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铎王朝第二季

欧美剧美国,加拿大,爱尔兰2008

主演:乔纳森·莱斯·梅耶斯,亨利·卡维尔,詹姆斯·弗莱恩

导演:Charles McDougall

 剧照

都铎王朝第二季 剧照 NO.1都铎王朝第二季 剧照 NO.2都铎王朝第二季 剧照 NO.3都铎王朝第二季 剧照 NO.4都铎王朝第二季 剧照 NO.5都铎王朝第二季 剧照 NO.6都铎王朝第二季 剧照 NO.13都铎王朝第二季 剧照 NO.14都铎王朝第二季 剧照 NO.15都铎王朝第二季 剧照 NO.16都铎王朝第二季 剧照 NO.17都铎王朝第二季 剧照 NO.18都铎王朝第二季 剧照 NO.19都铎王朝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8 04:42

详细剧情

Henry and the court go to the summit to sign the treaty with France. Tensions are understandably high, and tempers of both kings flare up more than once. Meanwhile, Henry takes on a new mistress named Mary Boleyn. He soon tires of her and her father summons her sister Anne to court and tells her to find a way to keep the king's interest.

 长篇影评

 1 ) 剧情梳理

第一集

查理五世派使者来给莫尔送信,莫尔避嫌不收。

对于宗教问题,莫尔直接顶撞亨利。

亨利威逼主教们,当了英格兰国王里教会领袖。

新教皇保罗三世烦心亨利离婚的事,主张把安妮杀了得了。

安妮还是要端着,直到结婚。

克伦威尔、怀亚特、乔治博林和牧师克朗默一起谋划除掉沃兰大主教。

托马斯博林指使一个厨师去杀沃兰大主教。

亨利任命克朗默为私人牧师。

查尔斯娶了凯瑟琳布鲁克。

怀亚特对安妮想入非非。

马克斯米顿教安妮小提琴。

厨师一锅汤毒死了四个人,好在费施尔主教和莫尔没死。

莫尔将凶手指向博林一家,亨利不屑。

克伦威尔和托马斯博林拷问厨师。

安妮为了个衬衣还跟亨利吵架了。【有点傻,不像政客风格】

费施尔主教中毒病倒,莫尔说除了博林,没人赞同亨利擅自离婚。

亨利还真的让王后不要再做衬衫了,小公主玛丽病了亨利也无动于衷。【是有多爱安妮,还是说已经被离婚的事搞蒙圈了】

厨师被煮了。

亨利让查尔斯去劝说王后放弃上诉。

亨利公然告诉使者自己不受教皇管制了。

查尔斯跟凯瑟琳布鲁克很相爱。

亨利下令逐出王后。

莫尔对新教的发展有恐惧。

王后离开了。

亨利揍了王后的传话人。

乔普斯派人谋杀安妮。

第二集

有人要暗杀安妮。【那时候的扑克牌都是自己想画谁画谁吗】

费施尔主教仍然坚持教会权力。【他就不怕被亨利搞死吗】

圣诞节,安妮和亨利互送礼物,亨利不要王后的礼物,莫尔的礼物显示了亨利和他宗教观的不同。【莫尔明知信仰问题跟亨利有矛盾,还不赶紧辞职,不然哪天真被亨利弄死了,理想主义者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啥都不怕吗】

亨利不顾查尔斯的提醒,对安妮爱的很执着。【回想当初安妮一开始不和亨利上床,称自己第一次一定要给丈夫,这时亨利作何感想呢?大概亨利是一个很在意沉没成本的人,已经付出那么多了,当然要继续下去,离婚结婚生儿子,这就是自己的目标】

克朗默被亨利任命为神圣罗马帝国特使,克伦威尔建议他趁此机会转转新教思想下的纽伦堡。

安妮想让亨利把查尔斯赶出王宫。【看来亨利真的是沉迷爱情了】

黑衣人放了扑克牌在安妮房间的桌上。【不懂为什么要打草惊蛇】

亨利准备带安妮去法国。【因为托马斯博林之前一直在法国担任大使,安妮在法国呆过很久,亨利正好可以借此与法国交好,将来对抗教皇时也好有个帮衬者】

克伦威尔事先来给坎特伯雷大主教提个醒,亨利准备进一步削弱神职人员的权利,并且还要抵抗教皇在英国的征税。

安妮看到了扑克牌。

查尔斯果然被逐出宫,并且因此跟克伦威尔不对付了。【克伦威尔干嘛要招惹人家公爵呢】

亨利让神职人员在教皇与自己之中二选一。

莫尔请乔治索科莫图勋爵来主持天主教正义。

乔治索科莫图把亨利骂了个狗血淋头。

国会召开,坎特伯雷大主教屈服于亨利。【可见,亨利的改宗并不是真的信仰路德新教,只是想削弱教权、加强王权而已】

莫尔来辞职,并坚持王后的合法地位。

怀亚特奉命来收回王后的珠宝,并调戏王后的侍女伊丽莎白。

法国大使为亨利安排好法国之旅了。

安妮给亨利推荐了音乐家马克斯米顿。

克伦威尔试探博林对新教的看法,博林不屑与之为伍。

亨利授予安妮彭布罗克女侯爵。

沃兰大主教死了。

怀亚特成功勾搭上了王后的侍女伊丽莎白达瑞尔。

莫尔告诉女儿,自己可能要殉了。

亨利给了安妮王后王冠,安妮服侍了亨利。【大概只是帮他撸了】

刺杀者准备出击了。

亨利来到了法国。博林跟查尔斯不对付。安妮跟弗朗索瓦是老相识了。

谋杀者找不到机会杀安妮。

安妮终于跟亨利上床了。

第三集

博林的手下把查尔斯的手下杀了,这就真结下梁子了。

安妮很开心,向怀亚特炫耀。

亨利准备任命新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来宣布离婚。

克朗默把妻子接到了英国。

莫尔、费施尔和乔普斯在担心克朗默当大主教的事。

教皇保罗三世批准了新大陆的奴隶解放,以及克朗默当主教。

克朗默赶紧去办离婚的事,克伦威尔接任了莫尔的首相职位。

亨利和安妮结婚了。

王后不服,还要坚持称自己是王后。

克朗默的改革让英国断了与罗马教皇的关系。

王后的侍女伊丽莎白达瑞克来找情人怀亚特帮忙,怀亚特不帮。

杀手布里列顿来找到教皇表忠心,教皇让他加入十字军。

亨利让克伦威尔准备安妮的加冕礼。

安妮怀孕加冕之际,反倒有些担心。

查尔斯不爽安妮,但要给她护驾。

杀手想狙击安妮而不得。【火铳能打到才怪呢】

加冕礼开始了,莫尔和费施尔都没来。【这是1533年】

杀手没被门卫抓到。

博林威胁玛丽,不让她与母亲通信。

莫尔来看望凯瑟琳。

亨利在安妮怀孕期间又想移情别恋了。乔治博林跟小提琴手马克斯米顿相互恭维。

亨利无视教皇元老院对他婚姻的判决。

安妮生下了女娃。

亨利很失望,跟埃莉诺鲁克搞了。

第四集

克朗默为安妮的女儿伊丽莎白施洗。

亨利又制定法案。

尤斯塔斯来和玛丽公主交谈。

亨利派滕斯托尔主教来质问莫尔,莫尔坚贞不屈。

乔治和马克斯米顿搞基。

亨利和埃莉诺鲁克搞。

克伦威尔来请查尔斯回宫。

亨利把新女儿送到公主玛丽那里。安妮发现了亨利已经移情。

公主玛丽住的很差。

圣诞节乔治警告怀亚特。布里列顿还是想搞暗杀。安妮又怀了。

亨利要臣民们宣誓效忠他在教会和世俗的权力。

教皇任命费施尔为红衣主教,与亨利抗争。

亨利来看望了女儿。

乔治诬陷埃莉诺鲁克。

安妮发现侍女们在读怀亚特的诗。博林和安妮需要掌握亨利的情妇。

克伦威尔来试探费施尔的观点。

安妮给亨利介绍了一个侍女。

亨利遣散了不服从的神职人员。亨利不认教皇任命的红衣主教费施尔。

安妮和玛丽的对手戏暗流涌动。

克伦威尔和莫尔交谈,莫尔竟然把当初亨利写的反对路德的文章拿了出来。【作死】

安妮给亨利安排好了侍女。

亨利不让凯瑟琳和玛丽相见。

莫尔跟家人告别。

安妮让玛格丽特谢尔顿侍女陪亨利骑马。

莫尔不宣誓,英勇赴义。

亨利和谢尔顿搞。

第五集

亨利对莫尔不妥协。

莫尔夫人说不动莫尔。

安妮流产了。【亨利大概也有点怀疑是不是上帝抛弃自己了吧】

费施尔竟然给神圣罗马帝国通信。

乔普斯告诉了凯瑟琳费施尔的罪。

博林提醒安妮要小心。

亨利搞了一个森林里遇见的美女。【亨利心里积郁很深吧,儿子一直得不到】

教皇鼓励费施尔的殉道。

莫尔和费施尔互相鼓励。

玛丽博林怀了普通人的孩子,被安妮驱逐出宫。

克伦威尔来说服莫尔宣誓,不得。

玛格丽特莫尔来宫廷见到了乔普斯。

安妮很担忧公主玛丽。

费施尔被处死了。

米开朗琪罗为教皇保罗三世画画。

女儿劝莫尔宣誓。

克伦威尔派人收了莫尔的书纸。

莫尔被审判,被处死。

第六集

教皇发表演讲。

克伦威尔建议亨利排演戏剧。

克伦威尔利用印刷术传播新教。

亨利对莫尔的死深感愧疚。

乔治结婚。

亨利通知法国大使联姻。

亨利又出门找女人了。

乔治和新妻入夜。

戏剧开演了。

血腥玛丽竟然同情的抱妹妹伊丽莎白。

布里列顿执着的要杀安妮。

安妮很担忧。

克伦威尔警示怀亚特注意批判国王的言辞。

查尔斯接见法国大使菲利普夏博元帅。

安妮阻止亨利出宫。安妮险些被布里列顿刺杀。

法国大使侄女杰曼尼勾引查尔斯。

亨利外出与乔普斯谈论国家改革。

安妮向马克斯米顿发牢骚。

亨利安妮接待大使,期间暗流涌动。

法国只同意与玛丽公主联姻。

查尔斯向妻子道歉。

安妮和亨利争执。

亨利想起莫尔。

第七集

安妮做噩梦。

亨利准备重整修道院以填充国库。

乔治劝安妮淡定点。

亨利警告安妮勿干涉政权。

克朗默的老婆很激进。

怀亚特和老王后的侍女伊丽莎白吻别。

地方图书馆被收书。

安妮看望女儿伊丽莎白。

安妮让亨利杀掉凯瑟琳母女。

凯瑟琳依然坚持着。

教皇批评亨利。

克伦威尔派法国人来摧毁教堂。

亨利在约翰爵士家喝酒,老王后在病危,安妮跟马克斯米顿谈心。

安妮警告克伦威尔。

老王后死了。侍女伊丽莎白上吊了。

安妮又怀了。

第八集

简西摩进王宫了。

乔普斯认定老王后是被谋杀的。亨利想要与西班牙重归于好。

安妮迎取民心。

教皇让弗朗索瓦进攻英国。

西班牙跟英国结盟的条件是必须让玛丽公主作合法继承人。

简西摩有意图当新王后。

乔治搞基,抛弃老婆。

亨利骑士比赛受伤。

安妮比较担心简西摩。

安妮又流产了。

第九集

安妮敦促与法国结亲。

亨利要赶走博林。

安妮跟简西摩吵架。

亨利接待西班牙大使。

第十集

安妮被处死。【安妮错有四点,不该对人刻薄,不该毒害王后,不该跟亨利叫板,不该与男人亲近】【1536年】

 2 ) 【影评】《都铎王朝》《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两版安妮·博林的比较

两位娜塔丽饰演了英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女性安妮·博林,她们俩对安妮的塑造有着很大的不同。

一、服饰对比

多默尔版的安妮·博林在头饰上做足了文章,她的服饰也尽可能呈现出这位历史人物时尚风流、性感妖冶的一面。她的道具首饰繁多,服装风格多样,几乎每换一个场景就要换一套全新的衣裙和配饰。她的头冠、发饰设计都十分精致,相反,都铎王朝常见的女性装束则甚少出现在多默尔版的安妮·博林身上。

波特曼版的安妮·博林发饰基本遵循了都铎王朝画像上那个年代宫廷贵妇的传统打扮,但是在色彩上选择了辛辣亮眼的艳蓝绿色等裙子。这样尺度较大的颜色很容易凸显出安妮智惊宫廷、一下子就从朴实无华的其他女性中脱颖而出的特质。波特曼版的服装除了颜色,服装款式和历史画像上的安妮·博林极为接近。

二、性情对比

多默尔版的安妮性格相对温和一些,但是在一些特殊时刻,比如床笫之时以及与政敌对抗的时候她展现出“母狼”的野性和凶狠。但是在她脆弱的时候,比如临死前,多默尔版的安妮与侍女聊天,聊起自己当初在法国宫廷的辉煌日子,她的赴死相当从容,符合历史上的安妮死前的描述。

波特曼版的安妮临死前的状态似乎更符合普通人的感觉,她明显是带着对斩首极大的恐惧迎接死亡的。虽然她的表现并不符合史书描述,但是更符合现实中人性的真实写照。相对于凡夫俗子对死亡的恐惧,波特曼版的安妮也算得上相当从容了。

波特曼版安妮在平时的作风基本是盛气凌人,她傲气十足的态度比多默尔版更贴近历史上对安妮的描述。

两位娜塔丽扮演的安妮·博林更有千秋,她们各有一些方面比对方更接近真实的安妮·博林。

相关链接:雲绯【影评】

雲绯文学号:芳绯文学

原创首发悟空问答

 3 ) 不要让国王知道他们能做什么

这片子很好莱坞模式,刻意放大了历史中爱情和暴力的桥段,或许看了会觉得:啊,这就是个贪花好色的国王,和一群女人、贵族的宫斗戏。但历史本身永远没这么简单,亨利八世做这些事,往往并不只为一个简单地目的,他那些残暴、忤逆的行为,也并非对英国全无益处。
一言以蔽之,爱情暴力的背后,是权力。
历史上说,都铎王朝是英国迈入绝对主义国家的时代。什么叫绝对主义国家?翻译成人话,就是国王可以为所欲为。这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传统中国,或许天经地义,但在中世纪的欧洲,却是骇人听闻的。一个国王头上,戴着尊奉罗马教廷、与贵族共享权力、尊重红衣主教这么一个个紧箍咒;更有甚者,有的国王既没钱、又没军队。
但亨利八世有着很大的野心,他也正好有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之前绵延百年的玫瑰战争,让英国大地上的贵族们元气大伤,没几个能和国王抗衡了;而原本如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教廷,也疲于应付马丁·路德挑起的新教革命,自顾不暇。
电影中的亨利八世年轻气盛、似乎是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欧洲版马景涛;但历史中却是精明无比,他想要的东西说白了就两样:绝对的权力,让绝对权力一代代延续下去。
亨利八世的离婚一案有两条线,明线当然是为了有个儿子,但暗线却是不断打击教会势力,让自己的财力和权力一步步扩大。这个算盘打得非常成功:英国由此一举成为新教国家(岔开一句,了解历史的或许会问,新教不是始终反对腐败集权的罗马天主教吗,怎么会和绝对君主结了亲家?历史就是这么吊诡,新教虽然反对集权的天主教,但却往往表现得更为集权,看看开尔文统治下的日内瓦就知道了),一直延续至今。
新教对于英国的改变是很深刻的,自此英国王室的继承从来逃不开是否新教徒这一关。在法国,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之争催生了圣托罗缪大屠杀;在英国,却间接催生了光荣革命和议会体制,这个要另开一章来讲。虽然国王领导下的新教,对托马斯·摩尔这样的圣徒是个凶兆,却最终打击了旧势力,之后让中产阶级等新派力量登上舞台。
另一方面,从亨利八世来说,他获得了绝对的权力,却也获得了一把双刃剑。电影中,沃尔西主教预知大难临头,说了一句,“我们永远应该只让国王知道他该做什么,而不是他可以做什么”,不然就是一场难以收拾的灾难。
这是个非常准确的谶语,国王突然发现,他无所不能,他可以为所欲为,于是发生了什么呢?他先是成为拥有绝对权力的魔鬼,借着发现自己也无法驾驭权力这个魔鬼了。
在这个过程中,反对沃尔西的托马斯·摩尔等人被克伦威尔处死,克伦威尔却被国王所杀;安妮·博林一家终于推翻凯瑟琳皇后,却又迅速失宠被杀——真是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让人联想到什么?这一幕幕,和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斗倒吉伦特派,之后雅各宾派内斗的场景不是很像么?不是最后,都走向了专制的深渊么?
这部电影,在这一点上还是成功的,那就是这位亨利八世的傲慢和孤独——他不断叫嚣自己是英格兰的国王,在这片土地上没人能阻止他;但他却失去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帮手,成为孤家寡人,而最终也没有达成有一个儿子的心愿。

 4 ) 这个男人从始至终都只爱自己,不是么?---和Tudors没有太大联系

亨利的前三个老婆其实是和他自己的经历和需要是息息相关的。

他要稳定政权:他娶了西班牙国王女王的女儿,自己哥哥的妻子,带着丰厚的陪嫁和稳定政局的靠山来到他的身边。

他要变革和儿子:他毫不犹豫地选择用安做借口和罗马教廷决裂。顺带踢掉了一直无法给他生儿子的大姐妻。

他要变革后的稳定,人心和儿子:他毫不犹豫地把争议颇多又无法生儿子的安砍头,娶了眼神温顺低调的简。

这个男人从始至终都只爱自己,不是么?

然后仔细想想,其实天下男人爱的都是他们自己。他们爱他们所需要的。有人说,被安的不羁的性情和勇敢倾倒。说在平凡的生活中,女人需要的不是政治头脑,而是安博林那样的风情和才智。

而实际上不然。千年来,男人都没有变过,“私欲膨胀毫无节制理性冷酷而又残忍”,所有的男人都是一样的。只是亨利他得到了可以让自己本性发挥的地盘,而无人可以管制于他。大部分男人没有,所以他们只能在他们现有的小舞台上闹闹打打哄哄。

而安的风情和才智,的确是像毒药一般一开始把亨利吸引得牢牢的。在一群无才情风趣如同呆子般的宫廷女人中,相对于至始至终都是以温柔娴熟和关怀对他的妻子,像一阵狂乱带着诱惑的风,吹动了亨利的心。而最终呢,安也因为她受过良好教育,对爱情的独占欲和骨子里的强势,让她受到了比前任更惨烈的结局:死于非命。

我曾经以为,安这样灵动的女子,是会被一个好男人尊重着宠爱着。她会激发他的智慧和上进,他会给她安全和温柔的依靠。而现实生活,在Tudors之外的现实生活,狠狠地扇了我一个耳光。我不得不意识到,或许男人会因为你的不羁你的聪颖你的才华而对你心动一时,但是他们永远都不会因为这些东西而爱上你。他们会在做抉择的时候,恶狠狠地审视你全身,看到你身上有着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时,他们才会用最动听的言语告诉你,他们爱你,爱你的不羁你的聪颖你的才华。而实质上,他们是因为需要你其它的东西,而对你说爱。

在男权社会里,女人可以用不羁聪颖才华勇气作为甜品,但是主食永远都是隐忍贤惠和温顺。

于是乎,我突然能够理解伊丽莎白不肯结婚的理由了~不仅是因为她背后帝国的利益,还有她骨子里和母亲一样的倔强,和因为父亲的所作所为而对天下男人的绝望。


无论是中世纪的英伦王朝,还是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骨子里的某些东西,依然在传承。

 5 ) 所谓王朝却被个妖女夺走风头

一部宫廷历史剧,可以想象到的一些吸引眼光的手段:华贵高雅的宫廷礼服,纸醉金迷的宫廷生活,钩心斗角的宫闱斗争,一些奸臣,一个荒淫的国王,一个妖艳的皇后,缺一个都感觉味道不纯不正,料不够猛,随即兴趣索然。
两季的都铎王朝,篇幅不长却足够将这些元素涵盖其中,你可以对影片的历史性嗤之以鼻,但永远不要忽视美国人拿捏这种故事的娱乐能力。

亨利八世倒是个不消停的人物,屡屡被后人搞上银幕,可见其人生的曲折坎坷的戏剧性。此一戏剧性倒并不在于其脱离罗马教会的壮举,不在于其对曾经的蛮荒岛国进行的改造,而真正在于他一生6个老婆的传奇故事,他和他无数情人私生子的秘闻,他一生都在致力的离婚和结婚事件。很显然,这才是抓人眼球的真正看点。
历史有正说和戏说,而这部是艳说,是对这段历史的艳色解读,起码这两季其实并不算个宫廷历史剧,不过是某历史条件下的情欲故事而已,而这一所谓王朝却被个妖女轻易夺走风头。

忽略一些细枝末节,前两季都铎的主线只有一个,就是安博林。几乎所有主要故事的进行和发展都是由其带动,从开始因为她的出现而纠结快一季的离婚公案,穿插着安对国王的百般挑逗和二人之间的所谓爱情,接着是安坐上后位却遭到的冷遇,无男性子嗣的痛苦对前皇后母女二人的恐惧,最终以安被冠上通奸罪名砍头致死。
国王在这两季不像个主角,反而处处围着安的裙摆飘忽不停,被她迷倒,为她离婚,气她不忠,杀她解恨。即便全剧也有意的插入属于国王本人的戏,无论是对朝政的关心,还是和查尔斯托马斯之间的友谊,但安的影像却鬼魅般的始终穿插着整部剧的始终,从她出场时候的貌不惊人,到手段颇深的惊艳表演,到婚后战战兢兢和歇斯底里,直到从容的身首异地,太明显不过的惊艳,她一个人夺走了整个王朝的风头。让那假王朝的命题见鬼去吧,到头来还不是个女人的个人由盛及衰的香艳历史?
这个安博林和电影《另一个博林家的女孩》里的安都是名叫娜塔莉的演员扮演,此一娜塔莉多摩尔,那一娜塔莉波特曼。名气上此娜塔莉明显不如,但就这一部戏的发挥来说,此娜塔莉可称得上登峰造极。
娜塔莉其实不够漂亮,五官不够精致,眼不算大,鼻不算高,嘴小且略歪,但并不妨碍塑造安博林,因为历史上此人貌似也并不美貌只是手段高超。
她演的好,在于前期让人厌,中期让人恨,后期让人怜。她的出场极其普通,眯眼歪嘴的样子那样的不起眼,但是她能歌善舞会察男人心,更从开始就显出了比其妹妹更狠更毒辣,而这一特征很适合她那一点其貌不扬。
初见国王的媚眼攻势,咬牙切齿的从牙缝中迸出的英文单词,撅着嘴歇斯底里的狂呼大吼,被衣装紧束起伏的胸部,大口大口的喘气,临死前回忆往事的从容淡定,无不让人过目难忘,说她是第一主角毫不过分。

国王的角色其实难度不大,他需要不时的秀一下自己的裸体,把握好时机歇斯底里的大吼数次吼到青筋暴涨满脸通红。事实上,本剧的出彩之处恰不在国王的身上,而在配角。相比国王的奶油小生模样,配角的能力保证了全剧的效果。
查尔斯怎么看怎么像是三级片明星的身材,但他的忠心,随后改邪归正不再鬼混都让他仍然足够可爱。克伦威尔那一脸貌似毫无表情的奸相。托马斯摩尔从头至尾的满脸坚毅。沃尔西戏份虽然不多,但他失势时候的惊恐自杀前的挣扎都被演员刻画的入木三分。第二季教皇的威严隐藏着一丝狠辣和阴险。而最高的演员无疑是奸臣博林,亮点在得到释放消息的那一刹那,那一开口的大笑正是此人个性的完美表现,实乃经典镜头。

09年,都铎的第三季将回归。此前两季不算太出彩但中规中矩,也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做好了铺垫,第三季,还是值得期待期待的。

 6 ) 第二季落幕了--权欲让H8变成了一个疯子加混蛋

    最后一集,处死安之前,剧情处理让H8时不时地看池塘里的一对天鹅,我在想看天鹅是什么意思?天鹅是一夫一妻绝对忠贞的动物,天鹅象征什么,是他们夫妻么?最后的镜头,随着安的死去,餐桌上端上了用天鹅做成的菜肴(这么美的动物做成食品真是太恐怖了,不过我相信道具应该是假的,连天鹅标本都不是,因为我记得有个记录片说美国有个什么法令规定电影拍摄过程中不可以用真动物处死做为道具,{与狼共舞}八十年代的电影里有一场大量野牛死去的情节用的就都是假的道具),H8吃的是天鹅,实际上他是用一腔恨意在嚼安的肉,他的终极理想就是:逆我者,都去死!

    看第一季的时候开始很讨厌查尔斯,尤其是在和公爵小姐白日宣淫被她爹逮个正着时那种无赖嘴脸,真恶心,后来还不停胡搞,给公主送亲连公主也收了,(不过还是没H8搞得欢,第一季第一集一开场就来个肉搏,我还以为那是王后那,第二季连村姑也不放过),为人夫也没有一点责任感,公主身体病弱也不知道,还在胡搞。不过在妻子死后,不管他是鳄鱼的眼泪也好,真心忏悔也罢,是有所省悟和收敛,寻了个安分女人,虽然中间还是出了一次轨(和那个法国公使的侄女,真叫难看,好像一个男人看起来),最后还是老老实实向妻子认错了,养个娃好好过日子,就像H8说的,是个幸福的已婚男人,开始不那么讨厌他了。而且从政治上来说,他也不喜欢博林一家,和他们也有冲突,不过MS没有太阴毒的手段,比起克伦威尔来说,真是仁慈得多了。查尔斯是一个犯了不少错的男人(生活上,政治上MS米有大问题),但他还是一个有人性的人,在宣布释放老博林的时候,看到老头没有对女儿儿子的一丝牵挂和对自己贪权的悔恨,只有苟且偷生的萎琐嘴脸,怒斥他值得么的时候,感觉看起来这个人还行,不算太差。

    相比之下,H8就两字,权欲:我是国王,只要我想,有什么不可以!只要我想,我想离就离,想结就结,想搞哪个搞哪个,想脱离教廷就脱离,想不管孩子就不管,想要哪个命就要哪个命。你曾是我的挚友,政见不同,杀!你曾是我的老婆,虽然历尽艰难才在一起,也曾享过鱼水之欢,只要跟我闹,不听我的,杀!反正错都是你们的,不是我的,是我的错也是你们挑起的。这就是权力型人格障碍的逻辑。虽然小乔演的H8的确是很有吸引力的,权力也是令人崇拜的,攻击性也是男人的魅力来源之一,不过要是我们的生活中真的出现这么个男人,还不如自杀的好。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种权力型的人,父母老师亲戚朋友里都有,幸好他们也只是这种类型,所幸并没有无上的权力,要不然就都可以去死了。

    也说说安的不幸。因为有个演员所以并不太讨厌安。刚出场的时候觉得她不好看,嘴歪了不叽的,鼻子翘,身材也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不过其他女演员也真不怎么样,第一个出场的情妇那个大马脸大叉子嘴,丑,王后吧,长得也太COOL了点,玛丽长得很俗气,其他一干人等就不说了,想这H8真是贾母骂贾琏的:什么香的臭的都要)。但是看着看着就被她吸引了,她不十分美丽,但很俏,很有风情,气质很独特,也许就像历史上说的,这个女人的吸引力并不在容貌,也许众多女人当中,真正在智力才情魅力上和H8能打个对手的,非安莫属。男女之间,也是一场较量,一个高手,得和能交手的人对打才有趣,一上来就胜利了,有咩意思啊?其他女人都强调自己多么贤惠或顺从,没意思。安就是够聪明,明了人性才能打败众多对手,脱颖而出,最终占据了后位。但是套个很大众的话叫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婚前你对国王玩玩性子可以,婚后是要老实过日子的,你得容忍他是个国王,是这个国家最有权力的人,得容忍他寻花问柳,对你不忠,你的后位是他给你的,他想什么时候收回去,随时都可以收回去,你怎么还能老玩那一套?事事都要占上风怎么行。看一场对舞之后的云雨戏,H8又对安重燃激情,俩人一战肉搏,在床上安也要占尽上风,最后倒好像是她把H8给QJ了!完事了还琢磨怎么害他前妻和女儿,哪个受得了!再加上从国内百姓到国际社会都不认可你,内忧外患,你还不和老公同舟共济吧,还互相指责,使性子,对前妻和她的女儿也不好,家族在政治上又一堆敌人,不得人心,所以说安聪明,只是小聪明,没有大智慧,聪明不到底不够透,是H8要了她的命,但到最后这一步,她自己也不是一点责任也没有。但是看最后安的死,也是很让人惋惜,就像那只天鹅的死一样。不知道2009年的第三季,没有娜塔丽多莫了,这戏还能看不。

    再说说其他的。第三个王后珍那个演员实在是太没特色了,而且看起来很老,也许是因为太瘦了,总之不好看,一点女人气也没有,比安差太远了。克化威尔就是一委琐的政治掮客,看他往安身上安的罪名,也太不可信了,估计连他自己都不信,最后还是要到神前忏悔。后扶持起来的那个大主教,以前觉得他没什么才能,但在最后安死前,还是显现出了很多善良和人性,那个狱卒也不例外。还有政治是非常无情的,托马斯莫尔号称是个人道主义者,但在政治上,也会残忍地烧死对手(第一季)。安的老爹,最后连回望女儿一下也不敢,不知他在想什么,有没有对亲人的一丝眷恋和悔恨?

 短评

空皇冠!世事难料!

4分钟前
  • 请回答1988
  • 推荐

爱与死

6分钟前
  • 沈昆莫
  • 力荐

不追了不追了,接下来的王后没故事。小安死了我也没盼头了。

10分钟前
  • 高歌
  • 力荐

片头做得很好……那年代宗教/皇权崇拜……Thomas Wolsey/Thomas More/Queen Anne Boleyn

14分钟前
  • ㊣June
  • 推荐

虐死我了。。

17分钟前
  • 闪闪
  • 力荐

after watching "history of britain", found the play was quite "true to history"

19分钟前
  • Fremd
  • 力荐

小乔,你好high!

21分钟前
  • Castiel.
  • 推荐

五星全给Natalie Dormer

26分钟前
  • |
  • 力荐

一般

30分钟前
  • 麦子
  • 还行

我还是觉得剧本水平太一般了。More的死挖掘得太浅了。他不谴责真心相信国王>罗马的人,那么他的家人其实都不相信但是都宣誓了,他有什么感想?要不是小乔演得好,More的死根本没有高潮的感觉。亨利八世实在太渣了。。。小玫瑰演得太好了,也是从心机婊到胜利到疯癫到绝望到最后的接受都演得太好了。最憎恨的人物是她爹。克伦威尔也演得太好了。想想这个人最后也是被处死的,期待看。为什么每一季都有一个很显眼的音乐家是gay?哦还有奥图尔教皇太帅了

33分钟前
  • 🔒⛓️Nemik
  • 推荐

永远不要嫁给为了你抛弃另一个女人的男人。

37分钟前
  • bing。
  • 推荐

缓了半年才看完 妖妇终于死了

39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没有第一季销魂了

43分钟前
  • Cola
  • 推荐

女人必看视频教材--<怎样做女人之千万别嫁给这种死男人>.

47分钟前
  • Ms. 团子❧
  • 力荐

没有第三季好看哦,呵呵

52分钟前
  • 笑着流泪
  • 力荐

这一季的尺度更是大了许多,被感动的地方也颇多~很好很好,期待下一季

57分钟前
  • 梦呓花喃
  • 力荐

按常理來說我應該對亨利八世這個見異思遷的男人口誅筆伐的 但事實上我在想他是太迫切的希望有個名正言順的繼承人或者太過於真性情 然後想到Anne Boleyn我就覺得他好可憐 Anne究竟有沒有愛過他 其實我很理智的理解亨利八世是出於很不理智覺得Jonathan塑造的亨利八世實在太帥了。

1小时前
  • Lim-ah
  • 力荐

没有那个本事就别爬那么高

1小时前
  • 是Queen妮呀
  • 推荐

The Tudors

1小时前
  • 半知天命少女
  • 推荐

不喜歡男主角 不喜歡女主角~~

1小时前
  • Yuxin Z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