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谁

记录片中国大陆2023

主演:张译,陈雨锶,丁勇岱,俞灏明,赵阳,刘冠麟,水晶,齐奎,石凉,范雷,许芳铱,刘显达,齐航,赵晓东,白恩,姚安濂,李晓川,赵君,高峰,曲哲明,贺云庆,肖利滨,王伊瑶,王大奇,张治洲,付磊,李延,刘孝棣,于小鸣,陈卫,王奕盛,孙浩恩,初阳,王梓尘,李泽,张浩,杜帅,刘冉,曹苏苏,胡可女,吴昱瑶,陈昱铭,张天颖,孙文静,孟银行,吴昊西,王伯伦,甫枭虎,李德强,周茜梦,涂月秀,野兆月,曹琦,龙婷,应雨宸,熊晓雯,韩三明,李坤霖,于昀汐,赵晖,茹天,陈木呷,高裔纯,李洪权,王丽涵,杨锐,凤翔,石健,刘云龙

导演:鲍成志

播放地址

 剧照

他是谁 剧照 NO.1他是谁 剧照 NO.2他是谁 剧照 NO.3他是谁 剧照 NO.4他是谁 剧照 NO.5他是谁 剧照 NO.6他是谁 剧照 NO.13他是谁 剧照 NO.14他是谁 剧照 NO.15他是谁 剧照 NO.16他是谁 剧照 NO.17他是谁 剧照 NO.18他是谁 剧照 NO.19他是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3 05:08

详细剧情

1988年,刑警卫国平(张译 饰)在追捕连环谜案的行动中目睹战友牺牲,而凶手却逃跑了,此事成为卫国平的心结。八年后,宁江市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凶杀案,此时卫国平已成长为成熟的刑警队长。他在带领队员调查的过程中相继破获了不少相关案件,但是凶杀案始终充满疑云,并且很多线索与八年前的连环谜案有关,这些发现让卫国平振奋但也成为他后来判断案情的阻碍。在案件的推进过程中,一个庞大的犯罪集团逐渐浮出水面……

 长篇影评

 1 ) 案件全分析,持续更新(详写剧中线索与原型案件的呼应)

本来在讨论组发了“原型案件推测”这篇,干脆扩充详写发个影评吧。看了4集,暂时我个人打5星。(注意!下文有剧透!有剧透!有剧透!)/ 看到19集,想直接改3星,不过20集感觉又拉回一点,还是看完结局再说,先改4星 / 看完结局,这个大结局真是给我看麻了,真的麻!结局1星都不想给的结局。综合看整部剧想给2星,写了这么多评价,和大家在评论区一起交流追剧这些天挺开心,为了这个保留3星吧,这感受挺珍贵。

★文章过长,为了方便阅读,后10集开了第二个帖子,大家转战这边(点击右边链接直接跳转)://movie.douban.com/review/15056160/

跟随剧情更新,所以后续来看帖子各位注意下我这个内容分析写出来的时间。提前打个预防针,希望不要有后来者审判我之前的分析。

以下为开播前推测和开播后的前四集分析

看本剧备案表简介是“88连环杀人案”、“医学院碎尸案”,推测原型。

1.“88连环杀人案”,应该是1988年的白银连环杀人案。

甘肃省白银市连环杀人案,是指从1988年至2002年的14年间,在中国甘肃省白银市有11名女性惨遭入室杀害的案件,部分受害人曾遭受性侵害。凶手专挑年轻女性下手,作案手段残忍,极具隐蔽性,造成巨大的社会恐慌。

2016年因为引入新的刑侦技术(Y-STR)助力,高承勇终于被抓到了。高承勇远房堂叔因为行贿被捕,录入DNA后,警方发现他的基因与白银案现场留下的凶手DNA相似度很高,于是使用了Y-STR技术,锁定了高承勇。高承勇在2019年已经被执行死刑了。

这起案件,几名受害者都有被割喉,遭遇的悲惨程度远超过目前剧中呈现的,真拍出细节还不太好播,容易引起不适。剧中保留了割喉狂魔和性侵这点。

值得一提的是,“白银案”本身与韩国京畿道华城连环杀人案(也就是《杀人回忆》原型)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这些相似来自于案件本身,杀人回忆是很不错的电影,但是看到啥都喊“抄袭《杀人回忆》”,那多少有点“宇宙起源”国人的说话味道,但你们又不是那儿人,何必连这个也要搞宇宙起源。白银案的一大特征就是割喉,而华城案则是采用“勒杀”勒死受害者,犯罪特征上其实是有明显区别的。

韩国华城连环杀人案是1986年9月到1991年4月(2019年警方更正为1986年9月到1991年11月)之间发生的10起案件(2019年警方更正为共14起案件) ,是韩国最严重的一起特大杀人案,受害人均为女性,年龄从十几岁到70多岁不等。

当年白银案案发时就有过“凶手专杀红衣女”的谣言(实际并不只针对红衣,和衣服没啥关系),一时引得人心惶惶,当地无人敢穿红衣的情况,学校也调整了晚自习时间,有的提前,有的延后,为避开凶手的犯案时间。

剧中确实有做一些改编调整,比如有雨夜,不过这点像剧里一开始就陈述的,雨天容易掩盖犯罪痕迹,所以更容易犯案。这一改动确实也让不少人觉得像华城案。现实中的高承勇则更为胆大包天,大部分案件挑选在白天作案,第一起案子就是发生在下午。

再比如目前剧中96年那位失踪的身着红衣红鞋即将结婚的姑娘小雅,与现实中的第一起案件,“小白鞋案”有一些类似,比如在即将成婚这点上,还有根据真实受害者侄子陈述,他姑姑也确实经常穿一件自己刺绣的红色连衣裙。这也是原型受害者中家庭因为这起案件后续遭遇比较悲惨的一户人家,受害人弟弟在姐姐死后患上抑郁症,在第二年也自杀了。

信息来源 被白银凶案改变的小白鞋一家: 父母离婚弟弟自杀28年没过春节

无差别杀人案侦破难度又是最大的,鉴于当年的刑侦技术也比较有限,尽管当地公安机关做了大量排查,仍未侦破案件。因为高承勇甚至也不是白银本地人,他人在兰州,只在杀人时去到白银杀人。好在警方从未放弃,这起案件在2016年公安部刑侦局组织开展疑难命案积案攻坚行动后,由新技术辅助终于破获。

高承勇被庭审现场

2.“医学院碎尸案”,对应南大碎尸案。

讨论组里也有不少人人发了“南大碎尸案”,这个和我的推测一样,除了“医学院、碎尸”这两个关键词,在第二支定档预告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可以佐证,让我在正式开播前得出了这个推测。就是下图这两句台词。

“死亡金属”,熟悉南大碎尸案的应该一听就知道了。

PS.补充下,这个案子还没破,不过根据我国刑法第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视频的, 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这个案子并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正式开播后

1996发现碎尸案,和南大碎尸案时间也对上了 。

剧中采用了发现证物的时间点(2号我没截图)作为关键节点,适时穿插,锚定时间点。其实在1-4集里,距离1996年的这起碎尸发现时间,才过去不到2个整天。2月27日3点42分,是山河的弟弟被卫国平安置在警局的时间,在解救高大姐后,破获杀夫案之前。可以说这两天时间里,刑警是在不眠不休的破案,有的人没注意这些时间点,以为过去很多天了。

真实案件中

雪天、捡垃圾回家发现、随尸体一同发现的还有床单、上海旅游包、红色外套等,剧中也有对应(做了一定改编)。

以下所有引用的案件原型陈述的截图来源是这篇文章 //mp.weixin.qq.com/s/0xMOAN4u1NZWm7wtyWY5_Q (这篇文章已经把南大碎尸案一些关键情况做了汇总,比较全面。)

现实中最早的尸体发现过程

剧中对应

原型物证(人体组织的描述我打码了)

剧中发现的物证(截止第4集)

其中“艾卿”这个点,和受害者原型的一个个人习惯也算有呼应,可以将这起碎尸案指向原型为南大碎尸案。

剧中这件衣服和她失踪时穿的衣服也做了一定呼应。

失踪时穿着

刁爱青闺蜜透露的她的个人习惯

剧里目前已经出现大量的细节呼应了原型案件。还未播出的“死亡金属”这点,这个其实是来自2008年天涯论坛一个ip名叫“黑弥撒”的网民的一个帖子。

黑弥撒的推测

这个人的分析相当细致,当时引发一阵轰动,也有人直指他就是凶手本人,不过根据后续警方的调查,排除了他的嫌疑。

而真实的刁爱青,其实没有网络描述的那么邪乎,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一个怀抱梦想,日常也很警惕的女孩。她的死,始终是家人的痛,她这个案子的侦破难度异常的大,凶手可能就是一次无差别杀人,后续也不再犯案,物证留下的痕迹也很少,侦破起来困难重重。

真的希望她能有沉冤得雪的一天。

这两张图中间一张就是前面的“刁爱卿”那张图。

很注重人身安全

从以上这些呼应,也可以基本推测,1996年这起碎尸案,和88案,其实应该是两起案件。吴教授提出的,其实是有道理的,卫国平在判断上,确实受到了88案的影响。这个在之前的简介中也有所透露。


目前4集剧中出现过的案件

【88案,凶手沉寂4年】

1996年后的

1.被尾随去厕所的案件

2.红衣小雅遇袭案

3.厂区高大姐被绑架案(聂宝华相关)

4.杀夫案(独立案件)

5.碎尸案

这些案件分属情况,下面我做分析。

★高大姐被绑架案、杀夫案是独立案件,已经侦破。有的人觉得这两个案子的加入很“拖沓”,歪了重点。个人并不赞同。先不说这俩案子其实剧中应该都有和88案和碎尸案线索关联(一个是聂宝华线,也是本剧主线之一,一个是和碎尸案有关的红花线索),就说这种排查结果牵出其他案件,走弯路的情况,是那个年代现实中刑警侦办案件常态,从90年代的几部纪实性犯罪片(都是真实案件改编,还由真实刑警出演的剧)就能看出来,如《12·1枪杀大案》,侦办过程就一路破获了一堆其他独立案件。那个时期社会治安很不好,案件频发,连持枪犯罪都是一抓一把。这种呈现是很反应真实刑警办案的情况的,还挺有90年代那批纪实性犯罪片的味道,当年可以说基本没监控(只在银行之类的重点区域会有企业加装),DNA技术也远没有应用普及,剧中卫国平在录像厅看国外资料了解DNA技术在案件中的应用,就是一个反映。白银案发生时,其他独立奸杀案有不少,这些在调查侦破前都不能排除,警察能做的就是一个个去调查摸排,这背后是大量繁琐枯燥的工作,这就是现实。有些观众也许并不了解过去这些情况,又习惯了现在的犯罪片拍法,而在我看来,这种呈现是很珍贵的,很久没有见到了,如果拍90年代,没有这些,才是不合理的。

★上厕所被尾随过的这起案子,受害人样貌如图。这段有个信息,就是凶手在窗外盯着里面看。这点和白银案是有呼应的。白银案发生时,曾经有过一起被尾随的案件,所幸是女子逃脱,这起案子有了目击者,因而有了三张犯罪嫌疑人画像。其中就有窗外盯人这个细节。

2001年春节,白银一厂区下夜班女工回家时发现有人尾随。女工开门进屋时反应敏捷,转身把尾随男子推出门外,却发现此人在窗口冲着她笑。直至女工丈夫回家,该男子仍在窗口怪笑。这起未遂案件被白银当地警方重点分析,三张嫌疑人画像也从仅有的几位目击者口中被描摹出。
剧中呈现

现实中绘制这些画像的警察,是我国刑侦五虎中的“画像师”张欣,也是《猎罪图鉴》的原型。

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公安部刑侦专家、上海铁路公安局刑事侦查处一级警长张欣同志,因连续加班工作劳累过度,突感身体不适,经抢救无效于2018年10月20日19时许不幸逝世,享年58岁。

这起尾随案,剧中目前还没有发现这个失踪者,个人觉得这起是88案同案犯所做

有的人把这起和杀夫案搞错了,受害者和杀夫案凶手长得不一样。

杀夫案凶手

★红衣女孩小雅遇袭案

前面我有写过了,这起案子和白银案第一案有一些相似点,目前看到的犯案过程,也更倾向指向88案同案犯所为

小雅也真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

剧中她拦下出租车的那段,有人看完后疑惑她为什么不上车。其实代入她的视角,感觉背后有人跟踪自己,于是加快脚步,看到出租车拦下来,她首先是感受到危险,想寻求一个契机确认情况,获得帮助。出租车停后她侧过身,对方转身进了巷子,那在她的认知里,会觉得可能是凑巧同路的人,而且对方已经走了,对自己的威胁也就感觉是解除了。

另外,那会出租车其实算蛮贵的,又走几步就要到家了,放弃了上车其实很正常。观众站在上帝视角,知道她这个选择会让她自己的人生走向末路,但是她不知道。只能说变态的行为,正常人难以预测。

★碎尸案

前面我已经作出分析,这起案件应该是独立的碎尸案,原型南大碎尸案,也是本剧的两大主线案件之一。

卫国平对于割喉这个特征的敏感,让他觉得可以并案,其实确实现有证据是不够支撑的。从行为上来说,这起碎尸案的难度也比88系列案操作难度大,卫国平说的可能犯罪升级也是有道理的,毕竟目前他们还没发现第一个眼镜女孩和红衣小雅的事,两种可能性都存在,还未排除独立案件的情况下,直接并案是有点武断。

以上分析写在3月15日18:30前,观看4集后。


3月16日更新,针对5-6集正片+7-8集预告

这两集的推进主要围绕碎尸案,聂宝华那条线在铺垫,给卫国平的人身安全埋雷。

剧中用了“余爱芹”这个名字,去谐音“艾卿”。卫国平带队找上了宁江医学院,余爱芹是在“上周五”(查询1996年日历是2月23日)离开学校,之后就没回校,剧中时间第5集是在2月28日,失踪第6日。比原型的9天是少一点。他们在学校里又发现了新的人体组织物证。

但是,余爱芹到底有没有死?2·26碎尸案死者是否是余爱芹?如果她遇难了,目前剧中抓获的嫌疑人是不是杀害余爱芹的凶手?还是他杀的另有其人?这些目前其实都是未知数,现有信息都有可能是烟雾弹。

以下个人推测。教室内的人体组织还需要做DNA比对,是谁的还没给答案。第6集透露出嫌犯有女友的信息,之前剧情他又有用消毒水清理地面,另外根据学校内发现的人体组织上的棕绷床压痕,结合第7集预告疑似在嫌犯家中发现棕绷床,现在这个嫌犯可能确实杀人了,但是他杀的可能是他的女友梁芸,这个案子估计是另外的碎尸案,与2·26碎尸案不是同一起。

之前总结了1996年后已经有5个案件,这起,极有可能是第6起。

第7集预告,疑似为嫌犯家中的棕绷床

另外,在第6集最后部分,宁江医学院的保安说出了,在2月24日夜晚,在校门口捡到红伞和女士手提包的信息。这就是之前第1集小雅遇袭留下的。而第7集预告里,可以看到疑似小雅在和警察陈述自己遇袭的经过,疑似遭遇了性侵,但没有死。这个也解释了为什么之前看起来她这个准新娘失踪多日但没人报警的疑问。也许她担心自己遭遇性侵会影响结婚,选择了不报警。

第7集预告,小雅指认嫌犯

剧照中出现的小雅结婚造型,与第7集预告中衣服一样

根据照片露出的眼睛,小雅指认的可能就是现在抓住的这个薛家键,小雅遇袭案应该就能排除是88案案犯所为,本案可能是用原型给大家放了一个烟雾弹。薛家键的犯罪行为特征和88案凶手相差太大,也不可能这么早抓到凶手。鉴于他扔的那袋子内裤以及可能性侵小雅,他可能是一个性侵惯犯,而碎尸有可能是第一起。(由于小雅存活,侧面印证他并不是一定要杀人)

1996年后这6起案子,属于是88案凶手再犯的,目前看来可能就是眼镜女孩厕所遇袭的案子,而她可能和原型类似,幸存,后续可能作为目击者出现,因此目前也不在失踪名单。前6集,88案凶手极有可能并没有实施成新的案件。

以上为根据这两集和预告片的案件分析,以下是剧情设置评价。

首先要提一下,剧中对话给大家展现了一个之前我提到过的信息,那就是1996年公安系统里DNA技术还没普及,法医是知道的,而对于卫国平也能知道,他的表现是很惊讶,也证明这个技术当时还很新,而且要做检测需要送到至少省这个级别才有,时间上会比较久。这也是对当年侦办案件的难处做了一个呈现,光是确认死者身份,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种困境在类似时期的韩国华城案中也有,杀人回忆有同样的体现,那边时间更早,甚至要送去美国做检测。

剧情设计上,这两集展现了其他警察的能力,比如顾开岩的预审能力,小汤的灵光一闪,吴克的严谨。没有让男主一个人开金手指,显得整个警局只有他能干事,是偏做群像的拍法,这其实挺好的。

不少观众站在男主的角度,直观觉得男主的判断应该是对的,很多剧就是这么安排剧情,给了大家这个思维惯性,但其实现实中就不是如此,这部剧拍得更写实点。一些观众比较急切的就抨击了吴克和顾开岩,但其实看下来,大家是针对案件做的有别于男主视角的不同处理分析,目前还没有结论的情况下,这些思路也都是好的,办案不能单打独斗,群策群力是最好的。

预审部分,预审本身确实也是挺重要,刑侦全过程规范化的要求当时也在提高,顾开岩的思路和方式其实也对,卫国平实际经验较多,她和卫国平如果能取长补短协作的话,也许效果更好。看着弹幕里一会骂顾开岩,一会儿骂卫国平的,有点哭笑不得。女性角色在本剧里目前来说塑造还是可以的。

审讯这块,《三叉戟》有过不错的呈现,90年代到两千年初的纪实性犯罪片,由于是刑警本人参演的,审讯相当真实且契合当时的方法,有兴趣的也可以看看。

吴克的部分,在碰头会时,他对卫国平说:“现在就乐观还为时过早吧”,接着问他分配工作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卫国平没有补充,而他提出,要再次仔细排查学校闲置的教室、实验室、仓库,尤其是人体标本实验室,防止嫌犯将不好处理的尸块混藏在里面。这点确实是卫国平遗漏的,其实卫国平不是想不到,只是现在的他因为88案的心魔,过于认定了一个结果,就会忘掉很多可能性。这在卫国平听到这些话后的反应可以看出,他也意识到自己遗漏了。

卫国平的优点是果断、执着、记忆力强、敏锐、聪明、卖力,而他的缺点也是因为这个执着和果断,又遭遇了88案的那个情况,使得他自己容易在认定的答案里盲目。其实是个成长型男主,根据备案简介,他后续会有转变。大家对吴克的厌烦,主要来自最开始那次会议,他的做法显得掉书袋,而当时一切的发现则是来自卫国平,也不怪观众烦他了。这也确实,卫国平的敏锐是少有的,他的这种“天赋”也是吴专家没有的,他需要的就是更冷静客观一些,会成为非常优秀的刑警。吴专家大概也发现了,目前的剧情呈现,他更像在帮助男主改变这种缺点。就像顾卫东说的,宋哲关键时刻缺乏自信,优柔寡断,而卫国平太过自信。这俩人后期大概都会有成长。

小徒弟小汤在碰头会最后补充提到的,薛家键有可能是连环作案,那其他受害者难道也都被分尸了的这个点,是不错的,也是卫国平当时思维盲区的点。如果这个可能性成立,那就是很棘手的事。这证明他有可能不是88案案犯,犯罪特征差距太大,这答案对卫国平目前的情绪是一种打击,一切需要重新来;如果他是88案案犯,则就是一种恐怖的答案,那就是他可能已经实现了犯罪升级,这4年间他不是消失不犯案,而是已经升级为碎尸,且之前成功处理了一些,没有被人发现,遇难人数还不少。这两种答案对卫国平来说都是比较大震动的。不过根据我前文的推测,这家伙杀人可能是第一起,其他是性侵或者单纯的偷内裤变态。总之,小汤这句疑问补充,更大指向就是卫国平没抓到“他”,这也让他听后有点震惊。

高光点不只都在男主,其他警察也不是废物。《警察荣誉》时,丁黑导演就是很会做群像的,这部虽然他是监制,感觉也可以。

1996案件汇总:

1.被尾随去厕所的案件(疑似88案凶手实施未果)

2.红衣小雅遇袭案(疑似薛家键所为性侵案)

3.厂区高大姐被绑架案(聂宝华相关)

4.杀夫案(独立案件)

5.“2·26”碎尸案(受害者疑似余爱芹)

6.宁江医学院碎尸案(受害者疑似梁芸,疑似薛家键所为)


3月17日更新,针对第7集正片+8-9集预告

这集的调查围绕着薛家键身上的所有疑点。

卫国平带队询问梁芸工作处,确认薛家键女友梁芸,确实失踪了,且已经长达两个月,而且薛家键还替梁芸去辞职。从以上可以推测,梁芸大概率遇害,且薛家键就是行凶者。不过也存在梁芸没死的可能性,比如说被囚禁之类。但薛家键代辞职这点,指向他对梁芸的失踪知情,还加以掩盖,这里面事儿不小,且必和他有关。

在商场询问这段,针对住在附近,南边,30分钟路程这点,小汤、二哥刘顺奎、卫国平给出了三个答案,小汤只想到步行30分钟,那个方圆范围就大不少,卫国平算上洗漱吃早餐时间,将距离缩短到15分钟脚程范围,而二哥在此基础上再算上化妆和高跟鞋走路慢一些的点,将范围缩短到5分钟脚程内,这会减轻排查工作量,助于快速寻找。这段其实挺有意思,表现出生活经验在刑侦办案中的作用。

本集的第一次审讯中,薛家键解释不清女式内裤的事,顾开岩通过旅行包的独一性,拿出证据,使得薛家键只能以头疼拖延时间,不过他如果持续否认,或者干脆认下就是自己扔的,可以说自己只是一个变态,这个证据无法把他直接和碎尸关联,不够有力。通过薛家键面对审讯的表现,可以看出,他绝对不简单。

派出所果然快速找到了梁芸租住点,发现了棕绷床,这个我在上面提到过了。看预告时候以为他们到的是薛家键的家查到,原来是梁芸家,这个是我看第6集时候不够认真,第6集开头,有过警察仔细搜查过薛家键家,并且掀开床铺的画面。此时,卫队心中隐约认定了这就是碎尸案的第一案发现场。这一定程度影响着他的判断。

而另一边,顾开岩遇到了拿着小雅包包回局里的宋哲,发现了婚礼请柬,即刻前往婚礼现场进行询问。询问这段刻画挺好的,顾开岩先是表示自己捡到了小雅的包,之后观察她的反应,没让小雅尴尬,也判断出了这里面一定有事。之后她就坐在酒店里等到婚礼酒席散场才单独叫住小雅,表明身份,进行问询。她充分考虑到了可能的情况,受害者的情绪,如果楞头去问,受害者极大可能否认,不愿意告知。这个在丁黑导演拍的《警察荣誉》最后一案里也有表现。小雅确实是遭遇了薛家键的性侵,但没死,和我之前推测的一样,因为马上要结婚,所以她也没报警。

1996年后的小雅遇袭案也告破,同时证明了2月24日,薛家键并不在抛尸现场,之前的目击者说谎了。顾开岩与卫国平对质后,发现果然,小汤经验不足,透露了信息,给了目击者以暗示,造成了错误指认。这段已经表现出卫国平的急切和盲目。这个是折磨他8年的心魔,薛家键身上疑点又非常多,让卫国平变得过于主观,不过在得到小汤透露信息的答案后,他也算能迅速认错,这个给他后面成长也是有铺垫的。就是弹幕这一半骂顾开岩,一半骂卫国平的,看得真是有点无语有点分裂。开上帝视角看人物行为,要不得。

他们再一次提审薛家键,这次,顾开岩的目的很明确——确认薛家键是否为2月24日小雅被性侵案案犯,而卫国平的目的也很明确——用新发现诈薛家键,看其对88案的反应。

因为在顾开岩去询问小雅时,小汤、二哥、卫队三人做了一个交流,小汤在对证据的梳理中发现了一个新的点,就是薛家键在88案案犯进行每次犯罪的时间后,都会离开宁江几天,就像是出去躲避风头一样。而且这3年,他还被外派学习交流,不在宁江。这在时间线上非常的巧合,在真实的白银案中,高承勇也曾经离开过兰州前往内蒙古一段时间,在那段时间里,他在包头又犯下两起命案,白银案实际是9起发生在白银,2起在包头,共计11名死者。

所以,站在剧中卫国平的视角,此刻,已经至少有这些点指向薛家键高度疑似88案凶手:1.薛的女友梁芸家有棕棚床,符合碎尸案死者尸块上的压痕,疑为第一案发现场(这点因为他默认了碎尸案和88案是同案犯所为)、2.薛家键代梁芸辞职,梁芸失踪,可能已经遇害、3.薛家键丢弃了一袋消毒水清洗过的女式内裤,并且用消毒水清洗了居所、4.薛家键是医学院老师,能够完成这样的碎尸、5.医学院发现碎尸的教室,他是最后一个使用者、6.薛家键经常夜跑,具备抛尸条件、7.薛家键几年间离开的时间节点与88案案发时间高度重合,且88案案犯4年不再行凶,他这3年不在宁江、8.在学校眼神交汇时薛家键立刻逃跑

这些点,确实是非常非常可疑,加上卫国平之前并案的判断,那个答案就长在了他的心理,站在他现在的视角看,得出这个答案也是有道理的。薛家键在时间线上的疑点,确实非常耐人寻味。

之前薛家键录入指纹时,可以得知他是1965年生人,1988年时是23岁,二哥觉得这个年纪不能做出那么大的案子,卫国平认为也许正因为年轻,所以他当时犯案手法还不成熟。虽然卫国平是因为倾向于认定了薛家键所以这么想,不过客观的说,两种思路确实都有可能。如果88案和2.26碎尸案真的是同案犯,那么薛家键就是实现了犯罪升级,之前的手法没有现在成熟,是可以解释的。二哥出于常理的推测,也是合理的。

薛家键生日

于是乎,两人带着完全不同的目的,在没有进行信息互换的情况下,再次提审薛家键。

顾开岩是将2.26碎尸案作为独立案件的角度,进行审讯。于是针对2月24日当晚薛家键的行踪进行盘问,以此确认其是否当时在性侵小雅,进而确认他是否是抛尸者,确认他与2.26碎尸案的关系。当刚询问到当时天气时,卫国平打断了问话,询问薛家键做手术的惯用手,薛家键表示两手都用,卫国平查看他的左右手(应该是在看有没有证明惯用手为左手的茧子),确实是两只手都有茧子。那也就存在左手行凶的可能性。

薛家键双手

其实,薛家键此时的疑点真的非常大,时间线的巧合太强,双手都有老茧,梁芸又是失踪,真是很难排除他和88案的关系。要不是出场过早,都感觉是改编为两案合并,犯罪升级了。看到双手后的卫国平也更笃定,开始质问那些案发时间点,看薛家键的反应。所以,观众看到了一个看起来过于不理智的卫国平。顾开岩虽然尽量表现得像是平常状态,支走卫国平,但是他俩就在审讯室门外争吵了起来,这一切也被薛家键察觉。

卫国平目前手头没有任何有力的证据,证明薛家键与88案或碎尸案有关,想单纯通过问询去诈对方,得到答案,其实非常难,薛明显是一个高智商罪犯,很会隐藏。顾开岩做的工作能尽快先确认薛与2.26碎尸案的关系,确实是当时询问更合理的思路,因为临时羁押时间就要到了。

关于审讯的思路,刚好我今天看到江宁婆婆转发的真水无香wb,讲述一桩旧案在34年后画上句号。这个号一直发许多国内刑警的侦查故事,近日发了一篇上海“803”神探三剑客之一的“审讯奇才”谷在坤的故事。里面就有对他如何审讯的案例描述。其实审讯最重要还是手头要有足够的资料,找到关键性线索,说不到点上的话,是很难突破的。文章戳→“审讯奇才”谷在坤

审讯比较忌讳上来就亮出底牌。支开卫国平后,顾开岩改变了审讯的态度。薛家键也在做应对,指出顾、卫争吵,意见不和,装着善良有礼的样子表示歉意。顾开岩选择直接承认了这种不和,掌握主动权,开始直接指薛与碎尸案的关系,逼迫薛家键供述出2月24日的真实行踪。碎尸杀人可比性侵小雅要严重很多,薛家键果然选择了认下袭击小雅,但是他比顾开岩想的更难对付,他认准了小雅不敢报警(可能已经提前注意小雅很久,知道她快结婚了),说自己只是猥亵小雅,把罪名又压到最低,做好了几小时后离开的准备。从这能看出,薛的身上,应该还有大案,可能就是梁芸,甚至还有88案。不过2.26碎尸案的嫌疑进一步缩小,这起还是更像独立案件。

顾开岩也没有他想的那么好对付,她用了一个“倒卖乙醚”的罪名,将薛家键押送看守所,为案件侦破尽量争取时间。其实她这个角色刻画挺好的,很聪明。卫国平是一个经验型的刑警,在那个年代,经验对于案件侦破确实很重要,顾开岩则是接触了更新的模式的代表,在经验派眼里,学院派总是掉书袋的,更相信自己是很正常的,果断的判断对刑警很重要,但也造成了一种能力上限的阻碍。师妹这种呢,又确实缺少一些经验,也还是被薛耍了。卫国平能主动学习DNA知识这个事就能看出,他很好学,不是彻底排斥新方法,如果后续他和师妹可以好好配合,俩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做审讯大才。

扩展补充:

真水无香的两篇文章,一篇介绍了DNA在刑侦领域运用的历史过程,尤其是在我国的一个发展过程,2000年,这项技术用在刑侦,对于上海这样的城市的人,都还是非常新奇的事。DNA,新生代“证据之王”

另一篇,80-90年代,刑警侦办案件用的就是许多“笨办法”,经验是很珍贵的。许多观众看更多的是推理小说的故事,国外的各种神乎其神的犯罪片,对最传统的刑侦却了解甚少,这部剧其实真的相当的写实,与当年的纪实性犯罪片风格十分接近。 用34年寻一个真相

所以,宋哲其实也是不错的,他承担了许许多多枯燥的摸排工作,简单的一句在学校排查未发现第一案发现场和其他物证,背后是大量的付出。与卫国平比起来,他是更多用着笨办法的人。

南大碎尸案和白银案这种,就是那个年代最难破的案件。

卫国平离开审讯室去见顾局时,提出了将薛家键的DNA与88案受害者指甲中的皮肤组织也做一个比对,师父同意了。薛家键与88案的关联性,后续很快就会有答案了。

与此同时,还在梁芸家发现了一枚沾了油脂的指纹,在床头。一旦确认是薛家键的话,碎尸案他就很难解释了,但是结果出来,并不匹配,让卫国平再一次遭受了精神打击。薛家键的嫌疑不能完全排除,但是现在也无法确认了,而且现在的情况是,嫌犯可能另有其人,这让一切工作陷入了迷雾之中。

而希望洗脸冷静的卫国平,在厕所观察到水槽边角的石块掉落,与尸块中发现的那个不明碎块很像,他冲进梁芸家,却发现梁芸家的水槽完好,没有能对得上的破损,这意味着,这个被他认为是碎尸案案发现场的地方,也被排除为第一案发现场。又是一阵心绞痛。(卫队,注意身体吧,这么下去感觉活不到退休)

水槽的发现,让梁芸的状态又往生死未卜多了一分,且第三者犯罪的概率也提升了。

这一集,一切走向了一个死胡同,似乎又一次陷入了绝望和迷茫。梁芸还活着吗?2.26碎尸案到底是谁做的?薛家键有没有杀人?88案凶手真的再次犯案了吗?但其实这集信息量挺大,解决了一些疑惑,同时为下一步的调查方向也做了铺垫。剧情还是相当紧凑的一集。

1996案件汇总:

1.被尾随去厕所的案件(疑似88案凶手实施未果)

2.红衣小雅遇袭案(确认薛家键所为性侵案)

3.厂区高大姐被绑架案(聂宝华相关)

4.杀夫案(独立案件)

5.“2·26”碎尸案(受害者疑似余爱芹)

6.宁江医学院碎尸案/梁芸失踪案(梁芸生死未卜,医学院碎尸是否与2.26碎尸为同一人,未知)

第8-9集预告分析

第8集预告,赵世杰、王德发要出场了,王德发让卫国平妹妹很恐惧,这背后又是一个什么事件?赵世杰则称之前卫国平他们去吃饭过的那个饭店老板是“狗”,两人是何关系?卫国平深陷山河之死的自责中,这集可能他会开始转变,不再那么盲目。这个预告片的案件信息没啥

第9集的预告,开头就是一个黑衣人提着一个包包进入到那个饭店老板的的店铺,老板和碎尸案、88案是否有关?这个神秘人是谁?(演员李晓川刚出演过丁黑导演的《警察荣誉》中的张志杰一角,是主演,在这里应该不会是路人角色)

第9集预告

之前3队在饭馆吃饭

卫国平似乎进入宁江医学院图书馆,寻访余爱芹的行动痕迹。(耳机,对应她爱听随身听;笔记本内容可见“临床表现”四字,推测为余爱芹)


3月18日更新,针对第8集正片+10集预告

第8集与我推测的一样,卫国平在这集开始转变,这集主要是人物转变的文戏,新的线索和人物也相继登场。这集是很重要的一集,男主的做事风格会在之后做根本性改变,人物会实现成长转折,且通过男主身上这个故事,引出我国当年刑事诉讼法的一个修改,两个著名案件和我国刑侦变革大事记,通过这样的方式呈现出来,很巧妙,也让本剧的深度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剧情梳理】

警方重新找回目击者,目击者承认了自己错误指认,当时只是看到抛尸者的背影。一切走向一个死胡同,卫国平心力交瘁,同事们沮丧的对话带来的压力,也压在他身上。

廖局和顾局进行了一次交谈,对最新情况做了一个总结:

1.目击者承认错认,本条线索中段。

2.尸块中的碎石也确认了,不来自梁芸家。

3.梁芸找到了,只是分手后离开去旅游散心。

4.DNA比对结果出了,确认死者是余爱芹,包括医学院内的所有尸块,都是余爱芹的,没有第二个死者。

能得到这些答案,也是阶段性的大收获,排除了许多可能性,能让接下来的调查方向更明确。廖局与顾局的对话中,站在不同角度综合评价了一下卫国平,其实也是说给观众听的。廖局肯定了卫队的工作,且薛家键也被用乙醚的事暂时按住了,目前线索虽然只有性侵,但碎尸案仍然可以沿此继续调查。这个和我之前想的也有重叠,薛家键不是2.26碎尸的凶手,但他身上应该还有事。

顾局指出,薛家键抛尸时间已经排除,一定不是碎尸案凶手,而卫国平此前非要将88案与碎尸案并案,这之间没有直接证据。这其实也是顾开岩和卫国平在审讯时候的分歧点。

顾局说话就像老父亲心态,嘴上都是吐槽卫国平的,爱之深责之切。廖局说着一码事归一码事,肯定卫最近付出的那些,顾局则主张不能夸他,快按不住了。廖局指出,一开始所有证据都指向薛家键,大伙心里也基本认定他是真凶,现在被推翻了,放谁都会被打击。这个也和我之前观点一样,不能以上帝视角看待之前的事,之前诸多线索确实都指向了薛家键,卫国平的推测虽然存在许多漏洞,但也不能直接排除否定那种可能性,各种可能性都是有的,每个人物在当时也都是普通人,不是神,思考问题自然会出现许多基于个人的判断。顾局站在全局视角,看问题更全面客观些,对卫国平这个爱徒,又有恨铁不成钢的情绪。这有点像《警察荣誉》的王所长,深知曹建军的能力,性格,知道他是个好警察,任劳任怨,但也知道他的性格缺陷,希望他走得更稳更好,所以担心他太飘会出事。卫国平比曹建军幸运,没有走向不可挽回的结果,顾局希望给他多一些挫折教育磨炼心性。

吴教授与卫国平谈话,针对他的心理问题。和我估计的一样,吴教授其实恰恰是非常爱惜卫国平的能力,看到了他身上有成为刑侦大才的潜质,所以很希望他能克服心魔,更为客观冷静的应对案件,想帮他解决这些问题。

这次的对话,可谓是交心的,开诚布公。吴教授一改常态,对卫国平先做出了一顿夸奖,夸得卫队有点害羞了,之后再指出了他的问题。吴教授这段分析和我前面写的对上了,差不多。执着是卫国平的优点也是缺点。他一切好的品质,都能让他有机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刑警,但偏执这事,过犹不及,不做控制,也会成为上限,甚至走歪。

卫国平承认了自己的偏执,但觉得改不了,也不愿意聊陈山河的事。而吴教授则恰恰只说这点,开始对卫国平面对陈山河牺牲一事的心理变化做出了完整的分析,每一句都无比精准,像刀一样扎在卫国平心上,卫国平听不下去,想要离开。但吴教授没有停止讲述,指出他对88案的执着,是他目前应对心魔的做法,卫国平承认并转身想走,吴教授敞开心扉,说出自己也有过一样的经历,所以不希望他重蹈覆辙。所以,吴教授之前表现出来的对卫国平的那种“针对”,大概就是知道他的情况,想要把他拉到正轨。

一番真诚的劝诫,让卫国平也放下了一点以往的戒备和对立情绪,现实的结果在前,这番话又确实真诚,他也听进去了一些,也愿意做交谈了。

不过吴教授话锋一转,开始询问聂小雨和卫国平的关系。这里交代了些之前没有的信息。

原来卫国平的父亲和聂宝华、聂小雨父亲是一个车间的,他们打小就认识,卫国平和聂宝华还是一块长大的。吴教授则针对他和聂小雨的关系做重点询问,担心卫国平和聂小雨之间的感情会很深,卫国平会做出越界行为,走错路,还会影响到案件侦破。聂宝华此刻已经是涉黑的头目,和聂小雨又是至亲,关系敏感,如果卫国平和他们走得太近,很有可能会出乱子。这里有可能会是一个伏笔,我们知道卫国平和他们无利益关联,但是这层关系,确实有可能在将来某个时候被攻击利用,成为一种阻碍,最终能说清楚,却一定会耗费时间和人力。而且吴教授提醒他不要忘记法不容情,卫国平点头回应,应该是在后续卫国平打掉聂宝华涉黑集团时候有呼应。

这段话也把之前很多人“又是被救之后爱上男主,很俗套”的吐槽做了一个小反转驳斥。卫国平和聂小雨还有一层青梅竹马的关系,并不只是因为一次救命的恩情。

办案不顺,家里也炸了锅。一个名叫王德发的人物登场,他是刑满释放人员,让卫国平的妹妹非常恐惧,而现在他刑满出狱,且就搬到了卫晓霞的对门。从这些反应中能看出,也许,他就是害得卫晓霞双腿残疾的人。卫国平驱赶他失败,王德发看起来在监狱里学了不少法律相关知识,而且坐牢第3年唯一的至亲母亲去世,说起这个,对卫国平,他有愤怒。后续二哥告知卫国平,这王德发是因为在监狱救人,有立功表现提前释放的,他是真的改过了吗?还是准备着对卫晓霞做什么?被救的那个人是否会在后续出现?这条线有待展开。这时候房子不好找,卫晓霞又腿脚不便,搬家困难,目前社区照顾她也不错,二哥家女儿小升初,让卫晓霞过去住又不太方便,卫国平也放弃了搬家。根据海报能看出,卫晓霞后续和王德发会有交集。

卫国平在澡堂里回忆着当年的种种,陈山河牺牲后,局里对他问话时,他隐瞒了是被聂小雨抓住,才没有及时跟上陈山河的情况,只说自己跑错了路。这里的隐瞒,可能是为了保护聂小雨,但这点可能会埋雷。当年局里还给卫国平记了三等功,这三等功背后是陈山河的死,卫国平不愿意接受,不过廖局说,这不是只对他个人,而是对公安战线其他同志的鞭策和鼓舞。这句也算说给观众了,这些表彰,从来也不单单针对个人,办案不是一个人的事,团结协作出成果,表彰时候则确实需要树立典型,作为符号,利于宣传、学习和铭记。不过这里还有一层,是“对流言蜚语最好的回应”,当时救下这个青梅竹马的聂小雨,但陈山河却牺牲,凶手也没抓到,中间还有“跑错路”的说法,当时应该有不少人质疑卫国平,廖局和顾局对他做出了保护。

当年,在陈山河的墓前,陈山河的父亲,卫国平电机厂的师父,对卫国平说出了两句劝慰的话,这两句话不仅是卫国平听了感动和震撼,对观众也是。陈师父很明事理,而且格局很大,对卫国平确实也是视如己出。

聂家兄妹当天也有到达墓地,与卫国平远远对视。从过往情绪中刚出来,卫国平一睁眼就看到了二哥也在澡堂池子里了。二哥和他说起了“大事”,媳妇让卖肉的骗了,听得卫国平一脸不可置信,内心大概在OS“这是大事儿?”二哥就和他说着这些家常,话里话外其实是劝卫国平,不要太执着于过去,改改急脾气。二哥真是个暖心陪伴型好战友。接着,他拉卫国平去听吴教授的课,这堂课,其实就是为卫国平量身打造,帮助他彻底走出来,也告诫所有的公安干警。一场不亚于《觉醒年代》中的演讲的课。

吴教授提出了一个点——“恶意”。宋哲先阐述了恶意在犯罪分子身上的表现,恶意是一种“态度和取向”,动机和恶意结合,驱使人犯罪。

而吴教授则提出,不仅是犯罪者,刑警在侦办案件过程中,也会出现这种恶意。这种恶意,具体表现在“有罪推定”。有罪推定本身,是我们几千年来的一个办案逻辑,长期传承,也自有其利弊。有罪推定最大的弊端,就是先假设了一个人有罪,再去寻找线索支撑,在执行过程中,就非常容易导致思维逻辑上,放大所有利于推断他有罪的线索,直到变成证据,而忽视、怀疑甚至推翻那些与之相悖的线索。

这个点,其实古代就有过阐述。战国时期,有个典故叫“疑邻窃斧”。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抇于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释义: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像偷斧子的。
后来,丢斧子的人在山谷里掘出了那把斧子,再留心察看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走路的样子,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脸色表情,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言谈话语,更不像是偷斧子的了,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像偷斧子的了。

如果让结论先行,就可能出现这种结果。顾开岩和卫国平的审问分歧,本质来自于这个思路区别。同时,我也想到了当初《名侦探柯南》里经典的《钢琴奏鸣曲月光杀人事件》一篇,这个案子里,凶手选择了自杀,死前对柯南说“我的手上沾满那四个人的鲜血,我和他们已经没有区别。”这件事彻底改变了柯南未来对凶手的态度。一种对自身恶意的对抗,让自己保持客观,是侦办案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

卫国平听后陷入了沉思,回想起自己这阵子的种种,确实是因为这种恶意,这种主观,导致自己判断失准,忽视了同事不断的提醒,还有那些明显相悖的线索,让案件走到了现在的死胡同。吴教授点名卫国平,问他如何看待这个点,卫国平答不上,他换了一个提问,问卫国平是否有过这种恶意。卫国平承认了下来,吴教授马上给予了肯定。

人要直面自己的错误,而且是巨大的错误,并且在大庭广众承认下来,是非常困难的,尤其对成年人来说。我们常说“勇于承认错误”,这个“勇”,要做到真的不容易。之前我有分析过,卫国平其实是能听进去别人有理有据的驳斥的,愿意认错的,也是很好学的,调整好了心态,就能成大才。卫国平今天认下了,就是直面了自己的内心,而且会改变了。吴教授马上夸奖了卫国平的真诚和勇敢,一个警察的勇敢,不仅体现在奋不顾身,不怕死,还有“直面自己的内心,敢于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推翻自己,否定自己”,一个人否定自己的过程是非常艰难和痛苦的。

“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刑警侦办案件中,走入死胡同,一切需要推倒重来的情况太多了,知道错了的时候,要勇于改正,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尊严或者输赢去一条路走到黑,寻找真相,惩治罪犯,维护秩序,才是办案的目的。吴教授不愧是能做政委的人,思想工作抓得牢。

此处我又想起《大宋提刑官》里的几个案例,坏官、好官的区别,有时候就在于对待自身错误的应对方式。智商有限的吴淼水明知自己办了冤假错案后,为了好交差,就冤了曹墨,而更恶的,如刁光斗,智商很高,却选择了收受贿赂,制造冤案。而白知县,数十载清官,为民请命,自身清贫,即将保持这个清誉光荣退休的时候,却断错了案子,他的一生什么都不求,想要一个清誉,却临了栽了。其实对于这样的情况,如果他因为自己的“清誉”,也选择办下冤案,那其实和贪“财”没区别,贪图的是“名”罢了,但他最终选择了承认错误,不要自己的官身清誉,要还死者一个真相,还被冤屈者一个真相。这种勇气,就是吴淼水没有的。宋慈在剧中,也经历了一次。而“人命大于天”,案件侦办的错误,背后就有可能是人命,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卫国平陷入自责和愧疚。张译这段,把卫国平的手足无措,强忍泪水,直面内心的那种情绪表达得非常到位。

之后,以文字的形式,出现了我国在1996年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至此之后,“人犯”一词被改为了“犯罪嫌疑人”一词。在没有被法院判决以前,都称“犯罪嫌疑人”。从这一剧情过后,这部剧在我心里的评分又上了一个档次。

《杀人回忆》高评价的一点就在于,他保持了一种很大程度的克制去叙述,把案件置于一个时代,客观的去讲述一个时代的故事,不只是案件本身。这部剧现在也是这样的格局,对于90年代刑侦的展现,采用相对写实的表现手法,让大家看到当初那个缺乏监控和先进科技手段的年代,办案的不易,这种不易,在这样两个著名的原型案件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而主人公,也就因为种种原因,走向了一个死胡同。

1996年,处于社会治安很不好的80-90年代,这一年,不仅有这个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还有禁枪,很多00甚至90后出生的孩子,也许还不知道,我国是在1996年才全面禁枪的。但在禁枪后几年也仍然有恶性持枪案件。96那前后,各种持枪案件频发,如12.1枪杀大案(原型董利)、中国刑侦一号案(原型白宝山,这剧还就是饰演顾局的丁勇岱老师演的白宝山)、1.28鹤岗大案、张君案等,夸张点的还有平远街事件。96之前,有农村械斗,甚至拉出了炮。那会的治安不好,案子多,给当时案件的侦破又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这段时间,是刑侦走向规范化的一个过渡期,也是科技大量应用于刑侦的一个起步期。像DNA技术在1985年才被首次应用于犯罪调查,而且是在英国,1999年,对于上海也是新鲜玩意(前面有提到,发了那篇介绍文章)。

1.28鹤岗大案改编《犯罪升级》

 2 ) 追了六集,不看好,希望低开高走(持续更新,评分一路滑跪6.3,编辑weibo甩锅)

编剧在weibo甩锅,说自己只写了前八集,我……简直无槽可吐,无槽可吐啊……真正的好编剧应该是尽心尽力完成自己工作,把握紧凑的剧情走向,塑造有血有肉的群像,而不是在剧完结后出来阴阳怪气同事和观众,还自视甚高自以为保住了名声与羽毛。

——————————————————

一直关注,眼睁睁看着分一路滑跪,完结后更是哐哐掉到6.3,怎么说呢,这才是这部剧的应有分数。

——————————————————

开分虚高,目前8.0,后续估计还会降。

友好预测降至7.0,往下只底不高;

不友好预测的话6分都没有,嘛玩意儿。

——————————————————

妈耶……人物情绪也太浮于表面了……不晓得导演镜头切那么多场景换那么快干什么,就电机厂群众围着聂小雨人人喊打那段,几个推搡+大呼的动作就糊弄过去了,人物情绪啥的都没起来就呼啦呼啦换景,多几个深度刻画人物内心的镜头是会浪费导演组胶片吗?

关键下一个景就是聂宝华骂小弟,点气场都没有,黑社会没有黑社会的样子,像卖保险再就业出来装模作样的(没有说卖保险不好的意思),且布景粗糙服装随意角色人设空洞,群像戏最怕这样,偏偏这部剧的群像戏就是这样。

先弃剧了,攒攒再说吧。

——————————————————

第十集剧情平稳发展,新的人物又出现了,但话说刑侦破案时真的会为了接近目标人物临时搭建一个看的过去的公司外貌吗?

感觉会有,毕竟现实中早就有捏造身份的特务间谍,在这部剧里为了破案再扩大点范围也不是不行?

——————————————————

第九集,最后几分钟里男女主路边喊话大半夜探讨你喜不喜欢我-喜欢我就喊一声站住。

……抠出三室一厅,谁懂我那几分钟猝不及防被迫磕工业糖精的难受和沉默?

怒而分析一波看这么难受的原因:

cp感是个好东西,可惜这部剧里的男女主没有,归根结底无非几点:男女主角色张力不到位、演员妆造不贴形象、导演拍摄手法粗糙、编剧台词功底不到家。

先说男女主角色张力不到位:

张译出演的男主卫国平是个什么角色?警察,性子直、躁、还有点桀骜不驯,简单一词概括:硬汉。

硬汉该配什么?配御姐,双强强,你来我往毫不示弱,争锋相对相爱相杀,有看头;

配小孩,强弱风,铁血化绕指柔,细心呵护小心宠溺,再来个小孩白切黑,我也爱看。

但配聂小雨,他看着长大的小女孩,性格纯良,按理说是能归到第二类的,更何况聂小雨还是黑社会老大的妹妹,身份性格这一层白切黑的元素也有了。

造型我都替她想好了,参照女主演员陈雨锶在《闪光少女》里的造型,黑长直,有着厚刘海的天才小提琴少女。

个人觉得这种日系偏暗黑风格更适合她

这不比这破感情线好磕?!

架不住导演组贪心,两种人设都想要,两波韭菜都想割,于是才有了卫国平看着长大的【小孩】、有一头波浪卷短发偏【御姐】版的聂小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到最后一般是都取了糟粕,导演组就为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例子,到现在身为聂小雨的人物张力也没出来,更别指望cp线了。

再说演员妆造不贴形象:

看上面照片就知道了,陈雨锶本人的气质和形象更适合日系偏暗黑,波浪卷短发红唇的造型她演得力不从心,像不成熟的小孩穿高跟鞋——刻意打扮。

导演组也是,估计是想贴一波人们最爱的国产剧洒脱利落港风女主,直接放弃男女主最佳人设选项,强行搞这个造型,最后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剩下两点就不说了,才第九集,接着往下看剧情吧。

——————————————————

第八集有点出乎我意料,给了男主反思的镜头,以为一直要莽到结尾呢,居然刹住了,好事。

另外进一步完善了男主、黑社会老大及妹妹的故事线,前有一起长大的情谊,后又救了妹妹,两者结合倒也能解释黑社会不动男主的原因(虽然我猜最大的原因是导演想着重笔墨于案情,其他只想一笔带过)。

放一点期待到明天更新。

——————————————————

追了六集,不看好。

原因之一人物扁平,之二剧情节奏拉垮。

一、人物扁平: 1.一个黑社会就因为妹妹喜欢警察男主所以连带着其他手下都不敢动男主还恭恭敬敬叫男主哥?还说斗了这么多年很了解男主秉性?咋你确信男主会和你妹妹在一起你将有个警察妹夫罩你?那我不应该在这里看到你而是在法制频道看你、你妹、你妹夫一家人啊,男主也是,在明知这些黑社会是因为什么尊重他的前提下还安然享之? 2.上级领导来视察并指点工作,也没干什么男主就上赶着跟人家抬杠,又拍桌子又发脾气又下人家面子,编剧一句“知道你放不下过去的事”就解释了男主跟个莽夫一样的举动?合着男主过去那点事儿还真是万金油呗。 也不是不能有过去,你过去的事儿立得住我也不说你,我还跟你一起哭一起渴望报仇抓人,但编剧你这短短几笔带过男主和搭档的情深似海,又把男主刻画得跟个莽夫样只要提到一点和搭档的事儿就应激,不是,感情基础呢?共情环节呢?让观众代入的资本呢?都没有你讲啥啊?聚众看男主甩脸子吗?

二、剧情节奏拉垮: 剧情节奏乱七八糟,东讲一头西讲一点,前一秒三个领导还在商量不能让男主审人怕他太激动误事,下一个镜头就是配角说“领导我觉得卫国平来审比较好”,三领导你看我我看你纷纷点头同意,甚至犹豫不超过三秒。

我说你们身为领导的坚守呢?!底线呢?!刚刚商量时的决心呢?!

我说导演你拍这个环节干嘛?除了又一次展现你那火候不到家的拍摄技术还能为这部剧出什么力?

好,退一步,就说是为了展现男主的人格魅力,和他作对的配角都愿意帮他一把,但之后男主一系列打断审讯,擅自发问,问完还理直气壮指责别人不专业的行为……

我:男主的人格魅力都给你败光了,导演编剧你们糊涂啊😭。

希望低开高走后面能救回来吧,不然我就此把本剧收入“浪费演员演技的电视剧”系列。

 3 ) 感觉一般

1、电视剧《他是谁》开局营造悬疑的技巧一般,在雨天使用非常刻意的BGM来制造气氛。 2、张译今年的剧都有一种主角性压抑,还特别矫情,就是反派妹妹苦恋十年二十年的那种。 3、想集中看破案故事的观众可能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这种多线性拼接的故事,是一种演绎的“真实”。 4、节奏很慢,如翻垃圾场这个很拖沓,穿插的职场交锋可能是追求一种趣味。 5、《他是谁》应该是一个五线小镇取景,年代感最强的莫过于警察制度。 6、张译这几年影视资源好,但戏路不好说,一年之内我看了三部剧都是警察,死了师傅或同事,埋下心结!

 4 ) 乱七八糟的叙事加突如其来的工业糖精

剪辑挺垃圾,剧情有点水,第八第九集真的水到爆炸了,导演就没有掌控叙事的能力

营销有恐怖剧情其实几乎没有,就漏了一眼头骨能叫可怕?热搜上营销的可都是什么人骨,伤口,反正描述的要多可怕有多可怕,实际一看,根本没发现可怕的点。

这么水的探案剧情还要穿插工业糖精,还有可能加入黑社会线,反正就是一个大杂烩,感觉要烂尾

还有,张译的表演也太模式化了,不知道粉丝是怎么好意思吹的

 5 ) 剧情很多不合理,杂乱

全程上帝视角,还是个混乱的上帝,乱七八糟,从第四集开始看不下去。。。。。。。。。。。。。。。。。。。。。。。。。。。。。。。。。。。。。。。。。。。。。。。。。。。。,。,。,,。。,。。。。。。,,。。。。。,。。。。,。,。,,,。。,。。。。。,。,,?。。。。。。。。。。。。。。。。。。。。。。。

 6 ) 脸谱化的张译,破碎化的刑侦

各位听我一句劝,别抱看好剧的心态看,打着白银案和南大碎尸案的噱头在那里拖拖拉拉大讲体制内的那点破事儿,张译人设跟狂飙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脸谱化严重:冲动、裙带关系、优柔寡断、破案能力差,让人怀疑是怎么当上队长的,连疑似女朋友的人设都一样,必须是二代,只是一个官二代,一个黑二代,连谈恋爱的方式都一样,舔着追,让我有点心理不适。我怀疑他两部串着演都毫无违和感。

编剧能力不足,想着多条线索齐头并进却让人一头雾水,主线推不进,支线案子还没有办公室人际关系那点儿蠢兮兮的破事儿来的多,我就问下你们刑侦队直系亲属能在一个单位吗?能是上下级关系吗?还一口一个我女儿,实在不明白在剧里加这种裙带关系有什么意义,想说明什么。

观众都明白证据是定罪的基础,而不是怀疑,编剧让主角这个刑侦大队队长花了8集,差不多10年才好似大彻大悟般明白这个道理,我不懂那之前破案是靠的什么?升上大队长靠的又是什么?剧情推进慢,散,作为刑侦剧,新人物的出现不是随着案件的推进而出现,而是凭空出现新人物来强制让人去怀疑,时常显得没头没脑,让剧情破碎,逻辑混乱,叙事不清,以及剪了太多黑帮戏份以至于我分不清这到底是扫黑剧还是悬疑剧,而白银案及南大案没有任何黑帮方面的背景,而这也是我认为跟狂飙串剧的地方,我个人认为编剧浪费了这两个大案给予的题材。

冲着宣传里的白银案和南大案以及热搜里的真实案件改编、大尺度,我周六晚上特意空出时间来看,现在是早上的5点,我坚持了再坚持,终于看完第9集,(顺便说一句第8集、第9集巨无聊🥱,一点推进都没有,还要在那里看他们你喜不喜欢我的无聊剧码,我恍惚记得狂飙里有过一样的剧情),看完再来骂张译:别再演这么雷同的东西了,我看到你抿嘴我都要ptsd了。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