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1959

喜剧片日本1959

主演:杉村春子  笠智众  久我美子  三宅邦子  佐田启二  设乐幸嗣  岛津雅彦  高桥丰子  泽村贞子  东野英治郎  长冈辉子  三好荣子  田中春男  大泉滉  

导演:小津安二郎

播放地址

 剧照

早安1959 剧照 NO.1早安1959 剧照 NO.2早安1959 剧照 NO.3早安1959 剧照 NO.4早安1959 剧照 NO.5早安1959 剧照 NO.6早安1959 剧照 NO.13早安1959 剧照 NO.14早安1959 剧照 NO.15早安1959 剧照 NO.16早安1959 剧照 NO.17早安1959 剧照 NO.18早安1959 剧照 NO.19早安195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3 00:54

详细剧情

  在东京近郊公路桥下,矗立着几间普普通通的民房,那里住着这个国家最富活力的平凡百姓,琐碎而有趣的故事也在他们中间发生。妇女协会的会费发生亏空,女人们叽叽喳喳打算查明原因。担任会计的小幸妈刚好给家里添置了洗衣机,因此成为重点怀疑对象。无聊的时候女人们婆婆妈妈,张家长李家短,好像永远看不得别人家的半点好。工作了一天的林先生(笠智众 饰)厌烦了女人的聒噪和孩子们的吵闹,偏偏两个儿子小实(设乐幸嗣 饰)和小勇(岛津雅彦 饰)他赌气决定不再说话。而这一次父子的无心之举又在邻居间激起了波澜。  大人的世界总是麻烦多多,谦恭礼貌的外表下又有多少捉摸不透的小心思……

 长篇影评

 1 ) 从社会学角度看小津安二郎

              作为一个社会学爱好者以及电影学的叛逃者,相对于分析小津电影手法和技术,我更愿意分析电影背后的社会意义。虽然日本是我们邻国,但对它的无知使我一直很羞愧。所以我最初看小津电影是抱着多了解一点日本以及对战后日本生活的好奇而看的。目前只看了三部,先后顺序为[早安]、[麦秋]、[东京物语]。看完发现,他的电影简单平实的叙述手法,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关注,的确让他的电影成为了战后日本的一幅幅风情画。尽管表面上叙述都是一个个在每个家庭都有可能碰到和发生的事件,但这些事件背后我觉得小津反映了当时日本许多社会面貌、情况和问题。以下做一一详述:
  
  1. 战后日本的物质条件和追求。从[早安]中的马路边住的一户户平房,屋内简洁的摆设,可以看出当时日本物质条件是一般的。但是那个时候电视的出现,却反映了人们对更好更丰富生活的追求。尤其反映在[早安]中,整个片子矛盾的出现-高潮-解决都与两个小孩子想要买一个电视机有关。对于影片的setting多数都是在家里,从饭桌上也可以看出当时日本的条件并不太好,家庭主妇以节俭为重要任务。从[早安]里小实抱怨饭菜又是秋刀鱼和猪肉汤,大嫂对节子买了很贵的奶油蛋糕时的惊讶和不安并要求平分蛋糕的钱;从[东京物语]里大女儿不愿意以生鱼片和好吃的糕点招待父母,反而叫丈夫买便宜的煎饼就可以,到[麦秋]里纪子最后打算和大嫂比赛一下谁最节俭的愿望里,可见当时日本家庭应该是以节俭朴实的作风为主的。再看服装方面,朴实之风也刮的到处都是。小津电影的女角们最缺少的就是多几套时髦的西式衣服了。原节子在这几部电影的造型几乎就没有变过,永远是白衬衣加高腰裙。
  
  2. 战后日本向英美学习的野心。这点最明显地体现在对小孩子英语教育的重视上。我目前看的这个三部电影中都有小孩子在房间温习英语的场景。[早安]中的两个孩子还在课外上英语补习班,家长也很重视。
  
  3. 剩女问题。原本以为剩女问题是中国特色,没想到在日本50年代就有了。[麦秋]中的纪子漂亮大方、善解人意,同时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她28了依旧没有对象这让全家人很着急。而迟迟没有对象的也不止她一个,她的一个闺蜜也是。因此可以猜测剩女的现象当时在日本不是个别。而在朋友婚礼上四个闺蜜分为已婚和未婚的两个阵营的争论,看上去更像是新一代的日本女性对早婚的不妥协,对单身自由无束缚的一种向往。有趣的事,影片中的纪子对同事和家人的说媒和催婚并没有感到很大的压力。生活照样过,她也并没有很着急。而偶然从邻居家大婶的口中得知对方想要她这样一个儿媳时,她竟然一口就答应了。这是完完全全的闪婚。而纪子的理由只有一个,在那一瞬间,她感受到了可能会得到的幸福,尽管对方是个有个孩子的离了婚的男人。事后虽然遭到了家人的质疑和怜悯,但纪子依旧坚持。新时代日本女性的思想和主见在纪子身上展露无疑。
  
  4. 从家庭伦理中透露出的反城市化倾向。[东京物语]从表面上看是一部伦理剧,父母从乡下老家尾道到东京去看望子女并旅游,再由于再东京失望无聊、子女无法陪伴回到乡下,电影指责了由于子女由于工作离开家乡却疏忽了孝敬父母的指责,与之对比的则是一个十分完美的儿媳的出现成为老人们最后的慰借。然后,小津再电影结尾似乎借了纪子之口,道出了自己实际指责的对象并不是子女,而是城市生活。当京子指责哥哥姐姐们太自私时,纪子却为他们辩解到他们都各自有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长大后都是会变得这样的。小津隐含的批判其实是城市虽然给年轻人提供了多样的工作机会和更好的条件和平台,却把与旧的世界的距离拉远了,哪怕那个世界里住着你最亲的人。对城市的批判在这部电影里也体现在两位老人在东京的各种格格不入,热海泡温泉遭遇喧嚣的年轻人的文化;子女都因工作繁忙无法顾及父母等等。这种距离感最直观的就是体现在那个一天多行程的火车之旅上。
  
  5. 家庭结构。多看几部小津电影的人都会发现每部电影中似乎都有相似的家庭结构,小津甚至有时连剧中人名字都不改。一双年老慈祥的父母,膝下有2-3个儿女。大儿子永远是个医生,有个做家庭主妇的好妻子,妻子似乎和婆婆和小姑永远没有婆媳妯娌问题。大儿子还有两个名叫勇和实的儿子。家中还有个未出嫁的女儿,她有一份好工作,平时也在家里帮大嫂主持家务。周围或许还会有些爱八卦的邻居。这些都构成了小津电影里最稳定的家庭结构,而[东京物语]里那对老人的对话中似乎也道出了这样的家庭结构所带来的平实的幸福感。而这种家庭结构的当时战后日本的普遍性最真实的就是体现在家中还会有个因战争阵亡或失踪的儿子。这点对于在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多次战争的日本来讲应该是十分普遍的。而日本人对于亲人因战争而死亡的态度在小津电影中也可以窥见一二。[东京物语]里虽然纪子家里依旧放着死去丈夫的照片,但婆婆劝纪子把他忘记重新开始新生活。可见当时的日本民众更愿意选择性的遗忘来填补悲伤。
  
  上述的猜想或许结合着日本的历史来看会确切许多。对我来讲,与其把小津的电影当故事片看,我更愿意把它们当时战后日本的纪实电影看,而小津所留下的30多部作品则是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了解那个年代的日本的丰富影像材料。最后说一下,我似乎无法对小津的电影评5分。因为,正如小津说的他是个做豆腐的人,而或许我的口味比较重,再好吃的豆腐总是个豆腐的味道嘛,但是我不否认它是真实生活的味道。

 2 ) お早よう

很多人把《早安》和他另外一部《生来才遇到》(我出生了,但)相比,后者早已被列入世界电影史杰作之林,而《早安》的评价则远远不如。因为与《生来才遇到》中严肃深刻的道德主题相比,《早安》仅仅是滑稽的风俗写生罢了。但是小津在这部作品里面所表现出来的喜剧作家的才能简直是登峰造极,充满了无可名状的笑。这种笑,既没有讽刺的锋芒,也没有自嘲的空虚,更不是胡闹的喧哗,只是观影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两颊松弛、充满幸福感,吃吃的微笑。如此纯粹、如此完美。

阿宝好可爱!所有的thank you ,都被他换成了I love you。还有他们互相刮鼻子的时候。

杉村春子实在是一个可爱的女演员,她和小津的合作是如此的完美,她理解小津的喜剧是如此的透彻。无论是《东京物语》中扮演老人的长女,还是《早安》中会长的老婆,还是《秋刀鱼之味》中老师的错过结婚机会的老姑娘,还是《小早川家的秋天》中加藤繁。她长得不好看,但是一张脸十分具有喜剧效果,让人一看就忍俊不禁。

 3 ) Good Morning 小津先生

   
   “孤独一生的小津赋有正真的幽默感,他把身边的琐事变戏法般以简单的面目置于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在悲欣之后,见微知著,率领无常,惘然上路。一个成功的导演就是要做到小津的境界,既远且近,既进且远,好像很贴身,但是又必须适当地保持距离,不能一头栽在里面。”
                                                   ——侯孝贤


    似乎每一个导演都有自己的传奇,小津生于1903年12月12日,逝世于1963年12月12日,不多一天不少一天,刚刚好活了整整六十岁。中国有句古话: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耳顺的意思是听得各家言语,没有任何不顺,也就是看透世事之意。而六十又叫花甲,在阴历来算,已经天支地干一个轮回。小津的墓碑上只刻有一个中国的“无”字。这一个轮回,他走得那样气定神闲。

    今天要评论的片子是小津很不起眼的一部作品,《早安》拍摄于1959年,彩色片,算是小津晚期的片子。讲述几个家庭邻里之间的琐碎故事。
    
    
    背景
    
   1959年,中国平息了西藏的叛乱,年初还检查了人民公社的整顿工作,而然八月的庐山会议之后,毛泽东便开展了一场“反右倾”斗争,这场斗争使得“左”倾错误更加发展,延续了更长的时间。
   然而此时的日本,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当时美国与中苏朝之间的冷战气氛愈加凝重。为了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初就改变了对日本的态度,没有彻底清算军国主义分子,而且开始扶植日本的经济,利用日本为其在朝鲜进行的侵略战争服务。这个时期,日本开始贸易自由化,高等教育开始迅速发展,在美国的扶植之下,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日本社会也悄然发生改变,民众的生活,甚至家庭的方方面面受到巨大的影响。

    时代
   
   《早安》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其实深深的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整个片子其实主要是围绕着林家两个小孩小实小勇要买电视机一事而来。电视机的到来,其实就是美式消费文化的到来,面对时代的变更,社会各个阶层的反应截然不同。
    小孩总是最先适应新事物的一个族群,他们没有旧文化根深蒂固的思想包袱,对一切新潮的东西报以极大的热情。林家最小的孩子小勇已经开始学会了见人就说I love you 。片中所有的小孩都热衷于看电视,挤在那对年轻新潮的夫妇家中看电视中的相扑比赛,同时也希望家里拥有一台电视机。那对新潮夫妇已经没有像传统日本家庭那样在家中穿着和服,而是换上了西式的睡衣,而其他家庭的主妇们,明显是不喜欢这样一对另类新潮夫妇的。
    小幸的外婆,是一个接生婆,这样一个职业已经充分说明了她将是新文化新的社会变革最顽强有力的抵制者。她记性已经开始不好,整天神神叨叨,而面对上门来的推销员(消费文化的代表)使出最为凶横的一面而将其赶跑,虽然是个非常可爱的老婆婆,但是她是说明旧文化终将留在历史长河中最好的佐证。她即将成为那被遗忘的一部分。
    小实小勇的父亲,小林是知识分子,社会的中坚力量,他在买不买电视机,即是否接受新文化时先是犹豫不决,他在酒吧里谈论到电视机时,说道电视机是一个让一亿人白痴的物件,对于小林而言,他深知消费文化,新的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弊端,他隐约知道将是怎样一个时代的到来。然而,他最终选择了买一台电视机,因为身处时代当中的他,别无选择,时代的洪流对于个体而言,是不可逆转的。
    福泽,那个退休后当上电器推销员的先生,显然是消费文化开始的受益者,而影片最后,小幸母亲解释福泽夫人对林家夫人的谅解时无意的一句话:“还不都是钱的原因。”已经开始透露出市场经济对原有社会关系的改变。
    然而这一切,在小津的影像里,确是柔和的,一点也不尖锐犀利。他不对新旧文化,社会变革做任何评判,不批判,不反抗,只是睿智地悄悄的幽默的稍作点缀。反而侧重于各个人物的情感表达。生活,对于小津而言,总是和缓的,人的情感和生活,总是如流水流过光滑的鹅卵石一样清澈,自然。就像影片结尾,林夫人的妹妹节子与英语老师在站台谈论天气一样云淡风轻。

    角度
    
    从小孩子的角度入手展开大人的故事是一个妙招,小津很善于这种手法,类似的还有侯孝贤《东东的假期》, 吴贻弓《城南旧事》等等。借小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其实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动人,充满童真,增加趣味。更加重要的是使得叙事更加客观。
    日本的小孩子在我看来总是有些诡异,小津影像中的小孩子个个叛逆,小津片子中离家出走的孩子怕有好几个了。成长故事在其他的日本导演影片中也无一例外都是残酷叛逆的。这大概也脱离不了日本菊与刀的民族个性。



                                          累了 ···未完待续··











    

 4 ) 平淡如茶的日式家庭生活

平民百姓的家庭生活是小津安二郎电影中永远的主题。《早安》讲的是一个日本社区几个家庭生活的故事,没有起伏跌宕的剧情,也没有激烈的感情冲突,一切都是由许多精心安排、富有含义和舒缓的情节表现出来。电视机是串起这个故事的唯一线索:以林敬太郎一家的两个儿子吵着要买电视机开始,结局是两个孩子的愿望得到实现。赘诉情节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真正关注的应该是小津安二郎如何用他的电影手法来表现日本社会中的家庭矛盾。

日本受中国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较深,这点在片中那个常常拿着佛珠念经的催生婆的母亲就可以看出。日本人在书法和茶道上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无论是想要写好一篇书法还是沏上一壶好茶,没有一个安静、平和的心境是无法完成的,而在观看小津的影片时同样具有这种安静、平和的体验。在小津的这部电影里一切都很平静,人们都十分彬彬有礼,见面都要问声好,然后再谈谈今天的天气,日子平淡如水。

小津在他的电影中的画面构图上也显现出独特的民族特性。纵观这部《早安》,摄影机的机位好像永远在人的腰部以下,而且基本上没有运动镜头,摄影机永远是以一个微微的仰角来观察人物。关于其中原因,日本电影评论家佐藤忠男这样解释:“日本人惯于前倾着上身坐在草垫上,因此,以仰角拍摄这种姿势,就可以使它显得稳定、威严……随随便便地坐在草垫上这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恰恰是最普通、最乏味的一刹那。”而且他电影中的镜头大多处于静止状态(这和侯孝贤的静止长镜头不同,他的静止镜头有着连贯性和富有节奏感的切换),这时摄影机的机位就和一个盘腿坐在地上静静聆听剧中人物对话的倾听者完全吻合。

看完这部影片之后让我想到了田壮壮最近说过关于他的新片《小城之春》的一句话:“浮躁的人别看这部电影。”是的,小津的电影是要你静下心来慢慢品味。

 5 ) 温暖柔和的时光小品

       小津安二郎的《早安》是一部温暖柔和的时光小品,同样是描述日常生活的主题,同样是幽默生动的喜剧,但小津的电影却到达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小津说决定拍摄这部电影并不是为了票房,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他的电影。这样的话语恐怕是很少有导演敢说出口的。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东京市郊的住宅区,以妇女儿童为主角,以老男人们为配角,把日常生活琐事拍成了一曲充满新意的变奏曲。这一边厢几个家庭主妇之间为了社团供款失踪而闹得不可开交,左邻右舍家长里短,絮絮叨叨间展现着昭和时代日和民生百态。那一边厢几个小伙伴结伴上学,大玩放屁游戏,一起挤在邻居家看电视。林启太郎家的小勇和小实因吵着家里买电视而与父母斗嘴,结果封口。最终,不出所料的,电视机问题解决了,妇女间相互猜忌的问题也解决了,只有那对相互暗恋着彼此的青年男女的感情问题被导演拍成一段留白。两个人在车站偶遇,只是不痛不痒地说着:早安!天气真好啊!真是难得的好天气啊!屁话说了一大堆,就是不拣要紧的说,偏偏不说那句:我爱你。

       在人物形象上,饰演林启太太的三宅邦子的表演可圈可点,简直是日式家庭忍气吞声妇女的典范。活脱脱地将那一个性格柔和、任人欺凌得百口莫辩的柔弱女子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杉村春子则保留了一贯的表演功力,饰演小幸母亲一角,担任妇女协会小组组长,这似乎是一个类似居委会大妈的角色。此人酷爱拿着鸡毛当令箭,动不动就对人颐指气使,又刻薄又雁过拔毛,似乎邻里间无论谁家的事情她都要插上一杠子,管上一管。
       笠智众饰演的爸爸虽是以一种配衬的感觉出现在影片中,但这个角色却承担了极重要的意义。在电影中,林启太郎是知识分子阶层的代表,他对电视机购买与否的态度代表的是知识分子阶层是否选择接受已经到来的消费文化。对于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变革,知识分子们无从拒绝。时代的洪流席卷了每一个年代的个体参与者,无论你如何犹豫不决,最终的选择答案都只有顺从。笠智众将那种踌躇与优柔表现得十分准确,但是由他扮演一个十岁大小的孩子的爸爸似乎有点不合适,因为当时已经55岁的笠智众看上去就是一张姥爷脸。
       影片中的几个儿童演员倒是个个表演出众,无论是总在玩放屁游戏时屙在裤子里的小幸,还是个性倔强牵着弟弟抱着饭桶拎着水壶离家出走的小实,抑或是甘当跟屁虫随时随地把I LOVE YOU当作口头禅即使离家出走也想溜回家取点下饭菜的小勇,他们的眼睛仰视着世界,天真烂漫,又发人深省。尽管时代巨变已成定局难以阻挡,但是总会有风和日丽晒干短裤的好天气。

       作为一部重拍作品,与1932年的原作《我出生了,但……》比,虽有多处不及前作之处,但那些精彩的情节还是令人莞尔。比如小实和小勇们天真地认为坚持吃滑石粉就可以随意控制放屁这种荒唐的念头。再比如孩子们直率地指出大人们天天说着早安啊、天气真好啊这些废话是在说屁话。这些纯粹的天真,犹如一束束明亮的光,照亮着这部虽然平淡却不平凡的电影。

       清酒、秋刀鱼、味噌汤、茶泡饭、相扑比赛……这些带着浓重日和味道的生活细节静悄悄地穿插在《早安》当中,一个个不起眼的日常小物却彷如一个个熠熠生辉的注脚,打着小津的标签,顺其自然地述说着家长里短。轰轰烈烈的青春年华与潇潇洒洒的红尘作伴毕竟是属于少数人的,绝大多数人还是要面对平淡的生活,面对宁静的时光,恰如《早安》里的那些时光片段。

       按小津的说法,电影是要人们想一想:人生中什么才是重要的?这些东西是不是已经遗失了?据研究者说,小津一直要做的就是表现“物哀”,所谓“物哀”概念简单地说,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感物生情,心为之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恋憧憬。而小津安二郎的”物哀“其实就是作品中浓得化不开的”古朴的人情“,是《早安》中洋溢的细密的人情温暖与淡淡的人世哀愁。
       

 6 ) 早安

[早安]是小津诸多电影中比较特别的,与他之前的作品相比[早安]的节奏要快一些。然而这种叙事节奏又快得不明显,原因在于[早安]的节奏很大程度体现在人物对话上,把对话的焦点再加以集中,就体现在片中两个孩子身上。对比小津其他影片,[早安]的整体艺术构思并无太大差异。低位镜头、安定的画面、固定的画面构图,这是小津一生都保持一致的电影艺术特质。[早安]讲述两个少年哄着父母买电视,却被父亲责骂,他们于是以无声的方式抗议。有说此片改编自小津三十年代的默片[我出生了,但 ······]。我没有看过小津的这部早期默片,所以不妄加置评。[早安]的某些剧情可能取材于[我出生了,但······],不过有一点我可以确定,就是前文所提到的[早安]的节奏一定要比前者快。从默片过渡到有声电影,而且又是类似的剧情,所以节奏会因为语言的加入而不自觉从内部产生对观众的外部体验。
[早安]的特别,还在于通过儿童的视角观察社会,透析成年人的生活状态。虽然小津也拍过一些儿童题材的电影,比如[我出生了,但 ······]、[独生子],但在他的电影生涯中,主要表现的还是成人世界。小津一生都是以家庭为中心描绘社会百态,通过家庭成员的遭遇影射大社会。[早安]透过童言无忌的形式讽刺成人的虚伪不诚,至少孩子是这么想的。他们认为成人间相互的问候寒暄是无聊的事,认为他们每当问候就是闲谈天气如何如何。这些在儿童的眼里是没有意义的。小津在此提出了一个哲学本源的问题,我们为何存在?或者说我们存在是为了干什么?有学者认为小津的电影风格是存在主义与抽象主义的,撇开此种论点,小津通过孩童的视角把人类的本源提出来,从这点说他颇像今村昌平了。

 短评

日常邻里桥段,及其琐碎,咋看以为是令人无聊的繁琐,回头看各个家庭家长里短流言蜚语人情客套相互影响,引发连锁反应,结果令人莞尔一笑。结尾一句早上好让心中无限温暖。细节是琐碎的,格调是小调皮,骨子里是温吞的生活鸡汤,活脱脱一股子生气。有意思,妙趣横生呢简直。8.7

6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开头小儿放屁,结尾大人聊天气。

7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2014.1.5. 第三次。小津最有趣味的电影没有之一。大人的世界和小孩的世界,邻里的舞台和配乐。2019.6.15. 空间即舞台,上演一幕幕重复和变奏,家长里短、人生百味。消防员片段真的是笑到抽筋。散场之时听到有人聊不知道小男孩长大之后怎么样了,很想告诉她“飾演林家小弟弟林勇的島津雅彦, 童星長大後恢復本名原田龍三郎, 現為精於紫微斗數的命理學家”。小津的电影真的是让人希望每天重复看,永远都不会厌。

8分钟前
  • vivi
  • 力荐

语言之无用乃至恐怖性——但你又说,这个社会上的一切都是必要的:早上好晚上好天气真好。并且可爱的事情也常在无聊中发生。清醒至此,小津啊小津……

10分钟前
  • 九十岁的少女
  • 力荐

高级喜剧。买电视机在小津的情节序列中功能等同于嫁女儿。阿宝萌死人不偿命。

15分钟前
  • LOOK
  • 推荐

首先是若干琐碎的平行事件,然后,叙事逐渐显现,同小津的其他影片类似,《早安》同样揭示了日常之重复的价值,而非不可忍受。在孩子与成年人形成的平行关系中,某种程度上,小津对自己早先的黑白默片《我出生了,但....》进行了一次翻拍,只不过在彩色、有声影片的语境中,他更关注的是声音,放屁声是对日常生活机械重复的幽默性暂停,同样,也是孩童世界中秘而不宣的仪式,代表着一个成年人无法进入的空间。尽管我们不能严肃地宣布小津是一位语言学家,但是《早安》通过两个孩子之口,我们的确发现了习以为常的问候语中的元能指,尽管我们可以找寻意义,但不代表这些关于天气之类的话语本身就具备意义。

18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太棒了。小津是怎么把普通生活拍得如此盎然生趣?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描摹这种美好时光流逝之后的忧伤,这一点费里尼用一部《阿玛柯德》作了异曲同工的呼应。

22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1.小津安二郎最逗趣的作品之一,亦是人物关系最为丰富驳杂、叙事节奏相对最快的,短短90分钟就呈现出50年代日本都市百姓众生相,令人叹服。2.色彩极美,全片浸润在木材的棕褐底色之中,各种颜色浓而不艳,恍若戈达尔的亮丽原色与莫兰迪色相调谐中和,衣着与室内陈设的配色无与伦比。3.一部关于(日常)语言的电影:孩子们不了解大人看似无用的寒暄实则有调味料与润滑剂的意义,遂赌气不再开口说话,惹出各种笑料;而邻里间的关系竟真的因为少了一句问好而被猜忌所损害,主妇们的谣言与闲言碎语威力不可小觑;小儿出门时总将“I love U”挂嘴上,而两位互有爱慕之情的男女见面却重复聊“今天天气真好”,真心话难出口啊。4.孩子们的放屁游戏太有趣,还有那个呼啦圈。5.西方消费文化与现代性的影响:电视机,洗衣机,西服,推销员,学英语。(9.5/10)

2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早安这些寒暄语,孩童不懂其无意义的大意义。大人却也不明小孩对点头放屁的仪式感以及串门看电视的重要。主妇们闲言碎语着别家好坏,眉眼都扬得乖张。男人下班后喝酒,乜斜着走进别家的宅门。细细碎碎窸窸窣窣,近距离的邻里讨厌烦心又热闹非凡。小家伙很可爱,到那一男一女客套起来,别样美好。

26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这片竟然评价如此高,不能理解啊亲!小津这部片基本回归三十年代喜剧(但是最有喜感的段落便是老太太削铅笔呀),色彩上以无处不见的爱克发红为标志(他有多迷恋红色哇)。本片的精华在于最后月台上的那段看上去毫无意义的对话(恰似侯麦的绿光时刻)。片中还有少见的平行剪辑。但是此片确实乏味得紧

31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那个小家伙很可爱很可爱,"i love you"...

32分钟前
  • kiddy
  • 推荐

#重看#4.5;色彩明丽如沐春风,然则生活表象之下的无序暗流才是人生况味——邻里之间的揣测与比较,家庭内部的长幼尊卑,社会环境的影响,物质条件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爱情的滋长发生,种种复杂心绪岂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能理解。窄窄街道夹缝中来往的人们,无不在人情世故中冷暖自知,寒暄是世界的润滑剂,我们都要在这顺流逆流中饱尝失望,然后如这般可爱的娃一样长大。

3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两段式故事,第一段以会费为由引发的各种猜测流言,第二段以兄弟二人要电视而引发的赌气行为,两段故事由于小幸母亲的流言再起而自然地衔接起来。ps:中景固定机位镜头,如同剧情一样平淡朴实,充满东方式繁复的人际关系,女人和孩子走出来,男人成为背景,尤其是以孩子的视角展现大人的世界更贴近生活

38分钟前
  • 纪月航
  • 推荐

1.放屁与尿裤子;2.街坊四邻的闲言碎语生存嫌隙;3.小孩与大人赌气不说话,童年似曾相似;4.你好、早安、天气好,是废话,是客套,是润滑剂,也是一种乐趣。

4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双11啥也没买,一个人跑去看电影。没想到看了这么一部好长时间以来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我要买电视》!😂索尼大法不买不行了,连笠智众都低头了。。。突然发现笠智众在小津的故事里总是扮演低头的角色,忍让的兄长,向夫权低头的父权等等。。小津从《我出生了但》时期的两个不同阶层的孩子的友谊,到这部《早安》里大家其乐融融平等富足地生活在小社区,记录了几十年间日本的变迁,用一个幽默的故事来描绘普通日本家庭面对消费社会和美国爸爸的冲击。用一个手势来形容这部电影吧:非常OK!👌

46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父亲吐槽电视会让社会变傻;英文老师也说日常敬语乃社会润滑之必备,可发生在坡下小区的实际情形,至少是小津重点摘录的那些情形却非如此:母辈们围绕着电视、房费、记恨的各种算计闲话此起彼伏络绎不绝,未因所谓智商或早安而有所缓解,足见恋旧未必和谐。其理更由老师的姐姐道明:日人太讲究礼数委婉和心思,眼见重点却绕道而行,生生把个简单事情给复杂或耽误掉。英文老师如也能像童稚却直率的小勇那样抛掉天气直言一句“我爱你”……所以此片可被视作小津对日本文化与国民性的善意温讽,以轻喜诙谐风格徐徐道来,连戳脑门放屁的笑话都透着让人受用的愉悦声调与节奏。(青木放屁,日本童星,生卒不详,演过小津的长屋绅士与风中母鸡)

50分钟前
  • 赱馬觀♣
  • 力荐

经由小津提醒,或者说是点拨,或者说是重重地按在地上锤,我们终于发现生活中那些没用的话其实是最有用、最本质的,而且随后我们惊讶地发现,小津的电影里——不光是《早安》——他所有电影里全都是没用的话,因此某种程度上说,他打破了电影的叙事规则,更重要的是他也把自己摊开了,并且是用一种喜剧的方式。最令人震惊的是,当他在自己的电影里,也就是《早安》的中部点明了这个问题之后,他还可以若无其事地写剧本,所有人还是那么说话,作为观众的我们还是滑水般地看过去,感觉不到任何刻意的痕迹,但是某一个时刻,他的所有电影突然都*2了。 2021.05.23 @电影资料馆 二刷。《麦秋》变体,元电影!

55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1.和以往中产阶级的男士们在料亭里插科打诨不同的是,本片对准的是庶民阶层里几户家庭主妇之间的谣言是非,还有婆媳之间的毒舌,但没有一个人物被丑化,反倒是充满人情味般的可爱。2.最可爱的是两位小朋友。大哥和小弟为争取看电视的无声抗议。大哥的每次动作之后,一定会有跟屁虫小弟的模仿。这种由反复带来的延迟与期待发生的搞笑效果,可追溯到松竹无声片传统。3.彩色搭配,自然与否,精心几何构图,符合现实与否,在形式上的赏心悦目面前,显得并不再重要。

56分钟前
  • 荒也
  • 推荐

小津放屁也富有诗意。

57分钟前
  • 易老邪
  • 推荐

好欢乐的作品,看完后整个人都舒坦了。小津难得一见的晚期喜剧作品,与早期《我出生了,但……》首尾呼应,里边的小正太是要萌翻世界么?不能再爱~

58分钟前
  • 帕拉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