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

记录片大陆2017

主演:内详

导演:郑琼

播放地址

 剧照

出·路 剧照 NO.1出·路 剧照 NO.2出·路 剧照 NO.3出·路 剧照 NO.4出·路 剧照 NO.5出·路 剧照 NO.6出·路 剧照 NO.13出·路 剧照 NO.14出·路 剧照 NO.15出·路 剧照 NO.16出·路 剧照 NO.17出·路 剧照 NO.18出·路 剧照 NO.19出·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0 16:43

详细剧情

  《出路》跟踪拍摄了三位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历时六年追随三位主人公,记录下他们的梦想与当代中国现实的碰撞,这是不同地区的中国年轻人从学校步入社会的成长故事。来自北京的袁晗寒17岁辍学,3年后她游历完欧洲各国,考上了心仪的艺术学校,15年回国实习,在北京注册了她的艺术投资公司。湖北的徐佳,19岁,是咸宁高中的高三复读生,他已经复读了三次,最后如愿考上了一个二本。毕业工作2年后,2015年徐佳和相恋4年的女友决定结婚。来自甘肃的马百娟,12岁,在野鹊沟小学上二年级,条件艰苦,梦想能去北京上大学。2012年为了方便她上学,全家迁到宁夏,然而马百娟因为学习跟不上,第二年就退学了。15岁的马百娟独自来到陌生的城市打工,但因年龄和学历太低,屡屡碰壁。  中国当代青少年有着怎样的未来?这是导演郑琼在拍摄三名中国青少年时探索的中心问题。

 长篇影评

 1 ) 其实并没有

这学期有门课一开始,老师让我们读一本书叫《异类》,探讨关于个人成功的可能。书中有许多案例,大多是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来讲述一个群体成功的可能。然后也经历了一些事情,有的有关微博热搜,有的有关个人发展,越来越发现,许多问题的讨论是存在社会结构带来的困境的。《出路》我没有看过第二遍,但是我想再回头看一看,可能会有一些新的看法,也只能是看法,因为我也没找到出路。

一周之前,我在修改暑假的调研报告,敲了一行字:此行也让我消解了此前对农村教育中重男轻女的问题的误解。其实并没有。一年以前,我从高三23班离开,走进大学。我以为之后一切都很容易,钱是天上掉的,衣服是树上长的。其实并没有。我以为如果能活的像画家女孩一样,我就不会迷茫不会消沉,世界就是一个可大可小的地方,我可以如我所愿地四海为家,生活里只有数不清的浪漫和幻想。其实并没有。就像那篇叫我的家乡真好的课文。窗外没有宽阔的操场,也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

想当然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贴标签也一样。我的世界里总是太多“我以为”和“竟然这样”,总是看到了一点现象就急于去定义本质,总是不经大脑地把亲眼所见的个例推而广之视为真实。其实并没有。

这部片子肯定不能和我的父亲看,我可以想象到他会在我表示惊奇和困惑的时候发出不屑的笑,对我说:“你以为呢?”

我又想到自己也曾带着一点若有若无的精英情节和中产阶级的视角,模仿着营销号的口吻去嘲讽一切,嘲笑那些早早结婚的农村女孩,嘲笑那些为就业奔波的非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嘲笑着那些找不到出路的人是因为自己实在不够努力,没有机会运气不好,那也是他们的错。我以为生活就应该是从一睁眼起就有了安排,一切都顺其自然,我会经历所有的事情,但都没有困难。我的出路是一开始就被决定的,不会更好,也不会更坏。

其实并没有。

我想起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我坐在后排,给我爸念着一片言辞刻薄的营销号文,批评着把钱看得太重的家庭,穷怕了的家庭,会有怎么样的悲剧。我爸说:

“其实不是这样的。你不明白。”

我也想起了一些故事。想到奶奶曾经说自己没办法再回到农村生活,因为习惯了城市多年。我也想起我高中的同桌对我说,她这次回家,看见初中时候的好朋友已经挺着大肚子很久了。她说:“你能想象吗?”这么久过去,我几乎遗忘了这个事实,直到今天才想起。很多事情忘了不代表不存在,构建了想象的环境不代表就应该理所当然的冷漠。

这电影和人生七年其实有一点类似,那就是给一个机会去看看更多的不同的生活,去理解社会的生态。那个世界之大,大到看不清全貌。

(短评140这个设定真头疼

 2 ) 比“小镇做题家”们更惨的是无数个“马百娟”

这几日闹得沸沸扬扬的“明星考编”事件最终随着四字弟弟宣布放弃入职国家话剧而逐渐撤下热搜,而关于“小镇做题家”的讨论依旧不绝于耳。

“知识改变命运”、“高考是最公平的竞争”是多少出身小镇的学子们曾经笃定的信条,他们不顾一切地苦读、刷题,以为迈过高考这个门槛,便可鲤鱼跃龙门,实现阶层跨越和人生理想。

而现实却给了他们狠狠一记耳光,无需毕业进入社会,仅在大学校园里,那些来自大城市同学的学习方法、以及自身的谈吐、认知和眼界就已经足够把他们按在地上狠狠摩擦了。而这些分数以外的东西,短期内是无法通过学习和努力弥补的,因为这是大城市孩子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家庭给予的天然优势。

有句话说,“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看似“小镇做题家”终于达成心愿步入了“小资”生活,然而两者喝咖啡的姿态、心态和对咖啡的品评却截然不同。

归根结底,这是贫富差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思想认知局限等社会宏观因素与家庭个体原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严重后遗症。而“明星考编”事件正是触动了“小镇做题家”的这根敏感神经。他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出路,却发现仅凭一己之力怎么也跑不赢那些“带资进组”的“优越者”。

郑琼导演的纪录片《出·路》记录了三个来自不同城市,不同阶层的年轻人,6年的成长经历和重要的人生选择。

其中来自湖北城镇的徐佳就是典型的“小镇做题家”,他两次复读、三次高考,终于考上了理想大学,可却迷失在对未来的规划当中。而来自甘肃山沟赤贫家庭的马百娟和中产家庭出身的袁晗寒两人虽处境千差万别,但面临的问题却都决定着各自的未来与前途,同等紧要。

三人的背景条件到底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求学成长以及一步步将他们推向各自的选择的?正是这部纪录片要和我们探讨的问题。

出·路 (2017)

导演: 郑琼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导演将三个年轻人的学习、成长经历交叉剪辑,没有刻意对比,但很多网友在看完片子以后纷纷发出了“人与人的差距比人与狗的差距还大”的感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出生在甘肃大山里的孩子马百娟,全家住在窑洞里,一家四口全年开销(2008年)不超过50元,吃饭是糊糊或者白水泡馍馍。除了上学,马百娟每天还要从井里打水、喂猪、做饭以及农忙时帮家里收糜谷。

12岁了,马百娟才上小学二年纪,这个年龄在城市里至少也应该是个初中生了。尽管如此,她依然很感激这个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在崎岖漫长的上学路上,我们可以看到马百娟穿着艳丽的衣服孤零零地奔走。她不协调地摆动双手,兴高采烈的样子像极了终于吃到蜜糖的孩子。

马百娟的梦想也很质朴“我以后要去北京上大学,上了大学后要去打工挣钱。我要一个月挣1000块钱...”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嘲笑她的梦想,就像当年我们嘲笑“井底之蛙”和“燕雀”一样。但其实井底之蛙和燕雀又有什么错呢?他们站在自己的位置,穷极想象才制定了当日的梦想。

就像马百娟这样一个买4本作业本都需要摩挲着手里的纸币一毛一毛去数的孩子,成长在一个全家一年开销才不过50元的家庭,对月薪过万又能有什么认知和概念呢?大概相当于我们对元宇宙未来的发展还处于一片茫然的想象吧~

很多时候我们嘲笑别人的狭隘或者高傲,只不过是一厢情愿把别人带入了自己的位置和视角。这种评判是不公平也不合理的。

就好像影片中的袁晗寒,出生在北京中产家庭,家境殷实,生活无忧。母亲会主动帮她从美院附中办理休学,待在家里无所事事的她最大的“敌人”就是无聊,只有通过胡同口写生、看电影甚至开酒吧来打发无聊的时间。

袁晗寒说,“我没有想过我以后的生活,想要做在哪一个阶层的人,反正不会饿死就行了,而没有人会被饿死的,如果你不想饿死,你是不会被饿死的,如果你想饿死,就算你再富有,你还是会饿死的。”

有人说这番言论是一种“何不食肉糜”的无知优越感。

实则不然,袁晗寒只是代表她自己。

她只是站在自己所拥有的物质和认知之上去感叹生活。因为家族的积累,他们早已远离“挨饿”的生活,经济基础也早已不是困扰他们生活的要素,而如何有品质有价值地活着才是。

对比之下,马百娟和袁晗寒似乎生活在两个极端,她们无法想象对方的存在。

而处在中间状态的城镇青年徐佳似乎更能代表我们普通的大多数。

他没有丰富的物质生活,背负着家庭负担,但起码不必为吃穿发愁,还可以得到父母的支持通过读书这条路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有压力也有动力,这是每个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马百娟、徐佳、袁晗寒或许就是社会的三个分层。

每个阶层都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而晋升到更高的层次。但我们必须承认赤贫以及阶层壁垒的存在,凭一己之力突围实属不易。

但,依然没有人愿意轻易放弃生活。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不是我预料的贫穷,也不是我精心选择的人生。

来自父辈的羁绊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的观念和认知往往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和发展。

在这三组家庭中,家长对读书有着不同的观念和看法。

马百娟爸爸的想法应该是大多数相对落后的偏远农村父母的普遍观点,认为“女娃就是找个对象,靠女婿就是出路”。但也并非完全否认读书的用处,多少还是会让孩子读点书,够用就好了。

影片开头,我们可以看出马百娟对于读书从内心所散发出的渴望。

她在上学路上颂诗,认真听老师讲课、做作业,在山头画画,她无时无刻不在憧憬着未来,她有多渴望走出大山就有多渴望读书。

就像影片开头她朗诵的那首儿童诗《云儿哪里去了》:

“我想知道,云儿去了哪里;我想知道,风儿在说什么;我想知道,天上为什么下雨;我想知道,什么藏在海底;我想知道,鸟儿怎样飞翔;我想知道,鱼儿怎样呼吸;我想知道,花儿怎样开放;我想知道,世界为什么这样神奇。”

带着浓重口音的朗读听起来没有那么美好和诗意,但是这首诗却为马百娟添上了想象的翅膀。

她急切地想要搞清楚这个世界是怎样运作的?大山之外除了云雨、鸟儿、大海,还有什么新奇玩意儿?

尽管在学习上一直不得窍门,

但她依旧在坚持,即使是用最笨的方法。

她的努力和渴望还是抵不过父亲的“一声令下”。

全家后来搬迁至宁夏,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马百娟的父亲不愿让女儿再费事去读书上学,16岁便安排她嫁给了表哥。

哥哥带着马百娟办理退学手续时,马百娟不愿进去,老师亦百般挽留,但结局没有改变。

在这样的偏远山区,父亲的话犹如圣旨,温顺的马百娟终究过上了父亲为她预设的生活。

徐佳接连两次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他不甘心,顶着压力又一次选择了复读。

对此,收入拮据的母亲没有敦促他尽快打一份工补贴家用,而是选择了支持,“已经成这样子了,那也不在乎这一年了,那就再赌一年了。”

在城镇打工的母亲,应该是见过不少高考改变命运的成功案例。

另外,在母亲眼里,也许也认为女孩的出路是嫁人,但男孩的出路一定是“考学”,因为他将来是家庭的顶梁柱。

母亲的支持让徐佳更加笃定自己的选择。

第三次高考,他成功了!

接下来是顺理成章地读大学、找工作、成家立业。

徐佳的成长与蜕变可以说是每一个普通家庭孩子的范本。

袁晗寒的母亲很酷,直接一个电话告知闺女她被办理了休学,卷铺盖卷回家吧。

经济自由,便有足够的选择,就会发现教育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高考也并非所有人的必经之路。袁晗寒的母亲给了女儿选择的空间,袁晗寒也不负所望,解放天性,任由自己满世界“瞎逛”,看看环境缺少什么,再为未来做打算。

在影片尾声时,23岁的袁晗寒终于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那片“空缺”,创建了“艺术投资公司”,成为一名年轻的企业家。

“选择”是一种特权

我们在新闻上经常看到某山村小学又走了几个老师,某市学区房被炒到了几十万一平米。

说到底,教育资源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有购买力的家庭才有权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马百娟的小学,全校一共只有2名老师、5个学生。

老师的教学方式传统而刻板,没有任何趣味性和拓展性,教学质量和竞争力不言而喻。

这里并非指责老师不好,而是偏远山区贫乏的教育资源便是如此。

在城镇中成长起来的徐佳在读书的过程中清楚地认识到“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不一样的,很多东西都是不公平的,但这是你没有办法改变的,我现在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存在,但是我会努力去改变这个现状。”

这种不公平在于个人的出身,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在于未来发展将受到的种种限制。

为了对抗这种不公平,小镇青年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成本,才能达到资源优渥的城市孩子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的东西。比如稳定的工作、在城市落脚的资格。

影片中有一组镜头切换令人唏嘘,一边是徐佳找工作时屡屡碰壁、落寞孤单的背影,一边是袁晗寒在德国留学时无忧无虑的笑脸。年龄相差无几的俩人,因为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社会资源的差异,对待生活和世界的方式和态度正在逐渐走向两端。

选择从来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

而是财富、声望、能力...累计到一定程度的特权。

优质教育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对家庭购买力的的检验。

影片结尾耐人寻味,在袁晗寒关于“机会和选择”的解读中,是三个主人公生活现状的交叉剪辑:袁晗寒在快速行驶的地铁上、飞机上,继续寻找自己人生的方向;徐佳成家立业,过上了还算满意的城市生活;而马百娟终于还是滑出了自己12岁时规划的人生轨迹,不自觉中迈进了祖祖辈辈命运的沟壕。

袁晗寒说,“我没有办法选择要出生在我现在的家庭里,所以这都是一个我不能选择的事情。这个事情它不是机会...”或许有人觉得这个出生在中产家庭的小妮子在无痛呻吟,其实并没有。

人的出生的确不是按照个人意愿来分配的。

但它却是你人生最大的底牌,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接受教育的程度、结识的圈子、从事的职业,以至你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而这种高度,或许是已经走出城镇的徐佳子孙再奋斗三五代也无法企及的,而马百娟之流甚至都不具备这个想象的空间。

 3 ) 出路

偷闲去看了在人大图书馆展影的纪录片《出路》,看之前有抱有极大期待。首先出路这个片名就一下子就勾起自己的兴趣,再进一步了解到,导演跟拍了六年,聚焦了三个背景迥异的青年的成长,这些都是我特别喜欢的主题。只不过,对出路的探讨,对岁月的观察,对成长的理解,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要么太过于写实,容易失了的精气神儿,要么太过抽象,显得空洞。
       整个片子看下来感觉特别压抑,好像成长是一件挺无奈,挺混沌,挺没意思的事。导演给我们展现了一种现实,一种可以刺痛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沉重。这种沉重表现在马百娟,一个甘肃农村山里的小女孩,从10岁的天真活泼,带着梦想,到最后16岁就嫁给了其表哥;表现在徐佳,一个小县城的孩子,复读两年才考上大学,在毕业时却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表现在袁晗涵,虽然出生在一个优渥的家庭,却找不到的一个明确人生方向,以致陷入孤独与迷茫。如果要横向比较,他们的处境,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阶层固化。毕竟马百娟和袁晗涵对比太过强烈,后者即使找不到出路,那也有家庭实力为其兜底,而不至于使她的生活跌入谷底。在现场和导演交流的过程中,很多人人表达了对马百娟的同情,以及对阶层固化的追问。我理解这种担忧,尤其是在北京这个地方,竞争太过于激烈,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总是赢家。一次失败,就有可能把原有的奋斗化为灰烬。特别是对于北漂来说,自己的原来的家庭,远不足以给自己的生活有一个保障。但令我惊讶的是,导演倒是站在一个很超然的视角,她或许对于马百娟这类人物命运已经见怪不怪了。有人会说,你当不了救世主,你的关切显得很无力,你改变不了任何人命运,你没有责任和权力去承担他人的命运。咋一听很有道理,但却让我感到很压抑。在你看来我的同情我的不忍,很廉价很矫情,但我却很珍视它。因为它是一颗种子,只不过在等机会成长而已。
        徐佳在片中占了很大的一个部分,甚至是导演相当重视的一个部分,毕竟这也是她年少的一个记忆-母校、复读。但是现场提问的人,居然没有一个人谈到徐佳,这让我感到很诧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徐佳的经历,和在座的学生太过接近的缘故,以至于太熟悉了。高考的复习的场景依旧那么熟悉,只不过不愿再回忆,至于未来的就业,作为人大学生,似乎也没有太多理由过于担心。但是我感触的不是徐佳毕业就失业的困境,而是突然冒出的一种深深悲哀。这种悲哀来源于,在当下的教育体系里,留给个人发展的空间是那么的小,一旦错过了窗口期,人的选择是那么的局限。更加悲哀的是,人一旦被环境束缚住了,又没有探求的欲望,竟不知人生还存在其他的可能性。
         最后说一说,看似自由的袁晗涵,高中辍学,开酒吧,出国,学艺术有着和大部分同龄人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她尝试了许多的可能性,但很可惜的是,少了对人生的深沉的反思。以至于她这种探索更像是在大型的游乐区,肆意的漫步游玩,看似丰富,实质却显得空洞。
          人生的出路在哪里?不知道。甚至有没有一条出路,我都不敢肯定。自己可能会困在一个迷宫里,可能会走进某一条岔路,甚至走进一条死路,前面有着重重的高山....但那又怎么样呢?本是一场游戏,何必太执着。

 4 ) 阶级隔阂

导演为找寻青年人的出路在何方聚焦三个背景、阶级、性别不同的青少年,将从他们在象牙塔到步入社会的故事娓娓道来。三个主人翁分别是:西北偏远乡村热爱读书的小女孩马百娟;湖北农民工二代复读三次的徐佳;衣食无忧辍学的北京女孩袁晗寒。 三人都想摆脱目前的生活困境:马百娟想通过读书考上北京的大学摆脱落后的乡村;徐佳想通过复读考上好大学获得心仪岗位;袁晗寒想通过远游国外摆脱精神世界的虚无。 当镜头转到她们走出社会,三人的经历纷纷写下“出路”的答卷:马百娟因家贫退学却因年纪过小无法就业,最后与表哥结婚生子;徐佳穿上不合身的西装就业并与女友结婚负起家庭重担;袁晗寒考上心仪的艺术学习为对抗无聊开始实习并创办自己的艺术投资公司。 从三个人的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我们不难看出他们背后的阶级差异与巨大的隔阂。青春难重来,可是有些人的青春就是奋斗的牛马;有人出生在罗马。当下的社会阶级固化显露,读书是少有跨越阶级的通道了。 印象最深的一幕:年迈的老师在简陋的教室教授唯二的两个学生 学生念着“从前乡村是土路,现在家乡的路是宽敞水泥路……”但镜头之外却是层土飞扬的土路和低低矮矮的土房子,老师对此都羞于教学。马百娟与袁晗寒除了性别相似外,人生境遇天壤之别。一个为生计15岁嫁作人妇,一个认为现在不会饿死人。 时过境迁,导演为大部分庸碌无聊的青年找到了出路在哪点答案,可是面对日益严重的阶级隔阂,需要耗费几代人的努力才能为后代支撑起能随心所欲生活的出路吧?

 5 ) 主人公和我是同一届毕业的校友,这是我的故事

在我的记忆里,09年暑假我曾听到过“徐佳”这个名字(作为复读两届以上的“活化石”有很多,每年总有几个名字会被老师拎出来“鞭尸”),咸宁高中早期还有复读五年等来自己的同窗好友毕业了回来站在讲台上的例子,我并不认识隔壁班叫徐佳的这个人,但提到同一届复读生的故事前就不得不提到我自己复读的故事......

我在2009年17岁那年参加了人生第一次高考,很不幸,距离重点线32分的差距让我只得接受复读的安排,咸宁高中有一套对复读生奖励的规则:分数在二本二(当年在第一批次重点线以下还有本科第二批次一,二类之分)线以上的复读费从免学费到奖励八千不等,在三本线以下的甚至要交一万元的复读费(我亲眼看见有个农村孩子的爸爸掏出一沓单张面额二十元的皱巴巴纸币来凑几千元的复读费)

电影里面里从03:50开始收钱的那个背影就是我当年的生物老师,电脑excel里面出现了我的好几个好友的名字。我在09年七月份的尾巴也没有等来那所二本外国语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一个大雨后的下午被分配到了高三21班,这里我提一下那一年复读部的规模:应届班有十八个班,复读部有七个班,分别是两个文科班(19-20班),五个理科班(21-25班)。徐佳所在的就是23班,他的班主任是我的英语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了。

复读部的开课比应届班早一个多月,我记得那段时间就是老师各种心理轰炸,讲了那些人从三本水平摇身一变进入了重点大学的各种成功案例,也暗示我们收心投入到新一轮的复习中去。我的班主任老师是个六十岁的老头儿 和和气气的,姓潘,他也负责23班的数学课,我本人其实数学基础并不差,但是由于各种心理问题作祟,数学一直考不好,那次复读后数学依旧失利了,也是大大的惨败,但英语考出了人生第二高分,也为我后来留学埋下了伏笔,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复读的岁月基本和应届时期一样百无聊赖,很多人的荷尔蒙壮志在过了几个月后就渐渐消散了,周围换了一批人,但又迅速熟络起来,时不时把你的周杰伦借给我分享一下,我的篮球杂志给你看一下,中午就趴在桌上打个盹,目标单纯而又遥远:高考考出高分。这种纯粹感是我毕业八年后一直苦苦寻找但再也找不回的东西,只记得那会儿在青春荷尔蒙的驱使下我会恍惚着:我熬过了这一段,我上了大学,会有一个长得像张韶涵般的可爱女生在阳光和树影下等着我......

很快到了秋天了,马上就是国庆60周年大阅兵,平日里紧张的晚自习涵盖了九点半以前所有的时间,我记得那会儿在星空卫视上看到一部台湾偶像剧《败犬女王》的预告,片头里激情火辣的画面那段时间让我好几次想偷偷在晚自习时间溜到家里打开电视看上一段,后来在国庆节前一天放假的那个晚上满足了这个愿望,但是却失望地发现早已错过了那段戏份,从此再也不会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了,男生的爱好就是看《参考消息》里面冬天中国GDP就要超越日本的新闻,还有NBA火箭队,梅西 C罗,女同学就是私下里的悄悄话,内容我们是从来不知道的,有共同语言的时候仅限于讨论某道物理题,我平时最爱做的事就是下午上课前蒙着头趴在桌子上,听着学校广播里播放的《专属天使》《怎么办》《谢谢你的温柔》《只对你有感觉》和理查德马克思的《right here waiting》,那是个下载两首盗版歌曲都要逼着广大男生偷偷摸摸上网吧的岁月,有段时间我一有空就偷偷回到家打开千千静听搜着这几首歌词,抄下来,睡前小声地哼着旋律,直到被我那听觉异常发达的母上给呵斥......在无数个午休醒来的下午,当我听到这几首歌,我都在幻想着有一天我能冲出这个高中的藩篱,进入“水木年华”歌曲里传说中的无忧无虑的大学乐园

两个月一过转眼就到了元旦,每年都有晚会,这是唯一一个晚上在学校却不用认真自习的时刻,那年第一次有了烟花表演,我只记得自己急匆匆拿了家里的数码相机然后跑到学校去各种拍摄,这里我就放几张照片吧,大家可以对照一下电影里面出现的走廊和教室

走廊
教室

(我估计是不会有人知道我是谁的,因为曾经的这帮人99%现如今都在社会每一个角落里夹缝生存,不会有人闲得无聊来破豆瓣上面逛逛的)元旦那会儿大家消失许久的荷尔蒙又被点燃了,尽情的怒号,发泄心中的情绪,但大家都是乐观的,不论如何这个坎似乎注定会过去的,不是今年就是明年,就和人注定生老病死一样……

2010年的初春是在噩耗中度过的,家里的长辈得了绝症,走了一个黑发人,我打开那年初买到的《意林》杂志一遍又一遍读着上面柴静写的《看见》,然后有一期偶然看到了即将在湖南卫视播出的偶像剧《命中注定我爱你》的解析,又是个关于上错床的故事,而这次春节放假终于有机会看了, 当我呆呆地听着元若蓝唱着片头曲

“多想带着雷达到他梦里仔细调查,爱的正卡还有没有副卡...... 九十九次我爱他,少了头发会分岔,要他的想念每天准时打卡,爱像冰激凌在嘴里融化......

但是那个灰色的春天让我实在提不起兴致来娱乐自己的青春荷尔蒙了,总觉得这个世界好坏,先把人哄好骗好告诉你有童话有王子和公主,但却故意不告诉你人终有一死,人死之前有多么痛苦,没有人在意一个将死之人的内心有多么害怕

剩下的日子在我脑袋中没有了当初的轮廓,过年,返校,月考,周考,……白发人送黑发人,清明节多扫了一幢年轻的坟墓,爷爷被癌细胞侵蚀得只能拄拐仗了,他还想坚持到我高考志愿填完后再闭眼的那一天……其实我家里的故事也有很多,只是我从未向周围人提及,因为旁亲的离世可能并不算什么,但我是此生第一次见到有人就这么离开,我记得那年清明节4/1扫墓回家后,因为打不到出租车我一个人坐在公交的后排,由于晚上还要回教室晚自习,我抱着一堆上坟的贡品水果,所以尝试着闭上眼睛休息一下,公交上这时候突然放着发廊神曲《哥只是个传说》

“请你不要再迷恋哥,我只是一个传说,虽然我舍不得,可是我还是要说,你们还要记得我,尽管我还在漂泊,哥不会寂寞因为有寂寞陪着我......”

瞬间眼泪流了下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四月迅速到了五月,还是往常一样,突然到了月底的某天,我们最后一次拉开课桌,猛然发现这是最后一次月考了,具体的分数我忘了,但整理完教室也就到了说再见的时刻了,我是最后几个离开的人,班主任潘老师拿起一本不知道被谁丢弃的参考资料说:把这个三角尺和资料放在我办公桌上,下次还要用的,让他们丢了怪可惜的……我到看到这会儿顿了下甚至想上前去和他握个手,但是胆怯了,他看着我最后的一句话是:别给太大压力,好好发挥,就算怎样也没关系,路还很长……

没想到一语成谶,最后数学还真是不争气,不过勉强搭上了终点线的末班车,但是他的这句话我铭记终生,因为没有什么事比以后人生的路更重要,这一年见过了很多生离死别……爷爷的病也在六月中旬到了末期,我在一个人去底下县城大医院的公交车上想着志愿的事情,突然听到MV放起南非世界杯的歌曲《waving your flag》 真讽刺的,我可算不上旗开得胜吧!最后爷爷还是在六月底离去了,最后守着爷爷行将就木的身体的日子,我掏出了人生第一部手机(那会儿还不知道怎么传上歌曲),里面自带一首锦绣二重唱的《我的快乐》

“你坐过的沙发宽了,你爱的音乐停了,我等着你等成了摆设.......我的快乐,会回来的,只要清楚曾爱的那么深刻,不准问值不值得......”

我有时候在想:如果奄奄一息躺在床上的那个人是我,我会后悔这一生做过的种种么?我后来去了个学费很贵的的大学,为了以后留学,我一辈子也没见过几万元人民币就这么交进去的场景,我还天真的停留在“留学都是奖学金”那种乌托邦的幻想里,不过也于此,我整体见识到了湖北三线城市和江苏二线城市的巨大鸿沟。我的大学室友跟我侃侃而谈:他们高中就去日本参加交流活动,而且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还接见了他们……很多江苏上海的高中孩子就已经去过了美国,参观了白宫南草坪,还去哈佛参加夏令营……这些都是我想也不敢想的,你能相信我高中同学暑假活动就是干农活和捉泥鳅么?

这部片子给我最大的冲击力就在于使我清醒地看到了我和徐佳的背景差异:他要骑着自行车半个小时才能回家吃口难以下咽的农家饭(抱歉不是歧视,我们那边乡下的饭真的没那么好吃,又油又腻);我直接步行五分钟到家,热菜热汤两荤两素全是我爱吃的,都是干干净净的瓷碗盛上来的;他的家庭背景也不是富裕,可能放假了还要回家干农活,我则是两手一摊宅在家里偷偷上一些不能言状的网站。

复读期间我的同桌换了一批又一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来自大幕的孩子,个子不高,但他数学很好,好到平常解题都带有一股傲慢在里面,但有些时候找我借钱买晚饭,我也没管他要钱,闲得无聊就讨论武侠,讨论金庸里面十大武功,最后变成我听他一个人侃侃而谈......高考填报志愿那天,我最后一次看见他,他无奈得说:今年不是很理想,只有去武汉科技大学了,我和我爸从我老家赶早坐班车加走了半个小时才赶过来,下午还要去看看助学金的事儿。最后他看着我上了老爹开的车,我能明显从他的眼神中读取出:为什么你不担心一年几万的学费,而我家里一年却拿不出四千元供我上大学。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

后来我读完了本科,出国读研,认识了一大帮挥金如土的孩子,体会到什么叫有钱又聪明,传说中的“穷苦人家的孩子勤奋又聪明”是不存在的伪命题,这两类人眼界就不一样,未来社会阶层就不一样,根本就不具备比较性,我似乎又体会到了当年同桌眼神的深层含义:原来你也有今天……

很多时候,我脑海里飞回到了那个高中,飞回到了我曾坐过的角落,再听听整齐的晨读声,和某个人贫困同学换了个人生,没有了可口的荤菜,我现在拥有的一切也都不存在了吧!

最后说句俗话:GDP世界第二的中国,像这样穷困的学生还有很多,退学的更多,你之所以看到了繁荣,是因为你早已忘了贫瘠的模样。

18/05/2018

============================2020年的分界线===================================

没想到这个两年前的随兴之笔迎来了这么多评论和喜欢,再次感谢众多遥远却又真实的豆友们,其实我和这个电影的缘分完全来自于一个偶然,我百无聊赖搜索以前高中的词条,发现了这个纪录片的某个镜头竟然拍摄的是我们班级的画面,所以我联系了导演,看到了我高中时期整个学校,甚至我所在的班级的样子。

我是一个很怀念以前生活的人,偏执到要把以前记忆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把握住(比如高考前一天我在做什么想什么)我成绩不好,所以这个四年的高中对于我来说疼痛多于喜悦,但是我怀念它只是怀念那段心无旁骛单纯朦胧的岁月,最快乐的是没有高考压力的2008年初春,那段时间最无忧无虑的日子就是趴在桌上听校园广播里放的2007年飞轮海,TANK的偶像剧金曲,以及课余讨论足球 NBA火箭队的岁月,还有女生念叨的吴尊 五月天 周杰伦 和 林俊杰。我的同学很多人早已工作,结婚生子,有些人那个夏天毕业后再也没回学校看一眼,到如今2020的疫情我甚至连回到老家在门口前徘徊一阵子的机会都没有了。

人生的每一站就是一个屋檐,大家因为一场雨相识,但天空放晴的那一天终究到来,各自散开去寻找下一个屋檐,直到尽头。

最后感谢自费咬牙拍出这部电影的郑导,她是个有信仰又有实践精神的人,虽然她不是科班出身,但凭借自身的刻苦钻研,以电影路人级别的基础硬是拍出了准纪录片级别的电影。希望社会能多多包容接受这类朴实无华的作品,一个好的纪录片往往能真实反映最底层的焦虑和环境现状,支持好的纪录片,是对我们这个社会最理性最冷静的反思与改进。

02/05/2020

祝湖北2020的高考生,拨云见日,守得天晴

 6 ) 真实得可怕的纪录片:三个孩子,三种阶层,三段截然不同的人生

清华大学的刘瑜教授做过一场关于教育的演讲,她说:

·我的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人生的目的并不是越高、越快、越多,而是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在知识储备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恶性竞争,这也是我们教育的现状,即“军备竞赛”模式,这种恶性竞争是对女性的伤害,对家庭关系的伤害,对教育公平的伤害。

说实话,我刚听到这一番言论的时候,还倍感赞同。因为我只想孩子好好地长大,做他喜欢的事,无关金钱,只要他觉得日子有趣就好。

但我今天看了一部郑琼导演的纪录片——《出路》,看完后心里和吃了翔一样地堵着难受。再反观一下刘瑜教授说的那番话,只想说一句:果真是何不食肉糜之人。

刘瑜教授的老公是著名的哲学家周濂,她自己是清华大学副教授,作为周濂和刘瑜两人的孩子,再普通又能普通到哪去?他们孩子的起点就是无数人向往的终点。

《出路》跟踪拍摄了三位不同社会阶层的主人公,历时六年追随拍摄。整个片子没有配乐、旁白、滤镜,只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真实地诉说着几个主人公的故事。

第一个出现在镜头里的是甘肃农村的一个12岁女孩——马百娟,她连普通话都说不清楚,总是像唱歌一样地朗读课文。

她每天穿着同一件衣服,每天要帮家里喂猪、做饭、干农活。

她的学校只有两位老师,5个学生,每天要走十几里山路去上学。

她坐在山坡上读着自己写的作文,说自己要去北京上大学,每个月要赚1000块钱,要给家里买面。

她的课堂上读着课文:过去,我们的校舍昏暗狭小,现在,我们的学校明亮宽敞;过去,我们的操场坑坑洼洼都是黄土,现在,我们有了足球场……随后镜头一转,教室外面青山环绕,操场上黄土依旧。

我每次看到镜头里那个小小的身影背着书包走在空旷无人的山路上,并且眼角总是含着笑意的模样,就忍不住鼻子酸。

对于马百娟的拍摄停留在了她16岁的时候,她的父亲说,你们给我2万块钱,就继续给你们拍,不然不许拍了。

那会马百娟已经辍学回家,外出打工也因为年龄太小无人招收,所以她爸爸把她嫁给了表哥。

爸爸说,女娃娃是别人家的人,靠女婿过着,就是这么个出路。

纪录片里关于马百娟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她靠墙站着,和村子里其他几个十几岁的孕妇闲聊天。那一眼,仿佛就看到了她以后漫长的一生,和那个村子里其他妇女一模一样的一生。她再也不会去北京,也不会知道在北京上班不止1000块钱一个月。

镜头里第二个出现的是一名来自湖北农村的复读生,19岁的徐佳。这是徐佳复读的第三年,每天早起晚归,像无数高三学生那样。

徐佳的父亲因为车祸去世,母亲独自抚养他。因为他发过誓,一定要考上大学给父亲看,所以即使他心理压力巨大,也选择再一次复读,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

他每天坐在座位上埋头苦读,桌子上的书摞得高高的,只能看到一个个头顶。这个场景太熟悉了,当年我们的教室也是这样,一眼望过去全是书。

经过第二次复读,徐佳终于考上了一个二本学校。可是在临近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毫无经验和人脉的徐佳屡屡碰壁。

导演郑琼说,有一条拍到徐佳穿着花了300块钱买来的西装准备去面试,站在公交站前的他眼里满是焦灼和迷茫,郑琼的眼泪一下就出来了。

因为她仿佛看到了很多年的自己。很多人说,徐佳是大多数人的影子,出生在普通家庭,只能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即使有重重压力和困难,但也会自己调整心态,因为那是唯一的一条捷径。

后来徐佳成功签约了一家电力公司,毕业三年后,也和大学女友结婚成家。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慢慢前进,如果这部纪录片能拍到他老,应该是这样的一生:

婚后有了孩子,面对房子和孩子的双重压力,他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不敢生病不敢请假。他会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因为他知道,读书才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机会,他就是我们这一代不得不参与教育内卷的父母。等到孩子成家之后,忙碌了一生的他,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但也许还得帮忙带孙子,但是看着可爱的小孩子,他会想:这样的一生也挺好的。

镜头里第三个出现的是一个17岁的北京女孩袁晗寒,那一年她妈妈说:袁晗寒你感觉给我滚回家,我给你办了休学手续。因为她说:我们老师真的很烦。

相比于马百娟和徐佳来说,她就是出生在罗马的那个人。

她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上北京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可是生活太无聊了,所以她辍学了。

辍学后,不知道该干嘛的她开了一家咖啡馆,但很快就关门。

后来她又去德国留学,因为她妈妈说她有艺术天分,她也如愿考上了那所艺术学院。

在德国呆了几年后,她又回国了,因为她说:德国已经发展完了,没什么意思,挺无聊的。

因为不想生活太无聊,也不想在北京呆着,她去到了上海的一家美术馆工作。

再后来,她注册了自己的公司。

可是她依旧觉得生活很无聊,她每天的意义就是,对付无聊,想找有意思的事做。

她说:

·我没有想过以后的生活,只要不会饿死就行了,而没有人会被饿死。

·我也不能选择我的家庭,我不能站在天上 看,觉得哪个好就选哪个。

·自由就是做想做的事,然后承担代价,如果代价能处理好,傻帽一下又怎样。

袁晗寒的话说出来就是一个妥妥的“何不食肉糜”。

她也许想不到在大山深处有一个女孩,每天早上只能吃开水泡馍,然后走十几里山路去上学;也想不到在湖北一个小县城,有一个想靠着高考改变命运的男孩,经常压力大得手发抖,失眠。

袁晗寒有无数的试错成本,她这件事失败了,还可以从另一件事从头开始。可是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并没有是错成本。

有一个网友是这样评论的这部纪录片的:

马百娟基本上没有选择的机会,只能被迫选择;徐佳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选择,所以他必须全力以赴;袁晗寒的选择太多,导致她不知该如何选择。

看完这个纪录片再想想刘瑜教授的话,多么可笑。

她的孩子衣食无忧、前途无量,她却告诉别人“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普通人”、“不要焦虑,不要内卷”。这些话对于无数家庭来说,就好像一个高高在上的人,站在所谓的制高点,打着关心的旗号在告诉你:你所在的阶层挺好的,就这样吧,不用奋斗了。

《出路》的真实之处就在于,出身决定了大多数人的命运:三个孩子,三种阶层,三段截然不同的人生。

虽然纪录片真实得残酷,但我始终不愿意以一种悲悯的角度去看待马百娟和徐佳,也许在马百娟的心里,这样的人生已然知足。

同情不是一个好词,尊重才是。

也许20年后,马百娟的孩子成了徐佳,徐佳的孩子成了袁晗寒,这也是我们现在这么努力工作的动力。

有一位网友说,中国是一个为下一代而活的民族,这也是我们的民族能延续5000年不绝的原因。

也许是这样吧,世界本就不是公平的,我们要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存在,且想办法去改变。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7 ) 摇摆之中

我可以对等为那个徐,我的身边也有马,也有袁。

我在金钱和现实面前一直摇摆,我自负自傲,也悲观漠视。我的家庭不需要我挣钱养老,但是也做不到供我到老。我也在迷茫着未来该去哪里生活,不过我没有袁那么多可选择的权利,但我好像依然是相对“幸运”的那一部分,因为我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做到自私只顾自己。

但是我好像又被束缚了。随着兔年的到来,一些我从未想过的事开始被迫要成为我人生的未来目标,我也需要找一个“好女婿”,虽然我也不会因为依靠而嫁给他。有时候想想,这貌似也不全是因为男女平权,也包含了一种逃避,不愿面对在父母辈的想法中,我已经不能够随心所欲了。

所以徐似乎就是现在的我,和我一般大的年纪,大学毕业1 2年的迷茫时期,可能我会迷茫更久。很难不说即使我极力排斥谈婚论嫁成为目前人生主调,这件事仍然不可避免发生,我需要完成这个别人的愿望。因为我没有太多实力达到袁的经济能力等等。可能我在25 26岁也会谈恋爱结婚吧,我不愿相信但我真的没法改变。

出路是什么?全篇还是有一点点宿命论的感觉,可是幻想也不一定都泡沫吧。其实我也不知道。

 8 ) 敢问路在何方?

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穆旦

人活着,到底图个啥?

处在不同境遇的人,一定有着不同的答案。

昨天看了纪录片《出路》。

三个人,三个地方,三种人生模式。

生活在一个世界,却又好像完全不在一个世界。

一 马百娟,甘肃会宁人,简直人间极苦

山沟里的娃娃,家里穷,啥活都要干,早饭吃点开水泡馍馍,午饭是面疙瘩就咸菜,尽管挺爱学习,但智力发育迟缓,十几岁了算数还要掰手指头,小学没上完就辍学了,16岁近亲结婚嫁给表哥,紧接着便是怀孕,不知道下一代人会怎么样。

二 徐佳,湖北咸宁人,社会中的大多数

小镇出身,十分努力地学习,复读两年后进入大学,之后便是找工作、结婚……,像极了大多数人的生活轨迹。

三 袁晗寒,北京人,卵巢彩票获得者

辍学于全北京最好的美院附中,然后是画画、开咖啡馆、留学、注册艺术品投资公司,时常觉得生活无聊,想要找点什么事做做。

每个人都在找出路,每个人也都有着不同的出路。看完之后,实在让人唏嘘:

1.人真是在精卵结合那一刻就开始不平等了,且这种不平等不可能完全消除。

如果说经济条件还能外部调节,那个人的先天禀赋,比如智商,外貌,身体素质,这些又该如何调节呢?即使后天开发,很大部分在出生前也已经决定了。

有些人出生在罗马,有些人天生是骡马,简直无解。

不过承认并不代表认可,总该有所反思才好。社会公平永远值得追寻。保护弱者和少数,也是因为谁都可能成为弱者和少数。

2.人是被环境塑造、驯化的动物,人的观念与其所处环境相适应。

没有一个人的眼光是纯洁而无偏见的,人们所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受特定风俗习惯、制度和思想方式剪辑过的世界。个人的行为也都是基于彼时彼刻其对现实世界的想象。

就好像马百娟的父亲觉得,“女娃娃是别人家的人,多少念一点书,个人能用就对了”;徐佳的妈妈则认为,文凭高一点,肯定强一点,支持儿子再复读一年;而袁晗寒的母亲却主动让袁晗寒退学,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人都是同样的人,但就像“仓鼠厕鼠论”所说的,厕上的老鼠东躲西藏,仓里的老鼠膘肥体壮,“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

可见,环境挺重要,有时换个环境也挺重要。毕竟,在一个固有的环境或单一的文化体系里,人们很难突破原有观念的桎梏。但如果制造点文化碰撞,或有外部的旁观者进行思想灌输,结果可能会有很大不同。

3.勤奋是个好品质,但有时候真不是勤奋的事儿。

马百娟的父亲十分辛苦,自称是“苦怕了也饿怕了”,看着他苍老的模样,我一度以为他是马百娟的爷爷。但是,在那个山窝里,就是挣不到啥钱。甚至于作为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哥哥,得了牛皮癣都没钱治。

罗翔老师说:“其实我不是宿命论,宿命论会导致懒惰。同时我个人其实也不太相信天道酬勤,它会导致人走向骄傲或者虚无。当你成功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你努力拼搏来的,你配拥有这一切,所以你就瞧不起那些失败的人。但当你努力了拼搏了,最后依然失败,还是一无所成,你会陷入一种极大的抱怨,会认为天道不公。”

“我认为人生95%的事情可能是你自己决定不了的,但是我们依然要用5%的努力去撬动这95%你无法决定的事情,凡事尽力而为。”

我相信罗翔老师的话,尽管我不知道这个比例是否准确。

而影片也展现了这一点,尽管阶层落差依然存在,马百娟一家还是省吃俭用搬出了大山,徐佳经过复读,也考上了满意的大学。

希望他们都能走得更远一些。

落后的地方不值得留恋。

4.出身很大程度上确实决定出路

相比穷困的出身,富裕的一大好处是,容错空间大,试错成本低,选择权比较多。

袁晗寒能够尝试很多事情,画画、开店、留学、办公司……,徐佳大学毕业,立刻就要去挣钱养家,后来他还结了婚,总感觉像牛套上了轭;马百娟小学没上完就嫁给了表哥,她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去北京上大学了。

有句诗叫,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亡国的君臣,未必就比缔造盛世的君臣差到哪儿去。但亡国君臣的悲剧在于,他们的政策选择面过窄,缺乏辗转腾挪的空间,一旦有纰漏,很少有余地去纠正。而盛世的皇帝,家底丰厚,经得起折腾,有机会从错误中成长。

两者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外部环境越差,对该环境中个体操作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但现实却是,穷人为了应对穷困的生活,往往会形成相应的认知状态,这种“具有合理性”的状态,会让穷人锁死在现有的生态位上。

不过命这玩意,你要不认,还能折腾折腾,你要是认了,可能也就真那样了。

生活的惯性,极其强大。

5.无论境况好坏,人都是各自有各自的悲欢。

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疾病还是健康,所有的人都是各有各的烦恼,各有各的欢欣。马百娟可以笑的很灿烂,袁晗寒也会感觉很无聊……,不过情感或许类似,我们为之动情的内容,却可能大不相同。

我们就好像“一个个兀自漂泊的孤岛”,安静地凝固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由于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永远不可能全部看见,甚至根本不能看见,于是,我们也就失去了理解彼此的可能性。

如果没有这部影片,马百娟、徐佳、袁晗寒,也可能就像三根平行线,永远不会有交集。

最后,用袁枚的一首小诗结尾: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总之,愿他们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短评

国内这种数年跟拍某个人或某一群体类似题材的纪录片还是屈指可数的,加上个人有所共鸣绝对是上乘佳作!此片展映后目前也还出于点映阶段,所以很庆幸能得到资源并观看。纪录片内容条目有不多说,主要看其内核。本人目前其实也还在寻找自己的“出路”。片子跨越6年跟拍了中国当下社会上中下阶层三个主人公的成长,正如导演郑琼所说这基本就是一本相册。就我来说跟片中徐佳年龄相仿、情况相似,我也曾复读上大学、做过电销。而人生也是随时在寻找出路。

5分钟前
  • 秀才Bui出门
  • 力荐

看得途中想起《人生七年》,一样是记录不同阶层的生活轨迹,《出路》却是更多了些挣扎的血肉。家境贫困的男性尚有家人支持,复读三年考大学;生活在大山里的女孩却只有七年的青春就要被嫁为人妇;家境优越备受宠爱的北京女孩,看似最为幸运,却也面临着人生的迷茫和价值的缺失,同样要面临出路的选择。

10分钟前
  • 蓝渐层猫咪
  • 力荐

书评本来不是吵架的地方,但是我觉得OMG42网友的发言实在太有意思,给大家解读下:“要不是有高考你们这些贱民连希望都没有,难道还不满意,不赶紧给赵老爷扣头谢恩?”

13分钟前
  • 那慕尔
  • 推荐

阶层会提供相应的试错机会,且上层无论如何都会有一个兜底的线在,但茫然是共通的,可能徐佳会多一分焦虑,马百娟再多一分无力。全片最难忘的就是马花了3块2买了新作业本后雀跃的神情,这是人类最宝贵的瞬间,但那眼里的光能持续多久又很大程度是由出身决定,这同时也是最难过的事情。

18分钟前
  • tapa nama
  • 还行

三星半,2009年低画质、低像素部分素材加分,有些纪录片的触动点在于,会让你觉得人人都是上帝眼中庸庸碌碌毫无出路的糊口动物,当西北的小学少女辍学无所事事地漫步郊野,当武汉懵懂青年大学生穿上不合身的西装去求职,当衣食无忧的北京少女无论身在国内国外都觉得空洞无聊,这种动物感会更强烈,所谓出路就是觅食,无他,吃不饱痛苦,吃太饱空虚;三组人,阶级差距,教育差距,财富差距,可选择的生活不一样,但面对生活的空虚可能都是一样……

2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浪费了一个好题材系列,拍的很业余,随便拎一个湖南卫视《变形计》的导演可能都比这个拍得好。不过还是拍出了一些时代的困惑,电影里的三个阶层都充满了无力感,每个人的表情都在诉说着生活的苦难。

25分钟前
  • 金敏丧
  • 还行

出生已经决定了80%的社会,靠自己改变阶层越来越不可能!

30分钟前
  • Emma
  • 还行

果然富家女眼界还是宽一点的

33分钟前
  • Way-Kwok Chu
  • 力荐

放在当前的历史环境 名字叫出身 也许更好

35分钟前
  • 头号精神病
  • 还行

感觉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这就是人的共通性吧。其实影片想要表达的并不是什么阶层固化,人生就是一场自我救赎的过程,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路最终还是要我们自己走。

38分钟前
  • 楢山
  • 力荐

改变阶层是很容易的,向下掉的空间还很大。

39分钟前
  • 福禄寿喜锅
  • 推荐

平静的绝望,阶级趋于固化,打破阶级有多难,不知道,先从打破自我开始吧。

41分钟前
  • i Film
  • 推荐

2014年,马百娟16岁嫁给了表哥。2015年袁晗寒在北京注册了自己的公司。2015年,徐佳仍在当初签的电力公司工作。——2018.6.30大象点映于贵阳。

43分钟前
  • 熊熊大水
  • 推荐

由于资金的局限整体略潦草,但人物选取很典型。除了马百娟面对阶级壁垒的无力,更真切体会到的是徐佳和袁晗涵面对遥远未来的迷茫与空虚。转眼间三年之后又是三年,那种走一步是一步,完全看不到未来却不愿去想的感觉自己虽然已经习以为常,但在银幕上以客观视角看到这份真实的空虚还是觉得太可怕了。

44分钟前
  • 字母君
  • 还行

高考不是万灵丹,大学不是万灵丹,考研、工作、换一个城市定居…都没有用的。还是自己,自己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

46分钟前
  • Lelia🌈
  • 力荐

千千万万的马百娟们啊

50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我觉得每个人的出路都不一样,马白娟的出路是结婚生子有口饭吃,徐佳的出路是有个好工作结婚提高家人的生活质量,袁晗寒的出路是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51分钟前
  • 白勺啊白勺的
  • 推荐

三个人,三种生活轨迹,发展脉络交叉展现的人物状态,发人深省。

54分钟前
  • Mung
  • 推荐

甘肃会宁的那个简直就是我童年一个同学的翻版

58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家庭背景就已经决定了这个人的命运和一生,现实就是这么绝望。

6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