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天下长河

大陆剧大陆2022

主演:罗晋  尹昉  黄志忠  奚美娟  梁冠华  苏可  陆思宇  公磊  李昕哲  赵麒  王洪涛  郭之廷  刘天尧  

导演:张挺

 剧照

天下长河 剧照 NO.1天下长河 剧照 NO.2天下长河 剧照 NO.3天下长河 剧照 NO.4天下长河 剧照 NO.5天下长河 剧照 NO.6天下长河 剧照 NO.13天下长河 剧照 NO.14天下长河 剧照 NO.15天下长河 剧照 NO.16天下长河 剧照 NO.17天下长河 剧照 NO.18天下长河 剧照 NO.19天下长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7-08 04:06

详细剧情

  自康熙十五年一场巨大的水患之后,年轻的康熙帝设科开举招纳治河贤才,二十四岁的落第举子陈潢脱颖而出,长于治河。年轻的康熙帝不拘一格,将他简拔而出。陈潢与同样有志于治河的靳辅搭档,跨越半个世纪的栉风沐雨,历经了康熙朝几次大政治风波。年轻敢言的陈潢死于奸臣结党的污蔑之下,临死前留下治河名著——《河防述要》。康熙五十一年,台湾收复,准格尔平定,黄河安澜,河水转清。康熙帝探访扬州,见到了河神庙。庙中塑着靳辅、陈潢的像,仁人志士,遗爱自在民间。

 长篇影评

 1 ) 前期喜欢于振甲,终究是我真心错付

前面多喜欢于振甲,后面就十倍百倍千倍的讨厌他。最后一集,这讨厌达到顶峰。

于振甲就是键盘侠的代表。眼高手低,只会标榜自己,外加挑剔指责别人。 40集又开始标榜自己,说要在衙门里养鸡种菜,换来的却是郭河叔愤怒的指责和嘲讽。郭河叔是老河务了,一看就知道于振甲不中用。作为河道官员,必须多去河道走动、查看,哪能没事就坐衙门呢?估计也气于振甲过去的所作所为吧。毕竟王胖子这种脑满肠肥的上官,他也伺候了,偏偏不伺候于振甲。 于振甲不懂河务,不看河道,却总是对靳辅陈潢这样一头扎在河务上的人指手画脚。都做了河道总督,依旧不肯好好学习河务,也听不进前辈意见。否则即使他蠢钝无能,那根据封伯懿当初治理萧家渡的办法,也未必大水一来就溃决。河道上像封伯懿、彭景明、郭河叔这样的好官员多的是。他自己狗屁不懂,可以虚心请教别人,也不至于让黄河决口多处。 而且是真不拿百姓的血汗钱当钱,不拿百姓的命当命啊。平时看起来清廉、节俭、爱惜民力,其实造的每一次孽,他一百辈子也还不上。 以前朝廷每年往河道拨款二百多万两,还不够用,靳辅和陈潢把自己薪俸都搭上去了。十几年下来,耗费人力心力无数,换来黄河安澜。他自己理解不了人家治水的法子,总能看到人家治水的成果。这都不能让他信服,口口声声说人家造的是怪物,拆毁耗费巨资建造的减水坝。浪费了多少钱多少人?他生生世世也还不上。 三省几百万百姓的性命(还是第二次了),换来他一个痛改前非。不值啊。 以前没事就人云亦云污蔑靳辅陈潢人品,讨厌至及。也不想想自己害萧家渡决口那次,几乎断送靳辅陈潢性命,他给人家道过歉吗?每次看到人家就趾高气扬的甩冷脸,没有半点良心。十几年过去,靳辅老臣寒心,陈潢抱憾而亡,物是人非,谁稀罕听他一句对不起。配吗? 现在看到他痛陈己过就恶心,萧家渡决口的时候,都没这么讨厌他。 他那时候就该跟自己老婆一起上吊。

不过有一说一,我觉得于振甲能继续活着做高官,并不是因为康熙莫名其妙偏爱他,而是因为于振甲刚愎自用,外行指挥内行,按康熙的意思深挖下河,替康熙背了决堤的锅。虽然于振甲不是特地媚上主动背锅,并且他自己本身也有大过,但也确实没让水溅到康熙身上。

康熙实在是……让我无话可说。

 2 ) 《天下长河》:治河、治国与致知

前言

随着一声悠远的河工号子,一条橙黄色的河水自山间流出,流经之处,一幅现实主义风俗画徐徐铺开:巨浪滔天,船舶穿行其间,两岸草木、农舍、城镇接连拔地而起。长河奔涌向东,注入大海,恰逢旭日初升。

这是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的片头。无需多言,这里的长河,就是中国人的母亲河——黄河。

《天下长河》以清朝康熙年间的黄河治理史实为背景,通过一定艺术加工,讲述了靳辅、陈潢两位治水能臣带领广大河工治理水患,护黄河安澜、还百姓平安的故事。11月11日在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独播。

《天下长河》旗开得胜,首先胜在选题。治理黄河,贯穿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期间涌现出大禹(夏)、王景(东汉)、王安石(北宋)、贾鲁(元)、潘季驯(明)、靳辅与陈潢(清)、王化云(新中国)等治河英雄,激荡着无数以民为本、科学创新、艰苦奋斗、英勇无畏的精彩故事。但,在数千年驯服黄河的历史中,也充满了太多苦涩、悲壮与无奈。

为什么?

治河,难。

第7集,陈潢向康熙皇帝陈述了治河五难:人事难、方向难、坚持难、财政难、百姓难。

人事难,难在选取精通河务、清正廉洁的官员;

方向难,难在确定效果好、成本低的治河方案;

坚持难,难在几十年如一日地建设维护、审时度势;

财政难,难在出钱;

百姓难,难在出力。

从这五难中,可以看出两个层次的难:治河难、治国难。进一步地,本剧还提出了第三个层次的难:致知难。

这三个层次的关系是这样的:治河是技术问题,治国是政治经济问题,致知是哲学问题。治河与治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而致知,源于治河与治国,又指导着治河与治国。

致知可以解答许多剧中提到的根本性问题,例如,治河与治国,是为了什么?治河与治国发生冲突,应该怎么办?对此,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这是由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决定的。

致知的过程,就是探求真理的过程,也是与别人的信仰发生碰撞和冲突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很难,而且很痛苦。

本剧的前9集事实上构成了治河的前奏——在第9集,治河才正式开始。从这个前奏中,我们已经可以读出治河、治国与致知这三个层次——这正是本剧所要探究的主题。接下来我们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说。

一、治河

黄河泛滥数千年,有其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自不必说,河水含沙,抬高河床,水量稍大便易溃决;至于人为原因,那就十分地让人想骂街了。

公元1128年,金军攻南宋,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留守杜充决黄河大堤,阻挡金军铁骑南下,黄河至此改到向南,时有北返。1234年,蒙古灭金,南宋趁机派军北上,蒙军决寸金淀,引黄河水灌宋军,致使河南河防愈加脆弱。明清时,朝廷重视漕运,经常人为改道黄河以济运河,于是黄淮河防又棘手起来。

至康熙时,战争频繁,河务荒废,黄河、淮河、运河交界区域的水患更加严重。康熙元年至十五年(1661-1676年),黄河决口18次,平均每年1次还要多,这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影响:漕运严重受阻,南粮北运不济,京师供给不足;黄河沿岸财政收入锐减,支出猛增,赤字扩大;黄河沿岸民生凋敝,社会动荡不安,威胁帝国统治。

这就是本剧刚开始时的背景。

于是,治河便成了极为紧迫而直接的任务。但是,关于如何治河,在技术层面,官员们便有不同的想法,为此本剧的前奏中特意安排了两种治河思想的对立。

首先是于振甲,他代表了一种比较守旧且僵化的思想,认为只要“拓宽河道、深挖河床、高筑堤坝”就可高枕无忧。

这里多说一句于振甲,“振甲”是他的字,他的名其实是“成龙”,所以他与康熙时名臣、两江总督于成龙同名,不过要小二十岁左右,因此也被称为“小于成龙”。剧中大概是为了防止引起不必要的混淆,便以他的字作名了。这位在历史上勤劳政务,对治河也颇有“心得”,日后少不了与靳辅的对手戏。

与之相对的,是靳辅与陈潢,他们代表了一种继承且创新的思想。这套思想吸取了旧思想中的一些有益成分,同时比旧思想更具系统性、实践性。

系统性就是剧中靳辅所说的“不可以尺寸治之”,不能各河段、地方各自为政,要统筹全局、河运并治。

在此基础上,方法要更具实践性。不能像于振甲那样一味拓宽河道,这样不利于清淤。而陈潢继承明朝潘季驯思想,提出“束水攻沙”,必要时要收窄河道(主要在宿迁、清河一带),加快流速,反而更利于清淤。

当然,加快了流速,虽然利于清淤,但也有溃决的风险。调和这对矛盾的关键在于控制黄河流量,为此剧中陈潢又提出了修建减水坝和引河。黄河流量不足时关闭减水坝,积蓄流量;黄河流量过大时开启减水坝,用引河分流流量。这样便达到了控制黄河流量的目的。

从本剧前奏所展现的治河思想来看,是比较符合史实的,解释起来也比较通俗易懂。本剧的前8集是讲理论,是“动口”;从第9集开始,故事转为实践,是“动手”。靳辅与陈潢开始沿黄河实地勘验,后面想必会提出具体方案,然后在分段治理,这样的编剧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

二、治国

治河从来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它需要很多技术以外的保障,它需要国家的保障。然而从剧中我们可以看到,靳辅与陈潢治河可以说毫无保障,反而阻碍重重。

第一,河务荒废。这种荒废,不仅仅是堤坝等硬件的荒废,也是河政制度的荒废。河道官员不仅不懂业务,而且贪污成风;中央也缺乏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河政加以支持。

第二,中央党争掣肘。在封建社会,任何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如治河),就不可能不涉及到一个词:党争。

剧中,康熙皇帝下决心启用新河官并整顿河政,但由于治河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政治资本,在朝中争权已久的明珠、索额图都将此视为了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机会。明珠支持靳辅治理黄河,索额图则必要在其中挖坑使绊添堵。

第三,地方利益冲突。这一点在本剧的前奏中表现得不甚明显,但也可窥得一二。在前几集中,靳辅在大堤上守了17天,实在守不住了,便下令炸毁了对岸的堤坝,将洪水泄入已经撤空了的对岸村庄。

这么搞,岸这边的人当然要谢靳辅救命之恩,岸那边的人恐怕要恨靳辅入骨。但是治河,这样的不可调和的冲突,不可能不存在。

在接下来的故事中,当靳辅统管整个河道时,他只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这样难以抉择的冲突。比如说,工期紧急,必须要河工加班加点,河工自然不满;再比如说,修减水坝和引河,必然要淹一部分农田,农民和地主自然也不满。

治河者不仅要受河水的冲刷,还要经受政治巨浪的冲击,这是治河者的命运。

三、致知

由此便引出一个问题。治河的代价如此沉重,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什么,值得治河者如此不顾一切、赌上一切呢?对此,剧中出现的人物,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明珠,靳辅的铁杆“后台”,他是为了权力(以及更好地捞钱)。

于振甲,他说,他想救天下苍生。不过从他与靳辅的对话来看,他更看重自身成圣。

康熙皇帝,他说,他是为了黎民百姓。不过毫无疑问,他更担心满族地主阶级的统治被推翻。

真正不在乎自己的治河者,只有靳辅与陈潢。靳辅是纯粹为了百姓,身价性命、清官名誉都可以不要;陈潢是纯粹享受黄河带来的挑战,他说:“大禹、李冰、潘季驯,不管他们的是大官,还是帝王,没人在乎。大家只记得他们的名字,跟这条河在一起。我要做他们这样的人。”

剧中并没有对他们的选择加以评价。观看他们致知的过程,其实也是观众自己致知的过程。陈潢在黄河边问出的那句话,实际上值得每个人思考:“我要走哪条路,过完这一生?”

结语

《天下长河》所展现出来的这条长河,关乎天下,也关乎内心。它展现了怎样驯服一条长河、怎样建设一个国家、怎样探寻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剧中所呈现的这段历史,不应被埋没;而这部剧,也值得好好品味。

 3 ) 一定要抹黑老百姓是非不分吗?

看了第一集就看不下去了,特效太过夸张,老百姓不是没见过洪水什么样。主角作为钦差大人亲自冒着生命危险与大家一起抗洪,却被几个不幸牺牲的水门衙役家属指着鼻子对孩子说这就是你们的杀父仇人。我的天啊,这得是多没人性的人才说出这样的话啊!这是妥妥的抹黑人民群众是一群是非不分,无理取闹的刁民啊!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针毡,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任你后续有多精彩,都不准备再看了,弃剧!

 4 ) 存权力,灭人欲

历史剧是创作者对历史的一种个人解读,导演截取了康熙朝治理黄河这段故事,拍出了封建王朝中权力运行的真相。

相较于一直在河道上兢兢业业、栉风沐雨十几年,人格始终如一的靳辅、陈潢来说,在权力中心的康熙戏份更多,转变更大,也更好地展现了权力的逻辑。

三十四集中,孝庄皇太后自知大限已到,在宫殿中,盛装大扮,正襟危坐,完成最高权力的交接仪式,为了大清基业能千秋万代,她殷殷嘱托康熙帝王之术。孝庄主要说了两点,一个是告诫康熙,继承人不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必须是靠自己流血搏杀到最后、最凶狠的狼,才能当做狼王,才有能力保护群狼。二是针对群臣的驾驭,她说流水不腐,人才到处都是,摧残一波,还会有新的一波填补上,皇帝不能因顾念旧情而让大臣长期处于高位,必须保持其流动,才能让他们时刻惶恐,不敢懈怠,更不敢合伙针对皇帝,群臣流动,与其能力无关、人品无关,仅仅在于其必须保持流动。两条背后都有一个思想,就是作为帝国最高统治者,皇帝必须消灭自己作为人的过多思想情感,只有人性被权力异化,才能成为权力本身。

以此为节点,康熙完成了一次蜕变,从一个人变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康熙十五年,黄河大决,运河运行不畅,直接影响了平三藩的战略物资运输,大清危机四伏,甚至有倾覆的危险,此时的康熙权威还未完全建立,用孝庄的话说,别人看他不是皇帝,而是一个小孩子。除了外敌,最主要的政治对手是满清勋贵集团,他经常被以伊桑啊为代表的索党怼的哑口无言。同时,此刻他还是个热血青年,真诚、热情,他招揽有能力的汉臣,可以对高士奇因欣赏而特殊拔擢,一日七迁;可以因为捉襟见肘的经费问题向孝庄撒娇,要内帑治河;可以对靳辅、陈潢这样的专业人才推心置腹,君臣一心,以至于经常感动得靳辅老泪纵横。

到了康熙二十六年,孝庄死后,早已平三藩、收复台湾的他,获得了极大权威,用明珠的话说,就是已经成为了真神。然而康熙也逐渐褪掉自己的人性,变得冷血,虚伪,刚愎自用,对他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维护“皇上圣明”四个字不受质疑。在索额图边境谈判被困之时,他选择不派重兵救援,任其自求多福。他开始践行孝庄提出的第二条帝王法则,把群臣流动这柄权力之刃第一个砍向明珠。针对治河之争,对于反对自己主张的靳辅、陈潢,他先下旨,后私信,一直想要对方服软认错,以维护自己的权威,然而对方坚持原则软硬不吃。他随即任用徐乾学这样的小人为枪,要把查抄家产不过五两的靳辅、陈潢打成贪腐明党,最终,一个革职,一个囚禁至死,有治国理财之能的明珠被贬官,不再重用,而高士奇也从奇才被定性成了小贼,佟国维、张廷玉替代二人上位,南书房大臣三换其二,群臣完成了第一次大流动。

康熙一直很喜欢流眼泪,前期对靳辅推心置腹地流泪,让后者愿意肝脑涂地以报君恩,后来他也经常对所有要任用的重臣流泪,同样让对方以为自己收到了特别的重视。流泪变成了帝王心术的一种表演,康熙沉浸在爱臣之明君的人设之中。讽刺的是,在最后一集,身心疲惫的靳辅面对康熙的流泪表演已经彻底麻木了。

剧中对围绕在康熙这个权力中心的群臣像也刻画得格外耐人寻味。索额图心里全是满清勋贵的利益,表面为国尽忠,内心时刻盘算着控制河督位置,好做自家生意,后期甚至为了扶持更有利于自己的太子上位,直接参与篡逆。明珠在朝堂上上下其手,但同时也算治国理财之能手,对于大阿哥之事也是尽力规劝,同时他是相信君臣人情的,否则也不至于感叹出“连靳辅陈潢这样的人都能被罢黜,谁还来当忠臣”的话语,当被康熙抛弃后,他面对曾经十几年朝夕相处,而如今擦肩而过的不白其一眼的康熙,眼神充满了错愕与幻灭。于振甲号称要作圣人,追求道德完美,然而他除了清廉一无是处,前有为一县不顾大局,导致黄河决堤祸害三省,后有改变靳辅、陈潢治河政策,导致黄河再次七省泛滥。徐乾学是个标准的能力不足,但深谙官场潜规则的老官僚,以十万亩水田做敲门砖考上了探花郎,随后到处投奔效忠,差事屡屡办砸,最后却因为揣摩到皇上要清除党争的意图平布青云,甘愿做陷害兄弟的帮凶,可谓毫无道德可言。靳辅、陈潢在其中像是一种异类,他们时刻把治河和百姓放在第一位,不惜抗旨不遵,陈潢甚至直接喊出了,黄河不是皇上的黄河,是天下人的黄河,他也因此冒犯了天威,最后被幽闭至死。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皇帝到百官,人人把圣人训挂在嘴边,背后却时刻践行着“君为贵,社稷次之,民最轻”的权力至上原则。两江总督阿席熙私自扣押赈灾银两,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公然对上来讨要银两的靳辅说,银子怎么能发给穷人,治民就像管理牲畜,成熟一波就要收割一波,谁不听话,就打死几个,他们也就老实了。被革职的靳辅找索额图,让其劝说皇上不要更改治河政策,索额图说,你管这闲事干什么,再说,黄河再次泛滥,不正好证明你才是对的,至于多一些灾民又有什么关系。康熙执意挖下河,对于靳辅抗旨,私下召见靳辅,声称五万亩良田不算什么,他最在意的是靳辅抗旨导致皇帝权威被冒犯,被天下人看了笑话,而后他任用听话但治河无术的于振甲,导致黄河再次更严重的泛滥,康熙却对后者依旧信任有加,每年拨远超靳辅、陈潢时期的经费400万两,给他收拾烂摊子,等于振甲按照靳辅、陈潢之策重塑河道之后,康熙甚至不忘得意洋洋邀请靳辅来观看成果,以表示自己眼光卓绝,不管任用谁做河督,只要按照他的旨意来办,都能治理好黄河,可惜被于振甲实话实说当场打脸。而真正践行“民为贵”思想的只有靳辅、陈潢二人而已。

权力是巨大的,它可以轻易彻底改变小人物的命运, 索额图因为徐乾学的十万亩水田而让其成为探花;明珠因高士奇提前交卷认定其轻浮,直接把卷子涂污作废掉;号称爱民如子的康熙也为了维护自己权威,罢黜专业治水人才,导致黄河再度泛滥,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权力又是渺小的,有时甚至像个笑话,康熙要借淤田案打压明珠党,最后却查到最大买家是太子,明珠得知后直接笑到戏谑康熙为康老三,高士奇也吐槽,总不能因为你是皇帝就说什么都对吧。黄河更是不给康熙面子,你敢挖下河,我就立马泛滥给你看。

电视剧最后,年迈的康熙来到河神庙,看着被自己罢黜的靳辅、陈潢已被老百姓当做河神般供奉,得到了他一生追求但都没有得到圣名,不知又会作何感想。毕竟,中华民族能像黄河一样源远流长,主要靠的并不是所谓明君贤相,而是无数个靳辅、陈潢,他们理应流芳百世,而权力本身并不值得颂扬。

 5 ) 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一集结尾,头发花白、稀疏到几乎快扎不起辫子的康熙,来到百姓供奉的河伯庙,看到靳辅和陈潢的雕像。

半晌,他缓缓回头,眼神望向镜头。

缓慢拉长的镜头,配上急促呼号的音乐,像是一种拷问,很难不让人去思考,那眼神究竟是什么意思?

【百姓】

最开始追剧时,我也曾以为,剧中的康熙,胸怀天下心系百姓,是个好皇帝,但慢慢看下来就意识到,环境在变,人也在变。

剧中的康熙(本文所说人名均指剧中角色,与历史无关),人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到收复台湾之前,他是急于建功立业、站稳脚跟的少年天子。

此时的他,既需要稳住自己的皇位,也需要稳住刚入关的大清朝的天下,所以,他谦虚好学、知人善任。

第二阶段,收复台湾之后紧接着雅克萨大捷,再到孝庄去世之前,此时的他,江山稳坐、志得意满,开始膨胀,编剧多次借索额图、明珠、高士奇等人的话点明,皇帝已经不是从前的皇帝,如今已经没有人敢对他不敬、更别说违逆了。

但此时孝庄尚在,还有人能抓住他的缰绳,或者说,能够给他适当的指点和关心,让他不至于彻底放飞。

第三阶段,是孝庄去世之后,他彻底成为高高在上、独断专横的孤家寡人。

但第一阶段的康熙,就是真的心系百姓吗?

不是的,再回过头来看第一集,康熙十五年,大雨不停歇、黄河守不住,紫禁城里的康熙,心急如焚,他急的是什么?

并不是黄河决堤后会死多少百姓、活下来的百姓又将遭受多少苦难,而是,河运不通、军粮运不过去,无法平三藩,满清就不得不退回关外了。

他当然也害怕百姓伤亡太多,因为,流民太多就容易生事,同样会让他的江山坐不稳。

其实他从来就没有真正将平民百姓的命运放在心上。

在于振甲阻拦靳辅炸坝、导致水淹三省害死那么多百姓之后,康熙虽然嘴上对于振甲各种嫌弃,却不仅对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惩罚,反而令他不降反升。

那些死难百姓,其实他并不在乎,三藩已平,局势向好,死一点百姓已经不那么要紧了,杀了于振甲偿命也没意义,还不如把他用到该用的地方。

再到最后几集,康熙派支持自己的于振甲去当河道总督、深挖河道,结果导致海水倒灌、又害死无数百姓,此时的康熙,更加完全不当一回事了,现在的江山已经固若金汤,死了多少人,对他而言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惩处于振甲,就意味着承认自己的错误,皇帝是不会错的,这点后面再讲。

【盛世】

前几集里,孝庄很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皇帝他要开创盛世。

这话听着别扭,要不是学过历史、知道确实有“康乾盛世”,很容易会觉得她在夸海口说大话。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百姓有多不容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但不管怎么说,生在盛世总比生在乱世要好很多,皇帝要开创盛世,是好事。

但问题是,他开创盛世,是为了百姓吗?

不是的。

收复台湾之后,康熙去祭拜先祖,说他“必能成就远迈汉唐、青史永载的治世”。

他要开创的,是让后世子孙江山永固的盛世,是让自己名垂千古的盛世,至于老百姓,只是“顺带手的”。

在最开始的时候,百姓过得好不好,跟他过得好不好、也就是江山坐得稳不稳,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他心系百姓。

等江山坐稳了,百姓过得好不好,跟他过得好不好,关系已经越来越薄弱了,他是否还能继续心系百姓?

真说不好。

不做太绝,也无非是畏惧史笔如铁罢了。

早年间为了稳住江山,他始终憋着那一口气,苦了太久,等到真的开创了盛世,是会对自己有补偿心理的。

在撞破太子的龌龊事之后,他讲到自己从七岁起每天三更起床,从不耽误,想到自己多年来不敢懈怠,结果自己最寄予厚望的亲生儿子却将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河道再度搅浑,怎能不心灰意冷,生出一种无人可信任的众叛亲离之感,生出一种“我这些年来图的都是什么”的荒谬感。

之前偶然看到一句话,好皇帝不应该活得太久,说得实在太对了。

历史上但凡不是英年早逝的明君,很少有晚年不昏庸的。

太难了,奋斗了那么多年,怎么可能不想要苦尽甘来地放飞自我享受一番,高高在上那么多年,想做的事情一件件都做到了,怎么可能做到不自负不唯我独尊呢?

【人性】

我曾一度不能理解,剧中设置那个疯疯癫癫的皇太后,也就是康熙的额娘,似乎与整部剧的画风格格不入,究竟意义何在?

到后来才慢慢品出,康熙的虚伪与冷漠,并不是从绊倒明珠开始的。

表面上,他对额娘十分宽容,各种哄着纵着,然而,这个可怜的女人,她想要的是这些吗?她真正想要的,康熙不知道吗?

她只是想离开皇宫,回自己的家乡。

最开始,康熙也想放她回去、为此向孝庄求情,那时的他,待人还是有几分真心的。

但孝庄表示,放她回去说你阿玛的坏话、毁你阿玛的名声怎么办?

而且,规制就是这样,入了宫就别想再出去,我都一辈子被困在这里了,她凭什么就能回去?

冷冰冰的名声、规制,哪个都比活生生的人更重要。

所以,后来的康熙,对她依然是哄着纵着,唯独再也不提放她回去的事情。

他也不是生来便虚伪和冷漠,而是,在这样的封建体制下,人性会渐渐消失。

对自己身边朝夕相处的亲人尚且如此,对近在咫尺的苦难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又怎么能够指望他真心去怜悯那些离他那么遥远的黎民百姓?

其实,这也是一部帝王成长史,讲的便是,一个封建帝王,如何变成真正的孤家寡人。

曾经的康熙,求贤若渴、心胸豁达,在遇到陈潢之后如获至宝,陈潢讲到束水攻沙,他不懂便是不懂,直接表示“朕还很糊涂”,虚心听陈潢讲解,陈潢在他面前完全不讲君臣礼仪,他也毫不介怀。

后来的康熙,在自己提出深挖河道遭到陈潢反驳之后,却变了脸色:难道河务上的那点学识,朕还不如你吗?

他膨胀了,觉得自己是皇帝、是神、所以无所不能,而其他人呢?

都不过是要么为他所用、要么弃如敝履的凡夫俗子罢了。

亲情、友情,都在渐渐消失。

【黄河】

对比一下靳辅和陈潢。

他们呕心沥血地治河,不仅什么都没得到,甚至连人都没了,而两度决堤淹死百姓的于振甲,却功成名就。

他们输了吗?

不,恰恰相反,他们赢了。

陈潢是封建体制下的异类,他尊康熙,是因为康熙让他治理黄河,而不是尊君权,所以到后来,为了黄河,他也会违逆康熙。

在他眼里,黄河面前,皇帝也不比普通老百姓高贵。

他活得纯粹,不求功名,一生只做治河这一件事。

如果没有遇到陈潢,靳辅也只是封建体制下一个普通的老官僚,

但他偏偏遇到了陈潢,于是,也能说出活人不能让死人压着这样的话。

可巧,包括皇帝在内的那些既遵从祖制、又在意身后名的人,不就是被死人压着吗?

康熙被太子气到杀人时,孝庄让他冷静下来,拿捏他的一条便是,将来史书上怎样写你。

他要开创盛世,他要证明自己比所有人都厉害,要留下比所有人都更响亮的名声。

但偏偏事与愿违。

在其他地方,他事事都能如意,唯独在治河这件事上,陈潢却非要跟他对着干。

更可气的是,陈潢还是对的。

在于振甲向靳辅道歉的那一刻,他心里在想什么呢?

我错了,但朕是皇帝,皇帝永远不会错。

最终还是没有办法坦坦荡荡地认错道歉,而是用为陈潢的书名题字来为自己挽尊。

再后来,靳辅也死了,他就算是想认错,也没机会了。

如果他当时低头了,认错了,这件事或许便也过去了,但正因为他没有,所以这唯一的一场失败,比他平生所有的成功,都更令他难以释怀。

所以,最后的最后,他到底在想什么,那个眼神究竟是什么情绪?

或许,是嫉恨,嫉恨靳辅和陈潢,一生坦坦荡荡无愧于心,而且,青史留名、被后世永远铭记,都是他求而不得的。

或许,是畏惧,风烛残年之际,死期将至,即将要接受历史的审判,可后世将如何写他,是他无力掌控的,靳辅和陈潢赢了,是否代表着,自己输了?

或许,是不甘,原来纵然是皇帝,也不是神,也有求不得、放不下,原来在黄河面前,真的是人人平等。

 6 ) 传统清宫剧

《天下长河》还是值得一看,罗晋、尹昉、黄志忠,奚美娟、梁冠华等一众实力派出演,《河防述要》真有文本流传,黄河泛滥是满清古装剧保留段子,作为清宫剧老观众的几点感觉。 1、当下这些服化道非常“精良”的古装剧,可能演不出穷人了,安徽巡抚天天守着决堤,还能衣冠整洁。 2、罗晋眼神有点妩媚,演康熙不见得妥当,可能光绪帝合适他。 3、康熙王朝已经播出二十年了,清宫剧这些年有些退温,这种单角度歌颂“好皇帝”的历史剧,在前些年掀起了几轮批判,真担心奚美娟突然来一句“我孝庄“。 4、张挺是导演兼任编剧,还是受到十多年前电视剧的套路影响,皇上忧国忧民,忠诚一脸正气,奸臣贪婪猥琐,百姓感恩戴德和愚昧单纯,脸谱化比较严重。 5、河道总督王光裕作为贪官反派,是汉臣。

 短评

目前看算是比较新颖的选题,河道治理工程一直是历朝历代的重点,但却鲜少有关注到这块的影视作品,在中国治河史上有不少名人志士都应该值得被人记得,立意不错,好评

6分钟前
  • 胡萝卜炒鸡蛋
  • 推荐

罗晋演的好装逼

9分钟前
  • 往事暗沉不可追
  • 还行

借古鉴今,今日抗疫何异于昔时防川。

11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推荐

看片花说剧组专门挖了一条“黄河”,置景用了五个月,剧中画面呈现的质感确实很不错,守河的百姓们滚下堤坝那一幕看得非常揪心

15分钟前
  • zebra Fong
  • 力荐

这部剧的台词太犀利了,徐乾学对高士奇说世上有你我这样的人,哪里有陈天一活的地方啊,也算是总结到位了!

16分钟前
  • macca
  • 力荐

黄志忠的造型总让我联想到《大明王朝1566》的海瑞 他在老家光脚站地上泼水的场景。全员演技派 看着就是过瘾 完完全全被震撼到了 尤其奚美娟老师!罗晋的演技虽不如大家常对比的陈道明 但也表现出了特色 感觉有在磨砺演技 起码接住了老戏骨的戏!会追下去🥳🥳🥳

21分钟前
  • 3108
  • 力荐

好感慨,想当初共挤在一间屋子谈天说地欢声笑语的同僚入仕以后关系都开始变得微妙起来,代入现实中的自己想想,这其实挺唏嘘的

26分钟前
  • 66号公路灰狗
  • 推荐

严肃又搞笑,历史正剧「天下长河」参考文献:王光裕《贪官的自我修养》柔儿《贪污会计学》徐乾学《行贿的艺术》高士奇《擂鼓四通》陈潢《河伯的前世今生》索额图《金碗诗集》明珠《琉璃蛋的制作工艺》(插图版)康熙《我与索相、明相之方法演技》于振甲《吾日三省吾身》靳辅《十种涛声》(注:以上书籍皆为本人杜撰,请勿在各大书店检索。)

31分钟前
  • 令希丰
  • 推荐

挺有趣的,不全都是那种比较严肃的剧情。“我可是探花啊。”委委屈屈可可爱爱的徐乾学,前一秒光鲜亮丽,下一秒社畜上班,这人生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了

34分钟前
  • 一只小猪🐷
  • 推荐

最后终于明白片尾曲是什么意思。天地万物之逆旅,光阴百代之过客,只有黄河之水百年浩浩,奔流不绝。功名利禄者,屈而薨亡者,他们的故事发生过便存在了,如同百万因政治博弈而亡的冤魂,永远留在历史之中。本年最佳,深刻却不晦涩,娱乐性故事性任务性兼顾,本是因为演员看的,但导演编剧给我惊喜很大。

38分钟前
  • 瑶光
  • 力荐

一集里面大部分剧情都是水的,没多少有效推动,演员在这动不动就是大特写独白,几个权谋老臣演的都没啥智商似的,全在讴歌忠臣,黄志忠永远脸上写着:我是海瑞

41分钟前
  • 日落大道
  • 还行

因吹斯汀,前世你是君我是臣,现在我为君你为臣了,好想看虐渣爹。我重刷鹤唳华亭后的怨念太深,看完七集了,太好看了,终于又有能看的国产古装剧了,可是一想到他们的结局就好悲伤啊,可是想想这又挺真实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世间既能做个为百姓办事的好官又能保护自己的寥寥无几,更多的人都在灰色地带。在浮沉中左右逢源。又想到鹤唳华亭了,君子行路,不但要提防小人对自己的伤害,更要提防和小人对抗之时自己对自己的伤害,所以道比术要难得多。靳辅和陈潢都是不喜用术的人,渣爹这回和阿宝一个属性了。

45分钟前
  • 宣宣
  • 推荐

1.国产剧有这样的结尾,没弄个大团圆,很不错啊。2.高鹗说有时候清官比贪官的危害更大,于震甲真是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3.正面人物一直很难塑造,靳辅陈潢有点扁平化,除了靳辅更懂官场、陈潢更懂治河外,有时候找不到两人的分别,一样的耿直孤介。

48分钟前
  • 荒了邵平瓜圃
  • 力荐

罗晋没有演出康熙一代雄主的气魄,在擒鳌拜、削三藩之后的康熙,还是《鹤唳华亭》那位唯唯诺诺的皇太子形象。同时朝堂争斗的权谋部分水平大幅下降,照着《康熙王朝》比大概还差10086个《鹤唳华亭》

50分钟前
  • 无复烟火
  • 较差

圣祖康熙素有宽仁之名,本剧从康熙年间黄河治理切入,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所谓“好皇帝”领导的封建专治体质对平民敲骨吸髓般的压榨和剥削;鞭辟入里地讲述了帝王权术、官宦党争对真理和个人意志的碾压和戕害。同样涉及平三藩、收台湾、征葛尔丹、明索之争等历史事件,本剧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二十一年前《康熙王朝》王侯将相叙事的反写,是给那些动辄喜欢共情统治者的观众的一记耳光。

54分钟前
  • 仙剑风晨
  • 力荐

靳辅是我在这部剧里最佩服的人,知礼义却无迂腐之态, 能言善辩却不巧舌如簧,深谙官场之道却不用官场手段,简直是清流。

57分钟前
  • 默默(暴富版)
  • 力荐

这个切入点选的很新颖啊,现在的观众对靳辅陈潢估计都挺陌生的吧,有这么一部剧能讲讲他们治水的故事也蛮好的,属于涨知识系列了

1小时前
  • toni rakkaen~
  • 力荐

我果然还是比较吃黄志忠演这种刚直型的角色,“你们家主子要替我洗罪,可是我无罪可洗”,这铁骨铮铮的台词他说出来就超级有说服力!

1小时前
  • 陈默
  • 推荐

很喜欢这一部。有康熙母亲,这个真的真的很少出现的人物。

1小时前
  • Genuine
  • 力荐

罗晋尹昉黄志忠奚美娟等演员的演技真不错。剧情非常吸引人。服化道也无可挑剔。这部剧还是爸妈推荐提醒我看的。2022年下半年难得的佳作。

1小时前
  • 李湘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