骡子和金子

大陆剧大陆2016

主演:富大龙,黄曼

导演:李云亮

播放地址

 剧照

更新时间:2023-12-14 00:52

详细剧情

  该剧讲述了草根农民骡子在湘江之战中意外获得了大量黄金回到家乡,后在花姑的陪伴下一起追随红军,归还黄金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骡子和金子》“骡子”一角的神话塑造与现实意义解析


作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献礼巨制,正在江苏卫视幸福剧场播出的《骡子和金子》,从创作题材上突破了以往长征领导层面的决策化故事,而是从小人物骡子的视角,展现长征途中的所见所闻,并通过“骡子送金子”的故事线索,讲述长征精神中的诚信与信仰。《骡子和金子》改编自广东著名作家、评论家、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罗宏教授的同名小说,电视剧由横店影视制作、浙江晟喜华视联合出品,著名导演李云亮倾力执导,富大龙、黄曼、姚卓君、丁子玲、王妍之、李东霖等一众实力派演员精彩演绎。原作文学造诣极高,小说首版时就引起了文艺评论界的高度关注,为了将文学性、纪实性、传奇性的结合展现更自然,制作团队一方面邀请原作者罗宏亲自指导剧本创本,另一方面则邀请各专家为历史进行严格把关,将这段从未在电视剧荧屏出现过的长征故事呈现在观众眼前。
骡子形象的“神话塑造”:以西游式塑造“小人物”的突围
《骡子与金子》以独到的“公路片”的形式让骡子见证自我成长蜕变、让骡子见证红军精神,也让观众在骡子的“长征”洗礼中感受到情怀。作为一部革命剧IP,骡子这一主人公的原著塑造值得研究,在关于战争剧的角色塑造,多以领导层面的群像化演绎或者英雄个人的传奇故事为依托,多为有迹可循或有真实故事改编的存在。《骡子和金子》的故事很简单,用一个平凡人克服艰难险阻送金子的经历,见证骡子的人性魅力,以及长征环境对骡子本人的影响力。对于现实中是否有骡子的原型,原著作者罗宏是否定的,罗宏教授介绍说“我没想过要符合生活的真实,我的故事,恰恰建立在一个类似的假设上,假如长征中真有骡子这么一个人,假如他意外地得到了红军的黄金,假如他周边的人物关系是如此这般,将可能发生怎样故事呢?所以我的故事是超现实主义的”。
既然是超现实主义的,但这个有血有肉的小人物长征路送黄金的故事何以引起如此大的反向,随着剧情的推进,《骡子和金子》的收视率一路攀升,据CSM52城数据显示,在播出3日后收视率稳居第一,展现出该剧的惊人实力。我们很容易做出这样一个假设“骡子无怨无悔地去保卫诚信,去克服千难万险送黄金,这种行为邱排长也可以产生”。但是骡子独特的性格魅力在于,他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也没有什么过人的本事,甚至可以说有些愚蠢。见识、本事、智慧都不如人还要坚守诚信,克服千难万险去送黄金。这就叫自不量力。叫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还黄金,难度就比一般人大多了。邱排长还黄金就比骡子要容易得多。罗宏教授赋予骡子送金子的使命,用孙悟空和沙和尚作为比较“孙悟空去还黄金和沙和尚去还黄金,哪个更有戏?哪个更引人们关注,更有意外?孙悟空去还黄金就是一个007的故事了。就是强手过招。孙悟空大闹天宫就是这种路数。其实《西游记》基本上也是这种路数。这种故事我们看多了,沙和尚去还黄金,骡子这样的缺心眼的人去还黄金,就格外新鲜别致,就会有许多意外。这就叫创意所在”。这也便实现了在“西游”式任务中,小人物的突围魅力。
《骡子和金子》的现实意义:“骡子精神”奏响时代强音
    故事中的骡子虽然是虚构的人物,但是其对黑伢子的坚守恰是农民阶层生活中最朴实的愿望,红军为救骡子的黑伢子而牺牲,骡子送金子,站在个人角度,通过骡子的“一个人的长征”中心路历程的变化,从一个小人物的民间视角透视长征的真实和伟大。罗教授说“我写的骡子,不是神话人物,而是现实人物。我说骡子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是指在这样一个特定的人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中难以存在。假设现实生活中出现了骡子这么一个人,他要存在下去,他将怎样应对这个人欲横流、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社会?于是我小说的核心主题就出现了:尽管现实生活中我们做骡子是很难很难的,但是,我们能不能也收敛一些贪欲和心计呢?我们能不能活的单纯一点呢?其实,我们并不缺乏财富,并不缺乏智慧,也不缺乏真理,缺乏的是像骡子那样坚执地恪守最简单的做人准则”。贯穿全剧的“骡子精神”便这样诞生了。

 2 ) 一个人的革命之路

正在江苏卫视幸福剧场热播的长征献礼剧《骡子和金子》,由原创小说改编,故事的角度很新颖,并没有如常俗的类似题材般,开启大场景的恢弘纪事,而是在历史大背景之下,描述了一个叫骡子的小人物,偶然得到一箱子的金子,并由此踏上了物归原主且革命斗争的道路。
骡子,是《骡子和金子》中男主角的名字,当然,他也确实有一头骡子,就是因为这头被红军用十个大洋征用的骡子,然后驮上了箱子,才能在轰炸中发现,箱子中装着的金子。这头驮金子的骡子,叫做黑伢子。当然,在剧中,还有一个人也叫黑伢子,那个是主人公骡子的弟弟,大名云中飞,小名黑伢子,哥弟两个长得真是很像,只不过哥哥生性耿直,一腔热血,弟弟却是偷奸耍滑,还染上了毒瘾,而整个《骡子和金子》的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启了。
不幸的是,主人公骡子的那头骡子,在开篇不久,便被炸死,大家也因此而发现了它驮的箱子里的金子,可惜那一役,红军伤亡惨重,保护着金子的主人公骡子,也是在突围后,与红军失去了联系,从此踏上了漫漫而艰难的归还金子的征程,这一路,其实是追随着红军的战斗步伐之路,可视为重走的长征路,《骡子和金子》也因此,成为了从另一个角度审视红军革命的电视剧,以一个时而旁观时而参与者的身份,来看待八十多年前的那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也是对后人巨大的激励。
归还金子的道路,可视为骡子一个人的战争,一个人的革命,毕竟他与组织几度分分合合,与敌人多次若即若离,甚至还被当作卧底,差点被枪毙,但他之于那批珍贵的金子的返还,却始终不改初衷,这份信念,支撑他度过一重又一重的难关。这种故事的设定也很有层次,红军一心为革命和解放全中国而斗争,骡子为了将金子还给红军,以支持他们的革命而战斗,目的并不一样,却有着共同的远大目标,也如我们作为观众,虽然距离曾经的年代已经久远,虽然如今已经是革命胜利之后的新天,但仍在揪心剧中的金子能否“完璧归赵”,红军的战斗能否一往无前。
而剧中的骡子,也是历经艰辛,一路跋涉,向着最终极的目标前进,他的这一程,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甚至都有些公路片的范畴,骡子也是一直行进在追寻的路上,这一路,他所见所闻颇为丰富,也遇到了数次的突发事件甚至是流血战斗,无论是度赤水、战遵义,还是经苗寨,确实每一次的经历,都让他受益匪浅,也都更坚定了他对于革命的信念,他的一路,代表的不仅仅是拥护革命的群众,对红军的支持,对共产党的支持,同样也是象征了千千万万来自于群众之中的红军战士,对反帝反封建,打倒反动派的解放事业的无比忠诚。
从骡子一个人的革命之路角度来看,曾经的战争艰苦惨烈,而且由红军部队的角度来看,与骡子的缘分,则是一场互为搀扶的行进,因为骡子的一路,也是倍受红军的呵护,包括信守承诺的首长不改初衷,一路协助,还有身为卧底的杨副官在狱中的舍身相救,在那个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险山恶水中,如果没有红军,相信骡子也很难带着大笔的金子,几经辗转,走到自己长征路的巅峰。这完全是军民鱼水情的真切写照,但又较为含蓄不张扬,因此《骡子和金子》的故事,看似有荒诞,实则很写实,仔细一琢磨,寓意很深刻。
总的来说,作为一部红军长征的献礼剧,《漯河和金子》的故事,还是有着巨大的魔力,吸引观众一路追逐下去,毕竟一个小人物在乱世的奋斗,在一片黑暗的社会中寻找信仰寻找光明的故事,还是能让观众轻易的找到代入感的,毕竟,革命的风云和战争的血色已经散去,但面对历史,抚今忆昔,我们不曾忘却既往的奋斗,而在历史面前,也是一再提醒自己,忆苦思甜,才能更加体味到新生活的美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骡子般的社会人,在各种“试金石”面前不会迷失,在各种战斗般的生存中不会退却,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革命之路。





 3 ) 《骡子和金子》能收视逆袭,靠的是三大戏剧谜团

文/满囤儿


        献礼剧=主旋律,似乎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然而作为影视创作者,在打造献礼剧的时候,也会尽全力去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于是我们看到虽然今年红军长征80周年,献礼剧和献礼片层出不穷,但是其中依然有些作品,在主旋律的属性之外,附加了更多更丰富的戏剧魅力。于是,虽然同时段其它卫视不乏商业类型剧在播,但是江苏卫视幸福剧场播出的《骡子和金子》依然实现了收视率的逆袭----开播首日,其csm52城收视仅排全国第九,第二天就升到第三,第三天升到第二,从第四天开始便持续霸占第一位。


        显然,观众从《骡子和金子》中发现了许多能够勾住他们的戏剧谜团,才产生了持续追看的动力。本剧改编自广东作家、评论家罗宏的首部长篇小说。原著曾被评论为“带有《西游记》式的传奇风格”,因此其改编电视剧在戏剧性的营造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戏剧谜团1:承诺的兑现


        这是贯穿整部剧的最大戏剧谜团。本剧虽然以红军长征时期为故事背景,但是主人公却是一位非红军的小人物----青年马夫骡子(富大龙 饰)。他本来只是被红军雇佣来的,却阴差阳错地带着苏区中央银行的巨额黄金与大部队走散。天降横财让骡子体会到心灵深处的挣扎。但是,作为一名靠信义闯江湖的草根,骡子决定信守承诺,拼尽一切办法把金子给红军送过去。


        这是本剧的主线,是一个个人的承诺。其实,红军之所以拥有让人为之牺牲的魅力,正是因为他们也在履行承诺,一个对全中国人民的承诺。一个守承诺的个人,和一个守承诺的团体,必然会因为对信义的共同认知而达成精神上的一致的。这便是本剧整体故事所揭示出的深刻主题。



        戏剧谜团2:骡子和三个女人的情感


        主旋律影视作品里的男女情感戏肯定不如那些虐恋戏来的复杂。可是《骡子和金子》却在这一领域实现了突破。骡子护送黄金给红军大部队的过程,是类似于公路片的结构方式。他在某一段的戏份中,会遇到某一个女人。剧中有三个和他产生过重大情感沟通的女人,分别是他老家的未过门的妻子花姑(黄曼 饰)、彝族部落大小姐阿果(王妍之 饰),以及对理想有憧憬的将军女儿古玉洁(丁子玲 饰)。


        这三个女人中除了花姑,另外两个和骡子都是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下相识的。复杂的环境决定了她们和骡子之间产生的情感,并非男女之情那么简单,而是夹杂着信仰的特殊情感。比如在遵义城的段落里,主创采用了谍战剧的拍摄手法和节奏。古小姐对骡子和对观众而言,都是谜一般的存在。观众好奇的不是这三个女人最终谁会和骡子携手余生,而是这三个女人和骡子间的情感,都将会经历一段段有别于商业爱情片的跌宕起伏。



        戏剧谜团3:一人两角的长线伏笔


        如果你认为《骡子和金子》中的反派是国民党,那就大错特错了。本剧用了三集的时长,才开启骡子独自护送黄金上路的主事件。这看似节奏有些慢,实则是为后期的谜团埋下很多伏笔。其中最大的一个伏笔,就是富大龙一人分饰二角,不仅演了骡子,还演了骡子的弟弟云中飞。到目前已播出的剧情为止,其实云中飞都并未在骡子的主线故事中参与太多。但是这个角色的每一次出场,都与骡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比如第二集里,云中飞就曾干出弄死自己长官的事情来。这个很意外的举动,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个角色心中的狠劲。这个云中飞不仅能够在战场上从死人兜里掏钱,还能够把红十字会买药的钱在大街上就明抢。这些细节虽然没有作用在骡子的故事线上,但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为这个角色的阴暗和决绝做着铺垫。可以说,云中飞和骡子就是人正邪两面的外化。云中飞必将在剧集的后期与骡子产生强烈的交织。当至邪遇到至善,骡子才会遇到真正的考验。只有这最大的戏剧谜团解开,骡子才能真正完成灵与肉的人生洗礼。

 4 ) 路在脚下心在远方,双面富大龙灵与肉的远行

关注这部有着奇怪片名的剧集不为别的,还是在于主演富大龙。在国内这些电视剧男演员中,我是很偏爱富大龙的,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他的演得好,而且很会挑本子。演得不多,但各个都是精品。





作为一部纪念长征80周年的献礼剧,这套在江苏卫视首播的剧集,很容易让人与红色经典、主旋律等标签联系起来。事实上,在国内小荧幕上,同类剧集给人感觉也有雷同之嫌,看得多了也是味同嚼蜡。但这部《骡子和金子》却让人眼前一亮。主要在于两点,其一便是与众不同的角度,其二乃是开篇所言,富大龙这位演员令人刮目相看。


作为创作者来说,如何对已成模式化的作品进行改良,大概是所有编导们最想做的事情。“创新”这个词,说起来简单,但行动起来难上加难。谁都希望尽心尽力的去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无奈在影视剧发展至今的环境之下,无数噱头早已被玩烂,想要点创新又谈何容易,更不要说早已被规矩和模式限定的献礼剧?





然而这套剧却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该剧并没有脱离同类剧的模式,但特殊之处在于角度不同。作为讲述有关长征历史的作品,该剧并没有从正面展示红军长征的点滴事件,后者已被无数同类影视剧演绎多次。而是独辟蹊径的以一名普通的马夫为视角,从局部入手,再拓展到与当时相挂钩的大环境,完成对整个长征艰辛之旅的展示。


以小窥大,人格与心灵的跋涉

《骡子和金子》改编自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名青年马夫骡子,被银行马队雇佣,但在湘江之战中意外与大部队失散,留下了无数黄金。因为职责,因为承诺,他毅然踏上了寻找红军归还黄金之旅。而他所走的路,正是红军长征之路。该剧设定了一个很具有时代气息的起因。当年红军在多方势力的围剿之下,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的追击,被迫转移,进行长征。而这样的历史大环境,在青年马夫身上又重演了一遍。


骡子原本与红军同行,失散之后,身上又携带了黄金,他也成为国民党军队、土匪等多方势力的目标。该剧为他长征的起因设定了一个与红军相同的历史环境,从而以小窥大,从局部还原大背景。 只不过,他踏上长征之路,一方面为了脱离险境,另一方面也是承诺所在。也就是说,骡子最初踏上长征之路的起因与红军长征并不相同。红军是信仰的长征,而马夫骡子则是人格的长征。一面是气吞山河的集体长征,一面是孤独艰险的个人之旅。而所达到的目标最终都是一样,那就是突出凡人谱写出的英雄史诗。





有时候,创新就是这样,穷则思变,换一个角度即可,就能完成一部与众不同的作品。


一个人的长征,让该剧在反映长征的主题之下,也兼顾了公路片的属性。虽然目前剧集还未完结,但公路片的特质在于,主角在的世界观变化,沿途遇到各式各样的人,之后在一连串的事件后,慢慢地开始学会成长和改变,比如《在路上》、《逍遥骑士》、《史崔特先生的故事》、《摩托日记》等等电影都是这样。而该剧也是一样,一个人的长征,在故事中容纳了大量的传奇特色,更像是一个心灵的远足,将时代感的纠葛,人与人之间的信仰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相信随着故事的发展,期待骡子在剧中完成富有传奇特色的心灵之旅后。从人格长征、孤独的长征最终变为信仰的长征,与时代主题相贴合。


分饰两角,富大龙与自己飙戏

而该剧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富大龙这个演员在片中的表现,让人意外的是,他在片中分饰两角,在憨厚正直的马夫与心狠手辣的土匪之间自由切换。





作为以马夫骡子为核心视角的剧集,富大龙的表现承担了该剧大量的闪光点,一对早年失散的同胞兄弟,成年后的重逢也开启了哥哥对弟弟的救赎之路。在这样的设定之下,一人分饰两角的富大龙有着很大的空间去完成对不同角色的解读。个人感觉富大龙这名演员属于那种“低调的奢华”的类型,出道以来作品真的不算多,但是各个掷地有声。


《天狗》中的李天狗、《走西口》中的梁满囤、《狄仁杰前传》中的狄仁杰,《隋唐演义》中的杨广,纵观富大龙的生涯,各种各样的角色都有,血气方刚的李天狗,飞扬跋扈的杨广,好人坏人信手拈来,演什么像什么,突出一名演员不俗的演技张力。在

《骡子和金子》中,富大龙精湛的演技在这部剧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演绎两种近乎极致,反差很大的人物,让人大呼过瘾。


而作为一名演员,在一部戏中饰演两名角色,为的是让观众在欣赏该片时,虽然都了解两位角色来自同一名演员饰演,但观众不仅能从视觉上分辨出两位角色的特性,同时还会在肢体语言上加以区分,随之而来的就是两位角色与众不同的个性展现,这是一名专业演员对角色的诠释。比如剧中,老实憨厚的骡子为了一句承诺,踏上了追随红军的长征之路,独自踏上漫长凶险的征程时,体现的是这名角色那闪耀的人格魅力。而对于另一名角色,土匪云中飞,则体现了另一种极端的暴戾。从这名角色在战场上从死人兜里掏钱,抢劫红十字会的募捐资金就能看出,体现了名角色的贪婪与奸诈,也为他随后与哥哥相逢后想方设法抢夺黄金埋下了伏笔。





富大龙一个人的表现撑起了这部戏,显示出其极具张力的演技特色。而他与三名女性的情感纠葛,故乡的妻子花姑、彝族部落大小姐阿果以及对信仰有憧憬的将军女儿古玉洁,也为这套发生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故事点缀着别样的情感色彩。


这是一个人的长征,是一次心灵与肉体的磨练,一人分饰两角,怀着不同的目的走上长征之路,人格与人性之间的较量,信仰与目标的博弈,让这套《骡子和金子》充满了传奇的魅力。



 5 ) 黄曼:国民好媳妇的革命与升级


作为华鼎奖评选出的2016年百强电视剧最受观众喜爱的女明星,黄曼的时尚剧别具一格,既能演绎唯美爱情,也能扮好居家女人,更能展现时尚女郎的魅力。相对来说,《骡子和金子》则在延续传统形象的同时作出了题材方面的延伸,这一次她离开了自己熟悉的都市爱情领域,化身民国村姑来展示一段从普通人到红军战士的传奇经历。


事实上,从艺以来黄曼就有国民好媳妇的美誉,除了端庄娴淑的性格之外,她所饰演的角色也多数是为众多单身吊丝所苦苦寻觅的出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现代梦中媳妇。无论是《跟我回家》中的刘慧还是《二婶》中的叶巧,都是既坚韧不拔又心地善良,更能处处为老公及家庭着想,这在我负责貌美如花你负责挣钱养家的时代简直是男人心目中的绝版好媳妇。


尽管在演绎现代理想妻子时黄曼已经驾轻就熟,但作为一个有追求的演员,只有在不断挑战中打破身份与角色的局限才能绽放出更大的光彩。因而在最近的表演中黄曼一直在尝试戏路的转变,而这种变化在《定制幸福》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在该剧中黄曼一改自己好妻子的形象化身现代都市女强人,作为时尚界著名的首席红毯设计师白若云,在自己的公司中掌握着绝对话语权,黄曼所展现出来的气场让公司的新人田晓妮敬佩不已。作为职场达人,除了个人能力之外如何操作人际关系同样重要,为此黄曼甚至不惜演绎出白若云腹黑的一面,面对新人的崛起调集各种手段与资源进行压制。


可以说,定制幸福展现了黄曼在都市领域的新探索,而《骡子和金子》则体现了她表演题材的拓展。一方面,在该剧中黄曼延续了她国民好媳妇的风格,所饰演的花姑对爱情忠贞不渝,与丈夫骡子一起承担起为红军归还金子的重任;另一方面,家庭伦理的内涵与当时革命的大势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民国战争年代风格,将个体的家庭小我与社会大我紧密联系起来。


《骡子与金子》中的花姑在初登场时就是这样一个原生态的乡村女孩,作为赶脚师傅的女儿,从小与父亲的徒弟骡子青梅竹马,天随人愿的是父亲也一直把这个憨厚的徒弟当未来的女婿看待。可以说,这种虽然清贫但却一直被呵护的环境养成了她爽朗纯真却又善良灵动的性格。黄曼细致地展示了一个乡村女孩的内心世界,在剧作的开始骡子就是她的一切,一半是缘于父亲的心愿,一半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在她看来嫁给骡子就是自己最好的归宿。当然,骡子也确实值得花姑托付终身,憨厚正直的他一直恪守师傅对自己的教育,对花姑也一心一意。面对意外得来的金子,骡子严守着师傅传下来的赶脚夫守则,无论是谁的钱都不能贪没,一定要诚实守信地送达。对于骡子的选择花姑同样赞同,他们作为赶脚夫的传人一起坚守自己的传统与使命。


与当时大户人家的小姐不同,出身下层的花姑除了内心的朴实之外,还有属于下层女孩的泼辣与大胆。她从不掩饰对骡子的爱意,却又懂得如何在这个乱世之中保护自己。或许正是这种爽朗的性格以及赶脚夫女儿的身份,让她并不畏惧远行而选择与骡子一起踏上归还金子的路程。然而也正是这份艰难的差使让花姑走出了自己的小天地,从而跟上民族前进的步伐。黄曼对花姑这一形象的塑造充满了个性张力,从最初对爱人的自然依从出发,一步步走向革命的历程,将自我的小爱升华为对民族的大爱。


无论是时尚女郎还是民国村姑,黄曼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己演绎事业的升级。在演技方面,黄曼延续了以往善于塑造坚韧乐观又善良体贴的理想女性形象,同时又添加了时尚与灵动的元素;在题材方面则由现代都市情感向历史战争剧方面铺展,使自己的戏剧表演内容更为丰富。可以说,在最新的电视剧作品中黄曼进一步拓展了自己戏路,也让观众多了一份情感的选择。

 6 ) 《骡子和金子》:一个草根传奇的成长三部曲

印象中长征题材电视剧都是大格局的,构筑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以伟人的故事和角度,还原两万五千里路上的九死一生百折千回。而最近江苏卫视热播的电视剧《骡子和金子》,让一个小人物在革命史诗中绽放光芒,透过骡子从草根到传奇的成长经历,他所经历的生死考验和跌宕起伏,带我们重走了一遍长征路。

同以往战争剧相比,《骡子和金子》没有局限在宏大的战争场面上,也没有铺陈太多复杂隐晦的故事线,而是用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一群人的生死抉择,淋漓尽致诠释了革命年代的大情大义。接地气之外,也充满了正能量和感人的元素。田骡子血泪交织的成长三步曲,走出了一个农民到革命者的伟大足迹。

第一步:一句承诺拉响了小人物的命运变奏曲

如果骡子没有和红军在湘江之战前相遇,他只是一个战争年代再普通不过的最底层小人物,有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未婚妻,还有对胞弟难以释怀的歉意,是时代把他卷进了革命的洪流当中。最初骡子是倔强认死理的,为赎回黑伢子主动要求给红军当马夫,出于一个农民最单纯的愿景;他有着世人再寻常不过的胆怯,面对战争一时惊慌失措,结果一位战士为保护他白白牺牲。

在和老钟追黑伢子的过程中,他失去了自己的骡子,却意外发现了一箱金子。老钟临死前,把守护金子的重任交给了田骡子,也把革命的火种传承到他手里。因为对老钟许下的一句承诺,骡子毅然决然带着金子踏上了追赶红军的路程,在金子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的曲折经历后,骡子的命运和信仰也一点点改变和升华。

第二步:历经生死残酷洗礼参悟革命情义真谛

这部戏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是让一个个小人物的形象无比光辉伟岸。通过他们生与死的坦然抉择,让骡子渐渐参透了革命的大情大义和真谛。随子从军的慈祥父亲老钟,见义勇为的彝族兄妹沙玛和阿果,舍己为人不惧生死的杨副官,慷慨就义的将军千金古玉洁,同生共死的革命爱人苏科长周金凤,还有包老爷、曼丽、静萍......一个个血肉丰满可歌可泣的小人物,诠释了战争年代普通人的家国情怀和大无畏的奉献精神。

在骡子护送金子的长征路上,经历了重重困难道道险阻,见识了反面人物在面对金子时的贪婪疯狂,也被那些闯入他生命然后决然离去的人一再洗礼。老钟的惨死教会他要信守承诺不达目的不罢休,玉洁死前的话告诉他红军所做的事都是为贫苦百姓谋福祉,苏科长和周金凤舍生取义让他明白一个革命者无畏的选择。从前的他是畏惧脆弱的,历经残酷洗礼,骡子终于明白革命者的大情大义,是视死如归,是奋不顾身,是不惧艰险勇往直前。

第三步:时势造英雄,带着信仰无所畏惧前行

有的骡子终究是一匹骡子,有的骡子却成了千里马。在战火的淬炼下,在生死的考验后,当初那个埋头苦干的骡子,已经成为一匹顶天立地的骏马。是战争年代的时势造就了他,更是他内心的勇敢和一根筋成就了自己。带着革命者坚定的信仰,也背负着那些逝去故人的理想,骡子无所畏惧的踏上了自己的长征路。

被田骡子的执着精神感动,对革命者们的舍生取义由衷敬佩,也被全剧或浓或淡的感情触到了泪点。骡子和云中飞,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因为儿时一次意外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个成为坚定不移的革命者,一个误入歧途下场悲惨。骡子想拯救唤醒自己的弟弟,只是他越陷越深已难以回头,这份兄弟情无奈而残忍。骡子和花姑朴实的爱情打动了很多人,夫唱妇随,不离不弃,生死相依,谱写了长征路上一段动人的爱情赞歌,全剧最温暖的情愫莫过于此。还有古将军,本站在红军对立面,只因女儿是他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不惜和马专员同归于尽,这是一个父亲毫不犹豫的选择。在国家和革命的大情大义之下,平凡人的小情小爱虽然微不足道,却显得铭心刻骨弥足珍贵。

“不见到你我不敢死”,一句话解读了骡子为之奋斗的承诺和使命。《骡子和金子》为草根英雄喝彩之外,也弘扬了爱国、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致敬,回顾那段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同时传达符合时代需求的价值导向,让这部戏有了更多现实教育意义,把内核升华到一个新层次。

一个人的长征,一群人的信仰,一个民族的气节。

 短评

一个农民眼中的长征,视角独特。通过骡子的历险,穿起了一个个人物,还有他们的故事。不错。话说骡子也是个灾星,碰到他的人都死了。最后剪辑有问题,陪骡子过雪山的扎西怎样了,不是也死了吧?我是从这部剧才知道阿姐鼓怎么回事喔

9分钟前
  • 皓淼
  • 还行

色调很好,富大龙很棒

10分钟前
  • 笑挽冷风
  • 推荐

看了半集还行

15分钟前
  • 小骗算卦
  • 还行

我妈被最后过雪山感动的哭了,说根本无法想象当年的长征路上会有多少艰难险阻,剧里男主还是幸运的,一路都有人相助,富大龙演技很突出,尤其还一人饰演两角,看的很过瘾。

17分钟前
  • 伊心
  • 还行

这样的从头到脚都淳朴的人 越来越少了。亦善亦邪才是好演员。但是弘扬的有点过了头。

20分钟前
  • 暖流
  • 还行

陪爷爷奶奶一起看的,开始对富大龙的印象还停留在少年包青天里的六子。这次他一人分饰两角,骡子的倔强朴实、云中飞的狠辣阴鸷都展现得很好,人物辨识度高,实力派演员。

21分钟前
  • 馨蕊独伊
  • 推荐

这剪辑也太乱了,每集片头还水的很,但是富大龙演技绝对可以,分饰两角一眼就可以区分,这片也就这一个优点了,不知道原著怎么样

22分钟前
  • 19431818
  • 还行

感受到了编剧很努力了,想把个人戏剧化情节和长征的著名事件结合起来。不过很多剧情都很弱智关键情节还没交代只靠脑补。因为富大龙加一星

27分钟前
  • 魏格纳
  • 还行

富大龙很神!

30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不是因为住院才不会看这种傻逼脑残剧,里面的GMD被丑化得比日本鬼子都还要丧心病狂,老百姓见到政府国军像见到日本人一样,真是处处体现着shzyjzg

34分钟前
  • Viva
  • 很差

编剧纯属自娱自乐,闹着玩,我家大人都爱看。。。

38分钟前
  • 游人未赏
  • 很差

正面形象有点歌颂太过,反倒是升斗小民被时代洪流推动而做出的不同选择挺好,长征月里一片波澜壮阔中,一个农民的长征视角不错。奔着富大龙,终于断断续续还是看完了。凡事,最怕认真二字。

41分钟前
  • 盲盒游戏戒断中
  • 还行

整个片子被富大龙一个人撑起来,明明是讲抗战时期的英雄儿女,却被不着调的感情戏塞满了。这小说改编的剧,让人怀疑是小说本来就烂,还是编剧写剧本的时候被喂了屎。惟一一个戳到我的片段是骡子跪在埋了无数红军尸体的雪地上嚎啕大哭。这个角色太鲜活了,可惜活在了这么个破电视剧里。

42分钟前
  • 便捷式充气鹅
  • 较差

富大龙真的很抢戏,丁黑说拍片的时候要压着富大龙我赞同,他太突出了,一比较别人暗淡无光。

43分钟前
  • 渭水幽
  • 还行

挺喜欢富大龙的,可惜矮,演现代都市剧会比较麻烦,自带纯朴气质,演黑伢子有点过。王妍之的阿果也不错,居然是90后,不错。

46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较差

演技节奏还合适,但是雷点还是数不胜数就不说了

49分钟前
  • 奇想之夜
  • 还行

老妈每天织毛衣的时候听听看看都舍不得换台。主角灾星体质,所过之处家破人亡

52分钟前
  • 囧奔的熊猫
  • 较差

富大龙真是神了,为了他加一星

56分钟前
  • Dolores
  • 还行

喜欢富大龙。

60分钟前
  • 轻罗小扇扑流萤
  • 还行

长征一路奇遇多,寨主为什么看上骡子呢?百思不得其解。好比乞丐街头讨饭,被白富美相中。好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但剧情确实无法推敲。演员、剧情、场景是衡量电视剧的三个主要因素。牛b的演员,剧情却一踏糊涂;完美的剧情,演员表演不佳,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个时代,不缺消遣之物。

1小时前
  • 小虫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