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婚论嫁2016

记录片大陆2016

主演:内详

导演:曲楠

播放地址

 剧照

谈婚论嫁2016 剧照 NO.1谈婚论嫁2016 剧照 NO.2谈婚论嫁2016 剧照 NO.3谈婚论嫁2016 剧照 NO.4谈婚论嫁2016 剧照 NO.5谈婚论嫁2016 剧照 NO.6谈婚论嫁2016 剧照 NO.13谈婚论嫁2016 剧照 NO.14谈婚论嫁2016 剧照 NO.15谈婚论嫁2016 剧照 NO.16谈婚论嫁2016 剧照 NO.17谈婚论嫁2016 剧照 NO.18谈婚论嫁2016 剧照 NO.19谈婚论嫁201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3 03:15

详细剧情

  《谈婚论嫁》,国内首部80后情感纪录片。15对主人公跟踪拍摄,100对夫妻真情访谈,425天生活真实记录。全片共5集,每集24分钟,从剩女相亲到裸婚闪婚,从异地长跑到跨国网恋,从走上红毯到生死相依,记录他们的故事,分享婚姻的智慧。谈婚论嫁,我们又相信爱情了。

 长篇影评

 1 ) 人这一生,是期待作祟,还是条件制约?

《第一集》

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对子女谈婚论嫁的期待,是出于爱吗?

大城市的魔咒,向上看

未来还有三分之二的人生要去度过,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也可以不一定进入婚姻,但要你要找到我呀。

《第二集》

20万给两个家族办婚礼,花光了两个人的积蓄,也是为了满足谁的期待吗?

寻找新生活,你我可能都需要一个契机。闪婚是,或者也不是。

 2 ) 《谈婚论嫁》观后感

《谈婚论嫁》5集的内容,浓缩了当代中国中青年的情感状况,包含了个人相亲、结婚和婚后生活的片段。 第一集介绍了优秀的单身女性在不断地相亲,她们在事业上很成功,样貌上也漂亮,但是当时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时候,通过不断尝试去相亲,最终还是处在单身的状态。有的人是想找一个自己可以仰望的人,有的人是不愿意将就,还有的人是因为彼此相处不合适,最后恢复单身。 现阶段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很多人想要和对方有精神共鸣,要对方至少不比自己弱,无论是在财力还是能力上。 女性在择偶上,不能说要求越来越高,而是现在的女性,通过教育,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和咨询,拥有了更多的能力,比如赚钱的能力、思维逻辑能力、沟通能力等等,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至少是一个同频的人,彼此说的事情,对方能够接得上。 最终,在自己拥有的物质和精神的前提下,女性通过自己列出的择偶条件,想要找到相同匹配的男生,确是寥寥无几。 我们看到,女性在不断地进步,慢慢成为自己的光。

 3 ) 婚姻,一面欲望的镜子

周末的自我补给时间,找来排序中的纪录片《谈婚论嫁》,在家里,很少有来自私人问题的压迫感,周围的朋友也相对礼貌对这个话题保持很好的边界感;爱是学习不来的,婚姻是属于两个成人之间的选择,也是一个人欲望的镜子,另外一半就是内心的映射,财富、美色、阶级跨越的渴望…就这样明晃晃的示众;在没有思考周全不如通过人间真实的故事,去反观,去进化,没有走一步看一步,是有计划的积累与选择。

 4 ) 年纪大了都不好找,都降低标准。只要人好就行。

1

年纪大了都不好找,都降低标准。只要人好就行。

2

希望有个可靠的爱人,一直背着你,一起走完这不短不长的人生。

待产真是个痛苦的过程。

3

不用找优秀的,优秀的会比较强势,找善良的人就可以。

矫情的水下婚礼?

4

残障人士也有爱情。

白化病女子看起来像欧美仙子。

5

跨国恋不容易。

一闪而过的同性之吻。

三星半

 5 ) 一部真实到令人发指情感纪录片,大龄单身深入

文章来自心理学家荀焱,看完觉得很不错,搬运过来。主要是针对第一集的···
也是本人看完最恐慌的一集,23333~~



最近被朋友安利了一部腾讯热播的情感纪录片《谈婚论嫁》。看完第一集,心里“激昂澎湃”难以自抑,决定写一篇“高大上”的心理影评。脑海里马上拽起精神分析的名言,“爱情是一场移情反应。你刻骨铭心的爱人都是替代品,三岁就可能注定你未来的感情走向;你爱谁,你恨谁,都和他没有关系;谁爱你,谁恨你,都和你没有关系。”

可看完这没有一点童年印记的片子,我忍不住低俗的狂喊,“这特么真实的令人发指!令人发指!令人发指!”

1

胖胖的余燕从事过最彪悍的职业——摔跤,而且得过冠军,两次。她也是《非诚勿扰》里争议声中的顽强站神。即使现在生活的记录镜头里,健身、蝶泳、搬动。。。。一次次展现她的“强壮”,可同时却也记录下她内心深处的那个永恒的“梦幻小女娃”:不同样式的花花背带裤、小红帽、白雪公主的T恤,始终如一的卡通头,对着蜡笔小新吃饭时吃吃的笑声,尤其是那顶秒杀眼球的萌哒哒的鹿角小黄帽。听到她一边强调“瘦下来找到的不是真爱”,一边很肯定的要求“他不能胖”;看着她带着小黄帽对相亲对象认真说,“我发脾气时,你要像大哥哥一样担待”,真想很八婆的捂住她的嘴,“嘘!小丫头,千万不能这么说!”

镜头里的余燕,装扮和内心是一致的,违和的是她的年龄、模样和她想要的婚姻。两性世界里,小女生般卡哇伊的天真任性一面偶然浮现,是沧桑些的男人们锦上添花的男性福利,但绝不是选择“妻子”的重要选项。

余燕不知道吗?还是她在急切的用“我好可爱”来掩饰她“我好胖”的心底尴尬,一个超不喜欢的自己。见过不少胖女孩婚姻里恣意明亮的笑脸,或许胖并不是问题,没底气的自己,过于刻意的萌装扮,梦幻般的期待与“童言无忌”,才是隔绝男性目光的高墙吧。《非诚》里的虚幻梦醒了,现实中的“小女孩”是否可以一直睡下去?

2

鸿莲人如其名,“鸿”和“莲”像刚柔的两端。这个飘飘长发,古典如莲般女子可以在相亲会场高声主宰,晤谈提问如面试般锐利。“想要个能仰视些的男人,必须在乎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不抛弃,不放弃”,优雅的身姿下总有灵魂绷紧的感觉。

镜头给了答案,天台上的犹豫,重重情殇过的女儿心唯一羁绊的只是家人的期盼。联想起影片《东邪西毒》的心理隐喻,情伤后的女人们总是分裂着的,用明媚遮挡小心翼翼的模样。心底的伤痕会放大现实的阴影,戒备的潜意识会扩展挑剔的理由,不是谁的错,或许只是那些符合标准的男人们没有太多精力和情怀去应对灵魂的考验。


3

孙旸这位文学女博士后严肃自省的面容格外令人印象深刻,“我知道阻碍我寻找另一半的是我自己”。精致的高跟鞋群落,细节的考究搭配,课堂上“只有香如故”的深情朗诵,尤其那句“我是用月光取暖的女人”,扑面心灵的寒意。

如此极致的情怀让坐到相亲座位的她,就像头上那一高一低,界限分明的刘海,很难同对面的人有相交的可能,结尾相亲时大段漫不经心的画面处处反射着心底的疲惫。

孙旸的表现和鸿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她们的强悍注释着网络里的那句名言,“活着,活着,就活成自己喜欢的男人的样子!”她们就是令大多数男性肃然起敬,又敬而远之的“圣女”代表吧,不沾凡尘的模样。只是那回到父母身边,那绞着发辫,催促妈妈展示十字绣的女孩;那在田里冲妈妈泼水嬉闹的女孩又是谁?那么灵动,那么烟火气。

与凡尘接轨的除了家人身旁的娇态,还有她们反复出现的言语关键词,“托付”,“驾驭”,“安全感”。心理大师们反复强调托付心理要不得,女性真正独立是自己给予内心的安全感,还能给予伴侣等等。恨嫁女们深深认同,可就是做不到。又要归结与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的矛盾吗?

4

用“女上位”的姿态顽强游走在生活里的女强们,内心却更执着渴望着被覆压,被包裹。职业里男性气质的塑造会更激发内心女性情感的敏感,渴求那无条件的爱的体验,就是突变如鬼也能得到一个男人紧紧的永恒的怀抱。

承认现实的残酷吗?“不是男人不会给,而是男人不想给”,越是所谓现实精英的男性越耗费不起更多心力去猜解、去品读、去挖掘、去呼应女性的渴望。“这真是太累了!”,男人们会感叹,而且他们真的不太擅长。可“不能被拉低生活标准”的执拗像魔咒,逼迫女人自己还是必须向上看。

不过,虽然男人普遍心理需求第一位是成就动机而不是情感,死要面子活受罪,他们也有对女性的梦幻吧,就像《东邪西毒》里的洪七,就算自己衣衫褴褛,也有个温暖的女子在自己的恶言相对下,依然轻松的哼着小曲,死皮赖脸地非要照顾自己,义无反顾的带着崇拜的目光追随着自己跋涉在沙漠里。

5

路是自己走的,谁也没资格全盘指导你怎么活着。也许就像片中唯美的画面,万家灯火中就可以这么任性下去,也许这大千世界里就有那么一个上世欠债的冤家,这男人成就自己后重要的使命就是理解,疼宠着我们。

收一收触角或许也是一种路径,喜欢豆瓣上的文章《婚姻只是一件人生小事》,“安全”和“温度”都是自己的事吧。当不再悲壮感的为嫁而嫁,物质精神双强大的完美心情悄然熄落一些,当心理上能成熟的接受一段带着妥协、冲突、融合和给予的人际关系相伴,才去寻找吧。

女主人公们或许也是幸运的,镜头下的自己真实而丰富,旁观者的视角可以更清晰自己的内心图腾。镜头外的我们更是幸运的,如此有血肉的现实也映照我们自己的故事。

找到的是你吗?还是该找到更真实的自己?那个自己都没看清的自己。


● ●●●●

第一集1分钟浓缩

http://v.qq.com/cover/t/tj0173sty3ok11q.html?vid=k0019phbc1m

 6 ) 90后为什么不结婚?这部「逼婚片」给出了答案

年关将至。

一年一度的催婚批斗大会,也即将来临。

那些你讨厌的亲戚们,即将到达战场。

单身的宝宝们,你们准备好接招了吗?

看过了太多婚姻不幸的实例,可能已经有不少人,都不相信爱情了。

前不久,“萧山情侣的聊天记录”,让许多人都看清了现实的无奈。

有一些人,已经坚定了自己单身的信念。

宁可养给“李泽言”当夫人、给“呱蛙子”当妈;

也不要和现实中的人物结婚。

但是还有很多人,依然向往着婚姻,向往着和自己心爱的人,走进幸福的殿堂。

派爷今天就要来介绍一部关于“婚姻嫁娶”的纪录片;

为那些想要结婚却被现实吓到不敢迈步的宝宝们,加油打气。

我们,依然相信爱情——

《谈婚论嫁》(2015)

这部片子,又名“央视爸爸官方催婚大全”。

也可以叫做“情侣们对单身狗降维暴击的十万种撒狗粮方法”。

这是一部低成本的国产纪录片,讲的就是男女之间谈婚论嫁的那点事。

它的收视率相当不错,点击量超过了两千万次。

2016年的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它还被央视爸爸买下,在央视的纪录片频道播出。

(官方催婚意图明显)

每集30分钟不到的时间里,纪录片会穿插着讲述三组关于婚恋的故事。

派爷一口气就撸完了全集。

虽然成本不高,但是节目的制作,却相当有心。

纪录片团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收集了100对夫妻的真实访谈。

他们还对15对主人公进行了跟踪拍摄;

将那些感人的爱情故事,搬上了荧屏。

内容上的详实,让《谈婚论嫁》几乎包含了所有可能发生在中国人身上的婚恋模式和阶段。

最煎熬的,自然是单身的状态。

第一集,讲的就是剩女们的故事。

不论是影视公司的发行总监,还是留洋归来的的女博士,或者是曾经拿下省冠军的摔跤运动员;

她们作为大龄剩女,都面对着相同的问题。

过了年轻单纯的年纪,她们挑选另一半的眼光,越来越高。

她们更看重的,是男人能否带给自己“安全感”

于是她们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相亲的道路。

比如女博士,她一方面展示出自己强势的一面;

另一方面却想要找到能驾驭住自己的男人。

因此,她也错过了许多可能的缘分。

未来,她将作为一名访问学者,去到异国他乡。

或许,她的缘分就会在那里出现。

尽管现实中她们都没有摆脱单身的困境,但是她们依然对未来的婚姻生活,充满了热忱。

可是有了对象,就能走入婚姻殿堂吗?

不一定。

房子车子,几乎是每个中国式婚姻中,绕不过去的话题。

于是,那些想要在一线城市立足却买不起房子的情侣们,就开启了“裸婚模式”。

条件稍好的,可以凭借几年的积蓄,外加父母的助力;

在一线城市购置一套二手老公房。

条件不好的,也只能在租住的房屋中,完成结婚生子的人生阶段。

条件更不好的,甚至会选择回到老家,继续自己的人生。

有了物质条件,也有了爱情基础,相爱的人们终于要走进婚姻的殿堂。

可是婚礼这一项,也没那么简单。

在中国,婚姻从来不只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族的融合。

有的要尊重文化习俗,按照传统的仪式来办。

也有人结束了十年恋爱长跑,向全世界宣告他们爱情的盛大婚礼。

还有为了创意,选择和自己职业相关的水下婚礼。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物质爱情加婚礼,就是他们组成家庭的过程中,要经历的所有困难。

但是还有不少人,要面对更为艰难的情况。

比如伴侣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

俞彧身患白化病,她与众不同的外表,经常会被众人的目光打量。

她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中,一名才华横溢的二胡演员。

幸运的是,艺术团中的音乐总监,愿意成为照顾她的那个人。

可是他的父母,却坚决不同意。

毕竟,白化病是可以遗传的疾病。

为了能够让父母同意他们的婚事;

俞彧和男友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托朋友做医学鉴定。

幸运女神被它们的感情打动;

最终的检查结果,显示不会遗传到后代身上。

为了让儿子幸福,父母也终于放了他们一马。

相比之下,印度人辛格就没这么幸运了。

他今年已经50岁了,工作中认识了中国的女友。

他的女友生活在陕北的县城;

为了爱情,他毅然决然地辞去在韩国的工作。

顶着语言文化的差异,不远万里地来到女友所在的县城。

这份执着,感动了女友,却感动不了她的家人。

自始至终,女友的父母始终反对二人的结合,甚至不肯见他一面。

而文化的差异和众人鄙夷的眼光,让辛格渐渐迷失在这个小县城中。

相爱不易,婚姻更难。

相爱只要照顾两个人的感受,可婚姻要顾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两个人都要承担起来的,是多出的一份责任和义务。

婆媳关系,儿女教育,老人养老;

夫妻生活的和谐程度,以及还要随时提防另一半,是否会给自己扣上一顶绿帽子。

每天生活在这种惴惴不安中;

让许多还没有尝试过恋爱滋味的人,都产生了恐婚情绪。

对于坚定单身信念的恐婚族来说;

高房价和高物价,就是最好的不婚广告,不育的避孕药。

既没碰到让你敢抛弃一切,孤注一掷的真爱。也没有能立足的良好物质基础;

年青一代人,拿什么结婚?

与其把婚姻当做传宗接代的工具和任务,不如对自己的生活负点责任。

不过尽管如此,这部《谈婚论嫁》,还是用了15个真实的例子;

让我们重新拾起对于爱情的信心。

不是所有的情侣,都会被现实击倒,不是所有人都会做出出轨的事。

同样,也不是所有人,都对婚姻产生恐惧。

相信不少女生依然希望在自己的婚礼上;

穿着白色婚纱,等待着心爱的人,说出那句我爱你。

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每个人不同的选择,也应该被尊重。

如果你已经坚定了自己不婚的信念;

那么请不要在意他人的流言蜚语,活出自己的精彩。

如果你依然单身却渴望爱情,请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优秀到可以不向现实妥协。

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住稍纵即逝的缘分。

那个对的人,或早或晚,会出现在你的身边。

至于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们七嘴八舌的催婚;

不要怂,直接送他们四个大字即可——

 短评

当晚做梦:“洪晃同款”大妈开了个厂牌,给Beenzino出了新专辑……

4分钟前
  • 晃豆豆
  • 还行

中国人活得不容易。

8分钟前
  • 菲利普
  • 推荐

看前两集那是各种尴尬和恐惧,网友都说不想找对象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从第三集开始温馨虐狗,网友们又满是憧憬,最后祝看到这部片子的每个人都能幸福着。

11分钟前
  • 推荐

最喜欢第四集!

15分钟前
  • 火包
  • 还行

虽然每集只有不到30分钟,不够过瘾,不过一叶知秋,窥斑知豹,可以涵盖生活中就在身边的那些婚恋之事。好处大概也在于对每一个人,每一对情侣都可以进行比较细致的跟踪记录,不失细节。爱情,是一种信仰吗?我不知道,不过,相信爱情,未尝不是一种美好的选择。

19分钟前
  • Leon
  • 推荐

一口气看完!安利一下央妈的良心纪录片~第1、2集还略有现实的无奈,第三集就开始狂撒狗粮。搭配李健唱的ed食用更美味。平凡的幸福真不简单啊。超级喜欢唐亮夫妻。

21分钟前
  • 英恩
  • 推荐

单身狗看的眼泪汪汪汪 为了获得幸福 都不容易啊世人(ಥ_ಥ)

24分钟前
  • Enigma.
  • 力荐

没深挖。

26分钟前
  • 大米
  • 还行

关于这个片子,精致,考究,故事讲得好,画面构图好,符合现代传播的基本规律。看得出来制作成本不大,但好在精打细算,妙在花小钱办大事,每集25分钟的每一桢每一句都是经过推敲打磨,是有诚意的作品。李健的片尾曲恰到好处,在最恰当的时候戳中心底柔软的部分。

31分钟前
  • 人间咫尺天涯路
  • 力荐

一直比较喜欢纪录片,要不就是BBC NHK的,要不就是大型历史类的,这次朋友安利《谈婚论嫁》,就抓来看了。说实话,看完第一集就慌了,不是着急结婚什么,而是看到那些剩下来的男的,实在不忍直视…虽然我们都不着急,都觉得在遇见对的人之前做好自己就够,可是讲真,不主动就真的很难遇见。后怕!

33分钟前
  • 大猫不吃🐟
  • 力荐

取材不错,可惜没有往深里挖,浮于表面浪费了那么好的切入点

37分钟前
  • #锦二爷#
  • 还行

3.5吧

40分钟前
  • Wilde
  • 还行

能找个相爱的人相伴到老 真的好幸福。我要去拯救宇宙,下辈子一定先找到木村拓哉!

45分钟前
  • 墨色
  • 还行

爱情和婚姻的诸般模样,不过这片子像一篇精巧的命题作文,太刻意去展示那些美好的了,而那些琐碎庸碌的可能才是一份感情最难的吧,还是第一集最有趣了。

47分钟前
  • 小药水
  • 还行

题材蛮大的,没深挖。

51分钟前
  • 三日
  • 还行

挺精致的 比较理想化 对现实的挖掘不够 央视响应国家号召的作品 有软广

55分钟前
  • 学渣要翻身ToT
  • 推荐

5集100对夫妻的采访,也都不及一篇上海女生的帖子现实感强~

58分钟前
  • 幽月醉心
  • 还行

还是有爱情的

1小时前
  • 小灰的鞋带
  • 还行

这才是真实的中国啊!

1小时前
  • 凌晓疯
  • 推荐

片子做的太一般了 但是不错的尝试 鼓励

1小时前
  • ≌菩提风花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