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杀手2019

动作片美国2019

主演:利亚姆·海姆斯沃斯,艾莫里·科恩,黛安·格雷罗,扎特科·巴瑞克,苏拉·沙玛,麦克·莫,约翰·塞纳迭姆博,苏利芒·西尔·萨瓦内,马利克·贝德,杰伊·胡古雷,肖恩·吉斯灵厄姆,路易斯·桑切斯,Nickola Shreli,Stivi Paskoski,Richie Ng,Reza Nader,Julia Vasi,Coletrane Williams,理查德·戈特里,迈克尔·米利,Heroin Mustafaraj,Richard Marrero,Michael Wayne Thomas

导演:马利克·贝德

 剧照

杀手2019 剧照 NO.1杀手2019 剧照 NO.2杀手2019 剧照 NO.3杀手2019 剧照 NO.4杀手2019 剧照 NO.5杀手2019 剧照 NO.6杀手2019 剧照 NO.13杀手2019 剧照 NO.14杀手2019 剧照 NO.15杀手2019 剧照 NO.16杀手2019 剧照 NO.17杀手2019 剧照 NO.18杀手2019 剧照 NO.19杀手201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7:09

详细剧情

  戴安娜·格雷罗(《女子监狱》《处女情缘》)加盟利亚姆·海姆斯沃斯主演动作惊悚片《杀手》(Killerman),饰演锤弟妻子。讲述一个三流洗钱者Moe在参与一场交易时出现严重意外,遭受健忘症。该片由Malik Bader(《请付现金》《街头盗贼》)执导并编剧,目前正在拍摄中。

 长篇影评

 1 ) 《爱尔兰人》的历史原型,真相都在这里了

作者:Alejandro de la Garza / Time - Tony Soko / Den of Geek

译文首发于《虹膜》


译者按:本文整合了两篇关于《爱尔兰人》幕后的文章,前半部分介绍了影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原型,后半部分则提出了吉米·霍法之死的疑云,这位传奇人物的死亡显然也充满了神秘色彩。


在马丁·斯科塞斯的《爱尔兰人》一片中,工会领袖和黑帮老大几乎难以区分,道德沦为充满冲突的忠诚,亲密的朋友可能比死敌更危险。这是一个扭曲的中世纪世界,真理从来都是不确定的——正如黑手党的承诺,或影片旁白叙述者弗兰克·「爱尔兰人」·希兰(罗伯特·德尼罗饰)的可信度,这个男人对家人的保证和他对观众的坦白一样令人怀疑。

《爱尔兰人》(11月1日影院小规模上映,11月27日登录网飞)改编自查尔斯·布兰特的畅销书《我听说你刷房子》(I Heard You Paint Houses),影片中,主角希兰的肮脏之旅穿行于费城黑帮社会,和由傲慢而有魅力的吉米·霍法领导的唯一稍微不那么腐败的卡车司机工会。

故事梗概早已诉诸大众;许多细节是基于原型希兰本人对布兰特的口述。在这个故事中,希兰处于他那个时代一些最耸人听闻的犯罪事件的中心,并参与了一些其他的罪行。但所有这些案件都缺乏确切的事实;根据官方的说法,影片中涉及的两起最大的犯罪案件仍未真相大白。但是斯科塞斯这部最新的史诗电影中的人物实在都太真实了。

以下是《爱尔兰人》中人物背后的真实故事。

吉米·霍法

吉米·霍法(阿尔·帕西诺 饰)对一些人来说是改革者,对很多人来说却是恶棍,他一度是美国最有权势的劳工领袖之一。从1957年到1971年,他是国际卡车司机工会(International Brotherhood of the Teamsters)的主席,该卡车工会在霍法的帮助下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工会。

吉米·霍法

但是霍法并非一个社会改良主义者,他和他的工会长期以来都以与有组织犯罪的联系而闻名。这些联系最终导致了美国历史上历时最长、涉及最多的国会调查之一,由首席法律顾问罗伯特·肯尼迪领导的劳工或管理领域不当行为特别委员会(Select Committee onActivities in the Labor or Management Field)于1957年开始调查霍法和其他工会领袖。

肯尼迪认为这场与霍法的战斗是一场道德之战。「卡车司机工会是这个国家最强大的机构——除了美国政府之外,」他后来写道。「在詹姆斯·R·霍法先生的掌控下,它变成了邪恶的阴谋。」

1961年,罗伯特·肯尼迪在哥哥约翰·F·肯尼迪的麾下出任司法部长,他对霍法继续穷追猛打,甚至创建了司法部「打垮霍法小队」(GetHoffa squad)。最终,这位狡猾的工会主席的好运到头了。1964年,他因欺诈和干扰陪审团的罪名被判在联邦监狱服刑13年。

1971年底,尼克松总统为霍法减刑,条件是他不得「直接或间接管理任何劳工组织」。然而人们相信,当霍法于1975年失踪时,他可能正在这样做,试图重新掌控自己的工会。

1982年,霍法被宣布为法定死亡,但他的尸体至今仍未找到。他的儿子詹姆斯·P·霍法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从1999年起担任卡车司机工会的主席。

罗素·布法利诺

在现实生活中,由乔·佩西饰演的罗素·布法利诺低调行事,隐藏着自己的影响力。据布兰特所写,布法利诺是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一个犯罪家族的低调领袖,还是卡车司机工会的重要成员,甚至被美国中央情报局招募到古巴从事间谍活动。此外,在布兰特的书中,布法利诺是他那个时代一些最具爆炸性的黑帮谋杀案的幕后黑手。

罗素·布法利诺

其中一些事实可能存在争议,但有一件(未遂的)谋杀案是布法利诺策划的。一名证人在1981年的一次审判中作证说,布法利诺在1976年要求两名助手杀死另一名受到联邦证人保护计划保护的证人。这已经不是布法利诺第一次对那个人采取行动了。该证人在1977年作证说,布法利诺曾因2.5万美元的债务威胁要谋杀他,这一指控使布法利诺入狱近三年。

1981年的审判以另一项罪名告终——合谋杀害一名证人,导致届时77岁的布法利诺入狱近十年。他于1993年去世,享年90岁。

弗兰克·希兰

取决于你问的是谁,真正的弗兰克·希兰介于费城卡车司机工会的二流领导人和有史以来作案最多的黑手党杀手之间。而据他所说——正如他在暮年时告诉查尔斯·布兰特的——自己属于后者。

在不剧透电影《爱尔兰人》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公平地说,希兰犯下了几起可怕的罪行,以及《我听说你刷房子》中提到的「25到30起」其他的谋杀案。

弗兰克·希兰

据《Slate》报道,希兰的确有犯罪前科。他曾面临两项与谋杀工会成员有关的指控,在1964年还被指控用扳手袭击了一名卡车司机。几年后,他被判欺诈工会成员。随后,希兰得到了提前假释,并向布兰特透露了一长串可憎的罪行,最终在布兰特那本畅销书出版前6个月,希兰于2003年去世。

安东尼·普罗文扎诺

安东尼·普罗文扎诺(斯蒂芬·格拉汉姆 饰)在同行内部被称为「托尼·普罗」,他是横跨卡车司机工会和黑帮的活生生的例子。据称,他在两边都担任过领导,曾任工会副主席和一个臭名昭著的黑手党家族的头目。

托尼·普罗以凶残手段著称,多年来,他的一些敌人和对手要么消失了,要么被谋杀了,其中最著名的是吉米·霍法,他在去和普罗文扎诺开会的路上失踪了。

从来没有人因为霍法的死亡而指控普罗,但他最终在1978年被判犯有另一项谋杀罪,因为他在将近20年前雇凶杀害了工会里的竞争对手。大约在同一时间,他在两起不同的敲诈勒索案件中被定罪,这两起案件让他在监狱里度过了余生。1988年去世时,他正在加州服刑。

威廉·布法利诺(译者注:即比尔·布法利诺)

律师威廉·布法利诺(雷·罗马诺 饰)在《爱尔兰人》的第一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竭力为工会成员摆脱法律纠纷。在现实生活中,布法利诺几乎同样高效。他在5、60年代代表工会及其领袖吉米·霍法,抵挡住了敲诈勒索等指控的猛烈攻击。

据《纽约时报》上刊发的讣告称,他曾七次为霍法和工会出庭,只输了两次。但在1971年霍法出狱前后,布法利诺疏远了他曾经的客户。

然而,布法利诺的某些关系比律师-客户之间的特权更为深入。他是黑帮老大罗素·布法利诺的表弟,后者也是他女儿的教父。丹·莫迪亚的《霍法战争》(暂译,The Hoffa Wars)一书中引用了比尔·布法利诺的话,「如果你想指控我与罗素·布法利诺有关的事情,那就指控我选他做我的头号朋友吧。」

自始至终,布法利诺都坚决否认参与过任何犯罪活动,或为黑手党成员辩护。他甚至对罗伯特·肯尼迪和参议员约翰·麦克莱伦提起诉讼,指控他们损害他的名誉,但没有成功。他于1990年在佛罗里达去世,享年72岁。

《爱尔兰人》的故事从1975年8月1日星期五开始,弗兰克·希兰、黑帮老大罗素·布法利诺和他们的妻子从宾西法尼亚州的金斯顿驱车前往底特律参加婚礼,他们计划于7月29日星期二抵达底特律,也就是霍法失踪的前一天。

有14人声称自己杀害了霍法。没有人被定罪甚至被起诉。大多数人认为是犯罪团伙致使这位让卡车司机工会的主席消失的。但就个人而言,我怀疑这次行动是理查德·尼克松总统下令的。他曾赦免了霍法,条件是他不能再回到工会,而霍法出狱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破约定。

1995年1月,希兰也是如此告诉报纸的。他说,这项契约是由越南雇佣兵根据总统和司法部长约翰·米切尔的命令执行的。希兰在《我听说你刷房子:弗兰克·「爱尔兰人」·希兰和吉米·霍法案的结案》一书中改变了自己的说法,电影《爱尔兰人》正是基于该书改编。

希兰告诉查尔斯·布兰特,他在底特律的一所房子里杀死了霍法。希兰的前代理人兼经纪人哈里·杰伊·卡茨(Harry Jay Katz)说,他的当事人在1996年承认在车里射杀了霍法。有多篇公开报道称,希兰发送了一份签名的供词给一位名叫约翰·泽特(John Zeitt)的作家,里面写道,他只是处理了霍法的尸体。

希兰的女儿多洛莉丝·米勒(Dolores Miller)则说,这封信是伪造的,没有任何关于泽特的传记出版的记录,但这表明,这个建立了美国最大工会的人的死亡,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悬案。

在撰写一本关于希兰的坦白的书之前,布兰特曾是一名医疗事故律师和前特拉华州副检察长,在1991年帮助希兰出狱。希兰同意与布兰特合作,条件是在希兰死后这本书能够出版。

霍法最后一次露面是在1975年7月30日,底特律郊区的马丘斯红狐餐厅。他在那里是要会见底特律黑帮大佬安东尼·吉卡隆尼(帕特里克·加洛 饰)和托尼·普罗文扎诺,后者是新泽西州卡车司机工会的一名有权势的高官,后来在另一起谋杀案中被判有罪。

影片从霍法的继子查尔斯·「查克」·奥布莱恩(杰西·普莱蒙饰)开车从马丘斯红狐餐厅的停车场接走他讲起。

希兰说,他是代表布法利诺实施谋杀的,正是这位布法利诺家族的领袖首先撮合了希兰和卡车司机工会的主席。案情正如影片里所表现的,希兰与霍法逐渐成为密友,但在最后关头希兰选择了倒戈相向。

希兰在联邦调查局最初的嫌疑犯名单上。新泽西卡车司机工会和著名的吉诺维斯(Genovese)犯罪家族成员斯蒂芬·安德烈塔(死于2000年)和他的兄弟托马斯(死于2019年)也被联邦调查局列为嫌疑人。

绰号为「冰人」的理查德·库克林斯基(Richard Kuklinski)在2006年出版的《冰人:黑手党职业杀手的自白》一书中告诉作家菲利普·卡洛(Philip Carlo),霍法「现在是日本某地一辆汽车的一部分」。

这名新泽西州的职业杀手声称,黑手党付了4万美元让他和另外四名匪徒一起开车前往底特律,并在郊外的一家餐馆里与霍法见面。这群人把霍法推进一辆车里,库克林斯基把他打昏,然后用一把猎刀捅了他的头。随后,库克林斯基把尸体放进汽车后备箱运回新泽西。库克林斯基称,霍法的尸体被放在一个50加仑的桶里,然后被火烧了「半个小时左右」。桶是完全焊住的,埋在了一个垃圾场里。

据库克林斯基的自供,有一个人当时联系了联邦调查局的人,所以他们把桶挖了出来,把它放在汽车的后备箱里,然后将它压成一个4英尺乘2英尺的长方体。最后该物体被当作废金属运往日本,用于制造新汽车。参与了库克林斯基案件的警察帕特里克·凯恩公开表示,他相信库克林斯基说的是事实。

T·J·英格利什(T.J.English)所著的《西部佬:纽约的爱尔兰黑帮内幕》(暂译,The Westies: Inside NewYork’s Irish Mob)引用了1989年11月《花花公子》杂志的一次采访,唐纳德·「希腊人托尼」·弗兰科斯斯(Donald ″Tony the Greek″ Frankos)声称,他在1986年告诉联邦调查局,霍法是在底特律郊区克莱门斯山附近的一所房子里被杀害的,凶手是据称为爱尔兰黑帮老大的吉米·库南(Jimmy Coonan)。

弗兰科斯还提到了查克·奥布莱恩的名字,他是霍法信任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是他把霍法引诱到汽车里的。弗兰科斯说,库南用一把配有消音器的.22口径手枪,朝霍法的前额开了两枪,「炸飞了他的脑袋」。

弗兰科斯告诉该杂志,职业杀手约翰·沙利文(John Sullivan)帮助库南把霍法抬进了地下室,将他的尸体放在桌子上,用锯子和切肉刀分尸,然后把它们装在黑色塑料袋里。他还对杂志说,库南割下了霍法的头,用小折刀剪了一绺头发,「为了祈求好运」。

弗兰科斯告诉《花花公子》,霍法的尸体被放在冷冻室里,几个月后被装在油桶里,用卡车从密歇根州运到了新泽西州的东卢瑟福。弗兰科斯称,乔·「疯狗」·沙利文(Joe ″Mad Dog″ Sullivan)把霍法的尸体埋在了新泽西巨人体育场球门区附近,靠近107区的人造草皮下面。2010年体育场被拆除时,没有发现任何人体遗骸。

1982年,吉米·霍法被宣布为法定死亡的同年,职业杀手查尔斯·艾伦(Charles Allen)在美国参议院调查安东尼·普罗文扎诺的委员会作证说,霍法失踪后不久就被杀了,他的尸体被碾碎,扔进一个铁桶里,埋在佛罗里达的一片沼泽。

根据罗伯特·苏利文1998年出版的《草地》(暂译,The Meadowlands)一书,霍法被埋在了普拉斯基天桥下的一个燃烧式垃圾填埋场里。新泽西州这座有毒废物处理场的所有者是吉诺维斯犯罪家族成员菲利普·「兄弟」·穆斯卡多(Phillip “Brother” Muscato),而他和黑帮打手萨尔瓦托·(萨利虫)·布里古里奥(Salvatore (Sally Bugs) Briguglio)有联系。据《每日新闻》报道,穆斯卡多向调查记者丹·莫迪亚证实了此事。

2013年1月,大名鼎鼎的黑帮成员托尼·泽里利(Tony Zerilli)否认对这起失踪事件负有任何责任或与之有任何关联,不过他透露说,霍法被人用铲子砸中了头部,被埋在密歇根州奥克兰县北部一块田地的浅坟里,离餐厅不远。他还说,凶手原计划把尸体移到另一个地方,但一直没能实现。

2017年,北亚利桑那大学犯罪学和刑事司法教授詹姆斯·布切莱托(James Buccellato)指出,霍法可能是在黑帮成员尼克·利卡塔(Nick Licata)的儿子卡洛·利卡塔(Carlo Licata)的家里被杀的。卡洛的家离马丘斯餐厅不到两英里。利卡塔是「中心保洁」(Central Sanitation)的共同所有人。据称,霍法的尸体就是在这家由黑帮控制的保洁公司被焚烧的。

1987年出版的《霍法的男人:最强臂膀见证下的吉米·霍法的兴衰起落》(暂译,Hoffa’s Man: The Rise and Fallof Jimmy Hoffa As Witnessed by His Strongest Arm),由约瑟夫·弗兰科(Joseph Franco)和理查德·汉莫(Richard Hammer)合著,讲述了约瑟夫·弗兰科的故事,作为一个组织者和铁腕人物,他曾在霍法手下工作了30年,并与这位工会主席一起服过刑。弗兰科说,几个联邦探员在五大湖上空把霍法从一架飞机上活活推了出去。

消失的结局为霍法传奇的一生划上了一个神话般的句号。罗伯特·布莱克在1983年的电视迷你剧《世仇》(暂译,Blood Feud)中扮演了霍法,1992年的电影《最后巨人》中霍法由杰克·尼科尔森饰演。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在诺曼·杰威森执导的《拳头大风暴》(1978,F.I.S.T.)中扮演虚构版本的霍法。赛尔乔·莱昂内执导的《美国往事》(1984)中,特里特·威廉斯饰演一位以霍法为灵感的工会组织者,德尼罗也出演了该片。

斯科塞斯的新片将会巩固希兰所牵连的传奇,成为许多霍法狂热者未来会诉诸的事实,但真相将是一个巨大谜团,与埃尔维斯·普雷斯利没有在20世纪70年代去世,或者披头士乐队的保罗·麦卡特尼在1966年去世的谣言,一起被永远埋葬。

1977年,《周六夜现场》称霍法在《星球大战》中扮演了R2-D2。我们至少可以确定这件事的真假。

 2 ) 《爱尔兰人》:穿蓝格纹睡衣的杀手

在影片接近尾声的时候,坐在疗养院门前的老年Frank面对FBI的质询,头脑清醒地要求自己的律师在场。对面的年轻小伙一愣,告诉Frank他的律师已经去世了。Frank下意识地问:

“谁干的?(who did it?)”

这位过了半生喋血生活的黑帮杀手,早已忘记生老病死这些最基本的自然规则。这句职业病下的应激反应引发了全场观众最整齐的一场爆笑,也让Frank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原来其他人都已经死了。一个恢弘而混乱的时代过去,他的仇敌,他的朋友,他背叛过的人,他想要保护的人,全都变成了灰烬,或是旧报纸上一个不被当代人所知的名字,只剩下Frank一个人,对着不具名的听众讲着他的往日传奇故事。

小时候读金庸,读到黄裳为复仇钻研武功四十年,出山后却发现仇人都已去世,总觉得酸楚又莫名释然。不管在快意恩仇的江湖,还是阴谋暗涌的黑帮世界,武学大家也好,黑帮大佬也罢,到最后都要面对的终极敌人,是时间,和时间洗刷过后那个不知何去何从的渺小自我。

早在2008年,马丁·斯科赛斯和罗伯特·德尼罗就有意将查尔斯·布朗特于2004年出版的犯罪题材回忆录《听说你刷房子了》搬上银幕,但在当时没有任何一家电影公司愿意拿出如此高额预算来投资一部并无大卖相的年代黑帮片。十年过去,马丁等来了Netflix高达1.6亿美元的投资,也等来了“de-aging”的技术进步,让他能够在《爱尔兰人》里自如且深刻地讨论时间这一主题。

《爱尔兰人》是一部非常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一方面,它标志着马丁回归他最热衷也或许是最擅长的黑帮题材,承接他之前作品序列中的《穷街陋巷》,《赌城风云》,《纽约黑帮》,当然还有被普遍认为是马丁最好作品之一的《好家伙》;另一方面,《爱尔兰人》又以一种忧伤和沉静的底色,延续了马丁在《基督最后的诱惑》、《沉默》等作品中对神性和救赎的讨论。

影片以一个长长的推拉镜头开场,伴随着收音机里年代感十足的"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我们的眼睛在疗养院的大厅与走廊中穿梭,最终来到一个轮椅上的背影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是Frank Sheeran(罗伯特·德尼罗饰),标题中的“爱尔兰人”,他戴着硕大的金戒指,头顶花白的头发稀稀疏疏,说话含糊不清。他直视镜头,像在接受纪录片采访一样,回忆起1975年的一场公路旅行。

那辆目的地是底特律的汽车里,坐着那时已过半百的Frank,他的第二个妻子Irene,和Frank最好的朋友,Russell Bufalino(乔·佩西饰)夫妻。路过一家加油站时,Frank回忆起在那里和Russell第一次见面的情形,将故事拉回1950年,拉回他“刷房子”之路的起点。

《爱尔兰人》在这样三层的叙事结构下,缓慢地向前行进着。1950年的Frank是一个技艺过人的二战老兵,以一个卡车司机的身份结识Russell,一步步变成Bufalino家族权力网中最靠谱的打手和杀手,变成Russell的好朋友。通过Russell,Frank被举荐给工会主席,政治家Jimmy Hoffa(阿尔·帕西诺),成为他的保镖和最受信任左膀右臂。在一次次的暗杀,弃枪,抛尸与汽车炸弹后,1950年开始的时间线与1975年交汇,汽车驶向故事的最高潮,一堵等待被刷的墙和Frank人生最重要的一场杀戮。

这样复杂的叙事结构和众多的支线人物对观众的注意力提出了超高的要求,而马丁对影像和运动过人的掌控力让这部长达三个半小时的电影没有半分难熬的感觉。在一段从理发店起始的推拉镜头中,角色走出理发店走进热闹的商铺和过道,然后将视点交给新进入这片空间的杀手们,我们自然地跟随杀手们朝目标所在的理发店走去,但下一秒枪声响起时,镜头却移到花店橱窗中大簇盛放的花上。当Frank的女儿Peggy被杂货店的店主欺负,Frank当着Peggy的面在街边暴打店主。这个过程以一个全景镜头展现,延迟了给Peggy反应镜头的时间,而这段冲击力十足的暴力也标志着Peggy对父亲态度的转变,最终指向父女关系的悲剧。

在刺激神经的血腥和暴力之外,马丁还用绝妙的comic timing消减了文本上的刻板性和严肃性。Frank不近人情地在Crazy Joe家庭聚餐途中杀害他之前的剧情,是一段非常幽默的选枪心理活动;为观众解释谁是Hoffa时,Frank说:“在50年代,Hoffa就像猫王一样有名。但到了60年代,或许我得说,他就像披头士”。在《爱尔兰人》中,几场重要的血腥和暴力都以一种冷静而克制的方式呈现,甚至不给杀人者Frank任何特写,看不到他的表情,也不知道那一刻他在想什么,反而是所有的酒桌谈话和所有的玩笑,被给予了充足的情绪。

《爱尔兰人》另一个非常斯科塞斯的特点,就是大量的历史节点与阴谋论。《爱尔兰人》原著是Frank Sheeran的回忆录,为马丁这个政治阴谋论爱好者提供了最丰富的材料。于是在《爱尔兰人》中,我们看到费城黑帮帮助肯尼迪当选总统的幕后操纵,工会主席的贪污腐败与内部斗争,肯尼迪家族的权力布局与暗杀事件,“猪湾事件”,以及最扑朔迷离的,Jimmy Hoffa失踪的真相。

以上大部分事件Frank都自称有所参与,像暗黑版的阿甘一样出现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见证美国历史的各个转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材料或许只是老年Frank添油加醋的自吹自擂,毕竟所有其他当事人都已入土,他所说的话有多真实也无从判断。最重要的是,Frank在书中承认杀害了Hoffa,但现实世界中的调查并未发现任何指向他的证据。拿着这些被许多历史学家判定为谣言的说辞,马丁却以一种不由分说的坚定还原了Frank回忆中的每个细节。一方面,马丁可能对Frank自述的传奇人生有所迷恋,但另一方面,这可能也是马丁作为一个成熟的叙事者,对故事和历史,虚构与现实的清晰区分。

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爱尔兰人》或许是一部非常不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

我向来对《好家伙》没什么好感,那句“我从小就想当黑帮”有种莫名其妙的自负,而《好家伙》的主角Henry从头到尾虽然经历沉浮,却没有能让人共情的点。然而《爱尔兰人》彻底打破了马丁在《好家伙》中对黑帮成员像摇滚明星一样的塑造,《爱尔兰人》里的这些老家伙们似乎就是普通人,不受簇拥,没有戏剧化的行动也没有酣畅的BGM,在生意场之外不过只是一群穿着短袖衬衫,坐在保龄球场边,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中老年人。

这种对黑帮成员人性化生活化的处理,彻底地否定了犯罪题材中常有的虚假浪漫。《爱尔兰人》里的职业杀手和政治大佬,可以在酒店房间里穿着居家睡衣,刷着牙,轻松地讨论改变权力格局的大事。阿尔·帕西诺演绎的Hoffa,在台上固然魅力十足极具感染力,下了台也不过是个脾气很差,爱吃热狗和冰淇淋,不喜欢别人迟到的平凡人。乔·佩西在《好家伙》里用一段"funny how?"塑造了一个让人又爱又怕的经典神经质黑帮形象,但他在《爱尔兰人》中的表演是极收敛克制的。Russell在重要的生意谈话时总是很沉着,不断斟酌着用词,而在生活中他是一个念叨妻子抽烟,因为教女Peggy不喜欢自己而郁闷的慈爱小老头。

德尼罗饰演的“爱尔兰人”Frank,承担了最多将黑帮成员人性化的任务。这个角色将黑帮题材的讨论带入家庭,重点探讨了这帮嗜血的法外之徒和他们的犯罪行为如何影响下一代。在这部女性角色严重边缘化的《爱尔兰人》中,Frank的女儿Peggy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亮点,她没有什么台词,但对父亲的畏惧,怀疑,到最终的憎恨都以几个眼神直直投射到Frank身上,让他絮絮叨叨讲述的传奇经历显得空洞可笑。

在Peggy拒绝和Frank说话之后,已快走到生命尽头的Frank对另一个关系也并不亲近的女儿洗白自己的行为:“我只是想保护你们不受伤害。”女儿好笑地质问:“不受谁的伤害?”这一个犀利的问题是给所有合理化自己行为的罪犯一记响亮的耳光,击碎所有对黑帮浪漫想象的幻梦。

另一个不太斯科塞斯的点在于,《爱尔兰人》明显地透露出一种衰老。马丁好像从未如此在意时间的流逝,在意人生的终局,在意葬礼和死亡。

《爱尔兰人》中出场的重要配角都有一个姓名卡,下面详细地写了这个角色将于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死亡。一开始,这种死亡预告带着一种戏剧反讽的诙谐,但当有一个角色应验了这份诅咒,身中数枪倒在街头,我们才意识到这次马丁有多么无情。这批角色都是黑帮游戏里有有名有姓的玩家,他们大多死在79和80年,也大多没能寿终正寝。而在先前一段好笑的快速剪辑里,Frank向水中投掷的那无数把枪,背后又是多少份死亡报告呢?

为了顺应剧作上的时间跨度,《爱尔兰人》采用了降龄技术,让我们能在银幕上看到一个年轻的罗伯特·德尼罗。但令人感到心碎的是,德尼罗已经75岁了,纵然技术可以抹去他脸上的皱纹,呈现一张光滑得有些可怕的脸庞,身体是不会撒谎的。德尼罗动作的迟缓,表情略微的僵硬,在不断提示着观众我们在看的其实是一个青春已逝的老年人。

在1975时间线的高潮过后,《爱尔兰人》中的所有角色都开始急剧地衰老,被病痛和孤独侵蚀。Russell和Frank进了监狱成了狱友,他们都开始怕冷,需要拐杖和轮椅,丧失自理能力。而在最后的最后,孤身一人的Frank在无尽的反思和悔恨后,将信将疑地寻求宗教的慰藉。那扇没有关紧的门后,只留下他一个人忏悔着曾经的错误决定,祈祷着命运的终点能平静地到来。

《爱尔兰人》是Frank葬礼上的一段悼词,虽然他还没有死。

 3 ) 三个半小时的电影,每一分钟都是享受

总有些电影,没拍出来,就一直牵动观众的心。《爱尔兰人》,是这么一部片子。

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乔·佩西主演。从确认立项,它已经被影迷加入必看清单。

这样的梦幻阵容,果然,一出评分就爆炸。IMDb8.6分,烂番茄新鲜度96%,MTC94分,豆瓣9.1分,相当变态的分数表现。

分数会有情怀加分,但看完这部三个半小时的电影就明白,年度期待,名不虚传。

本文有剧透。

1

《爱尔兰人》改编自查尔斯·勃兰特2004年的纪实小说《听说你刷房子了》。

“听说你刷房子了”这句话,是黑帮一句黑话。意思是杀人爆头后,血迹溅在房间墙上,指代杀手这一行。

电影以弗兰克老年回忆为切入视角,回溯他经历的一生。

弗兰克起初只是普通的卡车司机,一件案子,让他结识熟悉黑道大佬罗素,机缘巧合进入这个圈子,踏上杀手之路。

弗兰克成为罗素的人,和黑道联系日渐加深,他杀人、放火,做各种脏活,逐渐也算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同时他又和当时炙手可热的上层人士,黑白两道通吃的卡车工会主席吉米·霍法,产生了交集。

弗兰克的一生,见证着黑帮和工会的兴衰。几十年时间,他经历了一个时代。

电影不仅透过弗兰克讲述时代变迁,还有意以他为锚点,勾连历史上那些确切的历史大事件,堪称黑帮版《阿甘正传》。

古巴导弹危机、卡斯特罗、肯尼迪当选到被刺杀、水门事件,他不仅是那段历史的旁观者,有时甚至是参与者。

围绕的一大核心历史人物,是卡车工会主席吉米·霍法。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吉米·霍法是英雄,也是个混蛋。他在底特律会见朋友,然后停车场神秘消失。他的结局是历史一大悬案,但电影把这段补了出来。

这部黑帮题材的史诗,是三大戏骨谱出的时代挽歌。

2

《爱尔兰人》没出就荣登年度期待行列,因为阵容实在强大。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自不必说,《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禁闭岛》……他导演的好片,太多了。老马一出手,电影基本就稳了。

何况还有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和乔·佩西三大主演对戏,可以说是视觉享受,甚至上升到情怀的高度。

罗伯特·德尼罗从1973年《穷街陋巷》开始,就是老马御用了。这次《爱尔兰人》又是挑大梁的男主,表演很内敛,但充满力量。

阿尔·帕西诺出演的工会主席吉米,激情澎湃、强势顽固,仿佛又回到《闻香识女人》的那种状态。

罗伯特·德尼罗和阿尔·帕西诺俩人,合作过不止一次。

《教父2》中,罗伯特·德尼罗是一代教父唐·科里昂,阿尔·帕西诺是二代教父迈克·科里昂。遗憾的是他俩没同屏出现,没有对手戏。

直到1995年,一部警匪双雄片《盗火线》有俩人对戏,电影水准因此提升不止一个档次。

《盗火线》

乔·佩西这个小个子,演黑帮角色气场十足。他和罗伯特·德尼罗一起演过《美国往事》《好家伙》这些载入影史的黑帮片经典。

《好家伙》

《爱尔兰人》是跨越几十年的史诗,角色也经历半个世纪的洗礼,外形从正当壮年到白发苍苍,差距很大。

他们三个演员的年纪,加起来有二百岁了。所以年轻的面容,需要运用数码技术减龄。

这在如今倒不算新鲜,《双子杀手》的两版威尔·史密斯,《惊奇队长》的年轻版塞缪尔·杰克逊,都运用了类似技术。

不过即使是运用数码技术减龄,岁月痕迹也清晰可见。曾经雄姿英发的他们,真的老了。

3

说《爱尔兰人》是部黑帮片,没错。但它不只是一部黑帮片,电影后三分之一,是悲伤的感叹。

甚至从某些层面而言,《爱尔兰人》和经典黑帮片有着明显的悖反。

《教父》中科里昂家族时刻不忘对家庭的重视,强调永远把家人放在第一位。

但在《爱尔兰人》,弗兰克是个缺位的父亲,和家人始终有隔阂。

弗兰克直到垂垂老矣,拄着拐杖主动找女儿道歉,还是没能和女儿说上一句话,获得谅解。

并且同样是写一个时代,比起史诗风格的《美国往事》,《爱尔兰人》暮气十足。

在这点上,《爱尔兰人》和老马自己执导过的《好家伙》《赌城风云》都不一样,少了街头喋血的残酷黑帮,多了时代逝去的凄凉感伤。

片中有些角色刚出场,就会字幕展示他们的结局。那些鲜活的人,都成历史。

主人公呢?也在黯然神伤的老去,时间的力量不可逆转、无法抵抗。

弗兰克和罗素两人一起吃饭,喜欢吃面包沾葡萄酒。过往似乎还在眼前,转眼间,两人都变颤颤巍巍。

测量脉搏的护工,认不出照片里曾叱咤风云的吉米·霍法,听到名字也毫无印象,因为他已经是过去。

弗兰克得知自己的律师死了,第一反应,问这事谁做的。那个时代的黑帮逻辑,镌刻在他身上。

但探员告诉他,没有谁,是癌症。

一笑过后,悲凉。

他那轰轰烈烈的时代,都过去了。他认识的所有人,都离开了。一切如过眼云烟,只剩下老旧泛黄的照片。

这种老去的忧伤,在电影内外互为关照。

“漫威电影就是主题乐园,不是电影。”这是老马炮轰漫威电影说出的话。曾经的“电影小子”,似乎逐渐在和这个快节奏的世界脱节。

他在尝试捍卫一个时代,即使他自己心中的那类电影,如今举步维艰。就像《爱尔兰人》这个项目,无比曲折。

近2亿美金的投资、完全的自由度,在这个时代,只能从并不走影院放映路子的流媒体巨头网飞手中去拿。

老马说“如果你们想看我的电影,请不要在手机上看,最起码用一个 iPad,大 iPad。”

电影变了。 老马忧心忡忡,看着那个他熟悉的、纯粹的电影逝去,那个关注“人”的电影逝去。这才是最无可奈何、令人感伤的事情。

但好在像《爱尔兰人》这样的片子,不论是否在影院放映,都称得上电影艺术,称得上真正的艺术品。

210分钟的电影时长,洋洋洒洒,没有一分钟多余。

不多说了,强力推荐,去看吧。

 4 ) 尘埃落定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三十五年来最伟大的黑帮电影史诗

电影《爱尔兰人》的结尾部分,两位FBI探员向曾经叱咤风云的“爱尔兰人”弗兰克,询问多年悬案的相关信息。弗兰克警觉地告诉他们去问自己的律师,探员告诉他律师已经死了。

弗兰克脱口而出“他死了?是谁干的?”。

岁月是所有人都无法打败的对手,即使曾经身处巅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喧嚣过后尘埃落定,曾经的峥嵘岁月,都已成为江湖传说中的陈年往事,一切只不过是笑谈中的过眼云烟。

爱尔兰人 The Irishman (2019)

导演: 马丁·斯科塞斯

编剧: 查尔斯·布兰特 / 斯蒂文·泽里安

主演: 罗伯特·德尼罗 / 阿尔·帕西诺 / 乔·佩西 / 安娜·帕奎因 / 杰西·普莱蒙

类型: 剧情 / 传记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9-09-27(纽约电影节) / 2019-11-01(美国点映) / 2019-11-27(美国网络)

片长: 210分钟

鲤鱼心中个人排名黑帮电影第一《教父2》,第二《美国往事》,第三《教父》,第四《爱尔兰人》,第五《盗亦有道》。这部在我心中是《美国往事》之后最伟大的黑帮电影史诗。

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这部史诗级别的黑帮电影,是今年我最期待的一部电影,没有之一。

电影根据查尔斯·布兰特小说《听说你刷房子了》改编,时间跨度长达四十年,讲述黑帮杀手“爱尔兰人”弗兰克与黑帮大佬罗素,以及全美卡车司机工会领导人吉米·霍法三人之间,几十年的恩恩怨怨血雨腥风。

“爱尔兰人”弗兰克(罗伯特·德尼罗饰),曾经是一位二战老兵长期在意大利战斗,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意大利,因为爱尔兰裔的身份被冠以这个绰号。

经历了数年的残酷战争生活,弗兰克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对于执行命令的杀戮行为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弗兰克偶然的机会结识了黑帮大佬罗素,弗兰克冷血的潜质很快得到了罗素的赏识,渐渐成为了罗素麾下的得力干将头号杀手。

罗素(乔·佩西饰),有真实人物原型,美国黑手党幕后举足轻重的话事人。此人严谨低调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名气远远没有卢西亚诺或者卡邦那样响亮,实质上却是可以横跨纽约五大家族和芝加哥集团两大势力,当之无愧的黑白两道威名赫赫的实力派人物。

罗素可以视作是弗兰克恩师一样的人物,两人之间的羁绊远远不止于大佬和马仔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他也是让弗兰克与霍法建立联系的纽带。

吉米·霍法(阿尔·帕西诺饰),全美卡车司机工会领导人,非常复杂难以评价的真实历史人物。一方面他是当之无愧的美国工人运动斗士,从三十年代就一直活跃在与资本家斗争的最前线,后来成为美国工会领导人,会员超过两百万。

另一方面霍法与美国黑帮实力,以及政治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纠缠不清的联系。后入刑13年,1971年被时任总统尼克松特赦之后,不顾一切谋求连任,于1975年神秘失踪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悬案之一。

吉米·霍法在执掌卡车司机工会期间,不仅在资金上与黑道有密切联系,一些见不得光的脏活累活也要借助黑道之手。电影中霍法与罗素是老相识,当他在芝加哥有麻烦时,向罗素借兵,罗素推荐了自己的头马“爱尔兰人”弗兰克。

弗兰克以客将的身份出现在霍法的身边,长期的朝夕相处让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霍法的扶植之下弗兰克成为地区工会的领导人。

前面说的我心中五部经典黑帮片中,罗伯特·德尼罗在四部中是主演,绝对是银幕教父第一人。阿尔·帕西诺主演了其中的三部,乔·佩西主演了两部。

罗伯特·德尼罗和阿尔·帕西诺虽然同时出演了《教父2》,但是这部采用的双线索平行叙事,罗伯特·德尼罗出演老教父维托·柯里昂的年轻时代,阿尔·帕西诺演的是儿子麦克在西西里避难时的故事,电影中两人没有交集,也没有任何对手戏。

两人曾经在《盗火线》和《火线特攻》合作过,这部是两人第三次合作。

罗伯特·德尼罗与乔·佩西共同主演了,马丁·斯科塞斯1990年导演的《好家伙/盗亦有道》,在这部之中两人就贡献了极为精湛的演技,乔·佩西还凭借这部赢得了第6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在这部中马丁·斯科塞斯和乔·佩西超越了自己,达到了个人演艺生涯的巅峰,尤其是乔·佩西不怒而威的强大气场威压全场。导演今年77岁,乔·佩西今年76岁。

阿尔·帕西诺的角色比较适合他的戏路,基本也回复到了最佳状态,老人家79岁是这部戏中,主要角色年纪最大的一位。

罗伯特·德尼罗在这部中文戏没的说,几场和乔·佩西的对手戏,让人有种不忍告别的心酸,可惜这部中只有他有比较多的武戏,76岁的他电脑可以把面容找回昔日的风采,动作不行了,充满了迟暮的遗憾。

这部从导演到演员如果都可以年轻二十岁,有可能将电影的高度再提高一个档次,但是也不一定,岁月的沉淀把这几个人打磨的深邃而醇厚,二十年前他们也未必能有今日炉火纯青的境界。

电影这种凝重的气氛,也让很多朋友感觉电影的节奏缓慢。这点上不要说与北野武或者杜琪峰,导演的动作成分很高的黑帮片比,就是和《教父》,和《美国往事》相比,这部在节奏上也要慢了很多。

这样的原因可能有两个,首先这部是迄今为止格局最弘大的一部黑帮电影。不要说《盗亦有道》《美国往事》这样街头混混黑帮小角色的故事,即使是《教父》也是一个家族的兴衰史。

《爱尔兰人》不一样,说罗素凌驾于纽约五大家族之上,有点夸张了,最起码他是可以影响纽约五大家族的,甚至可以说他在每个势力的影响力总和,要远远超过任何一位家族首领。这里说的是电影,不是黑帮历史。

电影中托尼相当于一位角头老大,当他与霍法交恶以后,无法说服罗素的情况下,始终不敢直接与霍法翻脸。霍法最终的悲剧是他以为自己在工人中影响力,让托尼,罗素甚至弗兰克这些人惧怕。他想错了,工会和黑手党虽然有相似之处,却压根是两个体系,他在工人中的赫赫威名,在托尼眼中无足轻重。

电影的高潮部分,即使在托尼准备好了一切,仍然等待的是罗素的首肯。而对于罗素来说在动手的前一天,还是想与霍法坐下来再谈一谈,做最后一次挽回的努力。当霍法在电话中拒绝了弗兰克之后,罗素见已经无可挽回,才决定实行另一套方案。

而电影中另一位家族首领乔,在得罪罗素之后的当晚,在自己妻子孩子的眼前,被弗兰克枪杀。两相对比,同为老大要动罗素的朋友,没有罗素同意没人敢直接下手;而做掉另一位老大,罗素对自己的手下示意一下足够了。

电影之所以节奏要比一般黑帮片慢,是因为角色的身份决定的,到了罗素,霍法这种地位,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用不着喊打喊杀快意恩仇。这一点在罗素的身上体现的最为突出,乔·佩西也是三位演员中表现最突出的一位。

电影中罗素下定决心之后,对弗兰克下达命令之前,有一个桥段罗素一边做菜,一边对弗兰克说计划有变。罗素情绪平稳,语气缓和,波澜不惊,但是不怒自威的压力让弗兰克显得惊慌失措心惊胆战,当然罗伯特·德尼罗的对手演的同样出色。

我由衷的希望今年奥斯卡的影帝给乔·佩西,这部中教科书式精彩表演,足可以教教晚辈什么才是演技,真正的大佬是用眼睛杀人的,是诛心的。

武戏文打谈笑之间已经决定了另一位重量级人物最终结局,缓慢的节奏之下却是令人不寒而栗的暗潮涌动,这种带给观众心灵深处的震撼,是漫画改编作品无法做到的。

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过了三个小时之后,我有种害怕看进度条的感觉,我从心里不愿意这部电影结束。对于马丁·斯科塞斯,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乔·佩西来说这是一部完美的谢幕之作。

对影迷的我来说,在电影结束之前我心中充满了不舍,我可以断定对于这四位古稀之年的老人来说,这部电影是他们艺术生涯中最后一座让晚辈难以企及的高峰,与此同时对于他们自己来说也是,他们也很难再有机会超越自己了。

而电影中霍法这一角色,无论是在电影中,还是在现实中,都是一位权势熏天的人物。电影里弗兰克说他是当年美国总统之后,全美国最有权势的人,可能有点夸张,但是也没有夸张多少。

前段时间有部奥巴马投资的纪录片《美国工厂》,在内地网络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些朋友上升到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仇恨,也对但是肯定不太准确。美国的工会,肯定与我们内地单位的工会不一样,也和很多朋友所认知的工会不太一样。

美国的工会性质在这部里能够完整的体现,霍法与罗素的区别,这部里用弗兰克的女儿佩琪作为了分界点。弗兰克和罗素夫妻,和霍法夫妻算得上都是通家之好。但是佩琪对于罗素和霍法两人的态度截然不同,她亲近霍法,畏惧远离罗素。

电影通过佩琪之后说出了霍法光明的一面,他让工人得到了稳定的工作,疾病和养老保障,他是一位带领卡车司机对抗资本主义的罗宾汉式的人物。这种定义没有错,但这只是霍法的一面,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电影开始的一个桥段非常有意思,弗兰克当时还是一位卡车司机,像《盗亦有道》里毛贼一样,在运输的途中会偷窃运输的货品卖给黑帮。一次他做的太过分把一车的牛肉全都偷光了,到达送货地点时只剩下了一辆空车。而律师得知细节之后,按照卡车司机工会的条款,不仅让弗兰克无罪,而且老板还不能因此解雇弗兰克。

这里不用完全理解美国法律,只要体会一点就可以,当两百万卡车司机在工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时,不说合理诉求可以要得到满足,即使明摆着是无理要求,资方很多时候也是有苦难言无可奈何。

我这里无意讨论美国工人运动或者社会制度的公正性,话题太大留给相关专业的博士做毕业论文选题差不多。我就根据电影中霍法这一角色,说说我对电影中卡车司机工会的理解,这部分电影的写实性很强,基本可以体现五六十年美国社会的一个侧面。

霍法不是黑帮人物,这也是他在监狱中称托尼“你们这种人”,让托尼恼羞成怒的原因。但是霍法手中却握有让黑白两道,都垂涎三尺的两种力量,第一公会的养老金储备是一个体量巨大而又监管相对薄弱的资金池,第二公会是可以左右选举结果的巨大票仓。也就是说身为公会领导人的霍法,手中掌握着财富和选票两大资本社会最重要的两种力量。

而霍法的悲剧也正在于此,他不止一次说“我“”的公会,他迷失了这两种力量并不是属于他自己,而是两百万卡车司机团结起来交给他管理的力量,忘记了最初他奋斗的初心,这才是他悲剧宿命的根源。

其实不只是霍法一个人,罗素,弗兰克和所有在电影出场时,被标注最后结局的角色都一样,迷失在欲望中的灵魂,注定老无所依,孤独的在岁月的痛击之下一败涂地。

这部是和《教父》《美国往事》一样殿堂级的伟大作品,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会有很多的解读方向,我现在的感觉就是再写几千字,仍然有种意犹未尽和词不达意的遗憾,这可能也就是一部伟大的电影,真正的魅力所在吧。

资源分享,娱乐资讯,深度评论,关注微信公众号:鲤鱼电影手册 lydysc2017

 5 ) 难得3个多小时的鸿篇巨制,感觉很沧桑

老骥伏枥,志已不再

爱尔兰人,The Irishman,两位灵魂戏骨,精彩的飙戏场面,但是整个电影看下来令人唏嘘呀……

Martin Scorsese,60年的电影制作生涯,虽然不是部部经典,但也算得上出手精准,特别是到了80岁高龄了,还能这么高产,不得不说颁个终身成就奖给他丝毫不过分。

20岁完成第一部个人电影作品,32岁就导演出了获得国际大奖提名的电影,这是一个天才,更是一个勤奋的电影制作人。回顾他的电影生涯,不仅数量惊人、质量更是惊人,比如去年的《爱尔兰人》在评分榜上超过了他以往的诸多经典。

说回这部电影,很多人拿它和《The Godfather》相比较,我认为这是一种一家之谈。

了解马丁·斯科塞斯的人知道,34岁就能拍出风靡世界、令全球影迷奉为经典的《The Taxi Driver》,38岁,在无数青少年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愤怒的公牛》;后面的《好家伙》《纽约黑帮》《无间风云》……,这个老家伙在黑帮电影界已经混迹很多年了。

教父2的经典在前,后人难以超越,教父讲述的一个家族的历史,更是一个民族人民的兴衰史,爱尔兰人起点太低,视角和定位过于个人,最后沦为籍籍无名的命运,再吹破天格局也大不过《教父》。

不过我还是最喜欢欣赏两大主演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的精彩演出,无论演什么样的角色和人物性格,都有自己独到的诠释,让你相信他们就是黑帮本帮,就是角色本色。

最后不得不一声叹息,整部电影的聚睛都在最后5分钟了,曾经不可一世的黑帮老大逐渐老年痴呆,曾经的全能杀手如今也步履蹒跚,意志消沉、哪怕曾经辉煌,如今也一去不返,多少有点导演本人力不从心的喟叹,虽然作为影迷,面对传奇的衰老总是难舍而无奈,但看到导演自己也无可奈何地表现出如此担忧,让我们何尝不更加感叹年华已逝、英雄已老?

最后想起来宫崎骏,我最爱的动画导演,每次耗尽心力完成一部作品就宣称要退出,但最后还是凭借自身强大的意志力和对动画事业责无旁贷的使命感、责任感,让他一次次又拿起笔,画下去,一张张、一笔笔地画下去。

时光逝去是必然,意志不倒身心才不会老。

 6 ) 【短篇影评】浅析:说点普通人看这部电影的感受。2876

黑帮电影是需要谨慎观看的,在暴力秩序面前,欣赏的角度如何,是件很严肃的事情,法兰克以饱阅风霜的老者形象出现,娓娓道来自己卑劣却跌宕的人生,本身就有些属于他自己独特的“主观”视角,在他的故事中,他只是个小偷小摸的卡车司机,被意大利大佬提携,忠诚的涌泉相报救他于水深火热的滴水之恩,以“义”为“伪善”的行为做借口,再一次次扣动扳机声中,骄傲的检视自己对这个世界施加的创伤——他迷失在披着“破坏”外衣的“改变”里。

而且,被战争熏陶的“冷漠”和“抽离”其实早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他的骨髓中,从枪杀战俘的自叙【正常拥有同理心的人是不对外界分享枪杀无能力抵抗战俘的过程/况且还是为自己葬身之处挖坑的战俘——即意味者法兰克分享自己知道枪杀两个不知情为自己尸体挖坑的德国军人(影片给了两位军人扶持的手部特写,突出了患难中弱者互助所传达的慈悲情绪)】

这种执行枪决的残忍和坚决,也正是被罗素所看重的。

——即是成为“黑手党”的血统。

法兰克的整段回忆是穿插在美国历史进程中前进的,一方面利用影片中关节点中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的现实性,达到讽刺和批判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将戏剧性与真实性结合,完成游走于杜撰与事实的阴谋诡谲的艺术目的。

譬如法兰克运输枪支,下一个镜头承接新闻中报道卡斯特罗镇压政变者的新闻。似乎有目的的引导观众,将美国黑帮以及美国政府不约而同参与政治恐怖事件,作为一种联系。

又譬如,在公会斗争中,经由法兰克焚烧出租车工会的恐怖袭击,达到吉米宣传保障卡车公会会员工作稳定和谐的政治目的等。

当然了,黑帮作为暴力机构,在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外的任何国家的阴暗面存在,恰恰说明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站在绝对真理位置的正义性!是……

咳咳,跑题了。

美国国家制度的落后性,导致黑恶势力对于工会极大的渗透,工会作为国家与工人阶级的缓冲点,被双方有意识的控制在极为灰色的区域内,一方面,工会盘剥工人的资产,挪用工人的基金,一方面工会在司法面前保护犯罪工人,通过舆论/罢工等软暴力手段,有立场的损害司法公正性。

在片中,而吉米也因为成为这片无主之地的喉舌而得意忘形,最终招至杀身之祸,丢掉了性命。

法兰克为什么杀吉米?

吉米对工会的控制力强大,片中给了吉米四次演讲的片段,每一次都焕发支持者极大的热情,甚至出狱后还能控制相当程度的高层,即可以看出来吉米的确是拥有能力的优秀领导者,然而极其强大的煽动性和沉浸在巨大成功结果中使他忘记了,阳光背后的阴影,而对法兰克的真诚信任,使他忽略了法兰克忠诚背后的冷酷性和执行性——那是同罗素戒烟一样的冷酷性和执行性。

甚至于死前的吉米还想带法兰克离开埋伏他的木屋,这一瞬间执着相信法兰克感情的理想性,其实也正是他能成为巅峰时期二百万会员的组织领导者的原因。

理想性的背后就是过份自信和骄傲,不肯对下三滥的矮子低头与不妥协于黑手党的利益盘剥,维护工会利益而选择站在偷窃工会资金的黑手党和投机商人对面,他的死,在法兰克的宴会上,对罗素愤怒的口不择言中,就已注定了——理想性人格是有玉石俱焚的勇气的,尤其是掌握黑帮甚至于黑帮之上的“政客”极其多黑资料的前提下。

由法兰克动手,一方面是罗素的命令——纳投名状的要求。另外一方面,是利用吉米对法兰克的信任性。第三方面,是整个黑帮世界对法兰克家庭的威胁性——而法兰克看似为了保护家人而执行命令,其实很大程度也是为自保而已。

他只是让自己成为恐惧的一部分。

他害怕,所以他助纣为虐,事实上,在片尾时候,他要求神父将门留一个缝隙,就是其畏惧孤独的体现,他籍由空间的共通性来建立自己的感知的连续性,也就是说,他需要借着门缝和外界分享同一个空间,来确保自己同外界的联系,自己的不孤独。

这也是当初他同吉米越走越近的原因,因为吉米也是同样一种人,这从一开始吉米休息回套房,却故意把门留一条缝隙,到后来两人干脆睡在同一个房间的原因。

法兰克和吉米是灵魂伴侣,所以在扣动扳机的时候,法兰克其实杀的是自己的人性的一半,家庭的一半,在世界上的,一切的选择。

法兰克选择了罗素,选择了恐惧,所以他失去了身为一个人的一切——

大女儿为何同法兰克断绝父女关系?

在法兰克生第四个女儿时,片中提过,家庭经济情况拮据,大女儿在路口的商店打工(但是闯祸,被法兰克带去寻仇,法兰克在女儿的面前硬生生踩断人手)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她也直观的亲身参与父亲的暴力行为。

法兰克每次实行犯罪后,会在报纸和新闻中检视自己的犯罪成果,这一切都被大女儿一直观察并且逐步认识。

所以在影片中,法兰克杀害吉米,大女儿第一时间就认识到真相。(因为太过了解吉米对自己家庭的参与程度,以及同法兰克的感情,而法兰克得知吉米失踪的消极反应,使其察觉真相)

罗素对于法兰克是什么?

是法兰克动物性的一面,罗素对法兰克始终是友好的,就像是狼王和仆从,罗素虽然会对法兰克称呼为孩子,朋友,其实对于法兰克都是命令性的要求,他控制法兰克,两个人用葡萄酒沾面包,就像是耶稣和他的门徒,他说自己培养了法兰克,将戒指交给法兰克,为了强化契约。法兰克回应罗素,其实回应的就是自己的恐惧,他无法认识“疯乔”对罗素的挑战,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主人。

就像调查员问道:所有人都死了,你究竟保护什么?

法兰克要保护的其实只是自己。

他一直是个极度自私的人,极度袪懦的人,他的暴力性和冰冷只是因为太过弱小的心灵,被战争异化的产物,他直到最后,也没有忏悔过自己的行为,即使面对吉米的妻子,面对女儿的诘问,面对调查员的审查,面对信仰的忏悔,他甚至连好好的对自己的动物性……死前去教堂忏悔的罗素,道别都做不到。

最可笑的是,他把这一切推给了任何人,他说自己为了保护大女儿,为了保护家庭,他才弄脏双手,恶贯满盈,实际上,这只是假托的借口,而这借口其实早就被其身边人们认清,也是造成了他的晚景凄凉的事实。

影片的镜头语言可圈可点,成熟而华丽。画面质感古旧而庄重,色调上极少采取过于跳脱的艳丽,在部分镜头中充分运用宗教语言,枪击过程多数短暂利落,一方面是为了弱化节奏性——戏剧性,一方面是为了强化真实性——暴力性。

采用非常规叙事手法,用老年法兰克回忆:中年法兰克在去杀吉米旅途中———回忆法兰克/罗素/吉米如何走到此时。目的是为了使三个半小时电影充满悬疑和抽丝剥茧的思考性,使观众保持观影的活跃精力。

黑帮电影往往会有很深程度的严肃性和宗教性,因为黑帮同宗教一般,都是团结在某个理念/目的周围而产生的复杂而多元的组织,同时具备非常强大的情感张力和意志力,且对于人性的认识都过于悲观(宗教电影多依此宣杨神爱)。

《爱尔兰人》对于人性的挖掘不够深刻,对于黑帮这一人类社会的惡瘤的(非义性)批判不够,虽然着重的演绎了黑帮,工会,政治,以及隐约的点了一下背后的黑恶势力,然而这个题材下,以目前本片导演的态度——总想摆出一付相对客观视角的表现来看,导演本人还是趋于保守(不超过前人讨论程度)和回避(比较敏感的黑帮政治话题)的。

不过但是作为近年来的确可圈可点的优秀黑帮电影,使人在三个半小时的观影中一分钟不想快进的电影长诗,是值得给予高评分尊重的。

 短评

看完老马的《爱尔兰人》了,怎么说呢,他这是用《纯真年代》的方式拍了一部《教父》啊!让这群老家伙们可以借助减龄技术再次返老还童,重回那个逝去的黄金年代,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三个半小时的电影,全程配着旁白,用意识流的叙事讲一个如此长时间跨度的故事,浓缩进一个老家伙的一生,这样的故事也只有这群老家伙们做出来才这么史诗这么可信吧。Netflix愿意花这么多钱,投一部这样的电影,也算是这个时代给影迷的馈赠吧,搁在传统的好莱坞制片公司,这很难想象吧。《爱尔兰人》不同于任何一部当下的艺术电影,它是一部马丁·斯科塞斯电影!

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nyff全球首映。Al Pacino和De Nero是国宝。

12分钟前
  • MayaDey
  • 推荐

三个多小时宛如重历《穷街陋巷》《出租车司机》《教父》《美国往事》,开场逡巡长镜梦回《好家伙》+迂回长廊游弋结尾,在折叠的时间褶皱里,“时光赐我青春与死亡”,我们与他们在银幕内外一起走向共同的伟大归属——死亡。索科洛夫说:“挽歌是好的记忆,对过去的眷恋。”将这部多年磨一剑的电影称为黑帮挽歌再合适不过,也是斯科塞斯回望人生的静静凝眸;热血叱咤不再,往事定格在发黄的旧照片里,当敌友俱已归于湮灭,所有秘密的尘埃会盖在爱尔兰人所有的生者和死者身上。

1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少了《好家伙》和《赌场风云》的肆意癫狂,更多的是身不由己的无奈和人到老年的苍凉。他们都老了,and that’s okay

22分钟前
  • 你好忧愁
  • 推荐

啊啊啊!马丁斯科塞斯阿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跟我就相距十米不到啊!!阿尔帕西诺宝刀未老,依旧是二十年前的那副神韵,罗伯特德尼罗在影片中变回了年轻时的模样,眼袋松松一时让人不大习惯。想了想,一个学电影的人能跟教父相距不到十米,这辈子也值了!哎我怎么老是有这种没出息的想法。整个影片真的是属于那种回馈几十年迷影铁粉的一份大礼!所有你想看到的华丽调度和宏大场面,有起有伏的历史悬念与黑色幽默,还有影帝们返老还童般风韵犹存的卖力表演,都会让你从头到尾一眼不眨狼吞虎咽吃饱喝足。

25分钟前
  • lue
  • 力荐

踩碎手指本该给女儿庇护,却竖起了一道高墙。戴上戒指没成为权力霸主,倒成了它一生囚徒。若不是当初发动机坏掉,怎么会变成飞鸟去试探天空的高度。倘若没打赢那场官司,如何会变成死鱼在汽车里散发恶臭。我们以为在改写时代,浑然不觉在给自己掘墓。历史终会将我们忘记,但我始终记得心里的那道门缝。

26分钟前
  • 西楼尘
  • 力荐

分三四次才看完这部三个多小时长的电影巨作,好精彩的美国六十年代黑帮历史题材电影!拍得好,演得好,导得好! 导演、演员们和我一样,都是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人,经历过相同的二战之后之世界历史风云。本片重笔浓彩地把他们-美国40后一代-经历过的精彩历史时代,用艺术笔法再现出来;为后人留下了生动、形象、史诗式的记忆。这是任何一代电影人的责任和功绩。老马丁、德尼罗、帕西诺干得好,在专业技法和情怀境界上让人五体投地!反观我们自己这一二代,有多少作品对得起中国的时代和后人呢?!唉,只有长长地一声叹息。

28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力荐

吉米霍法,一个脚踩黑白两道、一手遮天到锒铛入狱最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么传奇的一个故事其实还真不是这部三个半小时史诗电影的重点,虽然我看完之后对此人兴趣大增,马上搜出许多八卦阅读。片子主角是德尼罗演的这个“中间人冷酷杀手”的角色,在黑帮盛行的年代,这样一个从不多问、感情冷漠、杀人利索的人,当然最吃得开,但黑帮道义的目的是什么?忠诚一生只落下最孤独的结局。斯科塞斯拍了那么多黑帮片,这部算是最不热血、最怀疑人生的一部,一种老去之后的凄凉和无奈令人唏嘘。电影出人意料地十分幽默,整体虽然是沉重的冷色调(摄影和场景设计相得益彰),但总体不显闷。另外还有什么比三个影帝再次同台献技更让人激动的呢?帕西诺是火一般的爆裂,德尼罗是化骨绵掌般的逐渐深入,乔佩西则是定海神针一般永远都是一场戏的主宰。都太棒了!

33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老马已经过了创作巅峰期,但仍然用最工匠的精神打造出一部犯罪史诗。帕西诺和德尼罗谁拿影帝都不稀奇。

3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最后实在是,,,太伤感了。终究,我们敌不过时间,这才是最可怕的杀手。其实这是一部老年人心态的黑帮片,相比马丁之前的黑帮作品,少了狠辣,多了些温柔与情义,以及一个时代逝去之后的感伤。片子节奏很慢,入戏更慢,前面各种铺线索,差不多一个多小时之后才真正入戏。最后一小时才真正精彩,有犯罪的紧张感,还有最后的感伤。“找我的律师”“他死了”“谁干的”“癌症”。这样的台词,真是笑过之后又难过得想哭。能重看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乔·佩西、哈维·凯特尔等人重聚,已经很难得了。

3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不出所料,整体气质与Goodfellas和Casino一脉相承:又一部黑帮史诗,3个半小时的片长一点都不觉得拖沓。但对于年近八旬的斯科塞斯来说,有了更多的惆怅和内省。而能再次看到帕西诺、佩西、德尼罗同台飙戏,尤其是在减龄特效的帮助下,简直就是视觉享受

43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力荐

阿尔帕西诺老了这件事情,让我一下子就有点想哭。

44分钟前
  • dolan
  • 推荐

于公于私,也不知道今年为什么如此的怀旧,在《好莱坞往事》中看到了惊鸿一瞥的帕西诺,在《小丑》中看到了婉若游龙的德尼罗,距离最近一次他们同框应该是11年前的《正当杀戮》,距离他们最近一次合作的小高峰也是24年前的《盗火线》,距离他们“有缘相念不相见”,最最经典的《教父2》都已是45年。有生之年,当然还奢求再次,多次看到好莱坞方法派代表的联袂,但岁月不饶人。可能,我们告别了一个又一个荣光的时代,却看不到一点点未来的曙光。索性,开启怀念吧~

46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流畅叙事下已不再是往日的酣畅淋漓,而是愈发浓郁的惆怅感。马丁对“消逝”足够坦诚,一切腥风血雨都抵不过片尾女儿对Frank的质问。原来黑帮最大的敌人,不过是平静的生活本身。

48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从听从安吉洛的指示反杀雇主开始,他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杀人灭口、炸出租车、运输军火……到最后不得不亲手杀死自己的前辈。人们叫他做什么他都照做,他没有勇气拒绝,也没有能力反抗。美国是一片大海,他就是一艘小船。他没有选择的余地,任由人们把他推到现在的位置。他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失去了女儿,也失去了前辈。牺牲了家庭,也没有圆满事业。吉米死了,罗素死了,安吉洛死了……所有人都死了。他跌跌撞撞又回到了原点,回到了当初只有一个人的时候。他似乎做过一些轰轰烈烈的事情,又似乎没有对世界产生任何影响。时间过得太快,以至于昔日家喻户晓的吉米也被人们遗忘。曾经风光显赫也只是历史的过客,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至少,当他回首此生,见识过世面,经历过风浪。尝遍酸甜苦辣,看尽人生百态。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49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演员们都是戏骨 演技出色 不过虽然用了特效把70岁老人还原年轻了 但是看起来还是岁数很大 有违和感 三个半小时真的应该拆分成两部上映 反正我是有一段坐着睡着了 美国历史对于国内观众来说带入感不强 所以得认真看才能看出名堂 如果以后有空再仔细看一遍 再来改评价吧

50分钟前
  • M1ss_茗
  • 还行

十年前,喜欢上了帕西诺,后来看到盗火线,喜欢上了德尼罗。大学里,他们以及丹泽尔华盛顿、罗克罗素等等太多,二十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片子永远给了我最温馨最窝心的记忆,仿佛那才是电影世界,熄灯的宿舍里,抱着mp4,一部接一部的沉迷在里面。现在想来,都是最美好的。老朋友们,再见真好。

55分钟前
  • 几凡
  • 力荐

“减龄”技术掩盖不了肢体表演的迟缓衰老,如同老马借“穷街陋巷”的衣钵“返老还童”重回街头传说的血雨腥风,却将更多思绪停留在了“渐渐死去”的时间洪流里。消失的霍法不再是谜,与之伴随的帮派斗争的上层建筑却永远成为了历史的阿茨海默,阶级友情的坚固纽带是面包与葡萄汁,而黄金利益的忠奸博弈是那么言不由衷。命运兜兜转转,当“好家伙”成为了“老家伙”,还未曾与沉淀下的岁月握手就已形单影只,忏悔的记忆,伤痕的幽魂,从留开的门缝涌入,模糊了弥留之际的恐惧和孤独。百叶窗后的光晕与战友都燃烧殆尽,长别离的终了是一场重温旧梦的大眠,老马将手中的枪扔进湖底,为这些新好莱坞的枭雄好汉们立了一座碑。

60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拿到1.59亿USD预算不拍漫画超级英雄,而是找来一帮样貌身材都走样老人家,用最老派的讲故事方式,拍一部三个半小时污言秽语打打杀杀的黑帮年代戏,传到网上播……当今世上,得此老马丁一人了吧!

1小时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英雄迟暮,不是他打不动了杀不动了,而是整个世界的规则都变了。从前的那些good old days, 有规则,有礼数,他们总相信“做错”的人必受惩罚,强者能去烧弱者的房子,下手狠的人会笑到最后。那时候连黑帮都在经营实业,哪家公司不用心经营股东就会抛售股票。谁知到头来黑帮/公会,那些他们以为会千秋万代的东西一下就土崩瓦解了。只有国家的军队能去科索沃烧房子,他们孜孜以求的权力如指间沙莫名流逝。世界以他们完全不理解的方式飞速变化,原来宇宙里没有规则和意义,唯一公平的、可以理解的事情原来只有衰老和孤独而已。

1小时前
  • phoebe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