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未麻的部屋

动画片日本1997

主演:岩男润子,松本梨香,辻亲八,大仓正章,秋元羊介,盐屋翼,堀秀行,筱原惠美,江原正士,梁田清之,古泽彻,新山志保,古川惠实子,原亚弥,三木真一郎,山野井仁,田野惠,长嶝高士,陶山章央,细井治,远近孝一,本井英美,保志总一朗,谷山纪章,北野诚,南香织,商店一野

导演:今敏

 剧照

未麻的部屋 剧照 NO.1未麻的部屋 剧照 NO.2未麻的部屋 剧照 NO.3未麻的部屋 剧照 NO.4未麻的部屋 剧照 NO.5未麻的部屋 剧照 NO.6未麻的部屋 剧照 NO.13未麻的部屋 剧照 NO.14未麻的部屋 剧照 NO.15未麻的部屋 剧照 NO.16未麻的部屋 剧照 NO.17未麻的部屋 剧照 NO.18未麻的部屋 剧照 NO.19未麻的部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12:42

详细剧情

当红三人少女偶像团体Charming Bird面临解散,核心成员雾越未麻在事务所的安排下不得不退出团体,转型成为一名电视剧演员。万事开头难,对于偶像歌手转型而来的未麻尤其如此,她在工作中承受着压力,闷闷不乐。与此同时,各种恐吓信不断、经纪人田所先生遇袭以及以自己的口吻在网站上写日记的神秘人都让未麻焦虑不已,恍惚间她甚至看到另一个自己。  未麻的苦恼无人知晓,贪婪的田所甚至同意剧组的剧本,要求未麻出演一场尺度极大的强暴戏。这次演出成为未麻演艺事业的转折点,她的出镜率开始攀升,甚至还拍摄了裸露的写真。与此相对,电视剧编剧涩谷和曾给未麻拍下裸照摄影师村野接连遇害。未麻的生活变得混乱不堪,真相究竟如何?  本片荣获1997年亚洲奇幻电影节最佳亚洲影片。

 长篇影评

 1 ) 镜中之镜——解析《未麻的部屋》及纪念今敏去世十周年

今敏这个名字,光芒闪烁。在动画界人才辈出的日本,他也堪称天才中的天才!

今年8月24日,是日本动画电影大师今敏导演去世十周年的日子。台湾最近也会在影院重新上映今敏导演的长片处女作《未麻的部屋》,作为纪念。

作为动画片导演,今敏作品不多,长片只有《未麻的部屋》、《千年女优》、《东京教父》、《红辣椒》四部,还有一部剧集《妄想代理人》。然而这四部动画长片,每一部都是极具天才性的经典之作!

今敏的动画片,与大友克洋、押井守、宫崎骏等日本动画宗师都有所不同。他的作品全都是面向成人的,角色或者在诡异的梦境与模糊的现实之间穿梭(《未麻的部屋》、《红辣椒》),或者化身不同的影视形象穿越千年追寻旧梦(《千年女优》),又或是几个奇怪的边缘人抱着一个婴儿行走在迷离的东京大都市(《东京教父》)……其想象力之奇崛,对现实批评之大胆深刻,对世界本质与人心之挖掘呈现,让观众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这些动画片精致细腻,叙事流畅,故事峰回路转;惧的是其主题深邃,直指人心,于无声处听惊雷,看完影片,往往觉得现实世界的青天白日忽然变得阴晴不定,恍惚中不知是庄生梦蝶还是庄生即蝶……动画片有此抽骨拔髓、惊心动魄魅力的,实在没有几部!

所谓出道即巅峰,今敏的处女作《未麻的部屋》已经将其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影片前半段不过是个娱乐圈新人试图从偶像转型到演员,遭遇奇怪粉丝骚扰的故事。随着故事深入,主角未麻越来越陷入幻觉之中,似乎自己成了分裂的玩偶,一举一动都被别人掌控着。

今敏自己都承认,《未麻的部屋》是一部艰涩的动画片。它的主题和意向都非常丰富。

首先,影片通过艺人未麻、成为经纪人的过气明星留美、未麻的粉丝马脸怪人等人,展现了娱乐圈中偶像—粉丝的关系:留美通过扮演未麻,控制了极端粉丝马脸人;经纪公司又通过“培养明星”的名头,让未麻接大尺度的强奸戏,拍裸体写真——这实质上是对艺人的消费和控制;极端粉丝则以跟踪、威胁、建网站曝光艺人隐私等等手段,对艺人进行精神上的控制和道德绑架。经济公司/制作方、艺人、粉丝之间,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环,互相依赖,互相控制。其结果,就是人的本性迷失、扭曲,变成了某种社会符号,成为了资本或他人的附庸。作为一部23年前的动画作品,不得不说其认识深刻、超前。

影片还涉及到了多重人格以及人的扮演性问题。留美曾经是个偶像艺人,年老色衰只能当起经纪人,她内心渴望扮演未麻的角色,重新体验一次当红偶像的感觉。于是,留美人格分裂,自以为自己是真正的未麻,而现实里的未麻已经放弃了偶像的身份,慢慢成为留美想要消灭的对象。同时,转型演员的未麻也面临着双重生活的困扰:她内心里还是想唱歌,但在现实中却只能不断接大尺度的影视作品,精神世界不断受到挤压和侵入,最终接近崩溃的边缘。在娱乐行业中,明星/偶像本来就是扮演出来的,具有虚拟性的形象。未麻正是不断在虚假的外表和真实的内心之间纠结,无所适从。

《未麻的部屋》以大量戏中戏的形式来展现角色的多重性格。比如影片一开始,就是一段影迷见面会:电视剧《电脑战士》的现场表演,有的影迷认为现场跟电视上演的完全不一样。这就带出了表演与现实的关系、观众对角色的想象等等话题。另外,未麻在影片中拍摄的影视作品名为《Double Bind》(下面简写做《DB》),这个片名来自心理学上的概念“双重束缚”,指的是一种无所适从的两难境地,例如母亲一边对孩童说“我爱你”一边扭过头去不理睬他,孩子就会感到“双重束缚”。这也是造成精神分裂的重要原因。在拍摄《DB》时,未麻及其他角色说出的台词和故事情节,与影片本身的现实形成一种互文的关系:拍摄DB时,未麻的第一句台词“你是谁?”即暗示出了她的迷茫心态,越来越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在做什么;《DB》中的未麻,饰演一个多重人格的女孩高桥阳子,杀死了自己的姐姐高桥里美,取代姐姐变成了模特,自己的人格则消失了——而在动画片中,未麻开始说的台词,不是DB剧中名字,是自己的真名“雾越未麻”,交代的身份也不是剧中的模特,而是现实中自己的身份:演员。这种现实与虚拟模糊交织的手法,令影片产生了极大的惊悚吸引力,也令影片信息量剧增。今敏的作品,影片中的内容往往只是冰山一角,隐藏其后的背景、线索、角色的真面目等等,才是令人痴迷的内容。

在今敏的访谈中,他曾提到过,自己非常喜欢对立性的概念,比如黑与白、幻想与现实、真与假等等。《未麻的部屋》用到了很多镜像的手法,去展现这种对立和统一。影片中出现了大量的镜像画面,比如镜子中的自己、凝望窗外的角色、车窗中映出的倒影、鱼缸前的自言自语等等。这些镜像,往往同时意味着真实和虚幻的存在:它即是未麻内心时刻的真实投射,是她孤独的自我;同时也是幻想中能够摆脱束缚的另一个我:更本真的“本我”能够释放出来的机会——更有意思的是,未麻的本我,同时也是留美扮演的人格角色。原本应该更真实的本我,就这样在镜像中被留美的邪恶与疯狂取代,导致未麻“自我”痛苦不已,“本我”又被篡改和污染。影片的结尾转折有些过快:留美疯狂地想杀掉未麻,失败后准备投向开来的汽车寻死,却被未麻所救。影片结尾,映射在车子反光镜中的未麻对着观众说:“我可是真的哟。”今敏通过又一个镜像镜头,去提醒我们,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大团圆结局。未麻并未因为抛弃过去的自我,变成真正的大明星,就得到了救赎。这也是本片英文片名的多重寓意所在:《Perfect Blue》既可以理解为“完美的蓝色”——影片结尾出现了全片中唯一一次晴朗完美的蓝色天空;同时,它也可以被翻译成“非常忧郁”,象征着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分辨自己是身在现实还是情陷幻境!

《未麻的部屋》写的是镜中之镜,梦中之梦,窥视中的窥视,幻想中的幻想。这是今敏导演留下的伟大遗产。然而,我们真的能从梦中醒来吗?从镜中窥见真实吗?影片中有句台词“幻想是不可能变成现实的”,这难道是今敏的真实想法吗?

PS.达伦·阿罗诺夫非常喜欢本片,他把未麻泡澡的片段以同样的镜头用在了自己的影片《梦之安魂曲》中。但今敏曾在节目中表示,他并未收到过达伦付给他的版权费。达伦后来拍摄的《黑天鹅》也与本片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未麻的英文是Mima,黑天鹅主角的名字是Nina;两部影片都涉及到多重人格、幻想与现实的模糊、表演舞台与真实等等内容。

 2 ) 在今敏的作品中,《未麻的部屋》的剧作表现处于什么水平?

很少给电影5分,本意是4.6分,但豆瓣没有这样的评分机制,所以打了五星。

这是唯一一部看完一部,嫌不过瘾又看了一遍的电影,正如导演今敏所说,你可以任意解构这部电影,如果一部电影容许观众有各种解构,已经不能用优秀二字来评价了。

就拿大部分国产电影来说,有的基本没有解构空间,因为它太直白太粗暴,有的甚至沦为说教,不停输入自以为是的观点,用填鸭式的方式贩卖可怜的所谓主题、情怀。

这部电影里有《穆兰赫道》的影子,这么说其实并不准确,毕竟这部电影是在它之前,梦中梦的结构,又可以看作最早期的《盗梦空间》,不过这个造梦师是精神分裂而已,她凭一己之力创造了一个非凡的梦幻世界,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随着梦境的深入,不断地加入新的人物,这个梦境越来越不稳定,主角搞不清,连带着观众也蒙圈,但它的主题丝毫不糊涂的,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子在遭遇强暴后陷入多重人格精神分裂的故事。

那么问题来了,谁是本体?

个人认为本体是高仓阳子,也就是未麻参演的角色名字,这个角色杀死了模特儿姐姐,继而取而代之,但这是主角的本名。

再说未麻,未麻是阳子虚构的人物,虚实是怎么界定的吗?在《盗梦空间》有一个陀螺和音乐作为虚实的分界线,同样的这部电影里,每当地铁呼呼响过,这是在提醒观众,这才是现实。

从一开始未麻和另外两个女孩献唱,这就是阳子虚构的场景,彼时的她正坐在地铁上听音乐,而音乐正是CHAM这个组合的主打歌,从下面的观众嘀咕声中得知,未麻是小丽出了事故后顶替她得以加入的,但实际上另外两个成员就是小丽和雪,在开唱前紧张得不行的她,反而另外两名成员就沉着得多,因为CHAM组合根本就只有两名成员,这个烟雾弹放得好大呀。

在舞台上,我们可以看到未麻位居C位,这么好的地位和表现,可以说未麻的表现还是很优异的,但她的选择是退出组合,不觉得很奇怪吗?最后告白观众,说自己要退出组合时,未麻一直说不出话来,反而是另外两个成员说的,未麻反而失语了。

未麻是CHAM组合,根本就是在听她们音乐的阳子,在地铁上构想的一幕画面,因为她想当歌手,但以她的能力根本无法胜任偶像组合,为什么呢?

我们在未麻的经纪人留美身上找到了影子,歌手未麻是阳子分裂出来的第一人格,而留美则是她的第二人格,从对话中可以得知,留美的身份是一个过气的无名歌手,这说明阳子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但以她的资质根本不可能达到CHAM组合水平,另外看留美的体形也能看出她的身材也不够好,这些足以让她无法成为一句流行歌手,这一点阳子是清楚的,但谁能阻挡梦想呢?

一方面清楚知道自己不行,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成为偶像歌手,在这种矛盾中,会反复出现歌迷们互相打骂对方,于是她的造梦计划又拉出一个人,就是死忠歌迷,也就是后面的猥琐男,这个人最初的出现,代入的是一个疯狂追星族,他迷恋歌手未麻,为保护她不惜要杀死演员未麻。

这个角色各时期的变化也是很有意思的,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未麻的时间是滞后阳子的时间,未麻从歌手成为演员的时间线,也是阳子憧憬歌手,路遇星探,被猥琐男强暴的时间线,而阳子为了麻痹痛苦,创造了一个未麻的故事,一再告诉自己强暴在演戏,拍裸照是她成为演员付出的代价,那么影射到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的版本。

想当歌手不如意的阳子被骗子以招募模特儿为由,骗到夜总会,这也是她要杀死模特儿姐姐的影射,在拍强暴戏时导演说想找的夜总会,但因为听说是这种戏拒绝提供场地,未麻是躺在表演台(T台)在一帮男人的围观被强暴的,那么映对到真实的阳子身上,是阳子被拉到T台上强暴,被人围观,且拍下了裸照。

因为我们知道拍强暴戏,女演员是无需真的被强暴的,一开始阳子想以这不过是演戏来麻痹自己,但真的强暴时她是无法再假装下去了的,她的另一个分身留美泪如雨下,她知道真实情况,所以一开始坚持歌手路线发展,反而转型去当演员,但这一切无济于事,就如失意歌手阳子被骗当模特儿,瞬间一切急转,无论如何也是阻挡不了的事。

现实世界的标识,除了呼呼响过的地铁,还有刚出场在地铁听歌的阳子穿的那件深蓝外套,这件外套反复出现过好几次,剧情越往后走,地铁的呼啸声越来越远,外套也没有再出现了,这说明她虚构的世界已经越来越不稳定了,新出现的人物也越来越多,剧作家、导演、猥琐男,虚构世界出现了混乱,第一人格歌手未麻已经虚化了,转而是演员未麻的实化,剧作家之死在视学上呈现也是虚幻的,一部录音机放出的歌就能杀人吗?

阳子也觉得困惑,于是她在对手女演员(也是女心理医生)那儿得到了启发,幻影是不可能杀人的,于是第二幕杀人时才会有真实的人、物和凶器,凶手就是以她为原形虚构出来的。如果说此前她还能区分现实与虚幻的区别,在杀人后她已经无法分清了,当然也试图努力去区分,于是才有女演员和她对话,给她一些解释,而为了让解释合理,她对自己的虚构重新做了建模,由于想做得真实,反而陷入于时间的反复之中,而她的现实世界逐渐瓦解崩溃。

与此同时,女演员和她的对手戏,其实也是心理医生对她的治疗,让她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猥琐男对她做的那些事,在T台上反杀时这段裸露和暴力达到最大释放,对应的现实是阳子杀了侵害自己的男人,而一直保护她的留美也出现了。

最后歌手未麻和演员未麻的决杀,不时出现留美的映照,这时可以看作歌手未麻和留美的人格合二为一了,能不能看作是心理治疗起到了作用呢?这期间阳子已经认清了被强暴的事实,并且杀了人,分裂出来的人格就少了一个,但在突如其来的车祸时,歌手未麻死了,但演员未麻还是保留了留美的人格,这里可以看作是一场人格大战。

演员未麻到疗养院给留美送花,为什么会是留美留在了医院呢?而这个时候未麻开始大红大紫,这个结尾你可以看作是《一级恐惧》里的爱德华 诺顿,此时人格上的演员未麻战胜了留美,最后阳子只剩下一个人格,演员未麻。

所以阳子是治愈了,还是没有没有治愈呢?我倾向于她没有治愈,她是以演员未麻的身份活着,本体以留美的身份留在了疗养院,而幻像以演员未麻在外面大好风光。

另一种解释也可以看作真实的阳子出了疗养院,就像《一级恐惧》里的爱德华 诺顿一样。

但同样,还在人格分裂当中。

你怎么看呢?

 3 ) 《未麻的部屋》有哪些高明的细节?——日历即是totem

豆瓣大神们的评论已经分析了很多了。我就再补充一点。

借用《盗梦空间》的totem概念,totem是用以区分现实和梦境的工具。那么,在《未麻的部屋》里,区分现实和梦境(或者幻觉)的totem,就是未麻房间(以及最后留美房间)里的日历。

↑这是电影第一次拍到未麻房间里的日历,注意,是5月,并且是正确的日历。

↑紧接着的镜头中的日历,也是正确的5月日历。

以此为基准,我们可以做出一份正确的日历,作为参考备用。

↑根据5月的日历,推演出正确的6月和7月的日历。

接下来,我们就看几个例子。

↑见下图一并描述。

↑上面两张图,是留美去未麻家,给未麻演示如何上网。一个是倒影的日历,一个是背景的日历。两个日历不仅都错了,而且错的还不一样。27被标红,这点的含义我没明白。

↑这是未麻拍完强奸戏,回到家,看到鱼缸里的鱼死了之后,精神崩溃。未麻第一次出现幻觉,观察电脑屏幕映射出来的日历,5月,但是错的日历。错误的日历第一次与幻觉相关联。如果对这张图有怀疑,请看下一张图。

↑看到幻觉之后,未麻一枕头扔向电脑屏幕,此后幻觉消失,但我们再看日历,5月,依然是错的,并且跟上一张图的日历还不一样了!只要日历错了,就说明是幻觉。

↑接下来就是本片最经典的片段了。四段画面的拼接。第一段画面,未麻看到自己被卡车撞,之后醒来,房间墙上7月的日历,是错的。

↑第二段画面,未麻听到门铃声,留美来访,镜头一转,墙上的日历变成了6月,并且依然是错的。

↑第三段画面。插入了double bind拍摄的幻觉,“淋感冒”v.s.“台词说吐了”。再次醒来,留美第二次来访,墙上的日历,跟第一段画面一样,同样都是错的。

↑这是第四段画面,日历虽然被衣服挡住了部分,但从阿拉伯数字的位置对照看,这是正确的7月的日历!说明接下来的片段都是现实。而前三段都是幻觉。

↑最后两张,也是我认为最经典的两张。第一张,事务所老板和未麻狂人死了之后,留美把未麻接到了自己的房间,这个房间跟未麻还是偶像歌手的时候的房间一模一样。请看日历,7月的,是错的日历。第二行少了12、13、14号三天,可能暗示着未麻昏睡了三天,也可能暗示未麻还在幻觉里。

↑在留美的房间里,留美露出了杀人人格。注意看,这次墙上是7月的日历,并且是对的日历!意味着后面发生的片段都是真实的而非幻觉。

 4 ) 无破绽解析:未麻的部屋——其实是间警察局审讯室。

跟《致命ID》相似,无论分析谁是凶杀都存在逻辑矛盾,因为由精神病人的多重人格构成的幻想世界中本来就缺少逻辑。全剧一直在演多重人格分裂者的幻想世界。

《致命ID》电影最后回到现实世界,所以观众都看懂了。《未麻的部屋》就不同了,写实部分出现在局中,且只有一分钟。之后电影又重回幻想世界,观众就又被欺骗了。因为观众总是偏向于相信自己最后看到信息,认为最后的,即最新的,即最全面的,即最可信的。例如,现实中,A告诉B:C欺骗了你;于是B找C理论,C却对B说:其实A才是真正骗你的人。通常,B会相信之后听到的C的说辞,而不信之前A的说法。

影片1:00:20到1:01:33秒。随着女警官问”你醒了吗?“,影片回到现实。女警问女孩姓名,女孩说“我叫雾越未麻,我是一个歌手,不,我是一个演员”。这是真实世界中精神病女孩在说梦话。女警对同事解释说“现实被她幻想成拍电影”,事实是:女孩因为被强暴,产生精神分裂,幻想自己成了偶像歌手,然后杀了很多现实中的人,死者被她投影成了摄影师、编剧、男经纪人、马脸歌迷等幻想世界中的人物。有没有发现这些虚拟人物的共同点?“思想肮脏”——这是女孩潜意识中对轮奸者的复仇情节。

1:01:33秒,随着“卡”一声,幻想世界中的导演喊停,观众又被带入女孩幻境,还特别重复了前面审讯室的情节,回答变成了“我叫高仓莉香,我是一个模特”。现实中女警询问的过程也被女孩投影到幻想世界,变成了在演戏,她幻想扮演女警的演员说“她杀死了姐姐,变成了模特”。电影后半段,女孩的幻想受真实世界影响,她的潜意识让作为自己分裂人格之一的女经纪人留美在幻境中也变成精神分裂者,然后让自己另一个分裂人格偶像未麻把留美送入精神病院,这样自己才能成为电影最后所说的“真正的未麻”,其实这是女孩在幻想世界中又自我欺骗了一次。

 5 ) 是不是电影让你昏了?

我这个题目,大家不要以为是说这个电影本身,我想说的是那些写评论的。很多人的评论里总有一种今敏这篇作品在借鉴别人的论调。

hugebaby 童鞋的评论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不过此类电影他并非首创先河,只不过他是用动画语言呈现这一理念的先行者。《搏击会》(Fight club),大卫.林奇(David Lynch)的《穆赫兰道》等,早已在用真人演绎此种真谛,……”

(原文复制,没有差错)我反复读了这句话,确信自己没有理解错hugebaby 童鞋的意思。

我在这里只想列上一个简单的信息:

 Perfect Blue 上映日期: 1997
  Fight Club 上映时间 1999
  穆赫兰道 出品时间: 2000年

不要想当然,自己看到的晚,还真以为就是晚出的?
不想辩驳Perfect Blue 和 Fight Club谁经典,但是谁先谁后总要说清。

我认为很多作品都是先动画,优秀与否,鼻子大的人先闻到,于是被欧美电影。见了兔子才撒鹰。
虽然那些高鼻梁的连兔子毛都抓不到。

 6 ) 超越时代(不止)十年的作品

2008年3月1日至3月12日,一个名为《十年的土产》免费展览会在日本新宿的眼科画廊举办,举办的意义是为了纪念十年前的一部动画《Perfect Blue》,举办人正是本片导演——今敏。

20世纪90年代初的日本动画,虽有押井守的《机动警察2:东京保卫战》这样的深刻作品,但由于吉普力工作室的一杆大旗,令观众对动画还停留在“给孩子看的幼稚作品”的观点上,特别是1995年的《侧耳倾听》——用80年代的作画风格混吃等死的一部作品——出来之后,愤怒的日本青年动画者拍案而起:“日文动画不能在这样下去了。”押井守创造了《攻壳机动队》,庵野秀明造就了——EVA——人类补不完计划,中村隆太郎与安倍吉俊在《黑客帝国》上映一年前搞出了比《黑客帝国》更酷更萌更超前的《lain》,今敏则在忙完了《回忆三部曲》的剧本与美术设定之后来做自己的《Perfect Blue》

今敏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以Battle Blue为名撰写了上万字的《Perfect Blue》制作日记,对于他来说这的确是战斗,而且是双重战斗:与时间赛——一年内从无到有做一部动画,与观众赛——如何骗到观众。

“观众渴望被欺骗”这个道理适用于任何的影视作品。如果你看的时候没有被导演骗到,完全在电影外隔岸观火,而没有入戏。这显然是导演的失败。今敏在自己的第一部导演电影中就将骗观众的方法用到了极致,蒙太奇剪辑、梦与真实的交叉、催眠、暴力表现、性暗示等等。其结果有三:

一是彻底击碎了“动画是给孩子看的幼稚作品”的腐朽观点。《Perfect Blue》成为了少有的不输给真人电影的悬疑巨作,日本amazon五星评论使用了“首次导演便有如此强的冲击力”这样的句子来形容此片,而且由于暴力表现与性暗示的缘故,本片在美国划分为R级(17岁以下观众需监护人陪同观看)电影,成了不折不扣的成人动画。
二是今敏之后的片子都变成了《Perfect Blue》的延续,在骗观众上没有了花招之后,今敏在剧情、画面、人文关怀与哲学立意上苦下功夫,也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三是一部分观众在被骗的同时,被影片的小技巧击败,看不懂这部影片。其实这部电影放在2008年看,对于经历了《黑客帝国》的中国观众们,应该不成问题。如果你连看两遍还看不懂,你应该先看一集《名侦探柯南》。

如果还要给这部电影找一个缺点,那只能是1998年发行的DVD简单的让人遗憾,没访谈没导演评论音轨,不过在十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这部电影的蓝光DVD,修复后的高清画面与157分钟的海量花絮,相信今敏看到了也要感叹,啊,那年弄的东西真棒啊。如果你从来没看过这部影片,现在是你弥补这个遗憾的最好时机,如果你的钱包充足,如果你还对动画电影有好奇心,如果你的脑细胞还没被弱智电影吞噬,你就会看到一部玩干你脑细胞的好片子——这是那个时代愤怒的日本青年动画者留给我们的宝藏。

 短评

最好看的今敏。一个细节,所有被杀的人都是被刺了眼睛。

5分钟前
  • 木由
  • 力荐

想想看这才是1997年的动画电影!今时今日很多真人电影仍然无法比拟它的用心良苦、诚意、和所达到的效果。为了扑朔迷离,今敏用尽心思。

6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力荐

《黑天鹅》《梦之安魂曲》轮番借鉴本片。在日本做idol真是不容易,总是在理想和现实中挣扎,被大量地消费色相,想起了也曾被剥削过度的天地真理、冈田有希子、南野阳子、酒井法子、小泽夏希、宫泽理惠和泽尻英龙华……也许这样的悲剧还会一代接着一代地进行下去

10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这就是那种即便导演给有一个看似“封闭”了的结局,也依然完全“开放”的片子。任何一种诠释都可以成立,也都无法彻底成立。

15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97年的创意极度了不起,真实和幻觉之间的转换迷人而可怕。比较苛刻地挑一个刺是人物性格的塑造较为粗糙,题材选择太过梦幻,减少了“真实得可怕”的力度。

20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片子结尾将一切坐实为留美所为不能不说有丝遗憾,其实我个人更赞赏影片60多分钟时的那个剧情构思和说法,即,之前所发生的一切只是一个名叫高仓阳子的平凡女子的人格分裂,把自己幻想为偶像歌女雾越未麻,把自己不堪回首的遭遇幻想成在演戏,藉此得以解脱。

22分钟前
  • 易老邪
  • 力荐

又是一个精神病,ME-mania长得吓人啊,恐怖..动画不是给孩子看的.,,

25分钟前
  • 伊麗莎白
  • 推荐

这绝逼不是给小孩子看的动画

27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

30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強姦戲可以理解,拍裸體寫真就絕對是敗筆(雖然是留美發瘋的關鍵),這樣一來未麻的演員定位就有問題了,到底是實力派呢?还是三級片明星呢?

33分钟前
  • 有未始有始也者
  • 推荐

惊艳,这片子夏天看可以降温。

37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好的剧本就是就算你猜到了结局也猜不到全部

42分钟前
  • 如花就是小妖
  • 力荐

梦境 现实 虚幻 穆赫兰道的感觉

43分钟前
  • RIVERSDIARY
  • 推荐

今敏大师导演的第一部动画,原来就如此牛逼!与之相比《黑天鹅》简直如同一个拙劣的模仿者。人格的分裂,梦境、戏剧和现实的混淆如此诡异、出色,只有动画……不,只有今敏的动画才做得出来!凌厉的剪辑令80分钟里观众时刻紧张万分。不停的思考情节和人格的真假。浑身冒冷汗。黑天鹅弱爆了!//20180923SAME法文展映。时隔多年再刷,买了原画分镜设定集,又看了今 敏的书了解了制作的来龙去脉。在影厅里依旧看得头皮发麻。除了因制作问题在作画方面有瑕疵,在剧情、分镜、音乐上堪称完美。梦境与现实,真实与虚幻,人格分裂、戏中戏……环环相扣,大师处女作即展露出尖锐的锋芒,已能看到后来作品的影子

44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惊悚得头发梢都立起来了,今敏就是动画界的大卫·林奇啊!虚实切换得让人叹为观止~

4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日本人真会扯,日本偶像文化之变态写照。虽然今敏这部动画各方面还算可圈可点,但由于悬疑类书籍阅览过剩,这个结局在片子中段就被我猜透了。

50分钟前
  • 苇间疯
  • 推荐

边看边起鸡皮疙瘩,但看到结尾为什么觉得很励志……电影海报是神作

54分钟前
  • JOJOORC/Z
  • 推荐

达伦,你到底从今敏那里偷了多少灵感,这和《黑天鹅》的设定有很多相似之处啊!镜子的割裂,心理暗示,散碎的剪辑,真他妈牛逼。

5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谁说今敏不牛b我跟谁急

60分钟前
  • 老阿飞—故园
  • 推荐

看今敏解读,他自己提到《梦之安魂曲》里浴室镜头的模仿:“什么致敬,明明就是抄袭!那个坐在浴缸里的女主角就是詹妮弗·康纳利。后来我还和她坐过同一架飞机,结果她在头等舱,我在经济舱。”哈哈哈哈哈哈

1小时前
  • 翻滚吧!蛋堡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