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生

剧情片内地2012

主演:黄渤,苏有朋,余男,任达华,马精武,梁静,王迅,胡继光

导演:管虎

 剧照

杀生 剧照 NO.1杀生 剧照 NO.2杀生 剧照 NO.3杀生 剧照 NO.4杀生 剧照 NO.5杀生 剧照 NO.6杀生 剧照 NO.13杀生 剧照 NO.14杀生 剧照 NO.15杀生 剧照 NO.16杀生 剧照 NO.17杀生 剧照 NO.18杀生 剧照 NO.19杀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3 16:42

详细剧情

中国西南、与世隔绝、群山环抱中有个寨子,是个人皆长寿、规矩自成之地,清时皇帝赐名“长寿镇”。某日突爆传染病,地方官派医生前往诊治,他在镇子外发现奄奄一息的牛结实。进寨后,往日温厚的村民一反常态,不仅对牛结实拒施援手、避若瘟疫,更迁怒于医生多管闲事,老镇长亲自带着长寿镇医生和接生婆、油漆匠,老族长等人千方百计的阻挠医生对牛结实的救援,牛结实最终没能被救活,医生也找不到此人暴毙的原因。镇民们对医生的不欢迎不合作态度,令医生很沮丧,正当他准备离开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被全镇民众一起隐藏在山崖上的一个秘密,带着重重疑惑医生决定暗中走访长寿镇,直到他偶遇一个男孩,长寿镇迷案的真相才一步步揭开......

 长篇影评

 1 ) 等云到——写在《杀生》公映之前


关于导演带着摄制组等云到的故事,有很多。黑泽明就曾为了拍出理想的效果,等待“那片云从山那边飘过来”的瞬间。

一直以为,自己明白等云到是什么意思——导演追求完美呗。做杂志的时候,甚至会对导演这种执着和完美主义敬佩,但后来越发觉得,等云到预期说是在等云,不若说是在等一个时机。

每位电影人都在等待一个时机。演员在等待一部属于自己的角色;编剧在等待一个最完美展现自己故事的机会;导演在等待自己毕生所想拍摄的电影实现;摄影师在等待服装、灯光、道具等等完美无缺……电影是缺憾的艺术,因为那片最想要的云,往往飘不来。

这个最简单道理,在跟完《杀生》后才懂得。

2011年,在香港国际电影节上,幸得帮助去了香港看片,买了N多电影票,从钟爱的韦家辉到费里尼,还有修复版的《阿飞正传》,但是只看了一部《神探》就被一个电话催回了北京。其他电影票只好都送了朋友,回到北京被告知有项目让选,去跟组。义无反顾选择了管虎的《杀生》。

对于管虎,比较《斗牛》而言,我印象更深是《上车走吧》和《生存之民工》,因为类似的题材自己想过要写,没想到他已经那么早就拍了出来,而且电影里对生活的描述有种放在今天也不落伍,甚至观后恍然大悟的爽快,那种感觉,很像当年看高群书的《千钧一发》。

管虎电影的底色,贴着中国现实的脉搏,这点尤为欣赏。又记得当年邀请他为《斗牛》给杂志写导演手记时,硬性要求他改稿子,他也就真的推翻重写了,而没有一丝扭捏,看得出,他对自己作品的信心和爱护。于是去《杀生》。

接着,就被扔到了四川的汶川。在机场跟制片人马川聊天,风尘仆仆的他上来就说了剧组拍摄地条件恶劣,拼命给打预防针。临了说:但是在羌寨晚上很安静,可以睡的很好。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怎样条件。

到了羌寨才知道,桃坪羌寨,是一所千年老寨,看起来,这里仿佛跟千年前一样,后来才得知,剧组的置景完全根据寨子的环境搭建,用的材料和搭建方法也是传统的,甚至青石板路都改成鹅卵石……这些变化,初来乍到者完全无法察觉。自己过去探班也是见过些景的,多是一看很有气势或很漂亮,但是改建到无法察觉这事,还是第一次遇到。

接下来就是每天早出晚归的日子,羌寨的气候反常,早晨得穿加厚衣服,10点太阳出来开始热的要命,中午一点开始刮风起沙尘,到了晚上又急速降温。足够幸运的话晚上在下雨加拍夜戏,一天就能经历春夏秋冬。

跟要命是美术,选景都是在一些鸟不拉屎的地方,那些山坡山涧,用本地人的话说,山羊都不去。但剧组一干人等,每天抬着器械上上下下。最直接的感官是,我往山上运了一次东西后,就累的脸色发白、适应海拔就用掉一个小时。从99年开始,无论怎样累,体重都没有轻于180斤的我,居然在五十天里,神奇的减掉了24斤。这事,连老婆也没法相信。

我记得,有天在青城山拍戏,管虎说:育海,辛苦了。但我觉得,比较起来自己恐怕是剧组最轻松的人了,任达华有恐高症,还得冒着地震风险在山上攀爬行走;黄渤身体是好,但无数次负伤;王迅被天天吊在维亚上;灯光搬着器材上上下下……道具曾做过《可可西里》,也说《杀生》要困难的多,几乎组里每一个人,都能曝出一部人尽皆知拍摄难度巨大自己参与过的电影,但无一不说,《杀生》是他们经历过最困难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管虎在现场爱说:最终的胜利,往往来自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这句话也是剧组的口头禅。但就是这样的条件,组里人虽然也有抱怨,但是依然所有人都很努力。对此我曾经分析过为什么?后来明白问了许多才明白,大家来这个戏,不是为了赚快钱,是为了这部电影——电影人在遇到自己喜欢的题材时,所能爆发出的能量是惊人的,忍耐力也是惊人的。我想,如果团队也算是等云到的话,那管虎显然已经等到了《杀生》的第一片云。

我记得场务老四,是个典型的热血男儿,在剧组混迹已久,从来都是有仇就报。有天我去网吧,遇到他在上网,明显情绪不好,奇怪他为什么没开工,他流露出不爽,后来才知道,在寨子里拍戏,被寨子里人欺负,老四为了不给剧组惹麻烦,真是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屡次如此实在不算,不想干了。这等哑巴亏,他可是从来没吃过的,不过最后还是留了下来,继续热火朝天的干活。其他人又何尝不是?剧组每个人,都因为这个或多或少吃过亏。但是组里有纪律,为了顺利拍摄,别跟当地老百姓起争执,甭管因为什么原因,大家就这么一直受着。无数人跟我说,楞是因为是这部戏,要不然早开仗了,管他了,这气是不能受的,大不了不干,但都没有,大伙心疼《杀生》。

这个时候我才明白,一部电影的魅力,是在于征服观众,但首先是征服创造他的工作人员,这些心血和付出凝结在电影里,是为一部电影的气质。

说来有趣,电影杂志做了六年,以为自己了解电影之美为何物,其实真到了剧组,才发现都是盲人摸象,只知其一。

清晰记得,有个夜晚,剧组在废弃的老寨取夜景。飞瀑穿寨而过,气球灯在树顶找出斑驳美丽的光线,雨歇后的雾气袅袅。摄影在山间小路上忙着摆放设备,道具在路尽头的飞瀑旁准备东西,小路旁的青石墙上端的平地上,黄渤在跟几个武汉兄弟比赛腿踢树枝,录音在溪水上跳来跳去找位置,导演蹲在地震后损毁的破物台阶上,摸着鼻子,看着眼前的一切。我端起相机拍了半天,但拍出的照片怎么也不满意,那个美妙异常的画面,有奇异的光线和电影人忙碌,至今印刻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当晚躺在床上,骤然明白,电影之美,不光在戏里,更在戏外。曾听许多导演讲过,一部电影幕后发生的事情,往往比电影说记录的更精彩,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而已。对此,我深信不疑。

因为工作原因,未能等到四川取景都结束,我就回到了北京,到家后,好长时间适应不过来。自己也不知道在适应什么,但是就急切的想回到剧组。可惜是因为工作原因,错过了剧组的杀青饭。后来见到剧组的工作人员,都会觉得亲切异常——电影类似打仗,一起经过的感情像战友,远胜朋友。

后来进入后期,时不时也去,除了工作,心理上更像是延续跟这部电影的蜜月期。说来有趣,这部电影从拍摄到今天一路看下来,深深为他感到骄傲,为遇到这样一部电影感到荣幸。现在电影即将公映了,我不敢保证这部电影会让所有人满意,但是,可以说的是,《杀生》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这心血,是无数人对电影的热爱。大家本着做一部好电影的态度走到一起的热爱。至于最后能否名留影史,恐怕只有上帝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一个参与过《杀生》的人,我为这部电影感到骄傲。怕只怕,自己为这部电影贡献太少。

做到今天,也渐渐明白了,所谓等云到,真不是每个人都能等到的,因为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成本来等的,更多时候连等的机会都没有,做电影,等云到恐怕只是一个完美世界的幻想,但电影,干的就是跟失望战斗,拼尽最后一口气是件超级过瘾的事。

我总是幼稚的相信,本着山那边马上就会有一块合适的云飘过来的乐观,才能继续把这行干下去——电影是遗憾的艺术,更是不断战胜遗憾的艺术。

不管还有多少好莱坞片要来神马的,但是电影这么干下去,终归是有希望的,也许一次不行,两次不行,但一直如此,终究是可以的,我愿意这么天真的相信。

 2 ) 杀人取命,杀生诛心。

起初我只是冲着黄渤来的。我喜欢他的表演风格。所以,以至于影片看到一半多时,我依然没有深刻的体会到,这部电影到底是要讲什么。
叛逆?异数?变革?守旧?新的思潮对旧的制度的冲击?
翻了很多影评,讲的大多是这些。管虎的电影,似乎向来是习惯于用小人物,小视角来隐喻大时代和一些相对而言可以称之为思想的思想。这一部也应当不意外。

村子里的人恨牛结实到入骨。他毁圣水,窥行房,破祭祀,挖祖坟,捣牌位,砸规矩,从老人到小孩,从男人到女人,所有的道德,传统,信念,生活的隐私与规则都被他冲撞了一个遍。村民恨他,恨的理所应当。甚至于这样与世隔绝的一个村子,并没有粗暴直接的将这样一个大罪人沉塘或是示众,反而用了各种手段和方法战战兢兢忐忐忑忑的想把他赶出去,想让他自己离开,自己屈服,自己死掉时。让我都有一点点觉得,这个村子里的人们其实自始至终都还怀着最本质和质朴的人本善的心。
他们不敢杀人。于是,他们选择了杀生。
杀人取命,杀生诛心。

剧中有一条非常明确的主线:牛结实是怎么死的?
牛结实天不怕地不怕,神鬼不惧。没有人知道该拿他怎么办,打不死摔不废的一种叛逆力量,一下下的冲击着存在了百年甚至千年的村庄。村里人,千年守旧,内心质朴,恨却不敢取命。因为他们不是牛结实,在传统与道德下,他们有畏惧。
于是,整部电影都反复在这样的一个僵局中。攻而不敢,守而无用。一直到外乡人的归来。这个从村里走出,在外面的世界里滚过的医师,带来了杀牛结实最致命的武器:诛心。

守旧的村子,守着愚昧和古老的制度 ,会祭祀活人,却不敢杀一个活的恶人。他们有着对生命愚昧的漠视,但是对生命又有着最简单的善念和畏惧。这种矛盾,被苏医生打破了。外面的世界,是文明的,是高等的,大家愿意听从他,他们对外界有着自然而然的迷信与畏惧,就如同她们本能的畏惧着古老的观念与传统一样。未知与根深蒂固,一样是可以控制思想的工具。
这未尝不是一种讽刺,一如片尾那轰然崩塌的山石,和未知命运的村庄。其实,没有善良的不是愚昧的村庄,是文明的世界。崩塌的,不是古旧的过去,而是最后的原始。
牛结实死了,没有人杀他。他自己选择了结局,他拖着蓝色的棺材,带上可以放出音乐的八音盒,一个个的去到村民的门前,还东西,道歉,告别。他是爱这个村庄的,他是把这个村庄的人当成亲人和朋友的。所以他入了套。因为,信任。这似乎是很可笑的一件事,然而,却事实如此。就如同那些村民怀着的最潜意识的善意一样,牛结实也一样,他祸害了无数的人,却依然质朴而本能的相信着。
恨与毁灭,爱与善良,就这么奇怪的交织着。

牛结实有了儿子。天不怕地不怕的他,面对着要跳楼的哑巴寡妇,怕了。他心甘情愿的咽下了毒药,拉起了棺材。他要他的儿子活着。无所畏惧,是因为不在乎,他不在乎规矩,不在乎传统,不在乎道德,所以虽然他不曾伤过谁杀过谁,但他在精神层面上严重的毁灭着村里每一个人,只是他自己不曾明白。
在他看来,那些都是虚的,挖了人家祖坟,把陪葬的珠宝往婚宴上一甩,理直气壮:死人又不能用,干嘛不给活人?

是的,每个人都有在乎的东西,哪怕不理解,不知道,但是那是别人在乎的东西。比如,别人的祖坟,比如牛结实的哑巴寡妇,比如,他的儿子。因为有在乎的东西,所以人才有软肋;但同样也是因为有在乎的东西,所以,人才坚强。
牛结实走了,怀着忏悔和对儿子的希望。他躺在棺材里,打开八音盒,脸上带着微笑。死得其所。曾经的不可毁灭,就这样去的悄无声息。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过。

每个人都有在乎的东西,你,在乎什么?

 3 ) 杀掉生,迎接死。

心由境生。这部电影告诉了大家,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有多么可怕。
性压抑是中国文化古老的特点。
长寿镇忍耐了牛结实那么久那么久那么久,因为他教不化,烫不死,煮不烂,咬不动。
于是,当马寡妇和牛结实传出风言风语之后,长寿镇的长老们决定按照欺软怕硬的老规矩办——让马寡妇为祖爷爷陪葬。可是,神鬼见愁的牛结实在救下了马寡妇并以血相喂以后,不仅给了马寡妇活下去的信念,也坐实了奸夫淫妇的罪名。
这种确认带来了一些后果,首当其冲的,就是马寡妇在这个传统而封闭的小镇上受到的冷眼与侮辱。在意识到马寡妇尚未怀孕之后(牛结实其时尚未与其发生关系),“镇妇女委员会”试图对牛结实进行阉割。自然的,坚如牛皮的牛结实虽然一如既往的又臭又硬难以下嘴,然而因为这次祸出温柔,牛结实想到的不光是自己:自己刀枪不入百毒不侵,马寡妇却因此声名扫地而正度日艰难。
意识到这一点的牛结实,和往常一样出了个鬼点子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投药,天真的他或许根本没有刻意要跟全镇作对让大家一齐出丑的想法——虽然他一直这么做着,从本性至上的牛结实对于生殖这件事情的单纯喜爱来看,这一行为的目的其实只是希望大家能无所顾忌的放纵一次,在收起虚伪纵情享受之后能对马寡妇产生更多的谅解,然而和他所有的鬼点子相同又不同的是,这个鬼点子同样的不遭受大家的欢迎,却真正的触碰到了镇上居民们的底线。
对于镇长来说,一日狂欢在令全镇蒙羞的同时,使得长寿镇鸡飞狗跳造成了真正的混乱;对于长老来说,荣誉不再,羞耻代之,损失了一世英名;对于铁匠来说,目睹了寡妇的沦陷,没有了幻想的希望;即使对于马寡妇而言,身体的释放带来的短暂快乐,也并不能使她彻底忘却耻辱与害怕。从这件事情感受到了纯粹的快乐的,其实从头至尾只有牛结实自己——虽然这往往不是他行动的初衷。
乱交造成的混乱让长老们认为长寿镇岌岌可危,一句“请他回来”,其实已经动了杀机。和其他人不一样,牛医生对牛结实,有着现实的仇恨,长老既已动此念头,说明终于对牛结实要痛下狠手,而这原因追溯再追溯,也不过就是“心”“生”之“性”。

管虎向观众们展示了一些值得咂摸的对立和统一。
牛结实看重生,而长寿镇看重死。其实二者殊途同归。为了生命的继续,长寿镇的传统是通过规矩的约束来延长寿命,而牛结实则看重新生不在乎死亡——烂命一条纵是再臭再贱也能活得有滋有味。
传统给长寿镇蒙上了一种封闭落后的色彩,象征死亡的黑色甚至给人以一种邪教的错觉。然而事实上,无论对于牛结实还是外来医生,小镇它本身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意料之外的宽容——从祖爷爷死后对牛结实公正的隐忍,到最后无比艰难的判这个绝户死刑;从马寡妇自愿(个人揣测)陪葬到妇女委员会仅限于口头上的“沉塘”。这种宽容其实很符合逻辑——寿之长者从来不乏原则之外的宽容。
然而在性的方面,传统与新生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纵欲会扰乱身体和社会规律,禁欲则有悖生物繁衍的自然法则。所以,当性的禁忌通过水的导火索被点燃,牛医生怀着杀意介入整个事情之后,处于统一的和谐局面便被打破。一言蔽之,其实就是生死相依,杀掉生,死便不远了。

作为一部非完美的经典,影片中有些漏洞是出于疏忽,有些线索性和象征性的细节却让人不禁久久回味。
谁毁灭了长寿镇?
影片干脆利落的结尾,通过支撑巨石的木柱上新鲜的切口交代了天灾人为的事实。然而从任达华那一成不变的微笑和他模仿的牛结实造型,似乎不足够坐死这一罪名。相反,牛医生与他谈判时,一句“作为交换,我保证谁也出不了这个镇子”让人心下惴惴。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在外来医生第一次趁着黑衣聚会解救被锁的小胖之前,在肉店老板询问到底放不放家里那个时,有人提到“这下死了一个,疯了一个balabalabala”。死的那个无疑是牛结实,可疯的那个是谁呢?镇上有个不相干的疯子,在牛结实差点被阉割的时候帮了他不小的忙,他似乎一直都是疯的。马寡妇后来被安排住在山里的一间石屋,温柔冷静一如事前显然也与疯无关。如果有人抬杠说疯子也未必见得时刻都疯,那么吃了问题腊肉的牛医生则嫌疑更甚。肉店的牛老板给牛结实下剧毒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若是长寿镇这样狠毒,当初不要用棍子打麻布袋而换杀猪刀或者铁匠锤就好。而一个医生,鼻血流得心慌意乱不说,最后竟然蹭了一脸而束手无策,实在让人疑惑。如果说他没有十足充分的理由要毁灭整个镇子,疯了之后,就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电影散场之后,@小怪物 说心里很堵,不愿意再看第二遍,她觉得是孤独杀死了牛结实。春雨中跳舞的人群,不过是轮番上阵引他淋雨挨冻,而他渴望融入的热情,一待上场只换来众人的一拥而散。愤怒的牛结实,狂躁的揪着他的小跟班们的领子逼他们玩耍的时候,孤独得令人同情。
片尾曲的MV印证了这个说法:带着钥匙的花衣鱼绕过了海底各种致命的危险,却不被鱼群所接受。带着钥匙的花衣鱼遇到美丽的雌鱼生下带着钥匙的小死鱼,小死鱼绕过一张张虚伪而嘲讽的笑脸长大成为小花鱼,再度回归到初生的八音盒。歌词唱道,谁去安慰,离群的雁。
小怪物第二个觉得难受的,是长寿镇对于牛结实孩子的保护。在我的理解,她是害怕旧制要用教育来改造小结实以彻底抹杀自由的新生。而结尾之所以不能令人感到轻松,是因为马寡妇带着小结实到了新的地方也会是“外来户”——正如牛结实的父亲马三炮当年带着牛结实落户长寿镇。
钥匙是牛结实象征性的标致,它能打开寡妇的房门、庙堂的大门、孩子们的枷锁。所以和牛结实关系最好的,恰是那个看上去最不听话的半大胖小子和救了牛结实一蛋的疯子,所以在牛结实死了之后,医生要带上这把钥匙去打开事情的真相。
事实上,这把打破了许多规矩的钥匙,一直在为长寿镇打开新生的思想和生命。于是,当人们彻底的摧毁了这把钥匙,平衡遭到破坏,旧制最终被自身反噬,在充满仇恨与怨戾的嘶吼中,颓然倒下。
新生与长寿,都是延长生命的方法,然而即使对眼儿的三轮车驾驶,都能看出其中何者更有生命力。所以,从不怕死的牛结实根本不用思考,便在孩子和自己的性命之间做出了选择。天可见怜,还是安排一位外来的医生,偿还了他这条命。
唯心主义者的失败是这部电影的结局,然而实际上,认为当前世界唯心主义没有市场的观点是肤浅和天真的。起码最后的意象,应当是地震最终毁灭了长寿镇。

PS:不得不吐槽一下苏有朋的演技,虽然可能台词和形象在设计上就有问题,但是一个角色塑造的失败,演员总是脱不了干系的。任达华的故作神秘倒不至于给影片减分,可并不出彩的表演留下了十分的遗憾。总之这两个角色,作为观众我都有若干不计其数更合适的演员推荐给导演管虎。

 4 ) 寓意太多,分析略浅

影片中的伏笔与回应数不胜数,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下面谈谈我的感悟 1.钥匙与庙 一共三把钥匙,两把是用来开启小孩手脚上的锁,一把开启那个庙门。先说庙。庙里供奉的是一尊佛像,而这个庙便是黄渤所饰演的牛结实的寄身之所。只有他,才能打开庙门。我认为,牛结实便是一个“佛”的化身。从救寡妇,到输血,到为儿去死,他一直在牺牲。影片又叫杀生,杀生是佛门用语,佛门第一戒律便是,不能杀生。 钥匙不但代表了他的身份,更代表了他的作用。牛结实本身,也是一把钥匙,让他们走出封建迷信。 2. 地震与祭司 震了好几次,但貌似都是有惊无险,直到影片那个圆球巨石才姗姗来迟的滚落山崖。看似是天灾,其实在我看来是表现的人性的坍塌。 黄渤第一次拿石头砸自己,开始震。 当村里面的人决定杀他的时候,又震了。但我知道,这些事情都不会让那块石头落下,直到最后,人们开始祭司,石头终于砸落下来。 原因很简单,杀生,欲望都是可以原谅的,而可悲的是,周而复始。封建无法连根拔起,村里的人因牛结实的离去毫无改变,这才使得巨石滑落。 3.孩子与傻子 始终站在牛结实这边的只有两类人,一群黄口小儿,一个全副武装的傻子。两种这世界上纯真的人。能操纵这两种人的,自然是最神圣的人。 4.捣蛋与归还 牛结实在最后将过去偷过的一件件物品挨家挨户的归还回去,从这里,我看到了他的用意。 他捣蛋,但却准确记着每一件物品的所属人。之前说过,牛结实本不姓牛,姓马,他的父亲是过路的商贩。那与此说来,他就是个外来户,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想和大家有联系,他想融入这个小社会而已。 以上是我所看出来的小“内涵” 还有些并不知道如何解释的问题,也在这写下来 5. 八音盒。为何一直在放生日快乐。 牛结实死,它出现;寡妇不再守寡,它出现;医生在发现尸体的时候,它还出现。怀疑是一种重生的寓意。 6.黑袍 村里人为何都穿黑袍,是见不得人的表现,又或者是象征着宗教控制着村庄的 总的来说,片子就是说的人性,封建迷信,插叙的拍摄手法让人看起来有些吃力,但是是近年来拍的不错的国产悬疑片~

若感兴趣,请移步影评

《悲伤泪流成河》//movie.douban.com/review/9684109/

 5 ) 搞不清制度下的无力反抗

都说中国导演举步艰难,在制度的重压下无法创作。不在压迫下反抗,就在压迫下变态。但当一个本可以好好讲故事,讲好故事的导演最后拍出一个不知道他是在反抗还是在变态的故事时,这事可能就和制度无关了。

杀生的故事不复杂,只是讲的很纠结。牛结实这个人物也只是典型,不算太特别。从古到今,西游戏记里的孙悟空,周处除三害里的周处,甚至火影忍者里的鸣人,都是这类人的代表。从社会反叛边缘人物成长为社会主流人士,一直是主旋律故事,只是管虎意不在讲故事,不过在我看来管虎是没弄明白这个故事。

在分析杀生的故事前,先说动物世界里一集关于猴子的故事。猴子是群居社会化很重的动物,其中最高权力者当然是猴王,最顶端的制度是猴王支配所有母猴的交配权,也就是说只有猴王才可以和母猴交配。结果有一只猴子偷偷与母猴交配,结果被猴王发现,于是他让猴群里所有猴子孤立它,不许它走近猴群,不许他在猴群活动范围内进食。不久后,那只猴子死在河边,研究人员说被猴群孤立的猴子很难存活,这就是猴子社会里的制度和法律。除了猴王,其它的猴众在打击那只犯错猴子的时,很自然的从民众转变成了执法者。

这个猴子的故事与杀生的故事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所以我们试着分析下牛结实的行为,他所做的事有多少触犯到长寿村的制度?如果只是上房揭瓦,白拿腊肉,在大街上乱晃这当然算不上触犯体制,于是管虎就给牛结实设计下最大的罪,杀死长寿村的长者和上了长者的寡妇。虽然是误杀,哪怕是真爱,这两样行为已经足够让牛结实从普通的二流子变成十恶不赦的坏蛋,而在圣水里洗澡更是触犯到村落的制度底限了。杀他的确会让村民大快人心,观众也觉得情理之中,但问题在于为什么不杀他。

为了解决要杀不能杀的问题,管虎还特别设计了一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村落,有汽车,有村长,甚至有X光机的情况下却沿袭着上个朝代的习俗,无疑在表面上增加了许多诡异的气氛,并且从开场的暴打与扔人都给感觉这是一个如同猴群一样极权村落。但是否真的是这样?村长一方面认可让活人陪葬,另一方面却无法绕过所谓的法律不能杀人;一面可以把说真话的小孩锁起来,却放着牛结实满大街乱跑。开始设置层层疑雾的长寿村是否真的不能死人?可他们又毫无顾及地要处死婴儿,这些本身就是相冲的。而且整个村落根本没有权力机关,除了村长以外没有任何村官,村兵,几次与牛结实的冲突都是个人冲突,唯一包括外援医生的介入都是报私仇,而非是在为村子实施权力,这是很奇怪的。另外当牛结实害死长者、从河里救回哑巴、上了她,所有人包括村长都默许了这样的行为。这一系列的行为管虎其实并没有证明牛结实的可恶,只是在表明这个村落只有传统,没有制度。传统和制度的分别在我看来就是前者是过年得吃饺子,后者是过年不吃饺子就拘留七天。虽然形式诡异,花样百出,最终才发现所有传统全是纸老虎。而且更为搞笑的是,既然接生婆敢当街给牛结实做阉割手术,为什么一次不成后不找男人协助再做一次?明知道寡妇是破鞋,为什么铁匠偷看到牛结实和她做爱以后是又惊又怕而不是第二天也要上一次寡妇。说明管虎只为显现牛结实的人性而灭绝了全村的人性,这是非常不人道的。

另一个角度,对于牛结实在做什么。从几句台词就能看出,他后改姓是个野种,永远得不到村民认可,他的行为看似挑战制度,证明自我存在。这有些像孙悟空,而且说白了孙悟空干的事还没牛结实严重呢,不过不懂规矩,偷吃点东西。但对于天庭的制度就是死罪,而他不死的原因是没人能杀死他。不像牛结实是没人敢杀。这一点牛结实又与周处相似。所以村民才会想到怂恿周处去杀恶龙,打猛虎。这也是一种软暴力的表现方式,又与杀生的

故事类似。而周处故事的人性回归是在村民以为周处与恶虎同归于尽后奔走相告后,活着的周处才发现自己被村民孤立,特别是在自己所做是在帮助村民的情况下尤为突出。管虎对于牛结实也是类似的处理,甚至还特意用了三个闪回来说他让驴配马是为了让马开心,他让全村集体交配是为了让村民开心,包括挖坟也在是让后人开心。。。。。且不说闪回手法的笨拙,就是三段的因果关系就完全称得上匪夷所思。所以说设计表象上反社会反制度的人很容易,只要做与正常人不一样的事就行,但有一点千万别忘了,不正常也可能是精神病,而非一个战士。

到点吃饭,鸣金收笔。
吃完饭补充。
牛结实最后的善行,仅仅是人之将死的表现,像是无力的妥协,面对这样的结果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导演自己本身,如果电影就是他所追求和保护的东西,真是大可不必了。


写完上面才想起来,我最想吐槽的是剧中的两个医生。可吐的东西太多,所以就算了吧。。。。

 6 ) 黑羊、鲶鱼,还有什么?

    看豆瓣评分不高啊,我给个五颗星,因为这实在是一部诚意之作,有点张艺谋早年的感觉,而且在表达上,娱乐性更强,用一个词来形容,叫做“浓烈”。

  碰到一个让自己有倾诉欲望的电影不容易,本来应该在沉淀沉淀,思考思考,读读小说,查查背景,把文字弄得更深刻更严肃一些,不过来不及了,非说不可,想到啥说啥吧。

  首先想到一些名词,比如鲶鱼效应,把一条凶猛的鲶鱼扔到沙丁鱼船舱里,搅和得沙丁鱼不得安生,但是也保持了它们的活力,避免了它们在一潭死水的窒息中死掉。对于长寿镇来说,牛结实就是这条鲶鱼。

  然而牛结实并未给长寿镇带来什么好处,或者说长寿镇认识不到牛结实带来的好处,所以叫鲶鱼还不准确,还有一个更好的词汇叫“害群之马”,英语里叫做“黑羊”。想起卡尔维诺有一篇小说就叫《黑羊》,也是讲述了一个外来者挑战了小镇古老的秩序,和《杀生》一样,卡尔维诺笔下的这头“黑羊”最终也是死路一条。

  长寿镇的黑羊不止一只,还有余男扮演的寡妇。这片子里,余男太迷人了,当然她就应该这么迷人,她就是这部片子里的马连娜,所有男人都渴望她,所有女人都恨她,当然,封闭的中国和开放的意大利不同,男人们也就惦记惦记,不敢动手,当所有人都只是远观而不敢亵玩,她就成了一个图腾,供意淫用。最后把她殉葬了事,这也算是另类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了吧。

  别人不敢碰的牛结实都敢碰,专门跟你对着干,这件事的极致就是全镇爆发的呻吟声,我不知道有多少观众被管虎的这种表达冒犯到了,反正我是爽死了,就凭这个,这电影也值五颗星啊。

  隆重表扬三个演员的表演,黄渤的演绎太到位了,这种cult电影,就适合用这种疯狂的演出,相比之下,雷佳音在《黄金》里的表演就显得过火。

  余男,简直就是爱神的化身,她的眼神、她的嘴唇,她的肉体无不透着强烈的性诱惑,又圣洁又淫荡,让人心旌摇荡,迷死我了。

  梁静,我简直就没认出她来,管虎祸祸他媳妇真是不遗余力,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老娘们儿,还是个接生婆,位数三姑六婆之列,这个角色,绝了,甚至比前两个演员更绝,黄渤和余男多少也算本色演出,梁静的表演完全是颠覆性的。

  影片故事、场景、摄影、音乐、演员都好,但是我还有点困惑,一个是立场问题,我应该站在谁一边呢?任达华一边,认为牛结实罪不该死,而且这么具有摇滚精神的人,给镇子带来了反叛、自由、欲望这些最为人性的东西。苏有朋一边,对牛结实的行为无法容忍,牛结实带来的一切都是通过伤害和破坏表达的,真的是该死。这是一个没法代入的电影,你唯一能代入的人物恐怕就是任达华了。

  再有一点困惑是中心思想,导演想表达什么呢?对保守落后的中国封建礼教的抨击?还是通过揭丑的方式满足我们的窥私欲?抑或这又是一部政治隐喻片?如果从这个角度讲,好多台词和情节都变得不一样了,越琢磨越爽,爽死了。。。

 短评

风格混乱的一锅大杂烩,想穿的衣服太多,结果把自己捆死。黄渤演技一如既往,余男性感地出乎意料,不变的还是五阿哥,用力过猛,无趣无味。

3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还行

在根深蒂固的腐朽权威体制下,一切特立独行、不合时宜的因子必遭无情抹杀。管虎一贯的荒诞癫狂与影片辛辣的批判色彩都颇对胃口,但极度风格化的影像叙事确有用力过猛、急于求成之嫌。四星鼓励,有待重温。

7分钟前
  • 白发生
  • 推荐

真心好看啊,比《斗牛》还好点儿。就是后面那些配乐太振奋人心了,我觉得不该是振奋的调调。别的不多说,一句话:做人要快乐,心里有事会得病。

8分钟前
  • 开树的花
  • 推荐

少见的集想象力、创造力,再加上一点cult味整出来的还有点情有点义的国产片。and,少儿不宜。(原来我的语无伦次,因为这部片也是这样)

11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能表达出一些东西,不错!

14分钟前
  • Mark
  • 推荐

人物有脸谱化之嫌,因果报应的主题也有些肤浅。但这个关于一整个村的偏执狂和演技派的故事挺迷人,黄渤的表演也给力,所以仍不失为一部好片。

19分钟前
  • 名叫草履虫的猫猫
  • 推荐

给力,形象生动

23分钟前
  • toneshi
  • 力荐

巧了,父亲节看的,扣题啊

27分钟前
  • 馋如猫
  • 推荐

黄渤

30分钟前
  • speed
  • 推荐

三星,余男美死了。結局跟氣場略不符。

33分钟前
  • 白色劍鞘
  • 推荐

请问马寡妇为何要带美瞳???

37分钟前
  • 王大头鬼
  • 还行

党同、伐异、维稳、杀生。剧中小镇更像是现实封闭社会的缩影,排斥异类,阉割个性,其实牛结实就在我们身边,甚至是我们自己。在当下信仰和法制双重缺失的环境下,盲目从众缺少独立人格的我们,都可能是扼杀异己的凶手,也皆可能被杀。太多寓意,人性,体制,自由..瑕不掩瑜,今年看过的国产最佳

39分钟前
  • 彡彡
  • 力荐

偶尔在网上看到一篇讲苏有朋的影评才看的这电影~全片主题“心由境生”~看人看事都应该摆脱成见~剧情跌宕起伏相当耐看~黄渤演啥就是啥~华哥真是越老越有味,有朋从《风声》开始表演真是越来越精进~余男实在是太有女人味了…就算不能说话都挡不住骨子里那种性感…很精彩的电影,大家有空可以看看~赞一个~

42分钟前
  • AndyYue
  • 力荐

两头牛,一头危害乡里,人们看不到它的善;另一头为民除害,人们看不到它的毒。哪一种才是杀生?当个性消失于共性之中,大家都成了杀戮之神。

4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人一开始,之所以在一起是为了活得更好;何以更好地活着却让我们更不快乐?黄渤的演技已经炉火纯青,这部戏就是最好的证明!

47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推荐

2012.6

49分钟前
  • Kevinz
  • 推荐

53分钟前
  • 空幕
  • 力荐

还不错的说 我觉得比管虎的斗牛好

55分钟前
  • X先生™
  • 推荐

我知道弱在哪里了,那就是苏有朋扛下了所有的罪。

60分钟前
  • 惘然
  • 推荐

黑色寓言,嗑药剪辑,森冷和癫狂的杀人间奏曲。小山村影射了中国乡土社会,杀生杀死的是人的天真任性。有点凌乱但不难看,四川话可亲切了...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