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之华

爱情片大陆2018

主演:周迅,秦昊,杜江,张子枫,邓恩熙,边天扬,吴彦姝,谭卓,胡歌,胡昌霖,李春明,穆龙,刘靖宇,高炳然,白素娟,刘思博,常海波,李勇,刘笑语,赵芙丽,建圳,郭德诚,王靖宇,孙萍,李泽宇,仇硕康,艺涵,李昊芳,王子璇,王远达,于建波,张俊宇

导演:岩井俊二

 剧照

你好,之华 剧照 NO.1你好,之华 剧照 NO.2你好,之华 剧照 NO.3你好,之华 剧照 NO.4你好,之华 剧照 NO.5你好,之华 剧照 NO.6你好,之华 剧照 NO.13你好,之华 剧照 NO.14你好,之华 剧照 NO.15你好,之华 剧照 NO.16你好,之华 剧照 NO.17你好,之华 剧照 NO.18你好,之华 剧照 NO.19你好,之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31 20:48

详细剧情

  生死离别,红颜薄命。告别了命途乖离的姐姐,袁之华(周迅 饰)带着些许落寞的心情和丈夫以及姐姐的儿子晨晨踏上归途。临走的时候,她从外甥女睦睦(邓恩熙 饰)手中接过一封邀请函,这是姐姐袁之南初中同学会的邀请。在久别重逢的老友欢聚环境中,被众人当作之南的之华无法坦然道出姐姐去世的事实。她选择先行离去,途中却又与姐妹俩的旧相识尹川(秦昊 饰)重逢。在此之后,之华以姐姐的名义给尹川写信,重温青葱时代的记忆。与此同时,待在老家的睦睦和之华的女儿飒然(张子枫 饰)接到了尹川的来信,出于对母亲过往的好奇,她们以稚嫩的笔触写了回信。  喧嚣匆忙的电子时代,两代人分出三地,重绘他们逝去的岁月人生……

 长篇影评

 1 ) 《你好,之华》——尹川写给之华的情书

《之南》是关于两人大学之后的故事,没有出现在30年后的书信中,也没有出现在之华的回忆里。因为它的主人翁是之华,而不是之南。

一开始尹川就知道是之华替代的之南,在车站,他想知道,那本小说她是否看了,是否已经看出之南的原型是之华。然而并没有。

大学那段是局外者完全不了解的情节,只有当事人尹川、之南知道。在这段时间里,之南与之华渐行渐远,并且没有将《之南》与之华分享。从小都是之华嫉妒姐姐,那是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之南嫉妒之华。

尹川与之南的故事,在尹川说把情书扔掉的时候已经结束了。

尹川错过的人不是之南,是之华。之南也知道,她错过的人是尹川。张超是她面对错过的救赎,是之南为结束这段感情找到的一个出口。所以之南与尹川会分手,会抑郁,会再也没有去寻找尹川,所以尹川在之南的遗像前会说她傻。

《你好,之华》,自始至终尹川都在和你通信,用最隐晦的方式讲述初中永远不会忘记的回忆。因为多年之后,在尹川初中的那段回忆里,出现最多的不是之南,而是可爱的妹妹之华。这也许直到你看完《之南》后才会了解到。

影片有两个最难解释的地方,一个是标题,一个是之南为什么会跟尹川分手却还保留着他的爱。如果把《你好,之华》看作尹川写给之华的情书,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一切都是因为尹川在两个错误的时间,喜欢上两个错误的人,才造就了姐妹两的人生。

影片有一个前后呼应的点,尹川发给“之南”的短信,以及中学时之华写给尹川的表白情书,都出现了“喜欢”。

(再补充说一下对张超这部分情节的看法:

张超说自己是想证明给天子骄子们看看,自己能把之南追到,但其实,他没有自己认为的那样有魅力。

之南与尹川再次相遇是大学时期,此时也是姐妹俩关系渐渐疏远的时候,再后来是张超的出现,再后来是分手。但之后的之南对尹川的感情较之初中时期,加深了很多很多。这其中的缘由,自始至终只有她和尹川知道。

在尹川写给第二个“之南”的信中,是对初中生活的回忆,却回忆最多的,是跟之华的故事。他俩相识、代送情书、矛盾产生、告白等等,因为在尹川心里,已经不知不觉喜欢上了之华。大学跟他在一起的之南也察觉到了这点,然而之南也陷入对尹川的爱恋中。以及对妹妹的嫉妒中。

所以说尹川在两个错误的时间,分别喜欢上了之南和之华。

后来的之南是痛苦的,她想要结束这段感情,却又陷入其中。直到张超的出现,之南找到了一个逃避的方式,同时尹川也没有过多的挽留。

张超就是捡了个大便宜。但结婚后他也察觉出之南对尹川仍然念念不忘,再加上他的暴脾气。家暴,加上对尹川的疯狂思念,之南患上了抑郁症,最终走向自杀。

同学聚会上的尹川第一眼就认出了之华,他从上海回到家乡想要寻找的人其实是之华,并意外得知之南的死。

他说之南的死,自己也有责任,是因为他对之南的离开妥协了,他知道之南对自己的感情,知道她跟张超在一起的原因。

尹川去找张超,更多的是出于对之南的愧疚。

@童年的流星 提到之南抽屉里那封同学聚会的邀请函,可能是之南自杀的导火索。非常棒的一个设定,之南疯狂思念尹川,却不敢再与他相见,回忆涌上来,无法再面对自己的人生,选择了自杀。)

金马奖周迅的访谈,关于指甲颜色的由来:

这是关于之华的故事,是之华的颜色。

 2 ) 人生的愁念

《你好,之华》里的岩井俊二,用十足日系而纯美的片名、书信情节和镜头把控,讲述了一个沉静内敛,平淡隽永的中国家庭故事。

虽然影片有身份错位,青春暗恋,暧昧谎言等岩井个人的风格展露,却不能将其简单看作是《情书》或者《花与爱丽丝》的中国化演变。

这是一部由主角的结局为起点来开展的电影。曾经叱咤校园的女神级人物之南,先后经历了失败的爱情与婚姻,在痛苦的病魔下自绝生命。这个“将美好破坏掉”的结局悲伤且犹如宿命。之南的离去促发妹妹之华替她参加同学聚会,之华回望姐姐曾经的青春宣言时,又唤醒起自己的那片记忆涟漪。

一次葬礼,一次为逝去之人还愿,一次追忆和故地重拾,牵扯出来不同年代人青春、爱情、婚姻的过往。显然,本片是更适合与《相爱相亲》比较而看的。虽然影片多处出现写信达意的清新场景,也通过信件直白而生动地描绘了曾发生在东北小城的爱情故事,但众人黑衣的葬礼开篇,就已经为电影早早定下沉重基调。这种沉重的情绪是最容易被广泛理解的、处在情与爱这一阶段之上的生活哲思。这类沉重是属于一个家庭的。不管是男女爱情、姐妹亲情或是同窗友情,他们都只属于每个人自我的人生历程。能够将这些历程涵而盖之、融汇一起的,唯有复杂的家庭和在家庭生活中携手相持的家人。

所以,以“家庭成员离去”为开端的《你好,之华》,所勾勒的绝不仅仅是逝去的暗恋或者追忆青春余晖。应该是由情书时代爱恋的酸涩引申出来的,整个人生的愁念。她仍旧演绎着一个传统主题——无法告别的爱,无法挽回的选择,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这类命题展现在日本家庭题材电影中屡见不鲜,而其中的生死哲学,家长里短,人情世故,又实在符合中国老百姓的情感诉求。

尽管影片一开始切入到写信寄信的情景时难免尴尬直楞:手机摔坏了,就只好给你写信咯,而且是百无聊赖的吐槽式日常汇报——这里的周迅与日本人妻角色类似感十足,难与当下中国社会相契合。但正因如此,我反而体会到导演是在用一种傻傻的,又有些可爱的方式,让整部影片迅速回归到从前那个单纯的、仅仅依靠文字进行缓慢却又深刻无比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状态。而这种信件传情,又可以说是岩井导演用来打破时空、用作他电影文本与观众情感汇合的桥梁。这无数封书信上的文字,就如同那段声情并茂的毕业演讲,充斥着对未知的向往和勇气,中和着过去与现在的生活,发生在之华离世以前,之南成长以后。

提到成长,影片也花费一定篇幅,表现了两个孩子短暂的交换生活,和三个孩子逐步的心理变奏。成年人不断放下的往昔岁月被孩子们依次拾起、重新煅炼,成为她们新的时光。酷似母亲的长相,引生忧郁的暗恋,即将抵达的青春,还有那个逃走的、在黑暗中才会哭泣的男孩……少年的释然终究与成年人的感怀不同。对于他们成长道路的点到为止,才是导演赋予未来的美好期许。

影片用一次交换生活,让两姐妹的两个女儿多次同时出现。时光倒流三十年,或许现在的她们,就是过去的“她们”;影片亦是用几次(同学会以及之华写给尹川书信上的)角色顶替,来暗暗昭示:主角既是被写进爱情小说的《之南》,也是成为电影片名的《之华》。

其实对于之南而言,她人生的结局就是什么都没留下,什么都给错过,什么都是遗憾。影片正就着这个悲剧的低谷开启,她未能实现的感情,未能达成的心愿,未能组成的家庭,或许在未来一代接一代的生命中,总能成就圆满。也正是这种回忆与现实交织的方式,使得影片重心都在对于之南的描绘当中,一切的感慨和牵扯都源于之南的离去,源于人们对之南的爱。这样的爱大过之南的悲剧与不幸,这样的爱为影片留下温暖的余味。

岩井俊二将日本纯爱电影的清新质感放置中国小镇,以浪漫唯美的镜头去审视和理解“死亡”对于一个家庭的意义。生老病死人之常态,平淡从容唯是最真。我们含蓄内敛的东方民族,虽不善于,却也总能想方设法去理解亲人、爱人之间的这种种情感。能够在时间的帮助之下,用乐观来缅怀生命以及青春的逝去。此间,平凡的细节离我们最近,也最令人动容。那些逆光而行的冬日暖阳和低机位360度旋转拍摄的精美画面,也都与影片开始时候的沉重基调消解、相融,也都变成淡淡的,清澈的,饱含着纯粹的忧伤和明亮的希冀。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号【MOVIE木卫】,欢迎关注。

 3 )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这部电影叫《你好,之华》而不是《你好,之南》。

电影以葬礼开场,以校园生活的回忆定格来作为收尾,葬礼是对生命的不可挽回,校园生活是对青春匆匆而过的追忆缅怀,一切都是在讲年华岁月的逝去。

不叫《你好,之南》是因为影片不单单是聚焦之南这个人物,而是聚焦对周迅所扮演的之华这个人物所引出的祖孙三代的一种全景式人生关照,镜头雕刻的是在不同年龄段的他们面对爱情,面对命运所产生的不同际遇的人生交织图腾。所以,进一步来说,《你好,之华》里面的华可以引申为电影里全部人物的“年华”,是一种人物自己对自己人生的回望与问候。

三代人的线索都是以周迅扮演的之华作为情感纽带而串联起来。

之华是全片的戏眼,所以影片叫《你好,之华》。

是之华替姐姐参加同学聚会遇见了尹川然后装作没有死去的姐姐之南给他写信开启了全片,初中时的校园生活片段更多的也是在叙述那个在姐姐之南光环下的普通少女之华暗恋男神尹川的少女心事。婆婆那条线是之华看见她与英语老教授在公园里谈笑所引出。之后,为闪了腰的婆婆送信,为手受伤的英语教授老爷爷写信也都是之华这个人物所连接起来的。之南的儿子晨晨那条线也是在讲作为小姨的之华与侄子晨晨面对至亲突然离世后的人生状态,之华在黑夜里彷徨着急的找到离家出走的晨晨,告诉他你还有家可以回去,是之华给了晨晨温暖,是之华拍着晨晨的背默默留着眼泪心疼说出那一句,好好睡吧,睡一觉就会好的。

在岩井俊二的电影里,一切都是轻盈克制而充满诗意的,虽然以葬礼作为开头,但前半段的基调都是明朗跳动而活泼的,时时有幽默的细节。随着剧情的慢慢展开,一切处理的不疾不徐,痛心,伤感,释然,一层层抽丝剥茧,一点点向你娓娓道来,就像冬日里的一杯温暖的咖啡,也像最知心的朋友在和你深谈低语,整部电影的观感非常舒适,那些诗意的瞬间会让你看完后很长一段时间还是会回想起来。

昨晚看完电影,今日一早仍然会想起的是那句在冬日里裹着厚厚围巾低头的叹息,是写信沉思时笔尖触碰纸张的沙沙声,是婆婆收到信时的激动变成了轻描淡写的那一句“你放在那里吧”,是那个英语老教授家里“不小心”遗落的口红,是原本应该嚎啕大哭的葬礼上静默的不舍,是那句少女只会写在信上,永远不会说出口的—我喜欢你。

之南的死去,带给周围人的悲痛是显而易见的,但导演没有直接要人物浅显的哭。

而是表现在之华参加姐姐30周年同学聚会上已经要早早离场时听到姐姐年轻时的毕业演讲的声音而心碎不舍的回头。

表现在之南儿子晨晨问奶奶,人为什么要死?以及他在看到小鸟死去时的低头凝视和放飞家里养的鹦鹉的同时也是放飞过去的自己的释怀之情。

表现在之南女儿睦睦哭着对着尹川说的那句,要是写这本书的作者来早早接我们就好了。

表现在之华对尹川笑中带泪的那句,要是姐姐当初嫁给你就好了。

表现在之南的父亲母亲对外宣称之南是病死的,是自然生老病死自然的不可抗力,而不是对之南自己结束生命的痛心惋惜之情。

关于人物的表演,两个小演员张子枫和邓恩熙都灵气十足,邓恩熙是那种第一眼就会在人群中注视到的美丽少女,哭戏见演技派的实力,小小年纪,未来可期。而张子枫更是因为此片提名金马奖最佳女配角,电影里几场关键的戏她处理的很精准到位,自然有生活的烟火气息,把敏感,俏皮,可爱的青春期少女懵懂的一面完全表现出来了。胡歌也是亮点,饰演一个头发散乱,胡子邋遢,喝酒消愁,整天混日子的实实足足渣男,胡歌的表演有一种沉下心来的力度和爆发力,在得知之南死了后那一晃而过,有点自责,有点后悔,又有点蒙圈,不想被尹川看到自己的痛心瞬间的表演让我印象深刻。周迅的表演比起因为角色束缚要端着演的如懿传明显更自然灵动,处理起生活化的现代戏显然是她的强项,更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秦昊的表演也属上乘,把一个落魄的小说家爱而不得,错失遗憾,痛心但不张扬的内敛一面全然呈现了出来。我对这个角色最有体会,因为我本人也是一个小说作者,和尹川有着同样的命运。写过两本不畅销的小说,前阵子,大学10周年同学聚会,一个久未联系的朋友问我,你现在在做什么啊?我说,我写点东西,出了两本书。同学说,哇,没想到我们中间还出了个“大作家”啊,你现在一定赚很多钱吧。我回答不上来,因为光凭那些可怜的版税收入,我实在不知道如何回答他,同年龄的朋友做生意的做生意,做高管的做高管的,几乎都结婚买房生子,而我几乎一无所有,我有时候也问自己到底要不要坚持下去,改行吧。但我是真正热爱写作的人,写作已经融入了我生命,书里面的每一个人物已经变成了我最珍贵的朋友,他们的人生就是我的人生,他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所以就算实在坚持不下去,也就大不了从头来过而已,毕竟我才刚30岁出头。

青春是岩井俊二作品中永远的母题,在点映见面会上,导演还是那个带着眼睛的文艺青年摸样,面对观众的问题也是回答的有点害羞有点不知所措,有没有人是永远活在青春里的?我想,岩井俊二就是这样永保初心的人。

岩井俊二的电影里,处处是青春的影子。

写信,阳光,操场,遮脸的口罩,自行车,转学,马尾辫,白衬衫,毕业礼堂,睫毛,短发,黄昏,侧脸,足球,背影,对视,汗水,图书馆,运动会,相遇的走廊,教室门口,被风吹起的窗帘,音乐课的钢琴声,青涩的自我介绍,永远定格的夕阳。这些美好记忆的标签随便选两三个,就能组成一个唯美,感动人心的青春故事。

我对青春的理解是这样的——我们曾经一同绽放过或者死过了一会,后来我们各自靠向了人生不同的,最适合自己的岸。

之南为什么不和尹川在一起?张超为什么会变成那个消沉自甘堕落的样子?这些都是青春里的人物面对生活所作出的选择,可能会无奈,可能会后悔,可能会遗憾,有的人最终活出了自我,有的人努力过,挣扎过,不甘心过,但最后还是失败了。

周迅的表演如水般隽永,紧紧贴合人物最生活化的一面走,松弛而细腻,有一种可以把周遭发生的一切变故熨烫的妥帖的淡然。在点映结束后采访时,周迅说,以后只想演更多生活化的角色,而不是之前飘来飘去,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

在处理如何把日常变得精致且具有诗意上,周迅和导演岩井俊二都有一种天赋,可以让日常记录不再死板无聊,让时间变得像一个个俏皮弹跳的音符,在人物或喜或悲的人生里恣意游走。手持摄影更加灵动,真实地表现故事,让镜头有一种静静聆听者和陪伴者的沉静之感,周迅的每一个回眸,每一个不安局促的眼神都是戏。

你好,依然活在青春里的岩井俊二。

你好,44岁依然美丽的周迅。


因为一直有人问哪里可以看到我的那些小说,所以放了我的公众号上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一个看看,里面会一直更新最新品质电影的深度影评,经典小说的书评,和一些生活中的感悟。

人间奇遇

 4 ) 《你好,之华》用了哪些高级的视听语言技巧?

岩井俊二+陈可辛+周迅+一众黄金配角,没有人会不期待这样阵容的《你好,之华》。看完电影可以猜想到,这是一部镌刻着岩井俊二强烈个人印记的电影,监制陈可辛充分尊重了导演的创作主张,基本只帮忙弥合了一些中日文化上的差异。

《你好,之华》和1995年岩井俊二的长片处女作&成名作《情书》都以一封阴差阳错的书信为由头,缓缓展开一段相遇和错过的青春故事,框架类似,但人物关系更为复杂。中间这二十多年时间里,岩井俊二的作品一直在唯美和残酷两个极端之间游走,时而小清新,时而重口味,到了《你好,之华》这里,像是他对自己过往创作的一次回望和升华,尤其是补上了《情书》时期的遗憾。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个充满日式文艺情怀的故事,真能融进中国当下的本土情境里?东北城市大连,能拍出北海道小樽的清新和空灵吗?

对岩井俊二来说,能。

岩井俊二毕业于油画专业,在成为电影导演之前参与过许多广告和MV。他对色彩、光线、调色、配乐等视听美感的追求到了疯狂的地步,久而久之形成一套独特的岩井俊二美学。他的《梦旅人》《四月物语》《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等以视觉见长的经典电影影响了一批文艺青年,直到现在,很多摄影教程里还写着“岩井俊二色调”之类的字样。

在岩井俊二的首部华语片《你好,之华》里,同样存在一系列隐秘的视觉符码。电影既复古哀伤,又温暖治愈,在视听方面呈现出一种高级感。他是怎么做到的?

【基调色:之华蓝】

很多电影都有基调色,比如《情书》就以白色为基调,一方面代表哀思,一方面也代表初恋般的纯洁。《你好,之华》的基调色是淡淡的蓝色,甚至还诞生了个专有名词叫“之华蓝”。

之华蓝是怎么来的呢?据说是周迅在开拍前买来一大堆各式各样蓝色的指甲油,问岩井导演哪个色适合之华,导演挑了一款淡蓝色,周迅惊喜:导演跟我想的一样!这个淡雅的颜色就是她读完剧本后对之华这个角色的印象。

之华这个人,像她自己在信里形容的一样,在人群里不是很显眼,可能不是很容易被人记住。但就是这一抹淡淡的指甲油色,说明之华也是个有小心思、有小幸福的人呐

于是周迅在片中的指甲油色就成了《你好,之华》全部宣传物料的主题色。

甚至在昨天的首映礼上,周迅也特别穿了“之华蓝”色的外套和系带凉鞋。

围绕着这个颜色,片中所有人物的穿搭也都意外和谐起来了。与之华关系越近的人,就越显现出“之华蓝”。当时发布海报后,许多网友都问这些好看的羊毛衫有没有链接……

不仅衣服,片中许多场景也被刷上了深浅不一的蓝色,比如之华父母家的栅栏,之华之南小时候家里的门,学校里的围墙,帮之华收信的老人家的门等等,都是蓝色的。整部电影多数时候的色调也是偏清冷的。

当然电影也不能一味往上堆砌蓝色,岩井俊二还用了补色,也就是蓝色的对立面橘色。一冷一暖形成对照,可以用来丰富色系搭配、区分不同时空、表达不同情绪等等。上面的羊毛衫就能看出来。另外,80年代东北流行的红砖房+蓝色铝合金窗装修组合也被岩井导演敏锐地捕捉到了画面里……

冷暖色调对比的手法,在《花与爱丽丝》时期就有了。《你好,之华》里最打破整体清新淡雅色调的一场戏就是胡歌在酒馆里那场了,因此他的衣服、布景、调色都充满世俗和蒸腾的气氛,与青春时期的纯净美好格格不入。有观众看完说感觉这场戏有点“跳”,那就对了,谁叫胡歌演的是个渣男呀。

这样看来,《你好,之华》似乎也可以套用另一个片名——《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

【恋爱的点睛之笔:红色】

在《情书》里,岩井俊二特意将两人书信往来的信箱漆成大红色,放在小清新画面里很夺眼球。这个信箱是一段秘密恋情浮出水面的开始。

《情书》讲的是女主角博子艰难走出失去爱人藤井树的痛苦,一开始她穿着黑色的衣服躺在白茫茫一片的雪地上,心情低沉;等到后来她再次跑到雪地上喊出那句著名台词“你好吗?我很好”时,已经换上了红色的毛衣,象征着她终于放下过去,迎来新生,也开始尝试接受新的感情

《四月物语》里令人印象最深的道具是榆野卯月的那把红伞,象征少女春心即将如雨水般倾泻而出。

《你好,之华》里,少女时期的之华扮相虽然有点土,但也暗戳戳换了好几身衣服。她对尹川初生好感时穿的还是一身绿色衣服,帮忙送信时开始穿粉色,最关键的告白时刻便换上了岩井俊二的“恋爱认证色”红色。

而且还是“冲破”了占据主导地位的蓝色而告白的,真的是很勇敢了~

鼓足了如此大的勇气却还是失败了,小之华哭得让人心疼。

【偏日式的取景】

决定在中国拍摄之后,岩井俊二考虑了许多城市,一开始想选择一个温暖的南方小城,因为感觉之华这样的人应该是疏远一线城市的喧嚣气息的。最后之华生活的城市被定在了大连。

岩井俊二的母亲曾生活在大连,他对这座中国城市有好奇和向往。另外从历史角度来看,大连曾深受日本影响,所以很多画面看起来确实有点日范儿。

一个典型是大连的城市布局以广场为中心,街道普遍狭窄,在一些地方还能看到这样的斜顶老房子,门口有个小院落,跟《情书》里小樽的住房类似。这要是换成一堆挤在一起的30层居民楼,可能就是另一种“天水围”的味道了。

成年之华走在街头的镜头,能看到背景里霓虹闪烁的小广场、密集低矮的楼房、电线杆、古老的绿邮筒。岩井俊二并没有选取任何地标性场景,选的都是这样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小角落,使得这个故事更加脱离地域色彩,放到其他国家也能成立。

家庭内景部分,剧组都是租借的真实人家,并非美术布景。可以看到岩井俊二选择的都是装潢淡雅干净、比较有书卷气的家庭,他做的唯一改动就是稍稍减少和调整了摆设的物件。

回忆部分的校园布景、服化道参考了中国80年代的真实样貌,毕竟中日学生服装风格有很大不同。但岩井俊二还是偷偷塞进了一些个人喜好,比如岩井俊二喜欢的素色透光窗帘,最适合作为少男少女互诉衷肠的背景了。

【糖水片标配:大逆光】

岩井俊二非常喜欢用自然光,且经常将主角置于逆光中,不惜让脸部看起来有点黑。当然,有时候也能勾勒出美丽的轮廓光,这现在几乎成了小清新糖水片的标配,给人青春美好的感觉。

《花与爱丽丝》最美的镜头,苍井优在逆光中翩翩起舞。

《你好,之华》同样如此,窗外总是阳光明媚的。

【大全景抒情段落】

可能是油画出身的关系,岩井俊二电影里时不时会出现一些非常有油画感的独立段落,背景瑰丽宏大、色彩艳丽饱满,人物只占很小一块。这样的画面往往承担的叙事功能不多,主要就是抒发情绪,美得令人惊叹。

比如著名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开场,站在绿油油的稻田里的忧郁白衣少年:

《四月物语》和《花与爱丽丝》里,樱花的存在感有时简直比人还要高:

《梦旅人》结尾就不用说了,美成绝唱:

相比之下,《你好,之华》在追求画面唯美上有所克制,更接中国地气,但偶尔还是会有很岩井俊二的独立段落冒出来,比如晨晨放飞小鸟的镜头:

没有近景和特写,只有一个仪式感的大全景,却是全片最大的泪点之一。后知后觉刚刚开始面对死亡的小男孩晨晨向天国的妈妈寄去一封信,上面写的也是问候藤井树的那句“你好吗?我很好”。这一刻,这个小男孩长大了。

【与《情书》的细节呼应】

作为升级版的《情书》,《你好,之华》在若干细节上都呼应了《情书》。

比如一开始就是之南的葬礼画面,镜头机位很低,观众眼前布满洁白的花瓣,前来吊唁的人们只剩远处影影绰绰的身影。让人想起《情书》的开头也是博子躺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上,也是她即将前往心爱之人的葬礼,机位由低到高一点点升起。

两个藤井树、之南尹川在中学校园里都被周围人撮合,但都没有真正在一起——两对青梅竹马都曾一起担任学生干部,都一同去过图书馆,可他们之间的情书都没能传达成功,最后也都擦肩而过了。

藤井树的“情书”是一沓借阅卡

少女时期的树曾在雪地上发现一只死去的蜻蜓,小男孩晨晨也在地上看到一只死去的小鸟,他们彼时都还不明白所爱之人的死亡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连博子的感冒也被少女之南继承了——她们都用一个口罩把自己隔离于仰慕者的关怀之外,表明都是对爱情比较迟钝和木讷的女孩

在《情书》里,藤井树在医院里回忆父亲去世那场戏,一束光将回忆和现实串联起来;

《你好,之华》尹川重回校园后,恍惚中也在走廊的一束光里看到了昔日之华之南的身影,然后才反应过来她们是之华之南的女儿。

早年岩井俊二在创作《情书》剧本时,就是听中村由利子的钢琴曲得到的灵感。多年来岩井俊二一直想邀请她合作,这次《你好,之华》终于达成心愿,中村由利子将岩井俊二亲自创作的配乐完美演绎了出来。

【更复杂的人物关系】

《你好,之华》里面的许多人物关系都可在以往作品中找到影子,比如睦睦和飒然,之华和之南,她们是互相分享秘密的小姐妹,但也怀揣各自的小心思,就很容易想起《花与爱丽丝》和《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等片里的姐妹花设定。

但中国的特色是家庭联系更加密切,三代人之间的情感连接要比日本强得多。因此《你好,之华》展开了一幅更加宏大的家庭关系画卷,衍生出更多支线情节,不仅描述之华少女时代和成年后的情感,还连带着体现了女儿和婆婆的懵懂恋情。相比之下,《情书》里虽然也有父母的戏份,虽然也是散淡的穿插多线叙事,但配角们的形象要单薄得多。

而之华和尹川多年后的再次遇见,更呈现出一种超乎爱情和暧昧的感情,用秦昊的话说就是上了一定年龄,有了一定阅历之后才能领悟到的感情。这大概也是岩井俊二对爱的新一层领悟。

“人生啊,不是随便扒拉扒拉就可以写清楚的。”之南的渣前夫如是说。他真的很渣吗?其实也不一定,感情的事情,谁都说不清。

据说片中那本名叫《之南》的小说,岩井俊二真的写出来了,并且也有意拍成电影。或许那时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到中学时代的之南、之华、尹川究竟经历了什么。

今天还在豆瓣上看到一个叫《最后一封信》的新条目,似乎是日版的《你好,之华》,由松隆子、广濑铃、福山雅治、神木隆之介主演,阵容同样强大,不知是否能成真。《你好,之华》+《之南》+《最后一封信》,看来这么多角色在岩井俊二脑海里又发生了许多新的故事,我们看到的还只是开始。

(何小沁/文)

 5 ) 叩问时光匆匆,你的青春住了谁?

23年前,一部《情书》成为了小樽这座北海道小城的名片,令无数文艺青年们魂牵梦萦。片中藤井树重回校园用宝丽来Alpha1拍下教室与操场的情节,掀起了宝丽来相机的风潮,成为史上最成功的电影植入广告之一。《情书》堪称现象级的成功,也让岩井俊二的名字被中日影迷铭记,成为青春片的旗帜性人物。 23年后,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故事的发生地从北海道迁移到了中国大连,而《你好,之华》依然“念旧地”以书信作为载体,讲述的依然是两个时空下的双生花故事,依然是暗恋与相逢,依然是遗憾与错过。

片中不难看出导演对《情书》的自我致敬,书信中出现了“你好吗我很好”的经典台词,尹川持着相机重返校园的情节也与《情书》相似。 但与《情书》不同的是,《你好,之华》的情感表达更为温润与成熟,岩井俊二并未执着于讲一个动情的纯爱故事,而是用《燕尾蝶》式的群像去刻画三代人的情感框架,最终将几条线收为一股,看似平淡无奇的情节,在临近尾声的念遗书场景中,却积累出强烈的情感宣泄。 《你好,之华》像是导演对《情书》的一次回望,也是对《情书》的深挖与拓展。

回望岩井俊二的作品,他独具一格的影像质感,不仅源自于唯美的摄影和灵动的配乐(这既得益于与老搭档们的默契合作,也是岩井俊二出色的审美体现),更要归功于他最大的杀手锏:身为男性,却对女性的情感和心理有着细致入微的洞察力。

《四月物语》里,松隆子一遍遍地骑着单车经过熟悉的街道,飘落的樱花沐浴着春风,见证了一段渴望又胆怯的暗恋。

《花与爱丽丝》里,海风中散落一地的扑克牌和纸杯做成的芭蕾舞鞋,藏满了隐秘的少女心事。

《情书》里,少年藤井树扣在少女藤井树头上的纸袋,小小的恶作剧立即鲜活地刻画出懵懂的青春情愫。

《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里,诡谲多变的类型片拼贴和连环反转的骗中骗剧情,包裹的依旧就选择自由/压抑的女性自白。

即便是跳脱出“小清新”标签的《梦旅人》《燕尾蝶》等作品,女性角色仍是影片的核心。

日本和台湾亦涌现出不少模仿意味浓重的青春题材作品,却难有能够望其项背的。其中的大部分作品只是依样画葫芦,长镜头配上ins风滤镜,逃不出甜腻糖水片的窠臼。这些作品空有其形,而没有学到岩井俊二作品中的情感表达——自然清新与矫揉造作之间往往只是一墙之隔。 再看看近年来,国内院线出现了一批挂着情怀却充斥着狗血情节的青春片,《你好,之华》对于大陆的院线市场而言,可以说是一股清流。 因为,关于青春的话题,相逢和告别,圆满或遗憾,无论多么肤浅稚气,都能打动正在经历青春和曾经历过青春的人。而文艺腔之所以令人反感,是因为无病呻吟,是因为矫揉造作。岩井俊二镜头下真实而青涩的故事,永远都能够唤醒观者人生际遇里的点滴触动。

回落到《你好,之华》本身,片中同样不乏专属于岩井俊二的动情时刻。 之华笑着对扈老师说:“你知道我暗恋的男同学有多过分吗?”一瞬间阳光斥满了房间,还有被塞得满满的突然袭来的回忆。笑盈盈的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甘与怅然,她想起了30年前,偷走她目光的少年,一起分享过的水果罐头,帮他转递的几封情书,还有为他流过的眼泪。 即便是片中只有寥寥几笔的角色,人物的情感依然鲜活。无论是与扈老师夕阳恋的婆婆,还是深夜出逃时突然恸哭的小侄子晨晨,都各得其所,不喧宾夺主,成为群像故事的一部分。 在制作动画长片《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前,岩井俊二曾应邀为招聘杂志《TOWNWORKS》拍摄了一组动画短片《城镇青年》,算是练笔之作,却也能瞥见几分端倪。短短五六分钟的作品,却个个余味悠长,清新隽永。小小的片段之外,似乎还有很多的故事未完待续。

《你好,之华》也并非岩井俊二第一次尝试非日语影片了。 《纽约,我爱你》中格格不入的短片,或是有些走火入魔的《吸血鬼》,无疑都是失败的产物,从日语语境转为英语语境带来的不适尤为明显——但这个问题似乎是东亚导演们的通病,即便是王家卫、朴赞郁等大导在好莱坞试水时,同样难以摸索到个人风格与欧美制作班底之间的平衡。 然而在去年年初,岩井俊二为雀巢拍摄的韩国广告片《昌玉的信》,让我看到了导演身上更多的可能性。短小精悍的家庭小品,由几个稀松平常的生活碎片所组成,爆发点精准狠。虽然是韩语对白,却能让任何一名东亚观众都看到自己家庭的影子——因为岩井俊二欲说还羞、绵里藏针的东方式情感表达,放在整个东亚市场都是具有普适性的。 《你好,之华》的中文语境移植同样是合格的。张子枫和周迅的出色演技功不可没,前者将文艺腔台词念得自然不造作,后者第一次去演绎一个平凡的中年主妇,都值得称道。

久未开嗓的周迅,也为影片演唱了主题曲《样子》。

有些事 像是有安排 有些事 却来得突然 一如那个 名之为缘分的家伙 青春的影 兜兜转转 流进人群 聚聚又散散 回望过去 是否转错了弯 有些人 奔跑得太快 而有些人 却慢了半拍

这首歌,或许就是对《你好,之华》,对岩井俊二,对青春最好的注脚。 而我也十分庆幸,青春里住过一个叫岩井俊二的导演。

 6 ) 你好,矫情鬼们

1995年的《情书》跨越了二十多年依然是全世界文艺片影迷心中的神作,想想当年,多少人用“藤井树”做笔名,多少人热爱上了写信,多少人一听到岩井俊二的名字恨不能用所有华丽的辞藻诉说自己对他的喜爱。

没错,《情书》就是一部伟大到可以影响一代人甚至好几代人的文艺爱情片,一部当之无愧的殿堂级作品,而影片的出色也让岩井俊二在之后23年的创作生涯中再也无法超越。

岩井俊二和北野武、是枝裕和、园子温一样是日本当代并不多见的个人风格极其强烈的导演,甚至可以说是自成一派的独特创作者,他所描绘的情感,他所关注的青春,他所展现的思考都以一种独树一帜的方式开创了自己的文艺标签,当然,必须实话实说的是在《花与爱丽丝》之后,他就江郎才尽了。而在之后的十几年中,他所做的唯一的创作基本上就是重复自己,重新讲述自己的故事,然后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今年,这部号称岩井俊二个人风格集大成者的电影作品《你好,之华》基本上为观众呈现出了导演至今最严重的创作车祸现场。

岩井俊二导演、陈可辛简直、周迅主演,在影迷看来,这完全就是一个神仙阵容,而《你好,之华》也被给予了《七月与安生》之后最佳文艺剧情片的期待,在一系列外国导演在中国大陆拍片遭遇滑铁卢之后,如此的组合让人感觉很难失手,不过,他们三带来的这部《你好,之华》却我度过了如坐针毡的两个小时。

《你好,之华》看得出来是岩井俊二基于《情书》和《花与爱丽丝》而创作的全新故事,一边想要用浓重的个人风格以及大量来源于自己以往作品的元素唤起大家的文艺情怀,另外一方面又想整合中日的优质资源实现一次艺术和商业上的双赢。

不过,就现在的口碑和票房表现上来说,这两点显然都已经彻底失败,除了那一个个打了鸡血(也可还能收了钱)的影评人集体捧杀,我个人还真没看到几个真心实意的好评。

《你好,之华》是一部非常做作、矫情、刻意并且毫无真实感的假文艺片,一个包装得无比精致但是内在空洞无物的花架子,或许,是我自从《北京遇见西雅图2》、《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以及《摆渡人》之后看过最让人恶心的电影,说实话,这部电影被称为文艺片其实是对于文艺片最大的不尊敬。

其实,《你好,之华》讲述的故事非常简单,并且非常容易拍得真挚感人,简而言之就是妹妹之华在姐姐之南自杀之后阴差阳错地和当年自己暗恋并且和姐姐有过恋情的男生尹川通信,然后一步步回顾青春的情愫,面对现实的迷茫的故事,很容易看出来影片结合了《情书》的解构和《花与爱丽丝》的人物关系,只不过没想到,最终呈现的效果变成了正正得负。

在我看来,《你好,之华》讲述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已经无法自圆其说,而之后的时间,导演采用了一种更加让观众无法理解的叙事手法不断地加大故事、人物以及情感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并且在最后用一种小学生作文点题的方式强行总结收尾,可谓是看得人膈应至极。

影片的故事以之南的葬礼为开端,以30年同学会上之华与尹川的再次相遇为情节的触发点,以通信作为人物之间沟通并且呈现在回忆的手段,结果,放在了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影片非但没有给通信找到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还让影片中的所有角色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完全脱离了现代社会,呈现出了一种八九十年代不中不日的尴尬之感。

与现实间巨大的割裂感在影调上就已经注定了影片的悬浮之感,而故事上的矫情造作更是加深了这种悬浮感,让人甚至产生了这是一个叫做矫情星球的平行空间发生的故事。

回想一下《情书》的故事,女主角和藤井树的通信传递的是自己所爱之人当年一段不为人知的暗恋,有惋惜,有失望,但是更多的还是关于成长和爱情本质的思考,没有人会觉得男版藤井树是一个大猪蹄子,也没有人会觉得女版藤井树过于矫情,观众们看完之后只会感叹原来最美好的爱情即使跨越时间和生死也具有让人感动的力量。影片接触两个重名的角色,一段情感上的秘密连接了三个人的心灵,这也使得每个角色的内心都经历着什么,而过去的故事也在逐渐改变着什么,这也就是“情书”的作用。

而纵观《你好,之华》中所谓的通信,且不说这个行为的合理性有多少,放在之华和尹川这两个人身上并没有呈现出任何的作用两个人通过通信说的都是自己早就已经知道的事情,别说什么过去隐藏着什么秘密了,就连之华在这个故事中的存在意义我都没有看出来,甚至到了影片后半部分视角混乱的情况之下,周迅饰演的成年之华彻底沦为了一个人形立牌。

影片中的回忆部分既有尹川和之华通信所聊到的部分,也有尹川与之华与之南的女儿们通信所写的部分,更有尹川与之南前夫以及他所书写的小说通过台词讲述的部分,而这些部分简而言之就是一段老套的姐妹爱上同一个男人的故事,而过多的视角切换以及毫无意义的留白使我到最后也没有明白这段爱情建立的缘由以及它让人感到嘘嘘的原因,而且最可怕的是影片中对于少女之南与之华的姐妹情几乎是毫无涉及,通篇都没有任何可以让人感受到姐妹情的情节,我也是无力吐槽了。

如果影片只是一个双时空设置的回忆美好爱情的故事,倒也不至于到创作车祸的地步,影片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于导演自己无法消化的野心。影片不仅仅想要把《情书》和《花与爱丽丝》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地步,岩井俊二还试图用一个追忆的故事塑造一个家庭的完整形象,并且讲述家庭中每一个成员之间的小心思和暗藏的白色谎言,但是,除了主线人物以外,其他的角色都被讲述的支离破碎。

搞黄昏恋的奶奶,被母亲自杀阴影笼罩的小侄子,在小说中寻求着父爱的小侄女,莫名其妙忽然冒出个暗恋对象的女儿,还有情绪不稳定犹如神经病的丈夫,等等角色的出现让整部电影尤其到了后半部分的时候异常混乱,甚至也因为导演想要给每个角色都有一个情感的出口让影片久久不能结束,一点点压榨着观众对于影片的耐心,当然,我看到一半就已经彻底崩溃了。

其实说到底,影片给我的感觉就像秦昊的这张剧照,虽然你一眼就知道他是秦昊,但是过度的柔光和磨皮让人深深地感觉到这个秦昊不真实,不存在,甚至都失去了本人应该具有的魅力。

《你好,之华》在对于现实的表现上毫无建树,对情感的展现上毫无说服力,在电影叙事上毫无章法,就像是导演采用了过度的柔光和磨皮一般。

对不起,这不是文艺片,也不是文艺片应该有的样子。

只希望有朝一日,岩井俊二可以走出没完没了的个人崇拜,如果这是你觉得自己最好的样子,我无fuck说!

 短评

张超这个角色的自省能力超过他的阶层了

6分钟前
  • 轮子到底滚不滚
  • 还行

外衣是你好之华,里子是再见之南。

9分钟前
  • 男娼起义
  • 还行

张子枫值得金马女配的提名!邓恩熙真的很水灵!胡歌是个惊喜,很帅,演技也好。所有演员都很不错。整部电影还是偏向日系。

11分钟前
  • BAzINGA
  • 推荐

现在人到中年的周迅就和如懿一样,不争不抢,沉稳自由。在别的演员满脸刻着“我很会演戏”的时候,她在钻研“纪录片式的表演”,她的表演越来越细微,越来越不着痕迹,见好就收,一点不贪,看起来毫无企图心。之华这个角色就像陈可辛说的“她不像《如果爱》里的孙纳,是有的演的,之华根本没的演”,因为人物太生活化了,太平淡了,更像是个配角。这样的角色和如今的周公子就这么完美地贴合到了一起。

14分钟前
  • 王筱驴
  • 推荐

一部关于错过的故事,色彩非常美,胡歌也有参演,看完电影满脑子都是胡歌演的那个张超,一个傲娇的渣男,佩服胡歌的演技。

19分钟前
  • 醒了吗
  • 力荐

7,仍然非常岩井俊二的风格,包括细腻的情感与好听的音乐。导演仍然用他的方式讲了一个慢故事,挺难得的。其中有几场戏的处理非常厉害,演员的发挥也很棒,包括张子枫,也有明显的提升。

2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这个片子充分说明了《情书》要是没有柏原崇会多无趣,没有柏原崇你给我个刘昊然也行啊,对着那个土味男同学我完全召唤不出青春回忆好吗!而且秦昊浑身上下也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猥琐气质(感觉给之南上完香后简直会从遗物里顺走一件内衣撸一辈子),要听他每天给我朗诵刚写好的小说我情愿被胡歌杜江家暴一下吧,信女要从今天开始双手合十静静等待日版的福山雅治了!

23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用《情书》&《花与爱丽丝》的元素讲了一个全新故事,同样的书信沟通、暗恋甚至感冒,《情》的「身份错位」在《你》再度出现,通过几组关系拓展开来。真正的主角是成年后的之南,虽没有出现却无处不在。在手机时代,以信为媒介,没有产生距离感,能讲得通。

2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太失望。后半段的故事线乱成筛子,岩井俊二还知道自己在讲什么故事吗?水土不服严重,怎么能指望日本导演拍出八十年代的年代感呢?睦睦对尹川那一番突如其来的表白心意像横生出来的怪胎,这走向太奇情了,看了一本书就幻想中认爹了?

33分钟前
  • 后自愈
  • 较差

导演自己编的剧,就是这么一气呵成!棒!配乐好评,从开场的在殡仪馆的配乐至结尾字母的配乐,都很棒!张子枫演技好评,周迅演技好评,胡歌演技好评。演晨晨的男孩演的不错。温亲,但又告诉我们人生终有必需面对的事情。强烈建议,能把那个毕业典礼的演讲稿发一个完整版出来。

34分钟前
  • WeiYi
  • 推荐

映后问答环节,问出了自从看到海报就搁在心里的问题:周迅涂那种蓝颜色的指甲油有什么用意?导演答,指甲油是周迅自己的选择,他也很喜欢。片子的好处、各种美好细节都是岩井流常规操作。其实之南这个人物的人生选择不太能捋得顺,但周迅张子枫胡歌的表现都那么好,集体扛起一颗星。音乐都是导演自己操办,就像小说作者自己配插图一样,不管技术怎样,感觉一定是最对的。最后发现演职员表中,赫然就有一个名字叫“之南”,我和身边的姑娘都小声惊呼起来。那是那晚感觉最奇幻的一刻。

37分钟前
  • 张天翼
  • 还行

看预告片觉得寡淡单薄降低了预期去看,没想到更加失望,心里是很遗憾的,同岩井俊二的某些单薄的作品一样,贩卖一个情绪却单薄的可笑。大故事是好的,也动人,可惜没有更好的细节填充,特别像已经有了许多虫洞的连衣裙。我最不喜欢的处理是视角问题,以之华进入,后半段却直接旁落到尹川,将周迅晾在一边,这种转移是很不舒服的,再加上演员的配置,周迅演这个线索角色是天生吃亏。执行层面里,首先剧本的本土化做的很差,书信这么重要的核心,没有想到聪明的办法让它成立,剧本也没有在这种元素上真正的起到故事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情书、遗书、小说这样文字道具通通都只是他们本身,没有深深嵌进故事最重要的情感里。场景也很荒,依赖于生活讲故事却非常失真,尤其三十年前。许多场戏其实应该更有“人气”,现在变成了为了干净而干净。演员们也无亮点

39分钟前
  • Morning
  • 较差

留白部分给了人无限的遐想,人物塑造给了人深刻的印象;岩井俊二有一种独有的灵气和直觉,知道在何时进入细节何时转向广阔的世界观然后何时在切换回细节,对影像的嗅觉也是敏锐的,在《情书》中的遗憾和心心念念都集中在了《你好,之华》里。开头的葬礼和结局的“情书”首尾呼应,是对生命惋惜也是向死而生。在电影的落地上陈可辛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摄影和选景甚至部分演员的状态以及情感的共情会让你恍惚这是一部日本电影,但人物面对的困境却让人回到现实。胡歌的人物留白和父母一辈的情感以及两代孩童之间的某种情感链接是本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点,而正是这些看起来是闲笔的情节却在关键时刻迸发出了非常强大的能量。期待岩井导演的那本延伸小说。@181101·Beijing

44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推荐

把现实中粗鄙丑陋的一面打磨抛光,只萃取精华。岩井俊二非常文明,压着拍,抻着拍,让角色们悄悄说谎,彼此成全,含蓄留白,各个体面,也让电影本身透露出高级的疏离感,虽然手法是转基因嫁接。

4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人生啊不是随便扒拉扒拉就可以写清楚的啊,可是我就是要活成一首漂亮的散文诗!台词几乎一半都有笑点!周迅一如既往的好,胡歌很惊艳,邓恩熙真是美出了一片天!

51分钟前
  • Himno
  • 推荐

几乎没有带着任何的既定印象和期望去看这个片子。少年时代情书留在我印象当中的画面是白和粉。现在在看你好之华,画面则是平淡的灰。这是一个中年版以及老年版的情书,也是少有的从头到尾周迅都在做配角的故事。如果说情书给我们的印象是纯爱,那么这部电影留给我的印象则是无奈。而在成人的世界里面,不强求,顺其自然,或许就是最好的安排。岩井俊二依旧维持了音乐和感性的双水准,故事里桥段设计的精妙,毕业宣言从头贯穿到始终。在不同的情境下,同样一段发言稿却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焕发出不同的意义。因为周迅,所以五颗星推荐。胡歌在里面奉献了少有的欠揍型表演。哈哈哈

53分钟前
  • 小川叔
  • 力荐

作为导演的第一部华语电影,我对这份答卷表示非常满意!熟悉他的影迷会知道他写起剧本非常随意,我也做好了再看一部“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的心理准备,但这次他为中国观众准备了一个既非常岩井俊二又很完整易懂的故事(可能也归功于陈可辛监制的把控吧)。周迅原来也可以演这样“普通”的角色啊,看了那么多古灵精怪的她,之华居然可以演得那么舒服。还是要表扬剧本,每个人的故事穿插融合,毫无生拉硬凑感,人物都立体了故事也完整了……不太会说好话,但真的还能喜欢岩井俊二30年。

54分钟前
  • 全是奶
  • 力荐

1.很纳闷张超是何方神圣能从尹川那里抢走之南,直到看到胡歌是张超,我就懂了呀!2.很好奇东北也能找到这么清新的小街道,原来导演是选择性的遮住了场景才拍出了这个效果😂 3.请问剧里之华的私服是什么品牌,好好看!!最后很开心现场见到岩井和周迅~

55分钟前
  • 弥生
  • 推荐

飒然暗恋着同桌,但她不愿意说出来;之华表达了爱慕之心,仍然也没能修成正果。你说或不说,你都是他故事里的配角,毫不起眼。尹川和之南是初中同学,大学又再一次相遇,终究是有缘无分;婆婆想和英语老师再续前缘,可对方却不解风情。三个时代,四段感情,有过暧昧和相爱,又归于错过和遗憾。再深的感情,也抵挡不住缘分的交错。之华被尹川伤了心,尹川又失去了之南。张超伤害了之南,又得到了另一个人的爱。相爱未必能够相守,爱过也未必能爱到最后。结婚不意味着幸福,能让你幸福的人你却没有和他结婚。于是,你还是想着那朵白玫瑰,那个床前明月光。你写过动人的情书,也写过精彩的小说。但人生很复杂,不是你随便扒拉扒拉就能写清楚的。

59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3.5 在岩井俊二的作品里算不上好,但也不差。里面的“时空信息传递”、“替身与错位”,看似是《情书》的反面,实则挖掘的是家庭代际的空间,引出稍显过满的群戏——每个角色都有互文关系。演员方面重点夸下金马提名的张子枫,没想到她竟是戏眼,两次落泪都是因为她。

60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