它预想突出这样一种悲剧,这种战争之中,无法跨越国界的人与人的感情。它小到只有一只土豆的厚度,却可以为了它做任何事情;有时候,它又有子弹那样的长度,将别国人送进地狱。战争拨下苦难的皮毛,只有不信任和自卫感日益巨增,从此,他们再也不相信他们。只有那些尚未被同化,却也认命似的接受着的人们,还记得这伤疤是永远都挥不去的了。而所谓的太阳帝国,就这样在吉姆划过天空的飞机模型里再也找不到任何来过的踪迹了。但它却是一部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向上的体现,吉姆活了下来,而且还与母亲团聚,虽然多少都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触,但也却是一个值得让我欣慰的尾巴。

 2 ) 拍摄点考证3:斯皮尔伯格拍《太阳帝国》时给中方人员日薪45美金,引发深远影响

1987年,斯皮尔伯格到中国拍摄《太阳帝国》。在此之前,投资这部影片的华纳老板与中方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磋商与洽谈,终于得到了在上海拍摄21天的天大机遇。

斯皮尔伯格首次到中国拍摄,自然是对中国一无所知。当然,之前斯皮尔伯格也拍过涉及上海题材的影片,那就是1984年拍摄的《夺宝奇兵2》,这部影片的开头部分的冒险场景,就放置在上海。

但是当年中国方面并没有答应这部电影到中国上海取景,所以在这个影片里,几乎没有上海的外景实景,即使有部分的上海的镜头,显然也是山寨版的伪上海。

但这部电影更为有趣的地方,是反映出斯皮尔伯格对中国地理的一无所知。

影片里表现男主人公一行在上海的短暂冒险之后,乘上飞机,飞往重庆,然后穿越青藏高原,前往印度。电影的故事主体情节放置在印度。甚至可以说,好莱坞对印度的熟悉程度都可能要超过中国。

在电影里,飞机飞离上海后,接下来的一个镜头,是飞机在长城上空飞行。在西方人的眼里,拍摄一部中国题材的影片,不表现一下长城,似乎就不算是好汉。直到好莱坞的一帮策划人,构思了《长城》的创意,然后又找到了他们眼中最好的中国导演,拍摄了一部同样严重水土不服的魔幻片《长城》,这部电影中,架空的情节以及洋人拯救中国的主题,即使有张艺谋执掌导筒,也无法改变好莱坞对中国想象的幼稚与错讹。

所以,斯皮尔伯格到中国拍电影,既兴奋,又茫然。幸好上海有着一帮优秀的电影人,他们的合作无疑是斯皮尔伯格的救命稻草。

那个时代,号称中国唯一的“好莱坞专业编剧”的严歌苓还没有出国,她写的剧本,曾经被上影厂拍过电影,所以斯皮尔伯格不可能得到中国编剧的帮助,当然,好莱坞电影从来也不会请中国人来编剧。所以严歌苓是一个没有任何一部剧本被好莱坞拍摄的“好莱坞专业编剧”。

中国的大导演,也不会成为斯皮尔伯格的首选。当年的上影厂有中国最为著名的谢晋导演,可以说,谢晋的导演风格是最接近好莱坞电影的,谢晋电影镜头的流畅、画面的饱满性及集中精力刻画人物这一点上,与斯皮尔伯格的风格的接近程度,在当时的中国导演中,几乎无出其右者。

但是当时的谢晋正处于他创作生涯中的低谷期。他正被一股来自于上海的评论杀手,死死地扼住喉咙,难以喘息。

这就是1986年上海的一名叫朱大可的教授,在一篇火药味浓烈的《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中对谢晋的强烈的批判。此文从此把“谢晋模式”打进黑牢,再踩上几脚,之后,谁再提“谢晋”模式,那就是落后于时代,自决于观众。

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出现了“丑星”甚嚣尘上的荒唐现象,直到小鲜肉横空出世之后,中国电影的审美观才算恢复正常,走上了正常轨道。但中国电影为自己的弯路付出了惨重代价,谢晋模式也就是好莱坞模式重新在中国电影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朱大可的一剑封喉,令谢晋一蹶不振,中国电影向好莱坞习艺的浪潮由此被封住了命门。谢晋淡出中国影坛的时候,正是第五代导演张艺谋、陈凯歌之流走上影坛之时。

当时的张艺谋、陈凯歌拍摄的《红高粱》《黄土地》可以说是与好莱坞的电影风格截然不同,这些被称着是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作影片,几乎都是逆着观众的趣味而来,在这些影片中淡化故事情节,减慢镜头速度,推销概念化的意念,陈凯歌后来拍到《孩子王》的时候,已经开始接近于零拷贝了,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对这些孤芳自赏的学院导演难以忍受了。

《孩子王》剧照

好在陈凯歌激流勇退,拍出了镜头富有动感、完全学舌好莱坞电影风格的《霸王别姬》,才宣告被上海评论家扼杀的谢晋模式又重新回归了,张艺谋也抛弃了他早期的在《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中镜头呆滞的镜语,而开始向好莱坞电影风格看齐。到了《长城》中,张艺谋成了一名相当于好莱坞三流导演水平的工匠而已。

《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照

1987年,斯皮尔伯格到中国拍电影的时候,他的那一套手法的中国传人谢晋,正在遭受批评,俨然已经过时。

当时上影厂是中方的协作单位,提供了三四百人协助,在这些人员中,美方最需要的是中国美工,因为很显然,电影镜头里的画面,与美工的绘制有着极大的关系。中方的美工凭着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了解,能够复现出电影反映年代的旧有情境,斯皮尔伯格有再大的本事,他也必须借助于中国美工对旧式场景的还原。

所以,当时美方对中方的美工给予的薪酬最高,按天算,每天45美元。接下来的薪酬:制片主任40美元,下面依次是:25、20、15、10美金不等。

中方美工设计的草图

电影中的场面

而实际上,美方还是做了手脚,并没有按照国际惯例给予中方人员相应工资。当时美工在国际上常规市价每天是400美金。可以看出,美方开给中国的美工人员的薪酬,只是国际惯例的十分之一,但是这样的价格,对于中方人员来已经是惊人的天价了。当时一名美工师的正常月工资也就是80元,按当时的汇率来计算,好莱坞给予中方美工一天的薪酬接近180元左右,中方人员几乎惊呆了。

不仅是个人为这超高的报酬反应强烈,就是中国合作方也觉得为好莱坞打工也太合算了。用当时上影厂的人的话来讲:“我们二十几天扣了他100多万美元,就感到很满意了。”

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斯皮尔伯格,觉得斯皮尔伯格真的是不计成本,财大气粗。

俯拍的大远景,对人数的需求很大

当时美方问电影里出现的5000名逃难的难民要准备多少衣装?中方回答,准备500件活动道具就可以了。远景上的群演,反正镜头里也拍不清楚,只要比划一下就可以了,用不着配备衣服。就像《敦刻而克》中海滩上的军队,远处的影影绰绰的部队都是用画板上的人影来代替的,可见,“巧拍”是中西方拍电影的惯例,但美方却狮子大开口,让中方准备5000名逃难的群演服饰。

当时摄制组用飞机将电影里所需要的一些道具如美国汽车及日本油箱运到了上海,满足了电影里外国人部分的道具配备,但中国的特产黄包车只能就地解决了。

美方征求中方的意见, 黄包车要准备多少?中方美工认为,一部电影中,出现四五十辆黄包车就已经不错了,画面看上去也就很厚实了。美方掌握了中方的底线数据,立刻要在这个五十辆的基础上,加到80辆。一个街道上总不能全是黄包车吧,多了怎么办?美方明确答复,多了就作备用。

中方自然高兴,见美方花钱如流水,乐得拿着美国人的钱,去为他置办道具。

只是美方剧组给中国这边人员开出的在当时看来天价的薪酬,并没有划给个人,而完全收归当时的单位所有,也就是上影厂所有。当时美方除了给中方人员薪酬之外,还有每天8美元的伙食补贴,也一律交公。中方人员的贴身实惠,大概也就是只能享受到剧组免费提供的咖啡、橙汁、巧克力、饼干所给予的口福了。

中方这边的酬劳,上影厂给中方四百多名人员一律发放每天8角钱补贴。这就是那个时代特殊国情下的中外合作的常态化现象。

当时参加拍片的中方人员,还要进行思想教育,叮嘱他们,不要多与外方人员交谈,拍片中要不卑不亢。后来美方人员在拍片结束后,发现登记在册的供群众演员使用的服装和道具没有一件丢失,令美方一员大为慨叹。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人,还是非常纯朴的,他们手里虽然并没有多少金钱,但都有国家的尊严感,知道参加一部电影的拍摄,是代表了国家,不能丢国家的脸。这与今天的专业化群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斯皮尔伯格在上海拍片的深远影响,不仅仅是一部《太阳帝国》作为反映二战时东方反法西斯战线人们生存境况的影片而载入影史,对中国影业的促进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租借外滩让剧组实地拍摄,显然是不现实的,中国必须有自己的拍摄基地。

斯皮尔伯格电影拍峻之后的下一年,也就是1988年,上影厂把筹建影视基地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个基地就是今天的上海影视乐园,又名车墩影视基地,现在反映上海题材的电影,大多数在这里的人造布景里实景拍摄。如《色戒》《新上海滩》等等。

从这个意义上讲,斯皮尔伯格的上海之行,给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场变革,它给予中国人的不仅是金钱上的刺激,更是电影观念的更新。

 3 ) 拍摄点考证2:斯皮尔伯格第一次到中国拍片就遭遇罚款,成为中国教科书经典案例

斯皮尔伯格1987年到中国拍摄《太阳帝国》,令所有的人都艳羡的是,他竟然能让上海的外滩封闭了三天,让他拍摄抗战期间的上海逃难的难民潮。

实际上,斯皮尔伯格能有此百年难遇的机遇,并不是一次偶然。

应该说,他拍摄的电影是反映抗日战争的主题助了他一臂之力,毕竟在《太阳帝国》里,斯皮尔伯格还是呈现出了日本人的残酷、凶暴、怪戾的基调,虽然影片里的小男孩对日本人的勇敢精神颇为心仪,也因为这一点,使得电影日后遭人诟病许多,但是,小孩子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向来是缺乏理性的。

况且,斯皮尔伯格拍这个电影的本身用意,也不是想还原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面貌,而完全是想表现一个小男孩在封闭的集中营里,看惯了人生的险恶,游走在生存与死亡的边缘,在身体成长过程中,也刻下了伤痕累累的心灵重创。

战争让一个孩子的童真与稚气消失得丝毫不见,影片最后,经过了战争洗礼的男孩面容憔悴,目光呆滞,甚至对突然重新回到自己身边的父母也毫无惊喜之感。

电影虽然没有直接表现日本人的暴行,但是整个电影的基调,仍然陈述着日本人发动的战争,让一个孩子的人生发生了可怕的逆转,从总体基调上,表达的是日本侵华战争给一个普通男孩所带来的触及心灵的伤害。

它与《辛德勒的名单》其实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就是通过孩子的眼睛,来观看战争的恐怖,感受战争的伤害,这样的处理方式,就是能够获得特别的感染人的效果。

正是对日本法西斯的揭露,才是斯皮尔伯格能够进入中国拍摄的原因。

这个好运,并不是所有的美国电影人都能享受到的。就在前一年,1986年,当时麦当娜就想和她的第一任丈夫到上海来拍摄电影《上海惊情》,但中国方面根本没有理这个茬,麦当娜只好将剧组开进了香港,意图用香港的布景来代替上海的实景,但是,香港的山寨版上海,是无论如何无法以假乱真的,麦当娜无计可施,只得以游客的身份,来到上海,实地感受一下上海的风情地貌。

可见,斯皮尔伯格能够进入上海拍摄,并且将外滩封闭三天供他拍摄,可以说在上海历史上是罕见的。

当然,这也不是外滩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笔者查了一下资料,在1951年拍摄的反映上海人民支持解放斗争的影片《团结起来到明天》中,就出现了工人游行队伍在外滩源一带活动的镜头,但与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大规模、全景式地以外滩为实景的拍摄特征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为了这次在外滩的拍摄,斯皮尔伯格支付了100多万美元。从后来的拍摄效果来看,这的确是物超所值了,因为你再有钱,也不会答应你让一个城市停止它的运行,供你拍摄三天吧。

而整个电影二千多万美元的投资,也让当时的中国电影人两眼发绿。

斯皮尔伯格在上海外滩拍摄的过程中,当时上海的著名导演谢晋、孙道临等都曾经来到现场,但是也不好意思跑到前面,只能远远地躲在后边,用望远镜偷窥财大气粗的斯皮尔伯格如何指点江山。中国影人的心态肯定很复杂。

当时中国电影的一部影片的投资也就一百多万元,而斯皮尔伯格的一部影片竟然达到二千多万元,上影的人员算了一下,这是上影厂19年拍摄电影的总投入。当时,斯皮尔伯格对中国电影人的内心冲击,是不言而喻的。

为了拍摄《太阳帝国》,斯皮尔伯格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剧组从国外运送了上百箱服装,供影片中的外国人使用,而客串的中国人的服装,就请中国的合作方上海电影制片厂帮助协调了。

就像中国最近拍摄的《红海行动》,影片里出现了大量的外国军队的场景,其实也是求助于摩洛哥当地的电影从业人员的配合与协作。今天中国人到国外拍片,要啥有啥,当年斯皮尔伯格到中国来拍片,中国一方的合作人员,也凭着对本土文化的熟悉与了解,给剧组提供了所需要的一切合作内容。

拍摄当天,中国方面组织的群众演员达五千多人。这些演员有老人,有孩子,有的学校,直接把整个班级的学生都运到了现场,由镇江的一家制作服装的公司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服装装备,换装之后,整个外滩瞬息间似乎回到了过往的岁月。

当五千多人的难民潮一下子涌上街头的时候,连美国来的摄影师都感到震惊。但不能不佩服斯皮尔伯格的掌控能力,就是在这样的混乱局面中,斯皮尔伯格有条不紊地及时捕捉着大场面中所需要的元素,以之为背景,富有层次地表现了小男孩与父母失散的递进式过程,始终抓住主体人物的心理脉络与流程,让人物的心态随着难民潮的波涛滚滚而上下起伏,整个场面宏大壮阔,但是又紧扣中心人物,衬托主体情节,可以说斯皮尔伯格把大场面带来的震撼感,充分记录到胶片中。100多万美元的场地租赁费用,斯皮尔伯格看似很挥霍,但如果都能转化为胶片里的影像,那么这个投入就是值得的。

当时到中国拍片,中方是要审查剧本的。中文肯定了斯皮尔伯格剧本里对日本法西斯暴行的定义,但也提出影片对中国的反抗力量交待不足。正是这个原因,我们看到,在难民潮这场戏中,斯皮尔伯格还加进了中国游击队在高楼上狙击日本人的一些镜头。

这些镜头的插入非常生硬,也难以称得上合理。因为影片里的日军是在珍珠港空袭之后,侵占被称为孤岛的英法美租界的。当时上海早已沦陷,只是外国人的租界里,日本人尚未侵占。在影片里,楼顶上出现几名游击队装束的中国人阻挡日本兵,有何意义?

斯皮尔伯格的敷衍了事,也由此可见一斑。电影里很快交待,一阵乱枪之后,游击队倒地身亡。

但斯皮尔伯格在外滩还是干了一件不光彩的事。也许是认为自己交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也许有一种身为好莱坞大导演的自命不凡,斯皮尔伯格在外滩拍摄过程中,竟然真的模仿日本人当年的作为,在拍摄现场,燃烧起橡胶、柏油等有毒化学品,一时间,外滩的高楼被淹没在阵阵浓烟之中,令人难以忍受的气息,飘散在空中。

上海市民却不买斯皮尔伯格的账,向环保部门举报电影拍摄现场的严重环境污染,环保部门立即出动,来到现场,与摄制组进行交涉。

斯皮尔伯格可能还残留着洋人在中国总归有一点的傲气,竟然对中国执法部门的劝阻置之不理,摄制组的警卫人员,竟然还用电影反映年代惯用的对中国的态度,试图上演一出全武行。中国的执法人员并没有在好莱坞的排场面前服软,而是有理有节,拿出环保法律,对摄制组一番正言相告,最后迫使斯皮尔伯格接受了五万元的罚款。

后来电影的中方合作方,从中转了弯子,把罚款减免3.5万元,可见,美方剧组对用于拍摄电影之外的支出,还是精打细算的。这样,《太阳帝国》剧组在上海拍电影受罚,也成了中国保护环境的一个经典案例,几乎在每一本涉及到环境保护的书籍中,都必提到这个案例。

环保主义是西方走上发达之途之后倡导的一种理念,但是,从斯皮尔伯格来到中国之后,肆意地无视中国城市核心地段的环境保护,就可以看出,西方人骨子里所体现出的“嘴上讲的一套、行动上又是施行的另一套”的傲慢还是惯性地显示出来了。

斯皮尔伯格在《太阳帝国》中,并没有真正地平等而客观地反映中国人,影片中为了通过中方审查而增加的中国人的反抗场面,完全悖离历史事实,其结果给人的感觉是生硬可笑,而斯皮尔伯格在拍摄现场,也没有真正地尊重中国的法律,甚至连基本的不得损害拍摄环境的常识也没有遵守,都反映了他骨子里隐藏着的一种自视甚高的倾向。

从斯皮尔伯格折射出的好莱坞对中国的态度,多少年来,其实本质上并没有改变面貌。要真实地表达出中国人的内心情怀与精神气质,还必须靠中国人拿来好莱坞的电影技术,为我所用,实现民族的精神诉求。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的影人一直在努力奋起直追,像《战狼2》《红海行动》可以视着中国电影赶超好莱坞的努力,甚至斯皮尔伯格在这些影片面前,都要保持几分尊敬,这时候,中国无论是作为一个元素还是作为一个影像,才是好莱坞真正值得尊重的,那时候,中国元素与演员才不会是好莱坞电影里的万年不变的打酱油的设定。

 4 ) 拍摄点考证7:斯皮尔伯格1987年到上海拍片时用了苏州河上三座桥,全部对上号了

斯皮尔伯格1987年在上海实景拍摄的《太阳帝国》距今已经三十多年了,在这之间上海发生了巨大的惊人的变化,林立的楼房丛生而起,已经把昔日一览无余的上海天空遮蔽得只能短视了。

斯皮尔伯格在上海拍摄了二十一天,但是,在这非常短促的时间内,斯皮尔伯格却选中了最具上海代表性的镜头,来展现上海的故事。虽然他在拍摄的时候,采用了张冠李戴的拉郎配手段,胡乱地把各个并不关联的地域,用电影蒙太奇组接在一起,产生一种电影的内在的空间的关联,这导致了电影在镜头上是失真的,对地理方位的交待是违悖常理的,但斯皮尔伯格的可贵之处,是保留了上海八十年代的一些代表性的街景,而1987年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巨变前夕的短暂蓄势期,这样,借助斯皮尔伯格的镜头,我们能够看到那一个特定时段里的上海的珍贵定影。

九江路这一段拍摄的非常经典

斯皮尔伯格除了在外滩后边的九江路段,兴师动众拍摄了一段逃难的经典场景之外,还将苏州河作为主要的取景场地。这样,上海的马路与水路,都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里得到了呈现,把上海的标志性的地域特征,都给容纳到电影里来了。这不能不看出斯皮尔伯格的敏锐的观察能力,虽然他对上海接触的时间非常有限,但他却把握住了上海的精髓与核心,这一点,的确显示出斯皮尔伯格身为大导演的基本资质。

斯皮尔伯格在电影里,把苏州河上的三座桥逐一纳入镜头,而对这三座桥,斯皮尔伯格并没有一视同仁,平衡用力,而是各有侧重,把它们的不同侧面,在镜头里予以展示。

斯皮尔伯格最重点展现的是乍浦路桥,影片里表现了主人公一家通过这座桥时的拥挤与碰撞,乍浦路桥是电影里重点表现的一座桥,投入了许多群众演员,对桥的周边环境也进行了耗时费力的做旧处理。

电影里的乍浦路桥

现在的乍浦路桥

斯皮尔伯格在电影里最没有作为的桥是外白渡桥,这一点,与那些拍到上海,就喜欢用外白渡路桥作为背景的电影完全不同。

电影里的外白渡桥

在影片里,当主人公一家从派对结束后回家的路上,通过了乍浦路桥,然后驶向外滩的暂住旅馆的时候,镜头里闪现了一个远影,可以看到男主人公一家擦外白渡桥而过,而且这个镜头是一个夜景,场景基本没有经过做旧处理,通过这座桥的汽车里竟然有上海当时的公共汽车。显然,斯皮尔伯格可能觉得要对处于交通要道的外白渡桥进行做旧处理难度较大,所以他直接选择了放弃,只是在夜幕之中,比划了一下,用了外白渡桥的一个远景镜头。

第三个苏州河上的桥,就有一点难找了,小编一直在寻找这座桥究竟是苏州河上的哪一座桥。

这段情节表现小男孩吉姆与父母失散之后在街头到处游走,遇到了美国人,这个美国人开着一辆破旧的卡车,把小男孩带上了车子,带来黄浦江边的一座货船厂。

电影里有一个镜头,首先对准了一条街道,然后美国人开的卡车向镜头驶过来,顺着道路转了一个弯,镜头也随着车子行驶的方向,转了一个九十度,镜头里出现苏州河,远处可以看到有一座影影绰绰的桥。

在天际线上,还可以看到沙逊大厦的尖顶,在它的左边则是中国银行大楼的厚重的身影,然而,现在上海的天空里,布满了新生的大楼,根本不可能拥有不受遮挡的视域了。

据上海市民对当年斯皮尔伯格拍摄电影的回忆,影片里吉姆遇到美国人的破败街道,是在衡水路与新华路的路口拍摄的,当时那一段正在进行大规模拆迁,到处都是狼籍一片,破壁残坦随处可见,斯皮尔伯格利用当时的拆迁场景,拍摄了日本人蹂躏过的上海旧貌,逼真地还原了一个战火摧毁过的城市情境。

下面的镜头,就是出现了苏州河边的这个镜头,那么,这个镜头在哪里呢?

小编动用了百度“街景”功能,终于找到了这一处的镜头取自哪里。

这个镜头的拍摄地点,位于今天的浙江中路的南桥位置上,面对的街口,就是桥下面的浙江中路。我们看一下现在“这个路口的镜头。

现在的浙江路口

下面是电影里的镜头:

电影里的同一位置

可以看出,巷子的坡度与宽度,都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但明显可以看出,现在路边的建筑作了修缮。我们再注意一下,远处的这一座楼顶与电影里的楼顶的结构是完全一样的。

电影里的右边巷道的顶楼形状

百度街景里的同一位置

街景全图

镜头转过来之后,我们看到了远处有一座桥,这个桥,就是当时的福建路桥。电影里的这座桥是1968年建的,已经于2001年拆除了,因此,现在的苏州河上已经看不到这座桥了。

我们找了一张福建路桥的旧桥照片,与电影里的桥比较一下:

电影里的福建路桥

已经拆掉的福建路桥,电影里就是这座桥

一本教科书中还画了原福建路桥的结构图。

结构与电影里是一样的

现在的福建桥是这个样子的,比原来的桥要宽了许多。

从斯皮尔伯格的电影镜头来看,这一段苏州河地段实在称得上是脏乱差,靠河的一边,可以看到垃圾遍地,而实际上,摄影机所在的浙江路桥,还有一个别名,叫垃圾桥。这个地段是当年上海运出粪便、城市垃圾的码头集中处,在上世纪末,斯皮尔伯格拍摄电影的时候,这一段还是城市垃圾的排泄口,难怪在镜头里,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确是很邋遢。不过,这种凄凉的氛围,倒吻合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日本铁蹄占领下的上海现状。

值得注意的是,远处的那座福建路桥,是1968年建成的,在《太阳帝国》故事发生的年代,那里只有一座只能供行人行走的木桥,不可能出现现在电影镜头里通过卡车的状况。

斯皮尔伯格几乎在这部有关上海的电影镜头里,处处穿帮,但又情有可原,我们现在倒是可以通过斯皮尔伯格的镜头,能够实地参观一下三十年前的上海马路与水路究竟是怎么样的,这一点,还是应该感谢斯皮尔伯格。

《太阳帝国》中的上海镜头

 5 ) 《太阳帝国》:一个真实的斯皮尔伯格

    上学的时候就看过《太阳帝国》,这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大叔在早年急于证明自己同样有执导文艺片能力的毁誉参半的反战作品。最近看完以后,我发现自己很喜欢它,这倒不是说这部片子的立意有多么远大,电影挖掘出多么深邃的主题,或者是光影技术达到了某个突破性的高度。而是,大叔通过这部片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自己,而我喜欢说实话的态度,哪怕有时候实话过于说教不太好听,或者实话压根就是屁话。

     一直以来,装深沉的国人津津乐道于大叔的《辛德勒名单》和《拯救大兵》闪耀的人性光辉,直性子的国人则一直对《夺宝奇兵》和《E.T》的甜蜜回忆无法释怀。用一句曾经流行的观点概括,被冠以大师头衔的斯皮尔伯格俨然已成为好莱坞向世界输送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文化先锋。我向来不排斥好莱坞这种积极的价值输送,我也承认自己看的外国电影要远远多于大陆和港台电影,尤其是美国和法国电影。但感谢我所热爱的国家,我一直对于任何形式的意识形态的输送体系都抱有一种审慎或者怀疑的态度,我总喜欢从电影导演急于表达的那些普世性的终极人文关怀意志背后找些什么别的东西。这是一个有点阴暗的习惯,但至少能让我清醒。它让我不敢随便跪在某个所谓的电影大师面前去舔他的脚。所以,当我仔细在影片里寻找了半天以后,我终于在《太阳帝国》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斯皮尔伯格,一个真实的犹太老头,这样很好。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二战时的上海沦陷租界,一个中产家庭的英国小孩Jim在逃亡中与家人失散,在日占区的集中营里开始了自己的三年艰辛的俘虏生涯。这个集中营版本的雾都孤儿在与俘虏营里形形色色的人的交往中日渐成熟,学会了教会学校里无法传授的丛林法则的生存技巧,但同时更学会了对于别人和自己人格的尊重。孩子对于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懵懂无知的,但战争对于孩子的伤害却比成人更大,自我保护能力的缺乏使得孩子的身心更容易遭到摧残。但是,这个以儿童的视角来描述战争和乱世的影片,注定要还我们一个温暖的结局,尽管这过程是如此的艰辛。

     我不否认,当我刚看完这部片子的时候,我心里有一点点不适,但绝不像有的人如同吃了苍蝇般难受。首先,片子里的中国人形象确实不太高大。蝗虫一样的逃难人群,殴打抢劫Jim的上海小混混,冷血的奶妈和打饭人、为了生存而偷抢食物的盲流、甚至没有丝毫风度的八路军士兵(八路军在1945年还带红五星帽子?)。其实,我只想请大家回忆一句简单的古话:仓廪实而知礼节。在那个乱世,生存下去比什么都重要,其他都是bullshit。尽管大叔刻画的国人麻木而冷漠,结合时下的国人庸俗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和有待重建的道德体系,很不幸,我觉得是影片叙事是真实可信的。插个小花絮,政府在1987年曾动用10000上海群众协助拍摄20多天外景,另外还听说前段时间《太阳帝国》在中央6套电影频道放映的消息,我开始钦佩央视的胸襟,尽管放的肯定是广电剪辑版。

    其次,有不少看完电影的童鞋认为,Jim对于战争的认识是片面的,甚至是缺乏是非观念的。因而,导演想通过Jim进行表达反战的意愿也是不知所云的或者是失败的。但我想说的却是,难道大人对于战争的认识就一定是正确的吗?你的是非观念就一定是正确的吗?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资格去指责他者对于战争的价值判断。这是因为,战争本身就是一件无法用价值评判的非理性行为。不错,电影中的Jim喜欢日本的零式战斗机(我也很喜欢的二战优秀战机之一),崇拜军人,甚至和日本的神风飞行员交上了朋友,在神风队员出战时为他们唱威尔士颂歌。但是Jim只是一个小孩,一个英国小孩,他没有接受过任何仇日形式的教育,战争进行的土地也不是他的故乡,周围流离失所的人也不是他的袍泽。他和导演一样,都只是历史的看客或者证人。再看看我们周围的孩子或者大人,不也迷恋纳粹的笔挺制服和铁十字勋章吗?对于他人际遇的怜悯和自身的切肤之痛是有根本区别的,大国国民没有必要在此纠缠不清,显得小家子气。我反倒觉得,正是电影中Jim对于日本战机和飞行员的迷恋,才使得影片更为真实。战争不是中国传统江湖简单的二元对立的快意恩仇,战争参杂着太多的无法理解的矛盾和愁绪,尤其是对于第三方来说更是如此。所以,拿这部电影与犹太大叔后来的《辛德勒名单》做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尽管在中国人眼中,这部作品不能算是完美。但是,完美往往与真实有一定差距。斯皮尔伯格无意也不能在电影创作中照顾到所有群体的感受,他之所以选择以孩子的价值无涉的视野来表达自己对于人性纯真以及和平生活的渴望,就是想摆脱不同群体的成见或是偏见的束缚。效果怎样姑且不谈,但这种努力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了解了这个真实的斯皮尔伯格,你才会对他在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与中国唱反调,拒绝接受奥运会艺术顾问的事情淡然一笑。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被贴上艺术大师标签的斯皮尔伯格大叔,首先也是一个有着个人喜怒哀乐和优点缺陷的普通人。我们又何必仅依据自己的感受要求别人的思想尽顺我心呢?没有意义,更没有必要。
 
    和《硫磺岛的来信》一样,影片没有用血腥和杀戮来直接表现日本人和战争的残酷,这点让很多中国观众不太感冒。但是,作为一直提倡电影政治无涉的斯皮尔伯格来说,已经在影片中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表达对于战争和日本人的态度,随意地殴打集中营俘虏的日军,迁徙中像蝼蚁般死去的俘虏,Jim眼中的迷茫和无助,一份87只虫子的稀饭,这些都让我们对于战争有着刻骨的恐惧。而这,远比尸横遍野的战场更震撼人心。另外,考虑到主人公是一个英国少年,镜头里出现太多的血浆和尸体也是不太合适的,唯美纯净的画面,犹如主人公Jim的内心一样,更能反衬出战争的肮脏与丑陋。

    顺便提一下,饰演Jim的小克里斯蒂安.贝尔的表情和身体语言都很到位,这和他幼年参演舞台剧的经历不无关系,所以影片开始,我很难一下将那个坚强又脆弱的小男孩同我们伟大的蝙蝠侠联系在一起。幼年就有如此耀眼夺目的出场,成人之后还能有如今洗尽铅华的演技,更是值得赞赏。

    这是一部有诚意的反战电影,但可能不像传统战争片那样简单的好看。这是一个真实的斯皮尔伯格,但可能没有闪耀你所预先假定的人性光环。

 6 ) 三观不正的电影,对斯皮尔伯格极其失望。

回避战争的残酷,没有关系。
中国人形象负面,没有关系。
但是,片中对日军光辉形象的渲染让我难以理解。
你能否想象,一个纳粹集中营里的富家小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并且非常羡慕纳粹军人的勇敢,在夕阳下与奥斯维辛的友善的纳粹士兵相视一笑?
我是无法想象的,因为拍这样的电影无论在哪里都是会被谴责的反人类的行为。
但是,我们的斯皮尔伯格,一个拍出《辛德勒名单》的优秀导演。做到了这件事,只是将背景放在了二战时的中国。
在此片中,有一段镜头让我难以忘记。在夕阳下,日军为神风敢死队送行,英国小男孩对日军敬礼唱歌,一起都渲染的非常诗意。这一幕让我非常难受,看《一个国家的诞生》和《永远的零》时都没有如此难受过。
我不得不怀疑,斯皮尔伯格拍《辛德勒名单》的出发点,究竟是对人类的关怀,还是自己的犹太人身份?我真的不愿意这样猜测,我并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没有人是完美的,也许,我们所有人,都无法脱离国家和民族的限制。即使是斯皮尔伯格,也会对半个地球外的中国人的遭遇漠不关心。

 短评

“我今天学到了一个生词,原子弹,有如空中的一道白光,好像上帝在拍照。”.. 斯皮尔伯格太有先见之明了!无视意识形态地活下来…… 成了蝙蝠侠。

9分钟前
  • [x]
  • 力荐

就是斯皮尔伯格那种遮遮掩掩,以人性为幌子的模糊黑暗的价值观!

10分钟前
  • junepig
  • 还行

日不落帝国缓缓落下,另一个太阳帝国也在短暂的白光里盛极而衰。粉饰了的梦想,难逃湮灭。

14分钟前
  • RingoSheena
  • 推荐

剧情略显苍白,孩子就是一个战争的杯具。但是对中国人的刻画印象最为深刻。导演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人

18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以另一个角度来阐述这段历史

23分钟前
  • 可缓缓归矣
  • 推荐

孩子眼里的战争 孩子最终的选择 飞来的遭遇 就这么简单 孩子懂什么呢 即便感慨良多 又何必搞的苦大仇深~~~ 小小贝尔很萌萌萌!这个似乎才是我重点.....

24分钟前
  • 爱茉绿绿
  • 推荐

暂时压抑住强烈的民族情绪~ 教养出众心地善良的英国小男孩在战火中与父母失散 在冷漠绝望的集中营里 最终看到天边强烈的白光 那是他心中从不曾放弃的希望 不论多糟 也要努力活下去 等到回家的那一天 我的父母会感激酬谢你们每一个人

26分钟前
  • 小米子
  • 力荐

严重被低估的佳作,冲击力和艺术性不输《美丽人生》、《辛德勒的名单》。从孩子的视角刻画战争的残酷性。并没有觉得片子在刻意丑化谁美化谁,在这场人类浩劫里没有人是赢家。13岁的贝尔太灵了,在神风敢死队出发前的歌声中唱起片头出现过的威尔士童谣那段真的泪目。1980s外滩也是非常珍贵的影像资料。

28分钟前
  • 冬叶
  • 力荐

3.0 Christian Bale從小演戲就這么搏命的....

31分钟前
  • 大佑
  • 还行

1、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人都很丑陋愚昧 2、约翰马尔科维奇那时候太范儿了 2、克里斯蒂安贝尔从小就是景涛同好组的 4、中日战争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意义,对于美国人来说,日本的投降是因为两颗原子弹,跟中国人民没有任何关系 5、电影的后半个小时可以再精简精简

32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孩子的天真和战争的残酷对比真大啊!

36分钟前
  • ╯^╰
  • 推荐

看上去,导演在拍片的时候得了痔疮,很不耐烦,一心想早点把片子拍完去做手术

39分钟前
  • LipingTaBaBa
  • 还行

如果斯老拍这部电影是为了从侧面反映抗日的残酷,不能说成功了,斯老在很多地方的处理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似是而非的错觉,特别是中国人。如果说这部电影只是为了说一个男孩的成长,那么是极其成功的。男孩在不属于自己的战争中逐渐改变,梦想的实现和破灭,还有那种无力感,都或浅或深的展现出来了。但斯老在结局上做的妥协使人很难铭记。

42分钟前
  • 旧书君
  • 推荐

前三分之一是旧上海爱好者的盛宴

45分钟前
  • 拾叁空城
  • 力荐

我实在是服了bale了啊!!原来他是从小就可以表现神经质的!!其实这部战争片的背景太弱啦,但是bale的表现,当然也是jamie的表演实在不得不让我一口气看完!!第一次看到有bath这样在战争里都占小朋友的便宜的角色的。。。。

49分钟前
  • jan_wl
  • 力荐

后来,这个孩子成了蝙蝠侠

54分钟前
  • 群青19
  • 推荐

少年骑行在东亚的黄昏,耳边尽是焦灼的风声,远处正飘扬喧嚣的沪上烟云。对飞行的热爱,盖过政治正确;战火中求生,害怕未来的去路。从战争里走出,承载日本军人的敬礼、暴力、友好乃至永别,同胞经常利用他,对他真正有过友谊的是日本少年,是云上的朋友。中国对其来讲,只是场地,是没有感情的。

59分钟前
  • 你的益达
  • 推荐

斯皮尔伯格化装成个倒霉孩子说些傻逼话然后再跳出来说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60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较差

一个男孩的梦想,诞生在一个动乱的二战时代,然而,梦想其实也可以让一个人成长。只是,这样的成长,布满辛酸和泪水。

1小时前
  • 私房歌
  • 推荐

小时候的贝尔就在中国学会了吃苦,也学会了长大。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