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茶花女1936

爱情片美国1936

主演:葛丽泰·嘉宝  罗伯特·泰勒  莱昂纳尔·巴里摩尔  伊丽莎白·艾兰  

导演:乔治·库克

 剧照

茶花女1936 剧照 NO.1茶花女1936 剧照 NO.2茶花女1936 剧照 NO.3茶花女1936 剧照 NO.4茶花女1936 剧照 NO.5茶花女1936 剧照 NO.6茶花女1936 剧照 NO.13茶花女1936 剧照 NO.14茶花女1936 剧照 NO.15茶花女1936 剧照 NO.16茶花女1936 剧照 NO.17茶花女1936 剧照 NO.18茶花女1936 剧照 NO.19茶花女193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3 02:00

详细剧情

  巴黎风尘女郎玛格丽特约见华维尔男爵却与青年亚芒认识。后俩人在书店相遇,玛得知亚芒每天送花探病,深受感动邀其参加生日宴会。亚芒见她强颜欢笑更加怜惜,遂对她示爱。当晚男爵回来亚芒吃了闭门羹,懊悔之余斥责她无情,请求父亲资助他出国旅行。玛赶去见他并互吐心意,玛同意和男爵分手随他到乡下调养身体。亚芒父亲劝玛放弃亚芒,玛因真心爱亚芒,为其着想,骗亚芒与其分手。几个月后亚芒与男爵及玛在赌场相遇,不料亚满大赢,叫玛随他走,玛拒绝,亚芒盛怒之下加以侮辱,并与男爵决斗,男爵受伤,亚芒畏罪潜逃。玛深爱亚芒,却拒绝任何资助,病情加重,待亚芒了解真相玛已撒手人寰。

 长篇影评

 1 ) 她注定是要在痛苦中行走的— —皎白的茶花女

她不断询问着,抱歉要怎么拼写。然后她辛苦的写出一封信,却自己撕碎了它。



整部影片的主题是爱。爱是创作物最永恒的主题。不管是什么作品,似乎都在宣扬。但是真正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似乎很难遇到。

爱是飘渺的吗?是么?我无法回答,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感情是洁白无瑕的,是纯粹的。爱这个东西在生活中似乎很容易被左右,利益?金钱?权利?自私?像是有也像是没有。这些只有自己的心知道。既然得不到或是无力拥有这个纯粹的东西。又从何而来的评价和论断呢?

因为有了这些矛盾。得不到又渴望得到,对其鄙夷却像一探究竟,懵懵懂懂一无所知故而对其向往。加上才华横溢的创作者们敏感的心和曲折的思想历程。爱情这个神圣而高洁的主题,成为诸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永久的核心。它或许是主角,或许是配角,也可能是若有若无的存在。但它确确实实就在那里,不会逃避,也不会张扬,它陈静而热烈,内敛而浮夸。它源自思想和人性。在生活的土壤中扎根,汲取情感作为露水,享受着物质的阳光。长成了不易探知而万分美好的形状。

茶花女原著无疑是一部极其优秀的爱情作品。小仲马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描绘的淋漓尽致。小说开头以玛格丽特的遗物拍卖会开头,“我”从那里得到了一本书。一个疲惫的年轻人匆匆的找上了“我”,愿意出钱赎买回这本书,由“我”的探知心作为引导,一步一步的通过年轻人的诉说揭开这个故事。

电影则是按照时间线发展这个故事,叙事流畅,但相较之原著做了不少改动,使之肤浅了不少。原作的批判资本主义和拜金主义的精神内核的存在感也颇为薄弱,选择让男爵作为经济来源,抛弃掉了公爵。让这个凄美故事变得俗套,还真有几分网络小白文的霸道冷酷总裁和“你要多少钱才能离开我儿子——我不要你的臭钱我们是真爱”的意思。

巴黎上层的生活对于以我为首的乡巴佬是如批了层薄雾轻纱一样得神秘优雅的。但在影片里则是聒噪的有些过分。几处场景热闹的简直像是酒吧单身男女party。喧闹的音乐,花哨的背景。暧昧迷人的波光眼眸在这样的场景下着实失色了不少。


尤其是最后的结局,玛格丽特孤独的在病痛的折磨着死去,而电影中则是在阿尔芒的怀抱中死去。虽然都让我贡献出了不少眼泪,并且深感爱情可贵。但是悲剧色彩无疑大打折扣。

以我的眼光来看,影版风尘女子玛格丽特较之原著虽软弱虚荣了些,但嘉宝的演绎还是十分出彩的,她的脸庞与书中的茶花女完美吻合,若天使带着洁白的羽翼降临。如同茶花一般美丽。玛格丽特作为电影中心,嘉宝的表演无可置疑,她展示茶花女由原来的奢靡堕落,讽刺沉沦,面对告白的质疑,到不由自主的感动,索取钱财的卑微又优雅,沉浸田园的欢愉美好,再到狠心别离的挣扎诉求,重面爱人的纠结惭愧,侮辱时的脆弱纤细,重病的奄奄一息,直至死亡。这一生都是悲剧。

“那些没有接受过'善'的教育的女人,上帝总是给她们指出两条路,一条通向痛苦,一条通向爱情。”

玛格丽特起初是不相信爱情的,当她听到阿尔芒的父母亲携手幸福走过三十年时,她的表情悲戚而孤独。我无法体会她的想法,一个貌美的乡下女子,靠着身材和脸蛋跻身上流社会,却身染病痛。依靠薄情贪欢的男人生活,和一些虚情假意的朋友和债主嬉戏。整日周旋于那些贪恋美色而并不真诚的男人中,她如何相信真正的爱情?

她已经在痛苦的道路中步履蹒跚。
但是她又找到了另一条路——爱情。

她注定是要在痛苦中行走的。
那乡村田园的山色花影,蜂鸣蝶声。不过是粼粼波光中的一场大梦。
待到太阳落山,万物归一时。
便只剩下一潭死水。

无人光顾。

 2 ) 1936年的『茶花女』里一段对白以及另外一些故事...

“一个人怎么能基于瞬间的爱情改变人生,建立新生活呢?况且那是你强迫我闭上眼睛。” “那就闭上眼睛,说好。我命令你。”

“好的,好的,好的...”

  
“我想要一套小小的房子,里面只有我和你。小小的,很充实。灯光有黄色的橘色的,很温暖很温馨。沙发要暖暖的,也要橘子色的。床,也要软软的,宽宽的,也要橘子色的...”
“呵呵 两个大橘子。。。”
“我们吗?”
“是啊~ ”
“恩,我们会变成全世界最胖但最最快乐的橘子...”


“我们经常会有一种孩子般的快乐,而要是只有让这种快乐保持下去,才能使得到这种快乐的人更加幸福的话,去摧毁这种快乐就太恶毒了。”

欧阳应霁有一本书叫『两个人住』。
刘若英有一本书叫『我想跟你走』。
曾经有一个叫小仲马的法国男人写了一部夺去不少人眼泪的小说『茶花女』。
曾经有一个英俊优雅的男演员Robert Taylor终于在『魂断蓝桥』中成为我们的梦想.
他在雨中抱起我钟爱的Vivien的那一幕画面,曾叫多少少女心驰神往。
但现在才发现,作为阿尔芒的他,原来还有另外一种味道。

那时候的他才刚刚展露头角,那么年轻,那么温柔,那么孩子气,叫人不忍心离开不忍心舍弃,甚至愿意为之义无返顾的放弃一切,一切,不去想未来,只要能平平静静的与他住在一起。

别人笑我傻,笑我疯,笑我怎么能为爱如此不理智的痴狂,爱情和安稳富裕的生活比起来是多么廉价的东西。

是啊,我也一遍一遍的问着我自己。现在的自己还是自己吗?我怎么变得如此疯狂,如此的不现实?

可是,你还是来了,你把眼泪重重的落到了我的手心上。你肯定的说你会永远照顾我,爱护我一辈子。说的时候,我看见一双坚定而痴情的眼睛。

于是我想明白了,原来你就是那个真心爱我的,也是唯一爱着我的人。而我,天啊,我这个从来不曾爱过谁的女人,从来未曾触碰过爱情的女人,现在居然爱上了你。
爱上了你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孩子,没有钱财也没有权势仍要接受父亲财产支撑生活和开销的孩子。

你说跟我走吧。我哭了,轻轻昂起头,认真而含情的望着正期待着我肯定答案的你。我说,好的,好的,好的...

那时候的我,脑子是空的。除了你,还是你;除了爱情,还是爱情...

但我仍然预知到了无可避免的未来。

你终是要离开。带着怨恨,带着误会,带着不解,带着痛苦,离开一个多愁善感的女人,一个神经质的女人,一个有病的女人,一个忧郁的女人,一个快乐的时候比痛苦还要悲伤的女人,不再回来。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但我终于还是得到了爱。这样的爱,是我想要的。这样的你,是我想爱的。

我爱了,你也爱过我,那么热切,那么深刻,那么不顾一切...

呵呵,这就够了。够了,不是吗?

你说不会再让我落下眼泪。但我现在还是为你落泪了。不,不,不是因为悲伤,不是因为痛苦。而是因为满足。相信我,我真的满足了。你知道,我从未曾欺骗你。

亲爱的,谢谢你曾经爱过我,爱过象我这样的一个女人。

即使明天就将死去,我也会眼眶含雨,面带微笑,捧着你曾经的还有我一生的爱,满满的爱,走进天堂。

 3 ) 孤独女神-葛丽泰·嘉宝 Greta Garbo

抽象表现主义大师波洛克曾说过,
“我一生中只有三次恋爱的感觉,遇到嘉宝是其中一次。”

无论是电影还是生活中,嘉宝给了无数人恋爱的感觉,
而她对爱情却一直淡淡回应:
“爱情,当然,我曾想爱过,谁没有恋爱过?
结婚,我说过好几次了,我不知道,我喜欢孤独,
我不喜欢总和人呆在一块儿。 ”

嘉宝讨厌采访,痛恨人群,她宁愿躲起来。
于是她就像一只精巧的蜂鸟,
轻轻的在人们的心头盘旋了一下,就飞走了。

 4 ) 出戏

Marguerite Gautier: Does your father love her very much?
Armand Duval: Of course.
Marguerite: Why? They must’ve been married a long time.
Armand: Nearly 30 years.
Marguerite: And they loved each other all that time?
Armand: Yes. You sound as though you didn’t believe it.
Marguerite: It’s hard to believe that there’s such happiness in this world!
Marguerite: You have never known love to last, Monsieur?
Monsieur Duval: Never, when it was unsanctified by marriage, unblessed by children or social ties.

– ‘Camille’ (1936)

  1936年12月12日,改编自小仲马《茶花女》的电影《茶花》(Camille)在加利福尼亚棕榈泉首映。[1]

  Greta Garbo饰玛格丽特·戈蒂埃(剧中人物译名依王振孙小说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下同)。1925年,20岁的Garbo离开瑞典和她的瑞典男友孤身抵达美国东海岸,不谙英语。1936年的她年过三十,大概最终结束了10年前开始的与男演员John Gilbert来来回回的爱情。在她初涉好莱坞的日子里,他给予了她莫大的帮助,教她明星做派、社交应酬、应对老板。他无数次地求婚,她无数次地同意却又在最后一刻反悔。“我担心他对我指手画脚成为我的主宰,我总想当那个主宰者。”除此以外,她和不同的男人、女人有着或长或短的情缘,散见于不同人的回忆文章、传记和书信。她未婚无子,1940年代初息影后收藏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艺术品——包括雷诺阿、康定斯基等人的画作——全部作为遗产由侄女Gray Reisfield继承。1905年,她出生于一个典型的工人阶级家庭——她的父亲从事着各种体力劳动,清扫街道、贩卖杂货、工厂打工甚至屠夫助手。她14岁时,父亲因西班牙流感医治无效去世。同年,在百货商店工作的她受到注意开始充当服装模特,并进而得到导演注意获得了学习表演和出演默片的机会。[2]

  Robert Taylor饰阿尔芒·迪瓦尔。他时年25岁,几乎刚刚与米高梅签约。随后继续在影视行业工作了超过30年,直至1969年因肺癌病逝于加利福尼亚圣莫妮卡。1936年,他刚刚开始与女演员Barbara Stanwyck的恋爱。他们三年后结婚,并于1951年离婚,无子。1954年,他与相识两年的德国女演员Ursula Thiess结婚,两人育有一子一女。婚后,Ursula淡出影视圈,一心料理家务、陪伴他工作。他去世前数月,Ursula与前夫所生一子因吸毒过量于洛杉矶一处旅馆去世。[3] [4]

  Lionel Barrymore饰迪瓦尔先生——阿尔芒之父。他时年58岁。电影上映后的第13天,他的第二任妻子Irene Fenwick死于神经性厌食。次年,他视同义女的Jean Harlow病逝,殁年26岁。1904年,他与第一任妻子Doris Rankin结婚,两人育有二女,先后于二岁及一岁时夭折。次女夭折五年之后的1922年,两人离婚。他一直工作至1950年代。1954年因心脏病,病逝于洛杉矶,终年76岁。[5] [6]剧中,年轻的玛格丽特问他,“您难道从来不知,爱情可以长久吗,先生?”他说,“从来不知,当它被婚姻的日常琐事亵渎,被子女的不幸和亲友的纷扰裹挟……”

  导演George Cukor,时年37岁。他的同性恋身分是好莱坞公开的秘密。1935年,他的家刚刚重新装潢,并成为好莱坞同性恋者的聚会场所。1983年,他因心脏病死于洛杉矶。女演员Frances Goldwyn视他为一生挚爱,1976年临终前在自己和丈夫的墓地附近为他预留了一处空地,而他最终也安葬于该处墓地。[7]她和阿尔芒一样,没有亲自赶上那一天。

  剧中,阿尔芒轻松地向玛格丽特介绍自己的父母,相亲相爱30多年。玛格丽特说,“难以置信,在这个世界,有如此幸事。”

  1930年代是默片向有声电影过度的时代。《茶花》剧组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来自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年轻人,在这个产业的年轻时代聚集到好莱坞,在人类有声电影的开篇章节里留下了自己的声音和青春勃发的样貌。将近100年过去,他们被后人贴上幸运或不幸的标签,长眠于世界各地的墓地之中。

  大概只有回顾如此早期的电影,才能产生如此厚重的历史感——一切尘埃落定——他们没有人,再会对任何人说起任何经意或不经意的逸闻趣事。相比于不知后事如何的阿尔芒,他们的故事却都已落幕——似乎没有一个,是关于玛格丽特口中“可以长久的爱情”。


[1] Camille (1936 film) [EB/OL]. (2018-10-05) [2018-12-11]. //en.wikipedia.org/wiki/Camille_(1936_film).

[2] Greta Garbo [EB/OL]. (2018-11-26) [2018-12-11]. //en.wikipedia.org/wiki/Greta_Garbo.

[3] Robert Taylor (actor) [EB/OL]. (2018-11-18) [2018-12-11]. //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Taylor_(actor).

[4] Ursula Thiess [EB/OL]. (2018-12-08) [2018-12-11]. //en.wikipedia.org/wiki/Ursula_Thiess.

[5] Lionel Barrymore [EB/OL]. (2018-12-02) [2018-12-11]. //en.wikipedia.org/wiki/Lionel_Barrymore.

[6] Irene Fenwick [EB/OL]. (2018-04-14) [2018-12-11]. //en.wikipedia.org/wiki/Irene_Fenwick.

[7] George Cukor [EB/OL]. (2018-10-11) [2018-12-11]. //en.wikipedia.org/wiki/George_Cukor.

 5 ) 说说电影相对原著的一些改动

  大约是之前期待过高的原因,第一眼看到嘉宝,没有想象中的惊艳;第二眼看嘉宝,又觉得不如的赫本优雅,嗓音也嫌低沉。一直看到全剧终了,才感到她演的玛格丽特的确让人念念回想。后一半电影时都在跟着她心碎。因为不想太动感情甚至哭泣,我在看几个场景时甚至不得不停下电影,故意和妈妈强颜几句玩笑,才能接着看下去。只是在她临终而阿尔芒竟然出现时,我不由狠狠吐槽:若要虐,请深虐——不如让她在绝望和孤独中死去吧,怎么改了个这么仁慈的结局!虽然玛格丽特最后和阿尔芒相见、互相倾诉着死去这幕,褒曼演的好极了,动人极了——可是这样一改,的的确确是不如原著虐了。这个软弱的姑娘是在幸福中死去的。

  当然,要阿尔芒如同原著而大段大段念出玛格丽特的日记,的确是不合理的,这是电影手法的局限。可是我纯粹从艺术表现力而比较,认为书本更胜一筹。

  还有几个地方,我对剧本的改动不满意。原著的玛格丽特讨厌男爵,她就请他滚蛋;她奢侈的生活主要是靠一个真诚地把她当做女儿的老公爵维持的。可是电影版的玛格丽特为着要奢侈的生活,是连自尊心都一起卖给讨厌的男爵的。褒曼听着阿尔芒的门铃却俯在钢琴上向男爵强颜陪笑的那一幕演的真好——可是真心没法喜欢一个这样的玛格丽特。若阿尔芒一见钟情后苦苦追求的只是这样的茶花女,那我真是要同情这份感情了。

  第二个不喜欢的改动是阿尔芒父亲劝玛格丽特放弃阿尔芒的改动。电影改编中,玛格丽特是为了阿尔芒前程着想而放弃了这段感情;那说明她内心还是相信,远大前程到底是比感情更重要的。可是原著中,玛格丽特是为着成全阿尔芒妹妹的婚姻,才答应放弃阿尔芒的。如果阿尔芒的家庭为着自己破碎——阿尔芒深爱的妹妹为了自己而痛苦——玛格丽特是不能忍受这样的痛苦的,哪怕为着爱情也不能。如果知道阿尔芒的亲人为着他们的结合而痛苦终身,善良是不会允许她享受与阿尔芒在一起的幸福的。书中,她临终的那一点安慰也是阿尔芒父亲在她重病中曾看望她,安慰她;于是,她知道自己的牺牲没有白费。电影既然同样想表现这个父亲是诚恳的,相信并了解玛格丽特是付出了牺牲的,那么他在玛格丽特病危时至少该去看看她——可是电影没有费神顾及到这一点。

  所以,总而言之,电影中玛格丽特的整体形象和原著里是不同的。嘉宝演的玛格丽特更虚荣些;不相信感情,只相信金钱;靠给冷酷的人低眉做玩物,来维持巴黎的纸醉金迷。她唯一的优点就是心软善良。终于遇到了唯一一个真诚的追求者——阿尔芒后,受了感动而变卖财产与他到乡下生活。但听了阿尔芒父亲的劝阻,为了阿尔芒的“前程”,又放弃了这段感情,几乎自杀般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个玛格丽特的形象比起原著更软弱——一个心地单纯但虚荣的女孩子,因为对感情没有真正的信任,而痛苦、软弱。阿尔芒则是一个单纯的傻傻的男孩子,莫名地痴情,莫名地被抛弃,最后又莫名地发现他所爱又深爱他的女孩为着自己莫名其妙地死去了!——依我看来,他们两个都是弱者,都在深深自卑着:玛格丽特为了自己的地位,阿尔芒为了钱。这正是他们悲剧的原因。

  如果这部电影再进行下去,我觉得“很久很久以后”,这个阿尔芒该与一个门当户对美貌贤良的女孩结婚,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地位和未来,只有在某个闲暇时分,卧在躺椅上,或许会想到了玛格丽特而长叹一口气。而原著的形象可要更有硬骨——玛格丽特还不曾遇见阿尔芒时,就只愿见她愿意见的做情夫;她爱上阿尔芒后,确定的心意不会因为地位财产这样的东西改变;她与阿尔芒辞别后会最光芒四射地在整个巴黎旋转——舞蹈——大笑——杀死她的绝望和孤独,连同她自己:这才是茶花女。

(后来2015年初夏,伦敦还挺冷,又在西区看了茶花女的歌剧。那有名的祝酒歌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一般的热、艳、绝望。不过当时对这个故事有了点新的感想。茶花女的爱情是场青春的爱情故事;两人靠的是单纯的狂热,一派痴心,互相怜惜。过去看了感动,现在感到怜悯。

还记得观剧时,我邻座的姑娘不出声地哭了好多回,她的男伴几次伸手来相握、安慰。剧终灯光一亮,才发现不是小姑娘,两位的头发都已灰白了,互相挽着慢慢走出去。)

 6 ) 我的心已经不习惯幸福

即使没有色彩,却仍旧能读懂眉目中、脸庞轮廓中经传的悲喜。原来她是融入自身而演绎的,随性的生活,选择自己所爱的生活,得罪于人又如何,抛弃一切又如何。爱憎过于分明的女子是可悲的,但是明明内心爱憎分明,但是却为着生存不得不假装不是那样清醒,更是悲恸的。终究还是逃不过那个时代所谓的道德,本已不堪的心还是要遭到羞辱,难道注定女人是不应该被好好理解的。虽然结局没有忠于原著,但是却偏偏喜欢她最后的那句:我的心已经不习惯幸福,我希望能活在你的心里,这样别人就不会看见我了。出落为受人追捧的妓女,表面享受热闹的繁华,逃不了也离不开,因着内心太过孤独,既然没人理解没人读出,还不如同世人一样置自身于喧闹的假象,至少让人知道自己本是快乐的。真正的自己是不愿意被人随行的,是不希望有太多人陪伴的。又想起那句悲伤不已的话语: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又有多少人应了这句话呢?我的心已经不习惯幸福,寂寞如影随形,刻入骨子里的凄凉。

 短评

纯洁心灵·逐爱巴黎资本社交圈,最为感触的是一位不相信爱的恐婚女为爱悲伤而死,在相信了爱的无私、善良、忠诚后又被现实打回冷宫。她的名字叫玛格丽特,她的死只因纯洁善良。葛丽泰·嘉宝和罗伯特·泰勒用情很深,演到前胸贴后背的程度,非常令人入戏。P.S. 罗伯特·泰勒帅出天际,20世纪好莱坞男主怎么那么有气质,大油头一梳全都无解!

5分钟前
  • 岛马
  • 推荐

怎么说呢,嘉宝无论口音,姿态都显得优雅,美丽,高贵。但是和我小时候读的原著时给我留下的女主的形象有区别。以前觉得女主是脆弱的,略带病态的艳丽的病美女形象。但嘉宝呈现出那种贵族气质则与之相去甚远,显得富于涵养和礼教。哪怕情人间的挑逗丝毫没有路柳墙花的轻浮感。还有不知道为什么男女主看起来像姐弟,这有点令人出戏。不知是不是因为年代久远让我对原作女主的印象产生了偏差,看来有必要好好重温一下小说。

9分钟前
  • YUR_iCa
  • 推荐

两个男人都不爱她,男爵花钱买占有欲,亚芒误会她爱钱时瞬间反目成仇当众羞辱她。只有她病重时那个默默看她,给她往钱袋里塞钱,瞒着她亚芒回来却没来看她的事实的男人,才是可以托付的好男人。

13分钟前
  • 开树的花
  • 推荐

我突然间懂得了那个年代的布光构图表演音乐和故事设置 就是一场梦

16分钟前
  • Memento Mori
  • 推荐

“一个人怎能基于瞬间的爱情 改变人生 建立新生活呢” 最悲哀而讽刺的是 一个原本不相信爱情的风尘女 最终却死于爱情 看的过程中 中文字幕永远慢半拍 看得好心累 真希望自己还保有上学时的英语水平

20分钟前
  • 懒懒
  • 推荐

He is a man with puppy eyes I adore. She is a woman with the sparkle I admire. 喜欢男演女演的气质,才发现魂断蓝桥和大饭店里喜欢过他们。看来我的品味十年如一啊。

25分钟前
  • vanvan
  • 力荐

乔治库克这一版的翻拍明显是美式的,有着好莱坞黄金时期大制片厂的风格印记,大量穿插的踢踏舞带有百老汇及爵士乐的遗风,华丽的摄影棚布景。导演同样保留了小仲马的文本台词。又见那个时代典型的“银幕接吻”。虽仍有仍旧有舞台剧表现形式的痕迹。却也同样作为默片向有声过渡期的历史见证不可忘

29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推荐

最后嘉宝把茶花挂在腰间的样子真美,真让人心碎。

30分钟前
  • Marty McFly
  • 推荐

黑白时代的经典。同意某条评论说的:只有她病重时那个默默看她,给她往钱袋里塞钱,瞒着她亚芒回来却没来看她的事实的男人,才是可以托付的好男人。

33分钟前
  • 大-燕-威-王
  • 力荐

茶花女是我读过的第一部世界名著,当年读得撕心裂肺。如今用电影重温,已经没有了那份感动。不是电影不好,是我已不再年轻,爱情变得无足轻重;嘉宝不错,演活了玛格丽特;这个故事在中国,有个喜剧的版本,叫《卖油郎独占花魁》。

34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Robert Taylor多么年轻!

39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宴会过后,她百无聊赖的问他知不知道她最怕什么,他懵懂的说不知道,她慵懒的笑了“我最怕厌倦”

44分钟前
  • 许多多
  • 力荐

罗伯特泰勒当时和嘉宝比,有点嫩,有点姐弟恋的意识。茶花女处于爱情时的欢乐,失去爱情时的无奈绝望,嘉宝处理得都很好。嘉宝太有魅力了,那张脸,真得超越了性别。莱昂内尔演得父亲,很真实,也有他的无奈。他求茶花女放弃那段,两位演员算是飚戏吧,很精彩。

45分钟前
  • 我们在一九八四
  • 力荐

嘉宝真是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冷艳啊,看见她就像看见冰山。“我的心,不习惯幸福。也许,活在你的心里更好,在你心里,世界就看不到我了……”真是很杯具啊!PS:罗伯特泰勒真是很帅很帅啊,帅过他在魂断蓝桥。

46分钟前
  • Kueen
  • 力荐

14岁第一次读到茶花女病死时,还没合上书就开始大哭。玛格丽特也从此成为我对十九世纪巴黎女人的想象源本。葛丽泰嘉宝其实并不符合我脑海中的那个茶花女。嘉宝的美接近于神性,隔绝欲望,与所有的人间情爱都保持着距离。而玛格丽特是不乏热情的,她的疏离其实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单纯和悲观。阿尔芒点燃了她对生活的热情,也是同样的原因让她选择了熄灭这火焰。罗伯特泰勒真的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第一美男子,两部经典足以让他留名青史。

48分钟前
  • 花落花开自有时
  • 力荐

原来我小时候看的连环画来源于此,最迷人之处莫过于看一个最初不相信爱情的可怜女人最后如何死于爱情。

51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嘉宝真的很有魅力,演技也好。

52分钟前
  • 宏大哥
  • 力荐

风尘中多奇女子,这种浮华生活离我很远,嘉宝扮演的茶花女却是各色女人中最打动我的

53分钟前
  • 一灯
  • 力荐

幸亏玛格丽特死了

55分钟前
  • L***
  • 力荐

罗伯特泰勒在《茶花女》里可是大帅呀!不是张大帅,是真大帅。而且声音还那么有磁性(好莱坞最磁的?)。嘉宝呢,感觉三十年代后半段就已经开始显老了,眼角下垂…

58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