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4

记录片英国1984

主演:(teenagers from 7 plus Seven)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

播放地址

 剧照

人生七年4 剧照 NO.1人生七年4 剧照 NO.2人生七年4 剧照 NO.3人生七年4 剧照 NO.4人生七年4 剧照 NO.5人生七年4 剧照 NO.6人生七年4 剧照 NO.13人生七年4 剧照 NO.14人生七年4 剧照 NO.15人生七年4 剧照 NO.16人生七年4 剧照 NO.17人生七年4 剧照 NO.18人生七年4 剧照 NO.19人生七年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5 20:44

详细剧情

本部纪录片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的第四部。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 ,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此时,他们已经长到28岁,正处在一生中的黄金年华。有的结婚生子,有的正在打拼自己的事业。儿时的梦想正逐步转为现实的面目,漫漫人生的旅途才刚刚开始。   2012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推出《人生七载之当我五十六》,继续忠实的记录着这些年过半百的“孩童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长篇影评

 1 ) 从7岁到28岁

这个周六一口气从第一部的7岁看到了第四部的28岁。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无疑是巨大的,但是坏境并不能完全决定你的人生。

其实宏观上比较,可能确实不那么公平,不同的人生来得到的资源就不一样多。

但是个体上比较的话,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一份付出一份收获。

整体上,懒惰的人平庸,自律的人优秀,简单的人快乐,知足的人幸福。

大家都迷茫过,有的人迷茫一小会,有的人迷茫七年又七年。

七年的时间浓缩在纪录片60分钟的片长里未必能展现全貌,可是片子还是让人挺感慨。

站在观众视角,唏嘘不同七年里每个采访者所经历的人生变化。

站在个人视角,也会反思如果是自己,那在不同的阶段里都在做什么,都会做什么呢。

你更接近他们中的哪一个,更喜欢他们中谁的人生,所以你接下来要怎么做呢?

虽然现实里的七年不会像短到像纪录片里的一小时一样,可是,时间真的是很宝贵的。

 2 ) 给五年后的28岁的自己的建议

1 即便奔3了也要做好身体管理 体重要保持在95斤

影片里的小伙伴们大部分都发福了……肥胖真的会显老的样子 当然上层人士好像都木有变胖 所以不能放任自己啊~

2 不要被家庭被另一半被孩子绑住

影片里的人基本上不是生儿育女有稳定的家庭 就是有找对象的念头 诚然 婚姻使28岁的suzi比21岁的她更幸福 另一个去澳洲烤袋鼠尾巴?的那个 也是有个对他贴心的妻子 婚姻可以带来重生 对于原生家庭有离异的孩子来说

3 每个人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对我来说 奋斗带给我的成就感高过普通的安逸生活 千万不能懒啊!

别的阶级的人可能觉得只要有美满家庭就觉得人生很幸福了 但是有的人则会追求更高层次 也不能说低层次的就被限制了 事事都有两面性啊 高层次的也会有无奈的时候

眼界重要 行动力也重要

 3 ) 28 Up

21岁的Bruce让人禁不住微笑。
但看到Suzie,这样方方面面片段式的剪辑却让我不舒服。就像14岁的John含糊但口齿清晰、21岁的John言语难以辨识但态度坚决地强调的那样,7 up series使我们看到每七年他们的生活剪影,仅此而已,没有太多typical results可言,何况对同一种生活状态,上午与下午的陈述方式不同会给我们带来太大的误解。7岁的Suzie跳舞时弄了弄鼻子,这种细节十分动人,但我们真不该随便代入角色,甚至不应被轻易地感动到。
Nick和21时一样地语速快和表意直白,只是正如他妻子希望提醒的是,他不知道自己其实在乎着许多事情。他们的婚姻危机(还上升不到这个层面,后来总结,谁28时和最命中注定的配偶经营最风调雨顺的婚姻)也被暴露出来,非常坦率,不像是21岁Jackie的反问和略略焦虑。
Peter和Nick在婚姻上的矛盾很相似;只是他自知缺乏天赋,也质疑学校教育——也许是专业不同,职业发展上物理比历史更方向稳定。他和Bruce一样在comprehensive school任教,但他并不快乐。在他21时没没来及想或是不愿考虑而搁置的未来规划,被迫由环境决定,而他似乎并没有更多主见。我突然意识到,在这个角度上,每个人都是同一个人。这个人有理想主义倾向,又是个妥协派,没有“永不服输”这一回事,他们在和自己的对话中,用当时的言语逻辑来勉强认识自己。
真高兴Paul跟青年时代的恋人仍在一起生活。他不是很自信,两人恰好互补。他们看上去那么快乐满足,being Mr. and Mrs. Average.
Andrew和秘书妻子的生活很悠闲,他不如John那么绝对和偏激,也不像Charles用太多游混和戏弄社会的动词(C的职业生活很不错嘛),性格温和,声音好听稳定,律师中的田园派。
Neil竟然长这么高了,看上去有点心塞。但我相信他的点评自我,自己比21岁时更快乐。
妻子的独立在28 up中被反复讨论和强调,这是Nick和Peter婚姻矛盾的一部分,工人阶层的女孩子们也在讨论这件事,她们在意此事的存在但并不太在意自己的选择。Jackie, lynn and Susan,我说不清谁更愤世嫉俗,但他们一再表示自己欣赏自己安宁的生活。
Symon似乎还是那么忧伤,私生子与少数族裔时时压在他的肩头,影响工作、朋友、家庭选择。呵护孩子的父亲可以治愈自己的忧伤吗?
说实在我非常惊讶这么多人都早早结婚了,也许晚婚的风潮在近二十年更为流行。

 4 ) 我的28UP

刚刚看完了所有的影评。

现在说说我的。

首先,就像我一再跟朋友们说的,我认为这部片子不是国内很多人口中说的“穷人与富人的七年”或者是“一部怎么怎么关于阶级的鉴证实录”。我觉得统统不是。

这部片子,描述的仅仅是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们,怎么面对自己的世界、爱情友情亲情、面对生活的琐碎和怀抱怎么样的信仰。

摒弃“阶级论”,这部片子才真正的有灵魂。

1人格的高尚。

Bruce 在很小的时候就“我要去非洲,让那边的孩子多多少少变得更好一些”。 多么可爱,多么朴实。这样的一生,即使并不会“飞黄腾达”,他的内心也一定是充实的、美好的。 nick 是个乡村男孩,他说“我觉得乡村让我知道很多东西。城里人一直在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这样的人,很本质。 Susan 也是个工薪家庭女孩,但是她拥有一个 比 Suzy 还要独立自主的人格。 她认为女性不该很早就结婚,要多多探索。 tony 看起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男孩,这来源于他的内心“ 我只关心马路,和爸爸妈妈的爱”。 内心乐观阳光充满爱。 这些灵魂闪耀的瞬间,不应该是这部片子表达的主题吗?

2面对困难时候的态度。

群象性的迷茫在于21UP时。 Suzy 感情不顺。 neil还是性格的问题 他自己也意识到了。 peter 有些悲观 。 三剑客似乎受到外界压力较多。

Suzy 遇到了好男人。 但是这里面没有她自己的努力吗? 我看未必。至少有嫁给他的举动吧。 她走出来了 并且生孩子 努力付出来维护这份爱。 neil 一直在原地打转 但是大家也能看到他的无奈和痛苦。 peter 坦诚自己太懒了。 这也是他最大的问题 悲观。 三剑客有俩选择不说话, 这也是在逃避吧。 但是他们也确实在往自己的方向发展努力。 Paul 跟suzy一样,用行动守护着爱情。 Bruce 一直默默地努力实践自己的高尚情操。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着。 这也是我看到的。

 5 ) 人物背景笔记

LEVEL A @ 伦敦富人区

约翰 拒绝采访

查尔斯 BBC助理制片人,拒绝采访

安德鲁 已婚,律师,老婆是秘书

LEVEL A @苏格兰

苏西 已婚,2个孩子,丈夫是律所合伙人,在乡村生活

比21岁时更幸福快乐,会送孩子去私立学校


LEVEL B @ 萨里郡

布鲁斯 在伦敦东区教书,住在公租房

背离了自己的成长背景,但认为这样是有意义的

LEVEL B @ 约克郡农场

尼古拉斯 已婚,老婆是牛津大学同学,读博之后,在威斯康辛大学做教授助教,

LEVEL B @ 利物浦郊区

尼尔 失业,靠社保生活,周游英国,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环境

看不到未来的方向,认为自己的人生可能荒废,有一定心理问题,不希望要孩子

彼得 已婚,在综合学校工作,住在莱斯特施,老婆在进修教育学

如果有孩子,不会送他们去私立学校

LEVEL B @ 伦敦东区

杰西 已婚,不想要孩子,丈夫是油漆工,在保险公司工作

林西 已婚,2个孩子,丈夫在邮局工作,在图书馆工作

苏珊 已婚,1个孩子,丈夫是煤气工,住在伦敦东区的公租房


LEVEL C @伦敦东区

托尼 已婚,3个孩子,出租车司机,兼职做临时演员,加入了高尔夫俱乐部,很喜欢现在的生活

认为比其他人会更多的关爱孩子,希望开家酒馆

LEVEL C @ 儿童之家

保罗 已婚,2个孩子,住在墨尔本郊区,砌砖工,老婆兼职理发师

曾变卖家当开车旅行

西蒙 已婚,5个孩子,搬运工,住在伦敦南部公租房

 6 ) 不抱希望就不会失望——28岁的Neil

上一部21岁的时候,Neil辍学去工地当临时工,让人唏嘘并且好奇七年之后他的境况。

28岁,他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拿不错的收入,没有结婚没有生子。他拿着救济金生活,到处打零工、搭便车流浪。

他是所有人物中最让我心疼的一个,不是因为物质或者感情方面的缺失。而是,能感觉到没有任何东西能让他快乐,就像他放弃了自己一样。

他说小时候自己在智商平平的人群中长大,一直被称赞聪明。但等换了大的环境,周围人比他更优秀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不过如此。有的人能接受自己的平凡,有些人难以面对,比如他。于是要么牛津,要么辍学。既然没有办法达到自己理想的高度,那么就随便什么吧。失业也无所谓,反正已经是最坏的境遇了,还能坏到哪儿去呢?

我并不觉得Neil差劲,不论是对自己对父母的教育方式还是对整个社会整个国家,他都有自己的思考。在我看来,他是很棒的人。

不知道35岁的Neil会怎样?如果他能接受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活得开心。那对于观众我来说,也是一种希望和安慰。

 短评

Nick和Neil是最触动我的两位。前者带来希望,没有决绝意味的“逆袭”,His success just so naturally flowed. 而后者,是对挫败感隐隐的共鸣。遗憾的同时,我对他抱以理解。

8分钟前
  • #_N%0-#
  • 推荐

跟俄版区别在于他们实在没有什么国家民族生存这些话题和牵挂,而他们真的是7岁就确定下了气质,而且大部分的配偶都接受了采访。

9分钟前
  • vivi
  • 推荐

这不仅是起跑线的问题,是每个孩子的跑道都不一样。但是整个系列带给人的思考,又不仅仅是阶级那么简单,无常、心态、自立、健康、家庭、婚姻、教育……每一个维度都烙印在生命里。希望几年后还能看到63岁的他们

14分钟前
  • 冯扭扭
  • 力荐

中产阶级的未来真是一线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为Neil捏一把汗。

18分钟前
  • 坍塌
  • 推荐

28岁的尼尔其实比别人更明白自己,也明白自己的处境,他的古怪正是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却又不想去改变的逃避。28岁在84年代更像一个收获的季节,21岁时候定下的目标,付出的努力,比如托尼为开出租车做准备,比如约翰为学业而努力,等到28岁,这时候的成果就是瓜熟蒂落,而21岁的尼尔也清楚认识到28岁应该有什么,有家庭,有事业,有孩子还有不错的收入,这一切其他人都实现了,但是尼尔却还是一事无成,尼尔只想到了结果,却没有想过其中的过程,这也是尼尔的性格缺点导致的,能有行动的想法,却总是不想去尝试,那不如没有行动的想法,给自己徒增苦恼,这正是托尼和尼尔之间的不同,也是我们普通人最需要警惕的地方,还是无行即无知。

23分钟前
  • 我醉君复樂
  • 力荐

多数为人父母了。顶层人士在成功的轨道上依然很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中低层有些变化太大。 9.2

25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burce真是一个从小心中就有大爱的孩子 并且长大后竟然真的超着自己小时候的梦想一步一步靠近了 真的很了不起!nicholas简直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案例,一定是一个很聪明很聪明的小孩,而且从小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29分钟前
  • 沫沫茶’
  • 力荐

28岁,尼尔流浪英国,尼古拉斯在美国成了教授。查尔斯进入BBC,和约翰一起退出拍摄。有些人结婚生子,大家的脸上少了愤怒的表情。

34分钟前
  • 雨宫萤
  • 力荐

28就是人生的定型了吗?觉得Neil有自己的影子,还是说我会变成Neil?那样子太可怕了,不要啊,真的要很留心,稍不留神就走错了长歪了

36分钟前
  • 粟粟
  • 力荐

不怀超出实际能力的欲望,不做大于知识水平的思考,有目标,脚踏实地。这是过上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点,不管什么阶层。

37分钟前
  • 马马
  • 力荐

几个中上层男生基本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Nick的成功和Bruce对底层人的关心帮助仍然让我敬佩。Neil的状态太让人心碎

40分钟前
  • headradio
  • 推荐

我正在走向的 距离我最近的一个7年 你以为21岁是最动荡最迷茫的时刻就错了 因为28岁的时候可能跌的更惨…… 印象最深刻的是Sue的那句话“不管现状变成什么样子,你最终都会习惯的。” 所以每天一问:我还能不能站起来呢?

41分钟前
  • 十二辰子
  • 力荐

看的纯英文字幕版,看懂了大概。正如我在看完21岁篇的时候想的,很多人生活发生了变化。Tony已是一个潇洒的出租车司机。Bruce放弃高薪职业去教书,Nick去美国当大学助教…当然也有除了结婚变化不大的Paul和黑人symon。最让人唏嘘的是Neil从开朗活泼小男孩到患有精神疾病的流浪人。女孩们除了苏西都没变

44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基本上是我看的最认真的一集,因为今年25周岁的我,也在面临28岁的我会怎么样。然而我想要的是明年在乡下把老房子推到重新盖新房,然后在家里的附近找个工作,继续看书看电影,期待在40岁之前写一本书。在家种种地,父母健康,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不知道28岁之前能不能实现呢?

49分钟前
  • 卤味米饭
  • 力荐

一直不敢看这一集,因为心里预估到几个小伙伴的人生会发生的变化。看完发现果真如此,《21 up》里人物的青春朝气今犹在,大家都宿命般的走向了各自的人生道路。阶级从未消失,它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趋于稳定。越来越佩服导演当初的慧眼,这几位小伙伴的履历都是社会人类学里的范例。

50分钟前
  • 老泰瑞
  • 力荐

看到Neil,我想到了极致的INTP。极度内向,边缘性人格,没有办法很好地适应社会。极度地空想主义。探索人与世界、自然的关系。极度没有计划性。哲学家和流浪汉之间其实也就是一线之隔吧。看评论说很多人为Neil可惜,我觉得他这种个性有他存在的意义。梭罗的瓦尔登湖估计也就是在这么个环境下写出来的吧。

51分钟前
  • 队长是我别开枪
  • 力荐

穷人阶层在28岁之后已经没有梦想了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圈,不想动,觉得钱也够用。问simon还有什么梦想,他说,让孩子好好长大。 这解答了我们一个问题,穷人阶层安于现状,对自己人生没有期望的时候,生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富人阶层不同,他们也生孩子,但是他们依然有自己的人生目标。

56分钟前
  • 飞碟熊二
  • 力荐

英国作为创世鼻祖 探讨的还是龙生龙凤生凤问题。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穷和富掌握的资源不同。里面钓丝逆袭成功的 印象有两位。男生是智商一流,念了哈佛数学 转去美国任教。(神奇的是他七岁就有独立意识:主持人问你有女友吗,他道我不想答这个问题。)另外的女生是情商高,不起急,虽然离婚独立带孩

57分钟前
  • munianhe
  • 推荐

托尼真是有活力的小伙子,人生目标都完成了,不知道他下一步会干嘛!出人意料的有三位,布鲁斯,苏兹,保罗,还有为什么感觉尼古拉斯要离婚。。。

1小时前
  • 阿席达卡
  • 力荐

虽然良好的家庭环境基本上决定了孩子未来人生的方向。但是英国的穷人,长大了当出租车司机或者水泥匠,小日子还是很滋润堪比小康,资本主义国家的腐朽生活就是好啊~!每7年一部纪录片,一路看下来,非常震撼~!第3,4集 没有字幕,可以跳到第5集。地址:http://my.tv.sohu.com/pl/6524102/

1小时前
  • 李哥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