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1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2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3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4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5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6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13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14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15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16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17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18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19甜蜜的生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7:12

详细剧情

  马切罗(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Marcello Mastroianni 饰)是某杂志的专栏记者,他曾试图成为一名作家但是事与愿违,只得终日为明星绯闻奔忙。马切罗经常出席一些社会名流的交际酒会,于是他暗自和摄影师勾搭,设计拍摄明星隐私然后公诸于众。马切罗有一个女友元玛,在送 她回家的途中,搭乘了一位妓院老鸨,后者对他讲述了很多风月场中的轶事,这让他对名利场更加厌恶。在基督教的某个仪式上,一位从美国来的名模总是对着媒体搔首弄姿,后来马切罗的批评家朋友斯泰纳一针见血指出了她的虚伪之处,这让他逐渐认清了上流社会的腐朽,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他发现自己并不热衷奢华的生活,而且对于那个自以为是的元玛也并不满意,并进行了我行我素的反抗……

 长篇影评

 1 ) 以甜蜜解构生活,以迷失重塑信仰

作为费里尼创作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部作品,《甜蜜的生活》标志着其对于新现实主义的完全背离,并且更进一步发展开启了心理现实主义的探索道路,在实际表现上远远超出了新现实主义的辐射范围以及立意高度,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意大利甚至是欧洲艺术电影发展方向,与同时期的安东尼奥尼、戈达尔、伯格曼等电影大师不谋而合地从呈现现实问题转而思考造成现实问题的内因,摆脱物质上的假象进而关注人们精神世界图景的展现。这种对于人内在,深刻的挖掘也造成了电影形式上的多样与革新,并逐渐与现实脱离分化出更多的流派,但是不变的是最终落脚点一定是个体或群体与社会的关系,进而抒发某种社会批判或作者性表达。

在《甜蜜的生活》中费里尼以客观、冷峻的镜头揭示了物质文明下的精神失衡,整部电影仿佛圣经中的预言图画,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崩溃性的灾难,这不仅仅是某一个阶层单独的陨落,而是整个社会自上而下、由里到外的腐蚀过程。费里尼借记者马塞洛的视角,不仅嘲讽了罗马上流社会的精神堕落、道德沦丧,也批判了底层社会愚昧的宗教信仰和麻木的精神状态。生活的本质是苦涩的,但费里尼却以甜蜜的外衣包裹其苦涩本质,目的是通过这种虚假的甜蜜解构当下社会生活本质的内外两面,达到反讽的效果——甜蜜的表层下隐藏着一个个孤独的个体,奢华的物质生活中处处飘荡着空虚颓废的灵魂。

从《大路》开始,费里尼就已经被评论界痛批为新现实主义的叛离者,因为他从本质上偏离了新现实主义的叙事重心,不再将群体的呐喊作为电影主题,而是回归个体在社会浮沉中的受难经历以表达充满宿命感的悲剧轮回。新现实主义诞生于战后的意大利,百废待兴的现实需求与渴望冲破法西斯统治的精神需求共同促使了电影人们通过电影抒发这种集体性的控诉,他们以电影记录现实,对话现实甚至是干预现实,带领观众直面现实并寻找一种从现实中突围的手段,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修复功能。费里尼看到了新现实主义的局限性,单纯的记录并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集体性泛化的指代并不具有"人性",于是他透过现实物质性的表象,从心理层面揭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现实内心的挣扎,一步一步展现个体最终妥协于残酷现实的悲剧。费里尼之后的《卡比利亚之夜》更是被安德烈巴赞称为新现实主义的终结之作,不仅从内容上完全进入卡比利亚的内心世界,而且形式上也打破了新现实主义记录式的自然主义风格,碎片化地拼凑出了卡比利亚遭受的多重打击,最终在社会同化下只得无奈地妥协。在一系列的大胆尝试之后,费里尼笔锋一转将目光脱离底层小人物而聚焦骄奢淫逸的罗马上流社会,于是《甜蜜的生活》便诞生了。

《甜蜜的生活》剧本架构呈章节式,类似散文体将一个个彼此分离看似毫无联系的事件拼接在一起,但是却并未用提词板或明显的分割符来区分,在观感上呈现一种极其突兀的割裂感,费里尼通过这种方式将观众从叙事中抽离开来,迅速摧毁任何可能与之建立的心理认同,从而跳脱于文本导向客观审视马塞洛一步步走向堕落的心理转变过程。有趣的是单独来看每个事件似乎没头没尾,突然出现又没有结果,费里尼正是要制造这种类似做梦的感觉,表达上流社会"甜蜜"生活的荒诞可笑,纸醉金迷得过且过的无意义追求,并且最终如天启般走向毁灭的客观规律。从整体看来,每个事件又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既是马塞洛给予观众窥视上层社会的观看视角,也是推动其精神堕落的潜在因素,两者相辅相成地作用于由视觉主导的心理变化,将心理世界外化于实际行为,而实际行为又影响到现实发展,这种通过自然现实表现心理现实的手法即心理现实主义,费里尼从这部电影开始便可被称为当之无愧的心理现实主义大师。

受当时流行的存在主义焦虑影响,艺术家们都在思考人存在的意义究竟如何。随着物质文明高度发展,更多的人越发找不到归属,无法认识自身存在价值,于是对于社会一切问题持无意义的消极观念。费里尼同样受到这种非理性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在《甜蜜的生活》中着力揭示个体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心灵孤独和精神焦虑。伴随物质文化的增长,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在追逐名利,他们在此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心灵与心灵之间沟通的渠道也被阻挡。与奢华享乐的现实生活相对的是人性的束缚和压抑,是精神迷惘和道德沦丧,社会群体精神世界的漏洞正在逐步扩大,个体的心灵距离其对美好的追求越来越遥远,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加重了个体焦虑感,在电影里体现为上层社会百无聊赖的生活消遣。在马塞洛与玛德琳娜的对话中,热闹繁华的罗马被称为"无聊"的城市,纵使宴会上的花天酒地和热情放纵也丝毫不能激起上流社会那早已坏死的兴趣和激情,精神世界唯一充实着的只有空虚与寂寞,明知不切实际口中却仍说着逃离,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仅仅停留于口头,而一旦需要实际行动便无动于衷,害怕在现实中做出一丝改变,因为他们的生活已经从骨子里与空虚捆绑在了一起,那原本的充实与快乐对他们而言何其陌生与遥远,可望而不可即。"上流社会的烦恼在于钱太多,底层社会的烦恼在于没有钱,但我们却同病相怜。"

费里尼对于资产阶级的存在主义焦虑不仅仅停留于此,在马塞洛对上流社会一步步地攀爬过程中,这种焦虑逐步上升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迷茫与担忧,最终只能转向唯一确定的死亡寻找出路。斯坦纳是上流社会完美形象的代表,也是马塞洛心中自以为所追求的一切的化身。在斯坦纳家中叙旧时,上流社会的贵妇们满口不切实际的假大空,文学、艺术、画作、诗歌、建筑等等与生活脱节的话题,室内装修背景也被各种艺术品包围。然而,高品味的对话和奢华的物质财富依然不能掩盖他们内心无法真正交流的现实,费里尼在处理人物关系时特意将所有人物置于同一空间但却又各成一体,每个人似乎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虽然看似互相交谈着但却只是各自的自言自语,并非双向的交流。于是斯坦纳也道出了马塞洛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普通人眼中的上流社会生活何尝不是下一个自我囚禁的精神牢笼呢?物质上徒劳的追求掩盖了对精神世界的向往,社会文明高度发展脱离了自然的法则,那些雷声、风声、雨声等等大自然的声音只能在录音机里欣赏而无法得到周围人的认可,这种无法倾诉也无法被理解的孤独是资产阶级自身矛盾所引起的。人的发展与社会脱节,生活与现实脱节,抽离了激情与感情的生活只能寄托于艺术以求短暂的和谐,但是这并非长久之计,想到未来将要面对的一切,想到自己的孩子将要面对的一切,斯坦纳最终扣下了扳机打破了这没有出路的死循环。富足的物质生活、甜蜜的家庭欢乐无法驱除斯坦纳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他的灵魂找不到精神归依,斯坦纳的自杀是他对心灵迷失的群体和精神沦陷的社会的无力的抗争,在看透一切最终彻底失望后便是永久的决断。

精神危机背后反映的一大问题便是信仰的缺失,费里尼一向擅长在电影里表现宗教批判,在《甜蜜的生活》中他以马塞洛个人视角展现了个体信仰的崩溃同时借马塞洛所窥视的罗马社会图景展现了群体信仰的迷失。战后意大利的经济开始复苏,经济奇迹抚平了战争创伤,取而代之的是朝气蓬勃的资本主义文化,汽车、酒店、夜总会遍地开花,罗马最繁华的威尼托大街各色名流出没,尾随着各种追逐上流社会和明星绯闻的八卦记者。性感的女人、放荡的男女、难以遏制的欲望,夜色下的罗马是肉体狂欢的盛宴。费里尼以一种近乎残酷的冷静记录着罗马的经济复苏,然而奢靡的物质生活背后却是贫瘠的精神世界,表面的光鲜,内里的腐烂,夜夜笙歌的狂欢,既揭露了充斥欲望、奢淫的现代城市生活,也表现了现代文明人精神的空虚和道德的沦丧,罗马已成为一片荒芜之地,社会精神已经沦陷,空有其表的甜蜜生活占据主导地位,继续麻痹着下一代人的神经。由于社会文明高度发展,人们不再转向上帝寻求帮助,天主教文化逐渐走向衰败,费里尼透过宗教消逝的趋势直指其背后社会群体信仰的迷失。

电影开头便是极具象征意义的指向,直升机吊着耶稣像盘旋于罗马上空,这代表着传统信仰正在离城市生活渐行渐远,信仰与社会处在分离的边缘。而耶稣俯瞰下的罗马人们,却在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取而代之下浑浑噩噩。晒太阳的比基尼女郎竟然指着耶稣像问是什么东西——她们不知道耶稣是何物,仿佛信仰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她们紧接着问要送去哪里——信仰的归宿在何方?缺失信仰的人们该何去何从?如此绝望的开头硬生生给了当时的罗马社会一记重锤,振聋发聩地质问人们心中仅存的信仰究竟何在。在直升机上的马塞洛却一心只想着与比基尼女郎们调情,然而螺旋桨的噪音使他们无法沟通——这时的马塞洛还尚未堕落,与那些完全沦陷的阶层存在着壁垒。这一经典的场景被后世多次借鉴,塔可夫斯基在《安德烈卢布廖夫》中同样使用了吊在空中的耶稣像;安哲罗普洛斯更是在《雾中风景》《尤利西斯的凝视》和《亚历山大大帝》中都使用了缺失的雕像来反映雕像背后代表的精神的消逝。

耶稣在空中展开双手面对下方的世界,然而镜头一转直接切换到夜总会里的世俗舞蹈,神圣的信仰被娱乐所取代,作为其存在标志的基督像在资本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无法找到安身立命之所,甚至还不如作乐的工具。人们躲在面具后生活,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个体找寻不到可以寄托心灵情感的信仰,只能在声色犬马中不断地寻求刺激,用物质狂欢来证明存在的价值,这是宗教信仰缺失后精神空虚的外在表现。马塞洛来到教堂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人们早已不到教堂来寻找精神慰藉。斯坦纳弹奏起神圣的音乐时马塞洛显得有些畏惧,竟不自觉转过身去,信仰之声是多么的可怕。当神不再被信奉,人便取代了神的地位。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和光鲜亮丽的外表成为多少人向往的目标;明星美丽的外表成为多少浪子崇拜的偶像,当社会群体被欲望冲昏了头脑,被个体捕获了灵魂,如此错位的信仰造成了整体价值取向的异化,社会意识形态畸形于是进一步造就了"甜蜜"的生活。

西尔维娅便是这种错位信仰的客体,她美丽性感,近乎是每个人心中完美的缪斯,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摄影机的焦点所在。在教堂戏中,费里尼运用旋转镜头营造距离感,马塞洛以及其他狗仔队累的气喘吁吁而西尔维娅却轻轻松松到达楼顶,这也代表着上层与底层本质的区别——上层能够轻松站在社会顶端而底层却举步维艰。她身着黑衣白领,头戴黑帽,俨然一副牧师的样子,这时一阵风吹飞了她的帽子露出本来金色的长发,虚假牧师形象被摧毁,其象征也随风飘散,融入下方芸芸众生之中。夜晚马塞洛带着西尔维娅兜风,她在路上捡到一只小猫便立马让马塞洛去找牛奶喂猫喝,而当马塞洛费尽周折买来牛奶后却发现西尔维娅已经被华丽的喷泉所吸引,早已忘记了小猫——上流社会的感情都只不过是一时兴起的欲望投射,虚伪流露间的真情实感终归昙花一现。马塞洛与塞尔维亚同站在喷泉之下,塞尔维亚用手往马塞洛头上浇水,这是在隐喻伪神对马塞洛的洗礼,再次证明了信仰客体的错位。当马塞洛准备亲吻西尔维娅之时,天突然亮了——这座城市没有上帝,伪神的洗礼并不能给予恩典,一切宛如美丽的幻梦,随时都会破灭。近景切远景,整个画面在路人的注视下显得无比荒谬。

费里尼通过设置圣母显灵的桥段表现了失去信仰与精神依靠的底层人民试图通过宗教膜拜去实现现实目标和人生追求,剖析和嘲讽了底层人民心灵的脆弱和愚昧的宗教情绪。上流社会没有信仰,而底层社会盲目信仰甚至被虚假的信仰操控。人们相信两个孩子看到圣母的传言,并不远千里盲目地跟随,他们在大雨中祷告,跟着两个可能连圣母都不知如何定义的稚子在雨中混乱地蹿动,患病的人希冀得到圣母的救助,前路迷茫的人希望圣母给予指引,现实中无法获取的试图通过宗教信仰去实现。那一刻马塞洛的视线就是导演费里尼嘲讽的眼睛,他站在高高的摄影架上,冷静地看着孩子的叔叔导演一切,现场变成了一场戏,一场闹剧,荒诞无比。等着圣母救治的孩子在混乱中死去,没有机会看到圣母的人们转而疯狂地去抢拽据说是圣母显灵处大树的枝叶,被罗马天主教医院救回了生命但没有救回爱情的爱玛也按捺不住内心对神明的狂热情绪冲了上去抢了一枝。这出闹剧暴露了罗马人在天主教退出历史文明舞台后内心的荒芜、信仰的崩塌和精神的空虚,他们自甘堕落,上帝的缺位并不能阻止他们相信神迹的存在,他们是注定要靠"圣母显灵"这种自我欺骗才能得到救赎的人。

影片最后的狂欢派对是社会整体沦陷的爆发展示,斯坦纳的自杀击毁了马塞洛信仰回归的最后可能——他所信仰的东西被摧毁了,之前所有观念都在动摇,现实的残忍吞噬了他写作的灵感,无力摆脱无奈生活的他陷入了绝望,只能继续投入到糜烂的"甜蜜"生活中去。马塞洛是一个闯入上流社会的底层小人物,堕落而甜蜜的生活是他的衣食父母,他必须依附它们而生存。于是最终他从参与者变为主导者,完全融入了"甜蜜"的生活之中。结尾海滩上的怪鱼即是"甜蜜"生活的真实投射,丑陋而又腐烂,而同样注视着它的人们则不以为然,丝毫未醒悟这条鱼就是自己的真实面目。同时,鱼在基督教中也是耶稣的象征(类似十字架)。"它已经死三天了。"耶稣在三天之后复活,而怪鱼已经死透,这与开头形成了呼应——远离社会的耶稣已死,仅存的信仰消失殆尽,一切神圣的,有意义的美好也随之死亡,只剩下畸形,腐朽留给这群观看的怪物们,他们的心灵早已荒芜,精神已经死去,如行尸走肉般混迹于上流社会"甜蜜"的生活之中。海滩的另一边,象征着天使的帕奥拉向此岸的马塞洛发出了救赎的召唤,他能否回头是岸与耶稣一起在三天之后复活呢?然而世俗中的个体已经听不见神的信号,他们找不到与上帝恢复关系的途径,信仰遗弃了他们,唯一的一条出路已经被封死,他们只能继续回到信仰崩溃的浮华社会中去。这再次与开头呼应,开头比基尼女郎听不见马塞洛的声音,结尾马塞洛听不到帕欧拉的声音,马塞洛已经彻底沦陷于甜蜜的生活再也找不回当初的自己了。这时帕欧拉转头看向镜头后的我们,而我们是否能够听到天使的呼唤而摆脱甜蜜的生活呢?这是费里尼向观众提出的问题。

《甜蜜的生活》从马塞洛的追求和幻灭中折射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物质的极盛下是精神的衰败,费里尼不仅拍出了在甜蜜背后心酸的现实和信仰缺失背后迷失的灵魂,更折射了一个现代社会整体的精神堕落。混迹于上流社会的马塞洛作为导演费里尼的精神化身,他"甜蜜"的生活际遇是费里尼对现代生活和文明社会做出的苦涩思考,也是其企图借助展现群体迷失的警世作用重塑人们心中信仰的强烈希望。

 2 ) 现代生活何以甜蜜?

    这部电影讲的是身处中层阶级的记者马切罗,在腐朽、空虚的生活中挣扎并最终继续堕落的故事。
    象征:
    电影里有许多经典的象征性镜头,1、电影开场马切罗便坐着直升飞机把一副耶稣雕像给吊走了,随后飞机飞到了一个天台,马切罗和天台上的时髦女郎调情起来。耶稣被吊走象征着传统信仰及其道德的抛弃,迎来的与时髦女郎的调情则是现代消费、浮华生活的象征,这意味着,价值观的重整和缺失,这在尼采呼喊上帝已死的二战后具有历史性的意味,同时也为电影之后对马切罗的现代腐化生活的描写定下了基调。这一经典片段为千年后的德国电影《再见列宁》所模仿,《再见列宁》里则是直升机把列宁像吊走了,象征着社会主义理念在德国的结束。2、电影里的另外一个经典的象征性片段则是电影的结尾,马切罗和他的伙伴在性PARTY后,来到了海边,人们捕获了一条怪鱼,马和他的伙伴在讥笑这条鱼之后便准备离开,此时一个马先前认识的少女在海水隔开的对岸向他比划朝手(要他和她过去),但马没理解也不愿去打探究竟便和同伴们离开了。鱼在基督教文化是基督、基督信仰的象征,而在片中鱼没有了神圣的形象在他们的眼里成了一副怪胎,这意味着传统的信仰道德在他们看来已经是落伍、怪异和可笑的了。“被捕获”也暗喻则基督信仰在现代年轻人心中的尴尬境地。挥手纯洁的少女则象征则天使,她在彼岸向此岸的马朝手,则借用了宗教哲学里面的“彼岸和此岸”学说,即神的彼岸向世俗的此岸发出了最后挽救的招唤,可惜马还是扭头离去,一如既往的投向了信仰缺失、腐化轻佻的现代生活中去。
    嘲讽:
    电影中还对基督信仰和宗教狂热进行了一番嘲讽。片尾人们对那条怪鱼的讥笑便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比较明显的桥段则在电影中间,马切罗去报道一个事件,两个小孩号称能看到圣母,结果被警察抓获,信徒们便到警局那要求他们释放小孩,最终小孩释放,出来后仍号称能见到圣母,而且还引领了一群狂热的信奉者在大雨中回来蹿,一切仿佛就如同两个小孩在过家家的游戏一样可笑,而孩子的叔叔却成了实质上操纵人群的幕后。宗教的虚伪及其机关的权力控制实质在费的嘲讽桥段里暴露无遗。费里尼的这部电影获得了1960年的戛纳金棕榈奖,上面所说的嘲讽让人不由想起了在它后面的《维莉蒂安娜》——布努艾尔的作品,1961年的戛纳金棕榈奖。这两部电影同样都因为对教会的嘲讽,而迫于梵第冈的压力在许多国家遭到禁映。
    绝望:
    虽然电影对传统的宗教信仰和道德给予了否定和嘲讽,但现在社会的生活在电影里同样是令人绝望的,虽然现代生活里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充斥,人们可以陶醉在PARTY、偷情盛行的“甜蜜生活”里,但这一切之下却是精神营养缺失所带来的极大空虚、寂廖和痛苦。剧作家的自杀无疑是这种现代精神问题的高度反映。费里尼的《浪荡儿》同样也对这样的生活给予了披露,但它没有《甜蜜的生活》里这么绝望,以至于马切罗在剧作家自杀、与妻子感情破裂、父亲形象的毁损后终于选择了堕落,而没能像《浪荡儿》里的莫拉多一样,选择逃离并寻找新生活。可以说费里尼展现的是现代社会里“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甜”。
    童趣:
    费里尼电影里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经常伴随有马戏团、嘉年华式的歌舞演出或小丑表演,对于费来说这是他由衷喜欢和乐此不疲的,简单的表演、直接的欢快最容易赢得孩子的欢欣,可以说这些歌舞表演元素正是费里尼渴望的童趣式快乐的表现。《甜蜜的生活》里虽然也有这类的表演在里面,但在影片整体的空虚绝望和嘲讽面前,那些表演并没有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或娱乐方式展现出来,而是依旧淹没在现代腐化、空虚生活的泥潭里。这样的失落不由的想起了《公民凯恩》的“玫瑰花蕾”。

 3 ) 露滴牡丹开不开



 七百年以前,德国哈默林。黑死病非常猖獗,黑死病俗名鼠疫。花衣笛手从天降,笛声引,鼠跳河,众人喜。众人食言不给钱,笛手离开哈默林。第二年,六二六,谁家玉笛暗飞声?小孩子,百三十,齐齐随笛手,消失幽谷里。
 
    看到费里尼让一群花气球如猪崽般尾随萨克斯手屁颠屁颠夺门而去,我的第一反应,靠这老头太耽美了,还是暗黑系。紧跟着我也一耽不可收拾,从气球想到花衣笛手,又从Pied Piper想到《西班牙公主的生日》,真的萨克斯手太像《生日》里的小矮人了,一副被美人用插在胸口的白玫瑰投掷过后滑稽又心碎的表情,尽管王尔德从没把这篇童话搬上银幕,对于我这样的“脑筋蹦蹦跳开关没拉好甲后必不是乙寅后有可能是丁症候群”患者而言,我说他俩像,那就是像了。
 
    话说《露滴牡丹开》这电影还真是好看。片名译得也好,Christian Dior零二年推出的那款香水也该跟着改名。典出《西厢记》“将柳腰款摆,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男女相欢的意思,顺着这个思路下去,我觉得译成《露华浓》也说得过去。(有师兄引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举“露华浓”为译名最贴切的化妆品牌子,我甚以为然,因为这个牌子的沐浴露,泡沫真的好多好丰富哦~)主人公马切洛·鲁比尼是个窝着脚的唐璜,很合时宜,不合实际,一个虽大写却显得歪歪扭扭的“我”字,年轻男人看完多少会觉得他像自己(好比年轻女人读完《飘》多少会觉得自己像郝思嘉)。与之交集的女人无一不活色生香,玛德莱娜车边款步轻摇,马切洛背后捻花轻摇;爱玛勇夺许愿枝,马切洛怒掴未婚妻;西尔维娅招狼弃猫嬉水圣女泉,马切洛丈二记者摸不着头条;“教堂天使”隔海把手招,马切洛醉酒把头摇。T.E.Lawrence在《七根智慧柱》导言里放话道:“All men dream,but not equally. Those who dream by night in the dusty recesses of their minds wake in the day to find that it was vanity: but the dreamers of the days are dangerous men, for they may act their dream with open eyes, to make it possible. This I did.”身为第二种人的马切洛醉心于重写价值却又处处犹豫,也不过和每个人一样,不得不回应内心深处的声音而已,这个扭股糖似的“我”,其矛盾与混乱,是对自己的存在之美的诚实肯定。
 
    斯坦纳,唉,活脱脱一意大利版Richard Cory. 如果人是按美感的法则来谱写生命,我就要披起占卜袍,戴上女巫帽,摸摸水晶球说,天灵灵,听此人在教堂弹的那段风琴,俺就知道他时日不久矣;俺在他脸上看到死相啦,俺那时想到莫扎特啦,地灵灵。可惜俺的水晶球放反了,这世界其实,偶然性为主,必然性为辅,一点也不悖论,好像他自己说,应当远远地相爱。斯坦纳,唉,他对自己和儿女作的恶,还不及他对马切洛作的恶多些。你不愿在你的朋友面前穿上衣服吗?你向你的朋友显露你的真相,算是对他的崇敬吗?无怪乎他诅咒你坠入魔道去。为着你的朋友,你越装饰越好,因为你应当是他的射向超人之箭与希望。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斯坦纳嘴里的话,句句像真理,可是真理还从不曾将绝对者纳入过婚床呢,真理的情妇们当牢记这点。我有冲动要将马切洛的名字拉长为Marcellolita.
 
    斯坦纳家朋友,诗人艾厄丽丝的三种遁世法,用优利乌斯·凯撒的口吻嚷嚷出来就是我喝,我抽,我操;还说了句大意是I believe if one lives intensely, every moment is a year, 王菲唱深爱过谁一天可抵上一岁;“你高得像个哥特塔似的,我们的声音够不着你,”艾厄丽丝这名字意为彩虹,个人觉得挺贴切。而玛德莱娜,唉,某部老红军电影的台词,“这丫头恁招人疼~”名媛做累了想靠岸,可是天下女人并非个个都适合靠岸,况我们的马切洛丽塔怎么也成不了岸,最多是一块漂移的大陆或龟背。恩反正,我是很心水这丫头来着。。还有法妮,她那个手帕衬衫文胸的戏法是怎么变出来的呀,呜呜呜我小时候用手帕叠个小老鼠都要半天呢,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以后可不可以改成手帕衬衫文胸呢。。。人与人之间永远不能相互了解,both Emma and Marcello are 100 percent right,不知理解,无论和解。。。。纳蒂雅的东方舞其实跳得不赖,梵蒂冈粉妆起来的俩小鬼比天使好玩。。。。。帕帕拉佐原来是“狗仔队”的词源,我就想,费里尼不至于因为角色是个paparazzi就管他叫paparazzo吧,就好像动画片《蔬果村》里管柠檬叫“小柠檬”管花生叫“小花生”一样。。。。。。浮世绘雕到这份上,再要酿高潮就只有沉默,于是片尾的鱼便阴沉着脸上岸了。
 
    我也吹不下去了。

 4 ) 这是一个寓言

我一点也不觉得羞愧,我只欣赏我能够懂得或者我以为我能够懂得的艺术。
  
  所以,每个团体都会有各式各样的他们的皇帝。有些人可能会彼此不屑,可是谁又是真正的比较厉害呢?只是标准不同罢了哇。
  
  费里尼的电影。我原先只看过Fellini's Casanova。
  看了《甜蜜生活》,连我这样不迷信大师的人,也要鼓掌说,大师就是大师哇。
  
  《甜蜜生活》是一个寓言。
  
  3个小时的电影结束的时候,我问:他提出了那么多问题,可是并没有给出任何答案啊?老方调侃的语气:现代艺术就是这样啊!
  
  又回到了老问题,就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马尔切洛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遇到富裕空虚的玛莱达,冷漠而颓废,用性填补精神空虚,却无法逃避无处不在的孤独。
  
  马尔切洛遇到为自己而自杀充满嫉妒的女友埃玛,她的生活中只有爱他,其余什么也没有,暴烈的争执他依然不忍分手。
  
  马尔切洛遇到肉弹女星西尔维娅,没有灵魂,但拥有充满了性感、力量、诱惑的身体,让人无法抗拒,他沉醉其中。
  
  马尔切洛遇到纯真美丽的女侍者奥拉,他被震撼,内心涌起的温柔让他重新慰问女友。
  
  马尔切洛遇到老友斯坦纳,他的家庭幸福温馨,马尔切洛觉得自己浮躁不知所向的心无法面对斯坦纳平静而安详的弹出巴赫的管风琴作品,他甚至一度觉得这些才是应该追求的,此时斯坦纳将两个孩子杀死,然后自杀,马尔切洛再次困惑了。
  
  马尔切洛遇到狂热而愚昧的人群疯狂的追求着根本不存在的信仰,在悲剧的面前才能回复现实。
  
  马尔切洛遇到他那寻欢作乐却忽然失去部分记忆的父亲。
  
  马尔切洛胡闹的海滨别墅聚会,酩酊大醉。人们沉浸在虚假的欢乐之中,拼命地去寻找新鲜的花样来刺激早已麻痹的神经,在这种寻找中愈发的不知道在寻找什么!
  
  一个夜晚接着一个夜晚。电影中几乎没有白天的场景。
  直到最后一幕,才是一个黎明。人们走出别墅,疲惫萎靡的神态。一条渔民从海里打出的巨大怪异的鱼。
  
  影片荒诞而又现实。
  它没有假惺惺的揭示什么社会的沉沦之类的无聊东西,根本不是。
  所有的一切都是从前,现在,以后在我们的身体里存在的东西,一切。

 5 ) 喧嚣中的现代荒原

因为我在古米亲眼看见西比尔吊在笼子里。孩子们问她:你要什么,西比尔? 她回答道:我要死。 ——艾略特《荒原》 费里尼给这电影的副标题是:现代荒原:罗马。 两架直升机轰鸣开来,地面上的孩子雀跃追逐,飞机由远及近,巨大的耶稣像仿佛从天国降临,旋即远去。 这著名的开头,多年后被安哲在他的《雾中风景》中给予了致敬,码头上水中升起的巨手,指引方向的手指断裂……剧中的奥瑞提斯(名字取自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特亚》三联剧的主人公)喃喃吟诵里尔克的哀歌:若我呼喊,谁会,在天使的序列里,听到我? 罗马的荒凉,马切洛的悲剧,有着与安哲电影的悠远凄清完全不同的调子,它表面上是如此喧哗,以至于让主人公陶醉迷恋,流连忘返。甜蜜生活,逐幕展现。 第一幕:欲望之名 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夜夜笙歌,曲曲尽觞。马切洛飞舞花丛,以记者的身份合理地窥探,劫取,满足自己追逐甜蜜的欲望,玛达莱纳惊艳出场,满脸都是厌倦的淡漠和冷感。她轻撩裙裾,款脱秀履,无声潜行如猫。街头随便邀请一个妓女上车,兴之所至去她家喝咖啡。阴暗潮湿的小房间里忽然起兴做爱,不设定的一切,如同罗马的夜风,倏忽来去。 春宵一刻之即,那边厢痴情女友艾玛却服毒自尽,疲惫归来却面对一具昏死的躯体。欲望以不同的名字呈现自身,内里却总是如一。艾玛想要独占,马切洛想要更多。 更多的更美的,从飞机的喧腾中降临,每一个人都毫无吝啬的献上自己的殷勤,全意大利都拜到在瑞典女神的脚下,她——西尔维娅,谁会不想要她,她金发飞舞,狂狼无边,她丰盈的躯体如春水激荡,沙哑的嗓音有着孩童般纯真的魅惑。女神降临,哪个男人能平静?马切洛捡回她踢飞的高跟鞋,在美人失意时快步跟随,全仗着那热切眼神一秒未松的密切关注。罗马的街巷,每每驻留时,他想倾吐的爱语,却总被一些美人随时游走的兴趣阻断,他不得为她偶然捡到的流浪小猫去找牛奶,在街头左奔右突,狼狈不堪。归来时却见美人嬉水喷泉,一副绝世美景毫无预告地蓦然出现。 她在水流中行走,水幕就在她身后,她迷惘而沉迷的表情,是一个谜。 他想高诉她:你是造物主在第一天创造的第一个女人,你是母亲、姐妹、情人、朋友、天使、魔鬼、大地、家园……她,就是他想要的那更多吧。然而,她好像并没有听见,他看到行人愕然的注视,这才意识到,喷泉水停了。 梦醒了。 天亮了,又一个黎明。 他送她回去,在旅馆门口,被等待的未婚夫施以老拳。只因她是如此彰显的欲望符号,以至于每个染指的男人都必须受到惩罚。 艾略特的《荒原》中,情欲的泛滥也是现代荒原的肇始和表征。 第二幕:信靠之地 “圣母显灵”,马切洛、艾玛和摄影记者帕帕拉佐一起去看个究竟,采访中,见证神迹的孩子的家人被指示摆出各种姿态,老人在一本正经的叙述中忽然停下问,需不需要我抽只雪茄?神圣事迹片刻被颠覆消解。 癫狂的群众,烧钱的大场面,费里尼的神奇的调度能力,艾玛远远看到显示神迹的树下抱着病孩的妇人在祈祷,又眼见大雨中人群随着孩子们指示东奔西跑,结束时,病孩却死去了,但这并不能阻止人们相信神迹存在,许愿树的枝条被蜂拥而上的人群疯抢。艾玛也冲了进去,她抢到了一枝,不管怎样,宁信其有。 这就是他们的信仰,马切洛在高高的摄影架上,只看到了混乱,神并没有出席。 游走中马切洛又随一个相识的模特搭上了去乡下的车,一行人各色各异,玛达莱纳居然也在其中。在城堡的大厅里席地而坐,谁认识谁,谁是谁,好像都没那么重要。忽然有人提议去附近一个古堡探险,幽冥的古建筑中人影越发扑朔迷离。被玛达莱纳牵引,马切洛来到一个空旷的房间,玛达莱纳却把他留下,自己绕到隔壁,通过传声孔,向马切洛吐露真情。她说,她想嫁给他。惊觉爱情,原来以往的露水情缘都是为这一刻而存在。马切洛心潮澎湃,不由得大声说出自己的爱。他不知道的是,原来这一切,真的只是玛达莱纳所说的游戏,隔壁房间里,她的情人正拥着她窃笑着听着这真心告白。黑暗中,一双手拉住马切洛,不是玛达莱纳,马切洛却也没有拒绝这好意的邀请。 天亮,又一梦醒。回途中,玛达莱纳已不见人影。 信仰和爱情尽是虚妄,但也有人活得真实幸福。马切洛眼中,斯坦纳就是如此。他忠于内心,纯粹清明。家庭幸福,其乐融融。这正是马切洛想要的一切,从斯坦纳身上,马切洛看到了自己的空虚和堕落。客厅中艺术家齐聚,听斯坦纳录下的雷声,自然的声音。看那一双美好的小儿女,卧室中睡得恬静。面对马切洛的羡慕,斯坦纳却说,最悲惨的生活都好过于在一切事情被精确计算好的有组织的社会里受保护的生活。 第三幕:荒凉之夜 父亲来了,马切洛有点不敢相信。父亲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重温罗马的繁华夜生活,马切洛找来摄影记者朋友陪伴,同去熟识的酒吧。费里尼的高明在于用朋友的嘴巴,巧妙地讲出电影没有交代的前文,父亲这个角色,在马切洛心目中,基本上是失职的,除了能惹母亲生气,离家出走之外,好像没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父亲显然并没有留意到朋友的讥讽,他全身心沉浸在酒吧的欢快气氛中,迅速被法国艳舞女郎深深吸引,以至于要跟人家回家过夜。马切洛无奈,只得随后跟从,然而他身心俱疲。想要偷偷溜走之际,却被酒吧舞女叫住,原来父亲在她房间中人事不省了。 父亲坐在椅子上,没有一点声息,在这宁静的一刻,马切洛忽然发现自己其实有很多话想跟父亲说,他想把从前岁月中的那些伤害和误解,痛苦和委屈都倾吐出来,他想跟父亲和解,有一次真正的父子交流。后来,父亲忽然醒了,醒来的父亲却只想离开,想赶上夜行客车回家,无论马切洛如何挽留,父亲还是不管不顾地走了,在街头送父亲上车,他追出几步,怅然停下。 身边最近的人就是艾玛了,然而两个人却到了水火难容的地步,同坐一辆车,吵闹不断,艾玛屡次下车,又被劝回,最后,在艾玛的温柔恳求下,马切洛却再次爆发,把艾玛从车上揪下,扬尘而去。艾玛独自一人在路上彷徨,车声渐进,是的,马切洛又回来了。 这就是情侣不是吗?相爱相杀,片刻不得安宁,却离不开斩不断。到了还是会睡到一张床上。 警察局忽然打来电话,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斯坦纳自杀了,子弹穿过太阳穴。就在那天宾客云集的客厅上。还有两个孩子,他一并带走了。迷惘之际还得带着警察去车站接回斯坦纳的外出的妻子,她对一切都还一无所知。媒体是贪婪而堕落的,他们不管别人,只要新闻,斯坦纳的妻子被狂拍时还以为记者认错了人,她怎么活下去,这是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第四幕:怪鱼与天使 怎么办? 艾略特在荒原的最后所言:舍己为人。同情。克制。 马切洛却选择了逃避,躲到浮世的喧哗里,在更深的无聊中去躲避无聊,用更多的泡沫去掩盖虚空。脱衣舞,众人围观下亲昵暧昧,马切洛骑在一个姑娘身上,把酒洒满她的全身,把从破垫子里掏出的鸡毛鸭毛粘上去,马切洛是否是想要造一个天使,带领自己飞升? 又见黎明。大家都跑到海边去了,有人说,渔民捞到了一条大鱼。 这是一条怪鱼,它庞大的肚腹朝向天空坦露,奇怪的眼睛注视着人群,马切洛感觉那鱼在看自己,看到了什么,他也不知道。 (注:鱼的古希腊文正是人子、救主的缩写,因此鱼和十字架一样,成为基督教的象征。) 那个女孩,在轻轻呼唤,那是一个天使一样的女孩,马切洛在一个餐馆里看到过她,她的侧面跟某个教堂里的画像极其相似。然而,他听不清她的话,隔得太远?还是周遭太吵? 马切洛还是随着昨夜狂欢的人离去了。女孩轻轻一笑,转身走开。 他拒绝了天使。也许他原本就不相信有天使。 浮华之后,大地荒芜,费里尼的荒原景象,带着他自己的狂欢色调,萨克斯手悲凉的演奏之后,一挥手,那些气球蹦蹦跳跳地跟随他到后台去了。这神妙的一笔,恰如电影的整体意蕴:现代荒原中唯一可以凭靠的就只是这人造的幻觉。 光影的绚烂,就是费里尼对人世荒凉的最后拯救。

 6 ) 甜蜜的生活——费里尼撰写的“现代启示录”


费里尼的两部电影是我心中的巅峰,一部是《八部半》,一部是《甜蜜的生活》,《八部半》无疑更加成熟,在艺术手法上已达完美,是费里尼最成功的作品,《甜蜜的生活》之所以令我倾心,就在于它如手术刀般冷峻的笔法,将众生惶恐置诸镜头,以罕有的辛辣讽刺直击社会病,与《八部半》相比它更像是一部启示录而非天马行空的幻想诗。
欣赏费里尼的电影时,总有万千感慨,可形诸笔端时,或者欲转述他人时,总觉得虚空,言之无物不能切害,非要看个几遍,才能领悟一二,可能这就是伟大电影的艺术魅力,如罗杰伊伯特所说:“任何把思想置于画面之上的电影导演注定只能拍出二流作品,因为他抵制的正是电影艺术的本质。”电影艺术正如文字艺术,需要修砌意象,意象之间有精微的关系,使受众易于联想,但又不至于绑架思想,应该具有充足的开放性,——“枯藤老树昏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优秀的电影也是这样通过片段给受众造成独一无二的印象。
正是由于上述的开放性,本片有很多解读,指出比如“罗马的七座山峰”,“七个黎明”,“七宗罪”这类暗线,为了避免深入细节束缚思维,我仅在明线上试图分析电影的精髓。
在我看来,影片似乎由一个开场,一个结尾,和其间十一幕联系不是很密切的“独幕剧”组成,开场和结尾似乎与影片内容格格不入,略显荒谬,这个后面再详述,先把它们列在下面:
开场:耶稣像从天而降
第一幕:马切罗马伦娜妓女家过夜
第二幕:爱玛自杀,就医
第三幕:马切罗迷恋希尔维亚
第四幕:马切罗教堂遇老友斯坦内
第五幕:圣母闹剧
第六幕:斯坦内派对
第七幕:父亲来访
第八幕:古堡聚会,隔空对话
第九幕:马切罗与爱玛吵架,妥协
第十幕:斯坦内自杀
第十一幕:疯狂派对
结尾:怪鱼
电影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三个问题:
1. 现代生活的荒谬和无意义
影片向我们展示了这样几类人的生活状态:记者,影视明星,权利阶层,富豪,知识分子,教民。如果我们思影片中每一个角色的生活目的,似乎无法得出答案,他们似乎都不快乐,都制造疯狂的“甜蜜”来“充实”生活,影视明星马伦娜和马切罗在第一幕中的交谈,马伦娜提及自己想到小岛上去生活,但又怀疑自己不会去,提及自己颠倒都不会站起来,提及无处不在的压力;第六幕,斯坦内告诉马切罗深夜的宁静使他恐惧,他为何恐惧宁静?恐怕是恐惧自我,恐惧我们降生于世,却发现自己生活的年代没有生活的意义,它如此荒谬,电影中的所有角色都在这中茫然不知所措,这种根本性自我否定也一直围绕着马切罗,令他不安,文学艺术拯救不了斯坦内,钱拯救不了马伦娜,上帝不能带领教民走出困境,理想也一样拯救不了马切罗。
2. 疯狗般癫狂的社会病
记者无疑是影片中最常出现的职业,他们取向低俗,拿别人的痛苦当娱乐,是追求疯狂的猎奇者,难道这就是记者这个职业就是这样天生低俗吗?恐怕不是,马切罗在第八幕说:“通常是观众要求我们夸大事实”,记者并不是罪魁,它只是庞大社会病的缩影,观众猎奇肮脏的心理就像小报记者一样无孔不入。
教民的疯狂是社会病的另一个侧面,宗教的本质的精神在这里已经荡然无存,教民内心的狂热只能算作异端,来参观的人不是好热闹得猎奇者就是求神但是不敬神的教民,众人推倒神圣之树谁最大的讽刺。
所有的一切无非是众人的癫狂。
3. 个人的孤岛化倾向,交流的失效、低效
我个人认为这是电影着力要表达的一个点,影片开场的耶稣像和结尾的死鱼,直到我看第三遍时,才有所领悟,开场和结尾之所以设计得如此不合常理,是为了要突出影片荒诞的氛围,暗示一些东西,影片中随处可见神圣和恶俗的对立,首尾就奠定了这种基调,通过这种极端的对立,加重对角色迷茫痛苦的理解,神像是美的,但是它是假的,怪鱼是丑的,但是它却是真的。除这种对立之外,首尾还有另一个细节暗示影片基调——交流失效的孤独和无法自救——影片开头马切罗因为直升机的轰响无法和正在日光浴的美女交流,影片结尾马切罗因为海浪声无法听清对岸天使的呼唤。
整个影片虽有过马切罗自我救赎的尝试,但很快失败(小岛写作),更多的都是希望获得交流的尝试,但是马切罗周围响起的都是无用的噪聒(爱玛的倾诉,小报记者尾随等等),而面对可能给予他救赎的人,马切罗都与其陷入了无法交流的泥沼(渴望得到马伦娜天长地久的爱,却发现根本没能了解她——第八幕,古堡隔空对话;渴望得到知识分子斯坦内对他灵魂的改造,却发现它根本没发现斯坦内内心的痛苦和争执——教堂弹奏巴赫的托卡塔,自杀;渴望得到父亲对他的人生指明道路,但是父子始终隔膜——父子在法国舞女家对坐),不管是爱人,朋友,还是亲人,马切罗都无法走入对方的内心,马切罗最终无处求援而走向癫狂。
现代人交流上的困境似乎比之前两点更难发觉,但我始终坚信它是现代病的表现之一,也是电影所着力表现的困境。索塔说:“只有橹舰中划桨的奴隶才彼此了解,而我们却礼貌的误解别人,所以别人也应当误解我们。”媒介的发展似乎使我们的交流更加通畅,但是我们却更加孤独,这种孤独是史无前例的,每个人都变作一座孤岛,语言仿佛生了病,交流变得模式化和低效率,我们几乎不能理解别人,甚至不能理解我们的亲人,这种孤独的情绪和生活的无意义交织,加重了现代人的迷失。
费里尼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困境:这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众生如苍蝇般到处乱飞乱撞,主人公马切罗似乎有一些不同,他一脚踩在狂热的泥沼里(身为小报记者,有一个只会做爱和做菜的未婚妻),另一只脚试图迈向光明(马切罗多次表达渴望改变,有所作为);在“本我”中,马切罗遇到了他本我的代表——希尔维亚,马切罗迅速沉迷其中,希尔维亚成为他复杂欲望的交织体,但是马切罗和希尔维亚的交流是失败的。在“自我”中,他在玛伦娜和爱玛中间难以抉择,试图在玛伦娜那里获得真正的爱的尝试失败了,最终也没能理解玛伦娜,试图摆脱爱玛肤浅的“母爱”,在大吵一架之后还是妥协了,接回了爱玛。在“超我”层面,马切罗以为自己了解斯坦内,并希望自己能在这个文化圈子里救赎自己,最终有所做为,可是斯坦内的自杀是马切罗彻底迷失。马切罗在本我,自我,超我中都无可依靠,无可交流,所以马切罗变成了营营众生的一部分,在最后的聚会中陷入了癫狂的状态。
每次我看《甜蜜的生活》时,总会陷入一种莫名的忧愁,这可能来自于马切罗这个角色的代入感,我们每一个人都曾像马切罗一样迷茫,像初生的婴儿一样好奇的看着这个世界,既有自己的梦想又和这个世界同流合污着,我们也在深夜里反思自己生命的意义,一次次面对希望,最终有一次次的面对失望和绝望,希望自己能有好莱坞式的美好结局,却最终无法直视自己破罐子破摔的惨状,马切罗就是我们每一个矛盾着的现代人的缩影。
异装者说:“到了1956年,每一个人都会堕落。”尼采的预言正在实现——毒品取代了战利品。费里尼所说的生活的甜蜜在我们身边处处可见,而我们用这甜蜜饮鸠止咳。
(电影配乐和演员几乎完美,在这里再不赘述。)

 短评

08年左右初看;12个众生相浮世绘的段落,以一个平民出身的记者之眼窥上层浮华朽败、析恐惧灵魂、涉道德宗教,宛如一个包裹了巨大的梦的外衣里面,还深藏着即将醒来的零碎梦境;印象最深的仍是斯坦纳,他应该是马切罗内心最深沉最焦虑最恐惧的化身。

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我努力了三次想看完本片,仍旧未果,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翻译的问题?对题材不感兴趣?情节的理解不够?文化差异?表演不对自己的口味?逻辑性不符合自己的习惯?节奏太慢了?故事性不强?太文艺了?混乱?也许是综合性因素吧,总之,我仅仅看完了前一小时,后会难期!

9分钟前
  • 毕大费
  • 较差

174分钟,坐了一上午,抽了八根烟,喝了两瓶零度,加上上一部,懵逼一天。知道为什么传说中的清华北大学霸就喜欢看无脑爆米花电影了。

14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费里尼影展# 没有睡着看满三小时!特别喜欢那些超现实的细节:气球跟着小丑走,海滩上的怪兽鱼(这段以前怎么没注意!)、直升机吊基督像等。相比之下《绝美之城》只是山寨致敬版。

19分钟前
  • btr
  • 推荐

8/10。费里尼象征式开场:悬掉着一樽耶稣像的直升机上,马切洛隔空与比基尼女郎调情,罗马的奢华糜烂给基督教精神蒙尘。但丁游历地狱式的结构连缀起夜店的狂宴、古堡的纵欲到海滨别墅的脱衣舞、人骑人和易装癖的恶作剧,男男女女或郁郁寡欢或逢场作戏,而摄制组在圣母显灵处布光、搭架,狂热的宗教氛围支配下万千信徒跟着瞎指挥的女孩无序乱跑、指大树为圣母,明显带有理性世界崩溃的隐喻;未婚妻理念朴素的结婚成家带不给马切洛甜蜜,潮湿的妓女房间折射出他权势的卑微,富人偷情被拍就派手下抢夺相机、老父亲与舞女行欢时差点丧命、名媛上一秒说娶他一下秒搞上陌生男子,上流社会的丑态俨然游历地狱,马切洛呆在乡村餐馆打字被可爱的女孩唱歌打搅,麻木的灵魂刚复苏立刻陷入好友杀死儿女后自毙的悲剧,结尾海滩捞起的大怪鱼映射这群人灵魂搁浅的灾难。

20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天,突然就亮了。很灵的段落:结尾海滩、古堡魅影、大喷泉、俯瞰广场、旷野决裂……伊伯特每隔十年重看,心生不同感悟,最后他的结论是同情马切罗这个电影角色,也爱他。

23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费里尼代表作,与新现实主义分道扬镳。构图和光影绝佳,叙事有意识流的影子,内容上结合了社会批判和精神分析,揭示了罗马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生活背后精神上的无根状态。吊耶稣像的开头(后被[尤里西斯的凝视][再见列宁]借用)和结尾海滩段落充满象征性,大喷泉、古堡魅影、圣母显灵、淫乱狂欢。(9.0/10)| 20230218费里尼回顾展大光明4K大银幕重温,虽则由看似松散的断片组成,实而相当有逻辑性与戏剧性,对罗马这座永恒之城在现代的奢靡沦落空虚颓废作了无与伦比的描摹,结尾堪称妙绝。

2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相比于《卡比利亚之夜》,本片已能全然呈现巴赞所谓的“现象学写实主义”。不再束缚于戏剧性的情节,影片呈现出片段化的小母题结构,让人想起老塔的《卢布廖夫》。不同于老塔静谧而宏阔的影像营造,费里尼的镜头是世俗的、喧嚣的、个人趣味的隐喻,它直接而完整地讲述着自我的心象,所见即所得

30分钟前
  • Bolin
  • 推荐

该沉醉的时候痛苦着,本甜蜜的却带忧愁…人生不一定要跟随音乐节奏。

31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夜晚总是特别长,耗尽一切力气才被拂晓打断。生活是甜蜜的,但马切罗却一直如此痛苦。

34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费里尼,想说爱你不容易……毫无防备地挑战三小时观影,过程中难免睡睡醒醒,从不知所云到若有所悟。狠狠批判了媒体和记者的盲目和狂躁。一个男人最失败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知在情欲欢爱之间辗转停留。所谓甜蜜的生活,只是一个沉沦的幻觉。到最后他完全迷失自我,认不出那个单纯姑娘的笑容。

38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物质配给的高度组织和基础欲望的廉价消费,遮蔽了上流人士的前进眼界和价值理想,即使是寻觅形而上价值的两性心灵对话,也需要在身体诱惑的安全距离外才能进行,并轻易被另一具肉欲燃烧的胴体打断。曾经的纯真心灵在命运的沙滩上试图和你对话,但尘世的喧嚣最终让你放弃了这次沟通。【10】

43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4.5。难以言表的绝望与其无以言传的美。费里尼模糊了悲观与乐观、沉重与轻浮的界限,成就一场令人彻底沉醉的悲剧。男与女、当局与旁观、上流与下流、身死与心死、乃至影语与情绪,充斥着的无数迷人的相对,都积聚成最后浅滩上相对的两岸。自然、坦诚、灵动、优雅,看过最美的黑白电影、暂时保留之一。→21.7.31 时隔五年大银幕重温,资料馆二刷,五星满上。卷轴一般!细致又宏伟,个人、行业、国家的纵深,广阔到不自觉,一直波及到我们在此时此地的生命体验。多少场面多少情境,就是热搜浮动背后的模样,就是你脚踏媒体创作两只船的模样,就是我们在围城状态下的模样。羡慕死了那场雨,什么时候有钱有力拍这种雨戏。

48分钟前
  • Ocap
  • 推荐

优美,迷人,神秘,深刻。喷泉那段或许可以称得上影史最美的桥段之一,圣母显灵的那段会是影史上最让人震撼的段落之一,脱衣舞那段或许是影史上最具诱惑力的场景之一。

53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三刷。1.费里尼通过淡化情节而注重情境描述的散文式叙事,将平民出生的马尔切洛(工作和情感经历)作为视点切入骄奢淫逸、精神世界匮乏的罗马上流社会,借由十二个几无关联的生活片段构成一场谱写风月众生浮世绘的城市交响曲。以人物置身特定环境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及精神状貌为中心,逐渐延展至宗教、情欲、家庭、传媒与自我存在价值的探索和剖析。2.主要角色具备的象征意义:平民背景、被奴役方的艾玛;资产阶级、奴役方的玛达莱娜;身为巨星却内心简单纯粹的西尔维娅;斯坦纳是焦虑和恐惧的化身,而海边笑语的外来少女宝拉是马尔切洛内心深处的愧疚乡愁以及再也回不去的浪漫与纯真。3.日夜流转的如幻若梦,看似甜蜜的生活在人生过客陆续退场之后,也只有独自面对落寞的虚无。|你是夏娃,母亲,妹妹,情人,朋友,天使,撒旦,地球,我的家。(9.5/10)

56分钟前
  • 糖罐子.
  • 力荐

很久没看过让我这么不适的电影了,真心不懂费里尼,也不想装看懂。花三个多小时解构和揶揄上流的淫乱和虚无,我只想感叹:导演你是有多无聊,金棕榈真是鱼龙混杂……ps:叙事节奏和情节线也真是烂得令人发指~

1小时前
  • Beluga
  • 很差

费里尼的夜与日切换的如此之快,一切亦真亦幻,神迹与绯闻,名利和欲望,每一幕都是荒诞的舞会,之前以为的正常人的爱玛,最后也是疯子。也许就那饭店里的姑娘,片尾呈现的笑容是真的。。。

1小时前
  • 帕拉
  • 力荐

那场喷泉的戏,一生只能有一次

1小时前
  • 眠去
  • 力荐

看了三个晚上才看完,前面觉得简直太无聊了,完全靠着无以伦比的摄影在撑着(60年哪找的这么一套如此优秀的变形宽银幕镜头?意大利自己家产的畸变控制可不这样啊…)考虑到当时的电影主流观众年龄层,我甚至觉得这和《小时代》贩卖的东西本质上也没什么分别啊,如许知远说的那样,浮华背后的虚无和悲伤不就是知识分子的春药嘛……哦但后三分之一把我看跪了…这悲伤可不是春药级别的悲伤…这悲伤直接破表了。而且60年前的罗马,跟现在的北京上海可不就一个样嘛…人类果然是毫无进步啊

1小时前
  • 17950
  • 推荐

字幕窘的都想死了!

1小时前
  • 維恩埃里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