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毛皇帝

记录片大陆2018

主演:顾东林

导演:岳廷

播放地址

 剧照

红毛皇帝 剧照 NO.1红毛皇帝 剧照 NO.2红毛皇帝 剧照 NO.3红毛皇帝 剧照 NO.4红毛皇帝 剧照 NO.5红毛皇帝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3-09-03 01:36

详细剧情

  “红毛皇帝”顾东林离过两次婚,独自拉扯着上初中的女儿婷婷。年轻时爱蹦迪的他,如今无聊了只能去公园里蹭别人的音响跳舞。2017年的直播浪潮,将他和舞伴们群魔乱舞的形象推到了公众面前。从此,“尬舞”彻底改变了他的家庭、爱情和生活。

 长篇影评

 1 ) 下午看的这部纪录片,其实是有点难受的感觉

因为当时有拍摄人员在场,有些话不好讲,所以放映完就早早离场了。心里还有些不好公开说的想法,记录余下。

红毛是一个普通人,没有别的爱好,他所追求的只是一个普通人生活中的自由爱好,是网络让他出了名,但我觉得即使没有快手,他也会忠于自己的爱好,而且虽说有影响到别人的嫌疑,但当别人向他提出后他能接受并换地方,我个人觉得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自从红毛快手出名以后,那些喜欢他或讨厌他的人,其实都夹带着某些自私的念头走进他的世界(也许除了佳佳之外吧),其实他看的很清楚,这些人影响不了他,无论与人开骂还是忍受被骂,他都看的很开,因为谁也阻碍不了他跳舞。但是后来由于ZF的限制和取缔,他能公开跳舞的机会越来越小,这才是让他最愤怒的事,当然也是后来他直接与那个民警冲突的根本原因。

而ZF为什么阻止他跳舞?因为他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有了一批追随他的人,尽管这些人也许并不一定单纯,但对于ZF来说其实都是一种隐患。这里我必须说明一件事世界上也许除了朝鲜只有中国的ZF会如此害怕有一定社会影响力但又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属于“正能量”的人,即使人人都知道所谓的“正能量”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同,而红毛只是一个普通人,只是想追求个人最自由的身心解放,也必然要受到压制和管控,这大概就是“将一切不和谐或看似不和谐的新兴事物扼杀在摇篮中”吧。

我相信红毛的病是有可能因为最后两年的无奈和愤懑引起的,因为他没法再自由的在镜头公众面前跳舞了。但他的死并不令人意外,还有很多是在这样压抑人性的社会中蜕变到最后无奈收尾的。

这种压抑人性的社会制度所导致的,正如主持人所说,他觉得导演清华毕业而且绝大多数所谓的‘精英人士’都不了解红毛这样的底层民众和他们的想法一样,将社会越来越割裂程不同群体,不同阶层,而且彼此互无交集,也从无兴趣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考虑实际,导演确实最初是以一种完全猎奇的心态去看待红毛这样的人,直到最新的这一版,在创作理念上有一些放低身段的平视,但我觉得总体来说,还不够。而另外一方面,这种压抑人性的社会制度所导致的不仅有不同阶层之间的不理解和歧视,当然也包括相同阶层人们之间的互相利用和唯利是图。

红毛的死是一个社会悲剧性人物的结局,也是一个不合理社会制度下的殉道者,但随着这样反人性的社会的苟延,这样殉道者以后还会有很多。

只有经历过底层苦难的人才会有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世界,有很多人不理解红毛的女儿为什么有那么好的心态,其实是他们阶层不同,或者太年轻并不理解这一点,也包括导演自己。红毛女儿大概是全片唯一能带去一丝希望的人物。

 2 ) 三个感触最深的镜头

最感触的三个镜头。

第一个是采访者不成熟的笑容与婷婷认真回答问题的表情的反差。某高校看起来还很稚嫩的新闻专业的学生,带着常人很难理解的笑容(很容易被人误解为是嘲笑的笑容,我只能用不成熟来解读),用其极不专业的采访语言,对婷婷进行采访。他所提的每一个问题,我都无比惊讶,无比揪心,婷婷在最后的信中提到,每当自己提到过往,总会努力保持平静,我想当时的她可能也在努力保持平静吧。

第二个是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红毛与直播间中冰冷的文字的反差。一个人在即将灯枯油尽的时候,还在接受网络上冰冷文字的戏谑,令人唏嘘!

第三个是婷婷开学之前的手写信,最终还是没能忍住,眼眶湿润了。信我认真读了三遍,提到过往,婷婷的信中充满了黑暗、不安和羞耻,我完全可以理解,甚至可以代入其中。我从不感谢苦难,我只会感谢那些照亮我的光。

愿这个女孩未来的道路充满光和花香!

 3 ) 五星好评给这届观众

00

“保罗的口袋”FIRST主动放映,我去主持个场子。

2019年1月1日,来的人不多。

放的电影是纪录片《红毛皇帝》。

在口袋做的每一场主讲,我会先给观众定个调子,比如这是个纪录片,不要去预设剧情的波动;我大多时候还会说,我们放映的独立电影或者小成本作品,摄影上可能比较糙;有时候我还会暗示观众,这片子有点闷,中途离开也是可以的。

但很高兴,《红毛皇帝》大家看得都很投入。

01

《红毛皇帝》跟踪拍摄郑州尬舞主播“红毛”几个月时间,就是一段生活记录,没什么剧情亮点。

这却成了最打动观众的部分。

那是2017年,快手兴起,红毛组了个团队,在广场上直播尬舞,啥叫尬舞,通俗说“你跳的开心就好”,这里面还存在市场竞争,一个广场好几个团队争取围观群众。跳完了,直播还在继续,画面中的手机不是被举着,就是架在自拍架上“尬聊”。红毛的徒弟来的来,走的走,一波一波,还有“前徒弟”在网上“黑”红毛,两人展开直播骂战。后来,郑州开始管理广场尬舞,红毛等人慢慢没了场地,再后来,快手也被管制,直到软件下架。

本纪录片作为毕业作品,导演选取直播这个时代关键词,却用镜头交代出了一种普世感。

02

看完电影的现场观众,我一一访问,他们都表达出了愉悦与感动。这要归功于导演的影像拼接,电影按时间顺序记录着红毛对尬舞的喜爱,为了维护“尬舞”不断做出努力和改变,仅从一些不经意瞬间能拼凑出退伍老兵、离婚等线索。观众会把五十多岁、家徒四壁和中年危机、生活困苦联系在一起,红毛却展现出一种怡然自得、一种自由。而且导演将部分镜头分给红毛的女儿,一个在乱糟糟的家中依然努力学习,表现出超然淡定的好孩子。

直播、尬舞这种生态会让一些人产生不舒服和鄙夷的感觉,但导演丝毫没有以预设评价的眼光去做记录,通过导演选择的画面和节奏控制,安抚着本不喜欢这一题材的观众,像盲人一般用手指一点点触摸物体的形状。

03

观众看完电影表现出的乐观也安抚着我的心。在听完第一个观众对于电影中的红毛还有他女儿积极地评价后,我问其他人,有没有谁有不同的感受。这样问,是因为我自己是带着悲观看完电影的。

纪录片无可避免的一件事,“藏镜头”。纪录片,最难做的就是客观,从拍摄素材到选取素材到剪辑,当纪录片成片的那一刻,它已经不是当初发生的事实了,它是一个新的东西。除此之外,镜头内发生的事情,如果没有镜头,它还是这样发生的吗?这就是“薛定谔的猫”。

为了开场,我查了电影的资,关于红毛,导演也谈到,主角的一些做法,也许是意识到镜头的存在所以表现出来的。但他依然将画面选取出来,因为无处不在的手机镜头早将这个时代的人标成了生活表演者。

悲观的人甚至可以把角色所有的表现解读成一种欺骗,利用快手这个倾诉口,伪装自己生活中的无力。

这件事让我很低落,主角表现出的自由可能是为了把自己留在镜头中;女儿的成熟可能也是一种“儿童的表演”。

04

但是,你要选择乐观还是悲观呢?难道要逼着其他人向生活妥协不作任何努力吗?红毛还在努力生活不是吗?

所有观众告诉我,他们看完这部电影,觉得很开心,觉得主角很乐观,觉得女儿没有被环境影响很欣慰,他们说,不要给别人贴标签。

这不是挺好的吗,影像里的人让我身边的观众变得开心了,我也会因为身边人的乐观变得更好。

所以,相视一笑还是死磕到底,都是你的选择,但是,要开心好吗?

也许这仅仅是一部电影,给了大家一个晚上的满足,但最起码没有让这个夜晚白费。

我做了那么多场电影主讲,跟观众聊天是我最开心的部分,我不会去告诉他们导演在想什么,因为,那一刻观看的人是最重要的。

感谢2019年第一天晚陪我看电影的观众。

 4 ) “红毛皇帝”的尴尬人生:没有一块空地可以跳舞

“红毛皇帝”顾东林离过两次婚,独自拉扯着上初中的女儿婷婷。年轻时爱蹦迪的他,如今无聊了只能去公园里蹭别人的音响跳舞。2017年的直播浪潮,将他和舞伴们群魔乱舞的形象推到了公众面前。从此,“尬舞”彻底改变了他的家庭、爱情和生活。

红毛皇帝

文:王晓鹏

顾东林的成名是因为自创的舞蹈“尬舞”。没有祖师,他自称创始人,没有排练,没有形式。当郑州人民公园摆上一个音响,音乐跳起来,群众围过来,直播开起来时,他成了“红毛皇帝”,“尬舞皇帝”。

《红毛皇帝》是导演岳廷在去年秋初到今年春末对“红毛皇帝”顾东林跟踪拍摄的作品。拍摄时,刚好遇上整治互联网“直播乱象”,当地政府对公共场所严加看管,郑州民众也自发抵制尬舞。短暂的直播高潮过后,我们看到不同于网红的红毛应对直播内外的“表演”。

这时的他对网络语言已经深谙门道,不像他口中“中国三大报社”的中青报报道的那样——对直播弹幕的各种指责的不知所措。当他的女朋友表达直播时网友侮辱她母亲时,红毛先是一笑而过,而面对女朋友不满他处理而迅速上升的愤怒时,他几经柔化,轻描淡写地化解了。在直播镜头和岳廷镜头前,他略显尴尬的笑容一直绷着。

快手直播时代,红毛皇帝的成功不只于他的尬舞和发型给人带来的一次性猎奇的观看。不跳舞的时候,聊天智慧更是直播的精髓。在屋里,红毛就不是“尬聊”皇帝了,而更像个说书人一样,深谙挑动观众神经的语言方式,直击观看者的内心。

例如,郑州尬舞团之间抢地盘以及被警察扫荡的故事被他在直播间戏谑成尬舞界三大历史战役;在广场向快手后辈宣传着“快手不倒,陪你到老”的吸粉口号;直播间贴出的逃避警察扫场的“红毛自由广场舞”以显其小智慧;甚至通过夸大受访媒体的名声来展现自己的“正义性”。

就像中青报写的红毛一开始不喜欢“尬舞”的名字,直到他看到有人把“尬舞”解释成“斗舞”,他才接受了这样的解释,并且提醒记者帮他普及“斗舞”的本质,“不能让没文化的人误解”。他不在乎舞蹈的怪异,却渴望尬舞“被人人认可”,而认可的“正义性”却渴望从语言上达成。

“女孩子都会喜欢住在大大的城堡里呀?”“你想多了。”红毛还在上初中的女儿甚至在一次采访中调戏了一番新闻系大学生。红毛语言的渗透,其实同时呈现在他直播时一直在屋子里不是在写作业就是在看手机的女儿。送走被调戏的新闻系大学生们,他女儿甚至跟导演谈起可以把刚才的对话“写进议论文”里。在她不多的谈话中,她想做个有道德的人,觉得自己的父亲是个好父亲。透过红毛女儿的成熟和对红毛的冷淡,我们能一瞥红毛的复杂性。

然而备受媒体关注和快手用户喜爱的“皇帝”也抵抗不了直播行业极速的转变和衰败。一方面,因为一些郑州尬舞团的性暗示动作,尬舞成为低俗的表演,尬舞团被各公共场所扫地出门,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另一方面,当猎奇的影像被观看,吸引眼球的内容枯竭后,直播内容让位于尬舞圈子内外的矛盾化造成的分崩离析。就像片子徒弟为了炒作对骂红毛,得劲过后,人们只会索然无味,继续前往别处寻找新鲜。

影片以反低俗尬舞人士加入了红毛尬舞团结尾,使历史成为一笑而过的故事,继续被另一群人传颂。红毛最后一次去到广场一个人尬舞,试图重出江湖的他被抓走,脸上露出地挣扎、愤怒和不甘,如此让人唏嘘。

可以确定的是,互联网历史已经从提供底层论述“记录真实世界”的快手转向吸引中产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抖音。顾东林们又将沉入地底。影片结尾,他已经找不到一块空地可以跳舞。

影后对谈

主持:王一舒

导演:岳廷

整理:王晓鹏

王一舒:您最早做这部纪录片的契机是什么?

岳廷:我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应届毕业生。这个片子是我的毕业作品,所以必须在今年的五月六月完成。去年六月份我先选了另外一个题目,关于部队的题材,那个片子一开始进展地很顺利,但到了七八月份的时候,突然就不能拍了,我不得不临时换一个题目。这个时候我就特别巧地遇到一个好朋友,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我看了他写了一篇关于红毛皇帝的稿子,觉得这个题材特别好。

我之前一直对网红这个题材很关注,不过我关注的不是大家理解的那些网红、美女、大v,我特别关注这种受众面很小但是有一部分人关注着他们的直播者。去年八月份的时候,经过记者的介绍,我第一次到了河南郑州,认识了红毛皇帝顾东林,跟他聊得挺开心的。于是一边进行前调,一边拍摄,从去年八月份一直拍到今天三月份,断断续续拍了八个月的时间,然后就有了现在这样一部片子。

王一舒:其实我们今年在整个竞赛初选过程中看到大量在讲网络直播,包括我们今年展映单元的《虚你人生》也是在关注直播的现象。但您这个片子是非常具体地关注一个代表性人物,像郑州顾东林是在网络传播后,迅速被媒体关注过的。选择这个人物来拍摄有没有一些顾虑,你是如何去找到不一样的角度?

岳廷:我在进入河南郑州之后,最开始关注到红毛皇帝这样的个体。他很特殊,跟大家想象的网红非常不一样。他是一个60多岁的老头,没有太多的文化,自己个人的经历也非常地复杂。他在人生的后半阶段进入直播这个领域。突然之间,快手这样一个神奇的互联网直播的软件出现在他的生命当中。他的人生之前有很多坎坷和不容易,然后好像他的生命中突然多了一个自变量,就是他可以产生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出来。他希望自己能得到肯定,获得别人的认可,就像大家看到的一样,他在进入尬舞的一年地时间里,他的生活在变得越来越糟,其实他想变得越来越好,但没办法。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吸引了我。

我最开始想拍摄郑州尬舞群像式的纪录片,确定选题时名字叫“尬舞江湖”,听起来有点土,就是想反应郑州很多网红这样一个江湖式的生态,但是后来发现我一个人拍摄跟不下来郑州形形色色的网红,单尬舞这个圈子人就非常多,所以还是选择用红毛这样一个人物来串联尬舞这个圈子。

尬舞本身看起来像群魔乱舞,其实很适合影像来呈现。与其他那些美女小姐姐坐在那聊天的直播不一样。他们会去室外又会在室内,这样一个空间转换的直播形态,挺特殊的。同时它又很有郑州的地域特色,所以我想把我对郑州的感知,以及郑州这样特殊的土地上孕育出来的这些人的关系也做一些交代。

王一舒:在抖音快手变成得异常火爆的时候,包括后续国家要求他们下架封查一些产品,很多这种奇观猎奇以自虐来搏眼球的现象,多多少少改变人们对这些东西的看法,特别是很多时候我们第一眼看到像红毛皇帝这样的人,可能会有一个自觉带上的身份隔离,这里面存在微妙的社会阶层的身份认同。影片里有两个点很有趣,一是那群大学生记者去红毛家做采访,然后他们就去采访红毛的女儿,二是红毛被城管抓了之后,包括之前有段敬军礼,他谈到他以前当兵的经历,其实看上去没有关联,某种程度上又能连接在一起,它里面有一个微妙的暗示。

在社会的巨大变革中,其实这一批人尤其是像红毛这种原来是在一种严格规训过的体制内的人,他在过去的浪潮之中其实是失去了话语权,而当网络直播的体系迅速兴起的时候,它为很多没有空间的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空间,包括像前段时间引发讨论的三和大神,都是处在这样的境遇之中,你在这个角度有没有类似的考量?

岳廷:其实我刚剪辑片子的时候,拿给了很多朋友看,因为我不确定这样类型片子我身边的同学能不能接受。有一个同学看了之后说这是个喜剧片,觉得每个镜头都特别搞笑;还有一个同学却看出生理反应,觉得恶心,就不能理解社会上有人能这样活着。所以我是在各种纠结中把片子剪出来的。

在创作过程中,通过这个片子我并不是想探讨尬舞这个特定的形式和人群,而是在我们国家有多少人被我们忽视。这样一群人,缺乏一个话语的出口,忽然之间晴天霹雳,天降神器,他们可以在这样的平台上进行自觉的文化创作。对这个片子,我的特别想展现的是,一方面直播某种程度上改变他们的生活,然后这么一个原来是在体制内的人(他原来在国企待过,后来做理发师),后来的生活就被快手改变了。

为了适应他,我在拍摄中也做了很多改变,每天早上我要11点起床,因为他11点才起床开始直播,一直到凌晨4点才睡觉,所以这个对我是个非常大的挑战。他的人际关系也发生巨大的改变,他多了很多朋友,多了很多粉丝,甚至有粉丝给他当女朋友,有很多敌人,跟媒体公权力发生很多故事,所以他的生活被这个媒介所改变。

同时他也在创造媒介。我觉得快手这样的风格也是被这样一群人给塑造起来的。我有个老师跟快手老板认识,把这个片子给快手老板也看了。他说快手开始的时候,出发点不是这样子。快手现在变成这个样子,是快手每个用户的功劳。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特别想探讨人和一个全新的媒介,在交互过程中互相之间发生什么改变。

王一舒:拍摄红毛皇帝这样的人应该蛮有难度的,一方面他他本身地能量特别强,而且他明显知道如何去利用摄像机,甚至玩弄身边的人际关系。你在拍红毛皇帝时,有跟他互相角力博弈的过程吗?

岳廷:肯定是有的。这个片子也剪进很多镜头,相信大家也有感觉,觉得看起来像摆拍。包括他女儿跟新闻专业地学生聊天那一段,觉得特别像摆拍。有一个镜头,晚上跳完准备回家,我蹲着拍摄,他突然对旁边扫地的阿姨说帮她扫。我后来想了很久,这个镜头极有可能是他意识到我在那拍摄,所以它刻意要表现出这样一种状态,这个是真有可能发生的。但是我们都觉得纪录片核心是真实,我在拍摄中也不断在思考这样时期,就是我们能够记录下来的,到底哪些是真实,哪些是因为镜头出现对人物产生干扰和影响。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就是类似这样的镜头还有很多,在拍摄剪辑时如何来取舍,在剪辑时我也做了很多思考,后来觉得也应该把它们放进去。不能因为他在镜头做了可能存在表演性质的生活举动,就完全把它给割舍掉。本身我的拍摄对象他天天就是在面对手机屏幕进行表演。

至于拍摄困难,当然是有的。每个人都是很复杂的,当你慢慢跟一个人交朋友时,会发现他一开始是这样,后来是这样,甚至发现有些内幕是没法放进片子的。每个人都藏着很多惊涛骇浪的东西,红毛更是如此。包括他的女儿,大家可能觉得这是正能量本体,但其实他女儿也是一个挺复杂的人。我跟他女儿是因为关系比较好。他女儿本来想考北大,然后认识我想考清华了。所以才能在新闻专业同学采访完后又跟我聊了一段议论文的问题。她也是一个很真诚的人,但是她也是在红毛这个特定家庭成长环境下塑造出这样一个特殊的个体。

纪录片导演可能每天都在盼望拍摄对象要不要出点事,我没有这个担心,每天都在出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是也很多人跟我聊这个片子没有结局,好多事情都不了了之,真的是这样,每天都在发生很多事情,每件事情也都没有结局。其实我拍的挺困惑的,但是这是他们的生活状态,这样放进来也行,也挺好。

观众:导演你好,我特别留意第一部分,有些很热闹的场景,但看完以后还是有点意犹未尽。我是想前面更热闹更火爆些,和后面的几部分就比较起来会不会更好,你当时在剪辑在拍摄时是怎么取舍的?还是说你在进入拍摄时,这个尬舞就已经进入他的末期?

岳廷:对,你说的第二点是对的。其实尬舞的火爆已经引起很多主流媒体去关注报道了。而因为主流媒体关注了以后,市政部门等等也就关注了这个事。所以我八月底进入郑州时,不能说进入末期,但是公园的尬舞,街头的尬舞发展到一个巅峰的时期,但是巅峰之后马上就结束了。这里跟大家说一下为什么中间的串场是用一个快手的界面交待他们中间变化的这么一种形式来完成。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我没有拍到。因为前期刚开场是一个引子部分,高潮那个阶段是我刚进入郑州做前调的阶段,那个时候还没决定最终拍摄。结果发现我没来两天,高潮结束了。忽然之间红毛皇帝所有的徒弟都离开了,没有任何征兆,只是几天的时间,非常非常地快。所以当时我极度觉得这个片子快拍不下去了。但是后来觉得还是能用这样一个形式来做。而且也很好,在尬舞之外,简单交代政府对它的监管,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快手本身的发展史。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凹凸镜DOC”(ID:pjw-documentary)

加微信☞aotujing-doc 进纪录片分享群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5 ) 红毛皇帝:一个时代的注脚

二刷这部纪录片,时间刚好过去整整两年了。这期间发生了太多的事,主人公也已逝世。回头在刷颇有些纪念意义……

生活嘛,总是有那么多的快乐和不如意。有人说命运就是我们愚蠢的后果,而红毛皇帝顾东林的命运恰恰与尬舞联系在了一起。相反,我觉得这是对他来说相当明智的选择,是热爱还是发泄生活的不愉快都已经无所谓了。从尬舞中,我看到了他是一个热血沸腾的人,“尬舞不是低俗,把低俗赶出去,把真正的尬舞迎进来”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也许他所提到的尬舞是一种让他特别沉醉其中的东西吧。人生短短几十年,如果丧失了热爱的东西,那岂不是活的不是特别没有意思,红毛开直播,跳尬舞一直将热爱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觉得他是一个特别有趣的人,敢于热爱,敢于拼搏,喜欢笑对困难。

时代总是在前进的嘛,红毛皇帝将生前最珍贵的一段影像留给了我们,他所生活的大环境也在不断改变,今年我也去了一趟郑州,郑州的样子也完全不同于影像中的那个样子了。其实什么也都在改变着,唯独那颗坚持的心依然还在。

——谨以此纪念红毛皇帝顾东林

 6 ) 與紅毛皇帝有關的記憶

記憶中,也就是2017年的夏天,我曾經到鄭州住過一晚,因為當時特別喜歡李志的那首《關於鄭州的記憶》。在鄭州的那晚,飯後到公園散步,那時候便對公園裡奇奇怪怪的舞蹈者感到非常驚奇。那一晚有沒有見到紅毛皇帝,我不太知道,或許有或許也沒有。

而在2018年的夏末,《他鄉》《紅毛皇帝》《四個春天》同時被華語青年電影展提名。頒獎晚會開始前,主創人員和藝人們一起在後台等待入場。雖然一同侯場也許多明星,但大部分人仍舊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除了一個人——紅毛皇帝。他在侯場地來來回回地穿梭,興奮地找明星合影,並向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展示。這是我記憶中真正見到紅毛皇帝的經歷。

一晃到了2021年的夏天,在中傳新知樓,我才真正地觀看了紀錄片《紅毛皇帝》,還是特別紀念版,為了紀念紅毛皇帝的重大人生變故。這部紀錄片是典型的通過人物性格撐起來的人物紀錄片,紅毛皇帝張狂、表達欲強烈,同時,又是一個慈愛的父親,細心的「男友」,紅毛性格的「表現力」是影片的立足點。

在片尾,無意中看到了自己,華語青年影像展,紅毛在我們劇組之後走紅毯,導演將這一段放在片尾,於是拍紀錄片的我們,也進入到別人紀錄片的畫面。很驚訝,紅毛皇帝在今年4月份去世了,在我腦海中停留著的還是2018年那個蹦蹦跳跳的紅毛皇帝。

 短评

《红毛皇帝》里的尬舞在快手根本不算最火,但导演做到了从一个点反应一个面。我很喜欢导演的真诚,一个人拍出这个来其实很不容易,他的剪辑思路很成熟,按时间的线索罗列空境。而被很多朋友诟病的“挖的浅”是我个人觉得是缺少一种对比,缺少一种反思。从创作的角度再跟拍一组红毛的徒弟,在跟拍红毛的女儿,当这三条故事线汇集在一起,我觉得更能反映出教育才是彻底根治低俗的唯一途径。

6分钟前
  • 东北洪常秀
  • 推荐

7.0/10(First2019山传站第六场)乍一看确实土了点,但确实是纪录片最原初的面貌,甩了《重返狼群》那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民粹货色十条街不止。叙事巧妙,细节考究,网络暴力作为暗线贯穿其中,埋得相当成功;父亲播快手,女儿刷二次元的交叉剪辑足见导演之功力。最喜欢的是主线结构——红毛一直在想方设法绞尽脑汁跟体制迂回,到最后依旧还是被体制所激怒,这种荒诞感,无论从哪一方看去,都是中国特色的体现吧。

9分钟前
  • 眼睛瞪得像铜铃
  • 推荐

1、对于直播、网红双重绝缘体的我来说,该片是一次草根网红和直播世界的双重科普。2、红毛的女儿婷婷是个人格健全、心态健康的孩子,大概与她有一个如此与时俱进的父亲有关。3、“媒体工作者”对婷婷采访那段,剥削味道特浓,有点无耻了,却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纪录片伦理本身就是矛盾体,不少伟大的纪录片都难免违背“伦理”。4、凹凸镜线上共阅看的,磕磕绊绊,断断续续,没看完整。

10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红毛去世特别剪辑版。其实作品差点意思,新闻系学生的暴力令人难忘,看见熟悉的街道感觉回到郑州

11分钟前
  • 墨西弟
  • 推荐

如何将一个无数媒体报道过的群体排出新意是很大的挑战。影片算是将碎片化的报道整合梳理了一遍,用不断进入的字幕交代故事的起承转合,拿不是很切合的空镜头作转场,略显零散和单薄。第一章尬舞的繁荣期有点素材不够,如果沸腾更猛烈,也许之后三章会有更好效果。

15分钟前
  • 沙丘
  • 推荐

first主动放映 高校的某种错位和荒谬

18分钟前
  • 番薯地瓜马铃薯
  • 推荐

因为看到腾语涵的《舞迪斯科特》入围了鹿特丹电影节,这部电影中就有红毛皇帝顾东林,在友邻的推荐下,立即去B站看了这部电影(导演自己上传的正版片源,且是2021年纪念版)。看完以后,内心真的百感交集,五味杂陈,非常复杂!尤其是当看到片尾红毛在临死前被其他博主继续跳舞蹭流量,所谓的死亡直播、坟前蹦迪,又想到他三观超正的女儿将孤苦无依,就觉得这个世界实在是太过魔幻了。虽然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看似不高,但是它的确起到了为像我们这样的芸芸众生观察这个世界撕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尬舞——一个因为互联网直播而突然迅速兴起又衰败的又特别又诡异的细分领域。我觉得尬舞能火的原因一个在于曾经的街头卖艺网络化,另外一个在于普罗大众审丑心态叠加了凑热闹的心态。同时,尬舞对于这些人来说,无非是作为底层人士的谋生手段罢了。

20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推荐

终于有人关心快手了,还是挺开心的,可以看到快手主播在手机屏幕后的另一面,挺难得。可惜暂时觉得挖得还是太浅,也有些凌乱。作为一个使用快手近两年,每天最少两小时的用户,我觉得,快手可以聊得话题还很多,期待更多。

2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宏观表层来看,根本原因是在如今娱乐至死的时代,技术革新加上人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追求眼球经济使得网络直播上升到井喷式发展,但同时由于行业爆发带来的野蛮生长和同质化竞争,也造成了乱象丛生。向深度剖析,落实到个人层面,种种原因使得仍然有很多人都不像我们过得那么“好”,在某个角落,谋生异乎寻常地困难。并非所有事情都有那么多道理和规则可言,所嗤之以鼻的可能在某些方面能获得你想不到的东西,或是不知不觉就会与自己的生活交叉而参与进去。另外任何人都会有其七情六欲和生老病死,看似低俗的父亲却可以培养出令人仰望的优秀女儿……这是逃不掉的魔幻现实苦旅。立意很好但还是过于宏观表现社会现象,而少了一丝细腻的人情味。不要只开启上帝视角俯瞰,多来人间走走

27分钟前
  • Elanor
  • 还行

低俗不该被清理,究其原因还是有些人甚至是大部分人自觉高人一等罢了。若要讨伐红毛的问题大可以在“公开场合开直播”上面讨论一番,其余的都只不过是借着低俗的口号要打倒一切不同于自己的理念罢了。

29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今天早上6点半因癌症去世了。平常看快手的没看过这个电影,看过这个电影的不看快手,这可能就是某种当代断层吧。

30分钟前
  • 铃木仁子
  • 还行

八又迷影组的授权放映活动。挺神一人,虽然俗虽然土但一点不让人讨厌,俗得真诚。看完让人唏嘘,这样的群体其实就在身边,只是我们平时不去关注而已,幸好还有纪录片。顾东林的女儿特别懂事,不是那种让人心疼的弱小,而是坦荡清澈的坚韧,现场很多人都被女儿的状态打动了。后来从张劳动那里得知婷婷已经考到省外一所本科院校,大家的捐助分四期,每年一次打款,能够支持她四年的学费。万幸。#补遗#

33分钟前
  • U 兔
  • 推荐

与一句傲气十足且充满不屑的“生理不适”相比,导演用极近客观的视角在展现这群“另类”的现状以及视觉符号背后的“人”才是更应当在去评判之前去做的,在红毛皇帝背后也隐约看到了所谓“主流价值”之外的民间图景,仍有许多的生态值得去了解。不知是不是想多了,政府的管控总带来悲凉。

38分钟前
  • Devlali Number
  • 推荐

尬舞不死,老铁再会。毛哥,一路走好。

43分钟前
  • 牛三牛
  • 力荐

这场映后是目前主持的几场映后我最喜欢的一场。为什么导演要拍红毛,我想我有点懂他了。

45分钟前
  • FeiY
  • 推荐

导演发掘了在红毛皇帝这个快手网红的背景之下广博的社会学维度,一个被公园,互联网直播和执法者以及PTSD创伤构建起来的魔幻底层场域。

50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推荐

作为快手用户看着很亲切,主角是2017年郑州尬舞大军里的一员,可惜现在所有人都被取缔了,题材好,切口有话题性,丢掉新闻属性,人物再沉进去一些会更好。

5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还行,不过呢,典型清华新闻传播教育下的产物,理论都ok,就是缺乏激情,跟主角没有共振,太冷静太置身事外,很难让观众产生共情,说是追求风格吧,也没做极致,摄影不行… 发现导师是尹鸿,那么…一切都通了… 真是… 怀念周传基先生

54分钟前
  • S.Dummy
  • 还行

FIRST观影第十一场。选题很好,但可惜没能挖掘尬舞皇帝这个人物背后的深度。无论是尬舞,亦或是快手,还是公权力的映射,都比较浮光掠影,导演说这是自己的硕士毕业作品,所以拍得很仓促……以及,看电影的时候,数次想起大学时候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第一代尬舞皇帝刘东立和李新义

55分钟前
  • 搬砖侠
  • 较差

这就是纪录片的魔力吧,你永远无法预设成果会是什么样,即便有没拍全的遗憾、主题不断发生偏移,反而可能迎来惊喜,这也是纪录片记录时代变迁的使命意义。比如这部,导演一开始想拍快手主播群像,然后决定单拍红毛个人,没想到刚开拍就赶上了直播行业急剧洗牌,这位60岁退伍老兵、郑州土味尬舞之王接连遭遇社会审美争议、媒体争相报道、监管部门封禁,个人与体制的对抗成为新的看点,大大拓展了电影的深度和广度。这是一位清华硕士的毕业作品,他没有掺杂任何倾向,但能看出是带着思考去拍的:“快手是一种民间自觉文化创作,我想展现人与媒介交互后彼此产生的改变”。主人公本身也很有意思,海报和片中骑摩托的红毛特写很有标识性,天然带着一股接地气的幽默感。红毛女儿的性格反差也很生动,爹在屋里直播魔性尬舞,女儿一脸淡定认真学习,而且三观超正

5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